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环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加拿大生态资源极为丰富。

比如,世界上约10%的森林和约1/4的北方森林位于加拿大。

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干扰对加拿大的林业生态和生产也有着重大影加拿大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有何值得借鉴之笔者近日采访了知名生态科学家、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长辉。

2003年便已入选加拿大首席科学家的彭长辉教授主要从事生态与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重点聚焦于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生态模型研究等方面均获得国际公认的研究成果。

加拿大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何好护动植物。

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也比原来好得多,在提升全民素质方面继续大力投入。

第三,加拿大注重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要意识到,境方面,有些工作必须要5年、10年甚至20年、100年以后才见效的。

加拿大或北美也经历过重发展轻保护的阶段。

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1962年出版的天》就是例子,当时北美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也走了弯路,不注重环境的负面影响。

代之后,像书中描述的环境灾难的事例就少了很多。

为什么要关注温室气体?彭长辉: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知名生态科学家、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长辉如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2015年底通过的《巴黎协定》。

尤其《巴黎协定》,明确要求把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或最多2℃范围之内。

如果不控制温度,就可能导致一些灾难性的极端气候。

为什么极端气候带来的灾害很大?因为气候系统不稳定。

例如今年春天蒙特利尔遭遇的冰雨灾害。

在两三个小时之内,冰雨落到地面和树上就结冰,重量很快超过树木承受能力,于是树枝压断电线,导致大面积停电。

超过100万户用户断电,且持续了数天甚至一个星期。

这就是极端气候导致的。

之所以有极端气候,就是因为环境系统遭受人为破坏太严重了,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

《京都议定书》已开始承诺要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迄今也取得一些成效。

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 139 —
World Agriculture
2018郾04(总 468)
了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仍 处于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公园管理相比,仍存 在一定的差距,对于什么是国家公园,如何建设国 家公园,国家公园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的关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和借鉴经验,急 需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建设模式,为中国的 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2018郾04(总 468)
World Agriculture
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及对中国的启示
������ 张 颖
(内蒙古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通辽 028000)
摘要:国家公园是开展生态保护、科普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文化传播的重要生态载 体,也是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加拿大国家公园为例,分 析了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发展现状、选定标准和管理模式,为中国现阶段国家公园的 建立和发展提供借鉴.通过研究发现,加拿大国家公园的选定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典 型的区域代表性和严格的法律保护性,并从管理机制、资金机制和经营机制3个方面 论述了加拿大国家公园先进的管理模式.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处于探索阶 段,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过程中,中国应充分借鉴和汲取 加拿大等国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以当前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起符 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进而实现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生态文明;加拿大 DOI:10������13856/j������cn11G1097/s������2018������04������021
1 加 拿 大 国 家 公 园 的 发 展 现 状
世 界 上 最 早 的 国 家 公 园 是 美 国 1872 年 建 立 的 黄 石国家公园,加拿大也是世界上建立国家公园较早 的国家之一.概括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可 分为3个阶 段 : [3] ① 以 经 济 利 益 为 主 的 国 家 公 园 初 创阶 段 (1885—1911 年 ). 在 修 建 太 平 洋 铁 路 的 过 程中发现了温泉,后建立了班夫国家公园.在当时 还没有国家公园体系建立的时候,大部分称为公园、 公园保护区或森林保护区,这些公园的建立对自然 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所起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是以经 济利益为前提的资源开发利用.②注重生态保护的 发展 阶 段 (1911—1990 年 ). 民 间 出 现 了 抵 制 国 家 公园内进行商业开 发 的 行 为,1930 年 国 会 通 过 了 国 家公园行动计划,确立了国家公园应该以保护自然 资源和服务人民利益为主体,并成立了加拿大公园 和原始生境学会,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进入了新 阶段.③以生态完 整 性 为 目 标 的 完 善 阶 段 (1990 年 至今).进入21 世 纪, 生 态 完 整 性 保 护 成 为 加 拿 大

加拿大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加拿大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加拿大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燕乃玲夏健明摘要:近年来,加拿大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管理、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等几个方面。

面对国际和国内资源与环境压力,加拿大联邦政府自然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等职能部门作出了积极响应。

通过建立有效的政府间合作平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0和/加拿大环境议程0、/加拿大绿色行动0等规划,加拿大的资源与环境管理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其做法和取得的经验值得我国资源与环境管理借鉴。

关键词:加拿大;资源与环境管理;经验加拿大是英联邦中一个拥有10个省和2个地区的自治联邦国家,有三级政府组织:联邦政府、省政府和城市市政府。

近年来,加拿大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管理、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等几个方面。

面对国际和国内资源与环境压力,加拿大联邦政府自然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等职能部门作出了积极响应。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是第一个将可持续发展记入部门法令的联邦政府部门,也是最早采纳环境政策指导其内部运作和采购的政府部门之一。

自1997年始即倡导和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拿大环境保护部则通过/加拿大环境议程0这一环境与发展战略规划,致力于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保护加拿大人民的健康。

加拿大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实施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做法和取得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加拿大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特点(一)法律是一切行动的基础任何一项国家行动,都有法律作为基础保障。

这是确保行动能达成一致的前景目标、有效性,以及协调各不同利益相关主体共同采取行动的基础。

以加拿大环境部5可持续发展战略(SDS)2007)20096为例,加拿大1995年的5总审计长法案6(Aud itor Genera lAct)的修正案要求,相关专业部委必须每三年准备和更新一次可持续发展战略(SDS)。

这些战略要阐明部门更好地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其政策、计划和执行过程而需要采取的行动和达到的目标。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加拿大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国家之一。

加拿大长期以来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环保法规和环保科技的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本文将就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首先,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法规十分严格。

加拿大有许多法律法规旨在保护环境,其中包括《空气质量法》、《废物处理法》、《安全校正和聚合物法》等。

这些法规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和废弃物的处理都有着明确的规定,相关违规行为将受到惩罚和制裁。

这样,就可以形成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共识,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这种做法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其次,加拿大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加拿大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通过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例如,加拿大对森林、渔业等领域进行了科学的管理,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使用了资源。

中国在环保方面已经能够比较注重可持续发展,但是还需加强落实,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

再次,加拿大在使用环境保护科技和技术手段方面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例如,加拿大环保部门一直在投入大量的研究资金和场地创建和人才培养等相关方面,用于推进环境科技的创新。

尤其是加拿大在海洋环保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更是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实验室。

中国应该向加拿大这样,在科技研发方面注重环保,加强对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从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最后,在教育方面,加拿大也非常注重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加拿大大量的环保组织、志愿者团体和基金会等,都在倡导、推进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做法使得加拿大成为对绿色生态文明高度重视的国家。

中国在环保教育方面也应该加强,增加推进、倡导和推广环保工作的力度。

综上所述,加拿大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借鉴加拿大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科技系统,推进环境保护的工作。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启示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启示

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启示2005/06/09成果名称:加拿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启示成果内容:由省外专局和省环保局联合组织的赴加拿大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团于2003年12月3日至23日进行了为期21天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

在此期间,安大略省环境专员及多伦多大学、加拿大法律和政策研究所、多伦多市环保局和加中科技交流中心等部门的教授、专家介绍了加拿大环境保护制度、环保法规及自然资源情况,实地考察了多伦多市、蒙特利尔市、魁北克市、首都渥太华市、温哥华市和维多利亚市等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在短短21天考察学习时间里,大家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经验加拿大位于南美洲,国土面积约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三面靠海,海岸线总长约24万千米。

加拿大人口3100万,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3人,但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分布在南部(美加边境),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是一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全世界有100多个民族在此生活,华侨和华人约80万人。

加拿大东起大西洋岸,西至太平洋岸,从北部天寒地冻的极地苔原,到西南部温情如春的温哥华岛,从安大略省湖畔郁郁葱葱的劳伦斯树林带,到茫茫的萨斯咯彻温麦海,有安大略湖等5大淡水湖,淡水资源占全球的45%,拥有大片的森林、大片的沃土和漫长的海岸,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

联合国曾多次组织对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包括自然地理、资源气候、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居住条件、医疗卫生水平、社会福利保障等多项要素在内的综合评价,加拿大连续三年蝉联“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加拿大政府及人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1、保护优先、应用生态学原理制定城市规划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加拿大自然环境保护完好的主要原因在加拿大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我们考察的安大略湖,湖水清澈见底,水质优良,湖边水草茂盛,一片片的树林一望无际,各种鸟类栖息在那里,湖中还有成群的鱼和虾。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doc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doc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Canada’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and Relevance to China阿瑟·汉森(Arthur J. Hanson)1导言中国悠久的文明史、庞大的人口规模、不寻常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将塑造出一条独特的环境与发展道路——这或许是世界所有国家中独一无二的。

不过,中国在自己建立并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时,明确表达了借鉴其它国家经验的意愿。

加拿大(图1)在环境问题上已经与中国建立了非常重要的联系。

这么做的原因可能包括加拿大在与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国际合作中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加拿大和中国具有影响的个人和组织在此领域的良好关系、两国之间某种环境相似性以及加拿大过去在国内、国际和区域论坛上在环境管理方面发挥的强大作用。

这些联合环境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中加环境可持续性管理合作项目。

该项目借鉴加拿大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将这一主题引入中央党校和四个省委党校的工作之中。

本报告对各种项目活动的支持是它尽可能明确阐述了加拿大在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经验为什么可能对中国有价值,包括其中的理由和认识。

报告涉及三个关键问题:∙加拿大在其决策过程中为何采用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案?∙加拿大的经验为何是成功的?∙加拿大的经验为何适用于中国?在开始时,必须注意的是,加拿大像所有其它国家一样,在如何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仍处在陡峭的学习曲线上。

此外,绝不是说加拿大的任何特定经验能够被中国直接采纳。

每个国家都必须找到自己的道路。

不过本报告的基本假设是加拿大的许多经验应该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1阿瑟·汉森(Arthur J. Hanson),加拿大勋章获得者,博士。

阿瑟·汉森是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的知名研究员,前任院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首席国际顾问。

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与启示李醒;田瑶【摘要】加拿大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涉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法规不计其数.加拿大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主要是《加拿大环境评价法》,该法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归纳为谨慎行事、预防污染、重视合作以及鼓励公众参与.而加拿大环评制度的主要内容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加拿大环境评价法》第19条规定了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其中的可替代性方案、缓解措施以及研究委员会的报告都是该部法律中比较有特色而且值得研究的内容,这些严格谨慎的规定使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预防污染,保护环境.本文以介绍和分析加拿大环境评价制度的对象和内容为主,并对比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旨在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所启示和借鉴.【期刊名称】《行政与法》【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加拿大;环境评价制度;环境评价内容;制度比较【作者】李醒;田瑶【作者单位】北京市大道政通律师事务所,北京100044;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6加拿大于1973年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并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而是以内阁的政策加以规定。

同时,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名称有所改变,即环境评价制度。

加拿大最初的环境评价,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政府各部门制定并采用内阁部审查程序,如果条件许可,还会安排集会征询公众意见,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还要向加拿大环境部提交评价小组审查申请,审查小组由环境署的官员组成。

[1](p42)1984年,加拿大出台了“环境评价与审查程序指南命令”,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环境评价制度。

之后,加拿大部分省份也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环境评价制度。

1992年,加拿大颁布了《加拿大环境评价法》,详细规定了环境评价适用的条件、评价程序、评价方式、公众参与方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我国与加拿大环境审计现状比较及启示

我国与加拿大环境审计现状比较及启示
大 r环 境 审计 实 施 的 程度 和范 围 , 环
2 6
C mmecaAco nig2 1 ・ ・ 2期 o ri c u t 0 8 2 l n 1
( ) 计 主体 二 审
概 况
业 都 已严 格执行 了环境 管理 系统 。
我 国除 《 宪法 》、审 计 法》 《 部分 条 款提 及 了环 境 审 计 的 内容 , 至今 尚 但
最 高 审 计 机 关 国 际 组 织 (N O— IT
S I 的环 境 审计 工 作小 组 ( E 自 A) WG A) l9 9 2年成 以来 长期 实施 自然 资源 、
定 义 为第 4个 E,意 味着 加拿 大 即将
进 入环 境 审计 的新 纪元 。 9 5年 加 拿 19
捆审 大 颁 布 的《 Hale Waihona Puke 长法 》 定 , 计 长公 规 审
署 下增 设 一 名 对 议 会 负 责 的 联 邦 环 境 与 可持续 发 展专 员 ( E D) 由 国家 CS ,
我国与栅拿大环境审计现状比较及启示

19 9 2年 9月 在 巴西 里 约 热 内卢 境审 计在 全球 逐 渐得 到重 视 和实 践 。
理形成 了先 进 的技 术 ,在环 境保 护包
括环 境审计 方 面取得 了成 功 。对 比我 国与 加拿 大 ,两 国具 有可 比的 地理 及
制 定 的 《 合 国气候 变 化 框 架 公 约》 联 、 19 9 7年 l 在 日本 京都 制 定 的 《 2月 京
以维 护公共 利益 和公 共商 品或 服务 为 基 础 的治理 模式 ,基 于正确 的科 学 原
律 依据 不够 充分 。环 境标 准 与 国际标

加拿大资源环境宏观管理经验的启示与若干建议

加拿大资源环境宏观管理经验的启示与若干建议




加拿 大在 资源环 境 宏观 管 理 的经验 和 成就 是 多方 面的 , 重要 的是 政 府 支持 , 最 坚持 实施 可持 续发 展 战 略 ,

要 求各 部 门围绕这 个 中心 制 订相 关 的 支持 和 激 励政 策 , 动 清 洁 生产 的 实施 作 者在 借 鉴 加 拿 大经 验 基 础 上 , 推 对
我 国 的 资 源 环 境 管 理 提 出若 干 建 议 。
| = :
: :
关键词

加拿大; 资源 环境 ; 宏观 管 理 ; 示 ; 议 启 建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2 0 (0 2 0 —0 70 1 0 —1 4 2 0 )30 3 —5
== : :i = = : : i i = : = i: = … 一 … … … … : = :; = ; : ;: : ; =j
加 拿 大 资 源 环 境 宏 观 管 理 经 验 的 启 示 与 若 干 建 议
何 炳 光
( 家 经 贸 委 资 源 节 约 与 综 合 利 用 司 , 京 1 0 5 ) 国 北 0 0 3
: :…















=:





同责 任 。 另 一 方 面 , 律 实 施 和 严 格 执 法 也 很 重 要 , 法 一
企 业 主要 依 靠 末 端 治 理 的 方 式 来 控 制 污 染 , 并 未 从 但
根本 上 消 除 污 染 源 。 1 8 9 8年 , 拿 大 政 府 通 过 了 《 加 环 境保护法》 此后 , 邦 政 府 和各省 的环境 战 略逐 步 由 , 联

加拿大环境税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环境税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环境税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李忠沈宏陈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28期作为世界第八大经济体,加拿大人均能源消耗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却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在世界上10个空气最好的城市中,加拿大就占了7个,也被联合国评为最佳居住国家。

除去人口密集度和工业结构等原因外,加拿大良好的环境状况与其税收及环境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一、加拿大的环境税在加拿大的税收体系中,基于环境的税费主要分为四种碳税、特定消费税、特定产品税、排污收费。

(一)碳税目前,不列颠哥伦比亚(BC)省开征了碳税。

碳税与汽车燃油税、省销售税类似,所有企业、个人和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游客,在该省购买或使用燃料,或为了取暖和获取能量而燃烧易燃品,都需要支付碳税。

(二)基于化石燃料征收的消费税主要包括对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征收的联邦消费税,阿尔伯塔省、魁北克省的动力燃料税等。

此项消费税与碳税类似,但征收范围窄于碳税,但计税依据与征收方式相仿。

(三)基于特定产品的税收主要包括安大略省的酒精饮料容器税,萨斯喀彻温省的石油、过滤器、容器回收计划费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轮胎税等。

(四)排污收费这里的排污收费亦指由政府收取,并直接进入政府预算的收费。

主要包括魁北克省城市垃圾处理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排污费、魁北克的废水处理费等。

二、加拿大的环境管理制度加拿大环境管理及环境保护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立法、完善的制度,再辅之以一定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实现。

(一)管理体制加拿大的环境保护实行联邦、省、市三级管理,但并无严格划分。

通常,国际环境事务由联邦政府决策,省际间环境事务由联邦协调。

联邦与省均设有环境部,联邦环境部承担环境管理事务的主要职责,如大气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公园环境管理等。

联邦环保部在全国五个主要地区设有地区环保办公室,负责贯彻联邦环境部制定的全国性政策法规、原则标准。

各省均有自己的环境部,通常下设环保、土地管理、公园管理局,并在省内各地区设派出机构,重点实施对工业污染、市政污染、特殊有害物质及环境质量的控制。

加拿大环境标准制定程序及对中国的启示

加拿大环境标准制定程序及对中国的启示
注重 公 众 参 与 环 境 标 准 制 定 程 序 。
关 键 词 环 境 标 准 技 术 评 估 政 治 选 择 磋 商 利 益 相关 者参 与
制 定 模 式
2 1 议 会 和 省 众 议 院 制 定 环 境 标 准 框 架 .
在加 拿 大 , 由于环 境标 准制定 主 体众 多 , 括 国 包 会、 内阁 、 政府 部 门和 管 理 机 构 、 庭 、 业 联 合 会 、 法 工 环 境非政 府 组织 以及其 他 , 每个 主体 在 透 明度 、 开放 度、 负责 任程 度 、 专业性 、 式性 和信 息 获得 、 序耗 正 程 费等方 面都有 各 自的特 点l 。环 境标 准 中既有 具法 _ 4 ]
立法 机 构 。它 是 加 拿 大 宪 法 授 权 的 环 境 标 准 制 定 者, 同时也 可 以监 督其 他 法 定 机 关 的环 境 标 准 制定 行 为 。但 当 1 9 9 9年 加 拿 大《 境 保 护 法 》 加 拿 大 环 和 《 安大 略省 环境 保 护 法 》 供 了基 本环 境 标 准 后 , 提 立 法者 就频繁 地将 标准 制定权 授予 给 其他 机 构 。立法 者 授权 的理 由很 明显 , 为他们 缺乏 专业 的知识 , 认 更 应 将 时 间 花 在 制 定 广 泛 的政 策 框 架 上 。如 加 拿 大 《 安大 略省 环境保 护法 》 6条 ( ) 规定 : 止 向环 第 1款 禁 境 中排 放任何 污染 物 , 何 人 都 没 有权 力 允许 超 过 任
估、 政治 选 择 、 商 、 益 相 关 者 参 与 等 程序 , 中 国环 境 标 准 的 制 定 提 供 了很 多启 示 : 1环 境 标 准 制 定 主 体 分工 明确 ;2 通 过 立 法 磋 利 对 () ()

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赵建军毛明芳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03期摘要加拿大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在全联邦范围内营造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国民支持”的良好创新氛围,形成了“以科技创新支撑环境产业发展,以环境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鲜明环保特色,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者协同发展、相互制衡、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值得我国借鉴。

在我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薄弱、产业化乏力等问题。

本文通过中加比较,探讨了我国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对策思路,即政府应完善环保法规政策、健全环保标准和管理体系;应增加科研投入,建立政府调控下的市场化投资体系和环境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应选择重点领域实现优先发展,突破瓶颈产业;应重视合作创新,加强部门合作。

科研机构合作以及国际合作。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3-0150-06加拿大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各种矿物资源储量丰富,许多稀有金属产量居世界之首,是世界上资源富国和经济强国之一。

尽管加拿大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和资源优势,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始终将可持续发展视为重要发展目标,重视环境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创新。

加拿大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国民支持”的良好创新氛围,做到了“以环境科技创新支撑环境产业发展,以环境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者相互促进、齐途并进、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环保产业自主化发展,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的协同统一,取得了明显的环境保护效果。

加拿大连续五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1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概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也称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科学技术,是指能够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技术。

加拿大环境会计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环境会计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0引言环境会计的研究以F.A.Beams(1971)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J.T.Marlin(1973)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起点。

1983年,世界银行在进一步修正了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了环境相关要素,并建议各国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账户,客观上要求各国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

加拿大环境会计制度的实践,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会计制度不够完善,借鉴他国环境会计制度的先进经验,实施环境会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加拿大环境会计制度的分析,阐述对我国环境会计制度构建的启示。

1加拿大环境会计制度的内容及其实践加拿大作为英联邦的成员国,在会计制度上保留着英国传统的特点,又受到美国的影响,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环境会计制度。

1.1加拿大环境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1.1.1环境成本的分类与核算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CICA)于1993年将环境成本分为两大类:环境对策成本(也称环境措施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

前者指与企业环境经营活动对策的相关成本,后者指企业对造成的环境污染而支付给受害者或第三方的赔偿、进行恢复等的相关费用,包括由于受害所支付的赔偿金与罚金等。

其分类的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明确了环境成本的概念。

该国的环境成本具有差额的并非完全成本,即为执行环保对策而追加的一种完全独立于传统企业成本之外的环境成本。

②以企业收益的增减变动为标准。

环境对策成本是与企业的收益直接配比性质相关的费用支出。

环境损失成本是与营业外支出性质相符的,与企业经营联系较少的一种损失。

该国环境成本的核算,如研究开发费用可作为递延费用,可进行摊销,但在每个会计期间都要按照规定进行审计,其余的应记入专属费用。

如企业未达到环保指标应付的罚款、环境事故的赔偿金等作为环境专属费用直接列支。

1.1.2环境负债的分类与核算环境负债是指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使企业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进行支付的,包括环境负债和或有环境负债两方面。

加拿大融雪剂管理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加拿大融雪剂管理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加拿大融雪剂管理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一、融雪剂对环境的危害融雪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氯盐类融雪剂,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通称作“化冰盐”;另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融雪剂是氯化钠,它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化冰雪效果好,所以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

其他融雪剂如氯化钾、氯化钙和氯化镁等在部分国家也有使用。

美国每年“化冰盐”的使用量可达千万吨,占盐业总产量的1/3;加拿大每年用量为400〜500万吨。

在北美、北欧等地,“化冰盐”产品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各种融雪剂,尤其是氯盐融雪剂所造成的危害逐渐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其危害主要归结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植物的危害。

世界各国除日本外,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报告过融雪剂对植物产生的不良影响。

加拿大城市道路中间的隔离带草坪由于盐害而枯死,每年必须补种一部分。

二是对动物和人的危害。

北欧的瑞典、芬兰,北美的加拿大、美国,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长年使用融雪剂,土壤Na+和Cl-盐分急剧增加,造成了城市绿地黄化、树木枯死和土壤板结。

同时,含有融雪剂的残雪经地表径流排入水体后可对水体造成污染。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美国东北部大量使用氯化钠融雪剂的地区都发生过饮用水中盐分增加的事例,高盐度的饮水口感变差且对人体健康有害,会诱发高血压等疾病。

三是对道路桥梁的危害。

融雪剂的腐蚀性很强,会对路面造成慢性破坏。

英国为修复化冰盐腐蚀破坏的桥梁,已花费62亿英镑,德国每年花费4亿马克。

加拿大及北欧等国均有“盐害”损失记录。

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报告,每年使用1000万吨融雪剂会对道路、车辆造成29亿—59亿美元的损失,对停车场造成0.75亿—1.5亿美元的损失,并导致5%—10%的植物病变甚至枯死。

其他方面的危害还有:各种机动车辆的轮胎及车辆底盘,因融雪剂的附着污染,性能和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

融化的盐水流入下水道中,同样会腐蚀下水管道中的钢筋,缩短管道的寿命。

加拿大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加拿大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加拿大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启示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在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方面也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成功的案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加拿大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一、城市管理1.城市规划加拿大的城市规划采取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人本主义”和“生态环保”的原则,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出发点,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和节能减排。

在城市规划中,加拿大注重公众参与和社区治理。

政府、企业、居民和社区之间的合作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

2.基础设施建设加拿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特别是在交通、供水、排水等方面。

政府注重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城市的公共设施安全和高效运转。

3.社区治理加拿大的社区治理注重公民的参与和自治。

政府鼓励居民组织成为社区组织,参与城市规划、决策和管理。

同时,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帮助社区推进建设和改进居民的生活环境。

二、环境治理1.生态保护加拿大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政府注重生态保护,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加拿大政府实行“环境优先”原则,在任何决策和政策制定中都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

2.空气质量治理加拿大的空气质量治理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

政府采取了控制工业污染、交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等相关措施,使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3.水资源治理加拿大的水资源治理涉及到供水和农业灌溉等多个领域。

政府采用了一系列手段,保护水资源绿色生态、治理水源污染和推广节水技术等,保障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践经验和启示1.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加拿大的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重视公众参与和社区自治,政府鼓励居民和社区组织参与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

发挥公众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2.注重创新和技术应用加拿大政府在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中注重创新和技术应用,推行绿色产业、节能减排、绿色交通等新技术应用,使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76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 第3期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黄海燕,杨璐,许艳,王秋璐,李潇(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 300171)收稿日期:2017-07-10;修订日期:2017-12-2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 重点专项 海洋大数据分析预报技术研发 项目(2016Y F C 1401906).作者简介:黄海燕,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通信作者:杨璐,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摘要:加拿大海洋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海洋管理体制成熟,海洋环境也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与有效保护㊂文章在梳理加拿大海洋管理部门㊁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与主要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状况,从监测主体㊁监测工作㊁监测内容㊁监测成果等方面对加拿大和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队伍能力建设㊁优化海洋环境监测内容㊁丰富监测产品类型等可行性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成效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㊂关键词:海洋环境监测;加拿大;现状;对比分析;海洋管理中图分类号:P 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18)03-0076-05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i nC a n a d a a n d I t sE n l i gh t e n m e n t t oC h i n a HU A N G H a i ya n ,Y A N GL u ,X U Y a n ,WA N G Q i u l u ,L IX i a o (N a t i o n a lM a r i n eD a t a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 ,T i a n ji n30017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 i s a l o n g h i s t o r y o f o c e a n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i nC a n a d a ,f o r m i n g a qu i t e m a t u r e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h a sa l w a y sb e e n p a i dh i g h l y a t t e n t i o na n da p-p r o p r i a t e d p r o t e c t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s o f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i nC a n a -d aw a ss u mm a r i z e d ,o nt h eb a s i so f i t so c e a n m a n a g e m e n td e p a r t m e n t s ,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 o n i t o r i n g a g e n c i e sa n d m a j o rw o r k s .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w a s m a d eb e t w e e n 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i nC h i n a a n dC a n a d a i n t h e a s p e c t so fm o n i t o r i n g s u b j e c t s ,m a jo rw o r k s ,c o n -t e n t sa n d r e l e v a n t o u t c o m e s .F u r t h e r m o r e ,f e a s i b l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w e r e p u tf o r w a r d s u c h a s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p e r s o n n e l ,o p t i m i z i n g t h em o -n i t o r i n g c o n t e n t s a n d e n r i c h i n g t h e t y p e s o fm o n i t o r i n gp r o d u c t s ,w h i c h c o u l db e i m po r t a n t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p r o m o t i n g 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i c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第3期黄海燕,等: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77 K e y w o r d s: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C a n a d a,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s,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O c e a nm a n a g e m e n t加拿大三面环海,濒临大西洋㊁太平洋和北冰洋,海岸线长达24.4万k m,为世界之最㊂加拿大拥有世界第二大的陆地国土面积,同时还拥有占陆地国土面积37%的370万k m2的海洋专属经济区,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㊂加拿大海洋开发利用和管理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海洋管理体制和机制,且非常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重点关注事前预防而非事后治理㊂加拿大自然环境保护状况非常好,很少报道海洋污染事件,围垦和填海工程也较少[1]㊂我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近年来随着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是了解海洋㊁认识海洋㊁评估海洋环境状况及变化的基本方法㊂本研究阐述了加拿大海洋管理部门㊁海洋环境管理区域㊁海洋环境监测与研究机构以及主要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并从监测主体㊁监测工作㊁监测内容㊁监测成果方面,开展加拿大和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对比分析,为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㊂1加拿大海洋管理部门加拿大具有完善的海洋综合管理框架,实行联邦㊁省(自治区)㊁市三级政府的海洋管理责任[2]㊂加拿大海洋渔业部是联邦海洋与渔业事务的主管部门,也是唯一的联邦海洋综合管理机构㊂该机构成立于1979年,负责发展及执行海洋及内陆水域的经济㊁生态和科技等相关政策与方案,下设机构包括海岸警卫队㊁渔业农业管理局㊁海洋生态保护局及海洋科学研究所等㊂海洋委员会是加拿大涉海行业的协调机构,涉及海洋渔业部㊁环境部㊁交通部㊁公共安全部等所有海洋管理部门㊂此外,加拿大还成立了国家海洋与产业委员会,负责国家相关海洋政策的指导与管理咨询工作[3]㊂2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与研究机构加拿大海洋渔业部作为主要涉海部门,总体负责大西洋㊁太平洋和北冰洋以及淡水栖息地的环境监测,其下属的科学组织负责国内2/3水生态系统的监测工作㊂其中,所有海域的营养盐浓度监测由海洋渔业部负责,沉积物㊁贝类样品及海洋污染方面的监测则与加拿大环境部㊁自然资源部㊁食品检验检疫局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4]㊂加拿大涉及海洋环境监测的研究机构包括贝尔福德海洋研究所㊁茅里斯海洋研究所和里姆斯基海洋研究所㊂其中贝尔福德海洋研究所是加拿大最早的海洋研究机构,也是目前加拿大最大的海洋研究中心,成立于1962年,研究范围几乎涉及所有领域的海洋问题,开展或参与了多项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项目[5]㊂茅里斯海洋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渔业科学研究㊁海洋科学研究㊁环境科学研究和水文地理学研究㊂里姆斯基海洋研究所研究方向涉及近岸海洋的各个学科,包括物理海洋㊁海洋化学㊁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等[2]㊂3加拿大主要监测工作加拿大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机构㊁非政府组织㊁国际组织联合开展了多个监测项目或计划,包括大西洋区域监测计划(A t l a n t i cZ o n e M o n i t o r i n g P r o g r a m m e, A Z M P)㊁大西洋深海区监测计划(A t l a n t i cZ o n eO f f-S h e l fM o n i t o r i n g P r o g r a m,A Z O M P)㊁太平洋区域海洋计划(P a c i f i cR e g i o nO c e a n sP r o g r a m)㊁北极监测和评价计划(A r c t i c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A s s e s s m e n t P r o g r a m, A M A P)㊁海湾环境监测计划(G u l f o fM a i n eE n v i r o n-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P l a n)㊁海水质量监测计划(M a r i n e W a t e rQ u a l i t y M o n i t o r i n g P r o g r a m,MW Q M)㊁北部区域污染调查计划(N o r t h e r nC o n t a m i n a n t sP r o g r a m)㊁贝类卫生安全计划(S h e l l f i s hS a n i t a t i o nP r o g r a m)等㊂大西洋区域监测计划(A Z M P)始于1998年,监测区域涉及魁北克区㊁纽芬兰区㊁海湾和其他大西洋沿海地区[6]㊂研究目标包括:①收集和分析生物㊁化学和物理领域的数据,研究海洋环境的季节㊁年际㊁十年间的变化特征;②提供多学科的数据集,用于建立生物㊁化学㊁物理变量之间的关系;③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海洋活动探测发展㊂大西洋区域监测计划资料和产品属于加拿大海洋环境数据服务78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中心,该监测计划的监测要素涉及物理㊁化学和生物学科,主要有温度㊁盐度㊁溶解氧㊁营养盐和叶绿素等㊂海湾环境监测计划始于1991年,监测区域为缅因湾,由缅因湾监测委员会负责,缅因湾周边地区大学和政府机构合作实施[7]㊂该计划以紫贻贝(M y t i l u s e d u l i s)为指示生物,通过分析其体内的污染物,确定海湾的污染状况㊂该计划监测站位共30余个,布设在海湾各省的沿岸区域,分为监测基准站㊁多年监测站和轮流监测站3种类型㊂监测指标包括多环芳烃㊁多氯联苯㊁有机氯类农药和重金属㊂海水质量监测计划(MWQM)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贝类生长区域对陆源污染的持续的水质监测,包括对当前环境中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城市污水㊁工业废水㊁农业废水等)的监测分析,对双壳贝类生长区进行划分,识别贝类的安全海域,为加拿大环境部开展贝类卫生安全计划所做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8]㊂该计划主要在魁北克区实施,区域内贝类养殖区的数量在过去的27年中显著增长,从1987年的10个区域增加到2014年283个区域㊂太平洋区域海洋计划由加拿大海洋渔业部主导,旨在通过建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繁荣之间的平衡,应对加拿大西部海岸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9]㊂该计划的目标是:①建立一个协作的㊁综合的海洋管理方法;②在海洋利益相关者中扩展合作伙伴,增加他们在使用海洋资源中的责任和义务;③在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过程中优化其潜在的经济价值;④使加拿大走在世界海洋管理的前列㊂计划的关键在于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目前在太平洋区域已建立两个海洋保护区(M P A)和两个感兴趣的区域(A r e a s o f I n t e r e s t,A O I),前者包括热液口海洋保护区(E n d e a v o u r H y d r o t h e r m a lV e n t s M P A)和鲍伊海底山脉保护区(B o w i eS e a m o u n t M P A);后者包括瑞斯礁(R a c eR o c k sA O I)和赫喀特海峡/夏洛特女王海峡的玻璃海绵礁(H e c a t eS t r a i t/ Q u e e nC h a r l o t t e S o u n dG l a s s S p o n g eR e e f sA O I)㊂北极监测和评价计划(AMA P)作为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一部分于1991年开始实施,研究重点对象包括难降解有机物(P O P s)㊁重金属(汞㊁镉㊁铅)㊁放射性物质㊁酸化㊁石油类污染㊁气候变化影响㊁臭氧空洞㊁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㊁污染物和其他因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联合效应[10]㊂2016年该计划发布了‘2015年北极放射性评价报告“[11],这是AMA P发布的第四次北极区的放射性评价,结合了1998年㊁2004年和2010年3次的评价结果,阐述了北极区放射性物质的来源㊁监测结果及环境影响㊂4加拿大和中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对比分析4.1监测主体比较中国和加拿大在监测主体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由主要涉海部门管理,下属的研究和监测机构则为主要的监测力量,同时,其他部委所属监测机构㊁科研院校㊁国际组织等共同参与海洋环境监测工作㊂加拿大海洋与渔业的监测管理由同一部门 海洋与渔业部负责,而我国则分属于两个部门,海洋环境监测主要由国家海洋局负责,渔业监测由农业部负责,同时,环保部也有针对近岸海水水质监测的监测队伍㊂与加拿大相比,我国的海洋监测与研究队伍更加完善,建立了国家(海区)-省(自治区㊁直辖市) -地市-县一体化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拥有多家实力雄厚的海洋研究所,包括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㊁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㊁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海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㊁东海水产研究所和南海水产研究所等㊂4.2监测工作比较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区域特色,加拿大有六大海洋管理区,每个管理海区中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监测计划,如大西洋区域监测计划(A Z M P)涉及的管辖海区包括魁北克区㊁纽芬兰区㊁海湾和其他大西洋沿海地区,太平洋区域海洋计划涉及太平洋区,海水质量监测计划(MWQM)涉及魁北克区,北极监测与评价计划(AMA P)涉及极地地区㊂但往往加拿大联邦政府只是各个监测计划的参与者,与地方政府㊁非政府组织及其他国家政府机构和科研组织合作开展监第3期黄海燕,等: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79测与评价㊂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也带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渤海和北黄海主要由北海分局组织实施监测工作,南黄海和东海主要由东海分局组织实施监测工作,南海主要由南海分局组织实施监测工作㊂一方面,加拿大的监测工作与我国开展的海洋调查项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特定研究或管理目的开展,但我国的调查项目时间较短,仅持续几个航次甚至只进行了一个航次;另一方面,加拿大的监测工作与我国的业务化监测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以政府管理和公众服务为目的长期开展的工作㊂4.3监测内容比较加拿大没有政府部门主导的针对全国区域的统一监测时间㊁统一监测内容的业务化监测工作,大部分监测工作为零散项目,笔者尚未查找到关于监测方案的信息,只能从不同的监测计划及其总结与评价报告中总结㊁提取出少量的关于监测目的㊁监测区域㊁监测站位㊁监测要素㊁监测频率方面的信息㊂各监测项目根据目的的不同,监测站位布设㊁要素和频率也不同,且监测的目的性强㊂如海湾环境监测计划设置了3种类型的监测站位监测紫贻贝体内的污染物,海水质量监测计划监测养殖区水环境为行政管理服务,大西洋区域监测计划涉及的监测区域相对固定,且涉及多个海洋学科㊂在我国,国家海洋局每年都编制业务化海洋环境监测方案,对监测的任务类型㊁组织单位㊁监测内容㊁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做出详细的规定,既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也能满足行政管理的需求㊂内容包括涉及海水水质㊁沉积物㊁海洋生物等多学科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涉及陆源污染物㊁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监管监测,涉及养殖区㊁海水浴场的公益服务监测以及溢油㊁放射性的生态环境风险监测等㊂针对不同的监测任务,其设置的监测要素㊁监测频率也有所不同㊂4.4监测成果比较海洋环境监测方面的产品主要包括监测数据类和报告类产品,这两方面加拿大和中国的监测成果都比较丰富,但是在网上公开发布的还比较少㊂在加拿大海洋与渔业局网站上,发布了数据管理系统,可供查询检索部分数据成果,包括水温㊁盐度㊁海流㊁浮游植物㊁溶解氧等数据㊂目前,我国环保部网站上公开发布了部分近岸水质数据,而国家海洋局监测机构获取的数据产品,则需通过申请审批方式获得㊂在报告类产品方面,目前加拿大发布了1期加拿大国家海洋报告(C a n a d a sS t a t eo f t h eO c e a n s R e p o r t,2012)㊁14期太平洋海域年度报告(S t a t eo f t h eP a c i f i cO c e a n),7期加拿大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物理㊁生物和特定渔业资源年度报告(S t a t e o f t h e P h y s i c a l,B i o l o g i c a l a n dS e l e c t e dF i s h e r y R e s o u r c e s o f P a c i f i cC a n a d i a n M a r i n eE c o s y s t e m s),此外还发布了其他多样的计划和管理方案,如联邦海洋保护区战略(F e d e r a lM a r i n e P r o t e c t e dA r e a s S t r a t e g y)㊁海洋计划概要手册(O c e a n s P r o g r a m O v e r v i e w P a m p h l e t)㊁大西洋珊瑚礁报告(C o r a l so f t h eA t-l a n t i c)等㊂我国从1999年开始,发布了18期‘中国海洋环境状况(质量)公报“,这是目前我国海洋方面最权威最重要的报告㊂近年来,海区和地方省㊁市㊁自治区海洋主管部门每年也编制了区域海洋环境质量公报㊂此外,还发布了月报㊁半月报㊁周报㊁日报和专报产品,如长江入海口水质监测信息月报㊁福建省主要海湾水环境质量季报㊁天津近岸海域赤潮监控预测简报㊁威海市五大海水浴场环境状况㊁赤潮监控区养殖环境质量通报等㊂相比较起来,加拿大报告类产品内容更偏向于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的报告类产品内容更偏向于行政管理和公众服务方面㊂5加拿大海洋环境监测对我国的启示5.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队伍能力建设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与加拿大具有相似性,都是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管理体系㊂由于加拿大监测工作主要是各类监测项目,因此针对项目所需的监测能力和评价能力非常高㊂而在我国,每年开展业务化监测的队伍虽然都很庞大,但各级监测机构能力发展不平衡㊁不同地区同级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也不平衡,各级监测机构普遍存在监测与评价能力不足的问题㊂如国家级和省级监80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测机构具备各类海洋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地市级监测机构具备基本的海洋环境要素监测能力,县级海洋环境机构具备现场采样和现场快速监测能力㊂因此,提升海洋环境监测队伍的监测与评价能力,是提升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的基础㊂5.2优化海洋环境监测内容,使之更具针对性加拿大监测工作是区域性的监测计划,监测计划中各年份的监测内容有所不同,针对的问题现象更为明显,能够紧抓区域海洋环境问题㊂我国的业务化监测工作能获得同一监测内容㊁监测时间的海量监测数据,多为海水水质㊁沉积物质量㊁浮游植物㊁浮游动物㊁底栖生物等常规海洋要素数据,缺乏针对区域特点的特定监测要素,无法结合当地特定环境问题,开展环境分析㊂在部分区域,由于缺乏特定的数据,而监测获得的常规数据又不足以支撑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需求,因而这部分监测数据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结合区域的环境特征㊁海洋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需求,使之更有针对性㊂5.3丰富监测产品类型,编制国家级海洋研究报告加拿大的海洋环境产品类型比较丰富,包括数据管理系统和各种类型的报告,不同的产品类型适合管理㊁科研和公众不同的需求,其2012年度发布的‘加拿大海洋报告“,内容集中在主要海洋问题,包括生态系统的变化㊁海洋酸化㊁低氧㊁海冰变化㊁海洋气候㊁北极入侵物种㊁冷水区珊瑚和海绵动物7个篇章㊂目前,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产品虽包括公报㊁周报㊁月报㊁专报等报告,但是形式跟内容比较单一,难以吸引公众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且获取的大量海洋环境监测数据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使用,开发多种形式的海洋环境监测产品,丰富海洋环境监测产品类型㊂目前,我国尚未发布国家级海洋环境大报告,有必要结合多个部委㊁多个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开展针对我国海洋环境变迁㊁海洋环境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㊂参考文献[1]刘振东.加拿大海洋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启示与借鉴[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3):73-75.[2]倪国江,刘洪滨,马吉山,等.加拿大海洋创新系统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8):39-42. [3]赵嵌嵌.中外海洋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2.[4]王菊英,韩庚辰,张志峰.国际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最新进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5] B I O.A b o u t b e d f o r d i n s t i t u t e o f o c e a n o g r a p h y[E B/O L].(2017-10-03)[2017-12-19].h t t p://w w w.b i o.g c.c a/g e n e r a l-g e n e r a l e s/a b o u t-s u j e t-e n.p h p.[6] A Z M P.G e n e r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o fA t l a n t i cZ o n e M o n i t o r i n g P r o-g r a mm e[E B/O L].(2016-12-20)[2017-03-21].h t t p://w w w.i s d m.g c.c a/i s d m-g d s i/a z m p-p m z a/i n d e x-e n g.h t m l.[7] G u l f o fM a i n eC o u n c i l o n t h e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c t i o n p l a n2012-2017[R].G u l fo fM a i n eC o u n c i l o nt h e M a r i n eE n v i-r o n m e n t,2012.[8] MWQM.M a r i n eW a t e rQ u a l i t y M o n i t o r i n g[E B/O L].(2014-04-25)[2017-03-21].h t t p://w w w.e c.g c.c a/m a r i n e/d e f a u l t.a s p?l a n g=E n&n=F2648E E6-1.[9] D F O.O c e a n s p r o g r a m[E B/O L].(2017-08-15)[2017-12-19].h t t p://w w w.p a c.d f o-m p o.g c.c a/o c e a n s/i n d e x-e n g.h t m.[10] A M A P.A M A Pw o r k p l a n2013 2015[R].K i r u n a,S w e d e n:E x-t r a c t e d f r o ms e n i o r a r c t i c o f f i c i a l s r e p o r t t om i n i s t e r s,2013.[11] AMA P.AMA P A s s e s s m e n t2015:r a d i o a c t i v i t y i nt h ea r c t i c[R].O s l o,N o r w a y:A r c t i c 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 A s s e s s m e n tP r o-g r a mm e(AMA P),2016.。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doc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doc

加拿大环境与发展经验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doc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Canada’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and Relevance to China阿瑟·汉森(Arthur J. Hanson)1导言中国悠久的文明史、庞大的人口规模、不平常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进展将塑造出一条专门的环境与进展道路——这或许是世界所有国家中独一无二的。

只是,中国在自己建立并实施环境与可连续进展以及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关心解决这些问题时,明确表达了借鉴其它国家体会的意愿。

加拿大(图1)在环境问题上差不多与中国建立了专门重要的联系。

这么做的缘故可能包括加拿大在与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国际合作中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加拿大和中国具有阻碍的个人和组织在此领域的良好关系、两国之间某种环境相似性以及加拿大过去在国内、国际和区域论坛上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的强大作用。

这些联合环境活动其中之一确实是中加环境可连续性治理合作项目。

该项目借鉴加拿大在环境与可连续进展方面的体会,将这一主题引入中央党校和四个省委党校的工作之中。

本报告对各种项目活动的支持是它尽可能明确阐述了加拿大在环境与进展方面的体会什么缘故可能对中国有价值,包括其中的理由和认识。

报告涉及三个关键问题:•加拿大在其决策过程中为何采纳了环境与可连续进展方案?•加拿大的体会为何是成功的?•加拿大的体会为何适用于中国?在开始时,必须注意的是,加拿大像所有其它国家一样,在如何处理环境与进展问题方面仍处在陡峭的学习曲线上。

此外,绝不是说加拿大的任何特定体会能够被中国直截了当采纳。

每个国家都必须找到自己的道路。

只是本报告的差不多假设是加拿大的许多体会应该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1阿瑟·汉森(Arthur J. Hanson),加拿大勋章获得者,博士。

阿瑟·汉森是国际可连续进展研究所(IISD)的知名研究员,前任院长,中国环境与进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首席国际顾问。

加拿大的环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的环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的环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Canada and its Inspirations on ChinaLI Xiaozho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Canadian government’s planning on environmental actions and i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ategies. It shows that the success of Can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inly li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its govern ment’s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legal system; 2. its government’s positiv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he public’s widely democratic involvement; 3. its build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n addition, the paper examines wha t China can learn from Canada’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Key words: Canad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ature reserve; inspiration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的实施,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拿大的环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加拿大的环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李小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摘要:本文讨论了加拿大政府的环境行动规划和环境保护战略。

作者认为,加拿大环境保护的成功,主要在于(1)政府的合理规划和法律体系建设;(2)政府积极的环境管理政策和公众广泛的民主参与;(3)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论文还讨论了加拿大环境保护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加拿大;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启示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Canada and its Inspirations on ChinaLI Xiaozho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Canadian government’s planning on environmental actions and i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ategies. It shows that the success of Can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inly li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its government’s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legal system; 2. its government’s positiv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he public’s widely democratic involvement; 3. its build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n addition, the paper examines what China can learn from Canada’s successful experiences.Key words: Canad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ature reserve; inspiration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的实施,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西方的工业化国家中,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成效尤其令人称道。

加拿大是一个资源大国,其国土面积仅次于俄国,森林、矿产及水资源均十分丰富。

而人口却只有3000万左右,因此,不论从资源总量还是人均拥有量都独具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

纵观全境,无论是工业污染的治理,还是森林草场和野生动物的保护,都取得了显著的绩效。

一.政府的环境管理模式加拿大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环境保护实行联邦、省和市三级管理。

这种管理体制的分级,一方面体现了行政自上而下的分工,另一方面使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更加明确。

通常,国际环境事务由联邦政府决策,省际间的环境事物由联邦政府协调。

环境部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第一大部,联邦环境部承担环境管理事务的主要职责,如大气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公园环境管理等。

环保部在全国五个主要地区设有地区环保办公室,负责贯彻联邦环境部制定的全国性政策法规、原则标准。

联邦环保部之上有环保董事会,主要职能是制定全国性的环保方针、政策和目标。

各省均有自己的环境部,该部通常下设环保、土地管理、公园管理三个局,并在省内各地区设派出机构——地区环保办公室。

除了农、林、牧、副、渔、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之外,环保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实施对工业污染、市政污染、特殊有害物质及环境质量的控制。

而省辖区域或市的环保联合体主要负责公共交通、污水和垃圾的处理。

市环保局则主管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给排水、城市垃圾处理及三废治理工程等。

[1] 在环境部之外还有环境影响评价局,它独立于环境部,全权负责保证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执行。

环境影响评价局还负责起草环境影响评价的总则,局长可直接与环境部长和内阁对话。

1990年,加拿大政府制定了《加拿大绿色规划》。

这是一个使加拿大成为经济繁荣和环境健康的最重要的环境行动规划。

规划包括6项区域性行动计划和5项专项行动计划,其目的是保证居民持续地拥有清洁的空气、水和土地;使可更新资源能够得到持续利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健康、生存和发展,建立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和它们的历史遗迹保护区;将环境突发事件的影响降到最小等等。

该计划承诺,到2000年将国土的12%作为保护区,为实现这一目标,联邦政府将每年的环保拨款从13亿加元增加至43亿加元。

[2]为了使环境保护战略能够顺利实施,加拿大政府首先致力于环保法律体系的建设,力图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较重要的有:环境评价、污染物控制与排放、杀虫剂使用、水污染防治、空气污染防治、鱼类、迁徙鸟类、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公共健康保护、危险品运输及泄漏应急反应、废品管理、公路管理和文物保护等等。

环境保护法对有毒物品管理、清洁生产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而水法则将与水资源有关的一切活动都纳入法律管理范围。

在法规完善的同时,政府加大执法的力度和可操作性。

安大略省水资源法规定,违法者若是个人,最高罚款可达2.5万加元或监禁;若是公司,最高罚款达10万加元。

同样,联邦环境保护法规定,个人违法第一次罚款可达1千加元,第二次2.5万加元或监禁;公司违法者第一次罚款2千-20万加元,第二次4千-40万加元。

在联邦渔业法中规定,第一次违法可判处罚款高达1万加元或监禁,而最高则达每天100万加元并要承担栖息地恢复的费用。

较完善的环保法规和得力的执行使政府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得以顺利实施,并迅速产生明显的成效。

二.环境管理的具体实施政府不仅制定了整体的环境规划,而且还要求各级机构明确管理目标,严格执法。

政府规定,发展经济、建设住宅或其他一切工作都必须遵照“环境保护规划”行事。

所有建设工程的起动之前必须要做环境评估和对策分析,如:污染鉴定,污染路径分析,毒性评估,影响范围评估,危害定性分析及发生概率估计、决策分析等等,只有在获取高质量的资料后才能进行工程建设。

所有工程都要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进行,先铺设管道(如煤气管、排污管、电缆设施),然后进行基建、道路配套工程,最后是地面工程和绿化。

政府按照各项规定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层层检查落实,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

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常常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政府各级机构的“环保资料库”也为解决特别环保问题提供了的快捷便利的指导。

尽管加拿大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城市化和工业发展也对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压力,政府为改变这种局面,制定全国性水资源政策,以指导人们合理使用淡水资源。

政府明确提出:“水质和水资源保护是现代环境的保护中的基本问题”。

各级机构十分注重流域规划和给排水问题,对所有污染源制定高标准并实行严格管理,在水资源利用上实行许可证制度,要求废水循环利用或优于标准排放,用户提出用水申请时必须保证不污染环境及水生生物。

对于可能环境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向省环保局及环境影响服务部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向环保局的水、空气两个专门委员会报送建设影响情况申请报告;向省能源及城建委申请发展许可证;向政府呈送建设许可证及地面本地下水申请报告,与政府签订合同,用多少水,排多少水,再发放许可证,但若有特殊情况,政府有权修改和收回许可证;经过河湖的工程项目必须申请批准施工期限,一年内未能建设则需另行申请;不准跨流域调水或将水出口。

在废弃物管理上,每个城市均有“废弃物处理中心”或“垃圾处理场”,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凡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建筑材料等一律分类回收,废物利用。

“非危险的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运到市郊垃圾处置场集中处理,或发电、或无害化堆放再覆土后种上树木花草加以绿化,处置场渗出的液体也经过严格生化处置,决不随意排放,“危险废弃物”则由政府负责集中处理。

垃圾处置场由政府筹建,建成后招标给私人公司营利管理,利润由企业和政府按比例分成。

自1988年以来,加拿大全年所产生的包装垃圾已经减少了50%。

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使加拿大政府更加明确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因而特别重视资源消耗严重的一些生产的发展。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政府对森林资源保护与造纸工业有关的处理。

木材和造纸工业的发展需要采伐大面积的森林,但政府大力发展植树造林计划,封山育林与林木开发利用保持平衡。

这就使加拿大在发展木材和造纸工业时,森林覆盖率并未降低。

另一方面,政府在纸浆和造纸工业领域实施严厉的法规和管理使正在帮助减轻工厂的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这表明,切实有效的管理可以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事实上,只要方针正确,管理到位、生态环境并不会因工业化发展而遭到破坏。

相反,环境保护不仅使资源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利用,还减少了治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费用。

三.企业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如果仅仅只是政府的行动而无企业和民众的参与,就不可能做好环境保护这项事业。

加拿大民众普遍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同时政府和民间环保组织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普遍感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必须齐头并进。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部门,在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后,他们也开始重视起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问题。

为加强石油工业经营管理,对环境和技术负责,它们成立了石油工业者协会,并制定了对从业者的健康、安全及相关的环保措施,以保证石油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如著名的目贝尔石油公司、阿麦可石油公司就非常重视安全和环保。

它们把健康、安全和环保作为公司经营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裁亲自负责环保。

艾伯塔省还针对油气开发中资源浪费的问题,专门制订了政策法规,要求合理地开发有限资源。

他们以文件形式规定减少资源浪费的目标:2000年为15%,2001年为25%,2003年为40%-50%,2006年为60%-70%。

为达到这一目标,他们建立了严格的审批制度,并做了相当具体的规定:如硫化氢含量高者回收率必须达到98.91%;在其申请报告中规定钻井时若发现漏泄和井喷时的具体措施,炼油厂不能设在人口稠密区,处理含烃的废弃物必须达标等等。

此外,他们还注意限制在自然保护区的油气开发规模,注重公众对累计效应影响的反映,推广利用先进技术等,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破坏。

在加拿大,环境保护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为保护生存的环境,他们正在改变日常生活模式,教育部门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民间组织也以举办各种研讨会、组织市民活动等形式来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