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标准

合集下载

基本肠外营养计算

基本肠外营养计算
• 8.5% 乐凡命 250ml
其他
• 脂溶性维生素 维他利匹特1支入脂肪乳
• 水溶性维生素 水乐维他1支入GS或GNS
• 微量元素
安达美1支 入GS或GNS
•磷
格列福斯1支入GS 或GNS源自9 20%力保肪宁250ml
氨基酸
• 成人根据病人的需要,每24小时可输注5001000mL。每日最大输注剂量:乐凡命8.5%为29 mL/kg;乐凡命11.4%为23 mL/kg,约合0.4g氮/kg
• 蛋白:0.8 g/kg-2.0 g/kg • 氨基酸:1.125 g/kg-2.5 g/kg • 氮: 0.15 g/kg 蛋白=氮×6.25 • 非蛋白质热量 Kcal :氮 g =100-150:1
• 该患者标准体重: 153-70 ×60%=50kg • 能量需要 按30kcal/kg·d :1500kcal
能量构成
碳水化合物 50~70%,<7g / kg 脂肪 20~30%应激可达50%,<2g / kg • GLU 1500 ×70% = 250g
4 GNS 1000ml + 10%GS 2000ml 脂肪 1500 ×30% = 50g
需要多少热卡
• 世界卫生组织计算标准体重之方法 : 男性: 身高cm-80 ×70%=标准体重 女性: 身高cm-70 ×60%=标准体重
• 粗略估计热卡需要量:20~35kcal/kg·d 基础能量消耗 BEE 的经典公式 Harris-Benedict公式 男:BEE kcal/d =66.4730+13.7513W+5.0033H-6.7750A 女:BEE kcal/d =655.0955+9.5634W+1.8496H-4.6756A W:体重,Kg;H:身高,cm; A:年龄,年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为规范本院临床科室肠外营养液分散调配操作规程,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及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第2版),制定本规定。

一、全静脉营养又称肠外营养(PN),即从胃肠道外途径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其所用的营养液称为静脉营养液,即将机体所需的营养要素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剂。

它可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及人体组织或组织修复所需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使患者在不能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渡过危险病程。

二、全静脉营养有单瓶串输与“全合一”营养输注两种给药方式。

鉴于“全合一”营养液有利于代谢、输入均匀、使用方便、可减少污染和避免单独输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诸多优点,应积极推广“全合一”营养药物治疗方式。

三、“全合一”营养液的成分包括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维生素以及电解质和微量元素。

四、“全合一”营养液的混合配制应设立专用的配制室,配制过程应在100级层流洁净台上进行。

五、要在洁净、无菌的环境中,由经过无菌和“全合一”营养液调配技术培训和取得资格认证的药学或护理人员按照标准流程配制。

六、为了保证肠外营养混合液中各成分(尤其是脂肪乳剂中的乳糜微粒)的稳定性,避免配制过程中的污染,必须建立与遵循完善的配制规则与程序,包括处方规范化书写与核对,配制环境准备、配制药物准备、配制步骤等。

七、调配标准流程1、首先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复方氨基酸中,充分混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2、将磷酸盐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振荡混匀。

3、关闭EVA(乙烯乙酸乙酰酯)或PVC(聚氯乙烯)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打开这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肠外营养液配制流程

肠外营养液配制流程

肠外营养液配制流程●评估:根据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用物准备:根据医嘱准备相应用物。

●步骤:一、肠外营养液的配制(一)配制前准备:1、环境清洁2、检查物品是否准备齐全,避免走动过多增加污染机会。

3、检查营养袋外包装有无破损,检查所有营养液有无变质、浑浊,有无絮状物,检查各种药品、用物的有效期,并经2人核对后方可加药。

(二)配制顺序:1、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氨基酸液及葡萄糖液内。

2、将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制剂加入葡萄糖液内。

3、用脂溶性维生素乳剂稀释水溶性维生素后,再加入脂肪乳内。

4、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剂及配置好的葡萄糖溶液同时混入营养袋内,并用肉眼检查液体有无沉淀。

5、将配制好的脂肪乳加入已装有氨基酸液及葡萄糖的营养袋内。

6、将配制好的溶液轻轻摇匀。

(三)整理用物(四)洗手,记录。

记录配制营养液的时间,在营养液的标签上注明患者的科室、姓名、床号、剂量。

二、肠外营养液的输注及护理(五)准备用物至患者床旁(六)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周围静脉、锁骨下静脉、PICC均可。

(七)给药前护士应认真核对标签上的信息,确保患者姓名、病案号、瓶子编号、液体配制日期与过期日期。

(八)输注速度开始时低于40ml/h,以后按20ml/h递增,直到所需速度,通常不超过120ml/h。

输注过程中。

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有无脱水、发热、电解质紊乱及胃肠道反应。

(九)给药后,洗手记录。

(十)停止肠外营养液的输注时,需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静脉管路的冲洗。

三、配制静脉营养液时注意事项1、静脉营养液中不要加入其他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或临床验证过的可以配伍使用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

2、配制过程中应避免电解质与脂肪乳剂直接接触,避免钙和磷直接接触。

3、静脉营养液应现配现用,并在24小时内输完,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并且应在4度冰箱中保存。

4、静脉营养液中PH≥5.0,总量≥1.5L,葡萄糖的浓度为10℅~23℅,钠钾等一价阳离子浓度<150MMOL/L,镁离子浓度<3.4MMOL/L,钙离子浓度<1.7MMOL /L。

肠外营养液有关数据要求

肠外营养液有关数据要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TPN的组成:TPN的一般组成包括糖(5%GS、10%GS、50%GS)、脂肪(MCT、LCT、MCT/LCT、结构脂肪乳)、氨基酸(普通氨基酸、肝安、肾安)、电解质(10%Nacl、10%Kcl、25%MgS04、11.2%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

处方中不应单用其中几种,特别是不单用脂肪乳或氨基酸。

此外,肝素钠、雷尼替丁、磷制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1、液体量规定:一般方法:液体量:1500ml/20kg体重,体重每增加1kg,一般液体量增加20ml液体。

可视临床情况加以调整,鼻胃管引液、腹泻、烧伤、创伤需增加液体量;肝病、肾病、心肺疾病、闭合性脑外伤需减少液体量,但总体积一般不少于1500ml。

成人每天需水量30~40ml/Kg/d,儿童每天需水量50~100ml/Kg/d。

2、葡萄糖浓度规定:若液体量需要限制,可以配合使用5%、10%葡萄糖和50%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在TPN中的比例(g/ml)一般应小于23%,最好小于15%,PN稳定,如外周途径则<10%,减少刺激。

3、能量规定和糖脂比:非蛋白质热卡由葡萄糖和脂肪提供,能量的需要量取决于病人的基础代谢和病情需要,一般在1800~4000 kcal,每日推荐供能20~30Kcal/Kg/d。

糖与脂肪热量的1:1~2:1,能量供给应循序渐进式,如从20 kcal/kg/日逐增,对于严重应激病人,短期内予以“允许的摄人不足”(permissive under feeding) 反而对病情有利。

肿瘤患者糖:脂肪供能少于1:1或倒置,高糖代谢增加脂肪供能,胰岛功能或肺功能受损者,应降低葡萄糖的热卡比;血脂偏高者,应适当降低脂肪乳的热卡比,而脂代谢失常、休克、急性胰腺炎患者要禁用脂肪。

非蛋白质热卡中的脂肪与糖的比例:按规范,脂肪供能占PN应<50%,一般30~50%,每日不超过2g/d;糖供能占PN的50%~70%,每日不超过7g/d。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TPN 的组成:TPN 的一般组成包括糖(5%GS、10%GS、50%GS)、脂肪(MCT、LCT、MCT/LCT、结构脂肪乳)、氨基酸(普通氨基酸、肝安、肾安)、电解质(10%Nacl、10%Kcl、25%MgS04、11.2%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

处方中不应单用其中几种,特别是不单用脂肪乳或氨基酸。

此外,肝素钠、雷尼替丁、磷制剂。

肠外营养液(TPN )有关数据要求:1、液体量规定:一般方法:液体量:1500ml/20kg体重,体重每增加1kg,一般液体量增加20ml液体。

可视临床情况加以调整,鼻胃管引液、腹泻、烧伤、创伤需增加液体量;肝病、肾病、心肺疾病、闭合性脑外伤需减少液体量,但总体积一般不少于1500ml。

成人每天需水量30~40ml/Kg/d,儿童每天需水量50~100ml/Kg/d。

2、葡萄糖浓度规定:若液体量需要限制,可以配合使用5%、10%葡萄糖和50%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在TPN中的比例(g/ml)一般应小于23%,最好小于15%,PN稳定,如外周途径则v 10%,减少刺激。

3、能量规定和糖脂比:非蛋白质热卡由葡萄糖和脂肪提供,能量的需要量取决于病人的基础代谢和病情需要,一般在1800〜4000 kcal,每日推荐供能20~30Kcal/Kg/d。

糖与脂肪热量的1:1〜2:1,能量供给应循序渐进式,如从20 kcal/kg/日逐增,对于严重应激病人,短期内予以"允许的摄人不足”(permissive under feeding)反而对病情有利。

肿瘤患者糖:脂肪供能少于1:1或倒置,高糖代谢增加脂肪供能,胰岛功能或肺功能受损者,应降低葡萄糖的热卡比;血脂偏高者,应适当降低脂肪乳的热卡比,而脂代谢失常、休克、急性胰腺炎患者要禁用脂肪。

非蛋白质热卡中的脂肪与糖的比例:按规范,脂肪供能占PN应v 50%,一般30~50%,每日不超过2g/d ;糖供能占PN的50%~70%,每日不超过7g/d。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标准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标准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管理标准1、用物准备齐全,洗手、戴口罩。

配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前治疗室要做好消毒、保持清洁、避免人员流动。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药物有效期。

3、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有效期、外包装、输液袋、输液管道是否密闭,有无破损等。

4、严格核查药物配伍禁忌。

最大程度减少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性维生素的氧化反应,在配置完成以后,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的空气。

5、在加入脂肪乳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是否有沉淀或浑浊现象及加入后有无沉淀或浑浊现象,如有此现象禁止使用。

6、已破乳的肠外营养液严禁使用。

7、要注意输液速度(特别是氨基酸、脂肪乳单独使用时),开始15-20滴/分,维持速度35-50滴/分。

8、现用现配,24小时内输完,不用时放入4℃冰箱内保存。

为减少光敏感性维生素的降解,在储存和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9、部位: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的静脉进行穿刺。

首选上肢与远端,下肢静脉不作为优选,但儿童除外。

应尽可能避免接受放射治疗侧或乳腺切除术等患侧手臂。

配制步骤:1、营养液根据当日医嘱配制。

2、混合顺序:(1)将电解质溶液、微量元素、胰岛素先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

(2)再将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溶液中。

(3)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入脂肪乳中。

(4)将氨基酸、磷酸盐、微量元素混合液加入脂肪乳中。

(5)最后将脂肪乳、维生素混合加入静脉输液袋中(6)轻轻摇动三升袋中的混合物,排气后封闭备用。

(7)电解质不宜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

(8)避免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注:破乳定义: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油滴,发生明显的两相分离,此称为脂肪乳的“破乳”。

通辽市医院护理部2013年7月29日附:1、置管后的护理:(1)留置时间应为72~96h。

封管液肝素浓度:50u/ml,若老年、肿瘤等血液高凝的病人可100u/ml。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管理规定为规范本院临床科室肠外营养液分散调配操作规程,根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及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第2版),制定本规定。

一、全静脉营养又称肠外营养(PN),即从胃肠道外途径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其所用的营养液称为静脉营养液,即将机体所需的营养要素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剂。

它可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及人体组织或组织修复所需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使患者在不能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渡过危险病程。

二、全静脉营养有单瓶串输与“全合一”营养输注两种给药方式。

鉴于“全合一”营养液有利于代谢、输入均匀、使用方便、可减少污染和避免单独输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诸多优点,应积极推广“全合一”营养药物治疗方式。

三、“全合一”营养液的成分包括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维生素以及电解质和微量元素。

四、“全合一”营养液的混合配制应设立专用的配制室,配制过程应在100级层流洁净台上进行。

五、要在洁净、无菌的环境中,由经过无菌和“全合一”营养液调配技术培训和取得资格认证的药学或护理人员按照标准流程配制。

六、为了保证肠外营养混合液中各成分(尤其是脂肪乳剂中的乳糜微粒)的稳定性,避免配制过程中的污染,必须建立与遵循完善的配制规则与程序,包括处方规范化书写与核对,配制环境准备、配制药物准备、配制步骤等。

七、调配标准流程1、首先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加入到复方氨基酸中,充分混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2、将磷酸盐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振荡混匀。

3、关闭EVA(乙烯乙酸乙酰酯)或PVC(聚氯乙烯)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打开这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TPN的组成:TPN的一般组成包括糖(5%GS、10%GS、50%GS)、脂肪(MCT、LCT、MCT/LCT、结构脂肪乳)、氨基酸(普通氨基酸、肝安、肾安)、电解质(10%Nacl、10%Kcl、25%MgS04、11.2%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

处方中不应单用其中几种,特别是不单用脂肪乳或氨基酸。

此外,肝素钠、雷尼替丁、磷制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1、液体量规定:一般方法:液体量:1500ml/20kg体重,体重每增加1kg,一般液体量增加20ml液体。

可视临床情况加以调整,鼻胃管引液、腹泻、烧伤、创伤需增加液体量;肝病、肾病、心肺疾病、闭合性脑外伤需减少液体量,但总体积一般不少于1500ml。

成人每天需水量30~40ml/Kg/d,儿童每天需水量50~100ml/Kg/d。

2、葡萄糖浓度规定:若液体量需要限制,可以配合使用5%、10%葡萄糖和50%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在TPN中的比例(g/ml)一般应小于23%,最好小于15%,PN稳定,如外周途径则<10%,减少刺激。

3、能量规定和糖脂比:非蛋白质热卡由葡萄糖和脂肪提供,能量的需要量取决于病人的基础代谢和病情需要,一般在1800~4000 kcal,每日推荐供能20~30Kcal/Kg/d。

糖与脂肪热量的1:1~2:1,能量供给应循序渐进式,如从20 kcal/kg/日逐增,对于严重应激病人,短期内予以“允许的摄人不足”(permissive under feeding) 反而对病情有利。

肿瘤患者糖:脂肪供能少于1:1或倒置,高糖代谢增加脂肪供能,胰岛功能或肺功能受损者,应降低葡萄糖的热卡比;血脂偏高者,应适当降低脂肪乳的热卡比,而脂代谢失常、休克、急性胰腺炎患者要禁用脂肪。

非蛋白质热卡中的脂肪与糖的比例:按规范,脂肪供能占PN应<50%,一般30~50%,每日不超过2g/d;糖供能占PN的50%~70%,每日不超过7g/d。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
24
九、特殊监测指标
1、血清渗透压:疑有血液高渗情况,应及时用冰点渗 透测定仪测血清渗透压,无渗透压测定仪,可按下列公式 估算。血清渗透压(mmol/L)=2[ 血清钠(mmol/L)+ 血清 钾 (mmol/L)]+ 血糖 (mmol/L)+ 血清尿素氮(mmol/L);
2、24 h 尿钠、尿钾定量:危重患者有明显钠、钾代谢 紊乱时,需每天测定 1 次 24 h 尿钠和尿钾的排出总量。应 注意留尿样是将24 h尿混匀后,再留取尿样lOml送检;
.
6
三、并发症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 (二)代谢性并发症 (三)肝胆系统并发症 (四)胃肠并发症
.
7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均与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有关。常见的有气胸、血胸、动脉损伤、 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或导管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后需拔除导管,治 疗并发症,从其他静脉另行置管。
1、导管皮肤入口处伤口每天换药 1 次,检查局部有无 红、肿、热、压痛及渗出等炎症感染征象。检查留置导管 体外段的长度,以早期发现有无导管脱出;
2、营养输液时应勤作巡视,及时调节好输液速度,使 营养液能恒速输入;
3、输液管道每天更换,更换输液管时要夹闭静脉导管, 防止空气进入管内;
4、输注营养液的中心静脉导管不应作抽血、输血、临 时给药及测量中心静脉压等其他用途;
2)低血糖:突然中止PN液的输入,而血胰岛素仍处于 较高水平,就极易发生低血糖,故 PN 液输入突然中止应 视为禁忌。不应利用同一静脉途径输血或输注其他不含糖 类液体而停止 PN 。对有糖代谢异常者,可用等渗葡萄糖 液500ml作为过渡,然后完全停用PN 。
.
11

肠外营养液的规范配置

肠外营养液的规范配置

肠外营养定义
• 胃肠道外全面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指所有营养素完全经肠外获得的营养
支持方式。
肠外营养定义


TPN 适应证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瘘、炎性肠病、短肠综 合征、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道梗阻、严重 营养不良版胃肠功能障碍者
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与败血症、急性肾衰竭 术前准备、妊娠剧吐与神经性厌食、高分结代 谢状态

3
TPN输注途径
• 周围静脉输注(PV) • 中心静脉输注(CV)
-外周经中心静脉导管(PICC) -颈静脉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2019/11/13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胸前隧道输液港
2019/11/13
经外周中央静脉插管(PICC)
3
中央和外周静脉营养
CPN
12.4 15.1 20.5 27.2 30.0 11.3 18.7
29.0 42.0 37.9 46.8 43.0 37.8 38.6
29.9 29.9 12.9 32.7 5.8 11.3 24.0
2019/11/13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14:263
14
1
何时需要营养支持?
Ⅰ、确定对象 (营养筛查)
2019/11/13
2
TPN的配制程序
• 1、将无磷酸盐的电解质加入氨基酸内
• 2、将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溶液
• 3、将上述溶液注入营养袋内(如有另外的氨基酸或葡萄糖溶液 也应在此时加入袋内
• 4、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水溶性维生素,然后一起加入脂肪乳内
• •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TPN的组成:TPN的一般组成包括糖(5%GS、10%GS、50%GS)、脂肪(MCT、LCT、MCT/LCT、结构脂肪乳)、氨基酸(普通氨基酸、肝安、肾安)、电解质(10%Nacl、10%Kcl、25%MgS04、11.2%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

处方中不应单用其中几种,特别是不单用脂肪乳或氨基酸。

此外,肝素钠、雷尼替丁、磷制剂。

肠外营养液(TPN)有关数据要求:1、液体量规定:一般方法:液体量:1500ml/20kg体重,体重每增加1kg,一般液体量增加20ml液体。

可视临床情况加以调整,鼻胃管引液、腹泻、烧伤、创伤需增加液体量;肝病、肾病、心肺疾病、闭合性脑外伤需减少液体量,但总体积一般不少于1500ml。

成人每天需水量30~40ml/Kg/d,儿童每天需水量50~100ml/Kg/d。

2、葡萄糖浓度规定:若液体量需要限制,可以配合使用5%、10%葡萄糖和50%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在TPN中的比例(g/ml)一般应小于23%,最好小于15%,PN稳定,如外周途径则<10%,减少刺激。

3、能量规定和糖脂比:非蛋白质热卡由葡萄糖和脂肪提供,能量的需要量取决于病人的基础代谢和病情需要,一般在1800~4000 kcal,每日推荐供能20~30Kcal/Kg/d。

糖与脂肪热量的1:1~2:1,能量供给应循序渐进式,如从20 kcal/kg/日逐增,对于严重应激病人,短期内予以“允许的摄人不足”(permissive under feeding) 反而对病情有利。

肿瘤患者糖:脂肪供能少于1:1或倒置,高糖代谢增加脂肪供能,胰岛功能或肺功能受损者,应降低葡萄糖的热卡比;血脂偏高者,应适当降低脂肪乳的热卡比,而脂代谢失常、休克、急性胰腺炎患者要禁用脂肪。

非蛋白质热卡中的脂肪与糖的比例:按规范,脂肪供能占PN应<50%,一般30~50%,每日不超过2g/d;糖供能占PN的50%~70%,每日不超过7g/d。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标准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标准

肠外营养液得配置管理标准1、用物准备齐全,洗手、戴口罩。

配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前治疗室要做好消毒、保持清洁、避免人员流动。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药物有效期。

3、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得有效期、外包装、输液袋、输液管道就是否密闭,有无破损等。

4、严格核查药物配伍禁忌。

最大程度减少维生素C及其她还原性维生素得氧化反应,在配置完成以后,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得空气。

5、在加入脂肪乳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就是否有沉淀或浑浊现象及加入后有无沉淀或浑浊现象,如有此现象禁止使用。

6、已破乳得肠外营养液严禁使用。

7、要注意输液速度(特别就是氨基酸、脂肪乳单独使用时),开始15-20 滴/分,维持速度35-50滴/分。

8、现用现配,24小时内输完,不用时放入4℃冰箱内保存。

为减少光敏感性维生素得降解,在储存与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9、部位: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得静脉进行穿刺。

首选上肢与远端,下肢静脉不作为优选,但儿童除外。

应尽可能避免接受放射治疗侧或乳腺切除术等患侧手臂。

配制步骤:1、营养液根据当日医嘱配制。

2、混合顺序:(1)将电解质溶液、微量元素、胰岛素先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

(2)再将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溶液中。

(3)将水溶性维生素与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入脂肪乳中。

(4)将氨基酸、磷酸盐、微量元素混合液加入脂肪乳中。

(5)最后将脂肪乳、维生素混合加入静脉输液袋中(6)轻轻摇动三升袋中得混合物,排气后封闭备用。

(7)电解质不宜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

(8)避免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注:破乳定义: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得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得黄色油滴,发生明显得两相分离,此称为脂肪乳得“破乳”。

通辽市医院护理部2013年7月29日附:1、置管后得护理:(1)留置时间应为72~96h。

简述肠外营养的配置

简述肠外营养的配置

简述肠外营养的配置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营养液,以维持机体的营养代谢和能量供应。

肠外营养的配置需要考虑患者的营养需求、病情、肝肾功能等因素,以下是肠外营养的配置内容:
一、营养成分
1.葡萄糖:提供能量,维持血糖水平。

2.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维持组织修复和代谢。

3.脂肪乳剂: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

二、配方比例
1.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占总能量的50%~60%。

2.脂肪:脂肪占总能量的25%~30%。

3.氨基酸: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确定。

4.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确定。

三、输注速度
1.葡萄糖:开始时每小时输注1~2克/千克,逐渐增加到3~4克/千克。

2.氨基酸:开始时每小时输注0.5~1克/千克,逐渐增加到2~3克/千克。

3.脂肪:开始时每小时输注0.5克/千克,逐渐增加到2克/千克。

四、监测指标
1.血糖水平:每4~6小时监测一次。

2.电解质:每日监测一次。

3.肝肾功能:每周监测一次。

4.营养状态:每周评估一次。

以上是肠外营养的配置内容,医护人员在配置肠外营养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促进康复。

肠外营养配置标准

肠外营养配置标准

肠外营养配置标准肠外营养液(TPN)的配置一、TPN的计算1. 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每日所需能量。

计算:a. 基础能量消耗(BEE):Harri-Benedict公式:男BEE(kcal/d)=66.47+13.75W+5.0H-6.76A 女BEE(kcal/d)=655.10+9.56W+1.85H-4.68A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年)) b. 总能量消耗(TEE)(kcal/d)=BEE*应激指数*活动指数应激指数(超过BEE的百分比)大手术外伤10~20 40~60感染20 60骨折烧伤20~40 60~100败血症活动指数(超过BEE的百分比)卧床20下床30轻度应激重度应激28kcal/d 35kcal/d或无应激 25kcal/d30kcal/d中度应激或总能量消耗约=25~30kcal/(kg*d)2. 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每日所需蛋白质(氨基酸)的量无应激,正常基础代谢中度应激或无应激至轻度应激氮需要量:0.15g/(kg.d)热氮比:150~190:1 蛋白质:0.7~1.0 g/(kg.d)中度应激氮需要量:0.20g/(kg.d)热氮比:150:1蛋白质:0.7~1.0 g/(kg.d)0.8g/(kg.d)住院患者,轻度应激 1~1.2g/(kg.d)重度应激1.5~2.0 g/(kg.d)1.2~1.5 g/(kg.d)重度应激氮需要量:0.30g/(kg.d)热氮比:120~150:1 蛋白质:0.7~1.0 g/(kg.d)蛋白质的需要量: 6.25 * 氮的需要量(g/(kg.d)) 3. 计算每日所需脂肪乳的需要量脂肪乳可占机体总能量摄入的20%~50%。

可提供1.2~1.5g/(kg.d)的脂肪乳脂肪乳的量:0.2~0.3*总能量/10(g/d)脂肪乳的液体量 10%脂肪乳:0.2~0.3*总能量/1.1(ml)120%脂肪乳:0.2~0.3*总能量/2(ml) 30%脂肪乳:0.2~0.3*总能量/3(ml) 4. 计算每日所需葡萄糖的需要量葡萄糖提供能量(kcal)= 每日所需总能量―蛋白质提供能量―脂肪乳提供能量蛋白质提供能量(kcal)= 4 * 蛋白质需要量 5. 所需液体总量总液体量(ml)= 氨基酸液体量 + 脂肪乳液体量 + 葡萄糖液体量氨基酸液体量(ml) 11.4%氨基酸氨基酸需要量/0.114 10.3%氨基酸氨基酸需要量/0.103 8.5%氨基酸氨基酸需要量/0.085根据医院内已有的氨基酸品种,计算氨基酸所需液体量葡萄糖液体量(ml) 20%葡萄糖葡萄糖需要量/0.2 50%葡萄糖葡萄糖需要量/0.5总的液体量应控制在30~40ml/kg.d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管理标准
1、用物准备齐全,洗手、戴口罩。

配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
贝聽操作前治疗室要做好消毒、保持清洁、避免人员流动。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药物
有效期。

3、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有效期、外包装、输液袋、输液管道是否密闭,
有无破损等。

4、严格核查药物配伍禁忌。

最大程度减少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性维生素的氧化
反应,在配置完成以后,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的空气。

5、在加入脂肪乳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是否有沉淀或浑浊现象及加入后有无
沉淀或浑浊现象,如有此现象禁止使用。

6、已破乳的肠外营养液严禁使用。

7、要注意输液速度(特别是氨基酸、脂肪乳单独使用时),开始15-20 滴/分,
维持速度35-50滴/分。

&现用现配,24小时内输完,不用时放入4C冰箱内保存。

为减少光敏感性维生素的降解,在储存和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9、部位: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的静脉进行穿刺。

首选上肢和远端,下肢静脉不作为优选,但儿童除外。

应尽可能避免接受放射治疗侧或乳腺切除术等患侧手臂。

配制步骤:
1、营养液根据当日医嘱配制。

2、混合顺序:
(1)将电解质溶液、微量元素、胰岛素先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

(2)再将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溶液中。

(3)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入脂肪乳中
(4)将氨基酸、磷酸盐、微量元素混合液加入脂肪乳中
(5)最后将脂肪乳、维生素混合加入静脉输液袋中
(6)轻轻摇动三升袋中的混合物,排气后圭寸闭备用。

(7)电解质不宜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

(8)避免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注:破乳定义: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油滴,发生明显的两相分离,此称为脂肪乳的“破乳”。

通辽市医院护理部
2013年7月29日
附:
1、置管后的护理:
(1)留置时间应为72~96h。

封管液肝素浓度:50u/ml,若老年、肿瘤等血液
高凝的病人可100u/ml。

透明贴膜无卷边、脱落。

(2)注意保护穿刺肢体,不输液时,也要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因重力
作用致使回血堵管,对能离床活动的病人应避免使用下肢静脉。

(3)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
无疼痛、不适,重视病人的主诉。

如有异常,及时拨管再做局部
处理,并通知医生,如仍需输液,则更换穿刺部位。

(4)加强巡视,交待注意事项。

(5)营养液输入前、后均用生理盐水冲管。

2、并发症及处理:
(1)静脉炎:
【原因】
1、操作过程中,穿刺技术不过硬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引起局部感
染,亦可导致全身感染。

2、机械刺激:在同一条静脉上反复穿刺,或套管在血管内留置过久,均可
发生血管内壁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而致静脉炎。

3、某些药物易使pH值改变,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引起静脉
炎。

4、血浆渗透压的改变:当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血管
内壁细胞易脱水、粗糙,血细胞易于聚集形成血栓。

5、给药速度及药物浓度的影响,刺激性较强药物如短时间内大量快
速给药,超过其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使血流受
阻,出现侧支循环。

【临床表现】
1、局部感染:给药当时无不良感觉,24~48小时针眼局部发红、疼痛、肿
胀,如不及时处理,有炎性出血,甚至逐渐形成脓肿。

2、红肿型:静脉穿刺周围出现红肿,沿静脉走向发红、触痛或明显烧灼
感,如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硬结型。

3、硬结型:静脉穿刺处节段疼痛、触痛、变硬、摸之呈条索状态,
说明血管组织广泛累及。

4、全身型感染: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败血症。

【预防及处理】
1、要有过硬的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2、加强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

3、输入刺激性较强药物时,可于给药后沿静脉走向外敷血管。

要在给药前
后分别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冲洗。

4、输入高渗药物时滴入速度宜慢,使药液在血管内有缓冲时间。

5、抬高穿刺部位肢体。

(2)药液渗出
【原因】技术不熟练,针头未注入或未完全注入血管。

【临床表现】病人常感局部疼痛、不适、肿胀,皮肤颜色苍白、温度下降,给药受阻,抽不到回血。

休克或肢体神经障碍病人可无感觉。

【预防及处理】
1、立即停止给药。

局部热敷,使血管扩张,利于吸收。

2、病人感到局部疼痛,应仔细检查针头是否脱出,即使有回血也应更换穿
刺部位。

(3)药物外渗
【原因】
1、药物的物理性质所致。

2、病人个体差异:如小儿、老年人、危重病人、糖尿病病人、血液病
病人等易发生液体外渗。

【临床表现】
1、某些药物经血管给药时,即使针头完全在血管内,亦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外
渗,轻则疼痛、肿胀,重则组织损伤、功能障碍、局部坏死,甚至死亡。

2、注射部位剧痛、肿胀(严重休克或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者可无疼痛)。

3、24~48小时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初呈红色,暗红色,继而出现暗紫
色,肢体肿胀明显,肢端小动脉波动消失。

4、两周后水肿消退,局部皮肤表现结痂形成,和正常皮肤有明显界限,而皮
下脂肪范围较结痂为大。

5、痂除去呈溃疡状,长期难以愈合。

【预防及处理】
1、一旦出现外渗、疼痛,立即停止注射。

如渗出范围小,可用50僦
酸镁湿敷,以减轻疼痛。

应严禁热敷,随时观察局部变化。

2、皮肤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时,除停止注射外,应立即使用相应的药
物进行环行封闭,局部加冰片外敷。

3、抬高患侧肢体。

4、遵医嘱局部可用抗生素湿敷,全身亦可用抗生素,以防感染和败血症发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