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9T16:58:00.4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庞杰

[导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歌舞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民族其歌舞形式也有所不同。

新疆阿勒泰地区歌舞团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歌舞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民族其歌舞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各个民族的舞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其表达形式和特点都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少数民族歌舞的类型及其艺术特点,研究了我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发展趋势

引言:

在历史的发展中,我国的古老文化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形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往往会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继承、改造和发展歌舞艺术。而歌舞艺术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不同时期和地区依据民族风俗习惯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发展。同时,歌舞艺术中的形象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传承与创新的总趋势。因此,歌舞艺术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少数民族歌舞的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1.1少数民族民歌的类型及其特点

少数民族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创作了民族性民歌,其艺术形式主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长歌以及多声部民歌等。

1.1.1号子

通常情况下,人民群众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民歌,民歌不仅是一种直接而简朴的表现方式、坚毅而粗狂的音乐,还是一领众和的歌唱方式。民歌具有调解体力,解除疲劳,组织指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的态度、情绪、志向和审美情趣。比如,渔业民族传唱的打鱼号子,山区民族传唱的劳动号子,瑶族传唱的“茶山号子”,台湾高山族传唱的“除草歌”,云南景颇族传唱的“舂米歌”,满族传唱的《跑南海》等。

1.1.2山歌

山歌主要起源于一些高原、山区、丘陵等民族地区的山野劳动生活中,其表现手法坦率、直露、单纯,能够直畅地抒发感情。自由悠长的节奏、节拍,声音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是消愁解闷、抒发情怀、遥递情意,对答传语的“山野之歌”。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壮、苗、瑶等民族流行山歌,甘青宁少数民族地区流行“花儿”和江河湖海上一些少数民族渔民流行的渔歌、船歌都是山歌的典范。

1.1.3小调

小调主要起源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是其劳动之余,叹咏心思,美化生活环境,婚丧节庆抒发情怀,娱乐消遣助兴的“里巷之曲”,往往会有专门的艺人传唱,流传面较广。小调是一种较为委婉曲折的表达方法,细致的音乐表现,常有叙事性的特点,较为规整的音乐形式。比如,某些少数民族中灯调、茶歌,鄂伦春族的《鄂伦春小调》等。

1.1.4多声部民歌

多声部民歌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声部,同时作纵向结合发展的少数民族民歌。我国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中传唱,往往被传唱于一些祭祀礼仪、节日歌舞及民间歌会活动以及劳动中,比如,被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的“大歌”,蒙古族的“呼麦”等。

除此之外,少数民歌的各个类型都有自身的表现形式,其中,号子的节奏具有较强的律动性,山歌的节奏自由、悠长,小调的节奏规范、均衡。

1.2少数民族舞蹈的类型及其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大多是民间舞,内涵丰富,能够反映出农耕、草原、海洋、农牧、绿洲等不同文化,可以简要划分为民族性和跨民族性两种。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活泼自由,载歌载舞。比如,藏族的弦子舞,塔吉克族的买力斯,壮族的采茶舞,满族的莽式等,都是载歌载舞的形式;第二,技艺结合,巧用道具。比如,苗族的板凳舞,蒙古族的筷子舞,傣族的孔雀舞等,都是配以一定的道具用来表现;第三,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舞蹈是以故事为依据,演绎着一些生动的故事情节,刻画出一批批活灵活现、形象鲜明的人物;最后,自娱娱人。很多少数民族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自编自蹈,即兴发挥,比如,傈僳族的生产舞等,其主要取材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

2我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发展的趋势

2.1国际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的歌舞艺术可以有机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中,歌舞的巡回表演、跨国演出,实现了少数民族歌舞艺术与国际的接轨,创新了表演形式,使得我国文化艺术与国外文化艺术不断相通,始终保持了少数民族歌舞艺术自身的特点,与时俱进。

2.2传统的再造

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的核心,我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应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再造,这样才能走出国门,得到世界的认可。其中,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之所以能轰动美国,其主要原因是“民族文化”的内涵。其中,民族歌舞艺术不是在民族歌舞艺术创造中削弱和消解文化的民族性,而是创造具有充分特点的民族文化艺术。

2.3现代化

新的律动和新元素在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中增加了很多现代化元素,比如,现代生活题材、现代舞美、现代音效等。现代元素的加入,不仅没有削弱民族性,反而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现代化”升华了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的淳朴、自然的审美观念以及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特性,其不仅保持了民族性又具有新鲜感,还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民族

性以及民族歌舞的独特性。新民歌被誉为时尚民歌,是一种集民族传统音乐与歌曲特点以及国际音乐时尚新元素于一体的艺术形式,通过现代的手法、技术和技巧进行编曲、演唱,并有机地结合其他曲风的优点,通过民族与现代的演绎成就了时代的经典。

2.4多元一体化

少数民族歌舞具有多元的民族文化样式和艺术形式。民族歌舞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民族之间相互的影响,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比如,广西壮族音乐多采用当地的原生民间小调,但由于受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习性的影响,音乐中多听到铃档、铜鼓和呐喊的声音。另外,在我国广西的壮族、瑶族中流行的“师公舞”,可以找寻到邻近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泰国民间舞蹈中相同或相似的舞蹈律动。因此,多元的民族歌舞艺术融于同一个民族后,逐步发展成该民族的文化瑰宝。

2.5大众化

现阶段,我国的少数民族歌舞艺术越来越大众化,雅俗共赏,越来越贴近于生活。不管是艺术题材,还是艺术表现,越来越考虑到受众,且越来越综合各方因素,因而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喜爱。同时,少数民族歌舞艺术逐渐被大众所理解,同时不失民族味道,不缺民族特色,这就是艺术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

2.6原生态

原生态歌舞艺术回归是少数民族歌舞艺术自身内在的艺术品质需求,是民众文化上的认同,是民众审美情趣的转变。原生态是艺术的归真。一个民族的歌舞艺术,如果丧失了原生态,就等于丧失了特殊性。原生态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的回归,是大众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艺术本身内在的需要,是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发展的重要部分。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歌舞艺术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认识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及其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扬民族歌舞艺术,推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在国家安定,民族团结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亮.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探析[J].艺术科技,2017,30(03):195.

[2]麦力斯.我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2017(13):163.

[3]李云轩,黄炎.我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民族艺林,2016(02):28-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