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总复习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总复习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总复习课件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复习
一、知识要点回顾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2、怎么表示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是:( )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 (1) 步骤: (2) 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4、什么时候用代入法?什么时候用加减法? 5、需要化简的方程,化简到什么程度?

3、解下列方程组:
4 x 3 y 17 (1) ; y 7 5x x 3 y 20 (3) 3 x 7 y 100; m n 13 2 3 (5) ; m n 3 3 4
4x 3y 5 (2) 4 x 6 y 14 2x 3y 8 (4) 7x 5y 5 3( x 1) 2(2 y ) 3 (6) 4 x y4 1 3 2
已知方程组
5x+2y=25-m ① 3x+4y=15-3m ②
的解适合方程 x-y=6,求m的值.
题型八
mx ny 62 x 8 方程组 的解应为 ax 20 y 224 y 10
x 11 , 求m n a值. 但由于看错了系数 a, 而得到的解为 y 6
x y 1 3 5 x y 0
D)
B、只有两个 D、有无数个
6、下列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B
A

3 5 1 x y x y 0
C、
x+y=5
x2+y2=1
D
1 y x2 2 xy 1
பைடு நூலகம்型五: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的方程组: x y x y 3 2 (2) ( 1 ) 2 3 4 x y 5 7 x 4 3x y 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第五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复习(PPT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第五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复习(PPT课件ppt)

考点二 坐标与平移 例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x,y)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 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3,2)重合,则点A的 坐标是(D ) A. (2,5) B. (-8,5) C. (-8,-1) D. (2,-1) 解析:在坐标系中,点(﹣3,2)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 2,2),再把(2,2)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坐标为(2, ﹣1),则A点的坐标为(2,﹣1).故选:D.
例7 如图,A(﹣1,0),C(1,4),点B在x轴上,且
AB=4.(2)求△ABC的面积; (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
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若存在,请直
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2)点C到x轴的距离为4.则S∆ABC=
4 4 =8 2

(3)设P到x轴距离为m,则S∆ABP=
例4 如图,把△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如果 △ABC上点P的坐标为(a,b),那么点P变换后的对应点P′的 坐标为 (a+3,b+2).
解析:由图可知A(-3,-2)移动到A′(0,0), 横坐标加3,纵坐标加2,所以P(a,b) 对应的P′(a+3,b+2).
考点三 坐标系中的几何图形面积 例5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S△ABC=24,OA= OB,BC=12. (1)求点B的坐标; (2)求△AOC的面积.
例6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0,0)、B(9,0)、C(7,5)、D(2,7).试 计算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S四边形ABCD=S△ADE+S梯形CDEF+S△CFB
=7+ 1 ×(5+7)×5+5=4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ppt课件
3 a 3 a a为任何数
已a 知 o,求a23 a3的值
已m 知 n,求 ( m n) 23 ( nm ) 3的值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3222323
化里 简面 绝的 对数 值的 要符 看号 它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4 .m -2 7 +n -8 = 0 , 则 3m -3n = _ _ 1 _ _ _ _
5 .已 知 3 a - 3 与 3 3 - 5 b 互 为 相 反 数 , 则 a = _ _ 5 _ _ _ _ b
0,1
0
0,1,-1
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基 本 公 式
a a0 a 2 a = 0 a0
a (a0)
a 2 a a0 3a3a
a为任何数 3 a 3 a a为任何数
是负数 等于它的相反数
32 2
2 2 3
是正数
是负数
等于本身
2 3 2 3
3 2
原 2 式 2 3 2 3 ( 3 2 )
22 3 2 3 3 2
22 2 2 3 3 3
4 2 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分析.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分析.ppt
阿gh,
32 2 2 3 2 3
化里 简面 绝的 对数 值的 要符 看号 它
是负数 等于它的相反数
32 2
2 2 3
是正数
是负数
等于本身
2 3 2 3
3 2
原式 2 2 3 2 3 ( 3 2)
2 2 3 2 3 3 2
2 2 2 2 3 3 3
4 2 3 阿gh,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
阿gh,
7、P(a,b)到x轴的距离是( ),到y轴 的距离是( ) 8、x轴上的点的( )坐标为0;
y轴上的点的( )坐标为0;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 )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 )坐标相同
阿gh,
二、典型例题
1、点(-3,1)在第( )象限,点(1,-2)在第( ) 象限,点(0,3)在( )上,点(-2,0)在( )上 2、点(4,-3)到x轴的距离是( ),到y轴的距离 是( ) 3、过点(4,-2)和(4,6)两点的直线一定平行( ) 过点(4,-1)和(2,-1)两点的直线一定垂直于( ) 4、已知线段AB=3,且AB∥x轴,点A的坐标为(1,-2),
阿gh,
一、知识要点回顾
1、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 ),记 为( ),它可以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2、在平面内两条互相( ),原点( )的数轴, 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 )或 ( ),取向( )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 ) 或( ),取向( )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
3、由A点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落在x轴上的垂足的 坐标称为( ),落在y轴上的垂足的坐标称为( ), 横坐标写在( )面,纵坐标写在( )面,中间用 逗号隔开,然后用小括号括起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分析.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分析.ppt
阿1h,
x 2,
3、已知
y
3
是方程3x-3y=m和5x+y=n的公共
解,则m2-3n= 246.
阿1h,
题型四:
1.若
,则x= ,y= .
2.若x、y互为相反数,且(x+y+3)(x-y-2)=6, 则x=________.
阿1h,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 消元 2.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2x-5y=7①由①与② —相——减— 直接消去—x —2x+3y=2②
阿1h,
二、典型例题
考点一: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
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B )
1 x
+
y
=3
(A)
2x+y =0
3x -1 =0
(B) 2y =5
x + y = 7
(c) 3y + z= 4
5x2 - y = -2
(D) 3y + x = 4
阿1h,
四、常考题型
题型一:
1、如果2x2ab1 3y3a2b16 10 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那么数a-b= 。 2、若方程 2xm1 y2nm 1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
阿1h,
一、知识要点回顾
1、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 ),记 为( ),它可以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2、在平面内两条互相( ),原点( )的数轴, 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 )或 ( ),取向( )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 ) 或( ),取向( )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
阿1h,
14、 如图5,∠D= ∠E, ∠ABE= ∠D+ ∠E, BC是∠ABE的平分线, 求证:BC∥DE

人教版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课件共张(1)

人教版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课件共张(1)

人教版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课件共张(1)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课件共56张,覆盖了七年级下学期全部数学内容,是同学们考前进行全面复习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下面结合这56张课件,为大家介绍数学总复习的注意事项以及学习方法。

一、知识点总结数学总复习的重点是对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几何图形名称及特点:学生需要熟悉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腰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并能通过几何图形的性质求出其周长和面积。

2. 数与式:学生需要熟悉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分数等数的概念和性质,并能灵活地运用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解简单方程、计算含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值等内容。

3. 概率:学生需要熟悉事件的概念、事件的基本运算、频率的概念等内容,并能通过计算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

4. 数据处理:学生需要掌握统计量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意义;能够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能够根据数据的趋势进行预测和推断。

二、学习方法1. 跟随课件学习数学总复习的过程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建议同学们按照课件所列出的知识点进行逐一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节奏,分配适当的学习时间,确保能够充分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2. 练习题目在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后,同学们需要通过练习题目来巩固所学内容。

我们可以根据课件的提示,练习相关的习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习题。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课件中对每个知识点的重点提示,筛选出最能考核同学们掌握程度的题目进行练习。

3. 交流讨论在进行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同学们也可以选择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比较差异和寻找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复习效果。

三、注意事项数学总复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稳扎稳打数学造诣很少是一日之功,因此需要同学们在复习时制定合理的计划,坚持稳定的复习进展,不要急于求成,以免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影响复习效果。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12
1
1
2
2
2
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研读课文

知 识 点 二
补 角 和 对 顶




1、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 180°. 2、如图, ∵∠1+∠2 = 1,80° ∠2+∠3 = 1.80° (邻补角的定义) ∴∠1=180°- ,∠2 ∠3=180°- ,∠2 (等式的性质) ∴∠1=∠3 (等量代换) 由上面推理可知,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
等于___9_0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2、一个角是20°,则它的余角是
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__.
70°
160°
二、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 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 念和性质。
2 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 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 算。
三、研读课文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

节水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 组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9.1.2不等式的性质
5.4.1 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 质 5.4.2 平移的简单应用
第六章 实数
7.2.2坐标表示平移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 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9.1.2不等式的性质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9.2.1一元一次不等式及 其解法
9.2.2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 用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新课引入 展示目标 研读课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1课时 5.1.1相交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二:坐标与平移
1.如图,把△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
如果△ABC上点P的坐标为(a,b),那么点P变
换后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2. 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Q(x,1),则xy= .
专题三:平移作图及坐标中的几何图形面积
1.△ABC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2,-1),B(1,-3),
cm;点A到BC的距离是 cm;点B到AC的距离是
cm.
专题三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例3】如图所示,∠1=72°,∠2=72°,∠3=60°,求∠4的度数.
解:∵∠1=∠2=72°,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60°,∴∠4=120°.
F
答案:∠COE=125°.
B C
OD AE
专题二 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2】如图,AD为△ABC的高,能表示点到直线(线段)的距离的线
段有( B )
A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B
DC
练习:如图AC⊥BC,CD⊥AB于点D,CD=4.8cm,AC=6cm,BC=8cm,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
并指出各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
A(2,3)
B(-2,3)
C(-2,-3)
D(2,-3)
E(2,0)
F(0,3)
G(-2,0)
H(0,-3)
典型分析,强调方法
(1)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四个象限中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期末总复习课件87页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期末总复习课件87页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期末总复习 课件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Nhomakorabea•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坐标写在( )面,纵坐标写在( )面,中间用逗
号隔开,然后用小括号括起来
4、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象限,各象限内 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
第三象限( , );第四象限( , )
5、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有三个步骤: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确定单位长度; (3)描出点,写出坐标 6、P(x,y)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之后坐标变为( ), 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之后坐标变为( ),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之后坐标变为(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 之后坐标变为( )
一、知识要点回顾
1、三角形两边之和( )第三边; 三角形两边之差( )第三边
记为:( )< 第三边 <( ) 2、三角形具有( ),四边形不具有( ) 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外角和为( )° 4、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5、n边形内角和为( ),每增加一条边,内角和增 加( )°,多边形的外角和是( )° 6、平面镶嵌要满足:在一个顶点处所有角的度数和为 ( )°,能单独进行镶嵌的正多边形有( )
线( )
8、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三)命题 10、什么是命题? 11、命题由哪两部分组成? 12、命题可以分为哪两种? (四)平移 13、平移时,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和( ) 完全相同;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 )且( )
二、典型例题
1、下列图形中, ∠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2、如右图,若∠AOC=30°, 则∠BOD=( )°,
6、点P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 长度,得到Q(-1,2),则P点的坐标是( )
7、如右图,O(1,-2), B(4,-1),则点C的 坐标为( )
8、(2,-2)和(2,4)之间的 距离是( )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描出下列各点:
A(0,-3),B(1,-3),C(-2,4),D(-4,0) E(2,5),F(-3,-3)
∠BOC=( )°
3、如图,OH⊥AB,OA=OB=5cm, OH=3cm,P在AB上,则OP的取值范围是( ) 4、经过两次转弯后, 行走的方向相同,则可能是( )
A、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左转100° B、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左转80° C、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右转100° D、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右转80° 5、下列能判断AB∥CD的是 A、 ∠1= ∠2 B、 ∠4= ∠3 C、 ∠1+ ∠2=180° D、 ∠ADC+ ∠BCD=180°
6、把“等角的补角相等”改为“如果…,那么…” 的形式为( )
7、如图,AB∥EF∥DC, EG∥BD,则图中与∠1 相等的角有( )个 8、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B、同旁内角互补 C、互补的角是邻补角;D、两个负数的和为负数 9、如右图,AB∥DE,则 ∠ 1+ ∠2+ ∠3=( )°
2、在平面内两条互相( ),原点( )的数轴, 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 )或 ( ),取向( )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 ) 或( ),取向( )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
3、由A点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落在x轴上的垂足的 坐标称为( ),落在y轴上的垂足的坐标称为( ),
10、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
11、如图,已知D的坐标为(2,-2),请建立直角 坐标系,并写出其它点的坐标。
12、如图, (1)求A、B、C的坐标; (2)求△ABC的面积; (3)将△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
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求A1,B1,C1的坐标
13、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0,5), B(0,1),C(4,2),D(5,4)。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一、知识要点回顾
(一)相交线
1、邻补角的和为(
)°;2、对顶角(

3、过一点(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 )最短,简单说成:( )
(二)平行线
5、经过直线外一点,(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平行线的判定、性质
7、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
7、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 )条对角线 8、n边形共有( )条对角线 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 )
正n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为( ) 10、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 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内角分别是多少 度? 11、什么是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它们有什 么共同点?
14、 如图4,∠1= ∠2, ∠C= ∠D, 求证: ∠A= ∠F 15、 如图5,∠D= ∠E, ∠ABE= ∠D+ ∠E, BC是∠ABE的平分线, 求证:BC∥DE
16、如图,已知AB∥CD,请猜想各个图中∠AMC 与∠MAB、 ∠MCD的关系
一、知识要点回顾
1、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 ),记 为( ),它可以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7、P(a,b)到x轴的距离是( ),到y轴 的距离是( ) 8、x轴上的点的( )坐标为0;
y轴上的点的( )坐标为0;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 )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 )坐标相同
二、典型பைடு நூலகம்题
1、点(-3,1)在第( )象限,点(1,-2)在第( ) 象限,点(0,3)在( )上,点(-2,0)在( )上 2、点(4,-3)到x轴的距离是( ),到y轴的距离 是( ) 3、过点(4,-2)和(4,6)两点的直线一定平行( ) 过点(4,-1)和(2,-1)两点的直线一定垂直于( ) 4、已知线段AB=3,且AB∥x轴,点A的坐标为(1,-2), 则点B的坐标是( ) 5、一个长方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是(-1,-1), (3,-1),(-1,2),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
10、如图,△ABC经过平移后,点A移到了A’,画出 平移后的△A’B’C’
11、如图1,AB∥CD,EG平分∠BEF, 若∠1=76°,求∠2的度数 12、如图2,EB∥DC, ∠C= ∠E, 证明: ∠A= ∠ADE 13、如图3,CD⊥AB, EF⊥AB,∠1= ∠2, 求证: ∠AGD= ∠A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