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假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科学与幻想》课件

《科学与幻想》课件

科学与幻想的辩证关系
科学和幻想的共性和差 异
科学和幻想都关注未知和超 越已知事物的领域,但是前 者实际基于已知事物和可验 证的假设,后者则是用人类 想象力推导出的更远一步的 情境。
科学和幻想的相互作用
两者不应该被视为彼此矛盾 或互相排斥的,相反,它们 应该被视为互相促进、宽广 人类想象力和人类品质进化 的工具和方法。
3
科学幻想的前景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科技元素在幻想中涌现,而且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科学幻想将会有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论
1 科学与幻想共同推动人类进步
2 未来的科学幻想世界
两者关系相辅相成,虽然有些区别,但是同 样是开创新时期和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科学幻想在发展之初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是, 经过反复探索和运用后,科学幻想将成为创 造人类文明辉煌崭新的未来世界的唯一合适 选择。
科学和幻想的辩证关系
这种关系是历史说中的一种 哲学、逻辑和思维的体现, 体现人类追求真理和正确道 路的方式。
科学与幻想的融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科学幻想的概念
科学幻想强调的是科学手段产生的幻想。它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未来可能碰到的科技与 人性融合的可能与方向,这种融合将具有很强的普遍性。
2
科学幻想的应用
科学幻想可以激发人类的潜力、提高人类勇气和创造力。此外,它还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科幻 小说、科幻电影、动画等。
科学的本质和功用
1
基本方法和步骤
2
科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归纳、
假设和验证等。它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
统计学分析,并尽可能地采用严谨的数
3
学模型。
定义科学
科学是凭借证据和实验或基于推理和推 断等方法进行的有系统的探究研究。

《空气有质量吗》科学教学PPT课件(5篇)

《空气有质量吗》科学教学PPT课件(5篇)

本课是在感知过空气,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 之后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探索和求证的一课。要让学生用“质量” 一词替换学生常说的“重量”一词,但不需要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质 量。本课的探究可以以回顾天平及其作用作为起点,再提出问题∶空 气有没有质量?引发学生的争论。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简易天平设计实 验证实空气有或没有质量。最后通过分析打气前后天平的状态推断 出空气是有质量且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出来。
通过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 深刻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 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 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 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 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 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 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 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问题产生呢?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空气有质量吗 设计、操作实验和分析数据 有效处理实验操作问题 培养好习惯 科学态度:实事求是

科学逻辑学第1章-科学问题PPT课件

科学逻辑学第1章-科学问题PPT课件

科学问题的来源与产生
科学问题的来源广泛,可以来自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 领域等各个方面。例如,自然界中的新奇现象、人类社会 中的技术难题、思维领域中的逻辑悖论等都可以成为科学 问题。
科学问题的产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好奇心、观 察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等。科学家通过对世界的观察 和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和推理来解答问 题,推动科学的发展。
实验策略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 某些变量,以揭示研究对象之间 的因果关系和规律。
归纳与演绎策略
归纳策略
从个别事实出发,通过概括、总结, 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规律。
演绎策略
根据已知的一般性原理或规律,推导 出个别或具体的结论或预测。
假设与推理策略
假设策略
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提出假设或假说,然后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实验进行验证。
方案。
解决方案实施
验证结果分析
将选择的解决方案付诸 实践,进行实验验证。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解释和总结,检验解决 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5
科学问题的解决评价
问题解决的正确性评价
答案是否符合事实
判断答案是否与已知事实相符, 是否具有客观性。
推理是否严密
评估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的推理 是否合乎逻辑,无矛盾或漏洞。
科学问题的分类
按照问题的性质,科学问题可以分为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 题。描述性问题主要关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而解释 性问题则关注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进行探究和解释。
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科学问题可以分为简单问题和复杂问 题。简单问题通常可以通过单一实验或观察得到解答,而复 杂问题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推理才能得到解答。
科学逻辑学第1章-科学问

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

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

5、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 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
6、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不同。把三只漏 斗分别放在三只烧杯上,再分别放上纱布,然后 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别倒在纱布上。把三纸杯 水同时倒入三种土壤中,过一会儿观察比较烧杯 中水的多少?
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 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 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 实验步骤:1、用天平分别秤出小米和黄豆的 重量。2、用量杯分别量出小米和黄豆的体积。 3、把小米和黄豆混合在一起。4、用天平秤出 混后的重量。5、用量杯量出混合后的体积。
• 实验现象:小米、黄豆混合前后质量相同,体 积减小。
• 实验结论:1、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2、固 体混合后体积减小。
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
2、调节平衡尺,使平衡尺平衡 3、改变距离钩码数再次调节平衡
用平衡尺探究杠杆省力的实验记录:
平衡
支点左侧
条件 钩码数 摆法
距离支点 (格)
(1) 2
1
(2) 2
1
(3) 4
2
支点右侧
钩码数 距离支点 (格)
实验结论:
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小) 实验材料:秒表,小车,钩码,细绳,
曲别针,垫圈,尺子
实验步骤及现象: 1.用绳子拴住垫圈,拉动小车运动, 记下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反复做三次。 2.增加垫圈的个数,再次操作三次。 3.再增加垫圈的个数,再次操作三次。
实验结果(秒) 垫圈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终结果
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 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慢。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专题学习PPT课件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专题学习PPT课件

例题:2008宁波卷
中国女排北仑主场的吉祥物“圆圆”,其原型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 稀少,已濒临灭绝。 (1)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卵孵化后,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 两栖 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_______ 类动物。 (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中科院的科 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收集到的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 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池水下深1cm、5cm、10cm、 15cm、20cm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学家设计的实 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受精卵在水中的深度 _____ __是否有关? (3)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 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_______等。
①农药污染 ②水池减少 ③天敌 捕食 ④人为因素等
中国女排主场吉祥物圆 圆 (第
五、检验与评价
检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或记录的数据, 找出数据所反映出的共同规律(求同), 或者发现事物间存在的差别(求异),分 析数据时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算或画 出图象来分析,使结论更加直观地显现出 来。 评价:1、探究的过程是否恰当; 2、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 3、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问题。
科学探究专题学习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
1、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与假设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4、获取事实与证据 5、检验与评价 6、合作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例题: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 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 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 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 拔了几棵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 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 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这里属 于提出问题的是:

科研假设PPT课件

科研假设PPT课件

h
19
----可构建性(原理、定律等) ----可证实性 ----可假设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发展)
h
4
❖ 假设与科学理论的区别 / 解释不在同一层次
假设:或然的、肤浅表面的、待证明的 科学理论:规律性、有效性、深度和广度
/ 构成的核心不同 原理和定律;可以检验的研究假设
/ 操作性方面不同
常规科学、共同范式、科学共同体;不完善
(1)一定的事实材料, (2)科学知识为基础
h
11
3.4 假设的类型(学生举例) (1)描述性假设 (2)解释性假设 (3)预测性假设
h
12
3.5提出假设的方法
/ 归纳法:个别到一般 / 演绎法:一般到个别 / 类比法:个别(特殊)到个别(特殊) / 移植法:不同学科之间
h
13
3.6 形成假设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h
5
/ 假设与随意推测(主观臆断) / 假设具有一定科学依据 / 错误假设往往孕育着正确的假说产生
h
6
假设的例子
❖ “越是富裕地区,犯罪率越高” ❖ “农民比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更高” ❖ “知识越多越反动” ❖ “研究生和本科生没有两样” ❖ “心理学中的到U型假说”——工作效率
与唤醒水平之间的关系
第3章 科研假设
h
1
3.1 假设及其一般特征* 3.2 作用 3.3 内容及其根源 3.4 类型 3.5 提出假设的方法 3.6 形成假设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3.7 研究假设的构成及其表达方式 3.8 形成和应用假设时的注意事项 3.9 假设的检验和发展
h
2
3.1 研究假设及其一般特征*
3.1.1 定义:根据一定的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 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科学ppt课件

科学ppt课件

器官
系统
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 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 结构单位,如心脏、肝脏、肾脏等。
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
1 2 3
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结核病 等,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个人卫生和公共卫 生措施。
慢性病
长期积累形成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 病等,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 手术治疗。
04 工程技术领域研 究
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基础
研究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和耐磨性等基本性能,以及常用机构 和传动的设计方法。
先进制造技术
介绍当前先进的制造技术,如精密加 工、超精密加工、微细加工、纳米加 工等。
机械制造工艺
探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加工方法 、工艺装备、检测手段及质量保证等 。
文化的定义和特性
介绍文化的概念、特性和分类,以及文化与 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关系。
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
阐述文化传承的多种方式和手段,如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
文化创新的内涵和意义
探讨文化创新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文化创新 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对全球性问题的策略
加强国际合作,推广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球性问题的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性问题将更加突出,需要全球范围内 的合作和努力。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
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科技发展的挑战
技术风险、道德伦理问题、安全隐患等问题的日益凸显。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242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242张)


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知道 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空气要占据空间。
有一定的 能占据 形状 空间 石头
有一定的 能流动 重量
有一定 的体积

空气
拓展知识: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O2) 21%
氮气( N2) 78%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
稀有气 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⑵气体
一氧化碳
大气污染的全球性问题还有什么? 1.酸雨——SO2
2.臭氧层空洞——致冷剂、飞机尾气 3.温室效应——CO2
大气污染的防治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如:改革生产工艺,改善燃烧过程, 减少含硫燃料的燃烧等。 (2)有效转化有害物质 如:植树造林
(3)防止空气污染还需要: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8年6月1日实施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 上册科学全册PPT 课件
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周围有空气?
把一只玻璃杯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 中。用另一只手把第二只杯子斜着放入 水中,使杯中灌满水。
在水下,把两只杯子移到一起,倾 斜第一只杯子,使它里面的气泡飘到第 二只杯子里,两只杯子各发生了什么现 象?
1
水和空气的比较
眼睛 手 口 鼻 耳朵 皮肤
•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一个物体传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传到另一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 做传导。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杂质 0.03%
N2:
性质
用途
充入灯泡,延长钨丝使 用寿命 充入包装袋或粮仓内, 延长食物保鲜期 用氮气来合成氨,制取 氮肥、硝酸、炸药等 通过植物根瘤菌的固氮 作用可将氮气转化为农 作物的氮肥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套PPT课件

认识达尔文
读一读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的故事,说一说他是怎样 研究物种的起源的?
环球考察 访问 考察笔记 勇敢迎接艰苦而长期的战斗!
谢谢
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认识绿色社区 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 怎样建设绿色社区
认识绿色社区
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我也有个疑问,按照达尔 文的进化论,现在的黑猩猩将 来也能演变成人吗?
我觉得我们应该 认真地寻找证据,有 证据才有发言权呀!
人类祖先的老家在非洲? 这不可能。那儿干旱少雨,不 利于古猿生活,况且……
观点大讨论
问题树
请把这些疑问整理 成问题卡片,挂在班级 的“问题树”上,与大 家一起讨论吧!
观点大讨论
特别提示: 如果我们的家乡有丰富的生物化石,那真是太好了!
那里肯定蕴藏着很多奥秘。 我们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展开调查研究活动,
搜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科学发现就离我们不远了!
事实与证据
新的问题,新的开始!通过讨论,我们每个人的观点 更加明确了。不过,那些观点只是个人对问题的猜想与假 设,到底谁的观点与事实相符呢?同样需要事实与证据的 支持。让我们深入地进行探索吧!
谢谢
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观点大讨论 事实与证据 表达与交流 模型与解释
观点大讨论
在前一阶段的探究过程中,自己的一些观点可能会与其 他同学不一致,甚至与科学家的观点不同,有时还会遇到一 些新问题,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 我猜想,人类不同的肤色可 能与生存环境的差异有关。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 科学下册全套PPT

(精)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

(精)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

操作步骤详解及演示
实验步骤拆分
将实验步骤详细拆分,确保学生 能够清晰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
点。
操作演示
通过图片、视频或现场演示等方 式,展示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操作指导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给予及 时的指导和纠正,确保操作规范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表格
提供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引导学生养成记录实验 数据的习惯。
物质混合与分离实验
通过混合不同物质,再采用过滤、蒸 发等方法进行分离,让学生了解物质 的性质和分离原理。
光学现象观察实验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通过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让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 原理和折射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利用平面镜、三棱镜等器材,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让学生了 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科学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手段,观察、记录、分 析实验现象,从而验证科学理论 、发现新的科学事实和规律。
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
常见实验器材
烧杯、试管、滴管、天平、显微镜等 。
器材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每种器材的使用步骤和注意 事项,如烧杯的加热、试管的振荡、 滴管的使用等。
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如穿戴实验服、戴护目镜、注意火源和电源安全 等。
家长如何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以身作则
提供资源
家长自身需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为 孩子树立榜样。
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科学书籍、视频、实验 器材等资源,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
参加科学活动
鼓励实践
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科学竞赛、科普讲座、 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拓宽他们的科学视 野。

1.5 科学探究(课件 13张ppt)

1.5 科学探究(课件 13张ppt)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科学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为了明确这个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往往需要先控制其他的几个因素不影响被研究量的方法。
1.5科学探究
目 录
生活中的探究
科学家的探究
我们一起来探究
控制变量法
生活中的探究
停电了!!!
如果在一个黑漆漆的晚上,你家里的电灯一下子全都熄灭了,你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你会如何去判断电灯熄灭的原因呢?
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先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生活中处处都有探究,像是空调坏了的原因,自行车胎破了的原因,房顶漏水的原因······都是通过探究的方式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的。
科学家的探究
梳理
提出问题
建立猜想或假设
制定探究方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假设
表达与交流
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研究方法列举
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等。
比较法
实验组
对照组
进行实验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不进行实验处理
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根据人脚印的长度判断人的身高
书P29
二、盒子里面有什么

教育科学研究的假设概述课件

教育科学研究的假设概述课件

三、教育研究假设的类型
(一)研究假设与统计假设或称虚无假设、零假设 根据假设的变量关系的性质来分: 研究假设:研究者期望的结果(肯定变量之间存在关系) 统计假设:与研究者期望相反的结果,用于资料的统计
分析(否定变量之间存在关系)。 例:田澜,张大均.构思策略教学改善小学写困生故事文质
量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3):282-288. 研究假设:系统构思策略教学能改善小学写困生故事文
无关变量的控制
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
(1)在两组学生独立完成每次作文( 包括前后测) 的过程中,实验教师均 不对他们进行任何指导。
(2) 在写作时,要求两组学生在同样的时限内,接受相同的指导语,在 同样的作文纸张上完成同样的写作任务。
(3) 将两组学生所写故事文隐名编号后,交由两位未被告知实验目的的 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根据实验者编制的《小学生故事文质量的分析性 计分规则》对文本质量进行盲评。
1.抽象定义(续) 抽象定义的作用
利 明确变量或指标的抽 象定义, 是设计好操作定 义的重要基础。
例如, 研究学生的智力、学 习态度,同情心等问题时, 首先就应对它们的内涵作 出明确说明。
弊 抽象定义仅停留在概念水 平, 它不能解决实际研究过程 中变量或指标的具体测定或操 作的问题, 为此, 研究者还必须 将其转化为明确的操作定义。
知识运用
找出下面研究课题的假设、自变量、因变量、及其操作定义存在的问题 例1:小组成员:向瑶 颜庆兰 毛碧娅 迪丽巴尔 • 研究课题:大学生课堂发言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 假设的问题1、性格外向与大学生课堂发言积极呈正相关 • 类型:研究型假设 和 定向型假设 • 自变量:性格 因变量:课堂发言 • 假设的问题2、性别因素对大学生课堂发言有影响 • 类型:研究型假设 和 非定向型假设 • 自变量:性别 因变量:课堂发言 • 假设的问题3、文理科对大学生课堂发言有影响 • 类型:研究型假设 和 非定向型假设 • 假设的问题4、学习动机强对大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成正相关 • 类型:研究型假设 和 定向型假设 • 操作定义:“课堂发言”状况可通过观察学生是否主动发言来确定(“可观察”)。

小学科学课件ppt

小学科学课件ppt
实地考察过程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的科学 探究能力。
实地考察总结
组织学生对实地考察的结果进行总结和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 与学习。
04 科学技术的应用
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总结词
介绍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电子设备、通讯 技术、医疗技术等。
详细描述
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电 子设备,以及互联网、卫星通讯等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捷 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方式。此外,医疗技术如CT、MRI等也为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持。
教育改革
小学科学课程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 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教育改革的 发展,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02 自然科学基础
物质科学
01
02
03
物质的基本性质
介绍物质的状态、颜色、 气味、味道等基本性质, 以及物质的形态变化和化 学变化。
物质的分类
讲解物质按照组成和性质 的分类,如金属、非金属 、化合物等,并介绍物质 的命名和符号表示。
感谢您的观看
生命科学
生物体的结构
生物的繁殖与遗传
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生 物体的层次结构,如组织、器官和系 统。
讲解生物的繁殖方式、遗传的基本规 律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体的代谢
探究生物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方式, 以及生物体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03 实验与实践
实验操作安全须知
遵守实验室规则
实证意识
教导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培养实证意识和科学精神。
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不盲目接受。
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技巧
观察与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3:最初的小型哺 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 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 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 于 敌下这 ,一种 越个小 来假型 越设动 多也许物,是缺最你乏终的天吃! 小行星撞地光球了恐龙蛋。
自相残杀
小结: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 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 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 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 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 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 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 “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 据。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 龙灭绝也存在许多疑点。
进部位吻合在一起,这是否说明…… 一个大胆的假设在他脑海中出现……
魏格纳认为:非洲大陆与南 美大陆曾经是一整块大陆, 他们之间没有大西洋。直到 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
假设需要真凭实据来证明
科学家们收集证据的过程往 往是一个十分漫长、艰苦的 过程,这需要坚强的意志、 敏锐的观察力和足够的耐心。
古的魏生化格物石证。纳据为1:了在于证南美的明洲证大和据陆非洲漂都移有寻“中找龙关”
假设
提出假设的依据
验证假设的办法和途径
老死的 有害虫 水淹的
生命体老了都会死
有些种类的昆虫对树木 有很大危害 水浇多了,植物会死。
1.查资料,了解 这种树的平均寿命 2.调查树是何时栽种的。
仔细观察树干、树叶等部位是否有 害虫
把水龙头移走。
▲假设的依据往往来自已有的经验,但经验并 不完全可靠。
(一)、纸张和小球谁先落下
(三)、从三年级到现在,我们曾提出过哪些假设? 回忆一下这些假设是怎么提出来的?
问题:
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和摆锤的轻重有关,摆锤 越重,摆得越慢······
在做空气粉尘污染物调查时, 你把小镜子放在哪些地方? 为什么?选择这些地方时, 你是否作了假设?
二、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测。
“有害虫”、“老死的”……这些都是”为什么树死 了“的猜测,我们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猜想。
5、假设一般用( 6、假设是有(
×
)的猜想)×来表√ 达。×
二1、、一判种断探题究。方法能解决所有√ 问√ ×题。( ) 2、假设不需要证据来验证,所有的假设都正
确的。( )
中龙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远古时期的 陆地淡水中,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其它大陆上, 都未曾找到过这种动物化石。淡水生活的中龙, 是如何游过由咸水组成的大西洋的? 非 洲
南美洲
适广宜泛生分布长于在非寒古洲冷生南气部候物、条证南件美下据、的2印舌:度羊、齿澳植大物利化亚石、
南极洲等大陆的地层中。而这些大陆所属的气 候带却各不相同。
······ 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查资料、 调查、访问······
一、填空题: 三、练一练
1、(好魏奇格心纳 ) 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 找出假答设 案。
2、(提出假设 ) 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3、( 4、(
)是如科果…学…那探么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依据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
地质变化的证据3
魏格纳观察和发现:格陵兰岛每年都在漂离欧洲大陆
格 陵 兰 岛
魏格纳找了许多证据,也没能说服当时大多数
学者接受 “大陆漂离说”。直到20年之后, 科学家们拥有了更多的相关证据,这一假说 才被人们逐渐接受。
(二)、“恐龙”是怎样灭绝的?科学家们提出了种 种假设。比如,“忽然灭绝假设”、“缓慢灭绝”假 设,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1、把一张纸和一个乒乓球同时 从高处丢下,为什么球先落地?
纸张受到空气阻力大,小球受 到的空气阻力小。
2、如果用两张一样重的纸,其 中一张揉成团,同时从高处丢 下,谁先落地?试一试,结果 怎样。
纸张平放,纸团先落 纸张竖放,同时落下
(二)、关于蚯蚓你会提出怎样 的问题和假设
1、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 2、蚯蚓在土里为什么不会被憋死? 3、蚯蚓喜欢吃什么? 4、蚯蚓怎么呼吸? 5、如果蚯蚓身体断了,它会死吗?
2、提出假设
这棵树快死了, 什么原因?
“水淹死了”、“有害虫”、 “老死的”……
这些都是对问题答案的猜测,
猜测也叫假设。
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非常重 要的一步。科学史上,很多重 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 的。
像侦探那样找一找 “杀树凶手”。
二、提出假设
(一)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病床上偶然看到墙上挂的地图上的一些 情景:南美大陆东海岸的凸出部分,恰好可以和非洲西部凹
假设与实验 第一课 假设
一、什么是假设
提出假设:是指人们从已有的事实材料出发,以已有
的 科学原理作为指导,对未知事物或现象作出 一种假定性的说明。
假设特征:假设具有科学性
假设具有推测性
验证假设:证实假设的过程。
假设需要真凭实据来证明来自 1、提出问题好奇心总是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试图 找出答案。找答案的过程很像侦探破案------先做出一些猜测,然后寻找证据来猜测。
假设1:因为火山的爆发,大 量二氧化碳使得动物死亡。 而且,火山喷发使得盐素大 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 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 成生物灭亡。
假设2: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 被子植物中含有毒素,形体巨大的 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 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食肉动物将有毒的肉吃下后也被毒 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