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
2023年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2023年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矿灯锂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是保障其在矿灯中正常工作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的重要指标。
为此,制定一套完善的锂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对于保障矿灯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2023年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的____字详细介绍:一、规范目的和依据1.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规范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检验,确保其在矿灯中安全可靠地使用。
2. 依据:本规范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国家标准GB/T 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等。
二、术语和定义1.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指专用于矿灯的锂离子蓄电池,具有一定的工作电压和容量。
2. 安全性能:指锂电池在正常工作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过充电、过放电、短路、过热等危险,不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三、检验项目和方法1. 外观检验:检查锂电池外观是否有变形、破损、漏液等情况。
2. 容量测定:使用标准的容量测试设备对锂电池进行容量测定,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3. 充电性能: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性能测试,包括充电时间、充电效率等指标。
4. 放电性能:对锂电池进行放电性能测试,包括放电时间、放电效率等指标。
5. 循环寿命:对锂电池进行循环寿命测试,确认其循环使用次数达到设计要求。
6. 安全性能:对锂电池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电、过放电、短路、过热等情况的检测。
7. 环境适应性:对锂电池在高温、低温、潮湿等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确认其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四、检验要求1. 外观:锂电池外观应平整,无任何变形、破损或漏液现象。
2. 容量:锂电池的容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容量测试结果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容量的±5%。
3. 充电性能:锂电池充电时间不得超过设计规定时间,充电效率应在设计效率范围内。
4. 放电性能:锂电池放电时间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的时间,放电效率应在设计效率范围内。
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

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一、背景介绍安全标志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提醒和警告人们注意周围的危险和安全风险。
因此,对安全标志的现场评审是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准则的目的是规范安全标志现场评审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合规性。
二、评审对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安全标志的现场评审,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安全标志、交通安全标志、工业安全标志等。
三、评审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审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志的设计和布局符合人们的感知特点和认知规律。
2.权威性原则:评审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确保评审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3.合规性原则:评审应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标志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全面性原则:评审应全面考虑标志的设计、颜色、形状、尺寸、安装位置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保标志在各个方面都是有效的。
5.定期性原则:评审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标志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得到长期保持。
四、评审程序1.确定评审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审的具体范围,包括评审的标志种类、数量和评审的时间周期。
2.组织评审团队:根据评审范围,确定评审团队的组成,包括评审负责人、专家评审员等。
3.召开评审会议:评审团队根据标志现场情况,召开评审会议,明确评审的目的、程序和要求,并制定评审计划。
4.现场评审:评审团队根据评审计划,对标志现场进行评审,主要包括标志的设计合理性、颜色的选择、形状的符合度、尺寸是否合适、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等方面的评审。
5.记录评审结果:评审团队根据评审情况,记录评审结果,包括标志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6.编制评审报告:评审团队根据评审结果,编制评审报告,报告中应包括评审的目的、范围、过程、结果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7.传达评审结果:评审报告应及时传达给相关单位和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和改进。
五、评审要求1.标志设计:标志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感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具有一目了然和易于理解的特点。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文(二篇)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文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矿灯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检验方法和要求。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检验是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和严格的检验要求,可以提高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风险。
2.检验对象锂离子蓄电池是矿灯的核心部件之一,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主要检验对象包括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相关附件。
3.检验方法3.1 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检验方法3.1.1 外观检验对锂离子电池单体外观进行检验,包括检查电极片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明显凹陷、膨胀、瘪陷等缺陷。
3.1.2 电性能检验测量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电压、容量、内阻等电性能指标,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1.3 高低温性能检验将锂离子电池单体置于高温(55℃)和低温(-20℃)环境中,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其表现,确保其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安全性能。
3.1.4 过充和过放性能检验对锂离子电池单体进行过充和过放试验,观察试验过程中的电压变化和温度变化,确保其在过充和过放状态下的安全性能。
3.2 电池组的安全性能检验方法3.2.1 外观检验对电池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检查电池组的封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裂缝、变形等缺陷。
3.2.2 电性能检验测量电池组的总电压、容量、内阻等电性能指标,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2.3 充放电性能检验对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观察试验过程中的电压变化和温度变化,确保其在充放电状态下的安全性能。
3.2.4 短路保护性能检验对电池组进行短路试验,观察短路过程中的电压变化和温度变化,确保其具有有效的短路保护性能。
3.3 电池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能检验方法3.3.1 电池状态监测检验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状态进行准确监测和报警的能力,包括电压、温度、SOC等状态参数。
3.3.2 充放电控制检验电池管理系统对充放电过程进行准确控制和保护的能力,确保电池工作在安全的电压范围内。
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管理方案暂行

附件1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管理方案(暂行)锂离子蓄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倍受各生产企业、煤矿用户的青睐,但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可靠性近年来也一直受到各界关注。
为确保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的整体安全性能,安标国家中心组织相关检测检验中心、锂电池生产企业、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生产企业及有关高等院校的专家,对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锂电池)安全问题进行多次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制订了《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检验规范》(见附录)和本管理方案。
一、对采用锂电池的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的基本要求(一)生产企业应保证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的整体安全性能,在产品的整体设计中应包括锂电池的安全设计。
锂电池除具有内部保护电路外,应有外保护电路,具备防过充、防过放、过流、短路等功能;当采用电池组供电方式时,还应有均衡充电、均衡放电功能。
(二)锂电池(组)应具有防反接功能。
(三)锂电池(组)与外保护电路应分腔设置,以保证一旦锂电池内部爆炸时不至破坏外保护电路。
(四)生产企业应具备锂电池安全性能检测技术手段和外保护功能的检测能力。
(五)生产企业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锂电池,并应进行供方考核。
每批锂电池入厂前均应依据《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检验规范》进行抽样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生产企业应将锂电池纳入关键零部件管理。
(六)采用锂电池的煤矿安全仪器仪表,必须在井上充电。
对充电器有特殊要求时,生产企业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确说明。
说明书中还需明确用户在更换锂电池时,必须采用同厂家同型号的产品。
如保护电路与电池一起封装时,需由生产仪器仪表的企业负责更换。
(七)产品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中应明确锂电池(组)应符合3836.4-2000中7.4的各项规定,检验项目中应包括相应的项目。
(八)电池组的总容量为各单体电池容量的代数和。
二、安全标志管理的相关要求(一)对使用锂电池的煤矿安全仪器仪表产品,技术审查应涉及与锂电池相关的所有安全要求;现场评审应对相关内容进行核实,对生产企业锂电池安全性能和外保护功能检测能力、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检测能力作为否决项;产品检验应对与锂电池安全要求相关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并在检验报告中有明确的描述(包括3836.4-2000中7.4的各项规定对应的检验项目)。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检验规范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外观检验:包括外壳、连接器、标志、包装等的检查,确保外观无明显损坏或变形。
2. 电气性能检验:包括电压、容量、内阻、循环寿命等方面的检测,确保电池的电性能符合要求。
3. 安全性能检验:包括过充、过放、短路、高温等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能测试,确保电池在极端情况下不会爆炸、着火或产生其他危险。
4. 环境适应性测试:包括低温、高温、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的测试,确保电池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5. 电池管理系统检验:对矿灯的电池管理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测试,确保充电、放电、保护等功能正常工作。
6. 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振动、冲击、压力等机械条件下的测试,确保电池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法规,具体的检验规范可能有所不同,以上仅为一般性的介绍,具体的安全性能检验规范可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制定。
同时,为了确保矿灯的使用安全,建议选择正规的厂家生产的产品,遵循产品说明书中的安全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 1 页共 1 页。
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现场评审规范

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现场评审规范安全标志管理产品是指用于指示和警示特定安全风险或危险情况的标志,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并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需要进行现场评审。
以下是对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现场评审规范的详细说明。
一、评审准备1.确定评审目的和范围,明确评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组织评审小组,包括评审主持人、评审员和专家等,确保评审小组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准备评审材料,包括相关标准、文件、记录等,供评审小组参考和使用。
4.确定评审场地和时间,确保评审能够顺利进行。
二、评审流程1.开场介绍:评审主持人对评审目的、流程和规则进行简要介绍,确保评审小组成员对评审有清晰的了解。
2.现场检查:评审小组对标志产品进行现场检查,包括标志的安装位置、标识清晰度、符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填写评审记录表。
3.文件审查:评审小组对标志产品的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包括标志的设计要求、制作材料、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填写评审记录表。
4.问题讨论:评审小组对检查和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确保问题得到全面的处理和解决。
5.评审总结:评审主持人对评审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确定评审结论和建议,并填写评审报告。
三、评审要点1.标志的合规性:评审小组要对标志产品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包括标志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2.标志的可读性:评审小组要对标志的可读性进行评估,包括标志的文字、图案是否清晰可辨认。
3.标志的耐久性:评审小组要对标志的耐久性进行评估,包括标志的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是否能够确保标志的使用寿命。
4.标志的安装位置:评审小组要对标志的安装位置进行评估,包括标志是否能够被人们容易地识别和理解。
5.标志的管理程序:评审小组要对标志的管理程序进行评估,包括标志的维护保养、更换等方面是否规范和有效。
四、评审要求1.评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标志产品进行准确和全面的评估。
2023年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2023年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一、引言随着矿业行业的不断发展,矿灯已经成为矿工们日常工作的必备装备之一。
矿灯中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在提供照明的同时,也给矿工们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对于确保矿灯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2023年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检验。
三、术语和定义1. 矿灯:用于提供矿工照明的装置。
2. 锂离子蓄电池:一种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穿梭使电池充放电的装置。
3. 安全性能:指蓄电池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短路、过充、过放、过温等方面。
四、安全性能检验项目1. 短路检验:将锂离子蓄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短接10秒钟,检测电池在短路情况下的温度变化和热失控情况。
2. 过充检验:将锂离子蓄电池以单位电流进行充电,直至表面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或电压达到指定值,检测电池在过充情况下的温度变化和热失控情况。
3. 过放检验:将锂离子蓄电池以单位电流进行放电,直到电压降到指定值或电池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检测电池在过放情况下的温度变化和热失控情况。
4. 过温检验:将锂离子蓄电池放入高温环境中,如50°C,检测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温度变化和热失控情况。
5. 着火点检验:将锂离子蓄电池进行剖析,将其中一个电池单体置于点燃源下,检测其燃烧的温度和时间。
6. 短路穿刺检验:用金属针尖对锂离子蓄电池进行穿刺,检测电池的短路情况和温度变化。
7. 过压检验:将锂离子蓄电池的电压调至设定值以上,检测电池在过压情况下的温度变化和热失控情况。
五、测试设备及方法1. 温度计:用于测量电池的温度变化,精确度需达到0.1°C。
2.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池的电压变化,精确度需达到0.1V。
3. 充电器: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需符合规范要求。
4. 点燃源:用于进行着火点检验,点燃源需符合规范要求。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1. 引言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是现代矿业行业中常用的电源设备。
为了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制定了本文档,规范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检验。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检验。
3. 安全性能检验要求3.1 外观检查 - 检查蓄电池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伤。
- 检查蓄电池外包装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 检查蓄电池外包装是否有明显的变形、膨胀等异常情况。
3.2 电性能检验 - 检测蓄电池开路电压,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范围。
- 检测蓄电池的容量,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容量范围。
- 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检测蓄电池的循环寿命。
3.3 电热性能检验 - 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过程中,检测蓄电池的温度变化情况。
- 检测蓄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变化。
- 检测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变化。
- 检测蓄电池的过充、过放、短路等异常情况下的温度变化。
3.4 安全性能检验 - 进行冲击、振动等物理性能检测,确保蓄电池具有足够的抗冲击、抗振动能力。
- 检测蓄电池的耐受性能,如耐高温、耐低温、耐湿度等。
- 检测蓄电池的短路、过充、过放等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4. 检验方法和仪器4.1 外观检查方法 - 目视检查蓄电池外包装。
- 使用显微镜检查蓄电池外包装的缺陷情况。
4.2 电性能检验方法 - 使用万用表或专用测试仪器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
- 使用专用测试仪器测量蓄电池的容量。
- 使用充放电设备进行循环测试,记录每次充放电循环的性能数据。
4.3 电热性能检验方法 - 在恒定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充放电测试,记录蓄电池的温度变化情况。
- 将蓄电池置于高温环境下,测量其性能变化。
- 将蓄电池置于低温环境下,测量其性能变化。
- 模拟过充、过放、短路等异常情况,记录蓄电池温度变化。
4.4 安全性能检验方法 - 使用冲击测试设备进行冲击测试,记录蓄电池的抗冲击能力。
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现场评审规范文

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现场评审规范文一、引言为了确保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要求,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现场评审规范文。
本规范旨在对安全标志管理产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评审,确保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使用等全过程的合格性,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二、评审范围本评审规范适用于所有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的评审工作,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设备使用和操作等方面的评审。
三、评审组织3.1 评审人员的组成评审人员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其中包括设计工程师、产品经理、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采购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等。
评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独立、公正、客观地进行评审工作。
3.2 评审组织机构评审工作应由专门的评审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确保评审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评审组织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评审计划、组织评审会议、收集评审意见、整理评审报告等。
四、评审程序4.1 初步评审初步评审是对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产品的功能、结构、外观等方面。
评审人员应仔细阅读设计方案,并提出问题、建议和意见。
4.2 技术评审技术评审是对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设备使用和操作等方面进行评审。
评审人员应查阅生产计划、采购合同、设备使用和操作手册等相关文件,对其合格性进行评估。
4.3 生产评审生产评审是对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操作、生产记录等方面。
评审人员应查阅相应的文件和记录,并实地观察生产现场,全面评估生产的合格性。
4.4 安装评审安装评审是对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的安装过程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现场、施工操作等方面。
评审人员应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并实地观察施工现场,确认安装过程符合要求。
4.5 使用评审使用评审是对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使用记录、维护情况、使用效果、用户反馈等方面。
KL型锂离子蓄电池矿灯安全标志

KL型锂离子蓄电池矿灯安全标志管理实施方案根据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矿安标字[2007]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KL型矿灯安全标志管理的通知》”精神,为确实做好KL型锂离子蓄电池矿灯的安全标志管理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KL型矿灯的安全标志申办1.安标申请。
生产单位申请KL型矿灯安全标志时,除按有关规定提交申办材料外,还应提交以下文件资料:①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信息产业部化学物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依据《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或技术要求不低于该规范的标准出具的锂离子蓄电池检测检验报告;②生产单位对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生产厂家(供应方)的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应对锂离子蓄电池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检验能力、技术能力、管理水平进行分析,对持续稳定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③KL型矿灯企业标准;④生产单位KL型矿灯的整体安全设计和控制能力、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测技术手段、保护板检测能力等的相关材料。
2.技术审查。
企业标准应引用MT927-2004《KL型矿灯》,但其中4.3.1应变更为“矿灯安全性能应符合GB7957 -2003的规定;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应符合《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的规定。
”3.现场评审。
在现行现场评审准则的基础上,将生产单位KL型矿灯的整体安全设计和控制能力、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测技术手段、保护板的检测能力、购进的每批次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记录纳入评审内容,并做为否决项。
4.产品检验。
每种型号规格抽取10盏矿灯、24块锂离子蓄电池,委托国家授权的检测检验机构依据企业标准和MT927-2004《KL型矿灯》进行矿灯检验,依据《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检验规范》进行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检验。
5.证书发放。
在安全标志证书中标注锂离子蓄电池名称、型号和生产厂家。
二、已暂停的KL型矿灯已暂停KL型矿灯的生产单位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整改。
关于矿用产品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

附件2关于矿用产品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管理意见(暂行)为规范对矿用产品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管理,保障和促进矿山安全生产,根据GB 3836-2010、MT/T 1051-2007等标准的规定,结合对前期经大量研究、试验和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后出台的相关技术要求及管理方案的系统梳理,提出本管理意见,在安全标志管理中参照执行。
一、锂离子蓄电池技术要求1.一般要求(1)额定容量不大于10Ah的矿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能应符合MT/T 1051-2007中4.4的规定;额定容量在10Ah 和100Ah(含)之间的矿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能应符合《矿(安标字[2012] 16号文发布)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
(2)电池组供电时,单体电池的类型、规格、技术参数应一致,并为同一制造厂家生产的产品。
(3)应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锂离子蓄电池,如磷酸铁锂蓄电池等。
对于单体容量小于等于10Ah的锂离子蓄电池,禁止采用钴酸锂蓄电池、三元系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容量大于10Ah的锂离子蓄电池,执行《矿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要求》(安标字[2012] 16号文发布)的规定。
2.矿用本安型设备用锂离子蓄电池除应满足矿用锂离子蓄电池一般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规定:(1)电池或电池组应满足GB 3836.1-2010中23(23.2除外)和GB 3836.4-2010中7.4的要求。
(2)电池或者电池组应放置在独立的电池腔内。
(3)电池组的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
(4)应对所有单体电池的电压,电池组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检测,检测信息的显示和故障报警功能应满足实际需要。
(5)应具备单体电池过充电压保护、单体电池过放电压保护、充电过流保护功能(充电器具备充电过流保护功能时产品本身可不具备该功能)、放电过流保护和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3.矿用隔爆型设备用锂离子蓄电池除满足矿用锂离子蓄电池一般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电池或电池组应满足GB 3836.1-2010中23的规定,只能采取串联连接方式。
安全标志现场评审规范

《安全标志现场评审规范》下面章节内容由质保部负责实行。
红色带号为否决项, 必须完全做到位。
责任单位: 质保部2.条文释义1.1 注册资金本项考核内容: 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旳注册资金应符合规定。
从如下2个方面考核:①生产单位是法人旳, 其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应符合产品评审准则中规定旳规定;②生产单位是非法人旳, 其营业执照注册资金应符合产品评审准则中规定旳规定营业执照上无注册资金旳, 其上级单位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应符合产品评审准则中规定旳规定。
对于私营法人执照无注册资金旳, 生产单位需出具有法律效率旳验资证明。
评审措施: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旳注册资金不符合规定旳, 不合格。
1.2 生产合法性本项有2条考核内容:(1)营业执照应在有效期内;本条从如下2个方面考核:①生产单位名称与执照名称应一致;②执照中经营期限应在有效期内。
(2)所生产产品应在其营业执照旳经营范围内。
考核内容: 申办安全标志旳产品, 应在经营范围内(另有规定旳除外)。
评审措施:营业执照旳名称、经营期限存在上述问题旳, 评审产品不在其经营范围内(另有规定旳除外)旳, 不合格。
1.3 生产场所考核内容: 应具有产品生产所需要旳固定场所, 有生产场所旳合法证明文献。
本条有3个方面内容:①具有申办产品旳生产场所(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仓库, 生产车间, 总装车间、产品检查场所等);②生产场所旳地址可以与营业执照标明一致, 也可以与营业执照标明旳不一致(需提供生产:地从属于申办单位旳有效证明):③申办单位应可以提供生产场地从属于申办单位旳证明文献(包括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租赁协议以及其他能证明厂房使用权旳文献等)。
评审措施: 不具有固定生产: 场所;或与执照标明旳地址不一致但不能提供生产地从属于申办单位旳有效证明旳: 或不能提供生产场所从属关系合法证明文献旳, 不合格。
《安全标志现场评审规范》责任单位: 质保部1、红色带号为否决项, 必须完全做到位。
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

附件5
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试行)
注: 1 按照《安全标志现场评审管理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现场评审实行量化评定。
在否决项目合格的基础上,现场评审结论按评审情况分为A、B、C、D四级,A级为合格,B、C级为整改后合格,D级为不合格。
评审结论判定规则如下:A级:考核项目中无不符合项;
B级:考核项目中不符合项数不超过10%;
C级:考核项目中不符合项数不超过20%;
D级:考核项目中不符合项数超过20%。
2 否决项的评审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考核项和观察项的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大体符合、不符合。
其中,“大体符合”表示该项目评审内容的符合度达到80%以上,5个“大体符合”等效于1个“不符合,对于大体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需提出整改要求。
安全标志现场评审规范及附则

安全标志现场评审规范及附则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现场评审规范为进一步安全标志评审工作,根据《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管理细则》,制定本规范。
现场评审是指通过对申请单位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的检查、取证、考核,确认申请单位是否具备生产安全标志管理产品资格的活动。
重点评审申请单位生产所申请的产品能否持续、稳定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矿山安全有关规定的能力。
本规范从主体资格、产品设计与技术标准、管理职责与质量体系等12个方面,对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生产单位的生产技术条件及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评审要求。
鉴于煤矿矿用产品的特殊性,本规范在实施量化评审的同时,实施否决项评审制。
本规范中带“★”的项皆属否决项,任一否决项不合格的生产单位皆评定为现场评审不合格。
鉴于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产品涉及多个专业,生产技术条件的要求差别也较大,因此针对不同产品的实际生产条件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准则,主要内容及要求以本规范附则的形式出现。
评审内容及要求技术来源及设计控制★①产品标准、图纸、工艺流程图、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必须经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核确认②属自主开发的应有设计控制管理文件,并按文件规定予以实施③属技术转让的应有转让合同④技术资料必须完整齐全,必要时应提供设计计算说明书产品标准评审内容及要求注册资金、生产能力?` 法人执照或营业执照的注册资金达到一定数量★② 其生产能力达到一定规模(详见各产品附则)生产的合法性★所生产产品在其经营范围内(地方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生产场所★①具备产品所需要的生产场所,与执照标明的地址一致,或提供生产地隶属于申办单位的证明★②在该场所必须具备产品总装条件和产品出厂检验设备及仪器仪表(详见各产品附则)技术力量★一定数量具有职称的技术人员★①按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核确认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②生产单位应具备所引用的主要的标准及相关参考标准:③技术和质检人员应熟练掌握和运用标准。
【返回】评审内容及要求质量体系①生产单位应有装订成册的质量管理文件②体系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③体系文件中的各层次文件应相互衔接、协调一致④体系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并与现行操作相符⑤体系文件应满足产品质量持续稳定符合标准的要求⑥建立有质量否决制度。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实施细则矿用锂离子电池

编号:ABGZ-MA-ALA-2017-01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实施规则矿用锂离子蓄电池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二〇一七年五月目录0 引言 (1)1适用范围 (1)2基本模式 (1)3 主要依据标准 (1)4 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 (1)5首次申办 (2)5.1申请与受理 (2)5.2 技术评估及文件审核 (4)5.3工厂评审 (4)5.4 产品检验 (5)5.5 综合评定与证书发放 (7)6 持证后的监督 (7)6.1监督频次与方式 (7)6.2 监督内容 (7)6.3 监督结果的处理 (8)7 延续申办 (9)8 变更申办 (9)8.1持证人变更 (9)8.2产品变更 (11)8.3实施规则变更 (11)9 附则 (11)0 引言本规则规定了矿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规则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通用规则配套使用。
1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单体容量超过10Ah(不含)、不超过100Ah矿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安全标志认证工作的实施。
2基本模式技术评估+工厂评审+产品检验+持证后监督3 主要依据标准主要依据标准见表1。
表1主要依据标准4 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申请人应为法人单位,并满足以下要求:(1)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所申请的产品在经营范围内;(2)具备与申请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3)具备申请产品生产所需的固定场所;(4)具有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5)具备申请产品生产、安全性能检验能力。
5首次申办产品首次申办安全标志时,主要流程包括:申请、初审与受理、技术评估、工厂评审、产品检验、综合评定与证书发放等环节。
5.1申请与受理5.1.1 网上申报申请人通过安标国家中心网站()申办平台提交申请书和申请材料。
5.1.2 申请材料申请人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安标国家中心和相关检验机构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进行备案存档,并负有保密的义务。
5.1.2.1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请书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承诺书、申请产品登记表。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实施规则-电池与电池组通用要求

编号:ABGZ-MK-08-2017-01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实施规则电池与电池组通用要求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二〇一七年五月近年来,电池在矿用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建设滞后,为确保矿用用电池的安全应用,安标国家中心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安全性能试验,召开了20余次专家研讨会,并多次公开征求各方意见,提出对各类电池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形成本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工作中对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考核,包括蓄电池和原电池。
第一部分蓄电池蓄电池类产品包括锂离子蓄电池、镍氢蓄电池、镍镉蓄电池和煤矿用特殊型铅酸蓄电池。
一、锂离子蓄电池(一)单体容量不超过(含)10Ah的锂离子蓄电池此类电池一般应用在各类煤矿安全仪器仪表中,不单独发放安全标志,但应符合以下要求:(1)不得采用钴酸锂和三元系锂离子蓄电池。
(2)纳入C类受控零(元)部件管理。
(3)需提交国家级或部级检测检验机构3年内出具的检验报告,其中电池安全性能指标应不低于MT/T 1051-2007《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中4.4条规定。
(4)具有泄压阀的蓄电池浇封处理时,应在泄压阀处预留排气口。
(5)设备应对每只锂离子蓄电池的电压,电池组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检测,检测信息的显示和故障报警功能应满足实际需要。
(6)电池组供电时,单体电池的类型、规格、技术参数应一致,并为同一制造厂家生产的产品。
(7)本质安全型、浇封型设备中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除满足GB 3836.1-2010,GB 3836.4-2010或GB 3836.9-2006中相关要求外,还应满足:a)总能量不应超过100Wh;b)电池应放置在独立的电池舱内,浇封型设备可不要求;c)具备单体电池过充电压保护、单体电池过放电压保护、充电过流保护功能(充电器具备充电过流保护功能时产品本身可不具备该功能)、放电过流保护和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8)隔爆型设备中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除满足GB 3836.1-2010、GB 3836.2-2010中的相关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电池应放在在独立的、有一定防护能力的电池舱中,保护电路应放置在舱外。
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现场评审规范

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现场评审规范
是指对安全标志管理产品进行现场评审时,所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现场评审规范的示例:
1. 审核评审材料:在进行现场评审前,评审人员应先审核评审材料,包括申请报告、设计文档、测试报告等,以了解产品的安全设计、功能和性能。
2. 确定评审需求:评审人员应与产品开发团队沟通,确定评审的重点、范围和评审标准,并在评审计划中进行记录。
3. 现场评审会议:在评审现场召开评审会议,包括评审人员、产品开发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
会议应以客观、合作的态度进行,充分听取产品开发团队的意见和解释。
4. 评审过程记录:评审人员应准备评审过程记录表,记录评审过程中的关键细节、问题和解决方案,以便后续分析和报告。
5. 问题发现和提出建议:评审人员应根据评审标准,对产品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6. 评审结果总结和报告:评审人员应对评审结果进行总结,并编写评审报告。
报告应详细描述评审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并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或批准。
7. 评审结果后续跟踪:评审人员应与产品开发团队保持沟通,了解产品改进情况,并在必要时对改进措施进行再次评审。
以上是一个示例的安全标志管理产品现场评审规范,具体的评审规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管理方案暂行

附件1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管理方案(暂行)锂离子蓄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倍受各生产企业、煤矿用户的青睐,但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可靠性近年来也一直受到各界关注。
为确保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的整体安全性能,安标国家中心组织相关检测检验中心、锂电池生产企业、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生产企业及有关高等院校的专家,对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锂电池)安全问题进行多次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制订了《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检验规范》(见附录)和本管理方案。
一、对采用锂电池的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的基本要求(一)生产企业应保证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的整体安全性能,在产品的整体设计中应包括锂电池的安全设计。
锂电池除具有内部保护电路外,应有外保护电路,具备防过充、防过放、过流、短路等功能;当采用电池组供电方式时,还应有均衡充电、均衡放电功能。
(二)锂电池(组)应具有防反接功能。
(三)锂电池(组)与外保护电路应分腔设置,以保证一旦锂电池内部爆炸时不至破坏外保护电路。
(四)生产企业应具备锂电池安全性能检测技术手段和外保护功能的检测能力。
(五)生产企业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锂电池,并应进行供方考核。
每批锂电池入厂前均应依据《煤矿安全仪器仪表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检验规范》进行抽样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生产企业应将锂电池纳入关键零部件管理。
(六)采用锂电池的煤矿安全仪器仪表,必须在井上充电。
对充电器有特殊要求时,生产企业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确说明。
说明书中还需明确用户在更换锂电池时,必须采用同厂家同型号的产品。
如保护电路与电池一起封装时,需由生产仪器仪表的企业负责更换。
(七)产品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中应明确锂电池(组)应符合GB3836.4-2000中7.4的各项规定,检验项目中应包括相应的项目。
(八)电池组的总容量为各单体电池容量的代数和。
二、安全标志管理的相关要求(一)对使用锂电池的煤矿安全仪器仪表产品,技术审查应涉及与锂电池相关的所有安全要求;现场评审应对相关内容进行核实,对生产企业锂电池安全性能和外保护功能检测能力、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检测能力作为否决项;产品检验应对与锂电池安全要求相关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并在检验报告中有明确的描述(包括GB3836.4-2000中7.4的各项规定对应的检验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
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试行)
★否决项●考核项■观察项
注: 1 根据《安全标志现场评审管理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现场评审实行量化评定。
在否决项目合格的基础上,现场评审结论按评审情况分为A、B、C、D四级,A级为合格,B、C级为整改后合格,D级为不合格。
评审结论判定规则如下:A级:考核项目中无不符合项;
B级:考核项目中不符合项数不超过10%;
C级:考核项目中不符合项数不超过20%;
D级:考核项目中不符合项数超过20%。
2 否决项的评审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考核项和观察项的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其中,“基本符合”表示该项目评审内容的符合度达到80%以上,5个“基本符合”等效于1个“不符合,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需提出整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