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对五四运动的思考
近代史论文五四爱国运动范文
![近代史论文五四爱国运动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74d83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e.png)
近代史论文五四爱国运动范文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中_运动与思想启蒙相结合的事件,一直以来倍受重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五四运动近代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五四运动近代史论文篇一:《五四运动》摘要:1919年5月4号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条件、历史特点、历史意义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1.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五四运动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2.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3.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政府在华势力范围、撤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在五四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
对五四运动的历史的感悟
![对五四运动的历史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95773f0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5.png)
对五四运动的历史的感悟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社会运动。
我对这段历史有
民族觉醒与爱国精神: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民族觉醒的象征。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与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体现了爱国精神的深刻。
这种爱国精神激励着当时的青年一代,让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与国家进步的事业。
文化自信与知识解放: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摒弃传统封建观念和制度,追求现代化的文明与科技。
这种思潮引领着中国的文化自信,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传统束缚的反抗。
青年学生们积极追求新思想,探索西方文化和思想,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
社会进步与民主意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思考。
运动中涌现出的理念和主张,如民主、平等、科学、自由等,促使人们思考中国社会的未来,并推动了中国民主意识的觉醒。
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来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革命意识与社会变革:五四运动催生了新文化运动,这是对旧有封建文化的挑战和革命。
运动中的反帝反封建思潮与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意识和社会变革的追求。
这种思潮逐渐蔓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土壤。
国际影响与全球化意识:五四运动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运动中的学生们积极倡导民族独立和
国际交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学生、知识分子建立了联系。
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谈五四运动于历史的意义
![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谈五四运动于历史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aacc6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7.png)
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谈五四运动于历史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群体性抗议运动,对中
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探讨五四运动的
历史意义。
首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在运动中,广大
学生和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表示强烈不满,并倡
导建立民主国家和独立的国际地位。
运动期间出现了国共合作的初步迹象,中国共产党也在此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声望和人民基础,为后来的革命奠
定了基础。
其次,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
次运动中,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接触到了西方先进思想,如民族主义、民
主主义和科学思想等,学习了现代科学和文化,培养了对中国问题的独立
思考能力。
这些思想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现代化进程,
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在这次运动中,广大学生和
知识分子声援劳工运动,要求改善工人待遇和保障劳动权益。
五四运动的
呼声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反思,促使劳工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国社
会的和进步。
总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抗议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社会变革和
文化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五四运动也具有
重要的国际影响,推动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
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近
代历史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精选5篇)
![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3caa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4.png)
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精选5篇)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篇11920xx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20xx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1920xx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消息传入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1920xx年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游行队伍到东交民巷使馆区请愿未果,就前往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是北洋政府与日本具体交涉的亲日派官僚。
当时,曹已吓得躲了起来,愤怒的学生就将在曹宅的章宗祥痛打一顿,并放火焚烧了曹宅。
这时,大批军警赶到,当场逮捕了32名学生。
在广大学生针锋相对的斗争下,在各界的强烈声援下,被捕学生很快被释放了,但运动的目的并未实现。
5月19日,北京大中学校2.5万多人举行总罢课,并进行大规模的爱国运动。
6月3、4、5日,更多的学生走向街头,抗议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学生被捕入狱,当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临时监狱来关押学生。
”骇人听闻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国各地更强烈的反抗。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起响应,正义凛然、不畏强暴的爱国斗争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据统计,全国有20多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卷入到这场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发的六三运动规模最大。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探究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探究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0ea1c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b.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探究五四运动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五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国
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五四运动进行探究,以帮
助读者对该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失败,引起了学生和知识分子的不满情绪而爆发。
这场运动起初是一场反
对帝国主义和统治者不公的抗议,但很快转变为一场要求彻底改革
的运动。
五四运动的主要诉求是民主与科学,追求民主政治和科学知识
的发展。
学生和知识分子开始呼吁废除儒家思想的束缚,提倡新思想,包括民主、人权、平等和科学。
这些理念对中国整个社会产生
了深刻的冲击,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
五四运动还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运动期间,中国的成
立为中国政治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中国始终与五四运动联系在一起,并且成为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此外,五四运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和艺术运动的重要标志。
运
动后,中国文学开始追求新的形式和内容,注重表达个体内心世界
和现实社会的困境。
许多杰出的作家和艺术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为中国文化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促进了中国
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的转型。
它
也引发了对民主、科学和人权的讨论,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
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现代化,并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论文(大全5篇)
![五四运动论文(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fd9bd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2.png)
五四运动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五四运动论文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四运动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
它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爱国救亡怒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说到底,人们被那时祖国苦难境遇激发出来的满腔悲愤,对创造合理的新社会的强烈追求,是五四运动能够发生的内在动力。
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何等深重的苦难中;也许很难体会到,那一代中国人在几乎看不到一点光明前景的艰难岁月里,是怎样为祖国的悲惨命运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煎熬。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居于世界前列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并且在几千年内绵延不绝,从来没有中断过。
但是,中国在近代却大大落后了。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国家炮舰的威胁下,中国开始丧失独立的地位,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了中国人极大的刺激。
翻开20世纪历史的第一页,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一幅更加惊心动魄的图景:西方的八国联军武装占领中国的首都北京长达一年之久。
中国真的要灭亡了吗?昔日的辉煌同任人宰割的现实之间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对这种屈辱和不幸格外感到无法忍受。
“振兴中华”这个响亮的口号,便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那年喊出来的。
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追求的目标。
但是,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
在这之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出于独霸东亚的野心,开始对中国进行规模空前而野蛮的侵略掠夺。
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论文
![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19ab3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3.png)
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论文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引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群众运动,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其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以及对新文化的推动作用等方面来探讨五四运动的意义。
一、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五四运动发生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运动中,学生们对封建礼教、儒家经典等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许多具有冲击性的观点。
五四运动的推动者们主张“新文化”,倡导科学、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将中西文化进行比较,逐渐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基石。
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
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北京学生反对列强干涉中国政治的“五四运动爱国运动大游行”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全国蔓延开来。
此后,民主思想和改革思潮迅速传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
五四运动还促使中国学生和知识精英们站出来领导抗日战争,坚定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压迫的决心。
三、五四运动对新文化的推动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运动中,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提倡科学和民主,推动了新思想的发展。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起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学者和思想家,他们推动了中国文学、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
新文化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改革。
结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众运动,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以及对新文化的推动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深远,不仅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思想和文化上的动力,也为后来的社会变革铺平了道路。
而五四运动的精神依然对当代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应当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谈五四运动的意义论文800字
![谈五四运动的意义论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4961f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3.png)
谈五四运动的意义论文800字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思想影响力的社会运动。
这一运动始于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中心,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参与。
五四运动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在于对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反帝爱国运动的开端。
运动爆发的背景是巴黎和会上的中国问题丧失了中国利益,引起了全国各阶层的强烈不满。
作为对国际形势的直接回应,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的奋斗起点。
五四时期的学生领袖们以爱国为己任,通过示威抗议、宣传口号和群众运动等方式,将反帝反封建情绪引向高潮,激起了全国各省市的热烈反响。
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爱国主义情感的觉醒,培养了一大批有志于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的革命志士。
其次,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思潮的催生和发展。
五四运动强调了民主与科学,主张实行民主政治、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
在运动中,学生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口号,如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争取民主和自由的口号等,对传统文化和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五四运动的理念对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转型。
五四运动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革命志士提供了理念指南。
第三,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振兴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运动,抨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和教条主义,倡导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四运动将世界文化引入中国,开创了以现代化、民主化和科学化为主题的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化复兴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最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青年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青年是这场运动中最为积极和重要的力量。
通过此次运动的参与,中国的青年们对国家命运和自身责任有了更深的认知。
五四运动催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启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创新思维。
五四运动研究反思
![五四运动研究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2926c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d.png)
五四运动研究反思简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青年运动。
它发生在1919年5月4日,起因于对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和民权问题的严重失利。
这次运动表达了人民对外国列强的不满和对国家独立与发展的渴望,对中国革命以及近代中国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背景五四运动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五四运动的背景、目的、影响以及与其他社会运动的联系。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并对中国近代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五四运动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重要事件和思想进行分析,我们将探讨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并评估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五四运动进行研究:1. 起因和背景:分析五四运动的起因和中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探讨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影响和人民的不满情绪。
2. 重要事件:回顾五四运动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如、抵制日货运动以及知识分子的参与。
3. 思想与影响:研究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新思潮和理念,如民主、科学、国家意识等,并评估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4.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探讨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推动作用,以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历史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将得出对五四运动的结论和理解。
预期结果通过对五四运动的深入研究,我们预期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
同时,我们将对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和影响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
结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青年运动,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研究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思潮,并进一步探讨中国革命的发展。
五四运动的意义论文3000字
![五四运动的意义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42cd9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2.png)
五四运动的意义论文3000字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运动。
这场运动影响深远,不仅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论文将主要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
首先,从政治方面看,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思潮的一次发酵和壮大。
这场运动标志着对传统封建政权的抗争已经由上层精英阶级延展到了广大的学生和知识分子。
五四运动以反对不平等条约和对外侵略为诉求,呼吁国家振兴和民主政治。
虽然五四运动没有如愿以偿地实现民主政治,但这场运动唤起了广大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为中国走向独立和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运动期间,学生们痛斥传统文化的束缚,倡导新文化运动,追求现代化和国际化。
五四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和文学风格的创新,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五四运动还引入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界起到了巨大的冲击。
这场运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和融合,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和开放做出了贡献。
再次,五四运动在教育领域带来了深远的改革。
运动期间,学生们痛斥“科举制度”的教育方式,要求实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五四运动对于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要求,包括民主、科学、专业化的教育原则,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新型人才。
这种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五四运动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倡导男女平等,反对妇女束缚和封建礼教。
这场运动扩大了妇女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权利,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
同时,五四运动还强调社会不平等问题,呼吁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运动期间出现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促使工人阶级觉醒,促使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综上所述,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150196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b.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五四运动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一次中国历史的转机点摘要“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件。
关键字:指导思想、转折点、启蒙运动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众多的变化,发生了许多的事件,基本上,这些事件都表现出,中国近代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而在这众多的历史事件中,“五四运动”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五四运动”带给近代中国的,是一个全新的转机。
从1840年后西方列强凭借着火枪洋炮,撕开了曾经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国,更随着外国资本注意不断入侵,使西方殖民主义在中国的权利不断扩大,使得当时广大人民生活在一边水生火热当中。
在饱受列强的欺凌下,国人逐渐明白落后就要爱打的道理,于是不断有新的思想出现,有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出现,代表就是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也进行过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同时还有浩大的辛亥革命,不过最终这些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除了当时政府的软弱和退让以外,还在于当时的统治者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这就导致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①”,直到后来的二次革命,而“五四运动”恰恰是将一种新的思想浪潮引进中国。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过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过载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过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息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者等许多爱国团体纷纷站出来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
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精选3篇)
![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7e354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2.png)
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精选3篇)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篇1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它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从陈独秀等创办的《新青年》开始的。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愚昧和迷信,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恶果。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新青年》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气势,远远超过辛亥革命时期,更不用说以前了,确实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它带来思想的解放,为人们接受新思想作了重要准备。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仍是在西方式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鼓吹以个人为中心的“独立人格”和“个性解放”,着眼点主要是个人权利,而不是人民的整体利益,它不能从根本上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指明真正的出路。
那时,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剧本《娜拉》在中国有很大影响,写的是女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被赞扬为“女性的自觉”。
鲁迅作了一篇《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
的确,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是那样黑暗,旧的社会不改造,个人再努力也没有前途可言。
离开社会的改造,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连生存也难以得到保障,更谈不上有什么个性解放和个人前途。
如果只停留在文化领域里谈来谈去,仍只会流于空谈,不可能使中国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只能做到那样,但它是不够的,需要继续前进。
于是,“改造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思想界被提到突出的地位。
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谈五四运动于中国历史的意义
![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谈五四运动于中国历史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8ad6873168884868762d6ba.png)
浅谈五四运动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摘要: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就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极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关键词:五四运动爱国学生中国共产党俗话说:“知识使人进步”,新文化运动无疑是一场由知识武装的革命,而五四运动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五四爱国运动已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为主力、有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爱国运动。
于中国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之一,参加会议并提出合理的要求却被拒绝,激起了中国学生的群愤。
因而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的匡互生第一个冲进曹宅,并带头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
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
但这并没有击退爱国的学生,反而引起了天津、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等地的学生、工人以及商人的支援。
这些地区的学生、工人、商人纷纷罢课、罢工、罢市来响应这批爱国学生,扩大了他们的影响力,同时运动的主力也由北京转向了上海。
五四运动的主力,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身在和平时期的学生更要发扬这种精神,坚强自己的心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这些爱国志士的努力下,终于6月10日罢免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取得了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中国近代史论文: 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doc
![中国近代史论文: 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doc](https://img.taocdn.com/s3/m/49367192fc4ffe473368abee.png)
中国近代史论文: 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撰写人:XXX 本文档介绍了XXXXX.YOURLOG中国近代史论文: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本文简介:2019年秋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项目论点(最高30分)论据(最高40分)语言(最高30分)最后得分(满分100分)得分学号姓名:19033240138**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摘要: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学习中国近代史论文: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本文内容:2019年秋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项目论点(最高30分)论据(最高40分)语言(最高30分)最后得分(满分100分)得分学号姓名:19033240138**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摘要: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学习社会主义俄国的十月革命,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组建起一批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1919年上半年举行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的代表宣布要废除外其它国在中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撤消其它国在中国驻军等七项其它国特殊权力,及希望取消岛国强加的“二十一条”和换文的陈述书,却遭遇到了其它国拒绝。
这个由多个西方列强主持的会议,竟然要求德国将在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以及利益转交给岛国。
这个消息传进中国,马上引起了各阶级人民群众的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出了强大的革命力量,工人在斗争中发挥决定作用这一事实,给当时中国革命先辈的知识分子真实的教育。
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辈知识分子跑到工人中去组织和发展宣传工作,他们发挥了前卫和连接的作用,这正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相结合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和中国五四工人运动融合的过程。
论文:对五四运动的思考
![论文:对五四运动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eab40d3360cba1aa811dae4.png)
对五四运动的思考【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文化爱国前言九十年前,在中国爆发了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就是五四运动。
这场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九十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今天,回顾历史,作为当今社会的青年,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做出贡献。
一、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
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心头。
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下去。
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成为了每个爱国者的信念。
90年前,3000多名北京学生高呼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卖国的二十一条”、“誓死收回青岛”、“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游行示威、激慨万分的学生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随后掀起了全国性的抵抗活动,工人罢工,商人忍痛罢市,当执政府为了平息甚至向一群手无寸铁的大学生开枪!即使这样也没能扑灭这群爱国青年的一腔热血。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这次革命也带来一次思想解放。
皇帝,历来被看成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如今也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抛弃掉呢?但是,历史前进的路程是曲折的。
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出笼,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一幕幕丑剧紧锣密鼓地上演。
中国的状况仍在一天天坏下去。
有志气的爱国者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他们从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入手,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论五四运动意义及思考
![论五四运动意义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359bc5a02768e9951e7387b.png)
论五四运动意义及对其的思考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一次翻地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这场运动掀起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浪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
这场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九十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一、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猛烈地冲击和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
许多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鉴别中认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种种社会弊端,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
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前途的。
许多先进分子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一旦这种理想和信念在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中坚定地树立起来,它就成为一种新的动力,使中国历史开始以新的姿态大踏步向前迈进。
二、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发起之时,就是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时。
虽然,对于当时的青年学子来说,进入学校好好读书,将来就能升官发财。
但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名利之间,五四的青年们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近代史论文--对五四运动的思考
![近代史论文--对五四运动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03112e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d.png)
近代史论文--对五四运动的思考对五四运动的思考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有志之士的强烈反对。
于是在此背景下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它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出愚昧的过去,于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从此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人们被深深禁锢在封建思想里,人们失去了独立自由,变成麻木不仁,养成了一种奴隶性——甘心受奴役,受束缚。
奴隶性的思想使得他们以奴隶自居,因而他们不会冒险进取,更不会去关心国家的发展及未来。
所谓“国者也,积民而成。
”“民”是国家的基础,要让国家从封建制度变成民主,自由的制度,就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走出封建腐朽的思想。
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走出奴隶性思想呢?那就是要掀起一场像五四运动一样的启蒙运动。
倘若没有五四运动,中国今日的繁荣昌盛也许还要再等几十年。
因而要国家富强,就需要解放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以先进的思想引导他们前进。
历史上各国走向富强无不遵循同一道路:当一场大的思想运动逐步掀起时,随之将涌现一大批为新时代奠基的思想巨人,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批判旧制度,旧思想,宣传新的观念,新的主张,为社会的持续进步,为新社会的诞生寻求道路,探索方法。
深刻的思想运动,引起人们思想根本的改变。
紧接着往往是政治变革,建立新制度,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蓬勃发展,最终达到经济空前的繁荣。
论述五四运动的意义及影响论文
![论述五四运动的意义及影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e567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2.png)
论述五四运动的意义及影响论文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爱国革命运动。
它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以反对巴黎和约和抵制帝国主义侵略为起点,团结了千千万万爱国青年和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中国民族复兴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本文将就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五四运动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它在促进民主思想传播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开始涌入中国,激起了人们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求。
五四运动鼓励了年轻一代深入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弘扬了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观念。
在这次运动中,学生们纷纷投身于社会运动,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积极参与政治讨论和改革运动,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五四运动在女性解放和性别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在五四运动前,中国女性地位低下,缺乏基本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机会。
然而,在这次运动中,越来越多的女性站了出来,要求平等的待遇和权益。
女性参与运动的机会使得她们意识到自己同样是国家和社会的一部分,需要为自己的权益而奋斗。
五四运动在性别议题上的开放和支持,推动了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女性地位提高的起点。
此外,五四运动对推动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文学还被束缚在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之中,缺乏自由和创新。
五四运动时期,许多文学家、学者和青年作家开始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表达方式,尝试将西方的文学思潮带入中国。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如胡适的《中国小说史略》,鲁迅的《狂人日记》等,这些作品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风尚,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最重要的是,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民族复兴和爱国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四运动是中国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和年轻一代在这次运动中完成了对传统的质疑和反思。
如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等国际主义思潮的引入,也深刻地影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评析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评析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ebf905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b.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评析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评析五四运动
一、引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之一。
本文将对五四运动进行评析,旨在探讨其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二、五四运动的背景
1.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权的更迭
2. 西方文化的传入与冲击
3. 剥削与不平等的矛盾加剧
三、五四运动的原因
1. 对于与封建制度的不满
2. 对于列强在中国的压迫与剥削的愤怒
3. 群众普遍厌恶政府的腐败与无能
四、五四运动的核心诉求
1. 推翻与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2. 拒绝帝国主义的压迫与剥削,争取国家独立与自主
3. 改革教育体制,推进科学文化的普及
五、五四运动的影响
1. 激发了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情与反帝意识
2. 促进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3. 唤起了全国性的与知识分子的觉醒
4. 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化与思想领域的发展
六、结论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运动,其对中国社会与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继续推进民主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国的繁荣与强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李大钊. 五四运动典范作品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9.
- 刘维明. 中国近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 王卓. 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性[M].上海:东方出版社, 2018.
请注意:本文中的内容仅供参考,未经查证的引用请勿采用。
中国近代史之我的“五四”运动观论文
![中国近代史之我的“五四”运动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24f97aa300a6c30c229fb6.png)
中国近代史之我的“五四”运动观摘要: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的、工人阶级发展的“五四”运动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孕育了中国新生的革命力量、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工人阶级一、“五四”运动的起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王侯将相、风流人物、雕栏玉砌、红墙朱阁在岁月的轨道上被碾成尘埃,却总有一些精神不朽,至今犹如明灯高挂于华夏上空,激励、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五四”精神就是这些明灯之一。
还记得九十一年前的五月四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响彻着一种声音:“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夫至于国家存亡,土地割裂,问题吃紧之时,而其民犹不能下一大决心,作最后之愤救者,则是二十世纪之贱种。
无可语于人类者矣。
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
至有甘心卖国,肆意通奸者,则最后之对付,手枪炸弹是赖矣。
危机一发,幸共图之!”句句呐喊,声声铿锵,响彻云霄!三千爱国热血学生,由天安门前出发,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只为巴黎和会上那不公正的决定,只为唤醒深藏于国民内心深处那股热烈的爱国情怀!自此,影响深远的“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
二、“五四”运动的发展学生的爱国运动展开之后,却受到了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
当其时,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
自六月五日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而先后自动举行大规模的罢工。
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迅速扩展到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区、一百多个城市。
从一开始时那些英勇的学生群众,慢慢的,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狭隘的氛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
斗争的主力有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有北京转向了上海。
三、其过程的重要事件五月三日下午,以林长民为首的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召开会议,决定阻止政府签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五四运动的思考
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有志之士的强烈反对。
于是在此背景下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它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出愚昧的过去,于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从此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人们被深深禁锢在封建思想里,人们失去了独立自由,变成麻木不仁,养成了一种奴隶性——甘心受奴役,受束缚。
奴隶性的思想使得他们以奴隶自居,因而他们不会冒险进取,更不会去关心国家的发展及未来。
所谓“国者也,积民而成。
”“民”是国家的基础,要让国家从封建制度变成民主,自由的制度,就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走出封建腐朽的思想。
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走出奴隶性思想呢?那就是要掀起一场像五四运动一样的启蒙运动。
倘若没有五四运动,中国今日的繁荣昌盛也许还要再等几十年。
因而要国家富强,就需要解放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以先进的思想引导他们前进。
历史上各国走向富强无不遵循同一道路:当一场大的思想运动逐步掀起时,随之将涌现一大批为新时代奠基的思想巨人,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批判旧制度,旧思想,宣传新的观念,新的主张,为社会的持续进步,为新社会的诞生寻求道路,探索方法。
深刻的思想运动,引起人们思想根本的改变。
紧接着往往是政治变革,建立新制度,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蓬勃发展,最终达到经济空前的繁荣。
14世纪,意大利首先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广泛而又深刻的思想运动——文艺复兴。
这场运动被马克思誉为:“这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得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很快意大利成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在1540年成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在文艺复兴的冲击下,英国也涌现出了像莫尔,培根,牛顿,莎士比亚等思想巨人。
他们推动着英国的思想运动。
于是很快在1660年,英国成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紧接着在1800-1880年,英国始终世界经济中心。
继文艺复兴以后,在法国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启蒙运动,思想运动过后,全国便掀起了几次大革命。
最终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权。
法国于1770年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同样,在16世纪上半叶,德国爆发了影响深远的宗教改革运动。
紧接着德国于1830-185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跟前几个国家一样,很快德国于1810年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以强国的姿态领跑世界。
如今是谁领跑世界呢?能当之无愧的当然是美国了。
美国于1829——1870年爆发了一场亦称新英格兰文艺复兴,这场思想的启蒙引发了南北战争,促成了美国的统一,从此美国开始走上超级大国的道路。
人类发展史告诉了我们,人类的思想从愚昧发展到先进是必然的,而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发展到繁荣昌盛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先进的思想也是必然的。
思想的启蒙,人们的行为目的不再是单纯的在受压制下苟活,而是勇敢地去追求独立自由,去追求科学与真理。
当思想巨人让点点的思想火种在人民群众燃烧起来时,那将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开始。
然而如果不添加“新材”,那么这希望之火也会慢慢地减弱,让一个国家走向衰亡。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两千年前,中国大地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巨人,孔子、孟子、老子等。
紧接着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场面。
这使得中国顺利完成了由奴隶制到封建制度的过渡。
之后中国便进入了各朝代不断更换的封建历史。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繁荣时期,如“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
然而每个繁荣的结果都是衰亡。
为什么呢?归根在于封建思想在广大群众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具有奴隶性的思想的人们不会走向革命的道路的。
他们只懂得一个制度——封建制度。
当1919年,五四运动的掀起意味着中国广大群众的思想之火再次被点燃,人们开始走出了封建思想的统治,人们开始追求独立与自由,追求祖国的统一。
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思想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一大转折点。
从此中国开始走上自己的新道路。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思想结晶便是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
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一个思想落后的国家就像一潭死水,不知何去何从,只知原地踏步。
而一个思想活跃的国家犹如奔腾的大江,为着强国的梦想往前冲。
如今中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国要持续的繁荣昌盛那就必须不断地解放人们的思想,不断地以先进的思想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这有这样我们伟大的中国才能一直以强国的姿态领跑世界。
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哲学研究》
《千年十大思想家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