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构件制作焊接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范

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范

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范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建筑因其高强度、轻量化、施工简便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领域。

但是,在钢结构的制作、安装和验收过程中,焊接技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焊接的规范要求以及验收标准。

一、焊接规范要求1.制造钢结构的焊接制造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焊接工艺必须按照制造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对于重要结构和关键部位,必须提前进行模拟试验和焊接试验,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靠。

2.焊接焊接必须采用符合标准规定的焊接工艺,焊工必须持有相应的焊工证书。

在焊接前必须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

焊缝必须无裂纹、夹渣等焊接缺陷,并且焊头、熔合池和基材的相互贯穿、密实程度、坡口的形状和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质量控制焊接完成后,必须进行质量控制。

需要对焊接部位进行外观检查、几何尺寸检查,以及各种无损检测。

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靠。

二、验收规范1.验收前准备在进行钢结构焊接的验收前,必须完成各种质量控制和整体检查。

如焊接试验、外观检验、几何尺寸检测等。

2.验收方法验收方法包括外观缺陷检测、几何尺寸检测、无损检测等。

其中,外观缺陷检测分为目视检测和表面缺陷检测。

几何尺寸检测通常采用比较测量和几何测量两种方法。

无损检测分为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等多种方法。

3.无损检测要求在钢结构焊接的无损检测中,应根据确定的检测机制以及设备和工艺的特点来选择无损检测方法。

在进行无损检测前,必须确定检测机制并建立检测规程,对检测设备和人员进行资格认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资质认证:检测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持有相应的无损检测资质证书。

(2) 检测工艺:在检测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和工艺参数,以确保检测精度和质量。

(3) 设备选择:针对被检测物料所具有的特征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设备,并且设备必须得到定期维护和检修。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最新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最新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1跟翼缘板和腹板的对接焊缝,应于翼缘和腹板成一体之前完成。

2所有焊缝必须满焊,并且完成正确的焊缝条数,焊缝内不得有熔渣和其它夹杂物,每次施焊后,应仔细、迅速地清楚暴露焊接部上所有附着的熔渣。

3焊接程序应使变形最小,并且局部变形可在完成结构中忽略不计。

4对于焊接,与每根电焊条的最大熔化长度对应的最小焊缝横截面积,以及预热处理,均应按所有现行相关法规和规范规定的要求执行。

5首条焊缝的背面适当刨边并将焊着金属清除后,方可焊接背焊缝。

6焊缝末端应完全达到入口厚度,对所有主要焊缝都应采用引弧板,使主体钢板的两侧都得以适当保护。

引弧板不得烧掉,割去引弧板后遗留的附加金属应用机械加工或其它标准方法除去,并应使焊接部位的末端和表面光滑平整。

引弧板应可识别并留待检查。

7现场焊接的天气环境须满足以下要求:温度≤40℃,湿度≤90%,风力小于4级,并做好防雨措施。

8所选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母材匹配,应符合设计单位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9焊接前应熟悉每一个部位设计所采用的焊缝种类,了解相对应的参数要求,保证焊接时准确无误。

10焊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高位焊接,保证焊缝长度和焊脚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做到边焊接边检查,在保证焊接连续的条件下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补焊。

11构件焊接安装完毕后应用火焰切割去除引弧板和安装耳板,并修磨平整。

不得用锤击落引弧板和安装耳板。

12焊接施工应严格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的规定,当焊接的数量达到规范所规定的检验批的要求应及时报验,用目测、探伤等方法检查焊接质量。

13对于设计要求的热轧(或热成型)方管,不得采用四块钢板拼凑焊接成方管。

当设计需要时,可采用焊接或卷板,挤压成型。

当采用卷板生产或用圆管挤压形成时,方管转角半径R=2.5t。

焊接应采用中、高频焊,并尽量采用热处理等有效手段消除焊接应力。

钢构件加工制作前应将方管样品、加工工艺、质量标准提交给设计单位和监理部门,经同意后方可进行生产。

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1. 引言钢结构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而焊接是钢结构钢构件施工中最常见的连接方法之一。

本文档旨在提供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2. 施工准备在进行钢结构钢构件的焊接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施工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资料准备:准备焊接工程的施工图纸、工艺规程和相关技术文件,并确保相关资料的准确和完整性。

•设备准备:准备符合标准要求的焊接设备、焊接电源以及必要的辅助设备。

•材料准备:准备符合标准要求的焊接材料,包括焊丝、焊剂等。

•工艺准备: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焊接顺序、焊接方法等。

3. 施工要求3.1 焊工要求进行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工程施工时,焊工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持有相应的焊工资格证书,并熟练掌握焊接操作技术。

•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焊接工艺的要求。

•熟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焊接工艺。

•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保证焊接质量。

3.2 焊接设备要求进行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工程施工时,需要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焊接设备,具体要求如下:•焊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并经过合格的检测和评估。

•焊接电源必须稳定可靠,能够提供足够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辅助设备(如焊接钳、电焊条、保护设备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保养。

3.3 焊接材料要求进行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工程施工时,需要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焊接材料,具体要求如下:•焊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可靠性。

•焊丝和焊剂必须与被焊接的钢结构钢构件相匹配,并经过质量检测和评估。

•焊接材料的存储和保管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以防止材料受潮、受热或受损。

3.4 施工工艺要求进行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工程施工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施工工艺要求,具体要求如下:•清洁表面:在焊接之前,必须清洁焊接表面,确保其不受污染和氧化。

•预热处理:对于厚度大于等于20mm的构件,在焊接前必须进行预热处理,以减少焊接应力和提高焊接质量。

钢结构的焊接要求规范

钢结构的焊接要求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钢结构从下料、组对、焊接、检验等工艺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

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 钢时宜选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钢时宜选用E50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

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1.2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2.1.3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条、测温计等。

2.2作业条件2.2.1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2.2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2.2.3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2.4环境温度低于0℃,对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电弧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焊缝检查。

3.2钢结构电弧焊接3.2.1平焊选择合格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1、焊接H型钢腹板与翼缘的连接焊缝,当腹板厚度<16mm时可采用角焊缝连接。

当腹板厚度≥16mm时采用K形或U形坡口全焊透焊缝连接。

2、钢板对接接头:T型接头和要求全焊透焊缝,应在焊缝两端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应与焊件相同。

引弧应在焊道处进行,严禁在焊道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焊接完毕后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板和引出板,不得用锤击落。

3、箱型构件横隔板的焊接,可采用熔嘴电渣焊或电渣焊设备进行,同一横隔板两侧的电渣焊应同时施焊,并一次焊接成型。

4、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出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在同一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否则应更换母材。

5、栓焊混合连接时,应先栓后焊。

6、拼装时,焊接顺序应考虑焊接变形的影响,焊接顺序按工艺试验确定,要求焊接变形及焊接残余应力最小。

7、所有构件的下料长度应考虑拼接焊接的收缩变形及其它引起的压缩变形影响。

8、钢管等空心构件的外露端口要求采用钢板作为封头板,并采用焊缝封闭,并确保组装、安装过程中构件不得积水。

9、所有外露焊缝均需磨平处理。

钢结构工程施工焊接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焊接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焊接规范第一章概述1.1 整体概况为了保障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钢结构工程的焊接工艺和质量控制,包括焊接工程的准备工作、操作规程、验收标准等内容。

钢结构工程包括钢结构框架、钢板、钢梁、钢柱等构件的焊接工作。

1.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钢结构工程的焊接工艺和质量控制,包括焊工的培训、证书要求等。

不适用于特殊焊接工程,如高压焊接、危险品焊接等。

第二章焊接工艺2.1 焊接工艺选择在选择焊接工艺时,应根据钢结构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设备。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

2.2 焊接设备要求焊接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焊接质量和安全。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2.3 焊接材料要求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焊接材料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防止潮湿造成焊接质量问题。

第三章焊接操作规程3.1 焊接前准备焊接前应对构件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油污和杂物。

留有焊缝时,应进行模板定位和预热工作。

检查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确保良好的工作状态。

3.2 焊缝焊接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焊接操作,控制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确保焊接接头质量。

焊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热量,防止焊接变形和裂纹的产生。

3.3 焊接收尾焊接完成后,应对焊接接头进行除渣、打磨等处理,保证焊接接头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检查焊缝是否完整、密实,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章质量控制4.1 焊接质量检测焊接接头应进行焊缝探伤、拉伸试验、硬度检测等质量检测,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未达标的接头应及时修补或重新焊接。

4.2 焊接质量验收焊接工程验收应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验收标准应明确、标准化。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确保验收结果的可靠性。

第五章安全措施5.1 焊接作业安全焊接作业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保证焊接人员的人身安全。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钢结构焊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船舶、汽车制造等行业。

它对焊接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下面将从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控制三个方面介绍钢结构焊接技术的要求。

首先,钢结构焊接技术对焊接材料的要求较高。

焊接材料一般为焊条或电弧焊接材料,其性能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焊材的选择应根据焊接工艺的要求、焊接部位的特点以及所需的焊接强度等因素进行。

其次,钢结构焊接技术对焊接工艺的要求较高。

焊接工艺是指焊接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焊接设备的选择和设置、焊接电流电压的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顺序的确定等。

在钢结构焊接中,一般采用电弧焊接或气体保护焊接等方法,要求焊接接头和焊接结构的连接牢固、焊缝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同时保证焊接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最后,钢结构焊接技术对焊接质量控制的要求较高。

焊接质量包括焊缝的完整性、焊缝的内部结构、焊缝的力学性能等方面。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焊前准备工作的完善、焊接工艺参数的严格控制、焊接过程的监控和检测、焊后的检验和评定等。

同时,对于重要的焊接接头和结构部位,还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和破坏性试验等,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总之,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焊接材料的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焊接工艺的参数控制稳定,焊接质量的检验评定合格。

只有确保焊接接头和结构的牢固和可靠,才能保证钢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钢结构焊接技术的要求需要严格执行,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1焊接工艺评定1.1开始钢结构加工制作前,应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方案。

焊接工艺评定方案,是针对现场钢结构焊接施工特点,选用工程中最具特点的焊接位置进行试验。

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中“焊接工艺评定”的具体规定及设计施工图的技术要求,在施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凡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在钢结构构件制作及安装施工之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1)国内首次用于钢结构工程的钢材(包括钢材牌号与标准相符但微合金化元素的类别不同和供货状态不同,或国外钢号国内生产);2)国内首次应用与钢结构工程的焊接材料;3)设计规定的钢材类别、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制度以及施工单位所采用的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后热措施等各种参数的组合条件为施工企业首次采用。

1.2各项(包括风割)试验应在焊接工艺评定方案指导下完成,并采用将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作为试验的样品。

1.3试验样品应从将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中挑送并做好标记。

1.4 20mm厚的试验材料可代表≤20mm厚的材料,38mm厚的试验材料可代表20mm 至38mm厚的材料,超过38mm厚的材料按每增加6mm做一次试验。

1.5焊接程序试验应包括代表实际工程加工条件下,模拟的最不利情况下试件的焊接。

如实际制作前已经涂底漆,在试验前样品材料也应涂相同底漆。

焊后试件应不不低于10℃的环境中放置72小时以上,然后截断作裂隙和其它缺陷检查。

1.6焊接工艺评定根据钢结构的设计节点形式、钢材类型、规格、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等,指定焊接工艺评定方案,拟订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按规定实施焊接试件、切取试样并由具有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认证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试验。

1.7焊接工艺评定的施焊参数,包括热输入、预热、后热制度等应根据被焊材料的焊接性制订。

1.8焊接工艺评定所用设备、仪表的性能应与实际工程施工焊接相一致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第一小节基本规定1、建筑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可分为一般、较难和难三种情况。

施工单位在承担钢结构焊接工程时应具备与焊接难度相适应的技术条件。

2、施工图中应标明下列焊接技术要求:(1)应明确规定结构构件使用钢材和焊接材料的类型和焊缝质量等级,有特殊要求时,应标明无损探伤的类别和抽查百分比;(2)应标明钢材和焊接材料的品种、性能及相应的国家现行标准,并应对焊接方法、焊缝坡口形式和尺寸、焊后热处理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

对于重型、大型钢结构,应明确规定工厂制作单元和工地拼装焊接的位置,标注工厂制作或工地安装焊缝符号。

3、制作与安装单位承担钢结构焊接工程施工图设计时,应具有与工程结构类型相适应的设计资质等级或由原设计单位认可。

4、钢结构工程焊接制作与安装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1)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企业资质和焊接质量管理体系;(2)应具有规定资格的焊接技术责任人员、焊接质检人员、无损探伤人员、焊工、焊接预热和后热处理人员;(3)对焊接技术难或较难的大型及重型钢结构、特殊钢结构工程,施工单位的焊接技术责任人员应由中、高级焊接技术人员担任;(4)应具备与所承担工程的焊接技术难易程度相适应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检验和试验设备;(5)属计量器具的仪器、仪表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6)应具有与所承担工程的结构类型相适应的企业钢结构焊接规程、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等技术软件;(7)特殊结构或采用屈服强度等级超过390MPa的钢材、新钢种、特厚材料及焊接新工艺的钢结构工程的焊接制作与安装企业应具备焊接工艺试验室和相应的试验人员。

5、建筑钢结构焊接有关人员的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接技术责任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焊接技术培训,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有一年以上焊接生产或施工实践经验;(2)焊接质检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有一定的焊接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并具有质检人员上岗资质证;(3)无损探伤人员必须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其相应等级证书应在有效期内;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焊缝无损检测和审核工作;(4)焊工应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其施焊范围不得超越资格证书的规定;(5)气体火焰加热或切割操作人员应具有气割、气焊操作上岗证;(6)焊接预热、后热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

钢结构工程施工焊缝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焊缝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焊缝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钢结构工程施工焊缝质量管控,规范焊接技术和操作,保障工程安全可靠,提高焊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钢结构工程的构件焊接及验收。

第三条所有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制定详细的焊接程序规程,并配备合格的焊接工艺人员。

第四条焊工必须熟悉和掌握焊接工艺规程,并持有相应的焊工证书。

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工艺规程,以确保焊缝质量。

第五条焊接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操作或违反规定的建设条件。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设置焊接工艺管理与控制制度,并落实相应的责任,确保焊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第七条焊接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不得使用过期或损坏的焊接材料。

第八条焊接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第二章焊缝结构第九条焊缝的结构形式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焊缝的种类、尺寸、位置和数量等。

第十条焊缝以直尺、弯尺或其它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保证焊缝质量。

第十一条焊缝表面应该平整、光洁,不得出现焊渣、裂纹、夹渣、烧穿和未熔合等缺陷。

第十二条焊缝应当符号清晰可辨,以便于验收和追踪。

第三章材料与设备第十三条焊接填充材料应与基体材料相匹配,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干燥并清洁。

第十四条电焊机应当配置软、硬、中、其他博锐贝斯方式,依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焊接设备。

第十五条焊接设备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第四章施工准备第十六条施工前应当对焊接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质量。

第十七条施工前需制定详细的焊接工艺流程,明确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

第十八条施工现场应准备好相应的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五章焊接工艺第十九条焊工必须熟悉所用的焊接工艺规程,并持有相应的焊工证书。

第二十条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操作,并确保焊接质量。

第二十一条所有焊接过程中需要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干燥,以确保焊接质量。

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要求及焊接技术

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要求及焊接技术

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要求及焊接技术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是现代建筑领域中一项关键的技术,它在构件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介绍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的相关要求以及常用的焊接技术。

一、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要求1. 焊工资质要求对于进行钢结构构件焊接工作的焊工,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

通常要求焊工持有相关的焊接操作证书,如焊接工程师、焊接技师等级证书,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焊接实践经验。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焊工能够熟练操作焊接设备,并能够掌握焊接技术的要点。

2. 检查与评价标准在进行钢结构构件焊接时,需要严格检查和评价焊接质量。

常用的评价标准包括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尺寸、焊缝强度等方面。

通过对焊缝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可以判断焊接质量是否合格,从而确保钢结构构件的安全和可靠。

3. 材料选择与准备钢结构构件焊接中,应正确选择焊接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材料准备工作。

对于建筑钢结构焊接,常用的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和焊剂等。

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应确保焊接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并且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

此外,还应对焊接材料进行合理的处理和保管,以保证其性能和质量不受损害。

二、常用的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1. 手工电弧焊接手工电弧焊接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

它通过将电弧产生的高温作用在工件上,使焊接材料熔化并与工件形成连接。

手工电弧焊接简单易行,适用于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焊接需求。

然而,手工电弧焊接的劣势是工作效率较低且焊接质量受焊工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影响。

2. 氩弧焊接氩弧焊接是一种利用惰性气体(如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技术。

氩弧焊接主要适用于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如船舶建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通过使用氩气保护电弧焊接区域,可以防止焊接过程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有害物质对焊缝质量的影响。

氩弧焊接具有焊接速度快、焊接质量好等优点,但相较于手工电弧焊接,设备要求较高,操作技术要求也更高。

3. 感应焊接感应焊接是一种利用感应电流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的技术。

钢结构的焊接要求规范

钢结构的焊接要求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钢结构从下料、组对、焊接、检验等工艺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

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钢时宜选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钢时宜选用E50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

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1.2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2.1.3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条、测温计等。

2.2作业条件2.2.1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2.2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2.2.3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2.4环境温度低于0℃,对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电弧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焊缝检查。

3.2钢结构电弧焊接3.2.1平焊3.2.1.1选择合格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3.2.1.2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案

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案

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案一、焊接任务分析本工程的焊接主要集中在钢柱、钢梁的对接,焊缝形式为钢柱的对接焊缝及钢梁翼缘的横焊对接焊缝。

根据焊缝的特点,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钢梁的对接焊缝。

二、焊接接头设计现场焊接节点主要是桁架梁与支撑连接的焊缝,现场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需要探伤。

三、焊接作业流程严格按“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工艺参数和作业顺序施焊,焊接作业流程图如下:施工准备四、焊接材料根据钢结构的母材选用焊接材料的品牌,焊接材料选用表如下:天气条件:气体保护焊在风速超过2米/秒、手工电弧焊在风速超过8米/秒时,应采取良好的防风措施,防止焊缝产生气孔。

遇有雨雪天时一般停止施工,若因进度要求需赶工时,除局部加热和防风外,焊缝必须在采取有效的防雨雪措施后才能施工(如搭设防护棚)。

焊道底层处理:焊道底层应清理干净,并按照工艺要求检查坡口,焊缝底部采用钢垫板或陶瓷垫板,对局部焊道坡口部位进行现场修理,直至达到要求才能开焊。

正式焊接前,焊条、焊丝、焊道等应烘烤保持干燥,严格清除水分。

焊前预热及层温:焊前进行预热是防止层状撕裂的有效措施之一,预热范围为焊缝区域外延100~150mm。

焊接时每个焊接接头应一次性焊完。

施焊前,注意收集气象预报资料。

预计恶劣气候即将到来,并无确切把握抵抗的,应放弃施焊。

若焊缝已开焊,要抢在恶劣气候来临前,至少焊完板厚的1/3方能停焊;且严格做好后热处理,记下层间温度。

焊接后热及保温:在焊后立即进行后热处理,加热采取远红外线加热器,布置在焊缝两侧各100mm的范围内,并外包石棉布进行保温,后热处理温度200~250℃,在此温度下保温时间依据构件厚度而定,一般为每25mm板厚0.5h,且不小于1h,然后使焊缝缓慢降到常温。

根据焊接收缩量调整位置偏差值:考虑到钢柱、钢梁焊接后发生焊缝收缩,根据焊缝的收缩值和同轴线焊缝总的收缩值,在构件安装校正时取得一个预偏值,使焊接完成后构件的位置回到预定的位置,尤其要注意减小焊缝收缩造成的累积误差。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技术要求一常用焊接方法1手工电弧焊;2CO2气体保护焊;3埋弧焊;3.1埋弧焊施工技术要求:3.2正确选用适合与构件母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焊丝和焊剂)。

3.3正确保管和使用焊接材料。

3.4选择合适的接头型式和尺寸,装配时应保证坡口的装配精度要求。

埋弧焊的特点之一是焊接过程中电弧不可见;焊接时,机器按焊前给定的条件(电流、电压、速度等)进行焊接的。

因此,如果坡口的钝边、根部间隙和坡口角度不准确就会产生烧穿、未焊透、余高太高或太低等焊接缺陷。

3.5选择合适的焊接条件(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3.6保持良好的坡口表面状态。

如果焊接时坡口表面有锈、水分、油污等杂质,则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气孔等缺陷,因此焊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其附近进行清理。

二工艺流程1焊口组对→焊口检查清理→预热(必要时)→焊接→后热(必要时)→焊后热处理(必要时)→焊接检查三质量标准1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的规定。

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

3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做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

钢结构构件制作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构件制作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构件制作焊接技术要求一、常规要求1、焊工应经培训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担任焊接工作;2、重要结构件的重要焊缝,焊缝两端或焊缝交叉处必须打上焊工代号钢印;3、焊前对焊件应预先清除焊缝附近表面的污物,如氧化皮、油、防腐涂料等;4、在零摄氏度以下焊接时,应遵守下列条件:①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能自由收缩;②不准用重锤打击所焊的结构件;③焊接前需除尽所焊结构件上的冰雪;④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具体温度根据工艺试验定;5、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必须封焊主板腹板、筋板、隔板的端厚度方向及连接件的外露端部的缝隙;6、钢结构件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7、双面对接焊焊接应挑焊根,挑焊根可采用风铲、炭弧气刨,气刨及机械加工等方法;8、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9、焊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焊位置;10、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焊丝、焊钉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11、施工单位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写出工艺评定报告,并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12、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13、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14、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15、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16、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溶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部位打上焊工钢印;17、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焊缝探伤检验;二、根据焊接结构件的特点、材料及现场条件的可能,焊接方法可选择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三、返修1、焊接过程中或焊后发现缺陷必须及时返修;2、焊缝缺陷可用风铲或碳弧气刨清除,对于淬火倾向大的钢材,使用碳弧气刨时必须将焊件预热至150℃以上;3、发现缺陷,特别是裂纹应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订出措施后返修,裂纹清除前应仔细查找其首尾,在尾端钻孔以防扩展,然后再清除、焊补;4、要求焊后热处理的构件,应在热处理前返修,如果在热处理之后发现缺陷,待返修后应重新热处理;四、焊接检查1、焊接检查员应根据构件技术条件、工艺文件和本守则规定内容进行检查;2、检查工作内容:①焊前检查焊接材料、焊接零部件、构件及装配质量;②焊接过程中检查焊接规范、焊接顺序和分段方法;③焊后检查焊接质量、合格后打上检查员印记;五、安全操作技术执行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六、焊后工作1、焊件摆放整齐,堆放要安全,场地打扫干净;2、填好交接班记录;钢构件的包装与运输一、包装与贮存1、包装钢结构工程的构件中包装应根据构件的特点、运输的条件如海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或裸装、途中的搬运方法、可能遇到的贮存条件以及合同的要求等因素确定,并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如下:①构件编号:由于钢结构工程构件品种较多,易混乱,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有规定的符号,标明在一定的位置上显示,它对下料、制作、涂装、验收以及追溯都起到正确的辨认作用;在包装前必须将各种符号转换成设计图面所规定的构件编号,并用记号笔或油漆或粘贴纸标注于构件的规定部位,以便包装、交付和安装时识别;②包装箱上应有标明构件所属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图纸号、构件号或数量、重量、外形尺寸、重心、吊点位置、制造工厂或公司、收货单位、地点、运输号码等内容的粘贴纸或其他方式的标志;③包装应在构件涂层干燥后进行;包装应保护涂层不受损伤,保证构件零件不变形、不损坏、不散失;包装应符合运输的有关规定;④每包包装结束应及时填写包装清单,包装清单应与实物相一致,并经专检确认签字;2、贮存钢构件在包装工作结束后,应按规定进行入库验收或转场堆放,即在装运前进行贮存;贮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贮存区域应整洁,具有适宜的环境条件;②在搬运中应注意构件和涂层的保护;对易碰撞的部位提供适当的保护如枕木、支承架等;③堆放应整齐,垫块应平整,稳定,防止构件在堆放中出现变形;④确保包装箱正确无误、完好地送到指定区域或仓库堆放;⑤搬运后的构件如发生变形损坏、涂层损伤应及时修正补漆,以确保发运前构件完好无损;二、运输与交付1、运输运输和搬入构件进入现场作业时,一旦有不畅通的现场时,即会给工程带来影响,因此在运输或搬运构件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对运输的法规限制、道路、堆放场地、装卸方式等进行了解,并制定充分的计划,控制运输质量;具体要求如下:①对运输线路进行调查,例如道路宽度、路面情况、距离、时间、车辆进入设备的限制,夜间运输问题等;②了解交通法规上有关载物的限制;例如超长、超宽、超高等;③了解现场堆放场的情况;例如车辆进出的道路、是否有堆场等;④了解装卸方式,确认装卸方式的可行性;例如装卸机械的起重量、工作范围等;⑤运输方式的选择应按收货地点及构件几何形状、重量确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⑥运输中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绑捆稳固,防止构件发生变形,避免损伤涂层;2、交付构件交付应满足公司约定的地点、时间、状态、条件的要求,必须做好相应安排,其保证质量的责任一直延续到交付目的地接收方认可为止;交付的同时也包括需方安装方或用户的接收,双方应共同做好以下工作:①构件清单数量的复核;确认交付的包装箱数量或构件数;②付时包装箱或构件是否因运输搬运产生损坏、丢失或污染;或是恶劣环境条件引起的损坏等;③对特殊的物资交付时应附有注意事项说明书;④必要时,由双方共同参与开箱清点确认工作;认真办理交接手续,包括数量、质量的认可;现场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技术一、本章适用于普通碳素结构钢GB700—800优质碳素结构钢GB699—8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1—94的手工电弧焊二、焊接材料1、焊条应符合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85,低合金钢焊条GB5118—85并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如无合格证书,应补作焊条化学成份分析及机械性能试验,确定其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规定和来路不明的焊条;2、焊条的烘干应严格按下列方法进行:①酸性结构钢焊条如E4303J422、E4301J423、E4313J421、E4320J424受潮时,可在75℃—150℃烘干1—2小时,一般情况下允许不烘干;②碱性低氢型结构钢焊条E4316J426、E4315J427、E5016J506、E5015J507在使用前,经350—400℃烘干1—2小时,后放在100—150℃的保温箱内,随烘随用,焊条不允许多次重复烘干;3、焊条使用和保管应按以下规定:①车间领取的酸性结构钢焊条和碱性低氢结构钢焊条应分箱存放、分箱使用,不得混淆,箱外应贴有标签,以免错用;②碱性低氢结构钢焊条在进行烘干处理之前不得去掉塑料袋,不可散装存放;三、焊接规范1、根据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或标准选用焊条,如无具体要求时,低碳钢的焊接可选用E4303J422型焊条,中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焊接选用强度相当级的碱性低氢型焊条;2、直径的选择根据被焊件的厚度、接头形状、焊接位置和预热条件而定;①根据被焊件厚度选择焊条直径,见表10-1表10-1 根据被焊工件厚度先焊条直径②带坡口多层焊时,首层用Ф—Ф4焊条,其他各层用直径较大焊条;③立、仰或横焊,使用焊条直径不大于Ф4;④焊接中碳钢或低合金钢时,焊条直径应适当的比焊同规格的低碳钢小些;3、焊接电流选择①焊接电流的选择可根据焊条使用说明书;②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有关,选择电流I可按近似公式计算:I=Kd式中 d—焊条直径 K—系数,K值按焊条直径选择,见表10-2 表10-2 不同焊条的K值③焊接电流也可查表选取,见表10-3表10-3 焊接电流的选择④立焊时,焊接电流比平焊时要小15—20%,横焊仰焊时小10—15%;焊件厚度大,应取电流的上限值;四、焊接工艺1、引弧应在焊缝前方进行,禁止在待焊零件的非焊接面上引弧和校验电流,也不得在工艺装备上引弧及校验电流,重要焊缝应在引弧板上引弧;2、焊缝长度超过1000毫米时,应根据焊接点采用不同的分段方法进行焊接,每段长度一般为一根焊条所焊焊缝的长度,如下图所示选“焊缝中心”,由此向两端逆向分段施焊,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同时由两端焊向中间;←焊缝中心→5 4 3 2 1 1’ 2’ 3’ 4’ 5’焊接顺序3、对手弧焊的打底焊包括其它焊接方法需手弧焊打底时应采用较细的焊条,并要正确掌握焊条的角度和运条方法,以防产生层间未焊透和根部未焊透等缺陷;4、手工焊时禁止焊条未熔化部分在赤红状态下施焊;5、熔渣在赤红状态时不得清除,焊缝收尾应填满弧坑,焊缝端部必须封口良好,不得将零件边缘咬出缺口;6、电弧中断须重新引弧时,应在弧坑前15—20mm处引弧然后将电弧引向弧坑继续施焊;7、手工电弧焊时要正确运条,保证焊缝的外观质量,焊接过程中若发现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应及时除去,并补焊妥当,然后再继续施焊;8、根据碱性低氢焊条的特点,在焊接时还需注意另外两点:①焊接时须用短弧操作,以窄焊道为宜;②用直流电源时,一般用反极性接法,即焊条接正极;五、常见的手工电弧焊焊接缺陷及纠正预防措施:1、咬边:咬边是在焊缝边缘母材上被电弧烧熔的凹槽;a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焊接时选用过大的焊接电流;②焊接中焊条的把持角度不当;③焊接操作的速度不当;④焊接电弧过长;⑤焊接选用的焊条直径不当;b纠正预防措施:①选用工艺要求的合适电流,避免电流过大;②焊条角度适当;③焊条摆动时在坡口边缘稍慢些,停留时间秀长些;④操作时电弧不要拉的太长;⑤选择适当直径的焊条;c返工处理:咬边深度超过允许偏差的应进行补焊;2、未熔合:未熔合指填充金属与母材之间或填充金属相互之间的熔合状态不良或没有熔合在一起;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焊接电流过小;②焊接速度过快;③坡口形状不当;④金属表面有锈,杂物没清理干净;⑤焊条直径选用不当;⑥焊接时运条角度不当;⑦焊接区域热量不足;b 纠正预防措施:①焊接电流选用稍大,放慢焊接速度,使热量增加到足以熔化母材或前一层焊缝金属;②焊条角度及运条速度适当,要照顾到母材两侧温度及熔化情况;③坡口加工要保持适当角度;④选择适当的焊条直径以及熔入能力好的焊条;⑤对由溶渣、锈、杂物等引起的未熔合,可以用防止夹渣方法处理;⑥焊条有偏心时应调整角度使电弧处于正确方向;c 返工处理:用碳弧气刨、风凿、打磨等方式将缺陷全部清除后再进行补焊;3、焊瘤:焊瘤指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熔池温度过高,液体金属凝固较慢,在重力作用下下附而成;②焊接电流过小;③焊条的角度不适当;④焊接时运条速度、方法不当;b 纠正预防措施:①选用合适的规范,间隙不宜过大;②严格控制熔池温度,防止过高;③焊接时注意运条速度和角度;c 返工处理:用手提砂轮机打磨;4、焊缝过高:焊缝过高是由于焊接不当,使焊道上突出母材表面高度过高而产生的;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焊接电流过小;②焊接速度太慢;b 纠正预防措施:①在工艺要求内尽量提高焊接电流;②焊接速度选用加快;c 返工处理:用手提砂轮机打磨;5、未焊满或弧坑:未焊满是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连续或断续的沟槽;弧坑也属于同一类型;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焊接层次未控制好;②焊接运条速度过快;③焊条收弧未填满弧坑;b 纠正预防措施:①注意焊接层次的控制;②选用适当的运条方法和速度;③焊条收尾时稍多停留一会,或用断续灭弧来填满;c 返工处理:采用补焊进行处理;6、焊角高度不符:焊脚高度不符主要是焊接中其焊脚高度未适当控制,产生过高或欠缺;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焊接时焊条直径选用不当;②焊接时的焊接层次控制不好;③焊接速度不当;b 纠正和预防措施:①注意控制焊接层次;②选用适当的焊条直径;③焊接时注意运条速度;c 返工处理:①焊脚过高,一般不作处理,但焊脚高度过大则用手提砂轮机打磨;②焊脚过小,则按图纸或规范要求的高度进行补焊;7、气孔:气孔是熔池中气体来不及排出而停留在焊缝中的孔眼;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电弧焊接中所产生的气体里含有过量的氢气及一氧化碳所造成;②母材钢种中含硫量过多;③焊条的性质和烘焙温度不足;④焊接部位冷却速度快过;⑤焊接区域有油污、油漆、铁锈、镀锌层等造成;⑥空气湿度太大;b 纠正和预防措施:①选用适当的手工电弧焊焊条;②选用烘焙适当的低氢型焊条;③采取对母材预热等方式延迟冷却速度;④清理焊接区的锈和杂物,镀锌件应选用特殊焊条;⑤去除母材焊接区的结露;c 返工处理:①表面较浅的凹陷可以直接补焊;②其它应用碳弧气刨、气凿或手提砂轮机打磨处理,去除气孔后再进行修补;8、未焊透:未焊透是指电弧未将母材熔化或未填满熔化钨所引起,它分为根部未焊透、层间未焊透,未焊透有时和未熔各很难区分;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采用的焊接电流过小;②焊接速度过快;③焊接根部处理不当;④坡口加工角度过小;⑤装配间隙过小;⑥钝边过大;b 纠正和预防措施:①焊接时加大一点电流;②焊接速度不要太快;③焊件根部处理彻底;④控制好焊接坡口的角度;⑤注意控制好装配间隙,并选用合适的焊条;⑥坡口的钝边不应留的太厚;c 返工处理:返工处理方法同未熔合;9、夹渣:夹渣是在焊接填充金属中或母材的熔合部中残留的熔渣、钨氧化物等;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多层焊时,前道焊渣被后道焊接所包留;②焊接操作不当;③焊接电流过小;④使用不合适直径的焊条;⑤运条角度不对;⑥焊接速度不当;⑦母材冷却速度过快,使焊渣失去流动性;b 纠正和预防措施:①前一道焊渣应清除干净;②焊接时应分清焊渣和铁水;③适当加大焊接电流;④选用合适直径的焊条;⑤注意控制运条角度;⑥适当放慢焊接速度;⑦对焊接区域进行预热;c 返工处理:返工处理的方法同未熔合的处理方法;10、裂纹:裂纹是焊接接头中最危险的缺陷,也是各种材料焊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裂纹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两种;它是在焊接应力及其他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速度中局部区域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而产生的缝隙;其表现为纵向裂纹、横向裂纹、放射状裂纹、弧坑裂纹、间断裂纹群、枝状裂纹;a 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原因:①焊条质量不合格含锰不足,含碳、硫偏高;②焊缝中偶然掺入超过一定量的铜所造成;③在大刚度的焊接部位焊接,收弧过快,产生弧坑引起;b 纠正和预防措施:①应使用合格厂家生产的合格焊条;②应找到铜的来源,设法清除;③改善收弧操作技术,将弧坑填平后再收弧;c 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①焊缝金属中含氢量过大;②母材含碳量过高、冷却速度快引起焊接区域硬化现象;③母材板厚过大以及焊接区刚度大,或作业顺序不当产生大的内应力;d 纠正和预防措施:①使用低氢型焊条;②焊条应烘焙干燥,焊接区域清除油、杂物;③采取正确的焊接顺序;④采取预热、保温及焊后处理等方式消除应力和去氢;e 返工处理:裂纹有可能延伸,因此必须将有裂纹的地方全部予以铲除,并在两端各延长50mm也同样铲除;在修补前应先明确裂纹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返工焊接工艺,提出预防措施后才进行修补;11、烧穿:烧穿是指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北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焊接电流过大,热量大集中;②选用焊条直径过大;③拼装间隙过大;b 纠正和预防措施:①适当减小焊接电流,注意运条速度和方式;②根据焊件厚度选用焊条;③注意装配间隙;c 返工处理:用手提砂轮机或碳弧气刨清除烧穿残留和缺陷后再进行补焊;12、其他缺陷:其它缺陷主要有电弧擦伤、飞溅、表面撕裂、磨痕、打磨过量等;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在焊缝坡口外部引弧产生于母材金属表面上的局部损伤;②不按操作规程及时清除焊接过程中熔化的金属颗粒和熔渣向母材飞散而粘附于母材焊缝区的颗粒、熔渣;③不按操作规程拆除临时焊接的附件进产生母材表面损伤;④不按操作规程打磨引起的局部表面损伤;⑤不按操作规程使用扁铲或其它工具铲凿金属而产生局部损坏;⑥由于打磨引起构件或焊缝不允许的减薄;b 纠正和预防措施:①加强焊接操作规程的教育和检查考核;②焊接时选用烘干的焊条,注意电流极性、电流大小和电焊条型号;③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焊接和焊后处理工作;c 返工处理:①电弧擦伤应打磨干净,弧深处应补焊后磨平;②及时清理飞溅;③打磨表面撕裂后如低于母材,应补焊后磨平;④超过允许偏差的表面损伤补焊打磨修正;⑤损坏处应打磨,打磨后超过允许偏差的应补焊后打磨;⑥打磨过量应补焊后打磨;。

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要求

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要求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2材料要求1.3主要机具1.4作业条件2、施工工艺2.1手工电弧焊2.2埋弧自动焊2.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2.4熔嘴电渣焊2.5栓钉焊接2.6高层框架结构制作与安装焊接工艺2.7空心球一钢管网架结构焊接2.8钢管桁架结构制作及安装焊接工艺3、质量验收要点4、成品保护5、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5.1环境控制措施5.2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6、应注意的问题7、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7.1控制焊接变形7.2焊后变形矫正7.3焊前预热及后热7.4防止层状撕裂7.5焊后消除应力处理7.6焊缝缺陷返修7.7其他质量通病8、质量记录及内容要求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在构件制作前,工厂应根据施工制造方案和钢结构技术规范以及施工图纸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的要求编制各类施工工艺,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工厂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工艺评审。

生产制造过程应严格按工艺评定的有关参数和要求进行,通过跟踪检测,如发现按照工艺评定规范生产质量不稳定的,应重做工艺评定,以达到质量稳定。

2、钢结构工程中选用的新材料必须经过新产品鉴定。

钢材应由生产厂提供焊接性能资料、指导性焊接工艺、热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参数、相应钢材的焊接接头性能数据等资料;焊接材料应由生产厂提供贮存及焊前烘焙参数规定、熔敷金属成分、性能鉴定资料及指导性施焊参数。

经专家论证、评审和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采用。

1.2材料要求钢结构焊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设计要求。

1.1焊条选用原则1.手工电弧焊时,焊条一方面可以传导焊接电流和引弧,同时焊条熔化后又作为填充金属直接过渡到熔池里,与液态的熔化的基本金属熔合而形成焊缝。

常见的焊条、焊丝、焊剂类型、型号见表2-1。

表2-l焊条、焊丝、焊剂类型、型号的选择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等缺陷,焊缝金属的性能要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设计要求),一般要求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达到母材金属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的下限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构件制作焊接技术要求一、常规要求1、焊工应经培训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担任焊接工作。

2、重要结构件的重要焊缝,焊缝两端或焊缝交叉处必须打上焊工代号钢印。

3、焊前对焊件应预先清除焊缝附近表面的污物,如氧化皮、油、防腐涂料等。

4、在零摄氏度以下焊接时,应遵守下列条件:①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能自由收缩;②不准用重锤打击所焊的结构件;③焊接前需除尽所焊结构件上的冰雪;④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具体温度根据工艺试验定。

5、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必须封焊主板(腹板)、筋板、隔板的端(厚度方向)及连接件的外露端部的缝隙;6、钢结构件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

7、双面对接焊焊接应挑焊根,挑焊根可采用风铲、炭弧气刨,气刨及机械加工等方法。

8、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9、焊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焊位置。

10、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焊丝、焊钉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11、施工单位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写出工艺评定报告,并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12、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

13、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14、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

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

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15、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16、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溶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17、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二、根据焊接结构件的特点、材料及现场条件的可能,焊接方法可选择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三、返修1、焊接过程中或焊后发现缺陷必须及时返修。

2、焊缝缺陷可用风铲或碳弧气刨清除,对于淬火倾向大的钢材,使用碳弧气刨时必须将焊件预热至150℃以上。

3、发现缺陷,特别是裂纹应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订出措施后返修,裂纹清除前应仔细查找其首尾,在尾端钻孔以防扩展,然后再清除、焊补。

4、要求焊后热处理的构件,应在热处理前返修,如果在热处理之后发现缺陷,待返修后应重新热处理。

四、焊接检查1、焊接检查员应根据构件技术条件、工艺文件和本守则规定内容进行检查。

2、检查工作内容:①焊前检查焊接材料、焊接零部件、构件及装配质量;②焊接过程中检查焊接规范、焊接顺序和分段方法;③焊后检查焊接质量、合格后打上检查员印记。

五、安全操作技术执行《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六、焊后工作1、焊件摆放整齐,堆放要安全,场地打扫干净。

2、填好交接班记录。

钢构件的包装与运输一、包装与贮存1、包装钢结构工程的构件中包装应根据构件的特点、运输的条件(如海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或裸装)、途中的搬运方法、可能遇到的贮存条件以及合同的要求等因素确定,并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如下:①构件编号:由于钢结构工程构件品种较多,易混乱,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有规定的符号,标明在一定的位置上显示,它对下料、制作、涂装、验收以及追溯都起到正确的辨认作用。

在包装前必须将各种符号转换成设计图面所规定的构件编号,并用记号笔(或油漆)或粘贴纸标注于构件的规定部位,以便包装、交付和安装时识别。

②包装箱上应有标明构件所属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图纸号、构件号(或数量)、重量、外形尺寸、重心、吊点位置、制造工厂(或公司)、收货单位、地点、运输号码等内容的粘贴纸或其他方式的标志。

③包装应在构件涂层干燥后进行;包装应保护涂层不受损伤,保证构件零件不变形、不损坏、不散失;包装应符合运输的有关规定。

④每包包装结束应及时填写包装清单,包装清单应与实物相一致,并经专检确认签字。

2、贮存钢构件在包装工作结束后,应按规定进行入库验收或转场堆放,即在装运前进行贮存。

贮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贮存区域应整洁,具有适宜的环境条件。

②在搬运中应注意构件和涂层的保护。

对易碰撞的部位提供适当的保护(如枕木、支承架等)。

③堆放应整齐,垫块应平整,稳定,防止构件在堆放中出现变形。

④确保包装箱正确无误、完好地送到指定区域(或仓库)堆放。

⑤搬运后的构件如发生变形损坏、涂层损伤应及时修正补漆,以确保发运前构件完好无损。

二、运输与交付1、运输运输和搬入构件进入现场作业时,一旦有不畅通的现场时,即会给工程带来影响,因此在运输或搬运构件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对运输的法规限制、道路、堆放场地、装卸方式等进行了解,并制定充分的计划,控制运输质量。

具体要求如下:①对运输线路进行调查,例如道路宽度、路面情况、距离、时间、车辆进入设备的限制,夜间运输问题等。

②了解交通法规上有关载物的限制。

例如超长、超宽、超高等。

③了解现场堆放场的情况。

例如车辆进出的道路、是否有堆场等。

④了解装卸方式,确认装卸方式的可行性。

例如装卸机械的起重量、工作范围等。

⑤运输方式的选择应按收货地点及构件几何形状、重量确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

⑥运输中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绑捆稳固,防止构件发生变形,避免损伤涂层。

2、交付构件交付应满足公司约定的地点、时间、状态、条件的要求,必须做好相应安排,其保证质量的责任一直延续到交付目的地接收方认可为止。

交付的同时也包括需方(安装方或用户)的接收,双方应共同做好以下工作:①构件清单数量的复核。

确认交付的包装箱数量(或构件数)。

②付时包装箱(或构件)是否因运输搬运产生损坏、丢失或污染;或是恶劣环境条件引起的损坏等。

③对特殊的物资交付时应附有注意事项说明书。

④必要时,由双方共同参与开箱清点确认工作。

认真办理交接手续,包括数量、质量的认可。

现场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技术一、本章适用于普通碳素结构钢(GB700—800)优质碳素结构钢(GB699—8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1—94)的手工电弧焊二、焊接材料1、焊条应符合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85,低合金钢焊条GB5118—85)并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如无合格证书,应补作焊条化学成份分析及机械性能试验,确定其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规定和来路不明的焊条。

2、焊条的烘干应严格按下列方法进行:①酸性结构钢焊条(如E4303[J422]、E4301[J423]、E4313[J421]、E4320[J424])受潮时,可在75℃—150℃烘干1—2小时,一般情况下允许不烘干。

②碱性低氢型结构钢焊条(E4316[J426]、E4315[J427]、E5016[J506]、E5015[J507])在使用前,经350—400℃烘干1—2小时,后放在100—150℃的保温箱内,随烘随用,焊条不允许多次重复烘干。

3、焊条使用和保管应按以下规定:①车间领取的酸性结构钢焊条和碱性低氢结构钢焊条应分箱存放、分箱使用,不得混淆,箱外应贴有标签,以免错用。

②碱性低氢结构钢焊条在进行烘干处理之前不得去掉塑料袋,不可散装存放。

三、焊接规范1、根据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或标准选用焊条,如无具体要求时,低碳钢的焊接可选用E4303[J422]型焊条,中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焊接选用强度相当级的碱性低氢型焊条。

2、直径的选择根据被焊件的厚度、接头形状、焊接位置和预热条件而定。

①根据被焊件厚度选择焊条直径,见表10-1表10-1 根据被焊工件厚度先焊条直径②带坡口多层焊时,首层用Ф—Ф4焊条,其他各层用直径较大焊条。

③立、仰或横焊,使用焊条直径不大于Ф4。

④焊接中碳钢或低合金钢时,焊条直径应适当的比焊同规格的低碳钢小些。

3、焊接电流选择①焊接电流的选择可根据焊条使用说明书。

②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有关,选择电流(I)可按近似公式计算:I=Kd式中 d—焊条直径 K—系数,K值按焊条直径选择,见表10-2表10-2 不同焊条的K值③焊接电流也可查表选取,见表10-3表10-3 焊接电流的选择④立焊时,焊接电流比平焊时要小15—20%,横焊仰焊时小10—15%;焊件厚度大,应取电流的上限值。

四、焊接工艺1、引弧应在焊缝前方进行,禁止在待焊零件的非焊接面上引弧和校验电流,也不得在工艺装备上引弧及校验电流,重要焊缝应在引弧板上引弧。

2、焊缝长度超过1000毫米时,应根据焊接点采用不同的分段方法进行焊接,每段长度一般为一根焊条所焊焊缝的长度,如下图所示选“焊缝中心”,由此向两端逆向分段施焊,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同时由两端焊向中间。

←焊缝中心→5 4 3 2 1 1’ 2’ 3’ 4’ 5’焊接顺序3、对手弧焊的打底焊(包括其它焊接方法需手弧焊打底时)应采用较细的焊条,并要正确掌握焊条的角度和运条方法,以防产生层间未焊透和根部未焊透等缺陷。

4、手工焊时禁止焊条未熔化部分在赤红状态下施焊。

5、熔渣在赤红状态时不得清除,焊缝收尾应填满弧坑,焊缝端部必须封口良好,不得将零件边缘咬出缺口。

6、电弧中断须重新引弧时,应在弧坑前15—20mm处引弧然后将电弧引向弧坑继续施焊。

7、手工电弧焊时要正确运条,保证焊缝的外观质量,焊接过程中若发现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应及时除去,并补焊妥当,然后再继续施焊。

8、根据碱性低氢焊条的特点,在焊接时还需注意另外两点:①焊接时须用短弧操作,以窄焊道为宜;②用直流电源时,一般用反极性接法,即焊条接正极。

五、常见的手工电弧焊焊接缺陷及纠正预防措施:1、咬边:咬边是在焊缝边缘母材上被电弧烧熔的凹槽。

a)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焊接时选用过大的焊接电流。

②焊接中焊条的把持角度不当。

③焊接操作的速度不当。

④焊接电弧过长。

⑤焊接选用的焊条直径不当。

b)纠正预防措施:①选用工艺要求的合适电流,避免电流过大。

②焊条角度适当。

③焊条摆动时在坡口边缘稍慢些,停留时间秀长些。

④操作时电弧不要拉的太长。

⑤选择适当直径的焊条。

c)返工处理:咬边深度超过允许偏差的应进行补焊。

2、未熔合:未熔合指填充金属与母材之间或填充金属相互之间的熔合状态不良(或没有熔合在一起)。

a) 产生的主要原因:①焊接电流过小。

②焊接速度过快。

③坡口形状不当。

④金属表面有锈,杂物没清理干净。

⑤焊条直径选用不当。

⑥焊接时运条角度不当。

⑦焊接区域热量不足。

b) 纠正预防措施:①焊接电流选用稍大,放慢焊接速度,使热量增加到足以熔化母材或前一层焊缝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