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266b42f90f76c660371aa1.png)
8. 本 文 以 叙 述为 铺垫, 以议论 为主体 。其叙 事以作 者陆续 了解七 门堰历 史的过 程为线 索,
9.语 言 简 洁 , 叙事 清楚; 其议论 ,则联 系汉初 宗室王 族作横 向和纵 向的比 较,借 题发挥 ,以此 阐述自 己的思 想观点 。
10.“ 静 ” 是 中 国茶 道修习 的必由 途径。 老子说 :“至 虚极, 守静笃 ,万物 并作, 吾以观 其复。 ”庄子 说:“ 水静则 明烛须 眉,平 中准, 大匠取 法焉。 ”老子 和庄子 所启示 的“虚 静观复 法”是 人们明 心见性 ,洞察 自然, 反观自 我,体 悟道德 的无上 妙法。 道家的 “虚静 观复法 ”在中 国的 茶道中 演化为 “茶须 静品” 的理论 和实践
2.尽管美、印、巴三者关系何其暧昧 ,但是 美国和 印度走 向军事 合作的 态度相 当明朗 。
3.乔冠华是个从不设防的人,他能够 在国际 舞台上 叱咤风 云,却 无法应 对政治 生活中 的阴谋 和陷阱 ,最后 付出的 宝贵的 生命, 那段时 间里, 我市解 放路上 到处都 是游玩 购物的 人,直 到深夜 ,大街 上还是 不绝如 缕,热 闹极了
3、作者描写山水之美具体写到了哪三美? (1)山水相映之美 (2)色彩搭配之美 (3)晨昏变化之美 4、本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
总——分——总
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预习《记承天寺夜游》,结合思 考探究一,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比较 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 的不同之处。
1.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 语言水 平,更 体现着 一个人 的自信 、智慧 和风度 。
11.“ 怡 ” 有 和 悦愉 快之意 。中国 茶道雅 俗共赏 ,不拘 一格。 一方面 ,突出 体现了 道家“ 自恣以 适己” 的随意 性,同 时,不 同地位 、信仰 和文化 层次的 人对茶 道有不 同的追 求。王 公贵族 讲茶道 ,意在 炫耀权 贵,附 庸风雅 ;
27《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可用
![27《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可用](https://img.taocdn.com/s3/m/11004d85daef5ef7bb0d3c0c.png)
《 答谢中书书》达标测评(计20分)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是最棒的!)
一、解释画线的字词(5分)
⑴答谢中书书( ⑶四时俱备( ⑸夕日欲颓(
欲:夕日欲颓 (
)
) )
⑵五色交辉( ⑷晓雾将歇(
)
)
二. 比较释义(4分)
) 欲界之仙都 (
)
三.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并翻译(6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实在是人间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 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答问 深入理解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 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 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 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 有何联系?
一、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1、先仰视“高峰如云”,再俯 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石壁”、“青林翠竹”。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写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感慨自然之美景。 结束全文,呼应前文。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 峰 入 云, 清 流 见 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 林 翠 竹, 四 时 俱 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语文:第27课《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语文:第27课《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c3dfbd1816fc700aba68fc05.png)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感。
背 诵 课 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背 诵 课 文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背 诵 课 文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背 诵 课 文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背 诵 课 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背 诵 课 文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背 诵 课 文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结构:总-分-总
品一品 意境美
品一品 意境美
你能选择一个角度,说说文章意境美体现在哪 里?
山水相映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 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 五色交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 猿鸟乱鸣为动; 日落山暝为静,游 鱼跃水为动。
山水相映 之美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意 色彩配 境 合之美 美
晨昏变 化之美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静
相 衬 之 美 动
品一品 情感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 皆情语,意思是景物描写 中必然蕴含作者的思想情 感,本文景物描写流露出 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哪些 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泰山之雄峻
黄山之幽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谢中书书
匡庐之韶秀
答谢中书书
峨嵋之清凉
黄河之浑茫
长江之浩渺
西湖之妩媚
洱海之绚丽
陶弘景,字通明, 自号华阳隐居。南朝 齐梁间文学家、道教 思想家、医学家。好 读书,喜道术。遍游 名山大川。陶弘景一 生纵情山水,修身养 性,留下许多经典作 品,有《华阳陶隐居 集》等。
27.答谢中书书课件.ppt
![27.答谢中书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35ca57de80d4d8d15a4fbf.png)
仿用本文的写景句来写一段话描绘一处 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巧。
“写景物,抓灵魂;多视角,传实情。”
(2)四人小组齐背比赛。
小结
今天学习的《答谢中书书》是陶 弘景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虽只有六十 八字,但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 清丽,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学习它 就是要学习作者高超的艺术笔力,学 会鉴赏它的美学价值。同时培养自己 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美好感情。
回首页
佳句运用 本文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运用或
高峰入云
俯
仰 视
视
视
线 清流见底
平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时
四
间
季
早
晚
时
间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研读赏析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 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 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 度,用“这里有__之美, 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 描绘一番
回首页
山水相映之美。
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 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 二者相映成趣。
回首页
色彩配合之美。
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 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 美不胜收。
回首页
晨昏变化之美。
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 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 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 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 游鱼跃水。
回首页
思想感情
朗读课文
要求:听示范朗读,注意文中新字的读音及 朗读的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
高
峰
峰
入
“写景物,抓灵魂;多视角,传实情。”
(2)四人小组齐背比赛。
小结
今天学习的《答谢中书书》是陶 弘景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虽只有六十 八字,但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 清丽,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学习它 就是要学习作者高超的艺术笔力,学 会鉴赏它的美学价值。同时培养自己 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美好感情。
回首页
佳句运用 本文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运用或
高峰入云
俯
仰 视
视
视
线 清流见底
平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时
四
间
季
早
晚
时
间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研读赏析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 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 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 度,用“这里有__之美, 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 描绘一番
回首页
山水相映之美。
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 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 二者相映成趣。
回首页
色彩配合之美。
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 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 美不胜收。
回首页
晨昏变化之美。
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 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 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 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 游鱼跃水。
回首页
思想感情
朗读课文
要求:听示范朗读,注意文中新字的读音及 朗读的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
高
峰
峰
入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81cb1e4afe04a1b171dec5.png)
陶文所描绘的或许是永嘉的山水(有学者研究指出,陶弘景从其隐居 地茅山出发,东游四年,到过永嘉),而谢灵运写有不少歌咏永嘉山水的 诗歌。欣赏对象相同,都能领悟山水之奇,陶弘景将谢灵运引以为知音, 也是很自然的事。
主 旨 思 想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中的一部分。 作者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 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 得意之感。对世人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的惋惜。
深思——悟情感之美
1.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并据此揣摩作者情感。
山川之美,古来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达了作者期望与古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自得之意。
实是欲界之仙都。
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赞美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深思——悟情感之美
2.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 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 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 无动于衷; 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 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答谢中书书
陶弘 景著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诵读课文,欣赏文章句式、用词用字、
学 韵律节奏等方面的语言风格。
习 目
2.认真品读景物描写的相关语句,把握景物特征,学习作者
标 的写景技法。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理解和把握作者情感。
解题
答 回答,回复
谢中书 谢征,曾任中书舍人,中书是官职。
书
即信函,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 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
主 旨 思 想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中的一部分。 作者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 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 得意之感。对世人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的惋惜。
深思——悟情感之美
1.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并据此揣摩作者情感。
山川之美,古来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达了作者期望与古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自得之意。
实是欲界之仙都。
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赞美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深思——悟情感之美
2.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 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 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 无动于衷; 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 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答谢中书书
陶弘 景著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诵读课文,欣赏文章句式、用词用字、
学 韵律节奏等方面的语言风格。
习 目
2.认真品读景物描写的相关语句,把握景物特征,学习作者
标 的写景技法。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理解和把握作者情感。
解题
答 回答,回复
谢中书 谢征,曾任中书舍人,中书是官职。
书
即信函,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 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共24张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共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cca0ff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1.png)
当时的情况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
陶弘景认为,“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使性成真。”意 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率性而为是正道,只有率 性而为,才会找回自我,成就自我。陶弘景的本性是什 么呢?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坐卧其间,吟咏盘桓。 《南史·陶弘景传》。即喜欢游山玩水,如痴如醉。陶 弘景天性爱山水,十五岁著《寻山志》。他从小就喜欢 书法,6岁时书法就小有成就。十岁时获得葛洪《神仙 传》,日夜研读,立志养生。他又喜爱医药学,亲自到 自然中去寻找药物,以实际的观察印证书中的内容。误 入尘网十几年后,他毅然决然跳出了华乐的欲界,迁入 山中,率性而为,生命之灯绽放光芒。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课文朗读
疏通文意
的
共同,一起。
耸入(进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 清澈见底。
交相。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3.听到“仙都”一词,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说一说。 ?
③“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漫步山林中,眼前都是绿油油的树木,竹林,环境很清 幽,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真是人间仙境。 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雾气将散未散,淡淡的晨雾在树林里若隐若现, 如梦如幻,还幽幽的传来猿鸟的叫声,显得宁静;
将要。 消散。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争相,争着。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 出水面。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细心整理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细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7fadf081c758f5f61f67c1.png)
• 2、句式方面:
四言为主,骈、散结合。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 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 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 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 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 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 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 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 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1、先仰视“高峰如云”,再俯 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 石壁”、“青林翠竹”。 2、写早晚之景
昏晨变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化之美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景物描写方法:
1、多种视角相结合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平视: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静景)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 •和与谢灵运比肩自豪得意之感。
品味赏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 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
语言特点:
• 1、用词方面:
简洁凝练,准确生动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一、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 总写,抒发感情。
思考探究 深入理解
• 讨论探究: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统领全文的句 子是?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上册
陶弘景
信
谢徴(zhēng), 字元度,陈郡 阳夏(现在河南 太康)人。
四言为主,骈、散结合。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 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 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 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 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 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 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 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 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1、先仰视“高峰如云”,再俯 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 石壁”、“青林翠竹”。 2、写早晚之景
昏晨变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化之美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景物描写方法:
1、多种视角相结合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平视: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静景)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 •和与谢灵运比肩自豪得意之感。
品味赏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 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
语言特点:
• 1、用词方面:
简洁凝练,准确生动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一、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 总写,抒发感情。
思考探究 深入理解
• 讨论探究: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统领全文的句 子是?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上册
陶弘景
信
谢徴(zhēng), 字元度,陈郡 阳夏(现在河南 太康)人。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63ac1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3.png)
山水相映 之美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来自,山静川
色彩搭配
五色交辉。
美
之美
青林翠竹,
相
四时俱备。
衬
之
晓雾将歇,
美
晨昏变化 之美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动
沉鳞竞跃。
·如此山川美景,作者是如何描绘出来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先仰观;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再俯察。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流动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 情味盎然。从不同观察角度,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融为一体, 上下错落,生动描绘出了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 仰观 极力描写山之高, 清流见底。 俯察 水之净。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平视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远眺
极目远眺,青翠的竹 林和五彩的山石互相 映衬,呈现出绚烂辉 煌的气象,万物勃发 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听觉 视觉
通过描写朝夕变化, 生物的活动,为画面 增添了灵动感,传达 了生命气息。
谢征,曾任中书舍人
答谢中书书
回复
书信
诵读课文,感受音韵之美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xiē)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tuí) ,沉鳞(lín)/竞(jìng)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实在
人间
仙境
从
再
参与,引申为 欣赏、领悟
实. 是欲.界. 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优秀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a9b5ef6bd97f192379e990.png)
接着,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 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最后,文章以赞美和感慨收束。 结构特点:总分总。
合作探究
主旨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极力称道江 南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 的愉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及 作者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合作探究
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 处。
(1)意境美。 本文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
疏通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 俱备。
之:的
古来:自古以来
入:耸入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林
四时:四季
俱:都
翻译: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 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 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课堂检测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对偶 )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对偶 借代)
课堂检测
3、本文在景物描写上采用了哪些方法?
本文通过仰观、俯察、平视三种 视角,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 觉、听觉的立体感受,展现出一幅灵 动而富有蓬勃生命气息的画面。
课堂检测
美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 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合作探究
(2)结构美。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
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 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 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 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 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 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最后,文章以赞美和感慨收束。 结构特点:总分总。
合作探究
主旨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极力称道江 南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 的愉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及 作者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合作探究
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 处。
(1)意境美。 本文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
疏通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 俱备。
之:的
古来:自古以来
入:耸入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林
四时:四季
俱:都
翻译: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 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 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课堂检测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对偶 )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对偶 借代)
课堂检测
3、本文在景物描写上采用了哪些方法?
本文通过仰观、俯察、平视三种 视角,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 觉、听觉的立体感受,展现出一幅灵 动而富有蓬勃生命气息的画面。
课堂检测
美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 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合作探究
(2)结构美。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
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 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 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 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 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 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2024鲜版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b6aa0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e.png)
生误解和歧义。
22
0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与讨论
2024/3/27
23
分组讨论会:主题自选
分组方式
讨论主题
按照学生的兴趣或意愿进行分组,每组4-6人。
各组自选与《答谢中书书》相关的主题,如 文中某一观点的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与 同时代其他作品的比较等。
讨论时间
每组讨论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2024/3/27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唐代文学家骆宾王所写的一篇檄文,以激昂慷慨、气势磅 礴而著称,表达了作者对武则天篡权的不满和讨伐的决心。
《报任安书》 西汉文学家司马迁所写的一篇书信,以悲愤激昂、感人肺 腑而著称,表达了作者对好友任安的思念和对自己遭遇的 悲愤之情。
18
05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书信文 化差异
2024/3/27
2024/3/27
创作地点
茅山(今江苏境内),陶弘景隐居 之地,道教圣地之一。
创作心境
体现陶弘景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与对 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友 人的真挚情感。
4
陶弘景生平及成就
2024/3/27
生平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 北朝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成就
在道教思想、医药学、炼丹术、文学等领域均有显著贡献。其《真诰》是道教上清 派重要经典,对后世道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陶弘景在医药学方面也有显著 成就,编撰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等著作。
5
时代背景:南北朝文化交流
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分裂,但文化交流并未中断,反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
2024/3/27
22
0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与讨论
2024/3/27
23
分组讨论会:主题自选
分组方式
讨论主题
按照学生的兴趣或意愿进行分组,每组4-6人。
各组自选与《答谢中书书》相关的主题,如 文中某一观点的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与 同时代其他作品的比较等。
讨论时间
每组讨论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2024/3/27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唐代文学家骆宾王所写的一篇檄文,以激昂慷慨、气势磅 礴而著称,表达了作者对武则天篡权的不满和讨伐的决心。
《报任安书》 西汉文学家司马迁所写的一篇书信,以悲愤激昂、感人肺 腑而著称,表达了作者对好友任安的思念和对自己遭遇的 悲愤之情。
18
05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书信文 化差异
2024/3/27
2024/3/27
创作地点
茅山(今江苏境内),陶弘景隐居 之地,道教圣地之一。
创作心境
体现陶弘景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与对 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友 人的真挚情感。
4
陶弘景生平及成就
2024/3/27
生平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 北朝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成就
在道教思想、医药学、炼丹术、文学等领域均有显著贡献。其《真诰》是道教上清 派重要经典,对后世道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陶弘景在医药学方面也有显著 成就,编撰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等著作。
5
时代背景:南北朝文化交流
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分裂,但文化交流并未中断,反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
2024/3/27
人教部编版答谢中书书课件27PPT
![人教部编版答谢中书书课件27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c83ee4d5bbfd0a79567333.png)
背一背
山川之美,…… 实是欲界之仙都。……
比一比
比较本文与《与朱元思书》选文中,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不同之处?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 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 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 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 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复:再。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 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 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 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 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 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 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 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动静相衬之美
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 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 谢 中 书 书
四 季 常 景
仰视 俯视 平视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日 晓雾将歇 夕 变 夕日欲颓 景 抒怀 欲界之仙都
诵一诵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译一译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 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 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资料]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f763c379b6648d7c1c746fc.png)
请各小组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主 疏通文意,找出有理解难度的疑难句。
重点实词
古来共谈:谈:共同谈论,赞叹。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
辉映。 四时:四季 小雾降歇:歇:消散(古今异义) 夕日欲颓:颓:坠落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文章结尾说:“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 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谢Βιβλιοθήκη 陶 弘中 书景书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 “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 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 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 景。
2、把握文意,学习文章的写景手法。 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文。
知人论世
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 的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丹阳秣陵人,去官隐居茅山,人称 “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等。 本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表现作者能够从这些美景中发现无尽的 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 情溢于言表。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练一练
1、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重点实词
古来共谈:谈:共同谈论,赞叹。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
辉映。 四时:四季 小雾降歇:歇:消散(古今异义) 夕日欲颓:颓:坠落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文章结尾说:“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 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谢Βιβλιοθήκη 陶 弘中 书景书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 “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 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 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 景。
2、把握文意,学习文章的写景手法。 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文。
知人论世
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 的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丹阳秣陵人,去官隐居茅山,人称 “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等。 本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表现作者能够从这些美景中发现无尽的 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 情溢于言表。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练一练
1、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答谢中书书优秀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7068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5.png)
特点
情感真挚,文笔优美,运用大量典故和 比喻,富有感染力。
答谢中书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历史地位
答谢中书书是中国古代书信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千古美 文”。
影响
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传颂和学习。同时, 也是研究南北朝时期社会、文化和文学的重要史料。
03
CATALOGUE
答谢中书书的文学价值
礼尚往来,维系关系
答谢中书书所体现的礼尚往来的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中维系人际 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引导
培养感恩之心
答谢中书书强调对他人的感激之情,有助于引导 个人培养感恩之心,珍惜他人的付出和帮助。
提升个人修养
答谢中书书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品德修养。
重点突出
通过对关键信息的强调和重复,答 谢中书书使得重要观点得以凸显, 进一步加深了读者的畅
答谢中书书运用优美的文笔,行 文如流水般自然,给读者带来愉
悦的阅读体验。
用词精准
作者在选词用字上非常讲究,力 求精确表达自己的思想,避免了
冗长和模糊的表述。
句式多变
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答谢中书书使得文章在表达上更
该书所体现的思想和理念,对于当今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研究答谢中书书所蕴含的思 想和理念,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
的适用性和实践意义。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答谢中书 书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保存,以便 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其文化价值。
加强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合 作,共同推动答谢中书书研究的 深入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
答谢中书书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古代文学艺术的 典范,对其学习和传承有助于推广古代文学艺术。
情感真挚,文笔优美,运用大量典故和 比喻,富有感染力。
答谢中书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历史地位
答谢中书书是中国古代书信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千古美 文”。
影响
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传颂和学习。同时, 也是研究南北朝时期社会、文化和文学的重要史料。
03
CATALOGUE
答谢中书书的文学价值
礼尚往来,维系关系
答谢中书书所体现的礼尚往来的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中维系人际 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引导
培养感恩之心
答谢中书书强调对他人的感激之情,有助于引导 个人培养感恩之心,珍惜他人的付出和帮助。
提升个人修养
答谢中书书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品德修养。
重点突出
通过对关键信息的强调和重复,答 谢中书书使得重要观点得以凸显, 进一步加深了读者的畅
答谢中书书运用优美的文笔,行 文如流水般自然,给读者带来愉
悦的阅读体验。
用词精准
作者在选词用字上非常讲究,力 求精确表达自己的思想,避免了
冗长和模糊的表述。
句式多变
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答谢中书书使得文章在表达上更
该书所体现的思想和理念,对于当今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研究答谢中书书所蕴含的思 想和理念,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
的适用性和实践意义。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答谢中书 书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保存,以便 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其文化价值。
加强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合 作,共同推动答谢中书书研究的 深入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
答谢中书书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古代文学艺术的 典范,对其学习和传承有助于推广古代文学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思想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 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 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 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 爱之情以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 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 微有惆怅寂寞之感。
品味探究
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有 仰视(高峰入云) , 有 俯视(清流见底) ; 时间跨度:有 早晨(晓雾将歇) , 有 黄昏(夕日欲颓) ; 景物状态:有 静景(高峰……具备) ,有 动景(晓雾……竞跃) ; , 视觉(高峰入云) 有 听觉(猿鸟乱鸣)。 感官冲击:有
_感官——视觉 景物——静景
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高峰入云 仰 视
视 角
俯 视
清流见底
平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 季
早 晚
时 间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 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 拟人化 了,表现作者对山川喜爱的 情感。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 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佳句运用 本文和《三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 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 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 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 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反复朗读课文,划分朗读 节奏。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 况,疏通文意。
陶弘景
“书”是一种什么样 的文体? “书” 即书信,一种 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 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 审美性完美结合。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 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 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 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 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 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 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 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 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 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 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 、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 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 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 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 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 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 什么感情?
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 肩之意。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 ,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 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 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 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 了。
理清课文结 构 一、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四季之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二、分写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晨昏之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总写 抒怀
欲界之仙都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美
1、 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 其四:俯仰结合之美。 其五:动静相衬之美。
角度——仰视
角度——俯视
高峰如云 山水相映 清澈见底。 之美 两岸石壁 色彩相配 青林翠竹, 之美
晓雾将歇 晨昏变化 夕日欲颓, 之美
意 境 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如云,
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①〔交辉〕 〔四时〕 四季 交相辉映 ②〔歇〕 消散 太阳将要落山了。颓,坠落。 ③〔夕日欲颓〕 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 ④〔沉鳞竞跃〕
出水面。 ⑤〔欲界之仙都〕 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 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 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 ` 美好世界。 ⑥〔与(yù)〕 参与,这里指欣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 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高峰插入云霄, 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石壁, Nhomakorabea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 四季长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 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正音,正确朗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 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 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tuí
yù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 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