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讲稿-课时 16-18(复习)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公开课课件第二节染色

04
遗传图谱绘制方法及应用举例
遗传图谱基本概念及绘制步骤
遗传图谱定义
遗传图谱是指用来表示生物体或种群遗传结构的一种图示,通常包括染色体、基 因和遗传标记等信息。
绘制步骤
确定目标生物或种群;收集遗传信息,包括基因型、表型等数据;选择合适的绘 图软件或工具;按照一定规则将遗传信息绘制成图谱。
常见遗传病图谱解读技巧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 二公开课课件第二节 染色
目录
• 染色体与遗传基础 •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 • 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关系探讨 • 遗传图谱绘制方法及应用举例 • 基因突变、重组和修饰对生物进化意义 • 课堂小结与回顾
01
染色体与遗传基础
染色体概念及结构
染色体定义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信息的 物质,在细胞分裂时呈现为棒状
显微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 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注意观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 末期等各个时期的细胞。
03
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关系探讨
性别决定因素及类型介绍
性别决定因素
性别决定于生物个体的性染色体 组成,通常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有关。
性别决定类型
包括XY型性别决定和ZW型性别 决定。XY型常见于哺乳动物(包 括人类),ZW型常见于鸟类和某 些昆虫。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 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交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
01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02
在联会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
染色教学全过程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染色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不同类型染料的染色方法。
3. 学会使用染料、媒染剂和固色剂等材料。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5. 提高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对象初中或高中美术、工艺制作课程的学生。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材料1. 染色材料:各种染料、媒染剂、固色剂、染液、容器等。
2. 实物材料:棉布、丝绸、毛线等可染材质。
3. 工具:染棒、刷子、镊子、剪刀、量杯等。
4. 辅助材料:画纸、画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讲解与基础操作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染色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 染色的基本原理:分子运动、媒染剂的作用、固色剂的种类等。
- 染色方法的分类:直接染色、媒染染色、扎染、蜡染等。
3. 基础操作演示:- 染料的选择和准备。
- 媒染剂和固色剂的使用方法。
- 染色工具的正确使用。
4. 学生实践:-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套染料和工具。
- 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进行基础操作练习。
第二课时:实践操作与作品创作1. 复习与巩固:- 回顾上一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染色方法,如扎染、蜡染等。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作品创作:- 学生创作个人作品,教师鼓励创新和个性化表达。
- 学生记录创作过程,包括染料选择、染色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色彩搭配、图案设计、操作技巧等方面进行点评。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染色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体现。
3.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完成度。
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染色教学文案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 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类型染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染色工具和设备。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染料的选择和调配。
-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染色方法,达到预期的染色效果。
- 学生能够处理染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染色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 学生能够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了解染色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二、教学内容1. 染色的基本原理- 染色剂的作用机制- 染色过程的基本步骤- 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2. 染料的分类与特性- 天然染料- 合成染料- 染料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3. 染色工具与设备- 染色锅、染缸- 搅拌工具- 温度控制器- 烘干设备4. 染色方法- 浸染法- 漂染法- 点染法- 涂染法5. 染色过程中的问题处理- 染色不均匀- 染色效果不佳- 染色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染色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染色的基本原理。
2. 理论讲解- 讲解染色的基本原理、染料的分类与特性、染色工具与设备等。
-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3.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染色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染色过程。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染色作品,互相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染色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 教师总结教学重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积极性等。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染色实验中的操作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3.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染色作品的美观性、创意性和实用性。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染色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染色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染色培训教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染色技艺培训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基本的染色原理和技巧。
2. 熟悉不同类型染料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3. 能够独立进行染色操作,完成各类染色的基本任务。
4. 培养学员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染色基础知识1. 染色原理:- 染色的基本原理- 染色剂的种类及作用- 染色过程中的化学反应2. 染料特性:- 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的区别- 不同染料的颜色、牢度、溶解性等特性3. 染色工艺:- 染色的基本步骤- 染色工艺的选择与调整第二部分:染色实践操作1. 准备材料:- 纤维材料(如棉、麻、丝、毛等)- 染料- 染色辅助材料(如媒染剂、固色剂等)- 染色工具(如染槽、棒槌、筛网等)2. 染色操作:- 染色前的准备工作- 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染色后的处理与保养3. 案例分析:- 介绍经典染色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染色技巧与效果第三部分:色彩理论与审美1.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复合色- 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概念2.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原则- 色彩搭配技巧3. 审美能力培养:- 观察色彩的能力- 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四、教学安排:第一周:- 介绍染色基础知识,包括染色原理、染料特性和染色工艺。
第二周:- 进行染色实践操作,讲解染色前的准备工作、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染色后的处理与保养。
第三周:- 分析经典染色案例,学习其中的染色技巧与效果。
第四周:- 学习色彩理论与审美,提高学员的色彩感知和审美能力。
五、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通过笔试形式检验学员对染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考核:学员独立完成染色作品,考核其操作技能和审美能力。
3. 作业展示:学员展示自己的染色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资源:1. 染色教材2. 染色工具与材料3. 网络资源(如在线教程、视频等)4. 实践基地七、注意事项:1. 确保学员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2. 实践操作过程中,注意环保,妥善处理废弃物。
染色说课

《染色》课程说课稿轻化系彭慧一、课程定位、目标1、课程定位《染色》课程是染整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也是核心主干课程,与《纤维化学及面料》《练漂》《染料化学》《印花》《整理》构成培养染整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
前置课程:《纤维化学及面料》《练漂》同期课程:《染料化学》《染色工艺实验》《染色设计》后续课程:《印花》《整理》《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本课程应在纤维化学及面料、练漂课程之后,与染料化学课程同步开设,并通过染整工艺实验、染色工艺设计等实践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训练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续的生产实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毕业论文则是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节。
2、课程目标本课程根据印染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染色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专业岗位群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需要来设计课程目标。
(岗位群:染色技术员、打版员、化验员、生产主管、质检员、跟单员、营销员,职业资格证书:染色师(06级已有102人通过)、印染工艺检验工、纤维染色工、印染染化料配制工、化学检验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纺织品染色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方法、工艺分析,了解染色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控制,使学生不仅具有较牢固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一定的染色产品工艺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生产工艺分析能力。
1、能力目标(1)能运用染色基本原理设计常见染色产品加工工艺;(2)能运用染色基本知识实施染色产品加工工艺、并具备工艺测试和调整能力。
(3)能运用染色基本原理和知识分析和解决染色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4)具有染色车间生产现场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5)能运用染色加工产品质量检验控制方法对染色成品的各项质量标准进行测试和评定。
2、知识目标(1)了解常用染色机械及染色方法;(2)理解各类染料染色工艺原理;(3)掌握各类染料染色方法及染色工艺条件的分析与控制方法;(4)掌握各类染料及常用助剂的主要性能;(6)了解染色加工产品质量检验控制方法。
染色讲稿-直接染料染色-温度效应与盐效应

课后习题
对不同结构特点的直接染料,为提高其对 纤维素纤维的上染率并控制其染色匀透性, 在上染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为什么? 复习染色理论有关纤维的带电性质和染料 的溶液性质中的相关内容。
不用或少量 用盐 注意用盐量 和加入方式 避免使用电 解质
OH N SO3Na NH CO CH3
简单 复杂 复杂
SO3Na
较小 较高 很高
SO3Na N N
极好 较大 较小
优异 较差 很差
SO3Na
较低 较高 较高
CH3 N N CH3
70~80 85~90 95~98
OC2H4 N N N
H5C2O
升温会降 低上染率 高温时上 染率下降 低温下不 利于上染
染料分类
结构
- △ μ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溶性
匀染性
湿牢度
盐效应
A 匀染型 B 盐控型
C 温控型
简单 复杂 复杂
较小 较高 很高
极好 较大 较小
优异 较差 很差
较低 较高 较高
较小 显著 极小
直接染料染色的温度效应
A型直接染料:匀染性好、上染率低、易 染色温度与染色热力学 达到上染平衡,染色温度宜低;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Dying of cellulose with direct dyestuff
四 直接染料染色的温度效应与盐效应
The temperature effect and salt effect of direct dyestuff
化学工程学院 权衡
直接染料的应用分类与染色性能
温 度 效 应
③ 增加了染料的表观浓度:中性电解质 的加入,增加了染料在染浴中的活度。
小学美术染色游戏优秀教案(通用5篇)

小学美术染色游戏优秀教案(通用5篇)第一篇: 小学美术染色游戏优秀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印染活动掌握印染的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印染作品的美。
2、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
3、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两盒颜料,两块湿毛巾,大泡沫板( 陈列幼儿作品)、范例若干,餐巾纸幼儿人数的.两倍多,活动过程:1、出示范例,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块漂亮的手帕,你们想看吗?你们看这些手帕漂亮吗? 那你知道这种手帕怎么弄出来的呢? 你们想来试试吗?2、老师简单示范,讲解印染方法,示范后请幼儿讲讲是怎么做出来的?教师最后一次故意蘸得多一点,请幼儿想一想颜料为什么会滴下来。
--和幼儿一起讨论要注意的问题。
(1)蘸颜料的时间不能太长。
(2)打开时小心慢一点,不弄坏纸巾。
3、幼儿染手帕,教师指导(1)鼓励幼儿大胆印染。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业。
(3)提醒幼儿不弄脏衣服。
(4)鼓励幼儿在打开时不怕困难,坚持做完一件事。
4、讲评(将幼儿作品平放在泡沫板上,幼儿围坐在周围)今天,我们每人都印染了手帕纸,你们觉得你们印染的手帕纸漂亮吗? 老师也觉得你们的手帕很美,你们印出了这么美丽的手帕,你们想把这么美丽的手帕送给谁呢?第二篇: 小学美术染色游戏优秀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彩色颜料在棉纸上染色。
2.参与染色游戏,并体验染色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染纸作品、各色颜料、白色棉纸、毛笔、水、盘子活动过程:1.出师各种各样的染纸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观察、猜测它们的制作方法。
今天我带来一些很漂亮的东西,想不想看?它叫什么?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2.示范染纸。
3.鼓励幼儿选择不同颜色折叠不同的形状进行染色。
4.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
第三篇: 小学美术染色游戏优秀教案活动目标1、喜欢与同伴一起唱歌,体会与同伴一起唱歌的乐趣。
初中生物细胞染色教案模板

初中生物细胞染色教案模板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细胞染色的步骤和技巧;
3.观察细胞染色的结果,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1. 生物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显微镜、镜盖玻片、显微镜载玻片、各种细胞染色试剂;
2. 实验操作视频或实验指导书;
3. 知识点概述和实验操作步骤的PPT。
教学步骤:
Step 1:引言(5分钟)
介绍细胞染色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Step 2:原理解释(10分钟)
解释细胞各成分的染色性质不同,根据染色性质选择适当的染色试剂。
介绍细胞内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方法及步骤。
Step 3:实验操作(30分钟)
1.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或实验视频操作,将细胞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涂染色试剂;
2. 观察染色结果,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和染色情况;
3. 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染色情况,并提出问题。
Step 4: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细胞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2. 总结细胞染色的步骤和技巧。
Step 5:课堂练习(5分钟)
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巩固学生对细胞染色的认识。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做一份反思。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细胞染色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了他们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了细胞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细胞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染色游戏》-完整版课件

《染色游戏》-完整版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基础知识 • 染色游戏的规则和实现 • 游戏的优化和完善 • 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对于色彩的认识和需求不 断提升
染色游戏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趣味的色彩表现形式,深受大 众喜爱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染色游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提高学生对于色彩的感受、表达和创新能力
增加游戏难度
增加关卡设置
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为不同水平的玩家提供不同的关卡,每个关 卡有不同的难度级别,这样可以使游戏更加有趣和挑战性。
增加游戏策略
除了染色规则外,可以增加不同的策略,如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染色 方案或利用不同的道具来增加游戏难度。
添加游戏音效
音效设计
为游戏添加适当的音效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例如:背景音乐、染色音效、得 分音效等等。
Swing框架的事件处理
Swing框架支持事件处理机制,可以监听和处理用户输入、鼠标点击、键盘按键等事件。
03
染色游戏的规则和实现
游戏的规则
规则介绍
包括了游戏的基本规则、得分计算方法、游戏的结束条件等。
规则实例
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演示游戏的规则,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规则。
游戏界面设计
界面布局
详细描述了游戏界面的整体布局、各个按钮和元素的位置以及它们的作用。
声音提示
可以添加声音提示来帮助玩家更好地了解游戏的进展和变化,例如:当玩家染错 颜色时,可以播放一个提示音效或者文字提示玩家重新染色。
提供分数统计
分数计算
根据玩家染色的准确程度来计算得分,不同的染色方案可以 得到不同的分数,同时还可以设置游戏积分排行榜,让玩家 之间进行比赛。
第2课《染色游戏》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染色游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衣服的颜色是如何染上去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染色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染色的样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染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如何通过染色来改善或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4.色彩搭配:了解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尝试在染色过程中创作出美丽的图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和记录,使学生了解染色原理,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创新思维:在染色游戏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染色方法和色彩搭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媒染和还原染色的具体步骤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学生记忆的细节较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使用流程图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这些难点内容。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能够围绕染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非常重要。
染色方法和染PPT教案

轧染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般染料对纤维都有一定的直接性,在浸 轧过程中会对纤维发生吸附,使轧余回流 下来的染液浓度降低,结果轧槽里的浓度 随之而下降,会造成染色前浓后淡的色差。 染料对纤维的初染率越高,前浓后淡差别 越大。(匹头匹尾色差)
如果染料对纤维没有直接性而又不能随着 水一起扩散进入纤维,那么,回流下来的 染液浓度反而增加了,结果会产生前淡后 浓的现象。
椭圆形导布盘 13-染槽 图8.2.4 绳状染色机
1—织物 2—导辊 3—溢流口 4—输布管道 5—循环泵 6—热交换器 7—浸渍槽
图8.2.5 溢流染色机
观看图片
平幅染色机
经轴染色机
星星架染色机
适用于不耐轧压的织物 (如丝绒)及易擦伤的织物(如真丝 织物)的染色
卷染机
连续轧染机
气流染色机
返回
1-织物 2-铜钩 3-星形架 4-染槽 5-泵
图8.2.6 星星架染色机
返回
1-染槽 2-导布辊 3-卷辊4-织物
5-卷染机
观看图片 返回
连续轧染机
连续轧染机适用于大规模的染色加工, 劳动生产率高,棉织物及涤棉混纺织 物大都采用连续轧染工艺。
一般由单元机组成,主要有浸轧(均 匀轧车) 、红外线预烘、固色、平洗、 烘燥等单元装置组成。
8.1.2 轧染
是将平幅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 立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压进织物的组 织和空隙中,同时轧去多余的染液,再经 烘干(焙烘),使染料与纤维结合固着的 加工过程。
染料的上染是(或主要是)在以后的汽蒸 或焙烘等处理过程中完成的 ,和浸染不同, 织物浸在染液里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 秒到十几秒。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 染色游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染色游戏》人教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能够分类并辨认基本颜色;2.熟悉水彩笔的使用方法;3.能够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进行有限的搭配和涂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致描绘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创意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注重细节、追求美的态度;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染色游戏》,主要通过让学生感知颜色、挖掘颜色、组合颜色,从而激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课前准备1.老师将准备好各种颜色的水彩笔,让学生能够方便地选择自己想要的颜色;2.老师会在纸上画出一些图形,为学生的染色提供一定的限制;(2)学生活动① 感知颜色教师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所见过的颜色,然后按分类的方式教授基本颜色知识。
通过绘画、手工、生活实际等活动,让学生熟悉常见颜色,了解它们的特点。
② 挖掘颜色①在提供的图形中让学生挖掘图形上的颜色,可以先在黑板上展示图形并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颜色的变化和丰富性。
接着在问答中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线、条、形来形成有意义的图形构图。
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图形染色。
③ 组合颜色通过组合颜色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本教学活动大量使用了搭配颜色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自己决定颜色的基础上,尽量进行组合和涂抹,创作出有意义且色彩搭配协调的作品。
(3)教师指导在学生自主完成染色后,老师会通过点评学生染色作品,对学生的完成度和效果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指导。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颜色知识,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掌握水彩笔的使用方法,并培养学生完成染色作品的自主能力。
二年级上美术说课稿-染色游戏-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上美术说课稿-染色游戏-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染色游戏的基本规则;2.能够在游戏中体验色彩的搭配和运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色彩感知能力,增强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游戏规则及其操作;2.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准备染色游戏;2.准备色彩颜料或彩笔;3.准备相应的课件、图示和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简单介绍染色游戏及其目的;2.带领学生观察或欣赏外部世界中的颜色,启发学生对美的感知。
2. 正式教学环节1.介绍游戏规则和操作:–分组进行游戏,每组人数不超过10人;–游戏开始时,每组领取作图用纸,选择1个颜色的颜料,开始涂色;–下一个人必须选择与上一个人的颜色搭配较好的颜色进行染色;–同一人不得连续两次染同一个颜色;–时间到后,结束游戏,专家组进行评判,得分最高的组获胜。
2.演示游戏操作及注意事项,并请学生进行操作;3.观察学生的染色技巧和色彩搭配。
3. 课堂讨论环节1.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在游戏过程中,是否有发现颜色的搭配对整个作品的协调有影响?–如果大家的颜色选择很相似,对比起来会不会显得单调?2.引导学生探讨色彩的表达和意义,并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
4. 综合评价环节1.对学生的染色技巧和色彩搭配进行评价;2.整理学生的作品,展示于课堂,并让同学对其进行交流和评论;3.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更好地完成下一次染色游戏。
五、教学延伸1.请家长帮助孩子在家进行染色游戏练习;2.制作相关课件和图示,以段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了解相关知识;3.前往美术馆等相关展览,加深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体验。
以上就是本次美术课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色彩在美术中的作用,并提高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染色培训教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染色工艺员调色、对色技术能力培训二、课程目标:1. 增加学员在染色方面的理论知识储备。
2. 深化学员对颜色的认知和理解。
3. 提升学员的调色和对色能力,减少误判。
4. 降低工厂复染率,提高一等品率。
三、课程时长:共计8课时(理论4课时,实操4课时)四、课程内容:第一课时:染色基础知识1. 色彩理论基础知识- 色调(色相)的定义及分类- 色彩的组成: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的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彩度)对比2.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设备与工具介绍- 染料种类及特性第二课时:调色技巧1. 调色原理- 色彩混合原理- 色彩调整方法2. 调色技巧- 添加色技巧- 减少色技巧- 调整色彩明度、饱和度技巧第三课时:对色技术1. 对色原理- 对色方法及步骤- 对色仪器的使用2. 对色技巧- 色彩匹配技巧- 色彩调整技巧第四课时:染色对样的注意事项1. 色彩感知与评价- 色彩感知的基本原理- 色彩评价方法2. 染色对样的注意事项- 样品选择- 染色条件控制- 色彩调整与控制第五课时:染色工艺实操1. 染色设备操作- 染色机操作- 染料添加与调配2. 染色工艺实操-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效果观察与调整第六课时:染色对色实操1. 对色实操- 对色仪器操作- 对色结果分析2. 染色对色实操- 色彩匹配与调整- 染色效果评价第七课时:染色工艺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 染色工艺失败案例分析 - 染色工艺成功案例分析2. 案例讨论- 学员分组讨论- 教师点评与总结第八课时:课程总结与考核1. 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回顾- 学员学习成果展示2. 考核- 理论知识考核- 实操技能考核五、教学评价:1. 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 学员调色、对色能力的提升3. 工厂复染率的降低,一等品率的提高六、教学资源:1. 教材:《染色工艺员调色、对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2. 实操工具:染色机、染料、对色仪器等3. 案例资料:染色工艺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通过本教程的设计,旨在为学员提供全面、系统的染色工艺员调色、对色技术培训,使其具备实际工作中的染色工艺操作能力。
染色讲稿-课时 16-18(复习)

第一章绪论1 染色产品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影响染色物质量的因素。
2 何谓湿牢度和日晒牢度?哪些因素影响染色物质的色牢度?第二章染色基本理论1 什么叫染色?染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意义是什么?2 染色术语解释: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上染平衡、吸附等温线、染色速率曲线、纤维的Zeta电位、染色亲和力(-Δμ°)、染色热(-ΔH°)、染色熵(-ΔS°)、扩散系数(D)、表观扩散系数(DA)、平均扩散系数(D)、半染时间(t1/2)、扩散边界层、扩散活化能、有限染浴和无限染浴、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孔道扩散模型、自由体积扩散模型、疏水结合、偶极(力)结合、染色纤维二色性、当量吸附、超当量吸附、分配系数(K)、纤维染色饱和值、分散染料的加和性和提升率、还原染料的隐色体电位和半还原时间、干缸还原、全浴还原、染料的移染、染料的泳移、染料配伍值(K)。
3 纤维的物理结构与染色有什么关系?纤维的吸湿膨化在染色中有什么意义?哪些工艺因素影响纤维的膨化?4 染液的胶体性质对上染有何影响?影响染料聚集有哪些因素?5 说明直接染料对粘胶纤维染色时,中性电解质应用在染色中的原因。
6 染料与纤维间的主要依靠哪些作用力?各种结合力有什么特点?7 什么叫纤维的Zeta电位?Zeta电位与染色有何关系?如何克服Zeta电位对染色的影响?8 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有哪些主要类型?并写出其相应的吸附方程式。
各类型吸附等温线有何特点?符合哪类纤维和染料的染色?试说明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绘制。
9 什么叫染色亲和力(-Δμ°)?染色热(-ΔH°)?染色熵(-ΔS°)?三者间的关系如何?不同吸附类型的亲和力计算公式有何不同?10 染料在纤维中扩散与染色效果有什么关系?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染料的扩散活化能对扩散有什么影响?11 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曲线和上染速率曲线有何不同?与染色关系如何?12 写出Fick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扩散方程式并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第2课染色游戏第2课时(教案)

6.责任意识:通过学习遗传疾病案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人类健康与遗传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染色体是细胞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包括染色体的组成、数量和形态。
举例:介绍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2.教学难点
(1)染色体分离与组合的过程:理解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尤其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举例:学生难以理解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
(2)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识别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疾病,分析其遗传机制。
举例:唐氏综合症是由第21对染色体的异常复制引起的,学生需理解其遗传原理。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染色体变化,主动探索遗传规律的科学研究能力。
2.逻辑思维: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遗传现象,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生命观念:强化学生对染色体、基因等生命现象的认识,形成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生命观念。
4.团队合作:在染色游戏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的团队合作精神。
(2)染色体的特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形态的变化。
举例:讲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如何复制、分离,确保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3)遗传物质的传递: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举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解释基因如何在染色体上分离和组合,决定后代的遗传特征。
4.遗传物质的传递: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掌握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5.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疾病,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家政教案学习简单的织物染色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织物染色,并了解织物染色的种类和目的。
2.学会使用蔬果染液对织物进行染色,掌握基本的织物染色技巧。
3.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主要的织物染色技巧,包括准备染液、调节染色色度和染色时间。
2.实践操作蔬果染液对织物进行染色。
三、教学准备:1.白色棉布(切成适合小学生操作的大小),若干块。
2.蔬果染液:红莓染液、红心柿子染液、红葡萄染液等。
3.玻璃容器、塑料容器(用于调节染液浓度和浸泡布料)。
4.搅拌棒或勺子、橡皮手套、固定带。
5.图文材料,介绍不同颜色的蔬果染液和制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彩色织物和白色织物的对比,引导学生讨论,了解织物染色的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2.学习织物染色基本技巧:(1)准备染液:在玻璃容器或塑料容器中加入适量的蔬果染液,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染液的浓度。
(2)调节染色色度:将白色织物浸泡在染液中,观察染液的颜色变化,根据需要调节染液的浓度,可以加入适量的水。
(3)染色时间:将浸泡在染液中的织物取出,洗净后悬挂晾干,观察染色效果,根据需要调整染色时间。
3.练习操作织物染色技巧:(1)在玻璃容器中准备好不同蔬果染液,例如红莓染液、红心柿子染液、红葡萄染液等。
(2)将白色棉布浸泡在染液中,搅拌均匀,观察染液的颜色变化,调节染液的浓度。
(3)取出浸泡在染液中的织物,用清水洗净,并晾干。
(4)观察染色效果,总结染色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继续练习操作织物染色技巧,使用其他蔬果染液,尝试不同颜色的染色效果。
五、教学总结:1.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颜色的染液和染色效果,了解染液对织物的变化效果。
2.总结染色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强调安全和清洁操作。
六、教学拓展:1.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使用其他蔬果制作染液和织物染色,通过多种颜色的搭配,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彩色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 染色产品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影响染色物质量的因素。
2 何谓湿牢度和日晒牢度?哪些因素影响染色物质的色牢度?
第二章染色基本理论
1 什么叫染色?染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意义是什么?
2 染色术语解释: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上染平衡、吸附等温线、染色速率曲线、纤维的Zeta电位、染色亲和力(-Δμ°)、染色热(-ΔH°)、染色熵(-ΔS°)、扩散系数(D)、表观扩散系数(DA)、平均扩散系数(D)、半染时间(t1/2)、扩散边界层、扩散活化能、有限染浴和无限染浴、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孔道扩散模型、自由体积扩散模型、疏水结合、偶极(力)结合、染色纤维二色性、当量吸附、超当量吸附、分配系数(K)、纤维染色饱和值、分散染料的加和性和提升率、还原染料的隐色体电位和半还原时间、干缸还原、全浴还原、染料的移染、染料的泳移、染料配伍值(K)。
3 纤维的物理结构与染色有什么关系?纤维的吸湿膨化在染色中有什么意义?哪些工艺因素影响纤维的膨化?
4 染液的胶体性质对上染有何影响?影响染料聚集有哪些因素?
5 说明直接染料对粘胶纤维染色时,中性电解质应用在染色中的原因。
6 染料与纤维间的主要依靠哪些作用力?各种结合力有什么特点?
7 什么叫纤维的Zeta电位?Zeta电位与染色有何关系?如何克服Zeta电位对染色的影响?
8 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有哪些主要类型?并写出其相应的吸附方程式。
各类型吸附等温线有何特点?符合哪类纤维和染料的染色?试说明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绘制。
9 什么叫染色亲和力(-Δμ°)?染色热(-ΔH°)?染色熵(-ΔS°)?三者间的关系如何?不同吸附类型的亲和力计算公式有何不同?
10 染料在纤维中扩散与染色效果有什么关系?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染料的扩散活化能对扩散有什么影响?
11 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曲线和上染速率曲线有何不同?与染色关系如何?
12 写出Fick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扩散方程式并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13 何谓无限染浴非稳态扩散和有限染浴非稳态扩散?实际生产符合哪一种扩散?
14 试从染料的扩散速率、扩散活化能以及平衡吸附等方面说明温度对上染的影响。
15 试从纤维的Zeta电位、扩散活化能以及平衡吸附等方面说明食盐对上染的影响。
16 何谓匀染?说明提高染色品的匀染途径。
17*阐述纤维在生长(或合成)、纺丝(或纺纱)、织造以及去杂(如脱胶、煮练)等过程中,纤维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18 某涤纶纤维的有效体积为0.2L/Kg,,试计算120℃时,分散桃红2B对涤纶纤维的亲和力。
染料上染至平衡状态时纤维上的浓度为197.9m mol/Kg,在水溶液中为0.615m mol/l。
(附:R=1.987)
19 在60℃与80℃下,用直接红10B对棉纤维进行染色至平衡状态。
染浴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
经实验测得,染浴中染料平衡浓度为:60℃时为0.0004×10-3mol/l,80℃时为0.0019×10-3mol/l,试确定染色热。
(附:R=1.987col/mol?K;lg0.0004×10-3=-6.3979;lg0.0019×10-3=-5.7212)
20*已知半径为r=1.407×10-5m尼龙长丝,用纯C.I.分散红11在80℃染浴中上染30分钟后,其上染量为0.701克/100尼龙。
分散相作为一个无限染浴,对染色到达平衡24小时后M∞=1.026克/100克尼龙,求扩散系数D。
21*试扼要说明染料在无限染浴中上染,测定染料在聚酰胺纤维或薄片中扩散系数的各种方法。
并对各方面所测得数值的意义加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