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项羽遇到刘邦 从说话看性格
《鸿门宴》刘项人格浅析
《鸿门宴》刘项人格浅析导读:汉语词汇所反映的人格特征——《鸿门宴》刘项人格浅析千古名篇《鸿门宴》中的词汇,用得极其简洁准确,又极其生动传神。
从中,也反映了刘邦和项羽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征。
一、从描述刘项言行的词汇看其人格先说项羽,他听了曹无伤告密,即刻大发雷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即是明天一大早。
这说明项羽急不可耐,遇事浮躁。
这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甚远。
“击破”,说得轻松,表明项羽自负轻敌。
当日深夜,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许诺。
真可谓日令夜改,毫无主见。
及至次日,刘邦前来谢罪,刚说到“今有小人之言┅┅”项羽随即接住话题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言”,说。
“之”,代词,指情报。
项羽指名道姓公开点明情报是曹无伤说的。
可见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
以后,还有谁敢再送情报?后来,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剑”,用手按压剑柄上。
“跽”,挺直身子长跪,做好随时起身防御的姿势。
此时,叱咤风云的项羽见了樊哙也畏惧三分。
于是,连称“壮士”。
又赐酒又赐猪腿,又问“能复饮乎?”项羽的话说得太多了,竞让樊哙借题发挥,引来责问,讨个没趣。
再说刘邦,他在二次危急关头,说了三次“奈何?”着实惊慌。
可是,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问计。
见了项伯,“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一个“奉”字,使人想象到刘邦双手举杯的一副谦恭模样。
“约”,结。
结为亲家。
好一个刘邦。
这是带有联盟性质的政治婚姻。
他抓住机遇,抓住关键人物了。
于是,他已有几分胆量于次日拜访项王当面作解释了。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好一个“不自意”,轻描淡写、轻声细语,“我不曾料想到。
”甜言蜜语,巧妙开脱。
脱逃的机会终于来了。
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项营之前交代张良,强调二点:一是“公为我献之。
”“之”,代词,指玉器;二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度”,估计。
“乃”,才能。
然后,刘邦等人急忙就近抄小路逃之夭夭。
刘邦委实老谋深算!三管齐下,争取时间、稳住项王、抄近逃命。
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作文观点
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作文观点项羽,就是个火爆脾气!
项羽啊,这家伙就是火爆脾气。
鸿门宴上,他一瞧刘邦那怂样,心里就直冒火。
他想的是,一刀砍了了事,哪儿来那么多废话!可
他就是这种直性子,心里藏不住事儿,一下子就表现在脸上了。
这
种性格,让他在战场上是个猛将,但一碰到这种弯弯绕绕的政治场合,他就犯迷糊了。
刘邦,这家伙,真能装!
刘邦呢,这家伙真能装!鸿门宴上,他面对项羽的威胁,表现
得那叫一个淡定。
心里慌得一匹,但表面上还得装出副无所畏惧的
样子。
他呀,就是那种特别能忍的人,懂得怎么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
这种性格,让他能在那种危机四伏的场合里,一次次化险为夷。
范增,白瞎了他的好脑子!
范增这老头儿,聪明是聪明,但摊上项羽这么个主子,也是白
瞎了。
鸿门宴上,他一直在给项羽出主意,可项羽那火爆脾气,哪
听得进去啊!范增看着项羽一次次错失良机,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他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感觉,真是让人捏把汗。
张良,真是个狡猾的老狐狸!
张良这家伙,狡猾得跟只老狐狸似的。
鸿门宴上,他一直在背后给刘邦出谋划策,那些点子一个比一个毒辣。
但他就是能把自己的心思藏得深深的,让人瞧不出一点儿破绽。
这种性格,让他在那种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如鱼得水,成了刘邦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
试论《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不同性情
试论《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不同性情《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片段,也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节。
文章描写了二千多年前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一场意义重大的宴会,此次宴会围绕“称王关中”,项羽、刘邦两个军事集团首领及他们的谋士们开展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和斗法。
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和斗法使刘邦与其谋士通过努力巧妙地摆脱了危机,获得了胜利,使范增为项羽策划的“鸿门宴谋杀”成为泡影。
这场博弈和斗法其实就是项羽和刘邦不同性情的展示和对比,而最后项羽刺杀失败、刘邦逃出危机与他们各自的性情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故事发生的背景《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秦朝灭亡的大环境中。
项羽和刘邦是继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反秦的农民军将领,共同接受楚怀王领导。
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主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向西攻打函谷关。
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谁为关中王。
北线,项羽统帅的楚军骁勇善战,钜鹿(今河北)之战摧毁了秦王朝主力军。
西线,由于项羽的军队在北线牵制并消灭了秦王朝绝大部分的有生力量,刘邦较为轻松地从黄河以南打进函谷关,很快攻下了咸阳。
项羽居功甚伟,却延误了入关的时机,听说刘邦已占咸阳,且欲称王关中,非常恼火,于是陈兵新丰鸿门,决定翌日发兵攻打刘邦。
风雨突变、危机四伏之下,刘邦与其谋士随机应变、巧妙斡旋,在鸿门宴这样一种变幻莫测、纷纭复杂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化危为机,展现了刘邦以仁治政、善于用人,能够认真听取下属意见和谦虚谨慎的真性情,而项羽则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和自矜功伐、自恃甚高错失了杀刘邦的良机,为以后自己的悲惨结局埋下了隐患。
二、《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性情比较(一)治政理念的不同一得道多助与失道寡助项羽虽然英勇善战,是个大英雄,但他却残忍暴戾,治政理念也极为残暴血腥,引起了当时人们的警惕和反感。
北伐之前,他便在襄城开始滥杀无辜,他的残暴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直接影响到后来的鸿门宴事件。
鸿门宴刘邦人物形象分析
鸿门宴刘邦人物形象分析1、审时度势,能屈能伸。
刘邦本来是一个不事产业的无赖,贪财好色。
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他错误地采取了“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导致与项羽产生冲突。
但是在张良的诘问下,又能够虚心地承认错误,接受意见。
项伯来报信,他发现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就拼命地巴结他。
面对强敌,他明智地没有采取硬拼的行动.而是冒险前去向项羽谢罪。
到了项羽面前。
他更加是一副无辜被诬的样子,而且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结果竟逃过了这一大劫,为日后的决战争取了时间。
司马迁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信史原则,对本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无赖嘴脸,以及狡诈精明,虚心,能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特点作了全面表现,使这个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2、坚决果断,有奸必肃。
①刘邦亲往鸿门谢罪,是一个大胆的决策,非此不足以阻止项羽进攻;“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从这些事都能看出的坚决果断。
②发现曹无伤为内奸,立即诛杀,毫不手软。
3、知人善用。
初见项伯,即“兄事之”,“奉卮洒为寿”,“约为婚姻”,可见他善于拉拢人,为己所用。
对谋臣张良献策,言听计从,及时采纳。
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鸿门宴塑造人物的手法1、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整篇文章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精炼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了,它使得人物形象立体生动,跃然纸上。
比如,当刘邦来到鸿门谢罪时,听过刘邦一套精心准备的花言巧语后,项羽竟然脱口而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到此!”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和刘邦的位置是颠倒的,本来该解释的是刘邦,而项羽却急于辩白,从而和刘邦以释前嫌,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为人不善掩饰、近乎愚蠢的性格特点。
2、在矛盾中塑造人物形象《鸿门宴》共有七个自然段,可大致分为宴前、宴中和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为宴前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将刘、项两军在驻地、军事力量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对比,简要介绍了事件的起因和双方在幕后所做的活动,为后文揭示成败的原因和错失良机的原因埋下了铺垫。
鸿门宴八个人物性格
鸿门宴八个人物性格一、人物性格:典型性格,各有个性。
项羽和刘邦:(双方首脑)共同点:胸怀大志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也!”1.项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听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伯斡旋泄露军机,项羽麻痹不问,项伯说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又在“义”字上思虑不定。
鸿门宴上刘邦一席花言巧语,竟使项羽不好意思,暴露了无伤,说明他无知而愚蠢。
范增多次目示、举玦,“项王默然不应”,“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翼蔽沛公”,听之任之,说明项羽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坐失良机。
樊哙闯宴,威慑项羽,慷慨陈词,指斥项羽。
项羽沽名钓誉,不但不怒,反而大加赞赏、赐坐。
刘邦逃跑,项羽受璧,无可奈何,缺乏深谋远虑。
听曹无伤言(大怒)决意伐刘——受项伯说(许诺)答应善遇——受刘谢罪(留饮)自愧设宴——见增举佩(默然)纵容刘邦——见伯护刘(不应)继续纵容——樊哙闯斥(称赞)赐坐赐酒——张良留谢(不追)安然受璧性格特点: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
2.刘邦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
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
这样重大事件,刘邦都没有告诉过谋士张良,真有心计。
紧急关头,摇尾乞怜,又向张良求救。
张良不计前事,连发数问,从实际出发,提出“沛公不敢背项王”的方针。
刘邦首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既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机敏过人,贯彻执行张良的方针真叫漂亮!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软化了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的“翼蔽”。
刘邦鸿门谢罪是迫不得已,但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拉旧关系,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低三下四。
刘邦进入咸阳,住在皇宫,尽享荣华富贵,不肯离开。
鸿门宴项羽形象分析
鸿门宴项羽形象分析鸿门宴项羽形象分析《鸿门宴》、《垓下之战》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的两篇必学的文言文,也是司马迁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
项羽——这位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那么你知道项羽在鸿门宴的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吗?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鸿门宴项羽形象分析的资料。
鸿门宴项羽形象分析篇1一、英雄本色、大人格的项羽首先,项羽是个英雄。
秦时皇帝游会稽之时,年少的项羽就曾说“彼可取而代之”,足见其志向远大。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本无任何基础的项羽却凭自己的英勇和胆识,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在秦末大地上拔地而起,可以说,没有项羽也就没有大汉王朝。
东城快战之时,项羽独自一人斩杀敌军数百人。
史记曾这样描写:“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从这便可以看出项羽的威风。
项羽称霸时不过二十六七岁,可为少年得志,而且在作战时只要霸王一张目叱之,谁看见了都得吓得屁滚尿流,这该是多大的气场。
其次,项羽更是一个大人格的英雄,这是古之定论。
且不说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围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单说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足以令人心曳神摇,感佩万分。
项羽闻听刘邦欲王关中,勃然大怒,立即发兵击之,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
他们两人虽有怀王之约,但刘邦侥幸入关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称王,毫无愧疚之心,实非正人君子所为。
刘邦前来道歉,项羽不仅予以原谅,而且当即说出了告密者,这是他的磊落而非卤莽。
过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计较?只有以诚相见,才能尽弃前嫌,和好如初。
大敌当前,岂能内讧?樊哙私闯军帐,恶言相向,项羽不仅不计较,反而酒肉款待,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钝。
樊哙为救其主,敢作敢当,可见其忠,生吃彘肩,可见其勇,忠勇兼备,堪称好汉。
项羽壮之,可谓好汉惜好汉。
刘邦不辞而别,实属无礼,项羽不仅不在意,还网开一面,助其逃脱,这是他的仁义而非不智。
刘邦毕竟是义军主将,劳苦而功高,如若杀之,实属不仁不义,与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两样?勇敢、豪放、从容、率直、磊落、大度、仁义,这就是历史上的项羽,一个集世间伟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
性格决定成败——刘邦与相遇之比作文
性格决定成败——刘邦与相遇之比作文败亡前,项羽吟“力拔山兮气盖世”;庆贺酒酣时,刘邦忧“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边是豪气盖世,一边是忧患之心,寥寥几字,便足以看出两人性格上的不同。
而这,恰恰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一个重大因素。
项羽乃一世枭雄。
将门之子的他,骁勇善战,力能扛鼎,才气超群,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他敢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他的自信,他的豪情,是推他向前的一双有力的大手。
但这样不可一世,煊赫一时的项羽,最终还是葬送在了自己的过分自大中。
有人说,项羽的失败是天意促成,但事实上,他的天真、不用心计,注定他只有匹夫之勇,注定他将败在本可打败的对手手下,这样悲壮的结局,不免令人唏嘘。
刘邦出生低微,却碰上一个正当道的时代,他的才智与努力恰能发挥,也正是这样的机遇与偶然,这样的大背景下,刘邦才有了一颗细致缜密灵活多变之心,即使战胜,也终是惴惴不安。
时运与性格,均是他成功的助力所在。
有人说如若《垓下歌》表现的是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表现的便是成功者的忧虑。
这两种境遇催生出的感情,也能隐隐表现两者迥乎不同的性格。
他们的身世,经历促成了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性格又在一路引导他们走向最终结局。
倘若项羽心思稍加细腻,学会审时度势,不过分夸大自身的力量,或许他仍能移山倒海,不至于落得自刎的下场;倘若刘邦并非出身农户,没有养成如此婉转心思,若他一路走来带着无尽豪气,有着所向披靡的自信,或许也没有后来的汉太祖刘邦了。
诸葛亮或许是许多人的偶像。
众人只言诸葛亮神机妙算,卓绝超群,却忽视了他有一颗淡如水,细如针的心,他的巧舌如簧,左右逢源正是他性格的体现,也正是这一性格,让他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最终名垂千史,被后人铭记与赞颂。
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死在这样性格下的人不在少数,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
吕布的.一意孤行,不听人劝,最终导致他被曹操吊死在白门楼城门上;颜良的郁郁寡言,使他无法将刘备在河北的事与关羽讲清楚,最终导致被义气的关羽砍死。
项羽刘邦形象分析
项羽刘邦人物形象分析
恩施一中胡家寨2012年8月
人物分析:
《鸿门宴》项羽
在听到细语后,他轻信于人,勃然大怒;在刘邦恭维时,他口无遮、天真幼稚;在范增多次暗示他时,他默然不应、优柔寡断;在刘邦借机脱逃后,他坦然收礼,神情木讷。
项羽鸿门宴上的失败在于他错失良机,放虎归山,也在于他沽名钓誉,麻痹大意。
项羽虽然最终兵败乌江,但项羽身上那种反抗暴秦、力能扛(gāng)鼎、所向披靡、垓下别姬、不回江东、拔剑自刎的英雄气概却让后人敬仰叹惋。
人物概括:
项羽是一个心直口快而又轻信于人,刚愎自用而又优柔寡断,脾气暴躁而又光明磊落的武者形象。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人物分析:
刘邦
在项伯密告张良时,他知道屈尊降贵,收买人心;在鸿门会见项羽时,他懂得恭维逢迎,隐藏野心;在鸿门宴会上,他能够见机行事,虎口脱险;在离开鸿门后,他留下张良,只顾自己逃命,这时的他自私残忍;回到军营后,立诛奸细,这时的他做事坚决果断。
人物概括:
刘邦是一位心怀大志、知人善任、勤政善听、能屈能伸、而又虚伪狡诈、自私狠毒的智者形象。
人物对联:
平民出生泗水亭长醉酒斩白蛇,沛县举义旗,萧何张良韩信赞襄成就千古帝王梦。
贵族后裔少年英雄痴心敌万人,江东起风云,范增龙且离昧遭弃独留一个乌江刎。
从楚汉之争看性格对人生的影响
从楚汉之争看性格对人生的影响刘邦和项羽作为秦末两大军事集团的首领,博弈手段层出不穷。
然而实力差距悬殊的两军到最后为何会导致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项羽几乎未败的军队如何就输给了刘邦?而刘邦的核心竞争力又体现在哪里呢?他们两人的人生经历对于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发呢?想要明确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知道:相遇和刘邦作为两军统帅,他们对事态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某些关键时刻,他们的所作所为决定着历史的走向。
然而,他们的决策与判断力又是什么影响的呢?我认为他们的个人性格、人生目标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可以从他们两人的几次交锋中显现出来:一.鸿门宴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从联合反秦到互相争夺王权的历史转折关头出现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的场面。
刘邦面对数倍兵力的项羽,不得不忍辱负重冒着生命危险,亲临虎穴,麻痹项羽,以摆脱面临的困境。
而项羽不顾范增劝告,自恃强大,也许又是担心在此种场合下杀掉刘邦会遭人耻笑,正如“不肯过江东”一样。
最终因为自己的“爱面子”而错失良机、刘邦机智权变、看风使舵、善于用人,所以内部紧密团结;项羽刚愎自用、有勇无谋、力量分散、互相抵消,以致在鸿门宴的唇枪舌剑中,项羽往往无言以对。
项羽在政治上无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行为上优柔寡断,无法放下面子除掉自己潜在的敌人。
而刘邦机智善变,观察时势,善于抽身。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则体现了刘邦的果断,与项羽形成鲜明反差。
范增指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色,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刘邦有做帝王的志气,能听取他人意见;而项羽仅有称王的“霸”气,听不进他人劝告。
可见他们的志向也有很大差距。
二.垓下悲歌垓下悲歌事项与在楚汉战争中由强到弱,直到最后战败自杀的悲剧结局。
项羽三次说:“天之忘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至死也没能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及悲剧所在,也体现了他唯心主义的人生观,更典型的表现出他个人英雄主义的特色。
“天之忘我,我渡河为”。
言辞径庭 性格迥然 命运殊途--《鸿门宴》项羽、刘邦语言描写赏析
『 者通 联 : 建仙 游 师 范学 校 ] 作 福
有 所 近 , 闭 官 室 。 军霸 上 , 待 大 王 来 遣 将 守 关 封 还 以 故 者 , 他 盗 出 入 与 非 常 也 。 苦 而 功 高 如 此 。 有 封 侯 备 劳 未
而 当 刘邦 前 来谢 罪 时 .一 番 恭 维 的话 就 让 他 迷 失 了 , 大 虚 荣 之 心 便 得 到 了 满 足 , 而 怒 气 全 消 。 没 自 因 还
等刘 邦把 替 自 己 开脱 的话 说 完 .他 马 上 将 告 密 者 曹 无 伤 和 盘托 出 了 何 “ 不 籍
教学 大参 考 ・文 本 解 读
辞 场 才使 得 “ 之 进 退 . 为 狼 狈 ” 臣 实 的情 感真 实 化 。 忠 在
孝 问 题 上 .我们 必须 承 认 李 密 在 主 观 情 感 上 是 有 偏 向 的 . 李 密 的聪 明 之 处 就 是 没 有 因情 而滥 情 , 没 有 因 但 更
低 下 , 有 资 格 进 帐 。 没 有 被 允 许 入 帐 , 行 闯 帐 后 没 也 强 项 庄 、 伯 的舞 剑 不得 不 停 下 来 。 始 项 羽 十 分 戒 备 . 项 开 直 到 樊 哙慷 慨 陈词 :今 沛 公 先 破 秦 入 咸 阳 .亳 毛 不 敢 “
术 手 法 . 方 面 “ ” “ ” “ ” “ ” 但 另 一 方 面 一 事 生 情 .情 生 理 .
浅析《鸿门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浅析《鸿门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鸿门宴》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有特征的口语传达人物的神采与个性,寥寥数语就能突出地刻画出人物个性。
项羽在本文中虽只说了几句话,却可看出他的自矜功伐、寡谋轻信、轻信人言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话,则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狡诈多端的性格。
范增则老谋深算、果断但又急于事功;张良则足智多谋,外柔内刚;樊哙则勇猛豪爽,粗中有细。
这些人物所以性格鲜明,无不得力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
一、项羽《鸿门宴》中主要人物项羽的语言共出现三处,第一处是听到曹无伤的告密之后,项羽勃然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从这话我们可以看出项羽胸无城府,作为一方的最高军事统帅,遇事没有静气,自负轻敌,完全只是逞匹夫之勇。
第二处是当刘邦来到鸿门谢罪时,听过刘邦一套精心准备的花言巧语后,项羽竟然脱口而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到此!”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和刘邦的位置是颠倒的,本来该解释的是刘邦,而项羽却急于辩白,没等刘邦把替自己开脱的话说完,他马上将告密者曹无伤和盘托出,从中又可以看出项羽头脑简单、轻信他人、为人不善掩饰的性格特点。
而当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强行闯进营帐时,他只是问“客何为者?”并发话“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壮士!能复饮乎?”“坐。
”这些赐酒让座,还不断口称“壮士”的语言中我们都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胸中并无多少谋略,与人打交道更不藏任何心机,哪怕是面对自己的敌人。
二、刘邦《鸿门宴》中通过语言描写将刘邦机变、奸诈、圆滑等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为之奈何”是刘邦的口头禅,当张良将项羽要攻打的消息透露给刘邦时,刘邦说“为之奈何”。
此时的刘邦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急于找到救命稻草,此句表现他急躁、无奈、恐惧不安的心态。
当张良问刘邦的士兵能否比得上项羽士兵实力时,刘邦又说“且为之奈何”,此句用“且”加强语气,表明刘邦窘迫到极点,既表现他惶恐无奈心理,也表现他虚心求教的性格。
读鸿门宴评价项羽性格作文
读鸿门宴评价项羽性格作文大家都知道鸿门宴这出大戏吧,那可真是楚汉争霸中的一场精彩“情景剧”,而这其中的男主角项羽啊,他的性格就像一幅色彩斑斓又矛盾重重的画。
项羽,这哥们儿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超级自大。
你看啊,他在鸿门宴上,那可是占尽了优势,刘邦就像一只待宰的小羊羔,乖乖地跑到他的地盘来解释那些有的没的。
可项羽呢,就觉得自己特了不起,刘邦算个啥呀,他就没把刘邦当成个能跟自己争天下的对手。
刘邦低三下四地说些好话,他就飘飘然了,觉得刘邦对自己构不成威胁。
这就好比一只老虎,看到一只小狐狸,小狐狸几句好话就把老虎哄得晕头转向,老虎还觉得小狐狸挺乖巧呢。
项羽这种自大,就像他给自己的眼睛蒙上了一层纱,看不到刘邦背后的野心和实力,真是傻得有点可爱又可气。
再说说他的优柔寡断。
范增啊,那可是一心为他着想,一个劲儿地给他使眼色,还举起玉玦暗示他赶紧把刘邦给解决了。
可是项羽呢,就像个木头人一样,在那儿犹犹豫豫。
他心里可能在想:“这样不太好吧,刘邦都这么听话了,我要是杀了他,别人会不会说我不仗义呢?”他就在这杀与不杀之间徘徊不定。
这要是换了个果断的人,早就手起刀落,哪里还会有后来刘邦的崛起呢?他的优柔寡断就像一个慢性毒药,慢慢地侵蚀着他的优势,让刘邦有机会从他的手掌心里溜走。
不过呢,项羽也有他很直率单纯的一面。
他不喜欢玩那些阴谋诡计,心里想啥脸上就写啥。
刘邦呢,那可是一肚子的花花肠子,各种算计。
项羽就不一样,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像一个莽撞的大男孩。
他要是想跟刘邦过不去,就直接摆开架势,而不是像刘邦那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他的这种直率单纯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乱世里,有点像个另类。
有时候觉得他这种性格还挺招人喜欢的,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没什么心眼,有啥说啥的朋友一样。
但是啊,在那个争夺天下的大舞台上,他的这些性格特点可就不那么美妙了。
他的自大、优柔寡断加上他的直率单纯,就像是一套组合拳,把自己打得落花流水。
相比之下,刘邦就像一条狡猾的泥鳅,在项羽这些性格弱点的缝隙里钻来钻去,最后成功逆袭。
从鸿门宴中看出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微作文
从鸿门宴中看出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微作文要说这鸿门宴,那可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饭局!在这场饭局里,刘邦的表现那叫一个精彩,让咱能看出他可不是一般人。
咱先瞧瞧刘邦去赴宴之前的那股子机灵劲儿。
他知道项羽的势力大,自己这会儿要是硬刚,那指定没好果子吃。
所以他收起了平日里的张狂,摆出一副低姿态,那小心思转得比风车还快。
到了鸿门宴上,刘邦那一脸的谄媚和讨好,真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他一见到项羽,立马就开始赔不是,嘴里说着一堆谦卑的话,什么“将军您威猛无敌,我刘邦能跟您一起打仗那是我的荣幸,可不敢有二心呐”。
那表情,那语气,就好像他真是项羽的小跟班一样。
项羽听了刘邦这一番话,心里估计也有点飘飘然。
刘邦呢,一边说着,一边眼睛还滴溜溜地转,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他心里清楚,这宴会上可是危机四伏,一个不小心就得脑袋搬家。
当项羽的谋士范增一个劲儿地给项羽使眼色,让他赶紧除掉刘邦的时候,刘邦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啊。
可他表面上还是装得镇定自若,该吃吃,该喝喝,还时不时地跟项羽套近乎,拉家常。
再看刘邦应对项庄舞剑的时候,那更是惊险万分。
项庄那剑可是明晃晃地朝着刘邦刺过来,刘邦的后背估计都被冷汗湿透了。
但他硬是能强装笑脸,还跟项庄打着哈哈,“兄弟,你这剑舞得真好,有机会可得教教我呀”。
这时候,多亏了他的好兄弟樊哙冲了进来。
樊哙那气势,把项羽都吓了一跳。
刘邦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拉着樊哙,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哎呀,樊哙兄弟,你可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呐”。
整个鸿门宴的过程中,刘邦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在各种危险的缝隙中穿梭。
他能屈能伸,见风使舵,把自己的小命紧紧地攥在手里。
他的这种随机应变的本事,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你说他胆小吧,可他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你说他狡猾吧,可在那个乱世,不狡猾点怎么能活下去呢?从鸿门宴里刘邦的表现来看,他就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能忍辱负重,又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什么时候该出手,这种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对自身处境的清晰认识,让他在后来的楚汉之争中笑到了最后。
试说刘邦和项羽的性格
试说刘邦和项羽的性格本次选修课,学习的是秦汉文化概述,秦汉中刘邦项羽是这其的传奇人物,他们的事迹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成败也与他们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武功盖世,风云际会,一举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苍生,英雄莫敢俯视。
但大起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
从笑傲天下,碑睨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乌江,项羽不愧为悲情英雄。
我们现在一般是通过司马迁的《史记》看项羽的,在《史记》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他的形象。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披甲持锏,嗔目而叱,力拔山兮,气概世的英姿雄风。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他的凶残暴戾,优柔寡断,不谙计谋,好逞武。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彪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俱在羽人一身。
有似两身份书,一喉异曲,则莫不同条共贯。
科以心学理性,梨然有当。
----《史记讲读》王冉冉著第44 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可以分两个时期,前期是从他小时开始,他小时候就豪迈不群,不屑于读书,学剑。
同时也看出他性格的懒散。
而后在秦始皇巡游时,他与叔父一起观看,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
”由此也可见项羽英雄气概。
《史记》上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史记讲读》》王冉冉著第 5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此次之战就是历史有名的巨鹿之战,破船沉舟也是由此而来。
通过史记短短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项羽无畏无惧,英勇无敌,威服天下的英雄气概。
明代凌约言有一段话概括项羽起事名震天下:“羽杀会稽守则一府震慑,‘莫敢’起;羽杀宋义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羽救巨鹿,诸将‘莫敢’纵兵;已破秦军,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势愈张而人愈怕,下四‘莫敢’字,而项羽当时勇猛可想而知。
透过性格看命运(二):项羽与刘邦的性格对比
透过性格看命运(二):项羽与刘邦的性格对比展开全文要做一个能“透过性格看命运”的有心眼的男人,最好的方法是分析历史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看性格怎样决定其命运。
下面我们以项羽和刘邦为对象,展开这样的分析。
项羽和刘邦都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他们的经验教训足以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楚汉相争的大部分时间里,项羽处优势,刘邦处劣势,但刘邦笑到了最后:在很大程度上,两人不同的性格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1.项羽老实,刘邦奸诈公元前203年,刘邦在一再失败之后逐渐转为优势:汉军士气高涨,粮草充足;楚军疲惫不堪,粮食告绝。
刘邦想攻打项羽,但因父亲刘老太公及妻子还在项羽手中而投鼠忌器,所以他连派几名使者劝说项羽,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汉与楚“中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
缔约后,项羽立即放回了刘邦的家属,带上队伍罢兵东归了。
然而,刘邦一旦解除了后顾之忧,就听信张良、陈平“不能养虎为患”的劝说,自食其言,转而攻项羽。
直至围歼楚军于垓下,迫使项羽自杀。
刘邦的骗术并不高明,但项羽却轻而易举地相信了。
综观整个楚汉相争过程,老实的项羽屡上奸诈刘邦的当,怪谁?当然怪项羽自己,怪他“缺心眼”的性格。
2.项羽刚猛,刘邦柔绵项羽刚猛不屈,但易折,缺乏必要的回旋余地——项羽在垓下被围,“不肯过江东”,很壮烈地死了,但毕竟死了;刘邦柔绵不劲,有以退为进的谋略——鸿门宴中。
刘邦低三下四,很窝囊地活着,但毕竟活着。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的道理,项羽不懂,而刘邦却深谙其中三味。
3.项羽重情,刘邦寡义项羽外强内弱,形粗情细,在别姬前夜为宠爱的女人“悲歌慷慨”、“泣数行下”,重情如此,实在可嘉;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大老爷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虞兮虞兮”地哭泣,为情所困,实在可悲。
刘邦的寡义表现在:一,面对项羽“现在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的要挟,他说“我和你‘相约结为兄弟’,因此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二,刘邦在路上遇见了自己的儿子孝惠和女儿鲁元,就让他们上车与自己同行,后来楚军的骑兵追来,刘邦急于脱身,就把儿女推下车,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三次。
言辞径庭性格迥然命运殊途——鸿门宴项羽刘邦语言描述赏析洪合民
言辞径庭性格迥然命运殊途——《鸿门宴》项羽刘邦语言描述赏析洪合民“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曾很是自大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威加海内兮反故乡”的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秦始皇曾羡慕地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不难看出年龄相差24岁的项羽和刘邦,在不同的言辞中,流露出相同的志向。
孰料二人早年的志向竟然致使了两人往后的一场存亡之争。
《鸿门宴》记叙的确实是项羽、刘邦为争夺天下而展开的波诡云谲、风浪迭起、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的序幕,也是项、刘二人斗争公布化的开始。
下面咱们就二人的语言描述,简要分析文中项、刘二人言辞、性格和命运。
要紧人物项羽,在听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至宝尽有之。
”以后立刻勃然盛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一开口,就将其性格展此刻了读者眼前,咱们就能够够看出那个人胸中没有半点城府,在政治谋略上专门幼稚,作为一方的最高军事统帅,完全只是逞匹夫之勇,自豪自大、目中无人、刚愎自用,当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他人对自己不恭不敬。
而当刘邦前来赔礼时,一番恭维的话就让他迷失了,自大虚荣之心便取得了知足,因此怒气全消,还没等刘邦把替自己开脱的话说完,他马上将告发者曹无伤和盘托出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从这一言辞中咱们能够看出项羽那个人胸中并无多少谋略,与人打交道更不藏任何心机,哪怕是面对自己的仇敌。
张良十分明了这场表面安静却杀机四伏的宴会,他借机退席招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
樊哙地位低下,没有资格进帐,也没有被许诺入帐,强行闯帐后项庄、项伯的舞剑不能不断下来。
开始项羽十分戒备,直到樊哙慷慨陈词:“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锁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超级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番说辞将项羽忽悠得没了立场,没了原那么,致使他完全不去试探张良退席和樊哙闯帐两件事的“必然性”,也不追究樊哙擅自闯帐的无礼,反而大加赞赏“勇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勇士能复饮乎”“坐”。
性格的鲜明,源于语言用心 ——探析《鸿门宴》中刘邦的语言
性格的鲜明,源于语言用心——探析《鸿门宴》中刘邦的语言郑板桥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
”选自其中的《鸿门宴》人物语言洗练、传神,富有个性化。
虽然是以刻画悲剧英雄项羽的形象为重,显现其勇而少谋、沽名钓誉、妇人之仁的性格,但是其对手刘邦的人物性格也很鲜明。
下面,笔者结合《鸿门宴》的内容,对刘邦的语言进行分析,以探讨其语言背后的深意。
一、“为之奈何”,同中有异《鸿门宴》中,刘邦说了三次“为之奈何”。
虽然用语相同,但是却表现了刘邦不同的精神状态与性格。
第一次,心高气傲、自矜功伐的项羽听到密报,勃然大怒,公然撕毁“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果断发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命令。
于是,张良向刘邦汇报这一毁灭性的消息时,刘邦大惊,几乎脱口而出:“为之奈何?”那么,这里是刘邦收到噩耗后的反应,是惊慌失措的体现——估计他在听取手下人建议“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危机情形。
市井小民出身的刘邦显然谋略不足、考虑不周、谋划不妥。
可见,此处“为之奈何”表明了刘邦惊恐、无奈,又虚心求教的性格特点。
第二次,张良作为高明的谋士先是向刘邦探底:“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继而又问:“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此处有一心理描写,即“沛公默然”,然后说:“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明白人面前不说假话,也是向张良表明窘境与无计可施。
如此,其急切想让张良献计的心理便表现出来。
此次说“为之奈何”,虽还表现刘邦的缺少良谋,但是他信任张良,仰仗张良的心态显露无遗,还显现其虚心问计和诚心请教的性格。
第三次,是刘邦借如厕理由,想逃离是非之地的时候对樊哙等人的发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此时刘邦虽然实力没有项羽强大,但是他也是一方的主将、首领,如果如此没有骨气、没有颜面地逃走,那么一方面他是丢尽礼数与面子,另一方面也是丢弃手下、不顾张良等生死的不义之举,还落得个贪生怕死的恶名。
其实刘邦的无赖与贪生怕死是有典可稽的,如史载其早年身无分文却“绐,贺万钱”;后面与项羽作战,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以烹之为要挟,刘邦却无赖气十足地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还有一次,在与项羽战斗失败逃跑过程中,为了保住自己的命三次将把自己的儿女推下车而不顾,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项羽遇到刘邦从说话看性格性格决定成败。
这话如今很流行,却也并不算什么发明,它不过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和总结。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着这个人做事时的态度、速度、热度,投入的程度不一样,产出自然也就不一样。
人生是坎坷的,所以人的性格也是复杂的、多变的,很难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去形容概括。
判定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常说要看言谈举止。
言谈即说话,举止是做事。
人立足于社会,无非也就靠这两样和别人产生交流和联系,于是此二者也便成了体现一个人性格特征的外在信息。
在某些时候,言谈甚至比举止还重要,它更能让人区分性格情况。
言为心声,言多语失,言不由衷,言外之意,都是通过言谈这个外在表象,去看一个人的内心的本质。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也是人和人之间相区别的特征之一。
人们评论一个人时,除了他的外貌特征,说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他的言谈了:这个人很健谈、很会说;或这人说话不着调、不把门,等等。
通过这些说话,进一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这人说话实在,人一定厚道;或这人油嘴滑舌,办事肯定没谱儿。
甚至还会对他的人生做出武断的判定:这人将来肯定有出息,有能力,是个当官儿的料;或这人不会说话,社交有问题,将来成不了什么大器。
一个人的言谈还决定着他的社会交往,人们往往会从一个人的言谈,去判断这个人是否可交,从而确定和这个人关系的远近亲疏。
可见:说话是门了不起的艺术,而研究说话,则是一门了不起的学问。
对待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从中我们既可判断这个人的性格情况,也能判断出这个人内心的一些东西,比如他的思维过程,他的认知程度,他的理想抱负,等等。
项羽和刘邦性格迥异,这在他们后来的军事和政治对决中展露无遗,他们不同的性格,也注定他们会做出不同的事,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种性格,其实早在二人刚出道时,便已经流露出来了。
他们二位都曾经历过同一件事情,就是秦始皇的出巡。
同样的出巡,虽然时间不一样,但是场景一样,形式一样。
秦始皇一样风光无限,武士一样巡逻开道,地方官吏一样净水泼街,围观群众一样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围。
可以说,项羽和刘邦是在同样的距离、同样的环境下目睹此景的。
然而,他们却说了不同的话。
项羽如是说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项梁和项羽叔侄两个去围观,当秦始皇车驾在铜锣声和吆喝声中威风凛凛地驶过来时,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意思是我可以取代他,或我比他强。
这话是太史公的书面语,文绉绉的,生活中的口语肯定不这样,之乎者也的,体现不出气势。
现在的干部看不上哪个上级,话说的比这粗多了,直言:他算个屁(或毬或屌或蛋)。
北京人则就更加简单直接,俩字儿:姥姥。
项羽具体说的啥我们没必要去探讨了,也探讨不出来,既然太史公这样记载,大意是错不了的。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将项羽的性格暴露无遗了。
从中我们最少能够得到三个方面的信息:首先说,项羽是一个性情中人。
秦始皇那是什么人啊,扫六合而定中原,如今的大好河山是打出来的、杀出来的,他遵循的是法家治国理念,靠严酷刑罚统治人民。
当时秦朝法律严苛到什么程度呢?“偶语弃于市”,就是俩人在当街碰上了,在一起咬耳朵说两句悄悄话,发现了都要治罪,哪怕你俩扯得是家长里短、保媒拉纤的闲篇儿,那也活该你倒霉,形迹可疑嘛。
因言获罪犯不上,所以大家都三缄其口,都做观棋不语的真君子,都保持沉默是金的生活态度。
天子的威力那是在几十米外都能感受得到的,腿不打哆嗦就是好事。
况且项羽当时二十三岁,正是半大小伙子,底气十足地来这么一嗓子,好似晴天一个炸雷。
项羽话到嘴边,不吐不快,足见他是一个口无遮拦、敢想敢说的真汉子,也是一个光明磊落、勇于担当的人;再者,项羽是个行事不顾细谨的人。
这是委婉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行事鲁莽,咱给项羽留着面子呢,这样的人粗鄙却不失可爱,咱不能再在人家伤口上撒盐。
你想啊,项羽说这话时,秦始皇本人或秦始皇的随从武士也可能没听见,那家伙一路被车轱辘声、铜锣开道声、歌功颂德声所包围,享受着噪音污染,也挺不容易的。
但他们听不见不等于别人听不见,项羽周遭寂寞宁静,围观群众是谁也不敢言语的,大气都不敢出,掉根针都能听见响儿。
项羽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一出口,周围那些善良的群众都得离他远点,怕受他牵连,我的妈呀,这是哪来的疯子。
万一有好事者立功心切,再给项羽告上一状,项羽小命休矣。
而且最窝心的当是项梁。
项梁一直怀念着祖先的荣耀,也想恢复祖先的荣耀,他一直在为此做着努力和准备。
在吴中,给人家办红白事,都要军事化,搞不好做梦都在想。
只是他没遇到合适的机会。
项羽说的这话,他心里未必不是这么想的,但他没有说出来,因为他不是年轻气盛的岁数了,他懂得忍,在没有把握时,他不想暴露自己,搞得前功尽弃。
同时他也害怕,毕竟面对的是生杀予夺一言九鼎的当朝天子,项羽这一嗓子差点没让他前功尽弃,所以项梁闻言急忙捂住项羽的嘴,说:“毋妄言,族矣!”那是吓得魂飞天外。
这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三,项羽是一个自信的人。
项羽的话目的明确,杀气腾腾,字字咬牙切齿、充满仇恨。
除了情感上的强烈,这话还有内涵,它表现了项羽的一种不屑,在他眼里,秦始皇并不算什么,别看你威风,我将来比你威风,似乎夺取天下并不算什么特别费劲的事,他觉得对于他项羽来说,取代秦始皇只是个时间问题,根本算不得什么。
这种骨子里的不屑,体现了项羽的一种自信。
当然,项羽的这种自信里也多少含有些自傲的成分,因为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不过理想归理想,报复归报复,如果不是后来陈胜吴广被迫起兵,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不知要等到何时才会有所动作。
刘邦如是说刘邦是在征送徭役去咸阳的一个偶然机会看到秦始皇的,目睹始皇的威风,他“喟然太息”,长叹一声,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意思是男子汉就该这样,这才叫成功的男人。
羡慕、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这也传递出刘邦三方面的信息:首先,刘邦是个会服气的人。
从这句话中,我们丝毫看不到项羽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谁也不服的霸气和傲气,他的话里除了羡慕就是羡慕,而且羡慕却不嫉妒,更加不会恨。
他内心对秦始皇充满了崇敬和崇拜,而且崇拜得五体投地。
就是说,这个世上有真正让他折服的人,他并没有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二者,刘邦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一个人所崇拜的,定然是自己感觉高不可攀的东西。
这种潜意识的攀比,会让他自惭形秽,进而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应该说,刘邦当时混得还算不错的。
泗水亭长充其量算个低级公务员,是吏而不是官,但他毕竟是吃官家饭、做官家事的,人前人后吆五喝六,小日子过得定然也很悠哉快活。
况且县官不如现管,阎王好见小鬼难拿,那愿意巴结的老百姓定然不在少数,每天请吃请喝,混一肚子好下水还是没问题的。
可什么事就怕比,烦恼皆由对比生,在泗水你人模狗样,到咸阳你还威风得起来?在秦始皇面前,那泗水亭长算个啥呀!你以为人生的真谛就是每天有俩菜整两盅?丢人啊。
所以刘邦目睹始皇风采,内心波动是肯定的,他那句由衷的慨叹,已然说明一切。
其实即便没有看到秦始皇这出,刘邦也绝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官也好吏也罢,只要和权力沾边的,没有哪一个人会觉得现在的位置就到头了,都在那两眼泛光、削尖脑袋时刻准备着呢。
第三,刘邦没有太高的欲望。
刘邦说这话的基调在“喟然太息”上,大声叹息,连连叹息。
一个人叹气,大约有两种情况,一是困顿时的无助,一是无法抵达的无奈。
刘邦应当属于后者,对于一个小小的亭长来说,和当朝天子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样的位置是想都不敢想的,即便当时刘邦有雄心有壮志,顶大也就瞄瞄郡守县令,这还算靠点谱。
欲望的大小是和你所处的地位成正比的。
局长见市长,绝不会战战兢兢,混熟了还能称兄道弟呢。
可他要见省长或是更大的官,心里不打鼓两腿不哆嗦我服了他,生怕哪句话说错官就没了,哪有功夫幻想有朝一日和他勾肩搭背啊。
刘邦作为一个最底层的公务员,秦始皇的威风是可望不可及的,甚至能够远远地瞻仰一下,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都会让他激动好一阵子。
我们不能因为后来刘邦平定天下,威风甚至超过了秦始皇,就说他当时内心做着怎样的取舍,有着怎样的担当,酝酿着怎样的蓝图,那是那些为英雄伟人树碑立传的御用文人通用的伎俩,是哄人的把戏,我们可爱的祖国花朵就是这么给教坏的,良好正直的社会风气就是这么给败坏的。
务实点比什么不好啊,干嘛学得那么乖巧!话里的玄机相同的情景设定,二人却表露出不同的姿态。
要说有共同之处,就是他们说的都是发自肺腑的话。
言由心生,没有丝毫的矫情和掩饰。
除此之外,就是当时他们谁也没想当皇帝。
我们先说刘邦。
作为泗水的小吏,刘邦早已是社会油子,是个喝酒赊账,诸事不干其虑,“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的主儿,今朝有酒今朝醉,怎么潇洒怎么活。
他没有多大的社会和生活压力,也没有多少雄心大志。
彼时一些诸如其母刘缊“梦与神遇”、武负、王媪二位酒店老板“见其上常有龙”,以及后来刘邦斩白蛇、吕雉循云气找刘邦,等等美丽传说,只是增加了他的神秘色彩,让他自我感觉良好些罢了,况且那些传说是不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授意他人放的烟雾弹也未可知。
总之那时他绝不会想到将来要当皇帝,即便想,也和如今那些学炒股的想成为巴菲特一样,是一种美丽的期待,能否实现自己心里也没底。
刘邦乐得逍遥自在,或许也想获得更大的权利、想当更大一点的地方官,每天有人拍马匹,有酒喝、有肉吃、有妞泡也就满足了,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奢侈的。
皇帝那事离他太远,况且人事变化瞬息万变,能保住这个泗水亭长就不错了。
项羽当时也没想到要当皇帝,或是成为后来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
那是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水到渠成的事,就像如今做的五年或十年期规划,与最终的五年或十年期总结并不一致,但总会有高人能将他们变成一致一样。
人的发展还不同于指标,指标是具体的,尚且如此不靠谱,更别说人了。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的话,其实就是一时之愤,而且他说话的重点在“取”,而并没有期望要“代”,没有想除掉秦始皇后自己去坐他的位子,他只是不想让秦始皇在那个位子上悠哉快活了,他看着长气。
虽说是简单的一句话,却也像“怎么看”和“怎么办”一样,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项羽和刘邦在彼时情景的说话,应该是二人内心情结的一种完全流露。
从现象看本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别。
1、二人目的不同。
项羽要的是结果,刘邦做出的是规划。
或者说,项羽是要夺天下,刘邦是想坐天下。
项羽的取代,强调的是一种手段,是一个实现目的的过程。
这注定他会用铁血手腕去征服世界,也注定他在做事时甘于冒险、喜欢冒进。
也在他看来,武力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
所以当刘邦向他示弱时,他会毫不怀疑他的动机,因为他觉得自己足够强大,有着足够的威慑力。
刘邦的艳羡,则是人生的一种目标,是一种很平和的向往。
这种平和注定他会稳扎稳打、按部就班,不会轻易冒进。
这种循序渐进会转变成机智,遇事能以柔克刚;也会让他头脑清醒,凡事避其锋芒,做出暂时的妥协。
刘邦先入关,按照楚王熊心的约定,他该理所当然地称王,可是面对项羽的霸气,他最终选择了妥协,因为他清楚自己还不是项羽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