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育特点

合集下载

大豆的需水规律

大豆的需水规律

大豆的需水规律
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其需水规律如下:
1. 大豆生育前期需水较少,后期逐渐增多,且呈现少-多-少的特点。

在苗期,大豆需水量较小,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5%-20%。

在花期,大豆需水量逐渐增加,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30%-35%。

在鼓粒期,大豆需水量达到高峰,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45%-50%。

在成熟期,大豆需水量逐渐减少,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5%-20%。

2. 大豆需水临界期在开花到鼓粒期,这一时期大豆对水分的需求最为敏感,如缺水将严重影响植株的生殖生长,造成花荚脱落,降低产量。

3. 大豆的蒸腾系数(植物蒸腾消耗的水量与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之比)较高,约为350-400。

因此,在大豆生育期内需要充足的水分以满足其蒸腾需求。

4.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应保持土壤湿润,田间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60%-70%左右。

如遇到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溉,避免植株受到缺水的影响。

总之,大豆的需水规律应注意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持适当的水分供应,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同时,在大豆生育期内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大豆品种介绍

大豆品种介绍

黑龙江大豆品种介绍黑河11号【品种来源】黑交79-2017×黑交79-1870。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选育。

黑龙江省1994年审定。

内蒙古自治区1997年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春大豆品种,生育期98~100天,株高90厘米,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节数9.2,分枝数1.2,叶形披针,花色紫花,圆粒,黄色,百粒重23克,粗蛋白38.36%,粗脂肪20.65%。

主要特点是结荚部位高,成熟时不炸荚,适于机械化栽培。

籽粒大而圆,商品性好。

熟期极早。

【适种地区】适于黑龙江省五、六积温带、内蒙古呼盟北部、高寒地区种植,并可作为迟播救灾品种。

黑农41【品种来源】黑农41(哈91-6045)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采用先进的高光效育种技术育成。

于1987年用60Co8000伦琴处理黑农33原原种风干种子,组合号87-3,按大豆高光效育种程序和方法育成。

1999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黑农41植株较高大,株高95~100厘米,株型收敛,有分技能力,亚有限结荚习性,上下结荚均匀,白花、灰毛、披针形叶,三、四粒荚多,百粒重18~20克,籽粒圆形,种皮浓黄色,脐黄色,外观品质优质。

生育日数120~123天,所需活动积温2628.8℃,根系发达,秆强不倒,较喜肥水,不裂荚,抗逆性强,中抗灰斑病,较抗蚜虫和食心虫,完全粒率高。

光合生理特性好,属均匀一主茎型,具有理想光合生态型品种。

1992~1994年几期平均光合速率17.64微摩尔(CO。

)/(米2·秒),比高光效种质哈79-9440提高8%,比标准品种黑农37提高20%;RuBP羧化酶活性290.5微摩尔(CO2)·克鲜重·小时,比标准品种黑农37提高12%,属高光效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丰产性能,1996~199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区区域试验,16点平均产量为2780.46千克/公顷,比标准品种黑农37增产10.2%,199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143.7千克/公顷,比标准品种黑农37增产11.39%。

黑科86大豆品种简介

黑科86大豆品种简介

黑科86大豆品种简介黑科86是一种大豆品种,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对黑科86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品种来源、生长特点、农艺管理要点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

一、品种来源黑科86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选育的一种大豆新品种。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选育,该品种于20XX年正式推广种植。

黑科86是以黑豆为母本,通过人工授粉和筛选育成的。

二、生长特点黑科86生长期为中早熟型,生育期为100-110天。

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

该品种在光照充足、气温适宜的条件下,生长势强,株高适中,根系发达,叶片绿色丰满。

同时,在抗逆性方面也表现出色,能够抵御逆境环境的侵袭,对干旱、病虫害等具有一定的抗性。

三、农艺管理要点1.土壤要求:黑科86喜欢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2.播种时间:黑科86适合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一般以春季为主。

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期要求来确定。

3.施肥管理:在播种前应进行基础施肥,提供丰富的养分供给。

在生长期间,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4.病虫害防治:黑科86对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仍需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采用轮作、合理施肥、科学用药等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四、市场应用黑科86是一种优质大豆品种,具有高产、耐逆、耐贮存等特点。

其豆粒呈黑色,且大小均匀,富含蛋白质、油脂和多种营养物质。

黑科86的豆粒质地细腻,口感醇厚,适合加工成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腐干等。

此外,黑科86的豆渣也可用于饲料加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总结:黑科86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大豆品种。

通过科学的农艺管理,可以获得丰收的好品质大豆。

随着对优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黑科86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相信黑科86这样的优良品种将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东生6号大豆品种介绍

东生6号大豆品种介绍

东生6号大豆品种介绍东生6号生育期为120天左右,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约88.9cm,底荚高度约14.1cm,单株有效荚数34.5个,籽粒椭圆,种皮黄色、黄脐,单株粒数约82粒,单株粒重约17.4g,百粒重约22g。

2009-2010年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量约197kg,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约213.7kg。

一、东生6号大豆基本介绍1、审定编号:国审豆2011002。

2、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品种来源:黑河95-750×垦95-3345。

二、东生6号大豆品种特点1、植株特征: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尖叶、紫花、灰毛。

株高约为88.9cm,主茎14.1节,有效分枝0.3个,底荚高度约为14.1cm,单株有效荚数34.5个。

籽粒呈椭圆形,种皮黄色、黄脐,不裂荚,单株粒数约为82粒,单株粒重约为17.4g,百粒重约为22g。

2、生育期:生育期大约为120天左右。

3、籽粒品质: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0.42%,粗脂肪含量约为20.37%。

4、抗病能力: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灰斑病。

5、产量表现:2009-2010年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约为197kg/亩,相较于对照组绥农14增产5.1%。

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约为213.7kg/亩,相较于对照组绥农14增产5%。

三、东生6号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播种。

2、种植密度:条播行距为8-10cm左右。

如果是高肥力地块,每亩地种植17000株。

如果是中等肥力地块,每亩地种植20000株。

如果是低肥力地块,每亩地种植22000株。

3、施肥:基肥,每亩地施加1000-1500kg腐熟优质有机肥以及20kg三元复合肥。

初花期时,每亩地追施5kg三元复合肥。

4、适宜种植地区:该品种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兴安盟地区做春播种植。

夏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

夏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

夏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
夏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育期短:与春大豆相比,夏大豆的生育期要短一些。

在北半球,春大豆通常在3月至6月种植,而夏大豆则在6月至9月种植。

因此,夏大豆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90-100天之间。

2. 营养生长期短:夏大豆的营养生长期也相对较短。

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大豆的生长速度较快,营养生长期较短。

这使得夏大豆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完成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3. 成熟时间短:由于夏大豆的生育期较短,因此其成熟时间也相对较短。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夏大豆一般在种植后的70-80天内即可成熟。

4. 花期集中:夏大豆的花期也比较集中。

在适宜的条件下,夏大豆的植株会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开花。

这使得夏大豆的种植和收获相对容易,因为整个种植区域的作物生长比较一致。

5. 高光效:夏大豆具有高光效的特点,即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积累较多的干物质。

这主要是因为夏大豆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夏季的光照资源,进行快速的光合作用。

6. 有限结荚习性:夏大豆一般为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这意味着在适宜的条件下,夏大豆的植株会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结荚期。

在这个时期内,植株会集中开花、结荚和鼓粒,从而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夏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主要表现在生育期短、营养生长期短、成熟时间短、花期集中、高光效和有限结荚习性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夏大豆成为
一种适应夏季生长环境的作物,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生长周期,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大豆新品种介绍

大豆新品种介绍

16新品种介绍该品种由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新城大街,邮编:130117)培育。

特征特性:北方春大豆中晚熟高油品种,春播生育期平均124天。

株型收敛,亚限结荚习性。

株高101.5cm,主茎19.1节,有效分枝1.6个,底荚高度14.6cm,单株有效荚数55.9个,单株粒数120.3粒,单株粒重24.2g,百粒重20.8g,平均亩产230.3kg。

圆叶,紫花,棕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种脐褐色。

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感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

适宜在吉林中南部、辽宁东部山区、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地区春播种植。

栽培要点: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条播行距60~65cm。

每亩种植密度为高肥力地块1.3万株,中等肥力地块1.5万株,低肥力地块1.7万株。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kg,磷酸二铵15kg或磷酸二胺10kg作基肥,初花期每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kg。

该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邮编:430062)、武汉中油科技新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培育。

特征特性: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春播生育期平均103天。

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新优良种|XINYOULIANGZHONG2018年北京调味品展览会,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2018年6月26~28日。

农业谚语油春1204大豆68cm,底荚高度14.4cm,主茎节数13.1个,有效分枝数3.1个,单株有效荚数30.1个,单株粒数63.9粒,单株粒重12.7g,百粒重20.4g,平均亩产198.4kg。

椭圆形叶,白花、灰毛;籽粒扁椭圆形,种皮黄色、无光泽,种脐黄色。

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中感炭疽病。

适宜在重庆、浙江、湖北、江西中北部、湖南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沿江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春播种植。

栽培要点:一般4月初播种,条播行距40cm,株距10cm。

大豆性状遗传规律与产量的关系

大豆性状遗传规律与产量的关系

大豆性状遗传规律与产量的关系作者:张海龙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06期大豆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与一定的生态类型相联系,不同的生态类型的品种性状间相关是不一样的。

生态类型是我们分析研究性状间相关的基础。

一、大豆生育期与产量1、大豆生育期的遗传变异规律。

F1世代均为两亲本的中间型,接近中亲值或有部分显性:F2世代起,有明显的分离现象,接近于正态分布,F2世代平均数接近于中亲值;F3世代各系统的生育期有关;F4世代超亲现象就比较明显;生育期奋力将延续好几个时代,甚至在八、九世代后还有分离。

2、大豆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

大豆生育期与产量呈正相关。

这一结果是在一定地区大豆生育正常,能保持充分成熟的条件下得到的。

因此,不仅要看到生育期和产量表现为正相关,同时也要看到生育期长的品种,在低温下减产的情形。

因而不能选留产量虽高,但熟期太晚的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正相关是一般趋势,但并不排除选出熟期较早,产量也高的品种的可能性。

二、大豆株高与产量1、大豆株高的遗传变异规律。

F1一般高亲本表现部分显性,许多组合表现超高优势。

F2的分布偏向高的方面,有超亲遗传。

野生种与栽培种杂交的F1呈中间型,F2分布则向矮的方向偏斜。

2、大豆株高与产量的关系。

株高和产量一般也呈正相关,这种相关与栽培条件和品种的生态类型有关,越是水肥条件差,或利用繁茂品种的时候,株高和产量的正相关越明显。

反之,在水肥条件充足和栽培主茎发达的高产品种的时候,这种正相关就越是不明显,有时因为倒伏或透光不良,甚至是负相关。

因此,在今后水肥条件明显改善和耕作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高产的品种,株高不要太高。

三、大豆主茎节数和产量1、大豆主茎节数的遗传变异规律。

豆荚着生在节上,主茎节数多的类型往往结荚数多。

与株高的遗传相似,于F1一般节数多表现部分显性。

少数组合有超高亲的优势。

F2分布略偏向高亲本。

2、大豆分枝数与产量的关系。

分枝数是植株自行调节,使之充分利用空间和地方的性状,也是品种稳产的性状。

齐黄34大豆品种栽培技术

齐黄34大豆品种栽培技术

齐黄34大豆品种栽培技术齐黄34大豆品种栽培技术一、品种特点:齐黄34大豆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一种早熟黄豆品种。

该品种早熟性强,秆粗矮,抗倒伏性好,开花早,结果早,总生育期为90-95天左右。

齐黄34大豆适生于山东半岛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可作秋播和春播。

二、良种选育:1、优良种子的选育:选择健康、有活力,无病虫害和零星畸形的大豆种子作为种子材料。

根据生产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适合的品种作为基础种子,并于生育季节根据地方气候状况筛选优良的种子进行繁育。

2、良种选育田地的筛选: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田地进行良种选育。

避免选择生长环境复杂或荒芜的土地,以免影响良种的生长和品质。

三、田地准备:1、大田中耕、深松,施肥。

适时开耕作业,将秸秆归还自然,减小基础肥料,增加有机肥料。

在开田前,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选用适合的基础肥料和追肥。

2、改良土壤结构:根据土壤的实际条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通气性。

齐黄34大豆品种比较喜欢生长在疏松、排水好的土壤中。

四、播种管理:1、适时播种:齐黄34大豆品种一般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进行播种。

2、深度和间距:将种子均匀撒在沟中,深度一般为3-4厘米,行距为40-50厘米,株距为20-25厘米。

播种前必须保证土壤湿润,以促进种子萌发。

3、灌溉管理: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大豆的生长需要。

4、松土除草:齐黄34大豆品种播种后需及时松土,去除杂草,保证大豆品种的正常生长。

五、病虫害的防治:齐黄34大豆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较容易受到根瘤菌病、霜霉病、蚜虫、粉蝉等危害。

预防病虫害,一般采取如下措施:1、用药:预防根瘤菌病可在覆盖种子时添加一定量的有杀根瘤菌药剂的化肥。

霜霉病应选用低毒高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蚜虫、粉蝉等害虫可选用中低毒的杀虫剂。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在肥料中加入适量的具有杀菌、杀虫作用的肥料,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垦农40大豆品种简介

垦农40大豆品种简介

垦农40大豆品种简介
垦农40大豆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垦殖系统科
学与技术研究所选育的一系列大豆品种之一。

下面是对垦农
40大豆品种的简介:
1. 品种特点:垦农40大豆是一种中早熟豆种,生育期为110-115天。

植株生长势强,茎秆较粗壮,分枝发达,抗倒伏能力
较强。

株高約70-80厘米。

2. 注重综合性状:该品种在选择育种过程中注重综合性状的改良,既注重了产量的提高,又注重了抗逆性和品质的改良。

3. 产量稳定:垦农40大豆品种的产量稳定,适应不同地区和
不同种植条件的需求,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大豆品种。

4. 优秀的品质:垦农40大豆品种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油
脂含量,同时在品质的稳定性方面也有所突破,使其在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

5. 抗逆性强:垦农40大豆品种对常见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性,对逆境的抵抗力较强,能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总体来说,垦农40大豆品种是一种优良的大豆品种,具有较
高的产量、良好的品质和抗逆性,适应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生产需求。

大豆品种

大豆品种

绥农15号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以黑河7号为母本,绥85-5064×OZZLE F1代为父本杂交选育,原代号〞绥9-41052”。

199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1995-199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43.0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35平均增产12.2%,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96.5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35增产11.6%。

特征特性无限结荚习性,植株较高大,长叶,紫花,灰毛。

生育日数为115-120天,需活动积温2490℃,籽粒蛋白质含量39.16%,含脂肪20.2%。

栽培要点适宜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适宜播期五月上旬,适宜密度22.5-27万株/公顷。

适用地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中部平原区。

绥农14号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以合丰25为母本,绥农8为父本杂交选育,原代号〞绥90-5351”。

1996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1993-199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28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2.3%,199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56.5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1.4%。

特征特性长叶,紫花,灰毛。

生育日数115-120天,需活动积温2400-2500℃。

百粒重20-22克,蛋白质含量41.72%,脂肪含量20.48%。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5月下旬,适宜密度1.5-1.7万株/亩。

适宜较肥沃土壤上种植。

适用地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中部平原区。

绥农12号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用CO601.2万伦琴处理绥83-432×(黑河4×铁7604)F1进行杂交的FO种子,经六个世代选育成,原代号“绥89-6003”。

1996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1991、1992、1994年三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69.5公斤,较对照品种黑农33、合丰25平均增产9.94%,1993、1995年两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48.1公斤。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的比较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的比较
s i be fr c lv t n n h n a g ra T e av s u ain o a2 2 ut l o ut ai i S e y n ae . a i o h h re t rt s f T i9 , La xa l d o io in , D n nn 9 0 2 o g o g 6- 0 , Do g o类号 :5 51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 10 ( 0 )10 1— 4 10 — 7 02 60 — 0 3 0 0
Su iso v lp n r i n ai f t de n De eo me tT at a d Qu ly o s t
lnet (. e ) D nnn Ih d te bgetpd wdh (.9m a d pd tikes (.8m . 10 pd rs e hso o gs 65 m . o go g a h i s o it 1 e ) n o hcn s 09 c ) 0 o sf h w i t f 4 g 5 e g
质。 结果表明, 南农 9 C 1 5 一 3不适合在沈 阳地区种植 。台 2 2 辽鲜 l 、 9、 号 东农 9 — 0 、 6 0 2 东农 l 、 号 上农 7 5的摘荚持续时 间较长 . 0 范 围在 1~ 4 , 9 2 d 能较 好 的满 足 市 场 需 求 。 农 9 — 0 东 6 0 2的 荚 长最 长 (.4m)东农 1 的荚 宽 最 宽 (.9m)荚 厚 最 厚 (. c ; 农 6 c ; 5 号 1 c 、 5 09 m)上 8 7 5和台 2 2的百荚鲜重最大 , 0 9 分别为 3 5 g和 321 ; 0. 7 0 . 辽鲜 l g 号和上农 7 5的百粒鲜重最大 , 0 分别为 6 . 3 g和 6 . ; 7 36 上农 7 5的 g 0 百粒体积最大( . m )且鲜荚产量最高(3 38 gh z 6 4 , 4 c 9 8 . ・m-。辽鲜 l 的蛋 白质干基含量最高 (8 .m ・- , 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极 k ) 号 4 34 g g- 蛋 )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生育特性的研究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生育特性的研究
维普资讯
溉 |


z 薯|


农 业技 求
不 同结荚 习性大 豆 品种 生 育特 性 的研 究
孙 培 乐 宋 兆 华
( 龙 江 省 农 垦 科 学 院 , 木 斯 140 ) 黑 佳 507
摘 要 : 过 对 不 同结 荚 习性 大 豆 品 种 各 生 育 阶段 的 长 短 、 通 生
下称 亚有 限 型 ) 品种 垦 丰 5 、 丰 1 、 丰 3 ; 号 垦 7号 合 9
有 限结荚 习性 ( 以下 称 有 限 型 ) 品种 加 豆 5号 ( 加 从
拿 大 引入 的) 。 20 07年 5月 1 5日播 种 于佳 木 斯 莲 江 口, 光 、 在 温条 件较 适 宜之 下 , 提供较 好 的水 肥条 件 , 使各 类 品 种均处 于 较 佳 的生 育 状态 。 出苗 后调 查 出苗 期 、 花 期和 初花 期 的株高 、 初 节 数, 此后 每 隔 5~1 一 次 株 高 、 数 ; 查 终 花 0d测 节 调 期 和终 花期 的株高 、 数 , 将 初花一 终 花 的生育 日 节 并 数 按其 各 13 为开 花一 终花 前期 、 /分 中期 和后 期 三 阶 段 分析 其生 长发 育 速度 和特 性 。同 时 , Wae 按 lr t R. Fh 等制 订 的大 豆 生 育 时 段 划 分 的标 准 , 查 各 品 er 调
种 的生 育期 。
i ,m j r dadpro y l—b i n a , ut i yt e s a r i a id ud go bn sibl op o n e t f e l i fe a i o t
c n t n o i u t c d ds iu in r l .An s h w o d i fc c ms i o r n a e a i r t ue n tb o d i a o s o si tl t i i p r t o p y atnin t ek y p ro go t ut ain s m ot a t t t e id o rw h i c l v t n a t e o oh e f n i o

大豆品种介绍大豆

大豆品种介绍大豆

大豆品种介绍大豆丹豆8号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5天。

有限结荚习性,白花。

株高90厘米,主茎节数16~18个,一般分枝2~4个。

主茎粗壮,抗倒伏。

籽粒黄色,淡脐,百粒重24克左右。

完整粒率96%。

粗脂肪含量21.10%,粗蛋白含量42.03%。

栽培技术精细整地,精选种子。

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二铵15公斤做底肥,行距60厘米,穴距22厘米双株,亩保苗9000株左右。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丹东、营口、鞍山、大连地区、沈阳地区南部及河北、河南、云南等地种植。

一般亩产160公斤。

丹豆9号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株高90厘米,主茎节数17个,分枝2~3个,茎秆粗壮、有限结荚习性,叶片椭圆形,白花、灰毛、荚熟黄色、籽粒圆形,种皮及子叶黄色,有光泽,脐色淡黄,百粒重20~22克。

该品种多花,多荚、抗病、耐蚜虫及完整粒率96%以上,无紫斑、褐斑病粒,蛋白质含量42.9%,脂肪含量19.9%左右。

一般亩产150公斤以上。

栽培技术精细整地,精选种子,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二铵15公斤作底肥。

行距60厘米,穴距22厘米,双株,亩保苗9000株左右。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丹东地区中南部、大连地区、河北唐山、抚宁等地种植。

丹豆10号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7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有限结荚习性。

白花,椭圆叶。

平均株高66.5厘米,分枝2.9个,主茎节数15.4个,单株荚数40.2个。

完整粒率90.4%,百粒重22.5克,种皮及脐均为黄色。

粗蛋白含量43.47%,粗脂肪含量21.13%,品质优良。

该品种根系发达,抗病抗倒,适应性强。

栽培技术精选种子,精细整地。

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做底肥。

适时播种。

行距60厘米,穴距22~27厘米,双株,本着薄地易密、肥地易稀的原则,亩保苗8000~10000株。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铲趟,适时防止蚜虫、大豆食心虫。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的丹东、大连、营口、鞍山和河北、河南省以及同纬度地区的陕西、山西、甘肃、新疆、云南等部分地区种植。

淮北地区夏大豆生育特点及提高单产的技术措施

淮北地区夏大豆生育特点及提高单产的技术措施

20 ℃ , 照 时数 70~ 00 , 20 光 0 10 h 降雨 30~ 5m … 。淮北 5 50 m
地 区夏 6月 中旬 一9月 中旬 ≥1 ℃ 的积 温 2 0 0 5 0~2 0 ℃ , 60 光 照 7 0~7 0 , 0 5 h 降雨 5 0 m, 总 的情 况 来 看 , 北 地 区 0m 从 淮
2 2℃ , 豆花 荚期 对 水 分 反应 敏 感 , 求 土壤 水 分 充 2~ 5 大 要
足 , 宜 的耕层 土 壤水 分 含量 为 1% ~2 % , 时 间低 于 适 9 1 长 1% 易 造 成 落 花 落 荚 。 这 一 阶 段 需 自 然 降 雨 20 — 6 0 2 0 m, 5 m 降雨 量少 于 5 m 0 m则 会 造 成 干旱 。这 个 时段 不 仅
多, 中间隔 1 d以上无 降雨 , 降雨 总量达 到 要求 , 因间 0 虽 但 隔过 长造 成短期 干旱 。大 豆花 荚期 降雨少 , 则气 温会 相 对 偏高, 如气 温高 于 3 ℃ , 伴 有 干 旱 , 豆 开 花 授 精 会 受 2 并 大
到影 响 。
1 夏大 豆 生育 进程
出苗 的大 豆 , 7月 中下 旬长 出 7~ 片 复 叶 , 熟 品种 7 到 8 早

8片复 叶 , 中晚熟 品种 8~9片 复 叶 , 主茎 下部 开 始 开 从
花 , 花后 1 开 0—1 d 开 花 到 主 茎 中部 ) 下 部 开 始 结 荚 。 5( , 有 限结荚 品 种 花期 为 2 5~3 d 0 。大 豆 开 花 适 宜 的 温 度 为
安徽 农 学 通 报 , n u AgiSiB l 2 1 ,7 1 A h i r e u1 0 1 1 (7) . . .

大豆生育与营养特性

大豆生育与营养特性

大豆生育与营养特性文章来源:河南中威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大豆生长发育经过苗期、分枝期、花期、结荚期、鼓粒期而进入成熟期,整个生育期为90~130天。

但因不同种植区的品种差异,有的全生育期仅为70~80天,也有的为140~160天。

开花至鼓粒期营养生长旺盛,同时进行生殖生长,是吸收养分的高峰期,大约75%的干物质是在此时积累的。

其次是鼓粒至成熟期,积累的干物质约占全生育期20%。

为了获得高产,应重视大豆开花至鼓粒期的养分供应。

成熟期大豆干物质的大致分配:子粒占33%,叶片与叶柄占32%,茎与荚壳占35%。

成熟阶段,叶、荚壳、茎秆等营养器官的养分大多向子粒转移,其转移率:氮(N)59%~77%,磷(P)61%~75%,钾(K)45%~75%。

钙与镁在大豆成熟期向子粒的运转率低,叶片的钙和镁几乎不输出。

大豆子粒平均含蛋白质40%左右,脂肪约占20%,碳水化合物占26%左右,纤维素约占4.5%,灰分占4.6%左右。

(二)需肥用量据实验资料,每生产100kg大豆需吸收氮(N)8.1~10.1kg、磷(P2O5)1.8~3.0kg、钾(K2O)2.9~6.3kg,N:P2O5:K2O为9.1:2.4:4.6,即1:0.26:0.51。

如果亩产大豆150kg,需吸收N-P2O5-K2O平均为14-4-7kg。

大豆根瘤菌每亩地大约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4~7kg,可满足大豆对氮素营养需求的30~50%。

因此要筛选大豆品种—根瘤菌株的最优组合,并增施磷肥和钼、铁等微肥,有利于根瘤菌固氮。

(三)施肥技术大豆是分枝、多节、多花、固氮作物,其营养特性是喜磷。

根系上的根瘤自身可以固定空气中的大量氮素,但形成发达旺盛根瘤之前,仍需要补充少量氮素。

对钾反应迟顿,有效的钾素供应措施实施,能明显增加产量。

因此大豆施肥应重点施磷,酌情补氮、配钾。

一般亩底施磷肥30~40kg,尿素5~8kg,或亩施二铵15~20kg。

大豆施用钼酸铵拌种,盛花期喷施硼酸或硼砂、喷施春雨1号均具有显著增产作用,据黑龙江农垦大学试验,喷施春雨1号2次(苗期、初花期)亩增产18.6%,亩底施春雨1号15g,配施磷酸二铵15kg,亩增产大豆23.6%,而且施用春雨1号,具有抑制孢囊线虫发育的作用。

广民5号大豆品种简介

广民5号大豆品种简介

广民5号大豆品种简介广民5号大豆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一种优良大豆品种。

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国大豆育种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

下面将从品种特点、适应性、产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品种特点1. 早熟性强:广民5号大豆是一种早熟型品种,生育期仅为105-110天,比其他品种提前了5-10天,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

2. 抗逆性强:该品种具有较强的逆境适应性,能够在低温、干旱、病虫害等恶劣环境下生长,保证了高产稳产。

3. 产量高:广民5号大豆的单株产量较高,平均可达到40-50克,亩产量可达到300-400公斤,比其他品种提高了10-20%。

4. 豆粒大:该品种的豆粒较大,单粒重约为0.4-0.5克,豆粒形状规则,颜色鲜亮,口感好。

5. 蛋白质含量高:广民5号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可达到40-42%,属于高蛋白品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二、适应性广民5号大豆适应性强,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份。

该品种具有较强的逆境适应性,能够在低温、干旱、病虫害等恶劣环境下生长,适应性广泛。

三、产量广民5号大豆的产量较高,单株产量可达到40-50克,亩产量可达到300-400公斤,比其他品种提高了10-20%。

该品种的高产稳产特点,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种植技术1. 土壤选择:广民5号大豆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0-7.0之间。

2. 播种时间: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播种,南方地区则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播种。

3. 施肥方法: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播种后再进行追肥,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发育。

4. 病虫害防治:广民5号大豆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但仍需注意防治,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总之,广民5号大豆是一种优良的大豆品种,具有早熟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豆粒大、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适应性广泛,种植技术简单,是我国大豆育种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

禾壮五号大豆品种简介

禾壮五号大豆品种简介

禾壮五号大豆品种简介
禾壮五号大豆是一种优良的大豆品种,具有很高的产量和抗逆性。

本文将从外观特征、生长习性、产量表现和抗逆性等方面介绍禾壮五号大豆。

禾壮五号大豆的外观特征是:株高中等,生长势壮,茎秆直立,节间短。

叶片长椭圆形,深绿色,叶面光滑,叶缘有微弱波状皱纹。

花荚较长,黄绿色,平直,种子有规律排列,豆粒颜色为黄色。

禾壮五号大豆的生长习性是:品种生育期中等,一般为120-130天,适应性较强。

它对温度和光照要求较高,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酸碱性较好,但对排水性要求较高。

禾壮五号大豆的产量表现是:禾壮五号大豆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丰产性好,平均亩产量可达到450-550公斤。

同时,禾壮五号大豆的种子大而饱满,含油量高,品质优良,适合作为食用大豆和油料作物。

禾壮五号大豆的抗逆性是:禾壮五号大豆对病虫害和逆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它对低温、旱涝和盐碱土的适应性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的逆境条件下维持较高的产量水平。

同时,禾壮五号大豆对主要的大豆病害如炭疽病、霜霉病和根结线虫等有较强的抗性,能够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禾壮五号大豆是一种优良的大豆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逆性。

它的外观特征、生长习性、产量表现和抗逆性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特点,适合广泛种植和利用。

希望通过对禾壮五号大豆的介绍,能够增加人们对这一品种的了解和认识,推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光照不 充足,喷施营
养液,“抓秋
膘”促早熟。
3、水分
• 发芽期多水
• 幼苗期少水 • 开花期水分适量 • 结荚鼓粒期,水分充 足
• 成熟期不需水
4、养分
• 养分全面:N、P、K、Ca、Mg、S • 开花结荚期是需氮最多的时期。
4、大豆的花荚脱落 •一般花荚脱落率在40%-70%,主要是
指花冠凋谢。
• 落蕾


落花
落荚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
①品种:一些品种由于光合速率低,新陈代
谢弱,造成开花数和结荚数较少。
②栽培原因:密度过大,植株徒长,田间
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造成落花落荚。
•光照条件差,阴雨天气多,光合产物减少,
使花荚得不到充足养分而大量脱落。 •水分供应失调。 •无机营养供应不足或失调。 •机械损伤、病虫害、暴风雨
2、茎
主茎和分枝。 (1)株高一般50cm-100cm,矮者只有30cm,高者可达
150cm。
(2)主茎一般具有12-20节,但也有多至25节以上者,有的 早熟品种仅有8-9节。 (3)每节叶腋都有芽,可分化成分枝或花芽。
分枝--分枝的多少与态势决定大豆栽培的株型 1. 主茎型大豆:主茎发达,不分枝或少分枝,分枝数一般
3、分枝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 分化迅速。
•固氮能力增加,约有半数供植株利用。
•除非肥水条件过多需适当控制营养体生长外,一
般应及时适当供给养分和水分。
4、开花结荚期 •开花期:开始开花至开花结束。
•结荚期:受精后,子房膨大,荚长2cm时。
•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与
4、荚
果实为荚果,单独或成簇着生在节上或茎、分枝的顶
端。 荚的形状有直形,弯镰形和不同程度的微弯镰形,多 为弯镰形。
每荚粒数:2-3粒种子, 荚粒数与叶形有一定相关性。披针形叶品种四粒荚的比例很大
,也有少数五粒荚。卵圆形叶、长卵圆形品种以2-3粒荚为多。
节荚习性
• 无限结荚习性:植株高大,节间长;结荚分 散;顶端只有两个小荚,甚至没荚;多数豆 荚着生在中下部。 • 适宜地区:条件差地区。
二.生物学特性




种子
1、根系和根瘤
直根系 约80%的根系集中在深0—20cm及植株四周0—5cm的范 围内。
根瘤:是由根瘤细菌在适宜条件下,侵入根毛后产生的。 大豆植株与根瘤菌之间是共生关系。大豆供给根瘤 菌糖类,根瘤菌供给寄主氨基酸。
根瘤所固定的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量的1/2—3/4 。
•喜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高有利于生长和发育,低温
会使生育期推迟,造成减产。
•温度主要影响大豆的生育期。
•晚熟品种要求>10℃的活动积温为3200℃以上。播种期延迟范围
生育时期 发芽 苗期 生物学 最低温度(℃) 可满足 温度(℃) 最适温度 (℃)
三、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一)生育阶段
萌发期
苗期
花芽分化期
花期
结荚鼓粒期
1.萌发期 •日平均温度在18-20℃时,大豆种子发芽快而整齐。
•大豆种子发芽需要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120%—140%
的水分。
2、苗期
子叶出土即为出苗。
根系生长较快,是以根系为生长中心的时期。
幼苗对低温、干旱的抵抗能力较强。
6-7
8-10 16-17
12-14
15-18 16-19
18-20
20-22 21-23
生殖器形成期
开花期 子粒形成期
17-18
13-14 8-9
19-20
18-19 14-16
22-25
21-23 19-20
成熟期
2、光照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 • 12-18小时范围内,光照越短,愈能促进生殖器官 的发育,抑制营养体的生长。
• 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矮,节数较少;株型较紧凑; 多数豆荚着生在中上部。 • 适宜地区:条件好地区。
亚有限结荚习性
•偏于无限结荚习性。 •植株较高大。 •分枝少,主茎结荚较多。 •与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相比要求水肥条件比较高,如生产水平 较高,生产潜力高。
5、种子
种子:种皮、胚
胚:胚根、胚轴(茎)、胚芽和两枚子叶。
不超过2个,以主茎结荚为主。适于密植和机械化栽培。
2. 中间型大豆:主茎较坚韧,一般有3-4个分枝,豆荚在主
茎和分枝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3. 分枝型大豆:主茎坚韧,分枝力强,分枝上结荚往往多 于主茎。适于高肥水条件下小密度种植。
3、花序
花序着生在叶腋间或茎顶端,为总状花序。 自花授粉,开花前即完成授粉。
生殖生长高度并进时期。
5、鼓粒期
•体积与质量达到最大。 •生殖生长占主导地位。
•光合产物全部输送给豆荚。
6、成熟期
生育速度逐渐缓慢,最后完全停止,进入黄熟期,种子
含水量迅速下降到17%左右。
种子变硬呈现固有的性状、大小和色泽,荚亦呈固有颜 色,就为成熟。
(二)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因素 1、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