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温热论》复习过程
温病复习提纲
绪论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一般称为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四、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第一章温病的概念第一节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骤,传变较快;②发热;③易内陷生变,出现险恶证候,如动血、动风、闭窍等;④易耗伤阴液)。
第二节温病的范围及分类按季节分类命名为:春温、秋燥、冬温;按四时主气分类命名为:风温、暑温、湿温、秋燥。
按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以特殊临床症状分:大头瘟、烂喉痧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风热病邪:是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一种致病温邪。
致病特点: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化燥伤阴;3、变化迅速(逆传心包)二、暑热病邪致病特点: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三、湿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四、燥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最先论述卫气营血和三焦概念的著作是《黄帝内经》。
一、卫分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
病理特点: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辩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二、气分证临床表现复杂,共同特点为:多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口渴喜饮,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病理特点: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盛津伤。
辩证要点:壮热(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身热汗出,脘腹痞满,苔腻为气分湿热证的基本表现)三、营分证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30
“与伤寒大异”
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 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 里结阳明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 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 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 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34
“在卫汗之”
邪在卫分之表证,主以汗法即解表法。 华岫云“辛凉开肺便是汗剂,非如伤寒之用麻桂辛温 也” 。 叶氏所指温邪在表,治疗宜辛凉透汗解表,使邪从外 解,用药既忌辛温发汗,以免助热耗阴,又不宜过用 寒凉之品,以免凉遏致邪不外透 由于表邪性质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不同,解 表的方法又不尽相同。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8
二、叶天士著作
据唐大烈《吴医汇讲》小引中所记,《温热论》 为“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 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而成。 该篇文辞简要,论述精辟,甚切实用,为中医 典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专著,被称为温病学 理论的奠基之作。
5/17/2020 1:38 PM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4
一、叶天士生平
叶桂如此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故学识渊博,医术 精湛,于家传儿科之外,兼精通内科,妇科、外科 等各科,临证时能探清病源,立方不拘成法,投药 奇效,名满天下,为医界之首。
5/17/2020 1:38 PM
叶天士《温热论》
5
一、叶天士生平
叶天士《温热论》
9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 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 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备课讲稿
阴虚火动之论,又偏于寒凉。嗣是,宗丹溪者多 寒凉,宗东恒者多温养。近世医者茫无定识,假 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甚至朝用一方,晚 易一剂,无有成见。盖病有见证有变证,有特证, 必灼见其初、终、转、变,
1/22/2020 12:04 AM
叶天士《温热论》
7
二、叶天士著作
1/22/2020 12:04 A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叶天士《温热论》
18
温病大纲(原文1、2)
1、在卫汗之可也,“汗”指什么?(辛凉透解、辛温 发汗、辛寒清解)
2、温病的治疗大法有哪些? 3、病在肺经可属(1卫或气;2卫;3气) 4、邪在心包可在(1卫;2营;3血;4营或血) 5、逆传心包—— 6、透热转气—— 7、如何理解“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
叶天士《温热论》
3
一、叶天士生平
叶桂十二岁从其父习医。十四岁时,其父逝世, 遂 从其父门生朱君。朱君以得于师者授之与叶桂, 桂闻言即解,领悟更胜于老师。同时,凡闻某医 善治某证,即执弟子礼,得其术则更从他师。至 十八岁时已先后得到17位老师指点津迷,包括王 子接28.1658-?、周扬俊577等名医。
1/22/2020 12:04 AM
叶天士《温热论》
13
《温热论》简介
此后,注释本篇的还有凌嘉六、宋佑甫、 周学海、陈光淞、杨达夫等。 吴坤安的《伤寒指掌》、茅雨人的《感证 集腋》、董废翁的《西塘感证》虽非注释 本,但对本篇内容也作了阐发,可供参考。
1/22/2020 12:04 AM
叶天士《温热论》
1/22/2020 12:04 AM
叶天士《温热论》
16
叶天士习题及答案
叶天士习题及答案第十一章叶天士《温热论》一、填空题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温邪上受,首先犯,逆传。
肺主属,心主属。
”2.叶天士《温热论》认为:“在卫之可也,到气才可,入营犹可,……入血就恐__________,直须_________。
”3.叶天士《温热论》提到:“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
挟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于热外,或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叶天士《温热论》指出:“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也。
”5.叶天士认为“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透邪,法宜,令邪与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6.叶天士《温热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之半,此则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对于下法的运用,叶天士指出:“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此(湿温病)多湿邪内搏,下之宜。
伤寒大便溏为,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必大便,慎不可再攻也”8.叶天士认为:“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湿胜则微也,法应”。
9.对于湿邪为患,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在阳旺之躯,恒多,在阴盛之体,亦不少,然其则一”10.对于湿热病的治疗,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而在,通阳不在,而在”1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受劫,,夜甚无寐,或,即撤去气药。
”12.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如从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急急为要。
”13.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
《温热论》选讲
《温热论》选讲一、原著简介(一)作者及其著作:《温热论》是清代名医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所著。
叶氏是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1667年,殁于1746年,享年79岁。
其祖父及父亲均擅长医学,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叶天士在十四岁时,其父即去世,乃从其父的弟子朱君专心习医。
后又经常寻师访友,从其十二岁到十八岁曾求教过十七位老师,即使在成名之后,还从师多人。
正因为叶氏能博采众长、融汇贯通,故能自成一家而成为一代医学大师。
叶氏因平生忙于诊务,所以著作不多。
现在所流传的十多种叶氏著作,除了有一部分是其门人或后人整理而成的,还有一些是伪托叶氏之作。
由其弟子门人整理而成的《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叶氏医案未刻本》等,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叶氏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温热论》内容涉及温病学基本理论的各个方面,如温病的病因、感受途径、病机、分类、诊法、辨证、治法、预后等。
本篇最早载于华岫云所编《临证指南医案》之中,名为《温热论》。
该书刊于1766年,称为“华本”,又称“种福堂本”。
其次为收入唐大烈《吴医汇讲》中的《温热证治》(又称为《温热论治二十则》),约刊于1792年,称之为“唐本”。
(二)主要学术思想1、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叶氏提出了温病的病因是温邪,从而为新感温病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对温病的感邪途径提出了“上受”之说,即邪从口鼻而入,特别提出了“首先犯肺” 。
并认为温病的传变主要是病邪首先犯肺,然后可以顺传气分或逆传心包。
病变在气分,可分别出现邪留三焦、致成里结(胃与肠)等不同部位的病变。
病变又可进一步传入营分乃至血分。
另外,本篇对温病的发展规律的论述,如卫气营血的传变、顺传与逆传、温病重症的神昏和痉厥、后期的伤阴等,都是对温病发展规律的总结。
2、创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叶氏按卫气营血划分温病病变阶段,以揭示病变浅深、轻重层次,以此作为对温病辨证之纲。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一、重点背诵原文[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原文]2.大凡瞧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二、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11.叶天士《温热论》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温热论讲述目录
一、叶天士生平 二、《温热论》简介 三、温病大纲(原文1、2) 四、邪在肺卫(原文3、4) 五、流连气分(原文5) 六、邪留三焦(原文6) 七、里结阳明(原文7) 八、论湿(原文10) 九、邪入营血(原文11、12)
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专著,被称为温病学理论
的奠基之作。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
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 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 进一步明确了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第二、创立卫气营血学说作为温病辨证施 治的理论体系,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 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㾦等。
逆传
温病初起邪犯肺卫,病情轻浅,及时而正确的 诊治,病邪即可外解。邪不外解,手太阴肺的 病变不解传至阳明气分,称为“顺传”;传变 至心包,称为“逆传”。
可见,逆传是相对顺传而言,在于突出“温邪” 传变迅速,病情急剧转变,病势重险。
逆传
王孟英:“温病之顺传,天士虽未点出,而细绎 其议论,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营分内陷 为逆也。苟无其顺,何以为逆”。
风从外解,湿从下泄,不与热相结,温邪之势孤 立,病易解除。
邪在肺卫
章虚谷言:“湿气感于皮毛,当先去表湿, 使热外透可解,否则湿闭其热而内侵,病 必重矣。其挟内湿者,清热必兼渗利之法, 不使湿热相搏,则易解也”,其论突出淡 渗湿邪之说,亦合古人“治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之义。
直须凉血散血
血分证的病机特点及治疗大法。 耗血是指耗伤营阴和血液,动血是指血热炽盛,
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导致的一系列出血及瘀 血见症。 针对血分证热毒炽盛,耗血动血、热瘀互结的 病机特点,治用“凉血散血”之法,该法具有 清、养、散三方面的作用。
叶天士《温热论》课件
温病的病因与病机
详细描述
温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温邪和正气虚弱,其中外感温邪又可分为六淫化温和传 染性温邪两类。温病的病机可概括为“热邪入内,内热生邪,热邪与正气相争” ,其中内热是关键,热邪与正气相争是病机变化的核心。
温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总结词
温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详细描述
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养阴生津、透热转气。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辛凉解表、清气分热、清营凉 血、清热解毒、养阴清热等,同时需根据病情轻重和病期早晚进行分期治疗,并注意调理脾胃和顾护 津液。
叶天士的温病治疗学思想
叶天士在温病的治疗上,主张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要治疗原则。他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温病的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 、白虎汤等,这些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叶天士还强调在治疗温病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他认为实证宜用攻下,但要注意攻下不宜过 度,以免耗伤正气;虚证宜用补益,但要注意补益不宜过于滋腻,以免滞留邪气。同时,他还提出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 其本”的治疗原则,为后世温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谢谢
THANKS
期治疗和综合治疗。
《温热论》中还收录了叶天士 治疗温病的多个验案,为后世 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温热论》的影响
《温热论》是温病学派的开山之作, 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温热论》对中医临床治疗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推动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 展。
叶天士的“卫气营血”理论成为了温 病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践。
《温热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标准
《温热论》中提出的诊断标准为 现代医学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更
准确地识别和治疗温热病。
温病学基础知识汇总(二)
温病学基础知识汇总(二)
1.叶天士《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始上焦,终下焦”
3.温病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外感疾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
4.温病命名的方式(五种):
①发病季节:春温,冬温
②四时主气:风温,暑温,湿温
③发病季节与主气相结合:秋燥
④特殊的临床表现:大头瘟,烂喉痧
⑤流行特点:瘟疫
5.根据病症性质分类:温热类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
发病急发展快,发热显著易损伤津液,治以清热保津。
湿热类温病有湿温、伏暑。
起病缓发展缓慢,初起发热和伤津症状均不显著,治疗重在化湿清热。
6.根据发病初起的症候特点分类:新感、伏邪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如春温、伏暑。
66讲外感温热篇第四条(2)第五条
66讲外感温热篇第四条(2)第五条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讲到温病热邪逆传入营,它的主要的治法,大法是“凉血清热”,也就是清营,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配合透热转气,气分的热不除,营分热不能解,所以必须要用清泄气热、宣通气机的药物,使营热外达。
那么用了透热转气的药物之后,热透出来有什么表现?你怎么知道热出来还是没有出来?如果说透热转气成功了,它的临床表现应该是,(身热渐退,神清气爽,脉静、苔生)身热渐退,体温逐渐降低,神清气爽。
就是说他的神志清爽了,不那么烦躁了,很安静,不是心神不安,夜甚无寐。
脉搏平静,脉搏可能还有点数,细数脉嘛,可能还有点数,但是呢很平静,舌苔原来不说是光绛无苔吗?叶天士讲的“绛,深红色也”,深红的舌,苔很少或者无苔,那说明胃气大伤了,血中津液伤了,胃阴肯定大伤,胃气也不足。
通过透热转气之后,舌苔逐渐地生,别把这件事看得很简单,营热阴伤的病人,即使热退了,舌苔很不容易生成,它开始生成的时候是一层浮苔,你看着有苔,拿手一擦就掉,是浮在舌面上的,那是无根之苔,真正生成得有根之苔,它薄不要紧,少不要紧,只要是擦不掉,那说明它是胃气所生。
出现浮苔,实际上是胃气、胃阴没有恢复的表现。
热透出去之后是这一系列的表现:体温低了,精神好了,脉搏虽然数但是很平静,不是躁疾,舌苔逐渐地生成,不可能一天就出现薄白苔,它一点一点地,这个是很慢的。
舌苔逐渐地生成。
这说明营热透出去了,达到目的了。
透热转气的目的是什么呢?叶天士说是“透斑”,这个怎么解释?——透斑就是透热。
这个能理解吧?或斑点隐隐,这个隐隐约约的斑点已经出现了,意味着热邪深入了,热重,已经开始灼伤血络,迫血妄行了,这肯定不是好现象。
但是回过头来说,不是好现象之中它也包含着好的现象。
这怎么解释?它斑如果能够出来,而且出来是鲜红的颜色,说明是热在找出路,斑不是透发在肌肉嘛,说明里面的热在向肌肉部位外散,通过斑的出现,热出来了。
热随斑出。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斑出的量不大,颜色鲜红荣润,鲜红活泼荣润。
叶天士xin《温热论》1
• 从部位,活动范围及生成过程来看,卫气 营血有浅深先后的区别,引用到辨证上是 卫——气——营——血,标志着病位由表 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而重的演变过 程,是温病的辨证纲领。 • 这种传变规律适合于新感温病的临床实际 .
• 2.卫气营血不同阶段治疗大法: • “在卫汗之可也” • “汗之” ------辛凉透解
原文选讲
• (一)温病大纲 • [原文]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 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 [词解] ①上受:指的是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的 部位是肺。
• ②逆传心包:指温邪侵犯肺卫后,不顺传 于阳明气分,而直陷心包,出现高热、神 昏、肢厥、脉数等证。
• • •
3.伤寒和湿温传变的区别. “伤寒多有变证。” “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
湿 热
• “伤寒多有变证”——由于伤寒初起留恋 在表,然后化热入里,传入少阳阳明,或 传入三阴,病情由热转寒。即随病邪的传 变,证候性质多变,如周学海所云“进一 境即转一象”。 • “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此处温热 指温热挟湿证或湿热为患,因湿邪淹滞粘 腻,病程中变化较慢较少,往往在气分阶 段有一较长过程病情无显著变化。 • 仅相对伤寒而言,非绝对之词,湿热也 可化燥发生传变。
2 湿热不论在表在里均要分解湿热。
• [原文] 4.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 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 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 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 不移,以此为辨。(3)
• [词解] • ①清窍:指头面部目、耳、鼻、口诸窍, 也有以心窍为清窍者,本文指前者。 • ②水之主气:泛指人体津液。 • ③两阳相劫:风与热皆为阳邪;两阳结合, 刼烁津液,导致清窍干燥。 • ④浊邪害清:“浊邪”指湿邪,“清”指 清窍。即湿热之邪,上蒙清窍,使清窍壅 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9.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
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像,大忌前法。
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
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
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10.且吾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和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白者,需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11.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动,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12.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入咸寒,务在先安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13.再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
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
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之品,为上者上之也。
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
勿忧之,再从里透于外,则变润矣。
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可救药。
14.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
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为枯证,仍从湿治可也。
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出口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也。
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15.再舌上白苔粘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
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
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夹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滞,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
16.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色者,瘟疫病初入膜原,未归胃府,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入。
为险恶之病,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
17.在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表;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可也。
18.若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不渴肢寒,知挟阴病。
如口渴烦热,平时胃燥舌也,不可攻之。
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润者,甘温扶中。
此何故?外露而里无也。
19.若舌黑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证,当温之,若见段缩,此肾气竭也,为难治。
欲救之,加人参、五味子勉希万一。
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
若燥而中心厚陪者,土燥水竭,急以咸苦下之。
20.又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
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21.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
绛,深红色也。
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
纯绛鲜泽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
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晕厥为痉也。
22.23.再色绛而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即黄连、石膏亦可加入。
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再看其后转变可也。
慎勿用血药,以滋腻难散。
至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也。
24.25.舌色绛而上有粘腻似苔非苔者,中夹秽浊之气,急加芳香逐之。
舌绛欲伸出口,而抵齿难骤伸者,痰阻舌根,有内风也。
舌绛而光亮,胃阴亡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
若舌绛而干燥者,火邪劫营,凉血清火为要。
舌绛而有点碎白黄者,当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黄连、金汁。
其有虽绛而不鲜,干枯而瘘者,肾阴凅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缓则恐凅极而无救也。
26.其有舌独中心绛干者,此胃热心营受炤也,当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则延及于尖,为津干火盛也。
舌尖绛独干,此心火上炎,用导赤散泻其腑。
27.28.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湿,当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丹皮等。
不尔,淤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逐变如狂发狂之证。
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
若紫而干晦者,肾肝色泛也,难治。
29.舌淡红无色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30.31.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且二经之血皆走其他,病深动血,结瓣于上。
阳血者色必紫,紫如干漆;阴血者色必黄,黄如酱瓣。
阳血若见,安胃为主;阴血若见,救肾为要。
然豆瓣色者多险,若证还不逆尚可治,否则难治矣。
何以故耶?盖阴下竭阳上厥也。
32.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
若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
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
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心火上炎也,急急清心救水,俟枯处转润为妥。
33.34.若咬牙啮齿者,湿热化风,痉病;但咬牙者,胃热气走其络也。
若咬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以内荣,亦咬牙也。
何以故也?虚则喜实也。
舌本不缩而硬,而牙关咬定难开者,此非风痰阻落泪,即欲作痉证,用酸物擦之即开,木来泄土故也。
35.36.若齿垢如灰糕样者,胃气无权,津亡湿浊用事,多死。
而初病齿缝流清血,痛者,胃火冲激也;不痛者,龙火内燔也。
吃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劫也,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
37.38.凡斑疹初见,须用纸撚照见胸背两胁。
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锁碎小粒者为疹,又宜见而不宜见多。
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然亦必看外证所合,方可断之。
39.40.若斑色紫,小点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
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
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
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
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发出宜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之意;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凅之故。
41.42.然春夏之间,湿病俱发疹为甚,且其色要辨。
如淡红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脉不洪数,非虚斑即阴斑。
或胸微见数点,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此阴盛格阳于上而见,当温之。
43.再有一种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
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
44.再妇人病温与男子同,但多胎前产后,以及经水适来适断。
大凡前胎前病,古人皆以四物加减用之,谓护胎为要,恐来害妊,如热极用井底泥,蓝布浸冷,覆盖腹上等,皆是保护之意,但亦要看其邪之可解处。
用腻之药不灵,又当省察,不可认板法。
然须步步保护胎元,恐损正邪陷也。
45.46.至于产后之法,按方书谓慎用苦寒,恐伤其已网之阴也。
然亦要辨其邪能从上中解者,稍从证用之,亦无妨也。
不过勿犯下焦,且属虚体,当如虚怯人病邪而治。
总之无犯实实虚虚之禁,况产后当气血沸腾之侯,最多空窦,邪势必乘虚内陷,虚处受邪,为难治也。
47.如经水适来适断,邪将陷血室,少阳伤寒言之详悉,不必多赘。
但数动与正伤寒不同。
仲景立小柴胡汤,提出所陷热邪,参、枣扶胃气,以冲脉隶阳阴也,此与虚者为合治。
若热邪陷入,与血相结者,当从陶氏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
若本经血结自甚,必少腹满痛,轻者刺期门,重者小柴胡汤去甘药加延胡、归尾、桃仁,挟寒加肉桂心,气滞者加香附、陈皮、枳壳等。
然热陷血室之证,多有谵语如狂之象,防是阳明胃实,当辨之。
血结者身体必重,非若阳明之轻旋便捷者。
何以故耶?阴主重浊,络脉被阻,侧旁气痹,连胸背皆拘束不遂,故去邪通络,正和其病。
往往延久,上逆心包,胸中痛,即陶氏所谓血结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