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
19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
19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一、背诵全文。
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而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而取义”是最高要求。
你的看法呢?与同学讨论一下。
此题意在让学生注意本文的结构与思路,从而大致理解本文主旨。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前面已讲过,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
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
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
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
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
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
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
“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二、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1.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翻译
《鱼我所欲也》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二、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人教部编版】九下:第9课《鱼我所欲也》习题(含答案)_2023年学习资料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人生要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用现代汉语另写-个句子,表明你 取舍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示例: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 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二-【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 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 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 之谓失其本心。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此,所以-4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8.翻译句子。-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什么(手段)不可以用呢?-2是故所欲有甚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 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
鱼我所欲也的课后题答案
中透露了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以下的鱼我所欲也的课后习题与答案可以帮助同学回顾好知识。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背诵全文。
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而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而取义”是最高要求。
你的看法呢?与同学讨论一下。
参见“课文研讨”中之“问题研究”。
不过若有的学生坚持认为是“舍生而取义”,并能说出一定的理由,也没必要坚持让他放弃自己的意见。
二、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1.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
与,给。
2.而,连词。
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而,连词。
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3.于,介词。
表示比较。
于,介词。
引出动作的对象。
4.是,指示代词。
这个,这样。
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三、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此题意在让学生留心《孟子》文章之美,对《孟子》散文艺术特色有粗浅的体会。
1.9《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9《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舍生取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之……为之二、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
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
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
“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
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三、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参考答案:1.介词,表示比较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2.做为了3.给予同“欤”,语气词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参考答案:【示例】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血洒秦宫,慷慨就义;大义凛然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做了最好的注解;还有“一腔热血勤珍重”的秋瑾女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不是舍生取义的楷模。
在今天,舍生取义的观点仍应该值得提倡。
为了正义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有时我们需要舍弃自我利益,这就是新时代“舍生取义”的表现。
五、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参考答案:【示例】两个人各有一本不一样的书,都把自己的那本看完了,他们各自看了一本书。
鱼我所欲也课后题
学习《》,要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课后题1一、生字箪( ) 蹴( ) 羹( ) 死亦我所恶( )二、重点词解释1、本心:2、患:3、辟:4、箪:5、蹴:6、得:7、乡:8、何加:9、恶: 10、辩: 11、义: 12、勿丧:13万钟: 14、贤者: 15、苟得: 16. 呼尔:三、重点句子翻译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2、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四、思考题2、归纳段意:第一段:第二段:3、理解及背诵:(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答复:(2)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答复了问题,请写出原句:(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发表时间:2010-1-15 14:33:52《鱼我所欲也》习题集(后面附答案)(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1-4题。
(10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
下同)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3)所恶有甚于死者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4.请摘录原文申的语句,填写下表。
(5分)篇目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共同的追求《鱼我所欲也》《过零丁洋》(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5-8题。
(10分)(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晏子谏景公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鱼我所欲也》的习题附答案
《鱼我所欲也》的习题附答案《鱼我所欲也》的习题附答案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苟( )得不辟( ) 一箪( )食一豆羹( ) 蹴( )尔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故:苟得:(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3)人皆有之。
皆:(4)弗得则死。
弗:(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6)妻妾之奉。
奉: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文学常识填空。
《鱼我所欲也》选自______。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____家大师,被后世称为_______。
(一)课内精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________________6.课文哪句话可以概括本文大意?7.在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事例很多,试举一个典型事例并作简要评论。
8.请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二)课外拓展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日:“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鱼我所欲也课后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 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2. 熊掌:熊的脚掌。
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3. 苟得:苟且取得。
这里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4.患:祸患,灾难。
5. 辟:同“避”,躲避。
6.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7.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
“者”在这里指代办法。
8.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9.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
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0. 非独:不单,不仅。
11. 勿丧:不丢掉。
12. 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
13. 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尔,助词。
《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
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
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鱼我所欲也 课后习题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故不为苟得也(不合理的取得,这里指苟且偷生)(2)故患有所不避也(通“避”,躲避)(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假使)(4)贤者能勿丧耳(不丧失,不丢失)(5)一箪食(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6)蹴尔而与之(踢)(7)乞人不屑也(不接受)(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指优厚的俸禄)(9)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用)(10)妻妾之奉(侍奉)(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指感激)(12)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原先,从前)(13)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14)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2.文中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孟子在这篇文章里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的句子是:答: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开篇并不直说‘生’与‘义’,而是以‘鱼’和‘熊掌’做比喻,有什么好处?答:‘鱼’和‘熊掌’两样东西价值不同,‘鱼’价格低廉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这里运用类比推理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通俗易懂,自然明晓。
5.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答:意在说明人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以此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6.在孟子看来有的人会成为贤者,为人敬仰;而有的人会遭人摒弃,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答:贤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固守道义,不为利动,不为势屈,勇于践行舍生取义;而有些人会被摒弃是因为丢失了人的天性和天良或贪生怕死,丧失原则。
7.文中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意图何在?答:激励人们崇尚道义,固守道义8.“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无莫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句话有何深层含义?答: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张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
高三《鱼我所欲也》全文注释及课后习题
鱼我所欲也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课后习题及相关答案1.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1)避 (2)丧 (3)皆 (4)患2.本段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接着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证这个论点。
3.你能说说文中“舍生取义〞的“义〞与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限定50字以内)4.翻译以下句子(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所欲有甚于生,故不为苟得也(3)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由是那么生而不用也/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蹴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C.所恶有甚于死者/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项燕为楚将,数有功6.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是心〞具体指的是什么?7.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屋舍俨然/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故患有所不避也/且人患志之不立C.非独患者有是心也/是进亦忧,退亦忧D.同舍生皆被绮绣/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8.根据文段内容填空.(2)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舍生而取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所恶莫甚于死者→何不为→有不为乡为身死而不受……得我而为之二、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
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文两段文字的结尾,都以归纳总结的方式说到“本心”:第1段称“是心”,第2段称“本心”。
“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
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
“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
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三、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参考答案:1.虚词,比;虚词,对。
2.实词,做;虚词,为了。
3.实词,给;虚词,表示推测语气。
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参考答案:【示例一】文天祥大义凛然,面对敌人的逼问,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示例二】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泰然赴死,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示例三】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不屈,谱写了一曲舍生取义的壮歌。
【示例】我认为应该分情况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生和义,这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是在一种不可规避的两难情境中做出的选择,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其次,“义”是需要去分辨的。
有“甚于生”的“义”,如国家大义,就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数医护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志愿者不顾自身安危,奔赴疫区,战斗在抗疫第一线,这便是“舍生取义”的当代表率;除此之外,还有“莫甚于生”的“义”,比如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没有能力解决的危机时,“舍生取义”并不可取,这时候更倡导见义智为,见义巧为。
鱼我所欲也习题及答案
也 4、能够表明君子应具有的美德的句子是生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本文的中心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 6、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体现 “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 能勿丧耳。 8、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 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0、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 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也。 11、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 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 “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14、在 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所恶有甚 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5、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所欲有甚于 生者 16、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 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7 强调人人都有向善 之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8、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保1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体2资2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写5交、卷重底电保要。气护设管设装备线备置4高敷、调动中设电试作资技气高,料术课中并3试、中件资且卷管包中料拒试路含调试绝验敷线试卷动方设槽技作案技、术,以术管来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 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附答案)一、通假字:1、有所不辟:通2、不辩礼义:通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通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二、古今异义: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古:今: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今: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今:4、贤者能勿丧耳古:今:5、今为宫室之美古:今:6、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今:7、一豆羹古:今:8、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今:三、一字多义:1、则:则凡可以得生者()万钟则不辨礼义()2、苟: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3、为:故不为苟得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与:呼尔而与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公与之乘()5、舍:舍鱼而取熊掌()屋舍俨然()6、得: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7、之:人皆有之()呼尔而与之()为宫室之美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8、而:蹴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向为身死而不受()呼尔而与之()9、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10、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四、重点字词:1、故不为苟得也()2、故患有所不避也()3、如使人之所欲()4、贤者能勿丧耳()5、蹴尔而与之()6、妻妾之奉()7、是亦不可以已乎()8、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通假字: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2、不辩礼义: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古今异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古:有人今:与无相对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这、这样今:判断动词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想法今:心脏贤者能勿丧耳古:罢了今:耳朵今为宫室之美古:现在今:今天万钟于我何加焉古:古代的一种量器今:钟表一豆羹古: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是亦不可以已乎古:停止、放弃今:已经一字多义:则:则凡可以得生者(那么)万钟则不辨礼义(但)2、苟:故不为苟得也(苟且)苟富贵(如果)3、为:故不为苟得也(做)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为了)(接受)4、与:呼尔而与之(给)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吗)公与之乘(和)舍:舍鱼而取熊掌(舍弃)屋舍俨然(房屋)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获取)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之:人皆有之(代心,这种想法)呼尔而与之(代他)为宫室之美为之(的)(代它)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不译)而:蹴尔而与之(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表转折)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表承接)向为身死而不受(表转折)呼尔而与之(表修饰)9、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比较)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10、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这种做法)重点字词: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2、故患有所不避也(祸患,灾难)如使人之所欲(假如,假使)4、贤者能勿丧耳(不丢掉)蹴尔而与之(用脚踢)6、妻妾之奉(侍奉)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8、失其本心(天性)。
部编九下语文9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9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舍生取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之……为之二、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
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
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
“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
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三、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参考答案:1.介词,表示比较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2.做为了3.给予同“欤”,语气词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参考答案:【示例】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血洒秦宫,慷慨就义;大义凛然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做了最好的注解;还有“一腔热血勤珍重”的秋瑾女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不是舍生取义的楷模。
在今天,舍生取义的观点仍应该值得提倡。
为了正义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有时我们需要舍弃自我利益,这就是新时代“舍生取义”的表现。
五、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参考答案:【示例】两个人各有一本不一样的书,都把自己的那本看完了,他们各自看了一本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箪.食(dān)乞人不屑.也(xuè)B.蹴.尔而与之(jiù)二者不可得兼.(jiān)C.贤者能勿丧.耳(sāng)故不为苟.得也(gǒu)D.行道之人弗.受(fú)所恶.有甚于死者(wù)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立/天下之正位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蹴尔而与.之(一起)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奉侍)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指代来好处)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B.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避也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中心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B.文章第一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道理。
C.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述了“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观点,很令人震撼。
D.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课内阅读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部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4分)⑴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⑵呼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二者不可得兼(兼: )⑵故不为苟得也(得: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 )⑷故患有所不避也(故: )⑸贤者能勿丧耳(丧: )⑹蹴尔而与之(蹴: )3.作者认为,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却接受了的原因是。
(2分)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5.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⑵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⑶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4年芜湖试题)(2分)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萧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A、从表现内容看,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下阕主要是评古论今;从表现形式看,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B、词中的“魏武”指的是曹操,“遗篇”指的是他的《观沧海》。
C、词中用“白浪滔天”、“一片汪洋”写出了大海的特征。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悲叹。
第二部分:(一)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互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第一段中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8.文中的“万钟”指。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
第19篇鱼我所欲也(测试时间:20分钟满分分值:31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基础巩固训练1.标注字音(3分)(1)死亦我所恶.()(2)一豆羹.()(3)蹴.尔而与之()2. 课内实词释义(6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2)贤者能勿丧.耳(3)蹴.尔而与之(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6)是亦不可以已.乎3. 句子翻译(7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
中考提分特训1.读下面句子,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3分)(1)《鱼我所欲也》中提到在面对生与义的抉择时,贤者能够做到“,”。
(2)《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原则的句子是:,万钟于我何加焉!2.请选出与“死亦我所恶.”中“恶”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好逸恶.劳B.疾恶.如仇3.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3分)(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翻译:,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翻译:?4. 类比说理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请谈谈这种写法在《鱼我所欲也》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分别是怎样运用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4分)(每空2分,共4分)5.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鱼我所欲也》中的“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
鱼我所欲也 课后习题[精选.]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故不为苟得也(不合理的取得,这里指苟且偷生)(2)故患有所不避也(通“避”,躲避)(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假使)(4)贤者能勿丧耳(不丧失,不丢失)(5)一箪食(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6)蹴尔而与之(踢)(7)乞人不屑也(不接受)(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指优厚的俸禄)(9)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用)(10)妻妾之奉(侍奉)(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指感激)(12)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原先,从前)(13)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14)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2.文中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孟子在这篇文章里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的句子是:答: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开篇并不直说‘生’与‘义’,而是以‘鱼’和‘熊掌’做比喻,有什么好处?答:‘鱼’和‘熊掌’两样东西价值不同,‘鱼’价格低廉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这里运用类比推理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通俗易懂,自然明晓。
5.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答:意在说明人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以此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6.在孟子看来有的人会成为贤者,为人敬仰;而有的人会遭人摒弃,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答:贤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固守道义,不为利动,不为势屈,勇于践行舍生取义;而有些人会被摒弃是因为丢失了人的天性和天良或贪生怕死,丧失原则。
7.文中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意图何在?答:激励人们崇尚道义,固守道义8.“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无莫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句话有何深层含义?答: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张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故不为苟得也(不合理的取得,这里指苟且偷生)
(2)故患有所不避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假使)
(4)贤者能勿丧耳(不丧失,不丢失)
(5)一箪食(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6)蹴尔而与之(踢)
(7)乞人不屑也(不接受)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指优厚的俸禄)
(9)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用)
(10)妻妾之奉(侍奉)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指感激)
(12)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原先,从前) (13)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14)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2.文中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在这篇文章里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表明儒家的
3.生死义利之辨的句子是:答: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
4.开篇并不直说‘生'与‘义',而是以‘鱼'和‘熊掌'做比喻,有什么好处?
答:‘鱼'和‘熊掌'两样东西价值不同,‘鱼'价格
低廉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
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这里运用类比推理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通俗易懂,自然明晓。
5.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说明人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以此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6.在孟子看来有的人会成为贤者,为人敬仰;而有的人会遭人摒弃,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答:贤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固守道义,不为利动,不为势屈,勇于践行舍生取义;而有些人会被摒弃是因为丢失了人的天性和天良或贪生怕死,丧失原则。
7.文中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意图何在?
答:激励人们崇尚道义,固守道义
8.“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无莫甚于死,则凡
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句话有何深层含义?
.
.
答: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张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
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图,因此题中这句话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9.“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为什么饥饿的行人和乞丐不接受呢?答:因为施与者的态度不好,接受了“一箪食,一豆羹”就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会陷身于不义,人们天生的羞恶之心阻止人们这样做.
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句中的“是心”指什么“心”?在作者看来,“贤者”指什么样的人?
答:指羞恶之心和舍生取义之心。
贤者指那些不为利动,不为势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义”并且勇于舍生取义的人.
11.文章结尾提到“此之谓失其本心”,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失其本心”的原因及表现?
答;原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表现:“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2.从本文中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是一位重义轻利的人,甚至可以为道义牺牲的人。
他曾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留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这是他行动的写照。
.
.
13.从古到今,无数事例验证“舍生取义”
的人可流芳百世,见利忘义之人可遗臭万年,请各举一例。
答:舍生取义之人:文天祥—英勇抗元,誓死不屈,有民族气节,其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追慕的人生最高境界;见利忘义之人:秦桧—投靠金人,卖国求荣。
14.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本文却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这来两个观点的?
答:生命确实是可贵的,但是“义”是人生的基石,是人生的根本与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追求正义和人生的至理。
当生与义相冲突时,应该勇敢地舍生取义。
15.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灵活多样,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事例论证的作用。
答:文中列举了“行道之人”和“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为中心论点提供了事实依据,增
强了说服力.
16.当今社会,人们提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这与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孟子主张的“舍生取义”是指在“生”与“义”发生冲突时做此选择,并非不热爱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