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2(第1课时)

合集下载

散文诗教案(优秀7篇)

散文诗教案(优秀7篇)

散文诗教案(优秀7篇)散文诗两首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首三分钟说话训练一、导入二、研读《金色花》1、介绍作者、金色花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

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金黄色花。

2、初读感知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xxxx的孩子。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xxxxxxx的妈妈。

3、品读诗歌仔细品读课文再结合语句与小组同学谈一谈。

文中的母子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4、写法研讨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

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5、小结三、共同学习《荷叶母亲》1、导入2、作者介绍、文体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3、检测字词4、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后的直接感受是什么?5、合作研讨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心情、红莲的样子?6、品读文章找出诗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分析体会其中的情感!7、拓展练习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第二单元从内容主题上来看,都在表现亲情。

其中本课《散文诗二首》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

除了在主题上两篇散文诗都表现母爱外,创作风格也有相似之处,但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特点。

因而,比较阅读适宜作为学习本课的基本方式。

另外,这两首散文诗小巧、凝练、空灵、优美,具有浓烈感情,是学生练习朗读非常好的范本。

二、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把握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方面的朗读技巧,但是如何通过“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还需要继续学习。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受制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往往不能快速而准确地感知理解散文诗中的形象,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散文诗情感的理解。

因此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散文诗描绘的画面,理解文章对母爱的赞美。

三、教学目标(一)通过揣摩朗读的语气和感情基调,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二)通过描绘画面,表达出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和思想情感。

(三)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五、教法和学法(一)教法:1.朗读品味,2比较阅读,3.情境体验(二)学法:1.自由朗读,2.自主阅读,3.小组交流展示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自主朗读,感受情感。

热爱朗诵的小芳同学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栏目“朗读者”一期以“母爱”为主题的节目录制。

她将要朗诵的篇目是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从感情基调、语气、节奏等方面为她提一些朗诵的建议,并且为她示范朗读一段。

1.具体要求:(1)首先,自由朗读,在文中批注朗读的感情基调,用符号标注朗读的停顿、语气、节奏等,并能说明理由。

《散文诗二首》教案

《散文诗二首》教案

7*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基调,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学习和借鉴诗歌托物言志的写法。

【重点难点】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学习诗歌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同学们,世界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谐清淡;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能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首《金色花》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

【文体知识】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他一生创作丰富,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其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歌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在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新课讲授】(一)字词积累匿笑祷告嗅(二)整体感知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请学生回答。

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向我们展现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散文诗二首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散文诗二首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明确:孩子想变成金色花是为了和妈妈玩捉迷藏,希望妈妈找不到他,然后再惊喜地抱住妈妈。

同时,孩子不让妈妈知道是因为他想保持这种母子间的亲密感和快乐时光。

目标导学三:语言运用请你选出一段你认为最有感觉的语句,并解释为什么。

明确: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这句话充满了孩子的天真和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和期待。

)三、课堂练1.请你模仿老师的朗读,读一遍课文。

2.请你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用自己的话简述。

3.请你用一段话概括你对这篇散文诗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XXX的散文诗《金色花》,通过朗读和分析,我们深入理解了母子之间纯洁的爱和孩子特有的天真和快乐。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像诗中的孩子一样,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珍惜与家人的时光,感受到生命中的幸福与美好。

明确:第一层次:荷叶作为母亲的象征,给予了作者庇护和安慰;第二层次:荷叶的形态和特点,表达了母亲的品质和特点;第三层次: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

目标导学二:深入探究1.荷叶是怎么样的?它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明确:荷叶是“碧绿的、平凡的、坚强的、温柔的、宽广的、舒适的、慈爱的、无私的”,它给作者带来了庇护和安慰。

2.荷叶和母亲有哪些相似之处?明确:荷叶和母亲都是平凡而伟大的,都是坚强而温柔的,都是宽广而舒适的,都是慈爱而无私的。

3.诗歌中的“XXX”是什么意思?明确:XXX是作者自己,代表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依赖。

目标导学三: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1.诗歌中使用了哪些比喻手法?明确:荷叶比喻母亲,XXX比喻作者自己。

2.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排比、对仗、反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

目标导学四:拓展训练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荷叶·父亲》的文章,表达你对父亲的感激和赞美。

示例:父亲啊!你是大树,我是枝叶。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旁批诗文,理清文章思路。

2.对比阅读,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3.诵读诗文,体会《金色花》所表达的孩童对母亲的亲昵之情以及《荷叶·母亲》所表现的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诗文,体会《金色花》所表达的孩童对母亲的亲昵之情以及《荷叶·母亲》所表现的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对比阅读,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探究式、朗读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利用默读批注,感知理解诗文内容。

2.设计对比诵读两首散文诗,体会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四、教学过程(一)设计活动,介绍作者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金色花》《荷叶·母亲》这两首散文诗。

谁来介绍一下这两首诗的作者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泰戈尔曾两次访问过中国。

访问之后,他的作品大量地译成汉语。

当时翻译的绝大多数是散文诗,因此,泰戈尔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是散文诗。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不少体裁像《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一类的作品,这其中冰心可以说是受惠于泰戈尔最深的“私淑弟子”了。

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冰心的创作走向温柔的爱的吟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欣赏朗诵《金色花》《荷叶·母亲》感受他们作品的异同。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朗读比赛。

优秀的诗文是“诗中有画”的,这两首散文诗也不例外,每首诗都蕴含着几幅精美的画面,我们这次朗诵比赛的内容是:每组同学从两首诗文里各选一幅“画面”进行朗读。

【设计意图】设计活动,激发兴趣,引入本课。

(二)自主阅读,批注“画面”,感知内容接下来,让我们朗读诗文,请大家拿起笔去文中寻找优美的“画面”,并在旁批处给“画面”拟个小标题,然后咱们比一比谁拟的题目最美。

第7课 《散文诗二首》学历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7课  《散文诗二首》学历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7课《散文诗二首》学历案【课题与课时】课题:《散文诗二首》(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7课)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依据之前学习朗读积累的经验,大声朗读课文,读出情味,在此基础上,例说《金色花》,从文章的表达视角、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其三评说作品美好的意境。

碎片积累:1.字音字形:蒂梗匿笑沐浴祷告姊妹徘徊遮蔽荫蔽菡萏攲斜2.泰戈尔、冰心简介3.散文诗【评价任务】通过活动一、二、三的过程学习,达成并检测终端目标—从文章的表达视角、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其三评说作品美好的意境。

【过程学习】导入“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是冰心的一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诗中的“你”是谁——母亲。

诗中的母亲就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湾。

古今中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赞美母爱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两首散文诗,一首是泰戈尔的《金色花》、一首是冰心的《荷叶·母亲》。

活动一:常识积累1.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最后的诗篇》等。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主要代表作品《寄小读者》《繁星·春水》。

活动二:朗读课文,品味诗意1.依据之前学习朗读积累的经验,大声朗读课文,确定朗读两篇文章的意境和感情基调。

《散文诗二首》教案

《散文诗二首》教案

《散文诗二首》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选编了一组表现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文章,包括两篇散文、两首散文诗和两篇文言文,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方式,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秋天的怀念》既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爱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的悔恨与愧疚,还蕴含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散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使得散步这样一件小事蕴含了丰富多元的主题。

《散文诗二首》中的两首散文诗都采用了象征手法来表现母爱,其中《金色花》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虚拟之境,以儿童的奇思妙想和纯真的口吻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爱;《荷叶·母亲》则以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接表现少女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世说新语>二则》是初中阶段首次出现文言文,两篇文言文篇幅短小,讲述了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引领学生体会魏晋世族家庭的高雅情趣和文化修养,初步领略“魏晋风度”。

三、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能够在朗读过程中基本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文意,并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由于年龄的局限性,此阶段的学生在朗读技巧上还有所欠缺,不能准确把握重音和停连,且在朗读时情感表达不够充沛,在分析文本时无法深刻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另外,学生首次开始学习文言文,教师要及时点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翻译原则,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体会情感
1.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生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
抓住诗歌的意象赏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难点)
情感目标
体会诗歌中蕴含似的浓浓的母子情(重点)
第1课时《金色花》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重点)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难点)
☞目标导学二:内容品析
1.听读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
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教学备注】
‖教学提示‖
学习诗歌,重在读。此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范读、品读、听读、自由朗读、分组读,在读的过程中揣摩诗意,既体验了作者的情感,又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使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篇一:《散文诗两首》的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二、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引课题: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

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

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

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

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

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07 《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07 《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7课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课件中的漫画,并提问:你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你对她有怎样的感情?学生分享交流,由此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两位作者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2.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并简单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散文诗”的知识。

三、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并加以点拨。

匿笑()花瓣()沐浴()嗅到()衍()荫蔽()并蒂()菡萏()攲斜()心绪()徘徊()匿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攲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整体感知【活动内容】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这两首散文诗,读通顺。

把读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小组讨论互助;或在全班提出,由同学或老师解答。

听教师范读后,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的语气。

可以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进行个性化朗读、品析。

《散文诗二首》教案(五篇)

《散文诗二首》教案(五篇)

《散文诗二首》教案(五篇)第一篇:《散文诗二首》教案《散文诗二首》教案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文诗二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诗二首》教案1一、教材《散文诗二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

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情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

《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实际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

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一个美丽的假设——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亲密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

二、目标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

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读好诗歌,进入情景。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而要深入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具体情感,我们必须透过具体的语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味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对这种手法的认识。

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效果。

三、教法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特点,感受散文诗的美。

2.分析散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散文诗的写作技巧,尝试创作自己的散文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散文诗的特点,感受散文诗的美。

2.教学难点:分析散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学习散文诗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散文诗作品、PPT、教学音频。

2.学生准备:散文诗作品、笔记本、彩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散文诗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散文诗作品和作者。

二、散文诗特点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散文诗的形式特点,如段落、标点、词汇等。

三、散文诗意象分析1.教师挑选一首散文诗,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散文诗情感体会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散文诗中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一、散文诗写作技巧学习1.教师讲解散文诗的写作技巧,如排比、拟人、象征等。

2.学生通过示例,学习散文诗的写作技巧。

二、散文诗创作实践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技巧,创作一首散文诗。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散文诗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散文诗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四、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创作一首散文诗。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学生反思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对散文诗的理解、情感体会和写作能力。

2.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学习散文诗的特点、意象、情感和写作技巧,使学生对散文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自己的散文诗作品,提高了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散文诗两首》教案(最终5篇)

《散文诗两首》教案(最终5篇)

《散文诗两首》教案(最终5篇)第一篇:《散文诗两首》教案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

检查生字词。

(可用大屏幕投影)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

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整体感知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呢?(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母亲的依赖非常大,尤其女生中体现得更加强烈。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们充分朗读,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教学过程设计金色花一、新课导入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二、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1.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我们要读准字音。

3.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一个小问题:A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7* 散文诗二首(教案一)一内容解读《金色花》1.开篇点题,大胆假设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大胆假设,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和母亲捉迷藏,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金黄的色彩,象征着母爱的光辉,也象征着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为下文的想象奠定了基础。

(第1—3段)2.三次嬉戏,母子情深作者紧接着写了“我”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的三次嬉戏。

第一次是在母亲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是在母亲拿着灯去牛棚时,突然落到母亲面前,恢复原形。

三次嬉戏生动地描绘出了孩子顽皮、淘气、天真无邪的特点,而无论变成什么都要在母亲身边,体现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喜爱之情。

(第4—7段)3.母子对话,美丽圣洁最后两段是写母子之间的对话,充满娇嗔、爱意,体现出母子之间的深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可以想见,孩子不见了,妈妈是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更是稚气十足,娇憨可爱。

(第8、9段)《荷叶·母亲》1.引子开头,铺垫下文作者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联想到故乡的红莲,并交代了三蒂莲与“我们”三姊妹之间的关系,暗示花即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了充分的铺垫。

先写莲花的来历,以此作引子,为后文写荷叶母亲做了铺垫。

“八年之久”“故乡”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1—3段)2.雨打红莲,情景感人“烦闷”写出了“我”在雨夜中的心情,为后面写“感动”蓄势。

文章在此重点描写了雨打红莲的场景,雨愈下愈大,红莲被打得左右攲斜,使“我”的内心很“不适意”。

“打得左右攲斜”一句写出了红莲被大雨摧残的严重之态。

母亲唤“我”回屋时,“我”看见荷叶护莲的情景,“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着红莲,暗示了荷叶呵护红莲就像母亲呵护孩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二首》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二首》课程教学设计

7 散文诗二首【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七年级上册二单元的两篇自读课。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丰富的想像,把孩子想像成一朵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

通过描绘孩子的天真、活泼、快乐,与母亲三次的嬉戏,表现孩子沐浴着母爱,又回报母亲的纯真的母子之爱。

《荷叶·母亲》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母亲的依赖非常大,尤其女生中体现得更加强烈。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们充分朗读,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把握诗歌内容;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鉴赏能力;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积累重点字词,熟读课文。

(2)查阅泰戈尔和冰心的相关资料,准备交流。

2.边读边悟(1)文中金色花几次和母亲嬉戏?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2)金色花中孩子和母亲的情感是怎么样的?通过那些语句表现出来?(3)《荷叶母亲》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3.学贵有疑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诵读课文1.自由练读,注意字音、停顿。

2.个生朗读,他生评价(学生展示读得最好的语段,师指导学生注意评价要客观,态度要诚恳,注意礼貌用语)。

3.师配乐朗诵,指导学生听读,注意重音、停连、语调、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
《金色花》
◎教学目标:
1. 在反复诵读中训练诵读的技巧。

2. 利用想象和描写来鉴赏散文诗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3.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感悟爱能化解伤痛的哲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预学情况检测
1. 导入。

同学们,熟悉这位大师吗?(多媒体展示泰戈尔的照片)
他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他一生倡导民族主义和世界和平,他为了改良社会曾辗转无数国家考察,他在1924年来到中国,和我国的一些文学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么你们熟悉他的诗文名句吗?谁能朗诵一两句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
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展示备用的泰戈尔诗文名句,和学生一起分享:
(1)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选自《飞鸟集》)
(2)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选自《飞鸟集》)
(3)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选自《飞鸟集》)
(4) 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选自《新月集》)
(5)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选自《吉檀迦利》)
(6) 思念,是一只养熟的信鸽,无论放飞多么长的时间和距离总能飞回原处。

(选自《沉船》)
你能说出泰戈尔诗中常见的主题吗?(提示:一般有爱、童真、自然、生命
等)
2. 学生活动。

活动一:抢答(检查预习)——作者、国籍、获奖情况、主要作品、本文体裁、所写的形象。

活动二:你能根据之前学过的某篇散文、某首诗歌,再结合本文说一说你对散文、诗歌、散文诗三种文体的不同印象吗?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受泰戈尔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并结合诗句了解泰戈尔作品的内涵以及打动人心的力量,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两个学生活动既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也是在帮助学生掌握文学常识。

二、集体诵读,读准读顺课文
1.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2. 请学生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

匿(nì)嗅(xiù) 祷(dǎo)摩(mó) 衍(yǎn)
3. 请学生说说如下词语的涵义。

《罗摩衍那》匿笑祷告沐浴
设计意图:集体齐读,可以让学生考察自己是否能跟上朗读节奏,字音是否读准,有没有词语意思不太明白;还可以让老师听一听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有没有把握本文大致的感情基调。

三、指导诵读,感知内容情感
1. 教师指导朗读。

你们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语气、节奏、轻重音和情感来读?
学生活动:自读体会,再全班交流朗读要求。

语速:轻快、跳跃。

举例演示:第一段范读。

语气:轻柔。

举例演示: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节奏:前紧后松。

举例演示: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
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轻重音处理:举文中句子,与学生商量该用重音还是轻音,并说说原因。

情感:喜悦、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顽皮。

2. 学生活动:小组内分角色或分段朗读,然后全班展示。

读完后其他组紧扣朗读指导的要求进行评价。

3. 读完追问:这首诗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首诗写了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然后与妈妈一起嬉戏玩耍,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情。

设计意图: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引导,例如语速、语气、节奏、情感等,并且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他人评价中逐步完善。

学生读到有感情之时,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提炼就水到渠成了。

四、自我品读,想象画面之美
1. 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散文诗,知道这首散文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境交融的画面。

现在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请学生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散文诗?
清晨白露未晞,林荫小道撒满了金色花,期间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柔顺地伏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

妈妈悄无声息地伫立在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

你看,她在向神祷告了,空气中弥漫着她轻柔的话语。

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上扬,这香气来自何方?我屏住气息,一声儿不响……
2. 请学生品读文中某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可以用“ 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的句式来做恰当描述。

发挥集体的智慧,比一比哪组描述得最美。

学生活动:独立想象画面、描写还原画面,组内展示,全班朗读评价。

设计意图:本文是散文诗,篇幅虽短小,但画面之美、意境之美却隐藏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通过描述画面使它还原,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描写能力
五、深入研读,探讨多重内涵
1. 我们已经感受了散文诗的语言美,品味了画面美和意境美,这些美都来
自诗人的神奇表达。

那么你觉得诗中的孩子和母亲都是真实存在的吗?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

学生活动:一到三组从文中找出孩子和母亲接近真实存在的依据,四到六组找出孩子和母亲可能是虚构的依据。

要求:独立阅读全文后思考,自己有答案后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最后全班交流,预测学生答案:
(1) 真实存在的依据:
孩子的性格是天真、活泼、调皮,依恋热爱自己的妈妈。

(文中句略)
母亲一直牵挂着孩子,而且勤劳能干,性格恬静温和。

(文中句略)
(2) 虚构的依据:
孩子变成了金色花,还能散发香气,最后又变回来。

母亲的工作主要是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2. 学生思考回笞:作者为什么要将孩子和母亲写得既真实又带点神化气息呢?
参考答案:文中的孩子和母亲都美好善良,有一些美化神化了,文中把孩子比作印度的圣花金色花,而印度的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的喜爱赞美。

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美丽的。

板书:爱之圣洁象征
文中母亲沐浴、祷告、读书、拿灯到牛棚去、讲故事等,这些平凡、美丽、琐细的家务事表现出诗人对神的虔诚、对文化生活的执着。

板书:神人合一
3. 请学生再来看一下本文写作背景:1902年,泰戈尔创办了一个“和平之院”——圣地尼克坦学校,潜心于儿童教育。

但也就在1902年,他的爱妻不幸去世,翌年,一双儿女也相继夭亡。

这可怕的阴郁笼罩着诗人的心,他写道:“这蔓延的痛苦,因爱与欲望更深邃而成为人类家庭里的悲哀与快乐,这就是永远融合、流溢在我诗人心中发出来的歌声中的东西了。

”《新月集》所发出来的,就是这悲哀与欢乐的东西。

你觉得作者在遭受严重打击时为什么还能把母子之间的情感画面写得那么美好?
(提示:可答“怀念过去的美好岁月”,也可答“用爱与美好来化解心灵的伤痛”,并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根据文本进行深入研读、了解写作背景,这样可以跳出“母子深情”这一浅层化的理解,让学生能有更深刻更接近作者真实心灵的解读。

六、读写结合,迁移知识能力
1. 写一写:如果哈利•波特送你一个魔法,你可以变成你想变的任何一件东西,那么你想变成什么陪在妈妈身边,为她做点儿什么呢?
2. 读一读:课后搜集一篇写亲情的散文诗,下节课向全班同学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尝试运用象征手法来创作同时巩固学生对散文诗概念与特征的理解与把握。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