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解酸化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解酸化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解酸化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胡玉龙

(河北科技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制药废水的特点和处理工艺以及水解酸化这一过程的原理、影响因素、在制药废水中的应用、对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功效,并提出了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在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制药废水;水解酸化;处理与应用

1 制药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制药废水因其具有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等特点,而成为国内外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也是我国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难题,寻求工艺合理,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工艺技术,是亟待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制药工业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大多为: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其他组合工艺等。物化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气浮法、吸附法、电解法和膜分离法;化学法主要有催化铁内电解法、臭氧氧化法和Fenton试剂法;生化法主要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普通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法;其他组合工艺主要有电解+水解酸化+CASS工艺、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UASB+兼氧+接触氧化+气浮工艺等[1-5]。

2 水解酸化

大量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造成我国水体污染严重的现状,现阶段,处理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两大类。物理化学法是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比如:吸附、混凝、焚烧等。生物处理法主要是采用微生物来处理废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供氧方式可分为好氧法、厌氧法和水解酸化法。

2.1 水解酸化的原理

水解酸化过程主要包括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

水解阶段:在这一过程,复杂的颗粒物被转化为低分子量的溶解性化合物。这个过程需要由发酵细菌所分泌的胞外酶参与。蛋白质的降解通过多肤到氨基

酸,碳水化合物被转化为溶解性糖(单糖或多糖),而脂肪被转化为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实际上水解的速度可能限制厌氧硝化总反应速度,特别是脂类在,0℃以下的转化速率非常慢。

酸化阶段:在水解化阶段产生的溶解性化合物被发酵细菌所吸收,经过酸化被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如挥发性脂肪酸、乙醇、乳酸和矿化物(CO2、H2、NH3、H2S)等。酸化发酵由很广的细菌种群完成,大部分种群是专性厌氧菌,但也有些是兼性的,并可以通过氧化途径代谢有机物。这对于厌氧处理污水是重要的,因为如果不消耗掉水中溶解氧可能会对专性厌氧微生物(如甲烷菌)产生毒性。

2.2 水解酸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水解酸化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废水的种类、水力停留时间、反应的酸碱度及温度。

2.2.1废水的种类

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结构越复杂,水解酸化越困难,如糖类有机物比蛋白质、脂类容易水解,单糖比多糖容易水解,直链比支链容易水解。

2.2.2水力停留时间(HRT)

通常情况下,水力停留时间越长,有机物和生物接触的时间也越长,水处理的效率应该越高,但当HRT达到一个限值时,系统的COD去除率并无很大的变化。

2.2.3酸碱度(pH值)

水解酸化与一般生物反应系统一样,pH值对其水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水解速率和生物增长率等均有影响。实验证明,水解酸化过程可以在一个pH比较宽的范围内进行,但在pH为5.5~6.5之间时处理效果最佳。

2.2.4温度

水解酸化过程对温度的要求不像厌氧消化那样严格,通常在常温下也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对工作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在10℃~70℃范围内水解酸化菌都可以工作,有报道称,水解酸化菌甚至可以在100℃的情况下生存。

2.3 水解酸化对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功效

水解酸化过程中,进出水中的COD和BOD5浓度的变化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降低,但最大不超过20%~30%;

2.与原水持平(如以葡萄糖为水解酸化底物时即出现此情形);

3.略有升高(高分子复杂有机物的水解酸化时)[6]。

但基于实际废水中基质的复杂性、参与水解酸化过程的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环境条件的多变性,上述三种情形亦可能同时兼而有之。对含有较多难降解的高分

子复杂有机物的废水而言,借助于水解酸化工艺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即提高废水BOD5/COD比[7-8]。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时有报道。有研究报道,通过厌氧水解酸化后,萘的可生化性由0.312提高至0.512,喹啉、吲哚、联苯和三联苯、吡啶等的可生化性均得到明显的改善[9]。佘宗莲等人采用厌氧-好氧序列间歇式反应器对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的研究表明,该废水经厌氧处理后,不溶性有机物被厌氧菌吸附、水解和酸化,转化为可溶性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其中有部分转化为甲烷等沼气,一部分保留在水中,从而提高出水的BOD5/COD比。其进水的BOD5/COD比为0.338~0.386之间,出水BOD5/COD比则提高到0.601~0.622,效果明显[10]。Kupferle等人对渗滤液与城市污水的混合废水(V SH:V CH=0.5∶9.5)的厌氧预处理研究亦表明,厌氧处理对不溶性COD的去除率较高(56%)而BOD5的去除率较低,不仅提高了出水的可生化性,而且可减少后续好氧处理系统中污泥量、需氧量,从而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有效和低耗运行[11]。

3 水解酸化在制药废水中的应用实例

由于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COD高且难降解的特点,单独的好氧处理或厌氧处理往往不能满足达标排放要求,而厌氧+好氧、水解酸化+好氧等组合工艺在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耐冲击性、投资成本、处理效果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于单一处理方法的性能,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制药废水有时仅靠单一的处理工艺很难使出水达标排放,且大多存在一次性投资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工艺进行集成,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处理的方法,才能稳定达标排放。

3.1 絮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

絮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种经济合理且适合我国的有效的处理工艺。将厌氧水解处理作为各种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因不需曝气,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大量削减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曝气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难生物降解的化工、造纸、制药等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中[12]。大量文献表明,水解温度对处理效果影响很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水解池水温只要维持在10℃以上,就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由此可见,在北方寒冷地区,采用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处理浓度较高、成分复杂多变的制药废水具有很大的优势。

3.2 气浮—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气浮—水解—好氧联合处理工艺[13],具有单独物化处理,厌氧(水解)处理和好氧处理三者的优点,适合于难以生物降解的制药废水的处理。利用气浮法单独对高浓度的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可有效降低废水的有机物和COD Cr,有利于进行后续生物处理。水解酸化较好地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提供了条件。水解阶段,大分子有机物被降解为小分子物质,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物质,使得废水在后续好氧处理单元中能以较少的停留时间下得到处理,此阶段的微生物主要是水解和产酸菌。水解酸化后的废水直接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处理。另外,对于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制药废水,加入生活废水共同处理,通过共基质条件,可改善废水处理效果。

3.3 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SBR工艺

黄胜炎[14]采用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串联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进水COD为2000~6000mg/L,处理量4000m3/d,经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后,出水BOD5/COD可达0.63,可生化性大大提高。维持SBR进水COD在1500mg/L左右,MLSS污泥COD负荷为0.5kg/(kg·d),曝气8~10h,出水COD在200mg/L以下,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

3.4 电解+水解酸化+CASS工艺

李颖[15]采用电解+水解酸化+CASS工艺处理制药厂废水,在进水COD为2000mg/L,处理量1800m3/d下,该工艺实现了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低等优点,处理后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其中电解预处理单元处理后,核黄素上清液的pH为6~9,COD、SS、色度去除率分别为71%、83%、67%。

4 结论

水解酸化工艺在处理含有高分子复杂有机物的废水中对提高其可生化性作用明显,并具有一系列的优点。通过水解酸化工艺的处理,废水中的多种复杂有机物可得到有效的降解,其BOD5/COD明显提高,可为废水的进一步好氧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制药废水种类繁多,选择什么样的治理技术路线取决于废水的性质。由于制药废水普遍具有浓度高、色度深、可生化性较差的特点,一般通过预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和初步去除污染物,再结合生化处理。同时在处理前期我们应考虑所处理废水有否回收综合利用的价值和适当途径,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当然,制药废水的根本治理,还需要推行清洁生产,对药物生产的各个工序进行清洁化生产与管理,消除“漏、滴、跑、冒”等现象[16];

同时,也应考虑物流的闭路循环,努力实现“零”排放,让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减少或消除。

参考文献

[1]徐莺,朱承驻, 张仁熙等. 电解法降解动物制药废水的研究[J]. 化学世界, 2002(增刊): 94-96.

[2]王春平, 马子川. Fenton 试剂处理青霉素废水实验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25

(12): 47-48.

[3]朱安娜, 吴卓, 荆一风等. 纳滤膜分离洁霉素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00, 20(4): 49-51.

[4]胡晓娜, 何争光, 胡惠娜.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齐多夫定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J]. 江苏环境科技, 2006, 19(4): 13-15.

[5]万兴, 黄海燕, 尚美彦等. 保健药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4

(12): 57-59.

[6]程树培, 于洪峰, 孙石磊等. 制药废水处理生物技术的有效性[J]. 环境科学, 2004, 25

(5): 112-115.

[7]Dries J. High Rat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Sulfate - rich Waste Water in an Acetate- fed EGSB Reactor[J]. Biodegradation, 1998, 9: 103-111.

[8]贺延龄.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3): 50-52.

[9]姚君. 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厌氧酸化后对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3) :276-279.

[10]佘宗莲. 厌氧—好氧序列间歇式反应器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1998, (1): 49-52.

[11]Kupferle M. J. et al. . Anaerobic pretreatment of hazardous waste leachates in public owned treatment works [J].Water Environ. Res. , 1995, (6): 910-920.

[12]Dries J. High Rat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Sulfate-rich Waste Water in an Acetate-fed EGSB Reactor[J]. Biodegradation, 1998, 9: 103-111.

[13]李向东, 冯启言, 于洪锋. 气浮—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J]. 环境工程, 2005, 23(3) : 17-18.

[14]黄胜炎. 医药工业废水处理现状与发展[J], 医药工程设计杂志, 2005, 26(3) : 41-50. [15]李颖. 电解-CASS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工艺研究与设计[J]. 环境工程, 2003, 21(1): 33 -36.

[16]祁佩时, 陈战利, 于桂清等. 复合生化法处理难降解制药废水的研究[J]. 中国环保产业, 2005 (10) : 31-33.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根据制药废水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处理制药废水所应用的各种物化、化学、生化以及组合工艺技术,并对各种 处理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制药废水;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组合工艺 1 引言 制药废水是国内外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污水之一,也是我国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制药废水的特点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和CODcr比值低且波动大,SS浓度高,同时水量波动大。目前,处理制药废水常用的方法有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以及多种工艺联合的方法。 2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物化法 物化法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有很多种,其因处理不同的制药废水而不同,它不仅可作为单独的处理工序,也可作为生物处理工序的预处理或后处理。 混凝沉淀法 这是最常用的预处理方法,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其产生吸附、中和微粒间电荷、压缩扩散双电层而产生的凝聚作用,破坏了废水中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聚合、集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制药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硫酸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硫酸铝铁、聚丙烯酰胺 PAM 等。混凝沉淀法的优点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还可以改善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出水的 pH 较低,含盐量高;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 气浮法 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如庆大霉素、土霉素、麦迪霉素等废水的处理。 吸附法 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吸附剂预处理生产中成药、米菲司酮、双氯灭痛、洁霉素、

制药废水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设计依据、范围及原则 (3) 第三章设计规模与目标 (4) 第四章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5) 第五章主要构(建)筑物说明及报价 (10) 第六章主要设备及报价 (14) 第七章运行费用 (15) 第八章服务承诺 (16)

第一章概述 制药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制药企业迅速发展。制药行业是工业废水的来源之一。制药废水包括四种类型的废水,即有机合成药物废水、无机合成药物废水、抗生素废水和草药生产废水。这些废水具有浓度高、色度深、含难降解和对生物产生抑制作用的毒性物质以及间歇排放的特点。多数厂家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近年以来,我们从各种制药废水污染的环境中探索出高效降解制药废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并将它们实践于治理制药废水的项目。XX制药厂位于西高新,主要生产中药药剂,其废水排放量在3吨/小时左右,废水来源主要是设备清洗废水和原料浸泡清洗废水,废水不含对生物有毒的物质,主要成分为糖类、淀粉、纤维素和乳酸菌等有机物。此种废水如不加以处理,会对水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XX制药厂在全厂奋力进取,不断跨越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加强终端处理,严格达标排放,以顺应环保法规要求,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公司工程部应业主要求,编制了本设计方案。

第二章设计依据、范围及原则 一、设计依据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3、工程建设的有关文件与设计资料及说明。 二、设计范围 废水处理站内从废水进口至出口的工艺流程与处理设备。 三、设计原则 1、设计方案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污水处理后必须保证出水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2、采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并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3、设备选型兼顾通用性和先进性,处理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护维修工作量小、价格适中。 4、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 5、工程建设完成后,力争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佳统一。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目前,制药企业生产废水由于其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高,尤其是生物化学和间歇性排放等特点,成为我国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不同的废水质量、数量、处理程度等。还要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这里,我们总结了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并与您分享。 医药废水,顾名思义,是由制药厂生产的中药片和西药。制药废水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药生产废水和各种洗涤洗涤废水制备工艺。 制药废水特点 药品生产过程决定了制药废水的特性。药品生产是通过化学合成技术和药用植物分离纯化获得的,由于药品种类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工艺复杂,原料种类繁多,原料生产工艺和中间体生产工艺严格控制原料和中间体的质量,原料净产量低,副产品多。其具有以下特点: 1.cod含量高。 2.废水中悬浮物浓度高(500~25000毫克/升); 3.成分复杂 4.生物毒性物质的存在; 5.硫酸盐浓度高 此外,制药废水还具有较高的色度、较高的ph波动性,废水中的残留抗生素能抑制微生物,这是有毒有机废水处理成本之一,难以处理。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常用的医药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化法、其他组合工艺。 由于医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医药废水的质量使得大多数医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不能达到标准,因此生化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一般设置调节池调整水质、水量和酸盐基度,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物理化或化学方法作为预处理技术,降低水中的漂浮物、盐分和部分化学需氧量,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物质,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便于后续废水的生化处理。 一、【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般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代谢、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和一些不溶性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来净化水。在当代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中,关键有好氧生物空气氧化、空气氧化降解和厌氧消化溶解等。生物解决技术性因其经济可行性和无二次污染而遭受愈来愈多的关心。 二、【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原料和化学工艺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净化废水的一种方法。 三、【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指污染物处理后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相转移实现技术的去除,常用的单元操作是萃取、吸附、膜技术、离子交换。 四、【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是指从粉末水中分离溶解物质或混浊物以改变废水成分的处理方法,如网格(筛分)、沉淀(沉淀砂)、过滤、微滤、气浮、离心(旋流)分离等。 目前,医药废水处理仍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上海优普公司根据废水的特性,结合生产实绩,分析制药废水的发生过程,开发了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方案毕业设计

1000m3/d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方案 引言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它孕育和滋养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的是淡水。但是,水环境中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仅占总量的2.53%。因此,保护和珍惜水资源,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职责。在我国,淡水资源人均不超过2545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的1/4,因此我们更应该保护和珍惜水资源。 20世纪以来,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飞跃。与此同时,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据文献报道,医药废水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高、色度和毒性大,往往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质,这些物质中有不少属于难生化降解的物质,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留于环境中。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很难达标排放。对于这些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水的处理,仍然是目前国内外水处理的难点和热点。 结合某生物制药厂污水特点,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查阅文献,以SBR法处理该制药厂所排放的污水,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有利于当地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一章概论 1.1设计任务及依据 1.1.1设计任务

本设计方案的编制范围是某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1000 ,内容包括处理工艺的确定、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设备选型、平面布置、高程计算、经济技术分析。完成绘制处理工艺流程组图、各构筑物设计计算图、处理工艺组合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图。 1.1.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4)《毕业设计任务书》 (5)《毕业设计大纲》 1.2 设计要求 1.2.1设计原则 (1)必须确保污水厂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 (2)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各项设计参数必须可靠。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守现行的设计规范,保证必要的安全系数。对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采用积极慎重的态度。 (3)污水处理厂设计必须符合经济的要求。 (4)污水厂设计应当力求技术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必须根据需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机械和自控技术,但要确保安全可靠。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方圣琼1 胡雪峰2 巫和昕2 (11福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福州350002;21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072) 摘 要 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水产养殖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2方面的技术,并总结了水产养殖废水循环使 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和生物工程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表明了水产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排放技术为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产养殖废水 废水处理 综合利用 Technology of aquaculture w aste w ater treatment and application Fang Shengqiong 1 Hu Xuefeng 2 Wu Hexin 2 (1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2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Abstract T w o treatment methods fo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which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and biotreatment.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bioengineering for aqua 2culture wastewater reuse treatment are als o summarized.It indicates that the com 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innocuous treatment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become the main trend for the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K ey w ords aquaculture wastewater ;wastewater treatment ;com prehensive utilizatio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1020)收稿日期:2003-08-11;修订日期:2003-11-01 作者简介:方圣琼(1978~),男,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监测 与控制方向研究工作。E 2mail :fsq @https://www.360docs.net/doc/0d8145992.html, 1 引 言 近20年来,集约化水产养殖业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世界水产量在1996年达到112亿t ,其中25%为人工养殖[1]。在此条件下,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所含的氮、磷大约只有911%和1714%被鱼同化,其残剩饲料和鱼类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对水体、沉积物等造成严重污染,引起浅水湖泊的退化,造成局部海域发生赤潮;水产养殖中使用的各类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残留物也污染了水域环境,使一些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干扰了野生种群的繁衍和生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水体污染反过来制约水产养殖的发展,因此,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逐渐受到关注[2~5]。 2 水产养殖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211 机械过滤 过滤装置是从传统的砂滤池不断发展起来的, 其基本原理是阻隔吸附作用。在处理水产养殖水体中,用砂滤池能很好地去除SS ,但是去除N 和P 效果不佳[6];改用斜发沸石去可以吸附一定量的氨[7]。Palacios 等[8]在砂滤床种植植物,控制渗透率和干湿 循环时间,在水力负荷为315cm/d ,去除93%总磷;在处理鲑鱼养殖废水中,其水力负荷分别为1135、25、80~240和2000~2700cm/d ,SS 去除效果差异性 不大。 对于机械过滤装置,美国开发的一种筒状的过滤机,筒体四周附有滤网,筒体置于水中工作时,部分滤网浸没在水中,废水从开口端流入筒内,污物被留在网上,过滤过的水又回流到池中,而污物被喷头冲到漏斗内而排出。瑞典一种高度为3140~4725mm ,直径900~1910mm 的过滤机在工作时,污水由 装置的下部经过中心管和吸附污物的砂混合在一起,由升液器上升到装置上部,在此分离,污物清除后,经管道流入沉淀池,沙子靠锥形分解器的作用均匀降下,上升的水和下降的沙相遇,这样,水被净化后从另一根管道放回到鱼池。日本有一种过滤机,其工作原理是水泵将池水吸上后,经喷洒管喷入过滤池,过滤池内一层小颗粒沸石和一个特制过滤器, 第5卷第9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V ol .5,N o .92004年9月T 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 ollution C ontrol Sep .2004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word版下载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产生的污水因其污染物多属于结构复杂、有毒、有害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工业污水还呈明显的酸、碱性,部分污水中含有过高的盐分药厂。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一、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1.物化处理 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1.1混凝法 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水质处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如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用于中药废水等。高效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近年来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发展,由成分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刘明华等以其研制的一种高效复合型絮凝剂F-1处理急支糖浆生产废水,在 pH为6.5,絮凝剂用量为300 mg/L时,废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显优于PAC(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酰胺(PAM)等单一絮凝剂。 1.2气浮法 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新昌制药厂采用CAF涡凹气浮装置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适当药剂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1.3 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武汉健民制药厂采用煤灰吸附-两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其废水。结果显示,吸附预处理对废水的COD去除率达41.1%,并提高了BOD5/COD值。 1.4 膜分离法

(推荐)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及相关案例分析摘取简要

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及相关案例分析 摘取简要 一、发酵类制药废水来源 近年来,我国发酵类制药产业发展快速,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发酵类药物产品主要有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和其他几大类型。发酵类药品的生产过程一般都需要经过菌种的筛选、种子制备、微生物发酵、发酵液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提炼纯化、精制、干燥、包装等步骤,生产过程中将会有产生大量的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如图1.1所示,由此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此废水主要可分为四类:(1)主生产过程排水;(2)辅助过程排水;(3)冲洗水;(4)生活污水。 从图中可以看出发酵类制药废水在生产过程中排水点很多,高、低浓度废水的单独排放,有利于清污分流,高浓度废水间歇排放,酸碱度和温度变化比较大,污染物浓度高,如废滤液、废母液等的COD一般在10 000 mg/L以上。 二、发酵类制药废水水质特征及典型处理技术

1.水质特征 制药废水作为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的污染主要来源于菌渣的分离,溶剂萃取,精制,药品回收设备,地面冲洗水处理等生产过程。高浓度的发酵类废水的COD含量一般在10000mg/L以上,BOD5/COD值差异较大,废水带有较重的颜色和气味,容易产生泡沫,废水的pH值、水质、水量的波动大等。 2.发酵类制药废水有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共同点: (1)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2)冲击负荷大,废水的水质和水量随时间变化很大; (3)含抗生素,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和阻碍的作用; (4)氮的浓度高,碳氮比低; (5)悬浮物浓度高; (6)色度高; (7)硫酸盐浓度高; (8)BOD5/COD比值低,可生化性极差,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成分高3.典型处理技术 1)铁碳微电解法:以Fe-C作为制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可大大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采用铁炭-微电解-厌氧-好氧-气浮联合工艺处理医药中间体生产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20%。 2)臭氧氧化法:不但能提高抗生素废水的BOD5/COD,同时能较好去除废水中COD。应用臭氧氧化技术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废水pH 值不变的条件下,臭氧氧化过程COD去除率均可达到75%以上。 3)Fenton试剂法:是亚铁盐和H2O2的组合,在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面有较好开发前景。Fenton氧化不但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有害有机物质,它同样也

制药废水现状及处理介绍

1 制药工业概述 1.1 分类 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制药工业可以分为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混装制剂类、生物工程类、提取类、中药类。 1.1.1 发酵类 1)定义 发酵类制药指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产生抗生素或其他的活性成分,然后经过分离、纯化、精制等工序生产出药物的过程。 2)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发酵类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和其他类,其代表性药物如下表所示: 1.1.2 化学合成类 1)定义 化学合成类制药指采用一个化学反应或者一系列化学反应生产药物活性成分的过程,包括完全合成制药和半合成(主要原料来自提取或生物制药方法生产

的中间体)之制药。 2)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其主要品种有合成抗菌药(如喹诺酮类、磺胺类等)、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麻醉药、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类、苯并氮杂卓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和镇咳祛痰药、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拟肾上腺素药、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解痉药及肌肉松弛药、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寄生虫病防治药物、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抗肿瘤药、甾体药物、代谢类药物等约近千个品种。 1.1.3 混装制剂类 1)定义 混装制剂类制药是指用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通过混合、加工和配制,制成各种剂型药物的过程。 2)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1.1.4 生物工程类 1)定义 生物工程类制药指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等,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主要是基因工程技术等)进行生产,作为治疗、诊断等用途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疫苗等药品的过程 2)分类及其代表性药物 主要包括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克隆工程制备药物等。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如下表所示: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审批稿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目前,制药企业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因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差、且间歇排放等,成为是国内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笔者总结了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技术。 制药废水,顾名思义,就是制药厂在生产中成药或西药时所产生的废水。制药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生物制药)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化学制药)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 制药废水的特点 药物的生产过程,决定了制药废水的特点。药物的生产是通过化学合成工艺和药用植物中分离提纯得到原料药,其因药物种类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且流程复杂,原辅材料种类多,生产过程对原料和中间体质量控制严格,物料净收率较低,副产品多,导致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差异大,组分复杂,污染物量多,COD 高,BOD5和CODcr 比值低且波动大,可生化性很差,难降解物质多,毒性强,间歇排放,水量水质及污染物的种类波动大等特点,给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制药废水的组成 我国制药工业主要为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和中草药生产,对应着上面提到的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化学制药)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 生物制药是采用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原料进行发酵、过滤、提炼,从而生产各种抗生素、氨基酸及一些药物中间体;化学制药是采用化学反应工艺,将有机原料和无机原料等制成药物中间体及合成药剂;中草药生产是对中草药材进行加工、提取制剂或中成药,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的前处

万头猪养殖场的养殖污水处理工艺

1万头猪养殖场的粪便及污水处理工艺 一、工程简况 二、处理目标 养猪场的猪粪便质地较细,成分较复杂,含蛋白质、脂肪类、有机酸、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无机盐。猪粪含氮素较多,碳氮比例较小(14:1),一般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可为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是一种良好的农家肥,是培肥改良土壤的优质有机肥资源。但大多数养猪场的粪便采用水冲粪的方式清理粪便,这就使得产生猪粪的同时会伴随大量污水的产生。因此需将其固液分离,粪渣可以进行堆肥,制成有机肥,污水经厌氧处理使其达到排放规范直接排放并可产生利用沼气这一能源。 1头猪每日产生粪2kg(以含水率80%计)、尿3kg(参考HJ497的规定,以实际产生量为准),根据养猪场中实际成猪与猪仔比例,则一万头猪按每日产生粪12t、尿18t计。采用水冲粪的方式清理猪粪便,参照GB18596,一头猪每天产生的粪便需要的冲洗水,则一万吨每日需180t的水,则1万头猪每日产生粪便经固液分离后可产生198t的污水。 )猪粪便经固液分离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及pH值如下:化学需氧量(COD cr 为6500mg/L,氨氮(NH3-N)为590 mg/L,总氮(TN)为805 mg/L,总磷(TP) )为127 mg/L,pH为。而经厦门绿标的技术处理后可将其降低至:化学需氧量(COD cr 为400mg/L,氨氮(NH3-N)为80 mg/L,总氮(TN)为120mg/L,总磷(TP)为8mg/L,pH为,参考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规范》(GB18696-2001)。 三、成分分析及污染 1、养猪场废水特点 养猪场废水主要包括猪尿、部分猪粪、猪舍冲洗水和厂区卫生设备、公楼排放的污水,该类废水具有以下特点: 1)水量大、几种、水利冲击负荷强; 2)有机质浓度高、氨氮含量高,COD一般在6000-7000mg/L; 3)废水可生化性好、水解、酸化快、沉淀性能好; 4)污水中常伴有消毒水、重金属、残留的兽药以及各种人畜共患病原体等污染。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ang Mingxia,Ding Naichun,Feng Xiaohuan,Guan Weishe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An University,Xi’an Shanxi 710061) Abstract: The characters of the effluent from the medicine production were described. And some popular disposal technologies used in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were introduced,such as physicochemical disposal process,chemical disposal process,bio-chemical disposal process,and other combined process. The applied characteristics and drawbacks of different methods were commentated. Finally 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process was discussed,and the cleaner production and recover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ere also put forward. Keywords: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gress Recovery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 1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1.1 物化处理 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1.1.1 混凝法 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水质处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如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用于中药废水[1,2]等。高效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近年来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发展,由成分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3]。刘明华等[4]以其研制的一种高效复合型絮凝剂F-1处理急支糖浆生产废水,在pH为6.5,絮凝剂用量为300 mg/L时,废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显优于PAC(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酰胺(PAM)等单一絮凝剂。 1.1.2 气浮法

制药废水处理方案

1概述 1.1项目名称、地点 1.1.1项目名称 本工程项目主要针对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现有的产品结构、数量所排放的废水情况,改造原有的废水处理设施,使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的废水经处理后,出水可以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现为初步设计阶段。 本项目名称为: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污水处理场技改(扩容)工程。 1.1.2项目地点 本项目的工程地点:重庆市渝北区东南边的洛碛镇。 1.1.3项目简介 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是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属下的骨干企业,每天向长江排放未彻底治理的生产废水7000吨,排污量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这些废水如不达标排放,必然会对纳废水体长江造成一定的污染,进而影响到长江下游水源水质。 长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河流之一,是我国的主要淡水水源补给河流之一。随着三峡大坝和三峡库区的建成,长江将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的水质将直接影响到长江两岸广大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随着长江流域治理力度的加大,国家对长江水质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到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2010年达到国家地表

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这就要求长江上游各污染源企业的污水必须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并使部分处理后的出水作杂用水使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新水用量。 该公司领导对环境保护历来十分重视,同时随着三峡库区的蓄水,国家相应政策法规也更加严格,治理污染的决心会更加坚定,如不进行技改扩容,公司一分厂势必面临被强制关停的局面,所以该项目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因此,该公司为加快污水达标排放处理进程,推进公司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制度,同时确保国务院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复精神的贯彻落实,完成保护三峡库区及周边水资源环境的任务,决定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彻底的改扩建。 1.2设计依据 1.2.1国务院(国函2001147号)文“国务院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复”; 1.2.2重庆市经济委员会文件(渝经投200252号)“关于申报重庆市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的通知” 1.2.3重庆市市环境保护局(渝环[2004]32号)关于重庆江北化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工业废水治理项目控制指标及执行标准的通知 1.2.4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的审查意见 1.2.5项目业主(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提供的相关资料; 1.2.6西南合成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污水处理场技改(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7渝经资源[2004]48号文关于西南合成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污水处理场

《安全环境-环保技术》之生物膜法处理水产养殖废水

生物膜法处理水产养殖废水 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和生物硫化床等,这些技术因为其微生物的多样化,在水产养殖的封闭循环使用中得到广泛利用。 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或载体。生物膜自向外可分为庆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1)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动适应性强;(2)处理效果好并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分离;(4)动力费用省。 生物膜法又称固定膜法,基本特征是: 在污水处理构筑物内设置微生物生长聚集的载体(一般称填料),在充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着形成生物膜,经过充氧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过填料时,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同时微生物也得到增殖,生物膜随之增厚。当生物膜增长到一定厚度时,向生物膜内部扩散的氧受到限制,其表面仍是好氧状态,而内层则会呈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并最终导致生物膜的脱落。随后,填料表面还会继续生长新的生物膜,周而复始,使污

水得到净化。 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着形成生物膜后,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其表面存在一层薄薄的水层,水层中的有机物已经被生物膜氧化分解,故水层中的有机物浓度浓度比进水要低得多,当废水从生物膜表面流过时,有机物就会从运动着的废水中转移到附着在生物膜表面的水层中去,并进一步被生物膜所吸附,同时,空气中的氧也经过废水而进入生物膜水层并向内部转移。 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机体本身进行新陈代谢,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又沿着相反的方向,即从生物膜经过附着水层转移到流动的废水中或空气中去。这样一来,出水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废水得到了净化。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含有营养物质和接种微生物的污水在填料的表面流动,一定时间后,微生物会附着在填料表面而增殖和生长,形成一层薄的生物膜。生物膜的成熟:在生物膜上由细菌及其它各种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生物膜对有机物的降解功能都达到了平衡和稳定。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由于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很难处理。本文分析了制药生产废水的水质特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常采用的处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制药厂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化学制药的生产过程,有原料药生产和药物制剂生产组成,通过化学合成工艺和药用植物中分离提纯得到原料药。生产过程具有的特点是: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原辅材料种类多,生产过程的中间体及产品质量标准高,对原料和中间体严格控制质量;物料净收率较低,副产品多,三废多。化学制药企业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是我国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具有有机物及无机盐含量高,BOD5和CODcr 比值低且波动大,可生化性很差,间歇排放,水量波动大等特点。 1、污水的分类 目前,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之一,尤其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含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源日益增多。通常根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不含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工业废水;第二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部分制药业和化学工业废水;第三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不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有机化学合成工业和农药废水。由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一般的废水治理方法难以满足净化处理的经济和技术要求,因此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回收和综合利用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上环境保护技术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2、污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等四种,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2.1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般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是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机物,并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从而使水得到净化的技术。在现代的生物技术处理过程中,主要有好氧生物氧化、兼氧生物降解及厌氧消化降解被广泛应用,生物处理技术由于经济可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越来越引起重视。 2.2 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是应用化学原理和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其单元操作过程有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和焚烧等。 2.3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制药厂污水处理方案

制药厂污水处理方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制药有限公司50m3/d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某制药厂有限公司50m3/d废水处理工程 目录

1 概述 项目背景 某制药厂有限公司是从事西药原料药的生产企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企业已初具规模。多年来,公司一直重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随着国家对新药研发行为的整顿和规范,新药研发的难度和研发成本将越来越大,研发周期越来越长。同时,国家从政策上限制低水平重复,鼓励原创新药的研制,提高了新药研制门槛,鼓励企业采用技术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因此,随着国家药品注册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企业的新药研究的战略思路和品种的发展方向需重新审视和规划。 某制药厂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头孢地尼、盐酸头孢甲肟、阿戈美拉汀、米力农、盐酸纳美芬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工艺产生的废水经过蒸发浓缩除去其中的水,浓缩后的釜残作为危险品废物处理。所产生的污水主要为设备清洗水和冲刷地坪水以及生活用水。 公司受某制药厂有限公司委托,并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要求和数据,同时与业主进行了讨论,结合公司多年的水处理经验,编制设计方案如下,供有关部门评审。设计单位概况 设计依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案例

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案例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 更新时间:4-21 10:21 该工程为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生产基地工业废水治理工程。该项目污染具有以下难点: (1)废水污染源多,源强大,且随产品变化而变化。 (2)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多样,含有大量如亚磷酸二乙酯、丙酮、硝基苯璜酸、四氢呋喃及二氯甲烷等有毒或抑制生化的特殊污染物。 针对上述难点,我司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对生产工艺进行精确工程分析,指导企业清洁生产,清污分流,并根据产品可能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2)对含二氯甲烷废水采用吹脱塔进行吹脱预处理。 (3)对高浓度废水采用新型微电解+催化氧化工艺,分解有毒有害物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该处理系统投入运行后,各处理单元效果理想,处理出水稳定达标,顺利通过环保部门验收。 其它同类工程: ◆浙江花园集团VD3废水处理工程 ◆重庆西南制药二厂废水处理工程 ◆重庆博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山西太行药业有限废水处理工程 ◆浙江东邦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 ◆浙江纳爱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

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东厂区废水处理扩建工程更新时间:6-27 10:35 项目名称 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东厂区废水处理扩建工程 工程地点 江苏靖江 工作范围 总承包 项目起始时间 1999年 项目结束时间 2004年 废水性质

制药废水 工程规模 共三期,总水量达到10000m3/d 进水水质 高浓度CODcr:11000 mg/L,油=100 mg/L,pH=4-5 设计出水水质及用途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酵类》,排放 主要工艺 预处理工艺:高浓度含油废水--中和,隔油沉砂;高浓度不含油废水--中和沉砂 生化工艺:二级厌氧(UASB)、二级好氧 工程特点 高浓度水中的石油类对生物处理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厌氧微生物,故进入厌氧反应器前的高浓度水进需经隔油处理;污水中的酸度,尤其是进入厌氧反应器的高浓度水经中和后需再调节酸碱,以减少pH过低对UASB反应的影响;有机物污染浓度高,高浓度有机废水需经厌氧去除绝大多数污染物后再与低浓度水混合进入好氧处理。目前,UASB去除率高达90%,出水COD < 250 mg/L。 全景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 更新时间:6-27 10:25 项目名称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 工程地点

制药工业废水废液处理技术

制药工业废水废液处理技术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 一、物化处理技术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如混凝法它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其中的胶体微粒等发生凝聚和絮凝(合称混凝)而相互聚结形成较大颗粒或絮凝体,进而从水中分离出来以净化废水的方法。利用混凝沉淀方法去除混合液中的有机物及部分非溶解态的溶媒物质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1、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其产生吸附、中和微粒间电荷、压缩扩散双电层而产生的凝聚作用。破坏了废水中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聚合、集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混凝沉淀法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在制药废水处理工程

中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硫酸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硫酸铝铁、聚丙烯酰胺(PAM )等。混凝沉淀法的不足之处是: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出水的pH 较低,含盐量高;氨氮的去除率较低。 2、气浮法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如庆大霉素、土霉素、麦迪霉素等废水的处理。 3、吸附法吸附法是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吸附剂预处理生产中成药、米菲司酮、双氯灭痛、洁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6 等产生的废水。 4、电解法电解法处理废水因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而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电解法又有很好的脱色和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 5、膜分离法膜分离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又可回收有用物质。刘国信等在微孔管表面预涂助滤剂,利用反渗透浓缩技术从抗生素厂废水中回收金霉素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为抗生素厂金霉素废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途径。朱安娜[2] 等采用纳滤膜对洁霉素废水进行了分离实验。发现该方法既减少了废水中洁霉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可回收洁霉素,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化学处理技术化学法包括铁炭法、化学氧化还原法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综述

EM净化球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综述 摘要: 探索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固定微生物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本研究采用EM生物活性液与SiO2 载体球相结合制成EM净化球来净化水产养殖废水。在不进行换水的条件下,鱼塘内水质能保持较好的状态,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水产养殖、生物处理法、EM净化球 1. 引言 近年来集约化水产养殖在国内外迅速发展,我国更为迅猛,其养殖产量已占到世界养殖产量的2/3左右[1]。我国目前的水产养殖业正处在一个从传统高产放养模式向规模化养殖、质量效益转变的历史转型期,但由于我国水产养殖仍采用大引大排的方式,既极大的消耗了水资源,而且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残余和鱼、虾、蟹类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对水体、池塘底泥等造成了污染,使得养殖水体日趋富营养化,对周边水域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危害。江苏省水产养殖业数据表明[2],养殖塘全年换水量约为3万m3·ha-1,其中SS、COD、BOD5、TN和TP的净排放分别达到2280、999、145、101、4.95 kg·ha-1。养殖水域污染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富营养化主要来自养殖过程中的N、P等有机物的积累。一些缓流浅水草型湖泊的沿湖养殖区,在生活污水和渔业自身污染的共同作用下,由污染物所滋生的种类繁多的致病微生物已经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近几年来发现并流行的暴发性鱼虾病害,不仅给水产养殖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通过食物链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严重隐患。另外我国水产养殖以直接排污的池塘养殖为主,基础设施老化严重,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在养殖过程中频遭破坏,残饵、排泄物、死亡残体等大量有机物失去了被其它生物利用的机会,养殖水域生态功能退化,病害日趋严重[3]。如不对养殖废水进行生态处理和循环利用,那么以消耗自然资源(水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水产养殖业,在今后生态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