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习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习题

1中化马: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进程中得出来的, 中化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2马中化: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马中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解决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并把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积累的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派的马克思主义、3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他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

4理论联系群众: 群众路线是理论的根本作风, 不仅因为理论的实质从根本上说, 就是理论代表了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保常联系, 并得到人们群众烦人拥护, 从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进行革命和建设, 理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归根到底都体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

只有坚持理论联系群众的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 才能搞好党的作风, 突出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根本路线和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密切联系群众。

5实事求是: 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1是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部成果的灵魂,2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3,是毛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础6毛思: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被世界证明关于这个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最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复习思考题

最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答: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新概括,是我们党根据变化了的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十九大加以确立。

这一思想赖以形成并确立的国情基础和理论根据,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即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提出的现实依据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2010年,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货物贸易和外汇储备均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

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期盼着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试题及答案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列主义独创性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近代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新的发展,不断运用所创立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修改某些具体的设想和论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列宁所处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面对这样的现实,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认识,果断取消了基于战争环境与过去的认识而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余粮征集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经济政策”,从忽视、排斥商品生产转向有计划地利用商品货币的积极作用,并把发展商业视为“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

列宁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20=20分)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物质范畴B. 实践范畴C.运动范畴D.意识范畴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客观性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规律的平等性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D.规律的能动作用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实验和工业B.人的经验C.科学理论D.逻辑证明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客观事物D.人的意识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A.被大多数人承认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1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财富的多寡C.生产方式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进步1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物与物的关系1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问题试题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问题试题

一、简答题1、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提出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应当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而且也应当充分认识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继承。

2、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关系,容易产生否定马克思主义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国情是最大的实际,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所以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的国情具有特殊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为什么说促进公平正义是核心价值追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1)维护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维护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执政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3)维护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与不公平、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对照,社会主义就是公平与正义的社会.3、简述金融危机的三种主要形式的内涵金融危机三种主要表现形式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

银行危机:银行出现大量的不良资产所导致的金融危机。

货币危机:本国货币对外大幅贬值导致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本国不能偿还大规模的外国债务所导致的金融危机。

4、简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单选题(含答案)【可修改文字】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单选题(含答案)【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单选题1.20实际化学的发展分为(B )个部分。

A、1B、2C、3D、42.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的工作不包括(D )A、继续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B、两套基本单位的联系C、研究生命起源D、现象层面的分类3.本源的特征是什么(A )A、本源是最小的B、本源是最大的C、本源是最原始的D、本源是最终的4.不属于20世纪科学的特点的是(D )A、社会化B、各门科学抽象化C、一体化D、现代化5.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特点(A )A、渐进式B、突发式C、跳跃式D、断层式6.第一次科学革命是由(A )主导的。

A、牛顿、伽利略B、爱因斯坦C、阿基米德D、高斯7.东方对西方的贡献有(B )次浪潮。

A、4.0B、3.0C、2.0D、1.08.非线性相互作用就是所谓的(A )A、耦合作用B、促进作用C、协助作用D、反作用9.分析耗散结构理论的有力手段是(C )。

A、鱼刺图B、甘特图C、分岔图D、回归分析10.高技术的特性不包括(D )。

A、高投入B、高附加值C、高知识含量D、高性能11.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D )A、提供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B、改变了个人的生存方式C、形成了以技术理想为基础的生存方式D、促成了社会进步12.古代的技术特点(B )A、无个性,无关联B、有个性,无关联C、有个性,有关联D、无个性,有关联13.古典时期留给后人的遗产不包括(A )A、集体本位B、关注自然C、理性D、基督教14.国家应通过(B )等自我调整,把现代化过程中的代价降到最低。

A、价值对规律和事实的引导B、通过政府管制C、修正在还原过程中简化的抽象,引入心理和精神因素。

D、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博弈和妥协15.耗散结构理论不包括(D )A、随机涨落B、选择C、非线性相互作用D、保持平衡态16.混沌包括(B )种形式。

A、1B、2C、3D、417.技术锁定的成面是指(B )A、准确性B、外部性C、强制性D、全面性18.近代科学革命的特点(A )A、本体论和认识论B、唯物论和认识论C、唯物论和本体论D、唯物论和唯心论19.就内生性发展社会来看,发展道路不包括(A )A、历史B、科学C、技术D、社会20.科举考试的作用不包括(D )A、提供社会层级流动的通道B、疏导社会底层的动力C、提拔上来的人属于官僚阶层,从而来制约地主阶层D、促进社会和谐21.科学包括(C )A、科学知识B、科学方法C、科学技术D、科学活动22.了解存在的基础是(A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中国马克思与当代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导论1、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概要:20世界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

20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推动者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着各国经济联系和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

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有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世所瞩目的重大成就,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真题4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真题4

华南理工大学《近代史》考试真题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统考试题( A 卷)专业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注意:答案要求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A、客观存在的物体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层性C、一切自然现象D、客观实在性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4、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 、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B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C、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D 、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5、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缺点是()。

A 、肯定人的价值B 、重视人的自由C、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D 、脱离人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 、矛盾的观点B 、物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 、发展的观点9、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 、生产关系的发展B 、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 D 、经济基础的发展10、《国语·郑语》写道:“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朱熹提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题目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题目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题目:1、论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某一经典作家对马克思的独创性贡献2、马克思主义当今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回应3、如何正确处理当今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4、简述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及现实意义5、如何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6、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体系与特点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相互关系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1.论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某一经典作家对马克思的独创性贡献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结晶。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思想,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是迈进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近代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新的发展,不断运用所创立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修改某些具体的设想和论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精选)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精选)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25分)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大举措。

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

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如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

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分)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1⑴经济学是研究成本之学。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也许就是经济学。

⑵经济学不是只讲利益,利己之学;经济学最终目的也是哲学的人类关怀。

2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

从经济运行机制这一层面出发,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⑵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计划经济的历史实践证明必须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⑶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实践上看,“纯粹的”市场经济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总结:现代复杂的经济体系既不是市场也不是计划单独可以控制的,而是需要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控制。

3⑴传统市场经济的特点:①在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实体之间的交易多为“现货市场交易”和“人格化交易”②政府或国家不受制度的约束。

⑵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①虽然现货市场交易和人格化交易仍然在相当的范围内进行,“非人格化交易”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②虽然政府与经济仍然密切相关,政府与经济人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使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变成了“保持距离型”。

4法治的第一个作用是约束政府。

法治的第二个作用是约束经济人。

5、法治政府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什么?⑴政府的权力天然的大于企业或个人. ⑵政府对经济随意干涉的倾向很难自我抑制. ⑶经济人理性的预期政府的这种行为,便没有动力进行投资,或做扭曲性投资. 因此没有法治政府,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就不能实现我们期望的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产权明晰,稳定,市场处于竞争性状态,资源能充分自由的流动。

而这一切都以法治政府为前提。

6⑴无争议的:政府应管的有:定义产权,保护产权,执行合同,即政府的“守夜人”作用。

⑵较少争议的有:反垄断法和一些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有关的规制。

⑶很有争议的:比如政府对价格(房租,工资,股价,汇率)的管制,对贸易的限制,有倾斜的产业政策。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202301/03模拟卷(1)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 超越高度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2.0)A、生产要素的总和B、生产资料的总和C、物质要素的总和D、生产关系的总和正确答案:D2、人的本质是指(2.0)A、人的阶级属性B、人的作为社会属性的存在基础的自然属性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根本不同的抽象思维能力正确答案:C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2.0)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原则。

正确答案:A4、国家垄断资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2.0)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正确答案:D5、金融资本是由()(2.0)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正确答案:C6、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2.0)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管理方式D、科学技术正确答案:D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2.0)A、事物发展的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C、事物发展的趋势D、事物发展的完全回到起点的循环正确答案:C8、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写作的()一书。

(2.0)A、《自然法典》B、《太阳城》C、《乌托邦》D、《社会契约论》正确答案:C9、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2.0)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正确答案:D10、1871年爆发的(),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1)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时间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所以说。

3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48页自己总结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践意义?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七个题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七个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专业研究的方法论意义2马克思生态思想为依据分析环境问题3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无科学”这一问题4产权与科技创新的关系?5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如何开展技术创新8结合一实例说明当代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基本作用方式11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为什么难以发展壮大?1、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专业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周)答:通常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两者是一致和同一的。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在正确揭示客观现实世界规律的基础上,又把这种认识作为主体的一种思维工具,反过来规范和改造客观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过程。

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学说转化为人们认识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过程。

它是在概括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引出的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觉地运用客观世界发展的辩证规律,严格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之中,事物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形式和运动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着的对立方面的统一。

因此,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是错误的,而矛盾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主观和客观对立统一的基础,脱离实践必然会导致主客观的背离,产生主观主义,所以必须坚持实践以保持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客观物质世界以及其中的每一个事物、现象都是多样性的统一。

多样性与统一性、共性与个性都是对立的统一。

由此产生了认识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和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方法等等。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以后,各门科学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方法论在科学知识中的比重日益提高,方法论对科学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2.简述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

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全国联动,齐心协力。

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在于集中优势资源和优势兵力首先解决最严重地区的问题。

中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无疑是武汉。

在全国范围内充分调动各省的医疗资源援助武汉和湖北,如口罩,防护服等;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医疗支援队前往武汉和湖北进行支援。

这些举措迅速缓解了湖北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困境。

另外因为武汉封城,导致生活物资的缺乏,全国各地果农、菜农,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自发的向湖北武汉捐助生活物资,保障了封城期间人们的生活需求,为武汉抗疫,为湖北抗疫构建了坚实的后盾。

二、科学研判,实事求是地应对。

在疫情面前,要尊重理性讨论,尊重科学决策。

在抗疫过程中,中国做到了高度透明、科学民主地决策交流。

武汉政府每天都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汇报当天的疫情情况,如新增病例,死亡病例等。

在武汉一线的医务人员每天进行业务交流甚至远程视频连线,不断修正完善治疗方案。

短短一个月内,中国卫健委的治疗手册已更新发布到第七版,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中西医各自发挥了特色和优势,实现了有效互补。

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民众才能稳定信念并且坚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打赢抗疫战。

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充分信任一线医疗工作者的作用,给他们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

同时也充分调动社区的基层堡垒作用,层层传导,真正做到点对点,人盯人,无盲区,无死角,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送温暖送物资。

没有社区人员和广大志愿者的参与,严格的社区管理是难以实现的。

4.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今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和谐最深厚的基础,在现阶段,存在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社会不公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社会公平有三个方面的原则:第一,人的基本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

第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当中,最重要的是人的能力的提升。

最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与答案

最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考试与答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4)复习题1.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局势。

随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强力推进,各国自身的问题总在不同程度上与全球问题交织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给更多的民族国家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

主要的机遇和挑战有: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最为复杂的变化。

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重要判断。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二)当代发展面临的威胁和挑战1.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贫富的对立更为明显。

“南北问题”是当代人类发展所在解决的主要问题。

2.当代人类面临风险增多。

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的宗教冲突、重大恐怖袭击、持续的局部战争等破坏和平发展的环境。

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阻碍各国发展。

3.人口膨胀和资源短缺。

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

2. 当代人类发展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产生它们的根源有哪些?(三)当代发展问题的根源及影响1.资本的扩张及片面的发展理念。

资本的本性是不断扩张,其无限占有财富的欲望,形成了以“获得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偏颇观念。

资本主义制度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的扩张,进而驱使资本不断追求财富,把自然界当做无限掠夺和占有的对象。

这种观念与行为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恶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矛盾冲突。

这是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历史阶段一切矛盾与问题的制度性、观念性根源。

马克思主义原理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D.一切创造性活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A. 不可逆性B. 客观现实性C. 可知性D. 伸张性3.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4.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A.广延性和伸张性B.持续性和顺序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有限性和特殊性7.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11.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B.从判断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 从知觉到表象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6.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C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17.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A.风来雨至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1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B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把握事物的度C.确定事物的质D.认识事物的量19. 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 D )A.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外部自然界C.客观存在的事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0.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B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C.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D.康德哲学的功绩21.概念、判断、推理是(B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22.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

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

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

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

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

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

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

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

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真理是无穷尽的,决定了科技工作者探索的道路也是永无止尽的。

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的保障,然而创新的源泉是实践。

因此科技工作者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积极参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加快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科技的产业化。

③把握科技方向,参与科学决策
科学技术是用来造福人类的,对自己的研究做好科学评估,趋好避害,把握好方向,发现严重后果要及时的停止自己的研究。

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科学决策,关心科技的应用,承担适当影响政府行为的责任。

当前,重大的科学技术决策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众多领域乃至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内容,只有熟悉科技发展趋势、懂得科技规律、秉持严谨科学精神的科技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为决策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可选的方案,有利于政府做多方面的权衡,制定出更合理的决策和更科学的计划。

④进行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素养
科学普及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相互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工作者。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科技工作者的事业是一项孤独的事业,要及时公开自己的科学发现,及时与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交流,学术的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同行在做什么,开辟新的视野,也可以解决自己研究过程中的疑难。

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开展科技普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让民众了解科学,真正实现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

考试时间:5班:12月20日周二上午第4节
1、2班:12月28日周三上午
2、4节
3、4班:12月29日周四上午2、4节
特别提醒:考试时务必出示博士研究生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