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长沙理工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
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
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
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
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
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
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
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
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长沙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4)自动控制原理
参考书目为:
《自动控制原理》,李益华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五版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
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
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
比如casualty表示伤亡,我们口语常见是casual 随意的。
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第一次我阅读很差,对答案错了一大半。
这次我阅读是满分。
如何做到?我非常认同老钟的观点,不要再管命题人,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着你有没有读懂作者在说什么,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
只有回到阅读本身,才会真的恍然大悟,而不是被定位的思想牵着盲人摸象。
我算明白了为什么考研这么重视阅读,当你真的学会了读学术文章,你才会体会到一个研究者的乐趣。
关于真题
对于真题相信各位已经耳熟能详了,它的重要性我就不多提了。
我做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讲解很详细。
有如果你复习的时间早,时间充裕,可以考虑背完单词在做。
但如果是和我一样暑期才开始复习的,就不太建议你们怎么做了,直接上手就好了,可能之前有人会说难度差不多,但根据这两年考试情况来看,英语的难度降的确实挺多的,尤其是考前千万不要为了挑战自己,拿出来练手。
我考研的时候有一位研友,就是最后一个月又把英语拿出来做,而且又自己臆想了觉得今年考试会更难一些,所以他那个时候考试就没有发挥好,英语才考60多。
对于要不要把真题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翻译一遍,大部分的经验贴都在强调,要把真题的句子一个个翻译出来。
做真题的经验就是一定要重视文法的学习。
考研英语和四级有一个小不同的特点,前者是半学术语言,后者是生活语言多点。
所以前者的句子一般都比较长,后者系生活语言,所以比较简短,也相对比较简单。
而长句子里面一般都会有些复杂的语法和固定搭配在里面。
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小的单词:“as”这个单词是考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之一,它人小鬼大,用法非常灵活多变,有人统计过大概有九种用法。
不懂他的用法,你也能大概读懂文章,但是绝对无法精确理解。
类似这些,最好自己搞一个精彩句子的收集本子,慢慢积累。
(824)自动控制原理专业课复习
关于专业知识的复习学弟学妹们也问得多,我自己复习的时候也觉得头大,那时候问学长学姐,他们都说你自己好好看两遍,看着看着就看出什么是重点了,例如科学(Science):是指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
系。
你还没看完一遍,觉得又是知识点呀、又是题型,乱七八糟。
其实每一章节的内容书上基本上都是按照顺序写的,大家可以边看书边做个大表格,把每一时期重要的考点总结出来,总结完这个详表,保管你的内容已经掌握了50%以上,例如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是系统数学模型的图解化,由信号线、分支点、相加点、方框四种符号组成。
动态结构图变换的基本法则:变换前后必须保持所有前向通道传递函数的乘积不变。
七月前我只草草过了一遍课本,7、8月我就开始仔细看书,分题型做笔记、做表格,真的很有效果!做题的话大概8月开始,集中做真题,这个不仅可以帮你巩固背了的知识点,还可以帮你找重点。
11月12月,部分基础题基本都没问题了,就可以写写大题了,也可以自己总结了背背。
上面说到我是八月开始做专业知识的真题,大概做了两年的(应该有三十多套),做的时候不翻书,就像考试一样这么做下来。
我建议大家在看了一两遍书的基础上再做题比较好,这样可以检查自己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好,以便在后面的复习中巩固加强(其他科目也是如此)。
在这边插一个题外话,不仅是这些专业课,其实公共课的真题也是需要多刷一些的,但是多刷也并不是没有技巧,无脑的刷数量,比如公共课英语部分,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题目很多,乍一看起来好像题目没有规律可言,但其实出题人也是有局限性的,题目的设置与考察也都有类似的地方,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其实可以利用题目中的解析去做一个梳理总结,公共课政治在做《政治新时器》的时候,也是有需要梳理的,一些题目在设置上是有出题人偏好的,这时答案中就会有体现,体现出哪一个知识点是重要的,是常出现的,所以也建议和英语一样,多看解析,找出适用于自己做题习惯的规律。
我还做了研教新版练习题,基本上覆盖了专业课所有的知识点、重要的题型、
方法。
同时,对经典题型和重要考点进行了总结,还提供一题多解,便于同学们对重要方法和题型有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难度适中,普遍都比较适用,如下图:
除了做模拟题之外,我自己还有一个比较喜欢的记笔记的方法,就是分题型来记笔记,我除了做专业真题,还看了三轮参考书,一遍专门整理可能出的知识点,一遍整理难点,第三遍整理试题,这样下来知识点又好好地回顾了一遍。
之后9、10月继续做近两年的各校真题,边做边摸索怎样答题,因为基本上是主观题嘛。
通过做的真题,基本上可以总结出这几年来的重要考点和出题风格,很多题都是同一个考点换一个题型。
话说今年的题重题率太高了哈,拆开卷子我一度以为拿了去年的卷子。
差不多就这样吧,关键自己理解消化,不要死记硬背。
举个例子:假如一本笔记是40页,自己尝试了一下,一天多的时候可以背6页,少的时候可以背4页,那定计划的时候就要按照一天5页的标准去制定计划,这样8天可以背完,但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给自己的时间不要定8天,而是10天。
一本笔记的时间是10天,如果有4本笔记那总的时间就定50天,这样即便我们有几天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最后结束时也是可以按时完成任务的,而且多半会提前完成任务。
能够按时甚至提前完成任务是件很开心的事,对接下来的复习也会比较有信
心,也不会因为自己计划被打乱而慌乱。
当真正开始复习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心态的平和实在是太重要了,在考研的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因为心态的问题而崩掉。
复习肯定是一轮比一轮快的,因此每一轮都需要新的计划,两轮复习之间可以选择调整一下,我大概是进行了6轮——8轮。
我是从学长学姐那里买到笔记,然后自己研究课本一到两遍,把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自己觉得重要但笔记上没有的东西补充到笔记上,这样比较节省时间,知识点也会比较全面。
卖笔记的学长学姐那儿一般也会有前几年的真题卖,也一并买下来就好。
不过在买笔记和真题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鉴别,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复习专业课之前,我为了之后的时间不会被不会考的知识点浪费,很早就开始看真题。
当然,只看真题的题目,然后根据题目在参考书的目录上作上标记。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直接、高效。
但也会先入为主,以至于后期我一直反复背自己认为会考的知识点,对那些可能会考但是没有考过的知识点投入时间过少。
现在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不要看真题,先踏踏实实地全面的作好第一遍的笔记,然后把那些绝对不会考的内容删去。
很多人说专业课这门难啃、枯燥,但是我备考的时候真的最喜欢看这方面了,以至于书都被我翻烂。
其实这专业课书很有条理,并且前后联系很紧,大家沉下心来看完一两遍就会摸出道道来。
作为跨考生,我觉得我就是通过这本书对这个专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喜欢上它的。
复习我基本也是用框架的复习方法,先做详细笔记,再做框架,然后分题型总结,再背。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备考经验,暂时就这么多,以后想到了会在添加的,写的比较乱,从早上一直写到现在,也真心希望能帮到大家,因为去年我打算备考时,
自己搜集了很多资料,过程也很艰辛,当时很无助,感觉考研真的什么都是要靠自己,那时候就想等考完了一定要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so there I am。
研究生不是终点,只是个过程,希望大家无论成败,都要把备考时养成的好习惯保持下去,才能让你一直进步,毕竟,以后能让自己这么心静的时候,不多了。
还想要说的是,考研不易,我手中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包括历年真题、一些笔记、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 下载,在上面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