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理论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分析司法社工拥有丰富社会经验,预见刑释解教人员行动的结果,做好社会系统定位,指引刑释解教人员安全回归社会,增强各项应有的社会能力。

那么,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个案背景欧某,男,将近60,单身,23年前因贩毒吸毒入狱,于2014 年5 月回归社会,无任何经济基础情况下,想要五万元创业资金,通过创业来独立解决生计。

二、问题评估家庭情况。

父母已故,有两位兄长和一位姐姐,均已自立门户,虽不富裕,可日子还是过得去。

曾有女朋友,因个人犯罪刑期长的缘故,不愿痴情的女方受苦,单方面忍痛割舍断绝往来,最后无法走到一起。

目前刑释出来之后,亲人持观望态度,不予以帮助,担心其借机从事犯法行为;欧某面临吃住来源问题。

成长经历。

欧某个性独立,勤劳肯干,诚信直爽,不畏惧艰险。

是广州地区装修饰品销售的开荒牛,经营规模也是当地佼佼者,遗憾的是有创意和设计本领,却不懂管理技术,最终公司倒闭;接着合伙帮助朋友搞服装批发,生意兴旺后却潇洒退出;再接着两次是开大排档,生意均很红火,遗憾朋友众多,宴请过度导致倒闭。

之后,筹谋违法赚钱方法,原则是可违法,但不能杀人放火,于是涉毒,成为片区贩毒阿头。

刑拘入狱,刚烈兼乐于助人的个性,使其在监狱生活平安度过,还经常与狱友交流生意经。

目前刑释后,完全不适应社会,无论是人际,还是地理环境。

社交网络。

欧某口风严实,身边亲人没有人知道其从事犯罪行为,直到被刑拘入狱。

事后,与亲人关系冷淡,怀疑欧某会再走回旧路,不予施救,持观望态度;欧某则个性缘故,不愿意主动讨好,想通过行动证明一切,整策划一创业方案。

目前受朋友接济,暂时无吃住问题,但并非长久之计,而且穿着和外出方面没有任何经济支撑。

三、制订服务和服务策略总目标。

协助欧某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适应并回归社会,增强社会功能独立生活。

短期目标。

对欧某急于求成的创业行动做心理辅导,理性创业,降低创业风险;通过稳定欧某的生活状况,规范欧某的行为规范,以行动重新与家人搭建信任关系;善用欧某丰富的非正式资源系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减轻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痛苦。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困境与路径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困境与路径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困境与路径一、本文概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理解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过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这一理论框架下,社会工作介入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

文章首先将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明确其在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过程中的适用性。

随后,将详细分析社会工作在介入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时所面临的困境,包括戒毒人员自身的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社会环境对戒毒人员的接纳程度、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和手段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社会工作介入路径,如提升戒毒人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构建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以及完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等,来有效解决这些困境。

本文旨在为社会工作介入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促进戒毒人员的顺利回归和社区的和谐稳定。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概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个体视为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开放系统。

该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的,这些系统相互作用,并对个体的行为和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个体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并且个体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环境之中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将社会生态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微系统(Microsystem)、中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系统(Macrosystem)。

微系统是指个体直接参与和经历的情境,如家庭、学校等中系统是指不同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外系统是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对其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宏系统则是指文化、社会政策等更广泛的社会背景。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以S小学为例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以S小学为例
1、个案工作:针对个别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采取个案工作方 法进行介入。例如,为一名成绩下滑的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 他重拾信心。同时,社会工作者还与其父母保持密切,共同孩子的成长进步。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一种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能够促进留守儿童的 相互支持和成长。在S小学的实践中,社会工作者组织了多个小组活动,如兴趣 小组、成长小组等。通过这些活动,留守儿童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分享彼此的 喜怒哀乐,共同成长进步。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旨在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负面影 响。具体而言,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介入:
1、提供心理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 他们建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2、链接资源: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如争取 教育补贴、优秀教师资源等。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 量不断增加。这一现象给农村家庭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许多留守儿童面临着 家庭教育的缺失。本次演示以辛冲镇留守儿童为例,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的缺失及社会工作介入,以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提供参考。
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父母长期外出务工, 无法在身边陪伴孩子,导致家庭教育的缺位。其次,受经济条件限制,许多农村 家庭无法将孩子带入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此外,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缺乏教育意识和知识也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 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其次,进行访谈,了解社会工作介入 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改善情况及相关方的看法。

2024年常用社会工作理论小结

2024年常用社会工作理论小结

2024年常用社会工作理论小结
在2024年,社会工作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小结:
1.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该关注个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环境,并通过调整和改变环境来促进个人的健康和福祉。

2. 强制干预理论:强制干预理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强制手段是必要的,例如对于那些身陷危险环境或自我伤害的个体。

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强制干预有清晰的标准和程序,并尽量避免滥用权力。

3. 反压制理论:反压制理论主张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与弱势群体合作,反对压迫和不平等现象。

社会工作者应该倾听这些群体的声音,帮助他们争取权益和改善生活条件。

4.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社会工作者应该采用系统思维和综合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同时注意到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连接。

5. 社会正义理论:社会正义理论关注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权益的平等。

社会工作者应该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并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合作,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制度改革。

6. 文化敏感理论: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和群体的需求和价值观。

他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尊重和包容各种文化差异。

这些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指导和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社会工作理论也将不断发展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立足生态系统理论,诠释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基础

立足生态系统理论,诠释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基础

立足生态系统理论,诠释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基础生态系统理论源于生物学的概念,而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则与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人在情境中”。

(“人在情境中”的理论(person-in-situation)认为,人不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必须将其放到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

应该注重研究案主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

人受到环境压力和人们彼此冲突的影响和困扰,因此要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们的行动。

)的观点一脉相承。

基本假设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至于其生活的场景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中来考虑社会工作的实施。

核心概念(可用于解析现象或现状)生命周期:指人作为生物,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及历史变迁中的生活事件,对个人生活产生意义。

人际关系:每个人都需要且他们也拥有与他人联系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建构个人在未来生命同期中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关系,对人际关联能力与状况的评估是认识人及其环境关系的重要指标。

能力:指个人与环境交流,有效掌握环境的能力。

具体涵盖了从幼年生活经验发展出的自我效能感,能与他人建立有效而美好的人际关系,有做决定的能力和自信,有能力动员环境资源及社会支持。

角色:指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表现,是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会受到个人感受、情感、知觉和信念的影响。

地位与栖息地:栖息地是指个人在文明脉络中的物理及社会环境,地位是指个人在其所在环境或社区中所拥有的成员地位。

适应力:指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适应不良是个人需求与环境提供的资源和支持不协调造成的。

切入点(可作为行动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1、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关系;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个人生活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进行。

浅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浅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浅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摘要社会生态理论自提出以来,便得到社会工作研究者的关注。

随着它的发展,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已成开始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理论视角之一。

本文尝试对社会生态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最后提出社会生态理论在社会工作实际运用中利与弊。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利弊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概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界内又往往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 Theory),它是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①。

该理论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其主要观点是: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

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环境之中;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

最早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

在这个理论中,他认为一个人会受到四个系统的影响(如图1),由主到次分别是:微系统①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査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J].2005.4(165).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3](microsystem )指个人在面对情境中,所经历到一种关于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模式(比如说,家庭);中系统(mesosystem )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

关于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运用问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运用问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运用问题的研究综述——11行政 11112114 薛小丽摘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国外社会工作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实务理论,其从一般系统理论发展而来,为回应社会工作领域中“社会”的缺失,关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

在评判和反思中,一般系统理论引入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元素,发展出生态系统理论,并提出具体的系统模型和实践模式。

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生态系统理论将系统理论的抽象与力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工作之注重实务性联系起来,它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有问题的个人本身,而是聚焦于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

因此,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复杂联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工作的视角逐步改变或完善人类行为得以产生的各种微观、中观、宏观系统,这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矫正社区所借鉴。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和谐社区社区矫正环境目前,我国正处于政府主导下构架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法面面,其中和谐社区在构建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从中央到地方均已认识到构建和谐社区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和谐社区的进程中,生态系统理论最突出的运用就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谐社区的构建以及社区的矫正,以推动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有益借鉴。

一、关于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1979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他的《人类行为生态学》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该理论使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他爸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意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就社会工作而言,生态系统观点是在1970年代引起相当关注的务实理论模型,它融合了许多有关人类行为与社区务实的理论,是少数具有综合性与折衷式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观点。

生态视角理论

生态视角理论

生态视角理论作者:蒋婧博来源:《财讯》2018年第19期生态视角理论成为社会工作实务主要理论模型,大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个具有整合意义与折中的社会工作实践视角,它融合了不同的人类行为理论和社会工工作实践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折中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框架,并成为社会工作综融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生态视角反应社会工作介入长期追求个人内在动力和外在环境的改善,是社会工作理论模型中少数具有的实务特色。

生态视角理论是依据人与环境界面问互动关系特质为概念架构,理解个人所在的复杂网络力量如何正向的影响个人与其行动的场域,也关心阻碍个人成长、健康与社会功能的负向生活情境,例如压迫、贫穷、失业s污染等情境。

生态视角理论认为案主历经历的困境为生活中的问题,并非个人的病态或性格的缺陷所致,社会工作分入的目标对象是个人、家庭、次文化、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其助人的模型则是综合各种社会工作取向的方法,主张运用多元方而向和多元系统的介入策略。

生态视角理论的起源及发展背景生态视角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融合了不同的理论和概念。

它的早期传统可以追溯到达尔文1859年提出的进化论,尤其是“适者生存”这一重要概念。

在社会工作领域,这一历史可以追溯到Richmond“在情境中理解行为”这一论述。

可见,社会工作实践脉络化一开始就受到了重视。

社会工作的另一传统是倡导要将实务性服务和临床服务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回应案主的需要。

第三个传统来自米尔斯关于“个人困扰”和“公共议题”之间的区分,这一观点洞察到个人困闲扰背后的社会结构因素,因此对环境的改变是十分重要的。

生态学无疑作为一个隐喻进入到社会工作领域,这一概念被赋予这样的含义:“对案主的适应性潜能和他们的环境的滋养性品质需要给予双重和即时的关注。

”( Cermanin.1979: 8)随后,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出现也为社会工作进一步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认识架构。

Gordon认为社会工作应双重聚焦,即关注个人和环境。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分析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分析

阐释 和 分析 了社 会 工作 的理 念 和方 法介入 到 大 学新 生适应 性教 育的过 程 。
关键 词 :大 学新 生 ;适 应性教 育 ;社 会 工作 ;生 态 系统理 论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进一 步加 强 和 改进 大 学生
轻 生 的念 头 。
思想政 治教育 的意见》 中发 『04 6 )提 出 : ( 20 ]1 号 “ 学 生是 十 分宝 贵 的人才 资 源 ,是 民族 的希 望 .是 大 祖 国的未来 。 ”大学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 在 踏人 大 学校 园 之初 ,或 多 或少 的存 在适 应 性 问题 。 大 学 新 生 能 否顺 利 实 现 对 大 学新 环 境 的适 应 ,将 对

1 46・

教师与学生 ・
大 学新 生适 应性 教 育与社 会 工作 的介 入
出现交际上 的障碍 ,主要表现为宿舍关系失调 、异 性 交 往 紧 张 、社 交 恐 惧 、缺 乏 交 往技 能 、难 以为他
人 接 纳等 ,从 而影 响接 下来 的大 学生 活 。 二、 生态 系统 理论对 大 学新 生适 应性 教 育的启 示 2 0世 纪 初 ,玛 丽 ・ 士 满 ( r Rcmod 里 May ih n ) 和珍 ・ 当斯 ( n A dms 亚 J e da )最先将 生态 系统理论应 a 用 于慈善组 织会社 和 睦邻组织 运动 ,并分别 以不 同的 方 法 倡 导 和推 行 “ 在情 境 中 ” 的理论 范 式 。到 了 人
其 今 后 四年 的大学 生 涯 造 成 深 刻 的影 响 。 因此 ,大
二是 学 习适 应性 问题 。大 学 的课 程设 置 、上课 方式 、学 习 方 法 等与 中学有 着 很 大 的差 别 ,个别 新 生 学 习观 念 没有 从 旧有 的模 式 中转 变 过 来 .因 而 在 学 习上 显 得 被 动 。往 往 出现 对 大学 学 习 的恐 惧 ,如 怕 出现重 修 、怕得 低分 等 心理 。尤 其 值得 注 意 的是 , 个别 冷 门专 业 的新 生 对 本 专 业 缺乏 认 同感 ,一 踏 人

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理论

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理论

❖ 2.社工的角色可以包括: ❖ (1)启动 ❖ (2)教导 ❖ (3)推动 ❖ (4)中介 ❖ (5)倡导 ❖ (6)组织
❖ ㈡干预技巧:
❖ 基于生态视角的生活模式的实践包括三个阶 段:初期、持续和结案。在初期,社工思考 并探寻问题的理论解释,对案主的感觉反应 进行同理性理解,反思和了解自己对案主的 感觉和反应是重要的。持续阶段集中于改变 聚焦领域
❖ ⒋生活中的问题
❖ 将案主的问题、人格发展和环境需要的需求 定义为“生活中的问题”而非行为病态或道 德瑕疵的问题,这样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摆脱对案主的污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社会学的想象力契合。
三、实践构架
❖ ㈠生态评估:
❖ ⒈描述核心系统,辨识那个需要初步关注的系统,
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邻里;
二、概念框架
❖ ㈠生态视角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 ⒈个人有能力与其环境互动,与其他人发生关联是
其与生俱来的能力;
❖ ⒉基因和其他生物常常被视为个人与环境交流的结
果;
❖ ⒊个人——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该系统中
个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关系;
❖ ⒋调试度是一种个人与环境之间互惠性过程的结果,
❖ ⒉人际关联与角色
❖ 人际关联就是个人拥有与他人联结而建立关 系的能力,此种人际关系的发展开始于亲子 间的依附关系,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 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照顾关系。 角色是在人际关联中形成和发展的,他表现 的是一种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
❖ ⒊胜任能力与调试
❖ 生态观点认为适应良好并非病态、偏差的成 果,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交流,而 适应不良是由于个人的需要和环境所提供的 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和调试。胜任能力 包括自我效能感,能与他人建立有效而关怀 的人际关系,由作出决定的信心以获得想要 的结果,有能力动员环境资源和社会支持。

_生态视角

_生态视角

查尔斯.扎斯特罗( 查尔斯.扎斯特罗( Charles H. Zastrow) 人的社会生态系统三种基本类型
微观系统
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看似 单个的个人, 单个的个人,个人既是一种生 物的社会系统类型, 物的社会系统类型, 更是一种社 会的、 会的、心理的社会系统类型
中观系统
微观系统
指小规模的群体, 包括家 指小规模的群体, 包括家 庭、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 群体
Thank you!
概述
实务 与评论
核心概念
生态视角理论( 生态视角理论( Ecosystems Theory) 视角理论
交互关系的理论 的理论. 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交互关系 的理论 . 该 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 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 ( 如家 社区等) 庭 、 机构 、 团体 、 社区等 ) 看作是一种社会性 的生态系统, 强调生态环境 人的生存系统) 的生态系统 , 强调 生态环境 ( 人的生存系统 ) 对 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注重人与环 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 注重 人与环 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 影响 , 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
指通过个人与环境 成功交流的经验, 成功交流的经验, 建立个人有效掌控 环境的能力, 环境的能力,这样 的胜任能力包括自 的胜任能力包括自 我效能感, 我效能感,能与他 人建立有效而关怀 的人际关系, 的人际关系,有能 力动员环境资源和 社会支持
指将案主的问题 、人格发展和环 境需要的需求定 义为“生活中的 义为“ 问题” 问题”,而非病 态的或道德瑕疵 的问题, 的问题,这样的 理解在一定程度 上摆脱了对案主 的污名化
1.实务原则 1.实务原则

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摘要:社会工作人才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在社区开展工作,服务于基层治理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各地区“三区”计划实施中,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聚焦层面比较单一,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寻其适合的培养模式。

以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三区”项目为例,通过对枣坪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干预,在生态系统理论中展开五个阶段研究以回应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问题。

五个阶段分别为:(一)实地走访与实践初探;(二)关联角色与输入协商;(三)协调沟通与介入产出;(四)反馈回路与行动系统;(五)稳定持续与评估结果。

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聚焦干预过程中的实践反思,发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与不足。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行动研究;“三区”计划2010年4月,、国务院首次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

2015年,边远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出台[2]。

中共十八大以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基调。

社会工作以需要为起点,依靠其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开展干预服务,运用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提供专业的服务,以期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笔者立足淳化“三区”项目,尝试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嵌入在基层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从而获得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知识。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20世纪初至70年代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伊始阶段。

20世纪初MARRYRICHMOD和JANEADDAMS强调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人在大环境下的状态。

1935年,英国坦斯雷(A.G.TANSLEY)强调“生态系统的开放是因为有物质和能量的进出循环,其达到的自动调节和自我修补功能以维持生态间平衡”[3]。

奥杜姆、惠特克、苏卡乔夫和德利斯等强调人类生存环境在生态研究领域。

1958年HEARN关注环境层面,心理动力方面被弱化[4]。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区域内各种生态系统的联系、能量和物质之间的流转[5]。

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

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

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研究》课程作业“社会系统和生态视角”学习报告班级:社工1303班姓名:吉星学号: 29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通常提倡将个人放在环境中看待,即社工对个体的环境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并且结合环境考虑不同的目标作为干预重点。

社会系统理论源自于一般系统理论(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则),其发展是为了解释系统(分为开放式系统和封闭式系统两种)中不同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开放式系统,同时研究这些不同的部分是如何互相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的。

和社会系统理论一样,生态视角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作为系统理论一种形式的生态视角更多的源自于生态学,生态学中的语言和方法对于评估环境中的人更合适,并且能够为社会工作实务打下基础。

社会系统理论聚焦于系统的发展和转型,还有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其常用概念和定义为: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开放的,且系统以目标为导向,这样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以便发展。

社会系统理论聚焦于系统本身,包括人们的行为、人们与其他系统的互动以及人们实现积极成长和发展这一稳定状态的能力。

社会工作中使用该理论的目标是评估和决定哪一个目标系统或子系统可以介入并带来积极改变。

社工可以通过评估有效的决定哪一个系统或者子系统需要介入,并能产生必要的改变。

详细的评估可以帮助社工决定哪一个系统适合介入。

社工制定干预策略通常考虑的四个系统:改变主体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社会系统理论基本假设:1、所以系统都具有边界2、整体大于个部分的总和3、系统的整体和各部分是共存共荣的4、一个系统会间接或直接的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5、系统和各部分之间是动态的,是不断变迁演变的基于这些假设,社会系统理论强调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动,鼓励全方位的评估个人系统,并将人置于环境中,评估个人与其他系统的互动关系。

社会工作理论生态视角

社会工作理论生态视角

第一部分选择题
1、生态视角兴起的时间为 (A)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Meyer从三个方面的互动关系 知道社会工作,其中不包括( D ) A.生活变迁 B.环境品质 C.适合程度 D.家庭框架
1、请简述生态视角的理论起源
答:生态视角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达尔文1895年 提出的进化论,尤其是”适者生存”这一重要概念。 在社会工作这一领域可以回溯到Richmond里奇满 “人在情景中理解行为”这一论述。无疑生态视角 对案主的适应性潜能和他们的环境的滋养性品质需 要给予双重和即时的关注。
5.个人的行动是目标取向的,是有目的的,人类为 了更好的生存而抗争,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意义对于 发展是重要的。
6.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 及其所在的情境中;
7.人格是人在与环境长期交流的发展结果; 8.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可以产生积极改变的; 9.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在生活空间的整体之中进行理 解;
☻达尔文认为,远古 时代的“长颈鹿”中,短 脖子的“长颈鹿”不利于 生存,逐渐被淘汰, 脖子比较长的能够获 取更多的食物,能够 很好的生存下来,颈 短的却因为吃不到树 叶儿最终饿死了(适者 生存)。
☻2.在社会工作这一领域可以回溯到(里奇满) Richmond”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这一论述。无 疑,生态视角对案主的适应性潜能和他们的环 境的滋养性品质需要给予双重和及时地关注。
☻(二)理论发展: ☻1,Germain日耳曼和Gitterman吉德曼 (1980,1996)提出的生命模式是应用生态 视角的一个重要干预模式。生命模式认为人持 续的与其环境的不同层面进行交换并适应之。 他们改变环境亦为环境所改变,这是一种交互 性适应。

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

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

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研究》课程作业“社会系统和生态视角”学习报告班级:社工1303班姓名:**学号:**********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通常提倡将个人放在环境中看待,即社工对个体的环境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并且结合环境考虑不同的目标作为干预重点。

社会系统理论源自于一般系统理论(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则),其发展是为了解释系统(分为开放式系统和封闭式系统两种)中不同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开放式系统,同时研究这些不同的部分是如何互相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的。

和社会系统理论一样,生态视角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作为系统理论一种形式的生态视角更多的源自于生态学,生态学中的语言和方法对于评估环境中的人更合适,并且能够为社会工作实务打下基础。

社会系统理论聚焦于系统的发展和转型,还有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其常用概念和定义为: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开放的,且系统以目标为导向,这样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以便发展。

社会系统理论聚焦于系统本身,包括人们的行为、人们与其他系统的互动以及人们实现积极成长和发展这一稳定状态的能力。

社会工作中使用该理论的目标是评估和决定哪一个目标系统或子系统可以介入并带来积极改变。

社工可以通过评估有效的决定哪一个系统或者子系统需要介入,并能产生必要的改变。

详细的评估可以帮助社工决定哪一个系统适合介入。

社工制定干预策略通常考虑的四个系统:改变主体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社会系统理论基本假设:1、所以系统都具有边界2、整体大于个部分的总和3、系统的整体和各部分是共存共荣的4、一个系统会间接或直接的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5、系统和各部分之间是动态的,是不断变迁演变的基于这些假设,社会系统理论强调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动,鼓励全方位的评估个人系统,并将人置于环境中,评估个人与其他系统的互动关系。

系统运作的假设:反馈是贯穿于整个系统运作过程中的。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助人自助的专业之路1.引言:社会工作的使命与价值亲爱的新入职社会工作者们,欢迎你们加入这个充满挑战yet又极具意义的专业。

社会工作是一门致力于促进社会变革、增进人类福祉的应用性学科和专业。

我们的使命是帮助个人、家庭和社区解决问题,增强其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并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将共同探讨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方法和实践技巧,为你们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社会工作理论基础2.1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这一理论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个人的问题和需求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和解决。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服务对象的处境:•微观系统:个人直接互动的环境,如家庭、朋友圈等。

•中观系统: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如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外部系统:间接影响个人的环境,如父母的工作单位。

•宏观系统:社会文化、政策法规等更广泛的环境。

案例研究:青少年问题行为干预小明是一名15岁的中学生,最近经常逃课、打架。

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分析问题:•微观系统:了解小明的家庭关系、朋友圈影响。

•中观系统:探讨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情况。

•外部系统:父母的工作压力是否影响了家庭氛围。

•宏观系统:社区环境、青少年政策等是否存在问题。

通过全面分析,我们制定了包括家庭辅导、学校干预、社区支持在内的综合干预方案,最终帮助小明重返正轨。

2.2 优势视角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这一视角强调发掘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和缺陷。

优势视角的核心理念包括:•每个人都有潜力和资源•关注可能性而非局限性•重视服务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变化是持续发生的案例研究:老年人能力建设项目在一个社区老年服务项目中,我们采用优势视角开展工作。

我们不再把老年人视为需要被动照顾的对象,而是发掘他们的技能和经验。

社会工作实践者的基础理论

社会工作实践者的基础理论

社会工作实践者的基础理论
以下是几个社会工作实践者常用的基础理论:
1. 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工作实践者需要理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
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通过运用社会
系统理论,实践者可以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2.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工作实践者需要关注个体在社会、家庭、教育等不同环境
中的互动与影响,以便制定适当的干预计划。

3. 社会正义理论:社会工作实践者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社会正义理论强调每个人都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实践者
可以运用这一理论来评估社会政策和制度是否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并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

4. 人类发展理论:人类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和成长。

社会工作实践者需要了解个体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5. 力量和倡导理论:力量和倡导理论认为个体和社区具有资源和能力来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

社会工作实践者可以通过发掘个体和社区的潜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变革。

这些基础理论为社会工作实践者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

同时,实践者还应不断研究和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研究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研究

摘要当前,世界各国新生儿罹患孤独症的比率己从上个世纪初的0.4‰以下増长至如今的1‰以上。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会对患儿的家庭造成最直接的影响,而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效果又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何利用专业的方法介入并帮助孤独症儿童家庭走出精神和生活上的困境,无论是对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的康复,还是对于孤独症儿童家庭的良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孤独症儿童的家庭作为研究的对象,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进行分析,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技巧,采用个案的方式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帮助其走出困境;使其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互相支持的家庭结构;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有效的服务。

文章首先介绍了关于本研究的相关背景,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然后介绍了我国孤独症儿童家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的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是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过程,笔者在介入过程中采取各种针对性的服务方式,解决案主家庭的问题。

最后笔者根据个案的过程及结果分析,总结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成效,对介入的过程进行反思,从宏观层面对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提升以及相关社会政策的优化提出倡导与建议。

关键词:孤独症;家庭;生态系统理论I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portion of neonates suffering from autism in the world has grown from 0.4‰or less to more than 1‰. The rehabilitation of autistic children is a long and difficult process, which will have the most direct impact on children's families, and the rehabilitation of autistic children is inextricably linked to their family environment. How to use professional methods to intervene and help the families of autistic children out of the mental and life difficulties, whether it is for autistic children's own rehabilitation, or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autistic childre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study will be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rough the social work of professional theory, skills to help out of the predica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cosystem theory as a perspective, the use of case-based, intervening in the families of autistic children, so that it can gradually form a good family atmosphere, mutual support of the family structure for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provide effective services.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dilemma faced by the children of autistic children in China and their needs analysis. On this basis, the social work is involved in the families of autistic childre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 specific analysi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ocial work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autistic children's family, the author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aking a variety of targeted servic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main famil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the cas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ummed up the social work involved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ldren with autistic children, the process of intervention to reflect on the macro level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social worker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and related social policy optimization Advocate and suggest.Key Words:autism; family;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II目录一、 绪论 (6)(一) 研究背景 (6)(二) 研究目的 (7)(三) 研究意义 (7)1、 理论意义 (7)2、 实践意义 (7)(四) 相关研究回顾 (8)1、 孤独症儿童的相关研究 (8)2、 孤独症儿童家庭状况的相关研究 (8)3、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研究 (9)4、 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研究 (9)(五) 理论依据 (10)生态系统理论 (10)(六) 研究方法 (11)1、 访谈法 (11)2、 个案研究法 (11)二、 孤独症儿童家庭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12)(一) 我国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困境 (12)1、 内部困境 (12)2、 外部困境 (12)(二) 我国孤独症儿童家庭的需求分析 (13)1、 经济负担增重 (14)2、 家庭结构失衡 (14)3、 社会支持弱,边缘化严重 (14)(三)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5)31、 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必要性分析 (15)2、 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可行性分析 (15)三、 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实务过程 (17)(一) 个案介绍及分析 (17)1、 个案接案背景 (17)2、 个案家庭资料 (18)(二) 分析制定服务计划 (19)1、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对个案情况的分析 (19)2、 服务计划 (20)(三) 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21)1、 梳理明确矛盾根源 (21)2、 引导尝试换位思考 (23)3、 家庭集体户外活动 (25)4、 建立家庭会议制度 (27)5、 总结讨论服务成效 (29)(四) 服务结案 (30)(五) 个案跟进 (31)四、 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反思与建议 (33)(一) 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作用及成效 (33)1、 疏导家人情绪,使家庭与患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33)2、 增强对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关注及支持 (33)3、 促进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研究 (34)(二) 社会工作介入实务过程的反思 (34)1、 对介入过程的反思 (34)2、 对介入方式的反思 (35)3、 对社会工作者自身素养的反思 (36)(三) 社会工作介入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建议 (36)41、 社工应为政策的优化建言献策 (37)2、 加强需求宣传,鼓励社会资源进入 (38)3、 加强对一线社工的知识培训 (38)4、 探索整合不同行业资源的服务模式 (38)结语 (40)参考文献 (41)个人简历 (44)致谢 (45)5一、 绪论(一)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报道和公益组织的宣传,孤独症正在逐渐走向公众的视野中。

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

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

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研究》课程作业“社会系统和生态视角”学习报告班级:社工1303班:吉星学号:1110213329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社会系统理论和生态视角通常提倡将个人放在环境中看待,即社工对个体的环境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并且结合环境考虑不同的目标作为干预重点。

社会系统理论源自于一般系统理论(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则),其发展是为了解释系统(分为开放式系统和封闭式系统两种)中不同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开放式系统,同时研究这些不同的部分是如何互相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的。

和社会系统理论一样,生态视角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作为系统理论一种形式的生态视角更多的源自于生态学,生态学中的语言和方法对于评估环境中的人更合适,并且能够为社会工作实务打下基础。

社会系统理论聚焦于系统的发展和转型,还有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其常用概念和定义为: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开放的,且系统以目标为导向,这样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以便发展。

社会系统理论聚焦于系统本身,包括人们的行为、人们与其他系统的互动以及人们实现积极成长和发展这一稳定状态的能力。

社会工作中使用该理论的目标是评估和决定哪一个目标系统或子系统可以介入并带来积极改变。

社工可以通过评估有效的决定哪一个系统或者子系统需要介入,并能产生必要的改变。

详细的评估可以帮助社工决定哪一个系统适合介入。

社工制定干预策略通常考虑的四个系统:改变主体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社会系统理论基本假设:1、所以系统都具有边界2、整体大于个部分的总和3、系统的整体和各部分是共存共荣的4、一个系统会间接或直接的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5、系统和各部分之间是动态的,是不断变迁演变的基于这些假设,社会系统理论强调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动,鼓励全方位的评估个人系统,并将人置于环境中,评估个人与其他系统的互动关系。

系统运作的假设:反馈是贯穿于整个系统运作过程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 ⒋生活中的问题
❖ 将案主的问题、人格发展和环境需要的需求 定义为“生活中的问题”而非行为病态或道 德瑕疵的问题,这样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摆脱对案主的污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社会学的想象力契合。
.
17
三、实践构架
❖ ㈠生态评估:
❖ ⒈描述核心系统,辨识那个需要初步关注的系统,
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邻里;
.
3
系统视角与生态视角的异同
❖ 共同点:关注不同层次的系统,重视人与环 境之间的交换,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 察,关注系统内和系统之间的压力和平衡。
❖ 不同点:生态视角更加强调系统内的互动, 它在操作层面比系统视角更加清晰,尤其是 多个具体实践模式的提出,进一步澄清了若 干重要概念,舍弃了系统视角中那些很抽象 的概念,这使得理论架构更具人性化。
.
11
二、概念框架
❖ ㈠生态视角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 ⒈个人有能力与其环境互动,与其他人发生关联是
其与生俱来的能力;
❖ ⒉基因和其他生物常常被视为个人与环境交流的结
果;
❖ ⒊个人——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该系统中
个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关系;
❖ ⒋调试度是一种个人与环境之间互惠性过程的结果,
❖ ⒐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在生活空间的整体之中 进行理解;
❖ ⒑为了帮助案主,社工应该随时准备干预案
主所在生活空间的各个层面。
.
13
❖ ㈡生态视角包括的几组核心概念:
❖ ⒈生命周期,时间与空间
生命周期是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和 历史变迁之生活事件,它们都对个人的生活 的生活产生意义。空间包括建筑风格、地域 关系、个人对空间的认知。时间包括时钟时 间、生物时间、心理时间、文化时间、社会 时间和进化时间。
.
10
❖ ⒊Kemp(肯普)Whitaker(惠特克)Tracy(特蕾西 )(1997)提出的个人环境实践,它是一种助人过程的 社会生态视角,这一视角是在整合已有的生态理论 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理论进展而提出的。
❖ 个人环境实践是这样一种直接实践情景模式,他策 略性地应用时间以完成三个目标: (1)改善案主 面对压力性生活情景、环境挑战和充分利用环境的 控制感。(2)经由积极的评估、涉入和干预而实 现这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尤 其重视个人的社会网络的成员。(3)经由集体行 动促进社会层面的赋权的方式联接个人的关注。
生态视角下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王笑虹 2011020了不同人类行为和社会 实践理论的宽泛框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 折中的社会工作知识与实践基础。

——格林,1999
.
2


❖ 生态系统理论深受学者们推崇,顾名思 义该理论是将系统视角与生态视角相结合, 那么这两个视角各自有着怎样的独特性,同 时为什么又能结合成一个新的理论呢?
.
14
❖ ⒉人际关联与角色
❖ 人际关联就是个人拥有与他人联结而建立关 系的能力,此种人际关系的发展开始于亲子 间的依附关系,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 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照顾关系。 角色是在人际关联中形成和发展的,他表现 的是一种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
.
15
❖ ⒊胜任能力与调试
❖ 生态观点认为适应良好并非病态、偏差的成 果,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交流,而 适应不良是由于个人的需要和环境所提供的 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和调试。胜任能力 包括自我效能感,能与他人建立有效而关怀 的人际关系,由作出决定的信心以获得想要 的结果,有能力动员环境资源和社会支持。
❖ ⒉理解案主的压力水平和案主回应需要的应对和利
用资源的能力之间的不平衡;
❖ ⒊理解作用于案主效能的情境和因素,包括案主对
环境的行动能力;
❖ ⒋检视案主关系或依恋的范围和品质,回应不同的
情感关系、人们和其微观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情感和 社交联系;
.
18
❖ ⒌洞察案主—社工之间的关系以及服务的氛 围,包括组织架构和项目结构;
❖ ⒍探索更大的或宏观的系统的社会脉络,涉 及制度资源、法律、卫生、教育、学校、社 会、媒体和技术服务;
.
19
❖ ㈡专业关系
❖ 1.社会工作者本身是案主所在的环境中最为 重要的支持源。所以社工与案主的关系很重 要,社工与案主主要形成一种伙伴关系,有 共同的前提并成为一个团队。案主和社工形 成一个良好的相互关系,这一关系是基于开 放、相互尊重和信任的。
.
9
❖ ⒉1983年,Meyer迈耶提供了一个综融性的 生态系统框架,强调应该将聚焦调整至个人 所处的生活空间,关注个人的生活经验、发 展时期、生活空间和资源分布等人与环境之 间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品质和 适合程度等三层面的互动关系指导社会工作 的实施。它宣称比生命模式更为灵活,有益 于评估,且聚焦于家庭和环境支持的网络, 利用家庭图和生态图作为视觉工具。
.
7
❖ ⒉在社会工作这一领域可以回溯到(里奇 满 )Richmond “人在情景中理解行为”这一论 述。无疑,生态视角对案主的适应性潜能和 他们的环境的滋养性品质需要给予双重和即 时的关注。
.
8
❖ ㈡理论发展:
❖ ⒈Germain日耳曼和Gitterman吉德曼( 1980,1996)提出的生命模式是应用生态视角 的一个重要干预模式。生命模式认为人持续地 与其环境的不同层面进行交换并适应之。他们 改变环境亦为环境所改变,这是一种交互性适 应。
.
4
主要内容
❖ 一、理论脉络 ❖ 二、概念框架
❖ 三、实践构架 ❖ 四、贡献与局限
.
5
一、 理论脉络
❖ ㈠理论起源:
❖ ⒈生态视角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达尔文 1895年提出的进化论,尤其是”适者生存” 这一重要概念。
.
6
❖ 达尔文认为,远古时代 的“长颈鹿”中,短脖 子的“长颈鹿”不利于 生存,逐渐被淘汰,脖 子比较长的能够获取更 多的食物,能够很好地 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 吃不到树叶儿最终饿死 了(适者生存)。
即一个适应性良好的人与其具有滋养型的环境之间 的交流;
.
12
❖ ⒌个人的行动是目标取向的,是有目的的, 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而抗争个人对环境的主 观意义对于发展是重要的。
❖ ⒍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生长的自 然环境及其所在的情境中;
❖ ⒎人格是人在与环境长期交流的发展结果;
❖ ⒏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可以产生积极改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