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人物思想汇总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人物汇总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人物汇总1. 皮亚杰(Jean Piaget): 他是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强调儿童的思维是通过适应环境中的刺激不断发展的。
2.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他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之一、他的理论关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冲突和无意识意向。
3.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他是德国哲学家,提出存在主义的观点,认为正面对人类存在的真实性和有限性是重要的。
4. 巴赫金(Lev Vygotsky): 他是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5. 斯金纳(B.F.Skinner):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
6. 马斯洛(Abraham Maslow):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7. 罗杰斯(Carl Rogers):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倡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在积极和有助于成长的环境中能够实现自我实现。
8. 包尔斯(Jerome Bruner):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环境互动来建构新的知识与理解。
9. 康德(Immanuel Kant): 他是德国哲学家,强调理性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理论。
10. 赫康(Erik Erikson):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关注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身份认同和个人发展。
11. 约翰·迪维(John Dewey): 他是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提出了经验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基于个体实践和经验。
12. 皮亚杰(Alfred Adler): 他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个别心理学理论,重视个体的社会意识和目标导向的行为。
教育学心理学著名人物及其成就理论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暮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300年。
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最早提出“长善救失”教育主张;3.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明确提出了“泛智”进步教育思想;4.杜威;(美国)《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学;奠定了近代学科课程的基础;5.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倡导“发现式学习法”;80年代以来的成果包括: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6.苏霍林斯基;(苏联)《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7.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近代教育科学创始人;首次提出教育应以心理学为基础;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课堂、教材;提出了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四段教学法”;8.荣格;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10. 康德;最早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9.弗洛伊德;(奥地利)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10.格赛尔;(美国)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
11.威尔逊;(美国)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12.蔡元培;(中国)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3.马卡连柯;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他的德育实践中,提出并特别重视贯彻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诗》;14.保罗•郎格朗;(法国)终身教育思想;15.孔子;(中国)《论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6.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1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19. 卢梭;《爱弥儿》;培养自然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的人;20. 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主张的是国家教育的思想与民主的教育思想;21. 凯洛夫;把《教育学》分成总结、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
《教育心理学》人物、理论汇总
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人物、理论汇总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6、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7、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练习题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B )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B )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C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A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重要人物归纳(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人物归纳1.朱熹——“学不躐等”;教育神话起源说。
2.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产婆术。
4.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教育遵循自然”;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
5.柏拉图——《理想国》。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世上第一步研究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提出分班教学。
7.夸美纽斯——“泛智”;“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8.赫尔巴特——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传统教育学代表。
9.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无目的论;现代教育理论代表。
10.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的尊重一个人”。
11.赞科夫——“一般发展理论”;《教学与发展》。
12.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教育评价之父”。
13.罗杰斯——非指导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4.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
15.冯特——莱比锡大学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始祖”;构造主义心理学(铁钦纳)(内省)。
16.裴斯泰洛奇——“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个人本位论;师范教育奠基人。
17.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8.劳伦兹——印刻现象;关键期的发现.19.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道德发展阶段论20.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2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22.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教学目标分类)P460;23.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法国)24.推孟——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25.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26.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27.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狗分泌唾液的实验。
28.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饿猫的实验;相同要素学习迁移理论;教育心理学之父。
29.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程序性教学。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1、神话发源说——2、生物发源说——利托尔诺(法国)3、心剪发源说——孟禄(美国)4、劳动发源说——马克思(前苏联)5、中国史上第一部教育文件——《学记》——乐正克6、西方较早议论教育问题的着作——《论演说家的培育》(《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古罗马)7、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库姆斯、伊里奇8、雄辩与问答法——苏格拉底(古希腊)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10、《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1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大教课论》——夸美纽斯(捷克)班级讲课制,泛智教育。
12、初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培根(英国)13、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卢梭(法国)14、教育学进入大学讲坛——康德(德国)、《林哈德与葛笃德》——裴斯泰洛齐(瑞士)15、科学教育思潮的盛行,课程系统——《教育论》——斯宾塞(英国)16、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德国)17、发展性教课理论——《教育与发展》——赞科夫(前苏联)高难度进行教课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课的原则、理论知识主导作用原则(重理性原则)、理解学习过程原则、对差等生要下功夫的原则18、典范教课——瓦 . 根舍因(德国)19、和睦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20、《教育漫话》——洛克(英国)“白板说”、绅士教育、公民教育思想与民主教育思想。
22、规范教育学的成立——《一般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讲堂中心、四段教课法、统觉观点。
23、适用主义教育学——《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现代教育学代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在做中学、少儿中心主义。
24、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教育学》——凯洛夫(前苏联)25、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新教育纲领》——杨贤江26、设计教课法——克伯屈(美国)27、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纲领》—— 1903 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定人——桑代克(美国)3、20 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24 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重点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个体初期生命中比较短暂的期间,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期间,相同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精选5篇)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精选5篇)第一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不可不知的100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1、利托尔诺《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2、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3、叶澜《教育概论》——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4、《中庸》“修道之谓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环境决定论”;《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最早出处;《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德”二字最早合用;6、《学记》① 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相传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②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③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政治功能;④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主体性原理;⑤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7、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8、《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9、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10、孔子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性相近,习相远”;④最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11、墨子① 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②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环境决定论”;12、老子一切回归自然;13、朱熹“明天理,灭人欲”;“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儆持志”;《四书集注》《童蒙须知》《小学》——宋代以后封建社会学校的法定教材;“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主要人物及其贡献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主要人物及其贡献教育学1.孔子中国古代《论语》“有教无类”—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2.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我国教育最早出现于《孟子》3.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
4.《学记》战国后期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着;“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 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5.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着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6.柏拉图西方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7.亚里斯多德《政治学》8.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大教学论》(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着作;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
教育学之父,从事物的感知开始教学;班级授课制理论的提出9.卢梭代表作《爱弥尔》——人的本性是善的。
个人本位论10.洛克英国“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
《教育漫话》11.佩斯泰洛奇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12.赫尔巴特德国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
代表着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独立教育学的诞生标志。
《教育学讲授大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用心理学的统知原理来阐述教学;知情意行统一;教学具有教育性13.杜威美国《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
教育学心理学主要人物的主要观点
☆巴浦洛夫(前苏联生理学家):经典条件反射以狗为研究对象。
经典条件反射形成过程是一个刺激替代过程。
中性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基本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与分化望梅止渴是一级条件反射谈梅生津是二级条件反射☆桑代克:尝试——错误学习理论(联结理论)饿猫打开迷箱实验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三大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在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处于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反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行为的后果是影响学习的最关键的因素工具性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新行为主义)强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正强化负强化(通过在行为反应发生之时或之后消除它们,也能起到提高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操作条件反射的四种类型:(1)奖赏(正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无强化,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从而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4)惩罚(惩罚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是消除厌恶刺激)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可以利用教学机器,这为现在的CAI提供了理论支持1937年出版《有机体行为》注意:斯金纳与华生的区别在于他并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他坚持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保罗.朗格朗——1965年提出终身教育☆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法: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又叫做“问答法”。
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美德即知识”☆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冯特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知觉,其方法就是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的观察并描述经验到的心理状态☆铁钦纳构造主义著名的代表人物。
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人物思想汇总打印版.doc
第一部分教育学一、身心发展因素论人物:单因素: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一一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学派一一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一一教育决定论。
二因素论:皮亚杰等——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相互作用。
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一一(略)内发论:孟子、格赛尔一一强调身心成熟机制的重要性。
外铄论:墨子、洛克、华生、荀子一一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育目的理论人物:个人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孔德等一一自然潜能,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奇、洛克、福禄贝尔等——合格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生活本位论:生活准备说:斯宾塞一一为未来准备,课程论。
生活适应说:杜威一一适应当下生活,教育即生活。
内在目的论:杜威教育即成长、生活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李特全面发展说:马克思一一充分、自由、全面发展,脑力与体力结合。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施瓦布一一强调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一一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一一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四、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一一学习是“刺激一一反应”联结的强化程序教学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一一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发现教学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一一教师是“促进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来促进学生成长非指导性教学五、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一一以联结主义的原理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一一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卡罗尔,布鲁姆一一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教学暗示教学模式:乔治?洛扎诺夫一一通过各种暗示,调动学生无意思活动的教学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克拉夫一一选择经典案例为教学内容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一一重视学生情感因素,教师是引导者六、德育模式道德认知:皮亚杰,科尔伯格一一强调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来诱发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体谅模式:麦克菲尔一一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价值澄清模式:路易斯?拉斯一一强调学生在社会众多价值观中自主选择价值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米切尔一一强调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集体教学模式:马卡连柯一一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学体系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一、诸子百家主要观点:人物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优则仕六艺因材启发学思行孟子性善论明人伦大丈夫理想人格深造自得荀子性恶论大儒儒经闻见知行墨豕素丝论兼士科技思维训练主动创造道家法自然逍遥的人格理想怀疑法家人性利己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禁诗书禁私学二、封建国家体制中的人物:颜之推:1魏晋南北朝时梁朝人写了封建社会第一部家庭教育书《颜氏家训》2、论士大夫教育: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人物思想汇总
第一部分教育学一、身心发展因素论人物:单因素: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教育决定论。
二因素论:皮亚杰等——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相互作用。
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略)内发论:孟子、格赛尔——强调身心成熟机制的重要性。
外铄论:墨子、洛克、华生、荀子——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育目的理论人物:个人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孔德等——自然潜能,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奇、洛克、福禄贝尔等——合格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生活本位论:生活准备说:斯宾塞——为未来准备,课程论。
生活适应说:杜威——适应当下生活,教育即生活。
内在目的论:杜威——教育即成长、生活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李特全面发展说:马克思——充分、自由、全面发展,脑力与体力结合。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施瓦布——强调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四、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强化程序教学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发现教学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教师是“促进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来促进学生成长非指导性教学五、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以联结主义的原理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卡罗尔,布鲁姆——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教学暗示教学模式:乔治•洛扎诺夫——通过各种暗示,调动学生无意思活动的教学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克拉夫——选择经典案例为教学内容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教师是引导者六、德育模式道德认知:皮亚杰,科尔伯格——强调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来诱发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体谅模式:麦克菲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价值澄清模式:路易斯•拉斯——强调学生在社会众多价值观中自主选择价值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米切尔——强调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集体教学模式:马卡连柯——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学体系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一、诸子百家主要观点:人物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优则仕六艺因材启发学思行孟子性善论明人伦大丈夫理想人格深造自得荀子性恶论大儒儒经闻见知行墨家素丝论兼士科技思维训练主动创造道家法自然逍遥的人格理想怀疑法家人性利己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禁诗书禁私学二、封建国家体制中的人物:颜之推:1、魏晋南北朝时梁朝人写了封建社会第一部家庭教育书《颜氏家训》2、论士大夫教育: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及理论
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及理论姓名国籍主要理论及观点廖世承中国年《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章志光中国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型即品德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来认识李吉林中国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桑代克美国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学习理论之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联结学习: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试误成功条件: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3.教育心理学体系(现代教育心理学)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4. 学习迁移理论之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桑代克:相同要素说,即学习上的迁移是相同联结的转移。
伍德沃斯:共同成分说,即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则发生迁移,学习也就更容易。
以刺激——反应联结理论为基础。
只有当学习情景和迁移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才能产生迁移。
即材料相似性是决定迁移的条件5.现代教育测验之父6.智力水平越高,迁移越大。
7.问题解决理论之试误说,又称联结说——(猫“迷箱”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的联结完成的,联结的建立是通过尝试错误完成的。
贾德美国1.学习迁移理论之机能心理学的经验泛化说—“水下击靶”实验他认为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概括就等于迁移,原理、法则等概括化的理论知识对迁移作用很大。
沃尔夫德国1.学习迁移理论之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他把迁移的实质理解为新的官能经训练而发展,认为促进迁移的条件与学习内容无大关系而偏重于形式。
韦特海默苛勒德国1.学习理论之认知派学习理论——格式塔的顿悟学习理论(黑猩猩取香蕉实验):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突然察觉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育学、教学原理人物总结
1.★★★★埃里克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幼儿园,学前期)4)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小学)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2.★★★★内发论代表: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威尔逊、高尔顿、霍尔3.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投射的概念。
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
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
有一首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及庄子与惠施《临渊羡鱼》的故事,都是投射的例子4.孟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人皆可以为尧舜5.孟禄、马克思,教育的劳动起源6.墨子的教育平等思想体现:素丝说,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7.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准备生活说8.杜威,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9.斯金纳,程序教学之父,斯金纳提倡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提出了强化理论;把人的行为分为:应答行为和操作性行为10.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林哈德与葛马德》(1781-1787)、《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天鹅之歌》(1826)等。
11.卢梭,“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主张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教育家12.★皮亚杰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流行最广泛的德育学说的认知发展管属于建构主义,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构建过程,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
(完整版)教育学心理学人物及理论介绍
中外主要教育家心理学家及其重要理论及见解姓名国籍主要理论及见解1《论语》:“学”“思”“习”“行”2. 为人师表(典范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春秋 3.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牢固性授课原则鲁国 4.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授课形式人 5. 《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立问题情境6.最早提出“因材施教”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8.学而不厌,不胜其烦。
——教师的教育授课能力战国1. 学习是“闻”“见”“知”“行”的过程荀子末赵 2. 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国1. “学不躐等”——次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朱熹南宋 2. 在说明《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示引导、学思结合,扬雄西汉 1. “师者,人之典范也”1. 《学记》是第一本教育授课专著,比西方早300 多年。
战国 2. 《学记》中,“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授课为先”——反响了教育和乐正克时鲁政治的关系国人 3. “开而弗达则思”——启示性教育原则4. “授课相长”“长善救失”——出自《学记》1.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2. “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中国 3. 对大学精神的讲解:大学者,囊括大典,收罗众家之学府。
4.被毛泽东颂为“学界泰斗,人间典范”(同时代我国出名的近代教育家有杨贤江、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徐特立)1.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授课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陶行知中国 2. 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3.“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度。
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是我国第一个研究和流传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中国 2. 《教育史 ABC》是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见解写成的教育史3.《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见解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第一本克鲁普斯卡娅的《公民教育和民主主义》)廖世承中国年《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章志光中国年提出道德形成的三维构造理论模型即道德是一个动向过程,能够从生成构造、执行构造、定型构造来认识1.情境授课法:情境授课法是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立拥有必然情绪色彩的、以形象李吉林中国为主体的生动详尽的场景,以引起学生必然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获得发展的授课方法。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名家及其理论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名家及其理论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的学习和教育过程的学科,对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备考及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学者,他们的理论对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位教育心理学的名家及其理论,帮助广大教师资格证考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重要观点。
一、杜威 - 主动学习理论杜威(John Dewey)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动学习理论对于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杜威认为,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获得知识。
他主张将学生放在真实的环境中,提供具体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探究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
杜威的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皮亚杰 - 认知发展理论让·皮亚杰(Jean Piaget)是心理学和儿童发展领域的重要学者,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会发生突变和发展,他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的理论帮助教育者了解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
三、维果茨基 - 社会文化理论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是研究儿童发展和学习的俄罗斯心理学家,他的社会文化理论为教育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维果茨基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个体的认知和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他提出了“近发展区域”和“远发展区域”的概念,指出在适当的教学和引导下,学生能够在当前水平之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发展。
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倡导教师通过引导和支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最新)
《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1.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教育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2.勒图尔诺(法)“生物起源说”,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3.孟禄(美1869—1947)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保罗·朗格朗(法)提出教育终身化.5.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还有著作《演说术原理》。
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6.苏格拉底(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7.柏拉图(古希腊)认为人是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灵魂是由理性、认识、情感三部分组成的.他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著作《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首次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
著作《政治学》。
他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大脑的作用不过是使血液冷却。
他的著作《论灵魂》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9.培根(英1561—1626)“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把教育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10.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提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估计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儿童的个性特征,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
教育心理学中各心理学专家的理论思想
桑代克(1874—1949)一、学习理论:1、试误说:他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学习心理。
并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有任何观念的作用。
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
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感应结”。
因此学习即联结的形成与巩固。
后来,他又把从动物的实验研究中所揭示的种种规律应用于人类的学习,认为人的学习可塑性要比动物大得多,行为也更复杂,但也是基于本能,以刺激反应的联结为准则的。
因此,桑代克把人类的学习方式分为四类:(1)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2)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3)分析或抽象;(4)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
2、学习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桑代克强调刺激与反应形成的一切联结都以应用和满足而增强,以失用和烦恼而减弱。
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这两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教师应当了解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儿童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和喜悦上。
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先将作业中的乐趣讲给学生听,或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儿童的准备;要仔细地规定和严格地控制反应的顺序,通过不断的练习,最终形成所需的习惯;要注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疲劳和厌倦;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可使学生感到十分困难,因而导致气馁。
3、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他指出,学习迁移的发生决不是因为任何古典学科训练的结果,因为在一种情境中所成立的反应不能迁移到其他一切的情境中去。
只有当两种机能有了相同的因素时,这一机能的变化才使另一机能也有变化。
第二机能的变化在分量上等于与它的第一种机能所共有的元素的变化。
比如掌握了加法可以增进乘法的演算,因为加法和乘法的部分元素是相同的。
从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出发,桑代克反对形式学科,主张接近生活实际的实用学科。
二、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关系1.遗传的本性决定了人的发展倾向;2.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人的发展;3.教育的作用就是改变人性,造福人类;与此同时,桑代克还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人物思想汇总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第一部分教育学一、身心发展因素论人物:单因素: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教育决定论。
二因素论:皮亚杰等——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相互作用。
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略)内发论:孟子、格赛尔——强调身心成熟机制的重要性。
外铄论:墨子、洛克、华生、荀子——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育目的理论人物:个人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孔德等——自然潜能,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奇、洛克、福禄贝尔等——合格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生活本位论:生活准备说:斯宾塞——为未来准备,课程论。
生活适应说:杜威——适应当下生活,教育即生活。
内在目的论:杜威——教育即成长、生活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李特全面发展说:马克思——充分、自由、全面发展,脑力与体力结合。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施瓦布——强调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四、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强化程序教学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发现教学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教师是“促进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来促进学生成长非指导性教学五、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以联结主义的原理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卡罗尔,布鲁姆——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教学暗示教学模式:乔治洛扎诺夫——通过各种暗示,调动学生无意思活动的教学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克拉夫——选择经典案例为教学内容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教师是引导者六、德育模式道德认知:皮亚杰,科尔伯格——强调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来诱发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体谅模式:麦克菲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价值澄清模式:路易斯拉斯——强调学生在社会众多价值观中自主选择价值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米切尔——强调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集体教学模式:马卡连柯——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学体系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一、诸子百家主要观点:人物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优则仕六艺因材启发学思行孟子性善论明人伦大丈夫理想人格深造自得荀子性恶论大儒儒经闻见知行墨家素丝论兼士科技思维训练主动创造道家法自然逍遥的人格理想怀疑法家人性利己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禁诗书禁私学二、封建国家体制中的人物:颜之推:1、魏晋南北朝时梁朝人写了封建社会第一部家庭教育书《颜氏家训》2、论士大夫教育: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3、论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严慈结合;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重视通用语言;注意道德教育;主张可以体罚孩子。
韩愈:1、性三品,上中品人可以教育,下品只能以刑罚制之。
肯定教育在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又认为作用是有限的。
2、重视人才的培育和识别;重视人才的选拔,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论尊师重道:教师的意义——尊师即卫“道”;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以“道”为求师的标准。
三、理学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朱熹:1、南宋着名教育家。
编撰《四书章句集注》。
2、教育作用:存天理,灭人欲。
论“大学”和“小学”——小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
小学“学事”,大学要“明理”。
3、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王守仁:1、教育作用:为善去恶,“致良知”。
2、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即教学要顺应儿童诗集能ilhe性情,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3、论教学:“六经皆史”的教学内容。
4、论儿童教育:强调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四、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黄宗羲:主要观点——公其非是于学校。
学校不仅培育人才,改进社会风气,还应该评论国家大事。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体现了民主的思想,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颜元:1、主持河北漳南书院。
主张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实行分斋教学(分科设教),教学内容为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
2、强调“习行”的教学方法——亲自观察与实践、人获得知识的目的在于“实行”、“实用”,“习行”是培养经世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
五、近代教育思想:康有为:1、教育改革主张——废除八股、创办学校,改变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
2、《大同书》教育思想: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倡导公养、公教,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
梁启超:1、教育作用:开民智,伸民权。
教育目的:培养“新民”。
2、论学制:最早倡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确定学制。
3、《变法通议论师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
《变法通议轮女学》系统论述了女子教育问题,揭示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变法通议论幼学》倡导用西方的教育方式来改革中国儿童教育。
严复:教育作用: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文化教育观:“体用一致”。
蔡元培:1、教育方针——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教育。
2、北大改革:抱定宗旨,改变校风;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3、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经费独立、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六、现代教育家的理论:杨贤江:1、教育本质——教育起源于实际生活需要,教育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教育由经济、政治决定,对经济政治也有影响。
2、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使其成为一个“完成的人”。
黄炎培:职业教育探索——《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
职业教育作用: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职业教育的地位: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
职业教育的方针:社会化、科学化。
职业教育的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
晏阳初:1、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机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2、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3、化农民——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
农民化——知识分子彻底与农民打成一片。
梁簌溟:1、乡村建设理论,中国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失调。
乡村建设是重建我们民族和社会新组织构造的运动,重点是乡村教育。
2、乡村教育的实施:在山东邹平、菏泽建设实验区。
陈鹤琴:1、活教育实验——1919年,创办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主张“活教育”。
创办《活教育》杂志,标识“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2、“活教育”的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3、课程论:五指活动——儿童健康活动、社会活动、自然活动、文学活动、艺术活动。
4、活教育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陶行知:实践——1927年,办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1932年,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
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小先生制”,即知即传。
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一、古希腊的教育苏格拉底: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题。
智慧即德行,德行可教。
苏格拉底方法: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一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
柏拉图:教育即回忆。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最高培养目标是“哲学王”。
教育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是“寓学习与游戏”的最早倡导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灵魂论与教育——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这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理性。
教育能发展人的理性。
二、古罗马的教育西塞罗:教育的目的:培养雄辩家——需要广博的知识、修辞学修养、优雅的举止风度。
着作《论雄辩家》。
“人道”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着作《雄辩术原理》。
西方第一部教育着作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
教学组织:分班教学。
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劳逸结合。
教师观:德才兼备、兼于教学的能力、宽严相济、耐心、因材施教的态度。
奥斯古丁:基督教神父哲学的集大成者。
着作《忏悔录》。
主张“原罪论”。
三、欧美主要国家近代教育洛克:英国着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代表作《教育漫话》。
认识论基础:“白板论”。
教育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斯宾塞:英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教育论》。
教育目的: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教育内容:知识价值论;教学方法原则:遵循心里发展的特点。
爱尔维修: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派别——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重要成员之一。
观点:教育万能论。
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学校。
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
狄德罗:法国人,肯定教育的作用,反对教育万能论,主张剥夺教会办教育的权利,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
拉夏洛泰: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主要倡导者,《论国民教育》阐述国家办学的思想。
第斯多惠:被尊为“德国师范教师之父”。
影响人的发展三个因素:天性、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
教育目的: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我完善。
教学论:形式教学(智力发展为主)与实质教学(传授知识为主),二者相互相成。
教学原则:遵循自然、遵循文化、连续性与彻底性、直观教学。
论教师:自我教育,有崇高的责任感,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
乌申斯基:俄国教师的教师。
教育的作用:完善的教育可以大大发挥人类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力量。
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论教学:知能结合;古典和实科结合;教学符合心里发展的特点。
教学原则:直观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连贯性、巩固性。
贺拉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教育家,“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之父”。
教育目的:应当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工作者。
教育内容:体育、智育、政治教育、德育、宗教教育。
论师范教育,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认为这是提高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四、西欧近代教育。
夸美纽斯: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
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