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登记表
高危孕产妇管理与转诊制度
![高危孕产妇管理与转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05463889eb172dec63b72a.png)
高危孕产妇管理与转诊制度
1、对高危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产妇要进行建档及专人管理,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2、医生在出诊时,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要进行转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卡上特殊登记实施逐级报告制度。
3、对确诊的高危孕产妇,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保健治疗措施,认真进行监护,重点管理,按时进行高位评分,积极诊治,将每次检查治疗结果意见详细记录在管理卡上.
4、对高危孕产妇加强管理,同时增加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定期跟踪随访,确保母婴安全。
5、高危孕妇应住院分娩,影了保荐机构应开设高危门诊和病房,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护,制定诊疗方案,适时计划分娩,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确保母婴平安。
6、识别出高危孕妇后应及时上转往上级医疗机构,并做好转诊登记。
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e13a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f.png)
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危孕产妇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孕产妇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评估、管理和救治工作。
第三条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全程监控、及时救治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高危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第二章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分级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制度,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
第六条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内容包括: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孕产史等。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对筛查结果进行记录,并按照风险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分别为绿色(低风险)、黄色(较高风险)、橙色(中等风险)、红色(高风险)和紫色(传染病风险)。
第八条对筛查结果为黄色、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医疗机构应当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三章高危孕产妇信息报告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高危孕产妇信息报告制度,对筛查结果为黄色、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进行信息报告。
第十条高危孕产妇信息报告内容包括:孕产妇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住址、婚姻状况、孕产史、既往史、家族史、筛查结果、评估结果、管理措施等。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向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上报高危孕产妇信息。
第四章高危孕产妇妊娠风险管理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筛查结果为黄色、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管理,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并提供全程指导。
第十三条高危孕产妇妊娠风险管理内容包括:定期产检、特殊情况下的转诊、分娩地点的选择、分娩过程中的监测和救治等。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为高危孕产妇提供必要的医疗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确保母婴安全。
妇幼保健院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妇幼保健院高危妊娠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167542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66.png)
妇幼保健院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一、首诊医疗机构应当对首次检测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筛查未见异常的孕妇,应当在其《母子健康手册》上标注绿色标识,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二、基层医疗机构对于筛查阳性的孕妇,在其《母子健康手册》上标注阳性,填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电子版每天下午4:00前发送XXX邮箱,并告知筛查孕妇在2周内携带转诊单至上级医疗机构接受妊娠风险评估,接诊机构完成风险评估并填写转诊单后,反馈筛查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落实后续随访。
三、助产机构对风险评估分级为“橙色”“红色”的孕产妇,填写《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报送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橙色”报告单在3日内报送,“红色”报告单24小时内报送。
四、高危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各助产机构对妊娠分
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
凡高危孕妇应住院分娩,需要转诊、转院应填写转诊单,高危孕妇转诊必须有医护人员陪护。
五、医疗机构在进行产后访视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时,再次对孕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发现阳性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干预。
六、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市高危妊娠管理中心,定期对全市高危妊娠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提出工作建议,落实干预措施。
高危孕产妇管理与转诊制度
![高危孕产妇管理与转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6e0e58f376baf1ffc4fade6.png)
高危孕产妇管理与转诊制度
1、村保健员对孕产妇检查时应注意高危因素的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应告知孕产妇到乡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并及时向乡卫生院报告。
2、乡卫生院对高危孕产妇应有专册登记,并填写高危孕产妇个案表,进行专案管理、定期检查与随访,并做好诊疗记录。
3、乡卫生院原则上负责正常分娩,凡遇以下高危情况,必须及时转诊到县级或以上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
(1)有异常分娩史
(2)产前出血
(3)妊高征
(4)妊娠合并内科病(贫血、心脏、肝脏、肾脏、糖尿病等)
(5)产程进展异常
(6)产后出血?500毫升
(7)其他高危因素
4、对已临产的高危孕产妇应初步处理,做好记录与登记后及时转诊。
5、动员离乡镇卫生院较远且交通不方便地方的孕妇住院待产。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efb6c6258fafab069dc02f4.png)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一)及早掌握分管区孕产妇,做好早孕建卡。
(二)按照高危筛查程序对每位孕产妇定期进行高危筛查,初筛高危(早孕建卡时);复筛高危(孕28~37周,临产前),并促使每位孕产妇在孕28周后至少一次到市妇保院进行高危筛查。
(三)按规定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进行专册登记管理,及时做好登记、预约、追踪、随访、转诊等管理工作。
(四)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需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封面上盖“高危”的印章,凡属妊娠禁忌症者,动员及时终止妊娠。
(五)按高危妊娠的程度实行分级管理。
(六)一般高危孕妇可到乡镇卫生院检查、监护、治疗,并根据疾病发展的程度决定是否转送上级医疗单位监护及住院分娩。
(七)重度高危孕妇及时填写转诊单,转诊到县及县以上医疗单位监护处理,并报告市妇保院,所有转诊存根与回单都应保存并作专案管理。
(八)转诊经上级医疗处理的重危孕产妇,继续做好跟踪随访和监护工作。
(九)严格执行有关诊疗原则和处理常规,及时正确处理高危妊娠,有效控制和转化高危因素。
(十)每月1次将管辖范围内和高危情况汇总上报区妇保院。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6724f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a.png)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一、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产妇要进行建档及专人管理,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保医生在出诊时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要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卡(册)上做特殊标记,实施逐级报告制度。
三、对已确诊的高危孕妇,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保健治疗措施,认真进行监护,重点管理,按时进行高危评分,积极诊治。
将每次检查治疗结果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在管理卡册上。
四、对高危孕产妇加强管理,同时增加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定期跟踪随访,确保母婴安全。
五、高危孕产妇均应住院分娩,医疗保健机构应开设高危门诊及高危病房,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护,制定诊疗方案,适时计划分娩,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准备工作,保证母婴平安。
六、乡镇卫生院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及时上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及时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提高转诊的效率。
孕产妇死亡上报制度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市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孕产死亡率,特制定孕产妇死亡评审上报制度。
一、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对本辖区发生的孕产妇死亡进行上报工作,要求上报的资料具体、真实、实事求是。
二、在本辖区发生孕产妇死亡病例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向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孕产妇死亡详细病历资料复印件。
凡发生孕产妇死亡,不论住院时间长短,均要在24小时内报告妇幼保健机构,一个月内填报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表,上报至县妇幼保健站。
三、孕产妇死亡资料按要求时间内上报,不得迟报、漏报、虚报、瞒报。
妇幼保健员工作职责一、掌握本乡妇女保健工作动态,在所长的领导下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妇女保健任务及指标。
承担本辖区孕产妇系统及儿童系统管理、计划生育以及相关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二、负责收集汇总本辖区内的各项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信息,熟悉本地资料,掌握本辖区孕产妇数及儿童数,对高危孕产妇及体弱儿进行筛查及管理,每季度向妇幼保健所上报妇幼卫生信息和相关信息。
医院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医院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e848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e.png)
医院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高危孕产妇是指那些在孕期、分娩期或产褥期有较高风险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孕妇。
为了降低高危孕产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本医院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该方案旨在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评估、管理和救治,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
二、组织架构成立高危孕产妇管理小组,由医院领导、妇产科医生、护士、超声科医生、检验科医生等相关人员组成。
小组负责制定和更新高危孕产妇管理政策、流程和指南,监督和评估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三、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评估1. 初筛:所有就诊的孕妇均应进行初筛,了解其基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孕产史等。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2. 详细评估:对初筛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进行详细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年龄、体重、血压、血糖、子宫颈状况、胎位、胎盘位置、羊水量、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
3. 风险分级:根据评估结果,将孕妇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和传染病风险五个等级,分别以绿、黄、橙、红、紫五种颜色进行标识。
四、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救治1. 制定专案:对于每个高危孕产妇,应制定个性化的管理专案,包括定期产检的时间、内容和要求,以及必要的治疗和手术安排。
2. 专人管理:为每个高危孕产妇指定一名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负责其整个孕期的管理和救治工作。
3. 动态监管: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4. 集中救治:对于病情较重或出现紧急情况的高危孕产妇,应立即组织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和救治。
五、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1. 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定期对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确保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持续改进:根据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不断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的水平。
六、培训和宣传1. 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高危孕产妇管理培训,提高其对高危孕产妇识别、评估和管理的能力。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和流程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121b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9.png)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和流程一、制度第一条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评估、管理和救治工作,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保障母婴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评估、管理和救治工作。
第三条管理原则(一)专人负责:为高危孕产妇指定专责医师和护士,负责全程管理。
(二)早期干预:对高危孕产妇进行早期筛查、评估和干预,防止病情进展。
(三)动态管理: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管理措施。
(四)多学科协作:高危孕产妇的救治涉及多个学科,应加强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
(五)信息共享:及时报告和反馈高危孕产妇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救治效果。
第四条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评估(一)首次产检时,对所有孕产妇进行高危因素筛查,了解既往病史、家族史、生育史等信息。
(二)根据筛查结果,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三)定期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评估和干预措施。
第五条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一)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专案管理,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
(二)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定期召开高危孕产妇管理会议,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第六条高危孕产妇的救治(一)对高危孕产妇实行救治绿色通道,确保及时救治。
(二)组织多学科团队,制定和实施救治方案。
(三)加强对救治设备的配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七条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一)建立高危孕产妇管理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
(二)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管理水平。
(三)开展高危孕产妇管理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人员素质。
第八条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
二、流程第一步:筛查与评估1. 首次产检时,对孕产妇进行高危因素筛查,了解既往病史、家族史、生育史等信息。
高危孕妇管理计划
![高危孕妇管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f37864952d380eb62946dbc.png)
高危孕妇管理计划1、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孕、中、晚(或临)高危妊娠评分筛查,指导孕期产前检查。
2、查出高危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凡高危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根据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治疗监护;重症高危孕妇,门诊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3、由有经验的医师专人管理高危孕产妇,科主任要定期出高危妊娠门诊。
4、在产前检查中,对高危孕妇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实行专案管理。
5、查出高危孕妇要及时登记、预约下次检查日期。
6、做好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7、做好宣传动员,使孕妇和家属明白高危妊娠对母亲和婴儿的危害,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
8、高危孕妇必须到县级医疗机构分娩。
重危高危孕妇转诊必须有医护人员陪护。
高危孕妇管理计划1、认真贯彻实施"降消"项目工作要求,院妇幼保健人员应按照高危评分标准对孕妇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做好评分记录,加盖高危标记,实行专案管理。
2、做好孕产期保健知识宣传进行卫生、营养、科学育人,计划生育知识指导。
3、高危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凡高危孕妇应住院分娩,重危高危必须到县级医疗机构分娩。
重危高危孕妇转诊必须有医护人员陪护。
4、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必须进行登记,反馈病情,高危转归后,仍回原单位进行系统管理。
5、统一高危妊娠筛查表,按时上报高危孕妇管理工作情况。
高危孕妇管理计划1、每位妇产科专业技术人员都有对高妊娠因素进行筛查的责任。
在早孕初查或产前检查时应注意筛查高危妊娠因素,根据农村高危妊娠管理程序,按照《陕西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进行高危妊娠评分,判断其对母婴健康的危害程序。
凡筛查出来的高危孕妇应进行专案管理。
2、高危妊娠的监护及管理(1)对高危孕妇进行登记造册、专案管理,并在全县统一的孕产妇保健手册上作特殊标记,实行定期随访。
(2)按高危妊娠的程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轻度高危妊娠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定期检查和处理,重度高危妊娠者由县医院负责诊治。
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制度
![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884b8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6.png)
一、对照《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为接诊的所有孕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评估。
实行“五色”分级管理。
二、对高危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筛查出的每一例高危妊娠均要建立专案管理,专人负责,在《母子健康手册》上做出标记及记录。
三、准确评估高危因素,及时告知孕妇可能存在的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
四、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进行追踪随访,实行动态管理,及时通知孕期高危孕产妇按时来院复查,防止失访,凡未按约来诊者应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追踪随访做好记录。
如发现新的高危因素,需在原高危情况栏中依次填写高危因素及发现孕周。
五、了解高危妊娠的发生、治疗、转归的全过程。
转院者应填写转诊医院,妊娠期结束,登记妊娠结果。
六、按照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原则,接受基层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并对转诊是否及时进行评价,指导和纠正基层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转诊的效率。
七、认真执行高危孕妇分级转诊、分级分娩制度,尽早为高危孕产妇确定分娩地点,对风险较高的孕产妇要一步到位转诊到
上级救治机构,确保母婴安全。
八、对高危孕产妇实行提前预约住院分娩,并尽可能动员孕产妇在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待产、分娩。
九、开通孕产妇健康咨询热线,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和预约等服务。
高危孕产妇个案管理表
![高危孕产妇个案管理表](https://img.taocdn.com/s3/m/78ae241079563c1ec5da7135.png)
肃州区高危孕产妇个案管理登记表
姓名:年龄:岁住址联系电话:
孕次:产次:末次月经:预产期:血压/ mmHg 体重:kg 身高:cm 其他:
高危发现:
时间:孕周: 高危因素: 高危评分:
拟转诊医院:
追踪记录
分娩记录:
分娩日期:年月日时分出院日期:年月日孕周:总产程:时分出血量: ml 单胎双胎过期儿分娩方式:顺产难产(剖宫产、吸引器、产钳、臀牵引、臀助产)
出生时情况:死胎死产活产
新生儿情况:男女体重:kg 畸形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其他:
分娩小结:
分娩地点:(填写详细地点)
产后产妇访视记录:
新生儿访视记录:
产后42天健康检查:。
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9d18a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c.png)
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制度
一、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
1、由中级以上职称医师专职负责高危妊娠门诊工作。
2、严格按照省、州、县(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及管理工作规范)开展工作。
2、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高危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对妊娠风险筛查阳性的孕妇,应当对照<<孕产妇风险评估表>>(附件4),进行首次妊娠风险评估,按照风险程度分别以“绿色(低风险)、黄色(一般风险),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紫色”(传染病)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
3、高危妊娠孕妇在门诊建卡、登记、要在母子保健手册右上角粘贴分级标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4、对高危妊娠者作出分娩方式指导,决定提前住院的时间。
5、需要转院治疗的高危孕妇,有医护人员接送。
6、要有高危妊娠孕妇随访记录本.高危妊娠住院要求达100%。
二、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1、由有经验的医师专人管理高危孕产妇,科主任要定期出高危妊娠门诊。
2、产科门诊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及管理工作。
3、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孕、中、晚(或临)高危妊娠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妊娠风险筛查、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妊娠风险管理、产后风险评估)指导孕期产前检查。
4.在产前检查中,对高危孕妇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实行专案管。
,
5.查出高危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凡高危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根据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治疗监护;重症高危孕妇,门诊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6.查出高危孕妇要及时登记、预约下次检查日期。
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方案
![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6470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9.png)
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认真落实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各项措施,努力减少危重孕产妇的发生,切实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高危妊娠管理组织我院成立高危妊娠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乡高危妊娠管理的统筹、督导、考核工作,成员如下: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各村卫生室负责辖区内的高危妊娠管理工作。
二、高危妊娠的定义和范围凡妊娠时具有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新生儿健康或导致难产者称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分一般高危和重度高危两大类(其范围附后)。
三、高危妊娠筛查和保健管理程序1、高危筛查与复评。
按《榆次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要求,在孕妇建卡时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B超、化验等辅助检查进行高危初筛评定。
每次产前检查均应进行高危复评,及时掌握高危因素变化和发现新的高危因素,并详细填写“异常情况处理栏”,记录高危因素发生、治疗、转归的全过程。
高危妊娠必须在“孕产妇保健册”封面盖上“高危”妊娠印章和上墙标示,以引起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重视。
做好高危筛查的宣传告知和动员工作,每位孕妇在孕16周后至少有一次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的筛查评定。
2、高危妊娠的监护、转诊与处理。
高危妊娠的监护包括各种高危因素对孕妇、胎儿健康状况的影响,高危因素的动态变化,通过监护并采取干预措施,促进高危因素向预期转化,以减轻或消除高危因素对孕妇、胎儿健康的不良影响。
实行高危妊娠分级管理,一般XXX由孕妇所在村卫生室人员针对不同的高危因素进行追踪、随访,负责做好监护治疗、随访结案等工作。
重度高危实行乡村联管、专册登记、专人负责、专案管理。
对重度高危必须做到严密追踪随访,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对超过预约时间三天的要及时催诊或上门随访,对动态重度高危应每周随访一次以上,并将情况及时上报乡卫生院妇幼保健科。
重度高危转诊由妇幼医生填写三联单并护送到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作进一步诊治,妇幼医生应掌握诊治具体情况,并做好后续的追踪、随访等工作。
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
![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1a81a15172ded630a1cb66b.png)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1)及时发现孕妇,做好早孕登记,进行早孕保健指导并初筛高危因素,疑有高危因素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
(2)建立围产保健手册,手册由孕产妇保管,并应随身携带。开展产前检查时,医疗保健人员应查阅手册,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发现高危因素及时上转。
附件1:
吉林省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试行)
为了依法管理母婴保健工作,全面提高孕产期保健技术,严格规范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转诊,使高危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确保母婴平安。依据卫生部制定颁发的《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高危妊娠定义:妊娠期某种病理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称高危妊娠.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负责将有关内容填写在孕产妇围产保健手册上。
(六)高危孕产妇产后管理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高危产妇的产后访视,并按照上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处理意见进行观察、治疗.至少三次,分别于7、14、28天进行.
三、质量控制
1、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控制方案、评价指标。
宫缩: 产程情况:
产前出血情况:已出血多少亳升:
转诊原因
途中处理记录
转出医院
转诊医生签名
转出时间
年月日时分
护送者姓名身份
转入医院
接诊医生签名
转入时间
年月日时分
转诊工具
※注:转诊通知单1式2份,1份上报,1份转诊用。
高普军 吉大一院副院长
朱孝民 吉大二院副院长
张景斌 省医院副院长
成 员:李 丽 吉林省卫生厅妇社处调研员
高危孕产妇评价表和登记表2017
![高危孕产妇评价表和登记表2017](https://img.taocdn.com/s3/m/ecf99bc40029bd64783e2c97.png)
附件1济南市高危孕产妇评分表高危因素及范围5分(A级)10分(B级)20分(C级)固定因素基本情况1.年龄<18岁,≥35岁1.年龄>40岁,身高<140cm体重<40kg1.血型为Rh阴性2.身高≤145cm3.体重<45kg或≥80kg2.输卵管吻合术后及辅助生育怀孕者。
4.不孕2年3.产道(软、骨)畸形,骨盆狭小,宫颈内口松弛2.严重遗传性疾病5.孕妇及一级亲属有遗传病史4.胸廓畸形,脊柱畸形★3.胸廓畸形伴肺功能不全★6.孕妇或丈夫轻度智力低下、文盲或半文盲5.中度智力低下6.精神病静止期4.重度智力低下5.精神病发作期7.心肌炎史★7.重度子痫前期史★8.肾脏疾病史★6.心衰史★,7.新生儿ABO或RH溶血症换血史异常妊娠分娩史8.流产(自然、人工)≥2次;9.早产史1次9.(3次自然流产或早产≥2次)10.围产儿死亡史10.先天畸形史,巨大儿分娩史11.低出生体重史11.附件手术史12.疤痕子宫(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剜除史等);13.阴道难产史;14.产后出血史8.子宫破裂史妊娠合并症心血管病12.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持续≥140/90mmHg★15.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持续≥160/110mmHg★9.心功能Ⅲ-Ⅳ★16.心功能Ⅰ-Ⅱ级★10.心房颤动★11.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17.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频发早搏、传导阻滞)★12.肺动脉高压★肝病13.正常<ALT<100单位18.ALT≥100单位★13.重症肝炎★14.乙、丙肝病毒携带者19.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14.急性脂肪肝★20.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肾病15.(急、慢性)尿路感染21.肾脏疾病伴肾功能轻度损害★15.肾脏疾病伴肾功能重度损害★呼吸道疾病16.肺结核稳定型22.肺结核活动型★16.开放性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23.哮喘★17.哮喘伴肺功能不全★血液病17.中度贫血:Hb61~90g/L★24.重度贫血:Hb31~60g/L★18.极重度贫血、再障等血液病★18.(7×109≥血小板≥5×109/L)★25.(5×109/L≥血小板≥2×109/L)★19.血小板<2×109/L★- 1 -内分泌病19.甲亢、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受损)不需要用药★26.甲亢、糖尿病需要用药★20.甲亢危象★2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肿瘤27.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22.恶性肿瘤★其他28.急性阑尾炎★20.偶发癫痫29.癫痫需药物控制★30.自身免疫疾病静止期★23.自身免疫疾病活动期★31.性病(梅毒、淋病等) 24.AIDS32.严重感染、不明原因的发热等★妊娠并发症先兆流产33.先兆流产胎位不正21.(≥32周臀位)★34.(≥32周横位)先兆早产22.(≥34周) 35.(<34周)胎膜早破23.(34-37周) 36.(<34周)延期/过期妊娠24.(≥41周) 37.(≥42周,或胎盘功能低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妊娠期高血压38.轻度子痫前期25.重度子痫前期26.妊娠水肿++以上39.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26.子痫,HELLP综合症★产前出血40.(≥28周边缘性及部分性前置胎盘不明原因阴道流血)27.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量异常41.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双胎巨大儿42.双胎28.(3胎及以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43.宫高≤第10百分位(结合B超)胎动27.胎动<20次/12小时或<50%44.胎动<10次/12小时29.胎动消失母子血型不合45.ABO血型不合30.RH血型不合★胎心46.胎心率基线<120次/分或>160次/分47.胎儿窘迫环境与社会因素28.孕早期接触农药、放射线等化学、物理因素、孕早期病毒感染29.家庭中受歧视备注1.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时总高危评分由各单项相加累计,但其高危级别则以单项中最高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