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三大兵种的演变与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军事装备与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的军事装备与军事制度

军事装备的种类与特点
冷兵器:刀、剑、矛、盾等,特点是杀伤力强,但需要近距离作战
火器:火铳、火炮等,特点是射程远,杀伤力大,但需要火药和火绳等辅助工具
战车:战车、战马等,特点是机动性强,但需要良好的道路条件
防御装备:城墙、堡垒、护甲等,特点是防御能力强,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Part Three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的军事 装备与军事制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中国古代的军事装备
Part Three.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Part Four.
中国古代军事装备与 军事制度的关系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中国古代的军事装备
冷兵器时代的主要装备
刀剑: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冷 兵器,种类繁多,如唐刀、 汉剑等
长矛:长柄武器,用于刺杀 和刺击,如秦朝的长矛、汉 朝的矛等
弓箭:远程武器,用于射杀 敌人,如战国时期的弓、秦 朝的弩等
盾牌:防御武器,用于抵挡 敌人的攻击,如战国时期的 盾、汉朝的盾等
铠甲:防护装备,用于保护 士兵的身体,如战国时期的 铠甲、汉朝的铠甲等
兵制的发展历程
夏商周时期:以血缘关系为 基础的兵制,如“井田制”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职 业军人,如“士”、“兵”
秦汉时期:实行征兵制,如 “秦朝的军功爵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府兵 制,如“北魏的府兵制”
隋唐时期:实行府兵制和募 兵制相结合的兵制,如“唐 初的府兵制”
宋元明清时期:实行募兵 制,如“宋朝的禁军制”、 “明朝的卫所制”、“清 朝的八旗制”

中国兵种分类

中国兵种分类

中国兵种分类中国古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众多不同类型的兵种,这些兵种有助于构建和维护社会秩序,在近代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不同时期中国由军队组成的兵种种类,重点讨论其发展趋势和特点。

首先,我们从古代开始。

古代中国可分为三大类:步兵、骑兵和水军。

步兵主要以步行进攻,从事战斗的器械有矛、戟、弩、火枪等,其中,步枪和火枪是以枪管发射火药弹的军事武器。

骑兵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兵种,其武士往往坐在马背上或是无马行军,使用长剑、长矛、锚戟或火枪等武器进行战斗。

此外,中国古代的水军武器有桨、帆、刀具等,用以发动水上作战。

继古代,我们来看看近现代的中国兵种种类。

近现代中国的兵种可归结为五大类:陆军、海军、空军、特种兵种以及反恐兵种。

陆军主要由坦克部队、步兵部队、工兵部队、机枪部队、装甲部队组成,武器以步枪、机枪、火箭炮、导弹、火炮为主。

海军主要由军舰、潜艇、侦察机等组成,武器以鱼雷、反舰导弹、舰炮等为主。

空军主要由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反潜机等组成,武器以机炮、空对地导弹、空对空导弹等为主。

特种兵种主要有突击队、炸弹队、营救队、特别行动部队等,武器以步枪、火枪、手榴弹、火箭发射器等为主。

反恐兵种主要有陆军反恐营、海军反恐营、空军反恐营等,武器以步枪、机枪、火箭炮、导弹等为主。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中国兵种种类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步兵、骑兵、水军和五大现代陆海空武装军的基础上,但这五大类兵种的发展却是变化多端的。

如今,中国的陆军设备更加现代化,拥有大量机动装备,包括战斗机,坦克,火箭炮等;海军装备也大大改善,拥有最先进的军舰,潜艇,海军航空兵等;空军拥有攻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特种兵种已经成为主流,武器以步枪,火枪,手榴弹,火箭发射器,火焰喷射器等为主;反恐兵种也发展迅速,武器以步枪,机枪,火箭炮,导弹等为主。

从古至今,中国兵种分类多样而变幻,在陆海空武装军,特种兵种,反恐兵种方面表现突出。

世界武器的发展史

世界武器的发展史

世界武器的发展史世界武器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武器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等多个阶段。

1.冷兵器时代:最早的武器是用木头和石头制造的,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金属制作武器,如剑、矛、弓箭等。

在这个时期,武器的使用主要依赖于使用者的力量和技巧。

2.热兵器时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武器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火药的使用使得武器具有了远程打击能力,如火枪、火炮等。

这个时期的武器依然需要人力操作,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杀伤力。

3.机械化武器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武器开始进入机械化时代。

这个时期的武器如坦克、飞机、舰艇等,都具有了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武器的作战效能。

4.信息化武器装备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

这个时期的武器如导弹、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都具有了高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特点,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和作战指挥。

总的来说,世界武器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进化、不断创新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的形态和作战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武器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未来武器将涵盖更广泛的种类和形态,包括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弹药、高能激光武器、电磁轨道炮等。

这些武器将具有不同的作战能力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2.智能化:未来武器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主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武器可以具备更高的自主决策能力和目标识别能力,提高作战效率和精度。

此外,智能化武器还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误伤。

3.信息化:未来武器将更加注重信息化和网络化。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信息处理技术,武器可以获取更多的战场信息和目标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此外,信息化武器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和作战指挥,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4.网络化:未来武器将更加注重网络化和体系化。

通过构建武器网络和信息网络,各种武器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和协同作战,形成一体化的作战体系。

古代冷兵器发展史

古代冷兵器发展史
铁兵器发展期,兵器种类增多
隋唐
唐刀、横刀
铁兵器成熟期,技术精湛
北宋
铁制兵器(刀、戟、斧、矛)、铁铠甲、铁镞
火药兵器出现,铁兵器开始衰落
西周
戈、矛、钺、戟、斧、长体刀、弓箭
兵器种类更完善,青铜刀剑发展迅速
春秋战国
复合剑、长剑、匕首、殳
铁兵器开始出现,青铜兵器仍占重要地位
铁器时代
战国至北宋
铁剑、钢刀、环首刀、陌刀、斩马刀
铁兵器逐渐取代青铜兵器,成为主流
战国至秦汉
铁剑、铁刀、铁戟、铁矛
铁兵器发生期,铸造水平不断提升
三国两晋至南北朝
多种铁兵器
古代冷兵器发展史
发展阶段
时间范围
代表兵器
特点
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晚期至夏朝前
石刀、石斧、石枪
兵器与生产工具两用,逐渐专业化
青铜时代
夏朝至春秋战国
青铜戈、矛、钺、剑、刀、弩机
青铜兵器成为主流,冶炼技术不断进步
夏朝
斧头(钺)
像铲子一样的青铜武器,奴隶制时期的常用武器
商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戈、矛、短刀、弓箭
车战兵器组合,钺(斧)作为权威象征

军事武器发展与创新思维

军事武器发展与创新思维
“以石为兵”,原始人的劳动 生产工具和兵器是没有区别的
发展历程:渔猎工具——木石兵器——铜兵器——铁兵器 餐具文化:筷子 VS 刀叉,问:西餐礼仪?
(2)弓箭的产生
问:猜想原始人怎样发明了弓箭? 弓:原始人发现木制棍棒被外力弯曲变形,而外力一消失 突然恢复原状会产生较大能量…… 箭:削尖的木棒等向各种猎物投击
链接:车马
在青铜器时代,车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作战指挥主要表现为 车阵的部署和阵形的攻防变化,车战其特点是摆兵布阵,进攻 以破阵来实现,防御靠守阵来完成。
秦“带甲百万,车千乘,马万匹 ”,秦扫六合主要兵器是青 铜 兵器。
弩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箭的射程、命中率和发射速度,使步 兵能够在宽大正面有效阻止密集整齐的车阵进攻。因此人们逐 渐放弃传统的车战,而改用步兵和骑兵作战。骑兵,不但有战 车迅猛的特点,而且轻便灵活,很少受地形限制,机动力和战 斗力强。
冷战:美苏军备竞赛,核、计算机、微电子、航天技术…
(2)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 在计算机、航天技术发展的影响下,美、苏、西欧、日本
等国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壮大,主要标 志:精确制导武器、军用卫星、电子战装备、C4I系统……
3.步枪的发展
步枪的发展经过火绳枪、燧发枪、 前装枪、后装枪、线膛枪等几个阶 段,以后又由非自动改进成半自动 和全自动枪等。
问:烟花爆竹成分?
热兵器时代战争的发展 火药用于军事,导致了军事技术、军队结构、作战方式的一系列变革,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为例,战争迫使交战国主要工业部门的 企业转入军工生产,使整个国家经济都服务于战争。
陆地: 坦克的战术技术性能得到发展,取代骑兵成为陆战之王。
海上: 潜艇:除各种火炮装甲舰外,还有小型舰艇鱼雷艇。为隐蔽接近敌人,鱼 雷艇开始向水下发展,潜艇诞生。一战中潜艇在海战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航空母舰:1917年7月,英海军首次将飞机配置到专载海上作战飞机的军 舰上,海军航空兵成为独立兵种

冷兵器发展史

冷兵器发展史

冷兵器发展史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古代冷兵器发展史摘要狭义上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近战武器装备。

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

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

冷兵器按材质分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等兵器;按用途分为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进攻性兵器又可分为格斗、远射和卫体3类;按作战方式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骑战兵器、水战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结构形制分为短兵器、长兵器、抛射兵器、系兵器、护体装具、战车、战船等。

火器时代开始后,冷兵器已不是作战的主要兵器,但因具有特殊作用,故一直延用至今。

关键词:冷兵器;青铜;钢铁;战争;生产力1商周时期商代、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

商周兵器质料以青铜为主,不过在商和西周时仍有石、骨等质料的兵器。

钢铁兵器出现于春秋晚期,但商代已利用陨铁作为青铜兵器上的锋刃。

有的青铜兵器上铸刻族徽或铭文,并常饰有华美的图案纹饰,制工精湛,也是古代的青铜艺术品。

商代到春秋时期盛行车战,因此青铜兵器的制作和使用多与车战联系紧密。

春秋以后铁器兴起,车战衰落,步兵和骑兵野战日益重要,兵器的材质、形状和效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进攻性兵器按用途可分为远射兵器、格斗兵器、卫体兵器3类。

现知年代最早的青铜兵器,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早商遗物,有远射兵器中的箭镞和格斗兵器的戈等。

后随实战需要,又产生出不同的进攻性兵器。

商周的进攻性兵器主要有:①镞。

远射兵器。

商周时已使用了复合弓,并在矢上安装铜镞。

商代的铜镞以扁平的凸脊双翼镞为基本形态,两翼侧刃前聚成锋,向后形成倒刺。

西周时仍使用双翼镞,但镞锋夹角增大,倒刺更加尖锐。

东周时开始出现锥体三棱形镞,三条侧刃前聚成锋,提高了穿透力。

以后又把镞铤改为铁质,这种铁铤铜镞在战国晚期的遗址中常有出土。

冷兵器时代作战方法

冷兵器时代作战方法

冷兵器时代作战方法冷兵器时代是指指时间较早的时代,武器装备主要以冷兵器为主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时代,战争的形态和作战方法与现代战争完全不同。

本文将从冷兵器的种类、战术技巧以及文化因素等方面,对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主要分为近战和远程两种。

近战是指双方士兵亲密接触的战斗方式,一般使用的冷兵器包括刀剑、戟、矛、斧等。

远程则是指使用弓箭、投石器等器械对敌方士兵进行射击。

这两种方式在战场上常常结合使用,以达到最大的杀伤力。

其次,冷兵器时代的战术技巧主要包括军阵、埋伏和突击三种。

军阵是冷兵器时代常用的一种战术,它是将士兵按照一定的队形展开,以增加战斗的稳定性和杀伤力。

常见的军阵有方阵、长蛇阵、锥形阵等。

士兵们通常会依照自己所在的位置和任务执行相应的动作,以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形。

埋伏是利用地形和时间等优势,将一部分兵力隐藏在预定位置,待敌军接近后突然发起袭击的战术。

埋伏可以有效地击溃敌军的士气和战斗力,也是冷兵器时代作战中常见的一种战术。

突击是指利用速度和力量的优势,迅速冲击敌军并将其击溃的战术。

突击通常由骑兵完成,他们在战场上以高速度驰骋,使用长矛或刀剑刺杀敌人。

突击的关键是速度和力量,士兵们需要紧密协作,迅速准确地发动攻击。

此外,文化因素也在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社会,文化对于士兵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影响。

比如,在日本的战国时代,武士道是一种主导思想,强调忠诚、勇气和荣誉感。

武士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自己的主君和家族,这也促使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超人的勇敢和坚韧。

除了上述的战术技巧和文化因素,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法还与士兵的体力、武器的制造水平、情报收集等因素密切相关。

士兵们需要经过严格的体能训练,以应对战场上的高强度战斗。

而武器的制造和维护水平则决定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杀伤力和生存能力。

情报收集则可以提供战场上的实时信息,帮助指挥官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结起来,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法主要包括近战和远程两种方式,并采用了军阵、埋伏和突击等战术技巧。

中国古代兵冷器论文

中国古代兵冷器论文

中国古代冷兵器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

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防也。

”中国古代兵器的产生中国古代兵器,最初是由原始社会晚期(距今约四五千年)的生产工具演变而来的。

由于氏族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引起武力冲突,人们利用各种带有锋刃的生产工具,如石斧、石镰等作为厮杀的工具。

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萌发,促进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开始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部落联盟之间不断发生激烈而残酷的原始战争。

原始战争日益频繁而激烈,仅用有锋刃的生产工具已不适应作战需要,促使人们开始设计和制造专门用于杀伤和防护的特殊用具,它们逐渐与一般生产工具分离开来,于是出现了专用于作战的兵器。

这些武器,是当时人们用石、骨、角、竹等材料,仿照动物的角、爪、鸟喙的制成,与天然的或简单加工的锋刃器和生产工具相比,有较大的杀伤力。

公元前21世纪,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开始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战争,也就开始成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战争。

为适应战争的发展,国家开始建立制作兵器的手工业部门,进行大批量生产,成建制的装备军队。

这就使兵器最后同生产工具相分离而独立存在。

它的客观属性,也从生产工具和防身格斗的结合体,演变为在战争中只用于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以及破坏敌方作战设施的器械和装置。

它的形制,也脱离了对动物角、喙、爪、牙的简单仿制,而引申突出其杀伤构件,突出其杀伤力,扩大其用途,以适应作战的多种需要。

作为独立存在的兵器,其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战争的需求而提高。

中国古代兵器,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

五代末(公元959年)以前是冷兵器时期;北宋初之鸦片战争结束(960年—1860年)是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期。

就兵器制作的材料来看,冷兵器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代以石制(包括骨、角、木、竹制)兵器为主阶段,并出现少量以天然红铜冶炼的小兵器。

第二阶段是商代至春秋时期以青铜兵器为主阶段,但春秋时已出现铁制兵器。

中国古代冷兵器种类

中国古代冷兵器种类

中国古代冷兵器种类一、长兵械1.朴刀2.象鼻刀3.双手带4.春秋大刀5.长杆尖大刀6.青龙偃月刀7.龙头状元刀8.三尖两刃刀9.乾坤日月刀10.枪11.龙枪12.凤枪13.拐枪14.抓枪15.线枪16.锥枪17.棰枪18.铁枪19.旗枪20.梭枪21.花枪22.拐刃枪23.拐突枪24.短刃枪25.短锥枪26.单钩枪27.双钩枪28.板门枪29.鸦项枪30.蒺藜枪31.九曲枪32.三眼枪33.雁翎枪34.虎牙枪35.梨花枪36.环子枪37.透甲枪38.火焰枪39.金钱枪40.蛇镰枪41.铁构枪42.欺胡大43.巴尔恰44.留客住45.竹条镖46.大鹏鸟枪47.捣马突枪48.十字镰枪49.太宁笔枪50.苗族村枪51.太极大枪52.伞头蛇尾枪53.三尾短标枪54.少林挠钩枪55.双头钩镰枪56.蛇矛57.双头蛇矛58.戈59.少林戈60.青龙戟61.三戈戟62.九曲戟63.典韦戟64.月葫戟65.钩镰戟66.方天画戟67.少林蛇尾戟68.殳69.战国殳70.少林殳71.齐眉棍72.夹刀棍73.连珠棍74.梢子棍75.两头梢子棍76.龙棒77.杵棒78.马棒79.抓子棒80.狼牙棒81.牛头杆棒82.拦马橛棒83.带矛狼牙棒84.武当玄武棒85.行者金箍棒86.锚斧87.月牙斧88.凤头斧89.鱼尾斧90.鳌头斧91.长柯斧92.宣花斧93.矬子斧94.车轮斧95.钺96.对钺97.套钺98.铲钺99.降魔钺100.月上钺101.双手钺102.马叉103.火叉104.飞叉105.叉杆106.苗叉107.三头叉108.龙须叉109.牛角叉110.三股叉111.四平叉112.五股钢叉113.抱头钢叉114.捻军铁叉115.少林独股叉116.笔挝117.鹰爪118.朝天爪119.金龙抓120.笔砚抓121.金瓜锤122.悬星锤123.朝鲜打糕槌124.燕子镗125.燕咀镗126.金牛镗127.雷震镗128.阴阳镗129.夜战镗130.风翅镗131.九曲镗132.五齿镗133.元宝铁镗134.梅花镏金镗135.风翅镏金镗136.燕翅镏金镗137.齿翼月牙镗138.九齿迎风镗139.沙氏燕子镗140.长铲141.月牙铲142.金钟铲143.葫芦铲144.凤翅铲145.槊146.掌槊147.禹王槊148.枣阳槊149.混唐槊150.护手槊151.少林长槊152.响钯153.拍钯154.六齿钯155.七星钯156.排耙木157.九齿钉钯158.雁镰159.手镰160.清代镰161.少林长镰162.劈水亮银錾163.少林劈雷錾164.狼筅165.牛角166.判官笔167.齐头168.铁莲花169.避云锄170.日本171.刺天皇172.朝天镫173.八岔树174.少林铁板175.天罡拦面叟176.天荷凤尾镡177.壬九夺命丧178.八能九环禅杖179.双月捧镫状元笔180.少林八宝避云伞181.双棍182.连珠双棍183.太极扎杆184.双头双枪185.拦马双橛二、短兵械1.汉刀2.苗刀3.菜刀4.戒刀5.鱼鳞刀6.鬼头刀7.雁翎刀8.砍马刀9.龙鳞刀10.滚珠刀11.鱼头刀12.三环刀13.云头刀14.柳叶刀15.浪花刀16.太极刀17.八卦刀18.九环刀19.三环尖刀20.五齿九环刀21.金挝钜齿刀22.护手狼牙刀23.侠家单剑刀24.苗族尖刀25.壮族齿刀26.景颇长刀27.彝族短体插刀28.越剑29.古龙剑30.七星剑31.龙泉剑32.鱼藏剑33.蛇形剑34.彝族波形剑35.镰斧36.峨眉37.钩镶38.少林金钩39.铁鞭40.方节鞭41.太师鞭42.秦家鞭43.雷神鞭44.蛇形鞭45.尉迟恭鞭46.袖锏47.龙头锏48.狼牙锏49.混元锏50.方楞铜锏51.棒槌52.五星骨朵锤53.蒺藜骨朵锤54.鞭杆55.太极棒56.柯藜棒57.护手狼牙棒58.丁字拐59.二字拐60.刀枪拐61.上下拐62.十字拐63.孙膑拐64.钩镰拐65.鸳鸯拐66.少林牛头拐67.灵牙杖68.达摩杖69.少林龙头杖70.少林灵云杖71.铁扇72.天罡劈水扇73.武当太极金扇74.草镰75.镗镰76.鸡爪镰77.并头镰78.风车镰79.马牙刺80.蜈蚣刺81.乾坤圈82.跨虎篮83.镏84.马架85.板凳86.铁笛87.铁箫88.铁齿89.铁镐90.铁棱91.铁算盘92.铁扫帚93.铁如意94.铁琵琶95.阴阳钟96.量天尺97.龙头船98.独脚铜人99.吕祖金锥100.傣族铁齿101.护身金佛102.铜头铁身娃娃槊三、双兵械1.月牙刀2.麟角刀3.镔铁双刀4.别离双刀5.蝴蝶双刀6.鹿角双刀7.乾坤日月轮刀8.双凤日月追魂刀9.龙凤双剑10.四门九指剑11.双马戟12.回族双戟13.少林双戟14.双斧15.双板斧16.风头双斧17.子午钺18.护手钺19.金钱钺20.双手钺21.蛇形钺22.龙行双钺23.子午鸳鸯钺24.鸡爪鸳鸯钺25.少林护手双钺26.八卦子午鸳鸯钺27.八卦鸡爪鸳鸯钺28.梅花钩29.蜈蚣钩30.鹿角钩31.双镰钩32.虎头双钩33.凤翅双钩34.双鞭35.双侠鞭36.竹节双鞭37.清代双锏38.少林双锏39.凹面双锏40.布依双锏41.立瓜锤42.卧瓜锤43.雷公锤44.螺丝锤45.霸王锤46.卧瓜铜锤47.护手六棱锤48.八棱紫金锤49.武当双木槌50.双挠爪51.虎爪双抓52.少林追魂铲53.武当自然双铲54.京城荷叶双铲55.男女童子槊56.苏勒拐57.葫萍拐58.鸭子拐59.双短拐60.丁字双拐61.牛心双拐62.孙膑双拐63.浮萍双拐64.八角双拐65.牛心里拐66.少林转堂拐67.少林沉香拐68.少林乾坤双杖69.少林分水双錾70.双圈71.袖圈72.乌龟圈73.乌鳌圈74.少林如意圈75.日月乾坤圈76.日月风火圈77.少林日月乾坤圈78.双轮79.少林五行轮80.风火双轮81.火焰风火轮82.挎虎拦83.跨虎双拦84.手刺85.月牙刺86.峨眉刺87.三星刺88.双轮刺89.鹿角刺90.三星针91.八卦龙形针92.高祖太阳针93.判官双笔94.状元双笔95.龙凤日月双笔96.双手镰97.鸡爪镰98.鸡刀镰99.获手师100.双铁尺101.少林双橛102.羊角双橛103.太极图104.九龙套105.五合掌106.子午钉107.金刚凿108.日月牙109.日月魂110.双钹111.铁筷子112.点穴针113.宫天梳114.铁拳窝115.双迎刷116.僧鞋117.铁印118.鸳鸯手盔119.少林宝镜120.双钵121.日月双122.闭血鸳鸯铎123.闭血鸳鸯幡124.闭血鸳鸯125.鸡爪阴阳锐126.莲花夺命钎127.千里追凤鹤128.护手双狼牙棒四、软兵械1.双头链子枪2.链子剑3.两节棍4.手梢子5.三节棍6.少林童子棍7.铁链夹棒8.龙头杆棒9.银丝鹿角棒10.独角椎11.三仙叉12.剑鞭13.三节鞭14.九节鞭15.筒子鞭16.虎尾鞭17.赶山鞭18.龙梢鞭19.西域鞭20.蛇形软鞭21.少林钩鱼鞭22.廿四节麒麟鞭23.廿四节赫铃鞭24.廿八节窜宫鞭25.卅六节天罡鞭26.十三节蛇骨鞭27.十三节麦骨响铃鞭28.大流星锤29.双流星锤30.亮银链子锤31.棱角流星32.彝族流星33.狼牙球34.锚抓35.双飞抓36.少林滚龙掌37.少林大铁锚38.蛐蜒镗39.梢锤四节镗40.爝41.绳镖42.双头镖43.绳索44.山河带45.蒙仙网46.串珠47.拂尘48.铁莲花49.血滴子50.阴阳扁51.龙须钩52.呜喽嘟53.藏族白嘎五、暗兵械1.飞镖刀2.单指剑3.三指剑4.匕首5.袖圈6.飞叉7.飞铊8.飞爪9.鞭铊10.有尾飞铊11.飞锤12.双飞挝13.铁蛤蟆14.铁蒺藜15.铁鸳鸯16.梅花针17.点穴钉18.锥镖19.鸳鸯镖20.燕子镖21.柳叶镖22.金钱镖23.蝙蝠镖24.四刃镖25.旋风镖26.雪花镖27.枣仁镖28.三星镖29.七星镖30.八刺镖31.仁者镖32.四尖四刃镖33.少林亮银镖34.袖箭35.袖内箭36.梅花袖箭37.摔手箭38.卖眉弩39.少林低头弩40.点穴针41.飞腿踢针42.掌心雷43.四门张44.铁橄榄45.崩龙袖锤46.少林金钗47.双头判官笔48.飞蝗石49.布依飞石50.游球51.排鞋针52.铁弹弓六、御射兵械1.弓2.弓袋3.弩4.三弓床弩5.弹弓6.弹丸7.矢8.箭桶9.火龙出水10.长牌11.藤牌12.竹立牌13.龙头盾牌14.狮头盾牌15.虎头盾牌16.少林盾牌。

军事武器发展历程

军事武器发展历程
备 技 术
同样 有可能使得报警灯出现闪亮故障 。对于这一问题,工作人 员可以 先测量液压 系统 的实际压力,如果 发现有异常 的情况 出现 ,则需要立 刻进行维修 。此外 ,线路短路 同样会 造成这种问题出现 ,为此理 应先 对电阻表进行检测 ,并观察具体电阻值 ,如果数值为 O,则说明电路 目 前 有 异 常 存 在 。
术和编制体 制的改革。例如,冷兵器时代军 队阵型在 中国古代有鱼鳞 就 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在广岛和长崎 两地投下的 ‘‘,J、男孩”和 “胖子”
阵、长蛇阵、偃月阵等,西方国家早期较 多采用的是骑兵 阵,后期随着 原子弹,虽然这两枚 原子 弹加快了 日本 军国主 义的灭亡 ,为人类和平
黑火 药的广泛应用 ,才 出现 了方 阵,线性 阵等阵型革新,甚至 出现 了 和安 全做 出了重 大贡献,但是人们却一直在为消除核武器做努力,包
6地 球物 理 武器 广义的地球物理武器是 指以地 球物理场作为打击和 消灭敌 人的
资本主 义世 界体系和 向帝 国主 义过渡的历史。英 国工业革命后,人类 武器 ,它是以通过干扰 或改 变存在我们周 围的各种地球物理场 (如 电
在战争 中开始使用线膛枪 炮,这标志 着人类近代战争时代的开始。精 磁场、地震波 场、重力场等 ),来达 到瓦解和 消灭对方有生力量 的一
发 明 的 黄 色 烈 性 炸 药 。
超重氢 (L 氚 {chuan})等轻原子核的 热核反 应原理制成 的热核 武
在黑 火药兵器 时代 的早期的 两三个世 纪里,还是 冷热兵器混 用 器或 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
的时代 ,作战时火枪手与长矛兵混合编 队,这就引起了军队的作战战
核武器出现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 ,人类只有一次使用了核武器,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时代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时代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时代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时代,是指从先秦时期到清朝结束的几千年间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主要依靠各种冷兵器战斗和生产,这其中包括刀剑、弓箭、投石器等多种武器,这些武器在古代人们的生产和战争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生产和战争是密不可分的。

此时的生产还未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因此在猎捕、战斗、农耕等活动中都需要采用各种武器。

古代人们对于冷兵器的使用和制造技巧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中国古代常见的冷兵器主要有刀剑、弓箭、战车、投石器等。

其中,刀剑是中国古代战争中最为常见的武器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刀剑已成为地位的象征,它们制作精巧、材质优良、刀剑造型优美,非常适合手持作战。

而弓箭作为古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使用广泛,主要以射程高、杀伤力强的优点著称,早期以竹、木、兽骨等为制造材料,到汉代时期,逐渐改为以黄、铜、铁质为主要材料制作。

在古代战争中,战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武器装备。

战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加强部队的机动性和显赫的象征作用。

车轮用铁制造,车辕和车轴用硬木制造,而车体用竹、木、皮革等材料拼接而成。

在部队进行战斗时,战车常常成为主要的攻防工具之一,它可以载人载物,还可以用车上的武器攻击敌军。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投石器也是一种常见的战争武器。

投石器主要包括弓石车、投石车等,这些武器可以发射石子、火球等物品攻击敌人,对于攻城、攻坚、攻击堡垒等战役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弓石车较小,适合用于自卫或防御,而投石车则可以大规模的使用,其攻击力也相应大大加强。

除了以上常见的武器还有一些异类武器,如连弩、云梯等。

千百年来,不断有人对这些武器进行改进和升级,使得武器技术日趋成熟。

不仅如此,在古代战争中,还有各种肉搏武器如棍、杖、锤等,这些武器灵活多变,也是古代战场上的致命之物。

总之,在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时代,各种冷兵器威力强大,制作精良,深受古代人民所喜爱,也成为中国古代兵器制造技术的代表。

古代兵器的演变与发展武器技术的进步与变革

古代兵器的演变与发展武器技术的进步与变革

古代兵器的演变与发展武器技术的进步与变革古代兵器的演变与发展武器技术的进步与变革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兵器的演变与发展不仅与战争形态的变化密不可分,也是人类智慧与创新的结晶。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兵器经历了多次革命性的变革,从最初的简单武器到精巧复杂的兵器系统,一步步推动着战争的进程和技术的发展。

第一阶段:原始兵器的出现在古代,人们生活在原始社会中,只能依靠身体力量进行斗争。

最早的兵器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制工具和武器成为人类狩猎、战斗的主要工具。

石制斧头、石锛等工具的使用为人类战斗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金属兵器的出现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始大规模使用金属兵器,这标志着战争技术的新纪元的到来。

青铜器的出现使得战士们能够使用更为坚固和锋利的武器。

青铜剑、戈和矛等成为决定战局的重要武器。

而且,金属兵器的制造需求推动了金属冶炼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后续兵器的革新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火药武器的革新尽管金属兵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效果,但在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之前,战争依然受限于武器的射程与破坏力。

公元9世纪,中国发明了火药,这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大创举。

火药的发明为武器技术的进一步进步提供了契机。

火药的运用使得火炮、大炮这样的远程杀伤兵器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格局。

第四阶段:枪械时代的到来随着火药技术的推广与革新,火器的形态也逐渐丰富起来。

从最早的火枪到后来的手枪、步枪,再到机枪和重型武器,枪械的演进和应用标志着兵器技术的重大突破。

枪械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和射程,使得步兵的火力更加强大,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第五阶段:现代兵器技术的革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兵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从飞机、坦克到导弹和核武器,现代战争已经成为一场高科技武装的较量。

随着核武器的出现,战争的性质与规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也使得战争的指挥与控制变得更加精准与高效。

总结:古代兵器的演变与发展体现了人类工艺、技术和文化的进步。

古代兵种

古代兵种
1.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出现骑兵的国家,春秋未期,步兵兴起,各国车步并重,出现了少量的骑兵,同战车步兵混编,仅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辅助力量。(与欧洲相比,应是稍迟了一些)
战国时代骑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出现,当时各大国均建立了骑兵部队,如秦、赵等国均号称"车于乘,骑万匹",军队作战由步、骑为主渐渐转变为车、骑并重。
队列不是凭空产生的,队列的出现是有着实战意义的。。。如果溯源的话,现代队列的远亲应该是冷兵器战争时代的“阵”,一提到“阵”,我们可能往往想到“杨家将”、“水浒传”等评书,旧小说中所描绘的什么“天门阵”、“八门金锁阵”、“二元混一阵”。战斗时,只要敌将一冲入阵中,阵中就会飞沙走石,黑雾弥漫,喊杀阵阵,从而被困入阵中。总之,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是玄了。。。实际上这是小说家把古代军阵神话了,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胡诌八扯。。。
3.中国古代阵法
看日本黑泽明大师的古代日本战国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阵法,以扇指挥,法操练,是古代治军的重要方法。通过操练,教给士卒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使他们熟悉各种信号和口令,在战斗时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整体合力。阵法操练是将乌合之众训练成军队的有效途径。今天各国军队使用的队列,就是古代阵法操练的残余。目前各国均使用西式队列,原来东方的队列已不可见,但是基本的原理是相同的。西式队列较东式队列严肃整齐,指挥多用口令,东式则是以旗号、金、鼓为主,日本使用军旗、法螺贝、太鼓、钟和军配。战国名将武田信玄擅长阵法训练,武田的军容,常使人感到危险。
战国时期《孙膑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将春秋以前的古阵总结为十阵。这“十阵”分别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等。水阵和火阵讲的是水战和火战的战法,不是单纯的战斗队形,所以孙膑十阵实际上只有八种基本的战斗队形。。。

军事科技-冷兵器之铁器时代

军事科技-冷兵器之铁器时代

戈是我国古代独有的长兵器,
由柲(柄)和戈头组成,戈的 攻击方式为:勾、啄两种。 春秋时盛行车战,而车战的近 战是在战车交错时展开的,用 矛的话很难借助战车的冲力, 同时也难以在交错的瞬间击中 目标,沉甸甸的长刀则不但比 戈笨重,而且更容易磨损失效。 于是善于啄杀的戈就成了当然 的主力。戈可以认为就是木棍 前端横向绑上铁刃,除了啄杀 敌人外,还可以勾住敌军扯到 身边,再由执剑的同伴当胸补 上一剑。 戈有些很不好的缺点,比如头部易脱落、因挥击而攻击缓慢等, 所以戟的诞生就成为了必然。
戟可以说是戈与矛的混合体,它可推可勾可啄可刺,在三国时代发展到了顶 峰,例如以武力闻名的一吕二赵三典韦中,冠军季军使用的一个是方天画戟, 另一个就是双铁戟。 三 国 典 韦 , 一 双 铁 戟 八 十 斤 , 勇 猛 无 三国吕布吕奉先,擅使方天画戟,三国第一猛将, 比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布尚不惧。可惜辕门射戟, 毁了画戟神眼,落得个被缢死白门楼的下场。

耙耙又名「扒」,和农家的铁齿 耙差不多。主要用于船战,可以 隔架敌人长兵器,也能趁机杀伤 敌人。《西游记》中,猪八戒用 的「九齿钉耙」就是这种兵器。

唐初的战将秦琼善使双锏。
秦琼秦叔宝的梧桐双锏最厉害,锏打三州六府, 马踏黄河两岸,威镇山东半边天。
「锏」的外形像无刃剑,为短兵器、兼作暗器用,因为外观是三或四楞形, 类似竹简。锏通常藏于腰间,以随身防护,十八般兵器中,只有锏一定用 双,所以习称「双锏」。
古代多名剑:楚有龙泉,秦有太阿、工布,吴有干将、莫耶、 属镂,越有纯钩、湛卢、豪曹、鱼肠、巨阙诸剑。
剑的没落
从秦开始,战场逐渐由骑兵主导。骑兵既然成为军队的功击主力,伴随 而来的是战术的改变与装备的革新,由於骑兵冲锋的速度极快,单手施 力的长剑固然仍能直刺敌人,予以重创,但冲力之大也足可把骑兵拉下 马来,陷入挨打的困境,因此,马上的短兵显然要特重其切削的性能, 加上强韧的铁器也已相当成熟,长剑於是渐渐为长刀所取代,并在汉代 末期完全退出战场,但是它的象徵意义却从未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褪过色, 甚至还结合了道家的神秘色彩,被盖上一层玄之又玄的厚厚面纱。剑术 也一直受到重视,不论王公贵族、武林豪侠,仍然喜欢练剑、佩剑,我 们可以说:剑虽然在战场上没落了,但在民间它始终保有王者的地位。

国防与军事科学论文

国防与军事科学论文

军事技术的演变与战争方式的关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食物、需求、领土等原因爆发了无以计数的战争。

但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其科技及军事技术的发展程度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各个时代的战争方式的差异。

武器的先进程度,决定战争的方式。

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大的军事变革。

第一次是从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的军事变革;第二次是从热兵器发展到机械化兵器的军事变革;第三次即目前进行的由机械化兵器向信息化兵器发展的军事变革,也即新军事变革。

1.冷兵器时代(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在石器时代,人类学会了制造使用石刀、石斧等简单的生产狩猎工具,这也作为了早期战争时使用的武器。

冶金技术的出现,使兵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金属的刀、箭、矛、盔甲等,逐渐代替了石器武器。

马匹、以马为动力的战车、风帆为动力的战船也在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当时的兵器是靠人的体力操作,这就决定了其作战方式只能是集团布阵,短兵相接,以火把、击鼓等为信号。

双方战争的优势只能在作战勇猛程度,后勤补给快慢,人数多少上得以体现。

军事技术含量较低。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军事技术的发展也较慢。

2.火器时代(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火药的发明,标志着军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如,燃烧性、爆炸性、管形火器,有人控制的火炮和枪等具有较大杀伤力的武器,应用于实战中,大大提高了战斗效能。

以火药为基础制作的武器杀伤力较大,在战争中使用火器多的一方,处于战争优势。

但由于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基本处于封建社会,生产停留在手工业方式,科学技术发展较慢,因而军事技术发展也较慢。

在火器出现后的700年间,冷兵器在战争中仍占重要地位。

直到17世纪中叶发明刺刀后,其他冷兵器才被逐渐淘汰。

3.机械化兵器时代(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二战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蒸汽机的发明,冶金、化学、机械制造等工业的发展,为近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使它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的兵种发展历程

我国的兵种发展历程

我国的兵种发展历程中国的兵种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形成联军合作的局面,而兵种也逐渐多样化。

那个时候,主要的兵种包括步兵、骑兵、弓弩兵和车兵。

这些兵种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各国的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到了唐朝时期,我国的军队在一系列战争中逐渐发展出了更加完善的兵种体系。

兵种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包括了步兵、骑兵、弓弩兵、车兵、水军等。

军队的战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兵种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

宋朝时期,我国的军队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火药的发明和使用,炮兵成为了新的兵种。

炮兵的出现使战争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城防和敌军的攻击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此外,宋朝还注重军事科技的发展,例如制作地雷、使用水雷等,使得军队更具实力。

明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军事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兵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朝的军队主要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和水军。

而且,明朝还成立了皇家武裝力量,加强了军队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了作战能力。

近代以后,中国的兵种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改革。

在中国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采用了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等不同战争方式,提高了战斗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了新型的兵种,包括步兵、坦克兵、炮兵、工兵、防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等。

这些兵种具备了独立作战和协同作战的能力。

当前,中国的军队正不断发展壮大,兵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除了传统的兵种,还出现了网络空间和信息作战兵种、特种兵种等。

中国的军队在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和平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未来,中国军队将继续加强兵种建设,提高作战能力,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欧洲古代的长矛兵:最全能的冷兵器时代兵种

欧洲古代的长矛兵:最全能的冷兵器时代兵种

欧洲古代的长矛兵:最全能的冷兵器时代兵种博物馆中展出的欧洲中世纪的甲胄和刀剑长矛等各种利器长矛兵是古代战争最有效的兵种,所有的长矛一起向前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木制长城,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击溃一切当面之敌,长矛兵主要武器以坚实和耐用的木柱制成长矛,矛的顶端十分尖锐,对与以速度的冲撞里取胜的的骑士十分有效。

其中以瑞士雇佣兵和马其顿方阵最为出名,虽然两者并不相同,但都是长矛为主力武器的战斗兵团。

瑞士雇佣兵长矛制式:长度达20英尺,矛前端3英尺,用铁制成,以防敌人战斧,砍刀砍断。

瑞士雇佣兵最为出名的就是其特殊的长矛方队。

每一个瑞士长矛兵从小就会开始接受训练,长矛在兵团中向来不是作为一种单兵武器来使用,这要求每一个士兵都要有严格的团队训练,这在当时没有领军人物的瑞士兵团中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

瑞士的长矛方阵基本上是一种以进攻性武器为主的作战体制,同时也具备长矛步兵通常所有的防御能力。

当它前进时,但见林立的长矛以排山倒海之势袭击对方的队伍,其威势和速度在当时步兵中是罕见的。

勇敢敏捷又不穿盔甲的瑞士兵总是排成整齐的队形向前推进,其速度只稍稍慢于他们常常与之交战的披着盔甲因而过于笨重的骑兵。

这是瑞士兵接受严格训练的结果。

即使在平坦的地形上,为使密集的队伍在高速前进时保持整齐的队形,必须进行反复不断的操练。

瑞士军队在操练、行军、甚至发动攻击时都是按照战鼓声音的节奏进行的,根据某些人士的说法,是打着拍子行军的。

马其顿方阵长矛制式:长13~14英尺,双手操作,后期的超过18英尺。

长矛末端有配重利于平衡,兼做长矛折断时之备用武器。

马其顿方阵这种军事编制跟现代军队的编制极其相似。

通常64名甲兵组成一个排,128人组成一个连,256人组成一个营,1024人组成一个团,4096人组成一个师(即初级方阵)。

初级方阵跟现代的一个师相同,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在满编的情况下)2048名轻装盾兵,1024名辅助兵和一个1024人的骑兵团,总计8192人。

军事技术

军事技术

大阵 小阵
一般火器: 军事
队形的 密集 变化 方阵
疏散
线式横 队、纵
技术: 队编制:连
队或散 兵形 团旒
两个阶段
时间:工业革命第二阶段
种类:飞括机航、空坦母克舰、)军舰(包
新式武器: 新兵种: 航空兵、坦克兵、
化学兵、海军 新战术:海、陆、空协同
立体
战场
“罗斯福号”航空母 舰
“罗斯福”号航母为尼米兹核 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1986 年正式服役,长332.9米,宽 40.8米,航速30节,3814名船 员,2800名航空人员。武器 装备为:4个密集阵近战武器 防空系统、3座北约“海麻雀 ”对空导弹发射装置。飞机 包括F-14“雄猫”战斗机、 F/A-18“大黄蜂”战斗机、 EA-6B“入侵者”电子干扰机 、E-2C预警机、S-3A/B反潜 机、SH-3G/H“海王”直升机 ,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
制造原子弹的材料是铀235,它在天然铀中只 占0.7%,其余的占99.3%的是铀238是制作原子 弹的关键。1945年7月16日凌晨在新墨西哥州 的 阿拉莫可德沙漠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 爆炸实验,使用的是劳伦斯法制取的铀235。在 30米高的铁塔上安放着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清 晨,5点30分按动引爆装置。
第9课 军事技术
武器发展的历程: 冷兵器 火器 核武器
概念: 来源: 原始的渔猎工具演变而来
发展: 木、石兵器 一、冷兵器
铜兵器
铁兵器
战术特点:以近战杀伤为主 战斗队形: 集团的密集方阵 军事技术: 主要兵种:车兵、骑兵、步兵
辅助设施: 筑城手段和攻防城 池的器材
材料:
“根据所发现的史前时期的人的遗物来判 断,根据最早历史时期的人和现在最不 开化的野蛮的人的生活方式来判断,最 古的工具是什么东西呢?是打猎的工具 和捕鱼的工具,而前者又是武器。”

6种战争形态

6种战争形态

6种战争形态。

第一代战争以使用冷兵器为标志,军队由步兵和骑兵组成;第二代战争以使用火药和滑膛枪为标志,军队出现了使用滑膛枪的步兵和使用火药、罗盘的海军;第三代战争以使用火枪和身管火炮为标志,军队形成了步兵、骑兵、炮兵等诸兵种的合成军队;第四代战争以使用自动化武器和机械化武器装备为标志,如:坦克、飞机、汽车、电信装备等,军队成为陆军、海军、空军、空降兵、防化兵等多军种、兵种合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组织,电力和内燃装置成为这一组织系统广泛的基础;第五代战争以使用核武器为标志,以原子技术和空间技术为基础,导致军队出现了战略导弹军种。

第六代战争形态是在核威慑下,以使用高技术的精确制导武器为标志。

由于主战武器与战争形态的关系,跟生产工具与社会形态的关系一样。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主战武器方面可以分为三大阶段: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武器、能源(化学能—原子能)武器和信息(物理信息—生物信息)武器。

与此相关,战争形态(以主战武器为标志)与环境的关系分为三大阶段:即材料武器阶段的战争盲从环境、能源武器阶段战争破坏乃环境和信息武器阶段可能根本上摧毁环境.1、材料武器阶段的战争盲从环境古往今来的一切战伐和兵燹,无不以火为先导,以血为代价。

战争双方都以首先破坏对方的生态环境为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战争之后,赤地千里,不闻鸡犬,饿殍辗转于沟壑,豺狼奔突于荒原,这一阶段包括上文中涉及的第一、二、三代战争。

但是由于古代技术发展的限制,武器对环境的破坏力相当有限。

战争处于严重依赖环境,甚至盲从环境的状态。

在冷兵器时代是这样。

恩格斯指出:在古代非洲,在古代世界的军队中,我们有比较可靠史料的第一支军队是埃及军队。

军队的力量在于它的步兵如长矛队、短剑队、狼牙棍队、投石队等,特别是在于它的弓箭手。

在古代亚洲,亚述人给我们提供了亚洲军队的最早的典型,这些亚述军队为争夺地中海和印度河之间的大片地区,曾打了一千多年仗。

主要武器是长矛、弓、剑和匕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兵器时代三大兵种的演变与发展
冷兵器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的夏、商、周、三代至公元589年的隋唐。

这一时期,中国军事科技长期处于铸剑,锻刀阶段,军事活动基本上以使用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为主,军事武术战略战术的成就主要表现为主张慎战、义战的战争观;全面、系统的制胜观;德法并用的治军观;奇正结合的致胜观等等。

冷兵器三大兵种:骑兵,弩兵,步兵。

骑兵在火器出现前一直是攻击力最强的兵种。

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之后,战争已经从早年的死板的兵车战术的正面战,转向更为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

骑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出现了,当时各大国均建立了骑兵部队,如秦、赵等国均号称"车于乘,骑万匹",军队作战由步、骑为主渐渐转变为车、骑并重。

进行最大变革的首先是赵国。

从这里开始中原各国中骑兵地位逐步提高,成为军队的一支主要力量。

赵国也因为有了这支强大的骑兵,使之成为战国后期军事上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战国时开始大量的使用骑兵作战。

赵国以步骑兵攻林胡、楼烦,"略地千里",李牧用万余骑配合步车兵大破匈奴歼敌10余万。

秦国也以骑兵精良著称,秦赵长平之战,秦
将白起用五千精骑截断赵军,对长平一役全歼赵军40余万起到了关键作用。

楚汉战争时刘邦也曾为了对抗项羽的骑兵而用秦国降将李必、骆甲为校尉训练骑兵;韩信在列背水阵破赵之战中也是用两千轻骑偷袭敌军大营,使得战场情形立即逆转
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这时已有专用的马甲出现(用于保护战马的防具),。

进入两汉时代,迎来了中国骑兵发展的黄金时代,因为对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的需要,骑兵迅速壮大,军队作战从以前的车骑并重转变为骑兵取代车兵,骑兵成为决定胜负的力量。

这一时代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官马制度的确立。

汉为了对抗匈奴,发展骑兵,建立了饲马的制度。

汉文景时期颁行"马复令",用免役的办法鼓励民间养马,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专管的马政机构。

中央任命太仆管理,在地方设有马丞负责。

这些官员负责马匹的饲养以备军用。

从汉初至武帝时即有厩马40余万匹。

这一制度保证了汉朝对匈奴作战的大量马匹的消耗。

在汉代骑兵发展壮大,成为军队的主力军种,取代战车的位置。

兵种内汉代已经有了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

轻骑兵
基本无甲,武器以弓箭为主,配备较矮小的战马,重骑兵着甲,武器为戟、矛、环首刀等近战武器,配备高大的马匹用于冲锋陷阵。

汉代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出现了更适于马上作战的环柄长铁刀,刀脊厚,刃锋利适于劈砍,成为骑兵的重要武器。

一般来说汉代的骑兵主要武器有:矛、刀、戟、弓、弩(臂张弩)等。

这一时期骑兵作为机动兵力的战术也得以发展,汉军在与匈奴作战中就大量采用了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作战。

当汉代的骑兵技术和马匹数量达到匈奴水平之时,匈奴的末日便来到了。

当汉军普遍装备铁甲和钢刀的时候,匈奴由于不产铁,他们的箭头都是牛马骨或者是鱼骨削制而成的,国力的悬殊对比造成了匈奴势力退出亚洲的局面(到南北朝时匈奴在亚洲才彻底消亡)。

骑兵的壮大时代一大重要发展就是马镫的发明,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马镫在西晋出现。

马镫可以说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

军事上,马镫的出现使骑兵的近距离格斗战更容易(有了借力之处),并且有利于骑兵的长距离行军,能更有效地发挥出骑兵机动性好、冲击力强的优点。

从隋唐到蒙古时代,中国的骑兵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尤其是蒙古人不仅进行了骑兵战术的革命,连蒙古马也取代了
内陆汉人土产的马。

但是诸行无常,从宋开始正式将火器引入武器行列中,这就为骑兵的衰败揭开了序幕。

另一个重要的兵种是步兵。

步兵——军队中徒步的兵士。

除了游牧部落以外一切民族的军队如果不是全部那末大部分总是由徒步兵士组成的。

例如甚至在最早的亚洲军队——亚述、巴比伦和波斯的军队中步兵至少在数量上是军队的主要部分。

这一兵种的战术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战术机动可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兵士特别是重步兵的英勇、坚定、体力、个人的灵活和技巧。

步兵大致分为长矛兵与轻装兵。

重步兵用长矛向敌人攻击来打败敌人如果陷入敌阵他们就拔出短剑进行白刃格斗打开一条前进的道路而原先在前列的后面投石、掷梭镖以进行攻击准备的轻步兵这时则协助重步兵攻击肃清受伤的和还在抵抗的敌兵。

在马其顿统治古希腊人并率领他们远征波斯的时期伊菲克拉特和埃帕米农达斯所实行的改革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重步兵的长矛换成了更长的马其顿长矛。

但不论是希腊还是马其顿都没有建立足以同坚固的方阵对抗的灵便的步兵。

为此亚历山大使用了骑兵。

攻击的一翼是马其顿贵族组成的重骑兵的主力盾牌手协同重骑兵作战他们在攻击的骑兵之后跟进冲入骑兵打开的缺口巩固既得的胜利并在敌人的阵地上巩固下来。

弩是冷兵器时代最具威力的远射武器之一,也是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

自然,以弩为主要装备的步兵就是一时期
是最重要的军事兵种之一。

在这一时期的战争中,无论是攻、战、守、追、退,还是出奇、设伏、包围等战斗形式,弩兵都是使用得最频繁的兵种之一,弩兵的战术运用也正是这一时期从发生到发展不断成熟,并对后世的军事和军事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其大量使用是在战国以后,这种远射武器具有射程远、命中率高、杀伤力强以及可以延时发射、集中发射等优点,所以一经出现于古战场上,很快成为战国时期各国军队竞相装备士卒的重要武器。

它加速了辉煌的车战时代的结束,促进了新的以步战为主,车、步、骑配合作战时代的来临,并在这一时期的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秦俑坑的弩及弩兵,堪称秦代远射兵器和步弩兵种的代表。

汉代,无论弩的性能的完善,弩的型号的多样化及弩兵的战术运用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汉中期以后大骑兵集团兴起,步骑协同作战,使战争形式常常表现为大规模的运动战与歼灭战,而远程奔袭、迂回、包围、奇袭、诱击、伏击等战术手段则运用得更加灵活,说明弩兵的战术运用已在更高一级的战争阶段上展开了。

汉以后,弩兵器的形制结构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其性能仍有所改进与提高,步弩兵种仍是最重要的军事兵种之一,直到火器发明使用于战争以后,其地位才逐渐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