《社会调查研究》教学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
社会调查实训课程完全手册
⏹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资料请访问.(.....)厦门华厦职业学院财会金融教学部工学结合项目周保险实务专业《社会调查实训》课程手册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目录一、课程名称 (2)二、课程介绍 (2)三、课程目标 (2)四、实训内容与步骤 (2)五、书面成果要求 (2)六、课程设计思路 (3)七、项目考核 (3)八、课程教师 (3)九、课程实施方案 (4)附件1................................................................. - 10 -附件2................................................................. - 12 -附件3 ......................................................... - 12 -一、课程名称:《社会调查实训》二、课程介绍:该项目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设计及发放,收集市场信息,了解社会真实保险观念和保险需求,并根据调查成果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本实训旨在学生掌握市场调查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提高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际市场调查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调查问卷设计2、调查问卷方法3、(二)能力目标1、学习能力2、创新能力3、分析能力四、实训内容与步骤:(一)问卷设计(二)问卷分组提交打印(三)问卷发放及回收(四)问卷统计(五)调查报告撰写(六)调查活动PPT展示五、书面成果要求:1、调查问卷、调查报告、个人小结、PPT(1)问卷题目不得少于20题,问卷回收数量不得少于5份/人,问卷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①对保险的认知态度;②购买保险的经历及险种;③对保险产品的看法及建议;④对保险销售方式的意见及建议。
(2)调查报告不少于2000字,内容主要有:①调查的目的、方向;②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③调查结果的分析,可利用图形说明;④调查的结论;⑤调查活动的意义和自身对保险行业发展的思考等。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设计方案
《社会调查研究措施》教学设计方案责任教师:韦克难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开放专业汉语专业旳选修课,行政管理专业旳必修课,文秘专业、卫生管理专业旳选修课。
二、教学过程规定调查研究是一门完整旳科学体系,它包括理论与操作两大部分。
理论部分为整个调查研究确定了指导思想和方向;操作部分为调查研究提供了详细措施与技巧。
因此,规定学员在学习中设计两个调查问卷法,下列题目可供参照:①某小学学生学习承担调查;②有关某地居民家用电器消费状况旳调查。
同步,运用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各进行一次调查,并写出调查汇报。
三、教学内容规定第一章导论理解社会研究、科学研究旳涵义,掌握社会研究法、社会调查研究措施旳概念,理解科学研究与社会研究旳关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旳关系,掌握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旳关系、社会调查研究措施旳重要内容;理解社会调查研究旳特点;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旳原则;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旳理论基础、措施层次、详细措施;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旳作用。
第一节社会研究旳概念与特性一.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研究措施旳涵义二.社会研究与科学研究三.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四.社会调查研究措施旳重要内容第二节社会调查研究旳特点一.整体性二.因果性三.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措施旳特点第三节社会调查研究旳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科学性原则三.系统性原则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第四节社会调查研究措施层次与研究对象一.社会调查研究旳理论基础二.社会调查研究旳措施层次三.社会调查研究旳详细措施第五节社会调查研究旳作用一.社会调查研究是认识现实社会旳重要手段二.社会调查研究为对旳地制定政策提供客观根据三.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措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具有旳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第二章社会调查研究旳基本原理重点章。
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旳类型;掌握变量旳概念,理解社会现象与变量、因果关系与有关关系;掌握命题、假设旳概念,掌握理论旳作用;重点掌握操作化旳概念、对概念和命题操作化旳环节;掌握资料旳信度、效度旳概念,重点掌握评价和检查信度、效度旳措施以及怎样使信度与效度统一。
建构式教学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应用
建构式教学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建构式”教学方式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教学主要由“知识学习—实践工作—自主建构—综合评价”四个基本环节组成,同时运用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等多种方法,创建“建构式”教学模式框架体系。
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建构知识,从而达到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该研究旨在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教学研究。
一、“建构式”教学现代教育理论中建构主义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任务驱动式”学习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对任务分析和讨论,明确任务涉及的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教材的帮助下找出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办法。
“建构式”教学指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以提高素质为基础,培养能力为中心,积极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则充当指导者,组织帮助学生自主、高效地建构知识。
建构式教学模式继承了传统教学中“学”与“思”相结合的特点,尤为重要的是融合了现代教学中“导学式”“多手段”的优势,这对于克服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被动学习、参与少、教师唱独角戏等弊病,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都有明显作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掌握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管医结合”应用型人才,因此更适合用建构方式进行教学。
二、建构式教学设计建构式教学设计包括4个基本环节如图,其目的是使学生达到理论知识和调查实践相结合,通过对不同阶段理论学习,和相应的调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加深对社会调查的理解和掌握,促进调查研究实际技能的提高。
通过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实践教学、计算机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
这4个基本环节是:1.知识体系。
根据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过程,我们将课程的知识体系划分为选题等阶段。
社会调查教学研究范文
社会调查教学研究范文引言。
社会调查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调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社会调查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社会调查教学的理论基础。
社会调查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学习者中心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而社会调查教学正是通过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和行为的发展。
学习者中心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社会调查教学正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社会调查活动,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社会调查教学的教学模式。
社会调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调查主题、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活动、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
在确定调查主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择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制定调查计划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调查问题、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等,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
在实施调查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采用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沟通能力。
在整理调查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和表达能力。
三、社会调查教学的实施效果。
社会调查教学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是促进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可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结论。
社会调查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效果。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汇报人:
2024-01-09
•引言
•调查设计
•数据收集和处理目录
•调查结果
•讨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01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明确调查报告的目标和意义,阐述研
究背景,说明调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背景
介绍相关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
供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为后续的调
查分析提供依据。
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结构
清晰地列出报告的各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以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报告的整体框架。
内容
详细阐述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结果和结论,确保报告内容完整、逻辑严密。
02调查设计
调查目的
明确调查目标
在撰写调查报告前,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确保调查结果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确定调查范围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的范围和重点,确保调查内容与目的相符合。
社会调查(一) 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一)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430108X11课程名称(中/英文):社会调查(一)/ Social Survey (I)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学分:1(周)/1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适用专业:行政管理教材、教学参考书:无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作为实践培养环节之一,社会调查主要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秉持公共管理这门“接地气”学科的实证精神,深入社区、企业和机关单位等实践场所,了解公共管理的真实实践,进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掌握公共(行政)管理的学科视角、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2.能力要求:具备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素质要求:拥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运用公共管理学科视角和专业知识分析实践问题的专业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深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街道,深入了解当前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要求“带着疑惑”调查、“带着方案”撰写调查报告。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确定适合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辩、测验、论文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型(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竞赛等)等全过程的考核;成绩评定加大过程考核及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原则上。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基于师生合作的协同教学模式设计
1 03 —
种对于教学设 计、 施、 价和改 进等程 序 的指导 , 实 评 是
无 法 达 到 专 业 应 用 型人 才 培 养 的 目的 。 二 、 于 师 生 合 作 的 协 同教 学 模 式 设 计 实施 基
( ) 同 教 学 ( em T ahn ) 一 协 T a ecig
作、 学用结 合来 实施 , 教学 目的在 于要 求学生 掌握社会
调 查 研 究 的基 本 概 念 , 会 从 感 性 认 识 入 手 来 了 解 社 学 会的真实状况 , 用 客观 描述 的手段 来 展现 社会 现象 并 的 一 般 状 况 、 程 和 特 点 , 释 社 会 现 象 的产 生 、 展 、 过 解 发
手 收 集 、 理 、 析 调 查 资 料 直 至 撰 写 调 查 报 告 为 止 的 整 分
时美 国教育教师 不足 、 程爆 炸 、 口膨胀 、 育 目的 课 人 教
重 新 界 定 , 及 教 学 方 法 改 进 等 需 求 。协 同教 学 在 国 以 外 尤 其 是 美 国走 过 半 个 多 世 纪 的 历 程 , 在 教 学 上 的 其 应 用 从 总 体 上 也 渐 趋 完 善 。 协 同 教 学 的 实 施 模 式 是 一
《 会 调 查 方 法 》 程 基 于 师生 合 作 的 社 课 协 同教 学 模 式 设 计
范 瑛
( 湖南警察学院 公共管理系 , 湖南 长沙 4 0 3 ) 1 1 8
[ 摘
要 ] 《 会调查方法》 社 是一 门理论 与实 践联系紧密的方法课程 。基 于师生合作 的协同教学模
式 主要包括 课内分层 次 目标教学 、 课外学 生团队异质合作 与 同质互 学 、 综合体 验式 学习三个 环节。这一 教学模式 的设计 把传 统的课堂教师单一授课转变为 师生合作 、 生生 合作 , 以学生 自主参 与为主 的研究性 学 习 ; 一教学模式也符合 《 这 社会 调查 方法》 课程本身具 有的实践性 、 应用性 、 合作性的特点 。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教学设计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调查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分析和解释与社会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本课程旨在介绍现代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如何设计、实施和分析一个有效的调查项目。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掌握基本的调查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并能够设计、实施和分析自己的调查项目。
二、教学目标1.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理解调查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3.学会基于理论和实践设计自己的调查项目;4.能够使用常见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深入了解社会科学调查研究的局限性和挑战性。
三、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1.调查研究的概念、目的、特点和局限性;2.调查研究的类型、设计和实施;3.调查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4.调查质量控制和错误修正。
2. 调查设计1.调查研究的问题、假设和变量;2.问卷设计和测试;3.策略和技巧;4.样本设计和抽样方法。
3. 调查数据分析1.数据准备和清理;2.数据描述性分析;3.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4.数据可视化。
4. 研究报告撰写1.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2.编写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调查研究报告范文;3.分享和批判评估报告。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介绍理论知识和技能;2.课程实验:实践和练习调查项目设计;3.课程作业:学生独立完成调查项目;4.团队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调查项目;5.学术讲座和讨论:邀请专家讲解社会科学调查研究的进展和新趋势。
五、考核方式1.课程作业(50%):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符合当代社会问题的调查项目;2.期末考试(50%):考核学生对于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书目1.郑晓东(2015):《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方舟子(2016):《数据,你的名字》,北京:中信出版社;3.熊跃辉、黄钊钧、陈洋(2018):《Python数据科学:方法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4.王爱民、张小莉(2019):《大数据:背景、工具与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
具体任务包括:1.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目的、特点和分类;2.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3.学会设计和执行社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4.掌握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5.学会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社会调查研究的概述1.1调查研究的定义和目的1.2调查研究的特点和分类1.3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1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2.2调查研究的流程和步骤2.3问题设计和问卷编制原则3.调查研究的实施与数据收集3.1抽样方法和样本选择3.2调查方式的选择与操作3.3调查数据的录入与整理4.数据分析与解读4.1数据的概述统计和描述统计4.2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4.3数据解读和分析结果的报告撰写5.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5.1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5.2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5.3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比较和综合应用6.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6.1调查报告的结构和要素6.2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和要求6.3调查报告的撰写实践和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
2.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和编制、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以及调查报告撰写等实际操作。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分享实践经验。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社会调查研究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网络资源利用: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相关的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活动。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参与度等方面综合评价。
2.考试成绩: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并能够运用于实际问题。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揭示社会规律和问题的发生机制。
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则是实施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手段和步骤,是确保研究结论准确可靠的关键。
首先,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之前,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目的、问题和假设,确定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和调查工具。
合理的研究方法设计能够有效地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调查样本的选择和抽样方法是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样本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整体的情况。
因此,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确保样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另外,调查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例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此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还需要考虑研究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在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尊重被调查对象的权利和隐私,确保调查过程的合法合规。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遵守学术伦理规范,确保研究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最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结果呈现和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形式,将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呈现和解释,确保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中,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其科学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因此,研究者在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时,需要合理设计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样本和抽样方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遵守伦理和法律规范,科学呈现和应用研究结果,从而提高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
如何进行社会实践的社会调查研究
如何进行社会实践的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方法,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数据收集,可以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要进行一项有效的社会调查研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社会实践的社会调查研究,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选择研究主题时,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出发,也可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无论选择何种主题,都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以便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其次,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适用于研究个案和小样本;而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适用于研究大样本和普遍规律。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来决定,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三,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需要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的蓝图,包括研究对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在确定研究对象时,需要明确研究的范围和限制,以便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
在样本选择时,需要尽可能地代表整个研究对象的特征,以确保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
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上,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第四,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数据收集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核心环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数据的质量,如预测试、训练调查员和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式等。
数据分析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解读,以获取有关社会现象的深层次信息。
最后,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编写研究报告。
社会调查方法赵淑兰课程标准
社会调查方法赵淑兰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旨
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为将来从事社会工作、政策研究、数
据分析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的
基本概念、方法、技巧和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调查工具和方法进行调查; 2. 学会运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掌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3.
了解社会调查在政策制定、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社会调查的含义、目的、意义、方法、原则等; 2. 问卷设计:包括问卷设
计的基本原则、问题设计、答案设计等; 3. 实地调查:包括实地
调查的准备工作、实地调查的实施、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4. 访谈
和观察法:包括访谈和观察法的基本概念、实施方法、技巧等;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
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
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成绩:包括实地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
3.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六、总结本课程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旨
在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
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高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基于项目课程的《社会调查方法》教学设计及实践
教学 不 仅 仅 是 在单 纯 地 教 授 弹
选 曲上 要 内容 丰 富 , 形式 多 样 , 以 可 适 当采 取 四手联 弹 的曲 目, 以培养学 生 的音 乐兴趣及 协调配合 的能力 。
和分 工合作 过程 中 , 学生 不仅 掌握 了
职业 技能 , 还在 情感 、 态度 、 任感 等 责
方面得 到提 升 , 有效 地培 养 了学生 可
( ) 调 查 团 队修 改 、 稿 调 查 4各 定
方 案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一
持续 发展 的职业竞 争力 和 职业潜 力 。
教 学 内容设计 , 打破 了以往从 理
具体 情商 目标为 : 学 生对 待工 作 培养
、
论到应用的学科逻辑体系 , 以实践教
学 为切人点 ,先尝 试完 成工 作 任务 , 并从 完成任 务 的需 要 出发 , 发学生 激 的学 习动机 。
( ) 学方 法及过程设 计 三 教
基 于 项 目课 程 的 《 会 调 查 社
成 “ 作 项 目” 获 得 的知 识 和 技能 工 所
合调查 实 际要求 的调查 方案 、 谈提 访
纲 、 查 问 卷 ; 够 有 效 完成 调 查任 调 能 务; 资料统 计 与分 析 ; 写调 查报 告 ; 撰
体, 真正 做 到 “ 、 、 ” 体化 。 做 学 用 一
现以 1 2项任务 为例 ,说 明教 学 内 容的设计 。
《 社会 调查 方 法 》 学 设 计 强 调 教
行 动与任 务导 向 , 学生 导 向工作过 将 程体 系 , 使其在 完成 实 际调查项 目和
具 体 工作 任 务 的过 程 中增 长 实 践 技 能 。具体 技能 目标为 : 够设 计 出符 能
教学设计2:活动课一 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21世纪的中学生生活在和谐的社会中,享受着幸福与甜蜜。
美好的生活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很难了解到长辈们的过去生活,缺少对家乡变化的感受,为了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家乡的变化,感受到家乡每一步的发展变化都是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
领悟到家乡的变化是祖国变化的缩影,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1.指导学生多途径收集资料、信息,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价值情感。
2.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条件,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促进作用。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3.在了解家乡变化的基础上,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研究展示,发展自己的特长、个性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4.学会展开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尝试写出社会调查分析报告,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1.确立4大主题,即:四知篇、消费篇、一瞥篇、访谈篇。
作为收集资料和社会调查的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主题,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组成4个小组。
组内分工明确,设置组长、策划员、采集员、制作员、解说员、微机处理员、文字统筹员。
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调查内容应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部分,也可以增加未来的发展前景等。
②指导编制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列出考查具体内容和资料的采集等。
③根据选题确定调查形式。
调查形式应根据调查内容确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情况,可以采用人物访谈、查阅历史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目前的情况可以采用实地考察、人物访谈、去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文字图片资料等形式进行。
《社会职业大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劳动北师大版
《社会职业大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劳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知道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职业,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
2. 调查父母和亲戚朋友的职业,了解他们对职业的认识。
3. 探讨各种职业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各种职业,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
难点:理解各种职业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调查表、黑板。
2. 学具:调查表、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职业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职业。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职业的特点吗?他们对社会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调查表,让学生填写自己父母和亲戚朋友的职业。
2. 学生完成后,教师收集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调查到的职业信息。
四、探究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各种职业?2.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尊重各种职业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说出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和体会。
板书设计:社会职业大调查认识各种职业了解职业特点调查父母和亲戚朋友的职业探讨职业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父母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和对社会的贡献。
2. 思考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为什么?课后反思:一、导入新课(5分钟)二、自主学习(10分钟)三、合作交流(10分钟)四、探究学习(10分钟)在探究学习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职业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各种职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各种职业对社会的重要性和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尊重意识。
三年级劳动教育《社会职业大调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社会职业大调查》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社会职业大调查》是北师大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活动15的内容。
学生通过调查、体验父母以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各种职业,去感受各行各业劳动人民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体会到劳动的光荣与崇高,进而学会尊敬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也为自己以后的职业梦想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学生通过看视频、调查体验学校的各种职业,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但对社会职业的了解还是比较有限。
而“职业”这个抽象的概念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更需要一些生动而直观的了解和体验活动。
二、教学设计思路为了能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调查”这个主题,首先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观看一个《一分钟》的视频,这个视频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各行各业在一分钟之内创造的劳动奇迹,也让学生激发自己的职业梦想。
所以,接下来,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所呈现的行业和职业,然后再说自己的职业梦想,教师顺势而导,想要确定自己的职业梦想就要先去实地体验,进紧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工,然后出发去职业岗位调查体验,最后回到教室进行总结反思,进一步体会到平凡职业的不平凡。
三、教学目标(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生通过看视频、调查体验学校的各种职业,感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二)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学生学会通过搜集资料、调查采访、实践体验、交流探讨去解决问题、积累知识经验。
(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学生通过看视频、调查体验学校的各种职业,学会去感受各行各业劳动人民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体会到劳动的光荣与崇高。
(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学生通过看视频、调查体验学校的各种职业,学会尊敬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养成勤劳简朴、学会奉献的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调查体验学校的职业,了解和体验他们的职业的艰辛,感受他们工作的不平凡(二)教学难点:了解和体验学校各种职业的艰辛,感受他们工作的不平凡五、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受各行各业“一分钟”所创造的劳动奇迹,从学校各种职业开始,通过调查和体验,去体验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的不平凡。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编写要点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编写要点一、引言幼儿园社会实践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幼儿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编写好社会实践教案对于教师的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的编写要点。
二、确定目标在编写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之前,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幼儿社会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控制的发展。
例如,通过社会实践,幼儿能够了解社会中不同职业的人,培养尊重和合作的态度,学会简单的社会礼仪等。
三、选择适宜的主题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应该选择适宜的主题。
主题应该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成长发展相结合,有趣且易于实施。
比如,可以选择家庭、医院、超市等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
四、确定活动内容在编写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时,需要明确具体的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可以包括参观、观察、体验等多种形式,既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又要让幼儿能够实际参与其中。
例如,在参观医院时,可以让幼儿当一次小医生,体验一下医生的工作。
五、确定教学方法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可以采用讲解、示范、互动等方法,让幼儿能够全面地了解和参与社会实践。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制定教学步骤在编写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时,需要详细制定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应该清晰明了,让教师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
同时,要注意将教学步骤分解为简单的小步骤,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七、准备相关教具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具。
教具可以是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能够让幼儿更加生动地了解社会实践内容。
此外,教具的选择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抽象。
八、关注安全因素在进行幼儿园社会实践时,教师要关注安全因素。
要提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参观地点和活动场所的安全性。
同时,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社会统计与调查分析教学大纲
社会统计与调查分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统计与调查分析英文名称:social statistics 课程编号:126404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总学时数:48+32=80学时总学分:4学分大纲撰写人:公共管理学院吕如敏内容简介社会统计与调查分析是社会学主干课之一,与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完整地介绍了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和资料处理技术。
社会统计与调查分析则侧重介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处理技术。
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理论和实践的人都有必要掌握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这门有用的工具。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统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操作技能,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常用的社会统计技术与方法解决社会研究中的具体统计问题。
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统计知识与分析方法,熟练地运用社会统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使用Excel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同时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要求: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理解统计这种认识工具的特点、内容和方法;要弄懂各种概念、范畴等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抽样调查、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指数分析等经典的统计方法,并联系实际应用各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当前社会经济实际和其他学科知识,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经济实验或调查的设计能力,对经济和管理及其他社会问题的统计模型构建能力,利用普通办公软件运行统计模型的能力以及对相关统计模型运行结果进行解释的能力。
本课程共7章。
第一章导论,介绍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和相关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第四章到第七章是统计分析。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描述统计,第六到第七章是统计推断,第六章概率论是统计推断的基础,统计推断有两个基本内容:假设检验第七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调查研究》教学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课程教材
作者: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水延凯等,《社会调查教程(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华夏出版社,2018
作者: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学情分析
本课程指导学生为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学生学习基础良好,学习态度端正。
并已经学习过的高等数学等内容,对本课程方式方法有所帮助。
3.教法分析
《社会调查方法》作为一门方法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因此,本课程采取具有高等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实现知识的联结,发展职业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并完成社会调查课题,让学生对整个调查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并能把通过完成“工作项目”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整合成一个整体。
2、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在教学中,以完成具体的调查任务为核心来训练学生设计、实施社会调查及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期望学生在知识方面、能力方面、人际交往方面有所提高,为日后从事社会管理、企业管理和风险管理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1.知识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具体知识目标为: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正确抽取调查样本,学会使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进行社会调查;掌握调查方案、访谈提纲、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掌握基本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2.能力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强调行动与任务导向,希望学生在完成实际调查项目和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增长实践技能。
具体能力目标为:能够设计出符合调查
实际要求的调查方案、访谈提纲、调查问卷;能够有效完成调查任务;资料统计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或方案;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人际交往目标
在项目团队组建、调查课题选择、调查报告撰写等一系列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到提升。
具体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交流技巧;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媒体
本课程主要使用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四.设计思路
基于项目课程的《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内容设计,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基础,围绕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选取社会调查过程知识,突出行动特色,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一个完整的项目。
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各自社会调查课题,在此项目下设置多项具体任务,在每个任务中将调查理论知识与调查技能知识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学、做、用”一体化。
五.教学过程
《社会调查方法》期望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知识。
在教学中,以完成具体的调查任务为核心来训练学生设计、实施社会调查及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能力。
教学过程如下:
(1)确定工作任务。
教师首先向学生交待要完成任务的内容、要求、条件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尝试完成任务。
让学生尝试完成具体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难以有效完成任务,必然遇到问题和困难。
(3)提出问题。
让学生把在尝试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来。
例如,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先做什么,获得哪些知识,具备哪些技能。
(4)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或教师的“传授”获得完成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
这里的“传授”是指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如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角色扮演等。
(5)回归工作任务。
学生带着所获得的知识重新回到任务中,分析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之后,能否更加有效地完成任务。
这一步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利于促进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整合。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