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大全--张明生课件PPT
合集下载
【PPT】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4、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1、飞流直下三千尺 。 2、千古长如白练飞。
1、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2、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 态。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抒情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之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 的高尚情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表 现手法)、借古喻今
2、渲染
正面着意描写。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 雨的连绵。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3、动静
动、静景或动静景结合或动静景相互映衬
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 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 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 而以写静景来衬托。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 句》) 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 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1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 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大全张明生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1
1 表达方式
表 达
2 表现手法
技 巧
3结构技巧
4修辞方法
4
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 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等)
• 2、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 想象、欲扬先抑等。
6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 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 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 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 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 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 楼。”
7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 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 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 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8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 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 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9
பைடு நூலகம்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 为借景抒情、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 而这一般又称之为抒情方式
14
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 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
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
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颔
1
1 表达方式
表 达
2 表现手法
技 巧
3结构技巧
4修辞方法
4
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 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等)
• 2、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 想象、欲扬先抑等。
6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 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 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 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 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 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 楼。”
7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 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 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 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8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 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 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9
பைடு நூலகம்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 为借景抒情、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 而这一般又称之为抒情方式
14
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 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
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
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颔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ppt课件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 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诗中写到羊公碑,试分析其作用。
引用典故,从登高所见到读到羊公建立 的功业,慨叹时间飞逝,表达对自己功业无 成的伤感和愁苦。
颈联纯属虚写,用“偷眼”这一拟人化 的动作和“断魂”的假设进一步衬托出梅的 风情,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体现了诗 人极丰富的想象力。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4.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
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分析是否恰当: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表达出对春光留恋和惋惜的伤感情绪。
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以曲折婉转的笔法 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 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 染烘托的写法。
田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2.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 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它不直接说出 要说的任何事物。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思考: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
“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 修辞手法,前者指战马,后者指武器, 合起来指代战争,一、二两句表达了对 战争的怨恨之情。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诗中写到羊公碑,试分析其作用。
引用典故,从登高所见到读到羊公建立 的功业,慨叹时间飞逝,表达对自己功业无 成的伤感和愁苦。
颈联纯属虚写,用“偷眼”这一拟人化 的动作和“断魂”的假设进一步衬托出梅的 风情,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体现了诗 人极丰富的想象力。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4.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
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分析是否恰当: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表达出对春光留恋和惋惜的伤感情绪。
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以曲折婉转的笔法 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 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 染烘托的写法。
田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2.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 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它不直接说出 要说的任何事物。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思考: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
“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 修辞手法,前者指战马,后者指武器, 合起来指代战争,一、二两句表达了对 战争的怨恨之情。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课件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
( 表
达现
技手
巧
法 )
表达方式
结构手法
描写手法 抒情手法 议论手法 记叙手法
表达技巧
❖ 在试题题干中又称为表现手法、写作技巧、 艺术手法或艺术特色等。
❖ 考题中常见的内容有 ❖ 一、 抒情方式 ❖ 二、 修辞方法 ❖ 三、描写手法
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人“封”了又“开”的奇怪行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一典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慌乱的心绪和挂念亲人的情意, 加强了思乡的效果。
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感情,讽刺时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 处边?--- 《桃花溪》张旭
(1)请分析“桃花”在这首诗中的含义。
在这首诗中,小松象征什么?作者借用小松的形象意在表达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笔下,借松喻人,托物言志,小松象征怀才不遇的出身 低微的读书人,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作者通过小松的形象来 表达自己不甘埋没远大志向,同时也批评世人的目光短浅。
借细节抒情:通过对人物行动细节的描画表达感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 又开封。--- 《秋思》张籍
夜常闻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
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故山,故乡。
说明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和表达作用。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感情表达更加生动、深切。
托物言志:即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特征。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 云始道高。--- 《小松》杜荀鹤
修辞手法
表
( 表
达现
技手
巧
法 )
表达方式
结构手法
描写手法 抒情手法 议论手法 记叙手法
表达技巧
❖ 在试题题干中又称为表现手法、写作技巧、 艺术手法或艺术特色等。
❖ 考题中常见的内容有 ❖ 一、 抒情方式 ❖ 二、 修辞方法 ❖ 三、描写手法
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人“封”了又“开”的奇怪行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一典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慌乱的心绪和挂念亲人的情意, 加强了思乡的效果。
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感情,讽刺时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 处边?--- 《桃花溪》张旭
(1)请分析“桃花”在这首诗中的含义。
在这首诗中,小松象征什么?作者借用小松的形象意在表达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笔下,借松喻人,托物言志,小松象征怀才不遇的出身 低微的读书人,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作者通过小松的形象来 表达自己不甘埋没远大志向,同时也批评世人的目光短浅。
借细节抒情:通过对人物行动细节的描画表达感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 又开封。--- 《秋思》张籍
夜常闻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
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故山,故乡。
说明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和表达作用。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感情表达更加生动、深切。
托物言志:即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特征。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 云始道高。--- 《小松》杜荀鹤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大全 张明生78页PPT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大全 张明生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表达技巧类 PPT精品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 技巧及相关术语。 2.掌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 分析方法及答题步骤。
古 1.表现手法 诗 词 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 表 寂、以明衬暗)、象征、 达 欲扬先抑、用典、对比 技 巧 2.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借代 双关
对偶 反复 设问 通感等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第一步)这首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第二步)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 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 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 愁苦的情景。 (第三步)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 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提问变体型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简析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 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 边的房檐和柱子,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 的平静(步骤二)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三)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以乐景写哀情)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3.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试 题 类 型1.修辞方法的赏析来自2.表现手法的赏析 3.比较异同型
1.修辞方法的赏析
提问方式:
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 修辞方法?
☆答题三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② 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分析) ③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 旨)
表达技巧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 技巧及相关术语。 2.掌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 分析方法及答题步骤。
古 1.表现手法 诗 词 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 表 寂、以明衬暗)、象征、 达 欲扬先抑、用典、对比 技 巧 2.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借代 双关
对偶 反复 设问 通感等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第一步)这首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第二步)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 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 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 愁苦的情景。 (第三步)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 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提问变体型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简析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 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 边的房檐和柱子,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 的平静(步骤二)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三)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以乐景写哀情)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3.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试 题 类 型1.修辞方法的赏析来自2.表现手法的赏析 3.比较异同型
1.修辞方法的赏析
提问方式:
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 修辞方法?
☆答题三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② 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分析) ③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 旨)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共54张)【优秀课件】

1、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析】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 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 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 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柳 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塑造了一个泛湖飘流、沐月飞升的主人公形象, 表现出诗人心无羁绊,自由自在的人生追求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共54张)【优秀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共54张)【优秀课件】
6、设问
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 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之处答。:词人将“飞花”和“梦”、“丝雨”和“愁” 这两组本来互不相关的东西,依据他们之间分别具有 的“轻”和“细”的相似点,构成了两个既恰当又新 奇的的比喻。
另外,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 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 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共54张)【优秀课件】
幽 霜落、熊升树、鹿饮溪、一声鸡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共54张)【优秀课件】
(2)请从“动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本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共54张)【优秀课件】 诗。
答:本诗写山行情景,主要运用了 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颈联写的是 动物世界,看起来很热闹,是动景, 其实,动中寓静。山野很静,熊才 会悠然升树,鹿才会自在地饮溪。 尾联自问自答是无人能问,“鸡声” 是以声写静(言之成理即可)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析】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 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 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 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柳 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塑造了一个泛湖飘流、沐月飞升的主人公形象, 表现出诗人心无羁绊,自由自在的人生追求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共54张)【优秀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共54张)【优秀课件】
6、设问
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 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之处答。:词人将“飞花”和“梦”、“丝雨”和“愁” 这两组本来互不相关的东西,依据他们之间分别具有 的“轻”和“细”的相似点,构成了两个既恰当又新 奇的的比喻。
另外,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 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 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共54张)【优秀课件】
幽 霜落、熊升树、鹿饮溪、一声鸡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共54张)【优秀课件】
(2)请从“动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本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共54张)【优秀课件】 诗。
答:本诗写山行情景,主要运用了 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颈联写的是 动物世界,看起来很热闹,是动景, 其实,动中寓静。山野很静,熊才 会悠然升树,鹿才会自在地饮溪。 尾联自问自答是无人能问,“鸡声” 是以声写静(言之成理即可)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大全__张明生78页PPT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大全__张明生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新)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详解汇总讲解教学课件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 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试题透视〗这是一首边塞诗。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第一次远赴西域,正值34岁,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远离京都和家园的
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
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
(新)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详解汇总讲解教学课件
三、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表现 手法包括表达方式。
1、描写:正面、侧面;直接、间接;细节(言、行、神、 貌)、心理、白描;点、面描写;动、静描写;虚、实描 写;远、近描写;反衬(乐景写哀情)、烘托、对比、渲 染、视听声色
2、比拟: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 感?请作简要赏析。
〖试题透视〗这是一首即景而作的小诗。诗题“野步”,意郊野漫步。 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的春日景色。诗歌移步换景,依次展 现春日郊野的景色,字里行间洋溢着昂然生意,给人触目皆新的感觉。 表现手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
6、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 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双调] 蟾宫曲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 赤壁东风。 更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 蜀,一分江东。 本曲以设问开头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曲简析。
〖试题透视〗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开头一个设问提得十分突兀,但 作者笔锋一转,把读者的目光引入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曹操、孙权、诸 葛亮都是英雄。作者以大开大合之笔,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 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抱负的宏愿。
〖试题透视〗这是一首边塞诗。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第一次远赴西域,正值34岁,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远离京都和家园的
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
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
(新)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详解汇总讲解教学课件
三、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表现 手法包括表达方式。
1、描写:正面、侧面;直接、间接;细节(言、行、神、 貌)、心理、白描;点、面描写;动、静描写;虚、实描 写;远、近描写;反衬(乐景写哀情)、烘托、对比、渲 染、视听声色
2、比拟: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 感?请作简要赏析。
〖试题透视〗这是一首即景而作的小诗。诗题“野步”,意郊野漫步。 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的春日景色。诗歌移步换景,依次展 现春日郊野的景色,字里行间洋溢着昂然生意,给人触目皆新的感觉。 表现手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
6、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 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双调] 蟾宫曲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 赤壁东风。 更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 蜀,一分江东。 本曲以设问开头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曲简析。
〖试题透视〗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开头一个设问提得十分突兀,但 作者笔锋一转,把读者的目光引入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曹操、孙权、诸 葛亮都是英雄。作者以大开大合之笔,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 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抱负的宏愿。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大全 张明生78页PPT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大全 张明生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 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 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
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 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 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 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大全-张明生
设题方式:
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
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 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 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
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
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 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颔 联写自然美景: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 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 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 上潺潺流过。颈联进一步写动景:竹林中传来 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 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 为借景抒情、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 而这一般又称之为抒情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 (一)、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 • 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 b、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
4、白描 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
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 手法。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 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 “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 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2、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
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客观为实,虚构为虚;正面直接描写为实,侧面间接 描写为虚。
虚实结合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事与过去 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表达 某种思想感情。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 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
表达技巧的种类
•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 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 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 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 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 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 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
“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这是
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
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
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
然烘托雪大。
• 《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 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 4、点面结合 • 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艺术规
律在文学描写中的具体表现,是个别和一般 的辩证统一。
• 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 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 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 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 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 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 “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 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 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 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 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 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
(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 c、描写方法: •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虚实结
合3、动静结合 4、点面结合5、白描 工笔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侧面描写:
白居易《夜雪》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从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 借古喻今等。
1、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析】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 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 “独怆然而涕下”。
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 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 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 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 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 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
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两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
想象。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
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言不尽 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
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