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城一、三首诗的赏析
《杨树》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
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你在等海水吗》
你在等海水吗
海水和沙子
你知道最后碎了的不是海水你在等消息吗
这消息
像一只鸟要飞起来
顾城八岁的时候,某天饭后,家人带他出门散步。他注意到路旁高高的杨树,以及树干上枝桠折断后留下的疤痕。于是,他写下了《杨树》这首诗。对诗人而言,这是一个早慧的征兆。
《杨树》很短,从诗的形式来看,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这首诗以丰富的联想,把“臂膀”和杨树失去的枝干联系起来。第一人称“我”使读者仿佛身在其中,感觉自己就是那棵在晚风中摇曳的杨树。它的身影让人感到有些孤寂,但又透出一股子倔强。更使人惊讶的是“眼睛”这个意象的使用。树木长出“眼睛”,完全有悖于我们平时的经验。顾城的巧笔使杨树“睁开了一只眼睛”,读者也同时睁开了另一只眼睛,看见了诗人笔下充满生机与灵性的自然界。
在《远和近》中,“看”是串起一切的主线。文中的“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这里省略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省略了人物的状态,只留下了最简约的东西——看。
与此同时,“我”也在看,但“我”的看却被复杂化了。前一节中的“看”仅仅是一种动作,这一节中的“看”则涉及了心灵视角。诗人通过这种“看”发现了人与人心灵间的距离。
《你在等海水吗》这首诗是由一个问句开始的。“你在等海水吗”——这种仿佛在与读者聊天的口吻,不仅让人感到亲近,也使人觉得好奇。它向我们询问的不是什么确切的人和事,也不是要获得信息。它的重心在于“等”。而“等海水”,是一个多么抽象的、不真实的动作——这也正是这一开头的魅力所在,它既让人感到迷惑,又让人迫切地想要读下去。
随后,诗人用“海水和沙子”把问句推进一步,以便在读者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全景。一幅关于大海的景致:海水和沙滩。紧接着,诗人又以一种仿佛在下判断的语气说“你知道碎了的不是海水”。这一句的肯定语调与第一句的疑问语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的第二节起始于“你在等消息吗”。从“海水”到“消息”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消息”使第一节中的“海水”得到了呼应。
最后,诗的结尾很轻盈:“这消息,像一只鸟要飞起来。”巧妙的比喻使我们联想到一只海鸟,在海的映衬下,这只“鸟”显得渺小、孤单,但又有一种使人感到轻快的自由。这也许正是诗人当时的情绪与状态。
二、名句
1、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顾城《避免》
2、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顾城《错过》
3、我从没有被谁知道,所以也没有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只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4、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顾城
5、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门前》
6、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7、你应该是一场梦,我应该是一阵风。——顾城《你和我》
8、执者失之。我想当一个诗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诗,我想当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在你什么也不想要的时候,一切如期而来。——顾城《执者失之》
9、你默默地转向一边,面向夜晚。夜的深处,是密密的灯盏。它们总在一起,我们总要再见。再见,为了再见。——顾城《再见》
10、一个人,必须有太阳。——顾城《我喜欢在路上走》
11、推开门带上最合法的表情不要看见别人也藏好自己的心——顾城《世界和我(1)》
12、我把心给了别人,就收不回来了;别人又给了别人,爱便流传于世。——顾城
13、我需要天空一片被微风冲淡的蓝色让诗句渐渐散开——顾城《不要说了,我不会屈服》
14、我所渴望的美,是永恒与生命;谁知它们竟水火不容。永恒的美,奇光异彩,却无感无情;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顾城
15、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顾城《杨树》
16、生命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顾城《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17、人的责任是照顾一块屋顶在活的时候让它有烟早上有门——顾城《时辰》
18、对于美和希望,终究会离开我们,我一直存有大的困惑,这折磨了我可以说很多年--就是浮士德所面临的,他说真美啊,你留下来吧!这时一切就消失了。这的确是一个折磨人的问题:爱情过去,我们剩下了婚姻;革命过去,我们剩下的是政治;诗过去了之后,我们剩下的是诗坛。。。。。。一个精神的创造力过去了的时候,剩下的可以说是一具尸骸。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顾城《顾城哲思录》
19、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活得干净——顾城《一个人》
20、它们相信,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顾城《小花的信念》
21、我唱呵,唱自己的歌,直到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寞。
22、梦,悄悄地传来一张纸条告诉我生活是假的生活说:不,是梦——顾城《争论》
23、我要在透明的火焰里,变得像灰烬一般轻松。——顾城
24、我想使世界感到愉快微笑却凝固在嘴边——顾城《一代人》
25、真实未必在现实里,梦往往是最值得依赖的,他不说谎。——顾城《别有天地非人间》
三、评价
1、顾城是上世纪中后期中国诗坛上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生涯
(1964-1974 ;1975-1984; 1985-1993)正好与当代中国社会的三次转型(狂乱年代一一激情岁月一一喧哗时代)互为映照,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顾城一直坚守着一己精神的独立与纯粹,他终其一生都是在为使“如此不堪”的人间世现实与“本应如此”的人间世理想相通相连;然而,现代工业文明全球化的大趋势背景中,急急生变的中国民族文化无法也不会为一意孤行的顾城提供可依靠的支撑力;满腔的志士胸怀找不到用武之地,痴心一片的悲天悯人情怀启不开听众心门,天真博傲的君子境界唤不来应和之声;我们说,顾城以其生命谱写的纯美瑰丽诗篇,实是他深沉苦痛、忧心哀伤的悲歌。
顾城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一方面发挥自己的才华与智慧构建属于自己的诗歌理想,另一方面又在现实中身体力行地践行自己的诗歌理想,因此,在他身上总是纠缠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创作的精神历程可以看做是理想与现实此消彼长的一个曲线,他的诗歌创作心理也总是随着现实生活环境、时代背景、文化语境的改变而改变:在农村生活时期,他的诗歌所歌咏的对象是花、鸟、虫、鱼等自然意象,童话色彩浓厚,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和解放;回到城市之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巨大的生存压力,顾城的创作便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时期他把诗歌当做自己生存的支点,在诗歌里寻求梦寐以求的“理想天国”。这个时期他开始了“逃离现实”之旅,首先是逃到了自己的诗歌里面,也就是精神上的逃离;随着社会环境、文化语境的变化,顾城偏离了主流文化的轨道,独树一帜,在逆境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理想:最后在现实环境的逼迫下,顾城开始了行为上的逃离,在激流岛隐居,直到生命的终点。
2、刘自立(作家):顾城“只是其中一员,也不比别人高明。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孩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征,较少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种童话色彩,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文革”僵硬的思维模式的反拨,但这种“反抗”方式,是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顾城是朦胧诗派的重要诗人,在当代文学史上叙述新诗潮的发展时,都把顾城与舒婷、北岛相提并论。顾城作为一个“应运”而生的诗人,非常“巧合”地融入了新诗潮的历史进程,成为其中壮其声势的一员,还是其诗歌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诗学意义。顾城是个感觉至上的诗人。他用灵魂去感受,用心去观察。顾城属于那种用灵魂也为灵魂浅唱低吟的诗人,是纯粹的性灵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