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方言调查研究概况
客家方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客家方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客家方言是中国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区。
由于历史、地理和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客家方言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形成了多个分支。
客家方言的发展现状体现了多个方面的特点和现象。
首先,客家方言的使用人口逐渐减少。
由于城市化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推动,许多客家人逐渐迁移到大城市,与外地人交流的需要导致了客家方言的使用减少。
再者,新一代客家人更多地接受普通话的教育,导致客家方言在家庭和社群中的传承面临挑战。
此外,媒体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更多地使用普通话和网络语言,对客家方言的需求也相应减少。
然而,客家方言的未来仍然有着一定的发展潜力。
首先,客家方言在文化传承和认同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的传承,可以保留和弘扬客家的传统价值观、习俗和文学作品。
其次,随着重视地方文化的兴起,客家方言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这为客家方言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促进客家方言的发展,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客家方言的教育。
在学校中加入客家方言的课程,培养学生对客家文化和方言的认同感和兴趣,同时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教育子女使用客家方言。
其次,传媒机构和社交平台应推动客家方言的普及。
鼓励使用客家方言进行节目制作和社交媒体交流,提高公众对客家方言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客家方言的保护和支持力度。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客家方言的保护和使用,同时建设客家方言的档案和数据库,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支持。
在未来,客家方言的发展趋势可能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客家方言可能会逐渐与其他方言融合。
随着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的加剧,客家方言可能会与周边方言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新的语言形态。
其次,客家方言可能会通过现代科技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更轻松地学习和使用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的双音反切语——关于梅城下市话的调查报告
另 一 个 名 称 一 一 “0 a p 8 话 ” , 意 即 为 哕 里 哕
嗦、听不太清楚的话。据 下市话传承人杨伟煊
先 生 所 述 ,这 个 “0 a p 8 ”字 写 作 “ 叶 ” , 其 根 据是 他所 保存 的一份 转抄 的 《 叶音 字韵 》 ( 关 于 这 份 资 料 的 具体 情 况 ,下 文 再 作 详 细 说 明 ) 。他 认 为 这 本 《 叶音 字 韵 》就 是 记 录 “ 下 市 话 ” 的 材 料 , 因 此 理 所 当 然 , “0 a p 8 话” 就应 该 写作 “ 叶 话 ”。但据 笔者 所查 资料 ,
在 《 梅 县客 家 方 言志 》 ( 1 9 9 4 ) 中 就 收 有
●
姓名
年龄
籍 贯
身份 熟 悉程度
黄童 黄士福 古炼
杨伟煊
8 6 7 6 7 8
梅城 下市角 人 梅城 下市角 人 梅城 下市角 人
退休 剃 梅江 区文化 局退休职 工 梅 县山歌 剧团退休职 工
◆
3 、 反 切 语 与 反 切 既有 一 定 的 关 系 , 又 相
个 字 音 ,而 汉 语 ( 包括 方 言 )又 是 同 音 字居 多 的语 言 , 因此 表 示 不 同意 义 的 同音 字 也许 都 采 用相 同 的两 个 音节 来拼 合 。为 避 免 交 流故 障 , 需要 相 互 交 流 的双 方结 合 前 后 字 来理 解 , 即 以 词语 或 语句 的形 式方 能 明确 所 交流 的 内容 。 鉴 于 下市 话 是 反切 语 的一种 ,我 们根 据 上 述 对 于 反 切 语 的 性质 和 特 点 的阐 述 ,把 下市 话
二 、下市话 的别称 、性质及作 用
客家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一、前言客家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南方地区。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为了深入了解客家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调研,对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二、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首先来到了广东省梅州市,这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在当地的导游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客家围屋、土楼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了解了客家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
我们还参观了客家博物馆,了解了客家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2. 访谈调研在梅州市,我们采访了多位客家人,包括当地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和普通居民。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客家人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还调研了当地的经济状况、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情况。
3. 社会实践活动在梅州市期间,我们还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支教、扶贫帮困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客家人的生产生活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研,我们了解到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具有以下特点:(1)以农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商业。
(2)居住环境独特,以围屋、土楼等为代表。
(3)重视家族观念和宗族组织。
(4)崇尚文化教育,重视子女的教育。
2. 了解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具有以下特点:(1)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客家人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2)客家音乐:客家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山歌、戏曲等。
(3)客家民俗:客家民俗丰富多彩,如舞龙、舞狮、庙会等。
(4)客家饮食:客家饮食具有独特的风味,如盐焗鸡、炖汤等。
3. 探讨客家人的社会发展客家人的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经济逐渐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社会稳定,治安良好。
(3)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人才辈出。
(4)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梅州客家方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
&学教育2。
1808梅州客家方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分裊杆刘車抵毛政才内容摘要:梅州话被称为客家方言的“标准语”,具有特殊的交流沟通、文化传承、文化认同等多重价值,但是 在调查发现其处于逐渐萎缩的不利境地,需给予加大传承保护、创新发展的力度。
本文在简要概括了梅州客家方 言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变革造成的冲击和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创新中遇到的瓶颈出发,针对性的分析了其越 发式微的原因,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梅州客家方言传承保护路径探索客家属汉族的七大民系之一,其历经五次大规模南迁,杂融 了畲、峒等山区少数民族等形成 的民系,主讲语言为客家语,是汉 语七大方言之一。
同时,它也是客 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之一。
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闽西和赣 南等地区。
由于梅州被称为“天下 客都”,梅州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 的典型代表,梅州话也顺理成章 成为客家话的典型代表。
目前学 界关于梅州客家方言调査研究的 成果已有不少,本文重点关注现 代世情、国情下客家方言传承、保 护、发展、创新中遇到的瓶颈及其 解决路径等。
一.梅州客家方言生存现状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世界,需要多样性的文化支撑。
方言是 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方言 即捍卫乡土文化。
然而,随着时代 发展、社会变革,方言文化出现衰 微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梅州客家 方言也不例外。
虽然梅州客家学 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受到众多文 史学者的追捧,但是其传承发展 仍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性难题。
而 隐藏在梅州客家方言之中的客语、客家山歌、客家戏曲、客家民 俗等文化瑰宝,也随着时间而慢 慢地流失,从而导致梅州客家方 言的文化孤岛出现。
梅州位于闽、粤、赣三省交汇处,下辖两区一市 五县,即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属经济欠发达的粤东山 区。
以此为基础将梅州客家方言024分为“嘉应小片和兴华小片。
嘉应小片包括梅州市区、梅县、蕉岭、平远。
梅州客家方言调查研究概况
张维耿: ∀客方言区的江 湖话 # ( ∀客家方言 研 究 #,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 )
田志军: ∀ 16世纪 的兴宁客家方言 # ( ∀江西教 育学院学报 #, 2009年第 2期 )
田志 军: ∀祝 枝山 和 客 家 方 言 # ( ∀中 国 地 方 志 #, 2009年第 9期 )
新中国成立 以后, 随 着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 和汉语规范化三大语言政策的深入贯彻, 以及整个
语言研究水平的提高, 梅州客家方言研究进入了一 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 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欣 欣向荣的景象, 具体表现在五 十多年来, 研究 队伍 不断壮大, 研究的内容系统全 面, 涉及的地域 面广 点多, 所获成果丰硕, 解决了一些前人没有解 决的 问题。在此前, 梅州客家方言基本上只有少数学者 做些点缀性的研究, 而现在打 破了这种局面, 出现 了一大批客家方言研究者, 除 了大陆学者, 还 有不 少港台地区和海外学者, 包括国外汉学家, 成果多, 简要介绍如下:
如今的丰顺、大埔等县地, 都是操客话的地区。可见 当时不但形成了潮州和梅州两个方言区, 而且其地域 分布与今日之状况大体相似。据此可以推断, 早在宋 代客家方言就形成。[ 2]
明 代出 现了关 于客家 方言的 更明确 的记载。 嘉靖年间编修的 ∀惠州府志 #就有相关内容, 该书在 记载当时长乐、兴宁一带的民间方言、风俗时曾说:
欣向荣的景象具体表现在五十多年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的内容系统全面涉及的地域面广二近现代以来的调查研究点多所获成果丰硕解决了一些前人没有解决的真正意义上的客家方言研究始于嘉庆初年镇问题
第 28卷 第 7期 2010年 7月
梅州市中学生客家方言使用情况调查
梅州市中学生客家方言使用情况调查作者:陈思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2期摘要:城市语言调查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城市语言调查的基本理论,并结合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梅州市42名中学生的语言背景、语言态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梅州当地客家方言占据强势地位,并且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和传承。
关键词:客家方言;语言调查;中学生一、调查背景随着梅州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在此处的客家本地居民其语言生活是否发生了变化?他们对待客家方言、粤方言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又是怎样的?我们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同时在聊天中观察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最后对调查结果作出了初步的分析。
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1)调查基本情况2017年夏天广东梅州当地举办了一次夏令营活动,借此机会,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夏令营中的42名中学生发放我们设计的城市语言调查问卷。
我们选取青少年进行城市语言(方言)使用情况调查的原因是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生的语言力量,他们所使用的语言能够反应当下城市语言生活最鲜活、最真实的一面。
此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共41份。
调查发现其中部分被调查对象读书较晚,他们的年龄与所读年级并不像一般的大城市中学生那样统一,所以我们在统计时忽略他们所在年级,而以年龄段的区别来进行比较。
此次调查对象的民族全部为汉族,因此民族背景对客家方言的影响在此不做讨论。
本文就调查对象个人信息中存在较大差异的选项进行分析。
调查对象的性别和年龄。
本次调查女性多于男性。
其中女性27人,占65.85%,男性14人,占34.15%。
他们的年龄从12~21岁不等,其中15~17岁人数最多,共34人,占总数的82.93%;12~14岁共4人,占9.76%;18~21岁共3人,占7.32%。
调查对象的出生地和居住地。
本次被调查的中学生主要出生在梅州市梅县,达到37人,占总数的90.24%;来自梅江区的有4人,占9.76%。
而他们的居住地也集中于梅县,其中35人住在梅县,占总数的85.37%,6人住在梅江区,占14.63%。
梅县方言监测评估报告
先后 自北 而南地 迁徙 。到了宋末 ,其迁
徙 规 模 更 大 , 人 数 亦 更 多 。 考 查 梅 州 各
梅州 市政 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中心 , 为 梅 州 市 直辖 县 级 区 。梅 江 区 面 积 为 2 7 7 方公里 ,现辖3 9. 平 9 个街道 ( 南、 江
西 郊 、 金 山 )、 3 镇 ( 沙 、 城 北 、 个 长
三角 ) 4 、5 个村 民委 员会# 3 个社 区委 n9 员 会 。 2 0 年末 全 区 户 籍 人 口3 . 万 09 14 9
人。
某些 因素 ,从而形成 了今天复 杂纷繁 、
梅县位 于广东省东北部 ,梅 州市 中 丰富 多彩 的梅县方言 。
商 匿 圆
东部 ,东北 与福建 上杭 、永 定县接壤 , 东 西 宽7 公里 ,南 北 长 l 0 0 1 公里 ,地 处
区 ”。虽然梅县方 言区 内除了本 乡本 土
的 梅 县 人 外 ,还 有 来 自兴 宁 、 五 华 、蕉 岭 、平 远 、 丰 顺 、 大 埔 甚 至 其 他 省 、 市
远 、大埔 、五华、丰顺 ) 一市 ( 兴宁 )
一
的 客家人或非 客家人 ,但 由于很 多定居 于 该 地 的 人 都 会 尝试 学 习 、使 用 梅 县
江 、 石 扇 、城 东 、 白渡 、松 源 、 隆 文 、 桃 尧 、 松 口 、 雁 洋 、 丙 村 、 西 阳 、 梅
公里 内所 讲 的梅县话 为标准音 。梅县话
是 客 家 人 公 认 的 纯 正 客 家 话 , 中 央 人 民 广 播 电 台 客 家 话 播 音 员 大 都 选 自梅 城 方
县。清雍正十 一年 ( 7 3 ) 1 3 年 升为 直隶
关于梅州客家山歌的调查报告
关于梅州客家山歌的调查报告“客家山歌进传扬 条条唱出情意长 条条唱出郎心事 声声唱出妹心肠。
”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 它继承了《诗经·国风》的风格 世代相传。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瑰宝。
山歌,即民歌中之一种。
据史料记载,唐代始有山歌之称,而梅州民间流传的歌仙"刘三妹的故事"也发生在唐代神龙年间,可知客家山歌之盛行,正是其时。
客家山歌深受春秋末年成集的《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影响,后随客家人的迁徙,受畲、瑶等土著人的歌谣的影响。
梅州客家山歌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
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梅州客家山歌是梅州市境内6梅州客家山歌是梅州市境内6县1市1区近500万人口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播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
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
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
梅州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
梅州客家山歌有数万首歌词流传于民间,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情歌、其他生活歌和儿歌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
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梅州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
客家山歌基本是四句七字体,每首山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曲调丰富,大致有山歌号子、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字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可我长大了梅州客家话怎讲
可我长大了梅州客家话怎讲摘要:1.梅州客家话的起源与发展背景2.梅州客家话的特点及方言词汇3.学习梅州客家话的方法与实用场景4.推广梅州客家话的意义与价值正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会对家乡的方言产生更多的兴趣。
梅州客家话,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方言,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
本文将从梅州客家话的起源、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实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这一方言。
一、梅州客家话的起源与发展背景梅州客家话源于中国古代的中原雅音,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徙,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梅州客家话。
在梅州地区,客家话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梅州客家话的特点及方言词汇梅州客家话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发音、词汇和语法都与其他方言有所不同。
例如,梅州客家话中的“子”字,可以用来表示小、少、年轻等含义。
此外,梅州客家话中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词汇,如“跋葛”(意为麻烦)、“啰嗦”(意为唠叨)等。
三、学习梅州客家话的方法与实用场景学习梅州客家话,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发音规则,多听、多说、多练习。
此外,可以通过阅读方言文学作品、观看方言影视作品、参加方言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梅州客家话水平。
在实际生活中,与梅州地区的亲友交流、参加当地的客家文化活动等,都是练习梅州客家话的好机会。
四、推广梅州客家话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梅州客家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间智慧。
推广梅州客家话,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
同时,掌握梅州客家话也有助于人际交往,拓宽人际沟通渠道,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总之,学习梅州客家话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梅州客家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客家方言研究的喜与忧_几位专家谈客家方言研究现状
[收稿日期]2001-02-21[作者简介]曹冲(1962—),男,广东梅县人,梅州人民广播电台。
第19卷 第2期 2001年4月 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OU RNAL O F J I A Y I N G UN I V ER S IT Y (Ph il o sophy &Social Sciences ) V o l .19 N o.2 A p r .2001客家方言研究的喜与忧——几位专家谈客家方言研究现状○曹冲(梅州人民广播电台,广东梅州514000) [摘 要]从20世纪开始,就有学者对客家及客家方言进行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地的客家研究机构对客家方言的研究更是向纵深发展。
客家方言研讨会也多次召开,研究客家方言的专家学者,也不断有自己的研究成果面世。
但专家们认为:客家方言的研究,比起粤方言、闽方言的研究成果,还是落后了。
[关键词]客家方言;研究成果;专家;研讨会;现状[中图分类号]H 17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642X (2001)02-0114-02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汉族中的重要民系,人们对客家及客家方言的研究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
特别是20世纪以来,对客家的研究此起彼伏,相当热闹,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客家学。
对于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文化的传统、客家语言、客家多姿多彩的习俗民情及至客家子孙在海外如何成功创业等,都不断有学者进行研究探讨。
其中关于客家方言的讨论和研究更是沸沸扬扬,这门新兴的客家学牵动着越来越多客家学者的心。
众所周知,客家方言通行的地域很广,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方言。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其中最集中的是广东东北部(梅州地区)、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这些地区自然也就是客家方言最集中的地方。
客家方言一向以广东梅县客家话作为代表,梅县语音被各地客家人认为是“标准客家话”。
另外,由于广东客家的县数在全国客家县(市)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广东理应在客家方言的调查研究中多下功夫、多出成果。
梅县民间客家山歌现状调查研究
梅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 民政府、中共梅县县委所在地,是梅州市的政治、经济、 文化、交通的中心。梅县下面还包括1 8 个乡镇,分别是: 程江镇、石扇镇、城东镇、白渡镇、松源镇、隆文镇、桃 尧镇、松口镇、雁洋镇、丙村镇、西阳镇、梅南镇、水车 镇、畲江镇、南口镇、石坑镇、大坪镇、梅西镇。梅县是 我国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这里的人们一向爱唱山歌,其唱 客 家 山 歌 的 历 史 源 远 流 长 , 故 素 有“ 山 歌 之 乡 ”的 美 誉 。 在 过去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业社会里,山歌是当地人最普及 的娱乐项目。最近几年,由于梅县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地 居民的娱乐项目开始丰富了起来。曾经作为当地人唯一娱 乐方式的山歌,在当代开始受到了冷落。但是它并没有消 亡,而是在当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变迁着。
从上述访谈可以看出,这些老年 才开始学习山歌的民间歌手的传承特 点有:1 、要有文化、识字、记性好; 2 、要先有一定的歌词积累;3 、有老 歌手的指导;4 、要敢于经常和人对山 歌。
2 . 2 协会歌手 协会歌手是指在民间以唱山歌为 职业的歌手。笔者前面介绍过在梅江 公园和松口山歌协会里演唱的歌手都 属于这个范畴。其活动方式特点有: 1 、有固定的演唱地点和演唱时间。 2 、有自己的组织和固定的歌手,而且 形成了一定的制度—— 不论是梅江公 园还是松口山歌协会都规定组织的成 员在某个时间段必需在固定的地点参 加山歌活动。3 、虽然是民间组织,但 是经常和政府的文化机构有联系,进 行“ 官 民 合 作 ”。 4 、 他 们 所 演 唱 的 山 歌内容不以个人喜好为依据,而是依 据政府的审美观来筛选的。 协会歌手们的传承任务是由协会 里一些在旧社会就已经学会唱山歌的 歌手来担负的。老歌手传授山歌的方 式和上述民间歌手学习山歌的方式大 致相同,都是先背歌册上的唱词,再 跟随老歌手学唱,待逐渐熟练掌握以 后 才 学“ 尾 驳 尾 ”。 三、听众现状 关于普通民众对于上述民间歌 手、协会歌手的演唱评价, 笔者和几 位听众都有过讨论: 笔 者 :“ 黄 婆 , 你 喜 欢 这 里 的 山 歌吗?” 黄 :“ 喜 欢 啊 。 十 分 展 听 1 0 。 ” 笔 者 :“ 你 有 没 有 去 其 他 地 方 听 山歌啊?” 黄 :“ 以 前 哪 里 都 去 , 但 是 听 人 说这里过好听就来了,听了就不想走 了。” 笔 者 :“ 这 里 怎 么 个 好 呢 ? ”
古汉语的活化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兼论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的缘由
古汉语的活化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兼论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的缘由古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古汉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只在文学作品、历史研究以及古代语境中得到活化。
然而,在我国的客家地区,特别是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古汉语仍然保留着活化的痕迹,成为了古汉语的活化石。
本文将从客家方言的特点和梅县话的发展缘由入手,探讨古汉语在客家地区的活化现象。
古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的标准语言,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交流和书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变化,古汉语逐渐演化为现代汉语的基础。
现代汉语具有更加丰富和灵活的表达方式,但同时也失去了古汉语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然而,在我国的客家地区,古汉语的活化现象显著。
客家方言作为汉语的一个分支,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客家方言充满了古汉语的痕迹,保留了古代汉字的读音和词汇,使得古汉语在客家方言中得以继续存在并得到传承。
而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更是古汉语活化的典型。
梅县话是一种在广东省梅州市境内广泛使用的方言,它是客家话的一种变体。
梅县话在结构和语音上更接近于古汉语,保留了古代汉字的音韵和读音规律,将古汉语的韵味和特点传承下来。
例如,在梅县话中,“兔(tù)”读音与古汉语“图(tú)”相同,“白(bái)”读音与古汉语“伯(bó)”相同。
这些共通点使得梅县话成为古汉语活化的代表。
为什么在客家地区的方言中保留了古汉语的活化现象?这与客家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关。
客家人是中国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面临了许多迁徙和流动。
这些移民经历使得客家人在各地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并且对外界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古汉语作为客家人的语言根基得以保存,通过后代的传承和使用,成为了客家地区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方言调查报告作文范文
客家方言调查报告作文范文一、调查背景客家方言是中国方言的主要分支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由于客家族群的迁徙与交流,客家方言不仅在华南地区广泛使用,也在其他大中城市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为了深入了解客家方言的使用情况、文化内涵以及语言特点,本报告开展了一项客家方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调查对象:选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等的调查对象,以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客家方言的使用情况。
2. 调查内容:问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调查对象是否说客家方言、学习方言的原因、方言使用频率、方言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 调查方式:为了方便调查对象填写问卷,我们采用了线上调查的方式,通过社交媒体、邮箱等渠道,发送问卷链接并收集回复。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经过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主要的调查结果:1. 方言使用情况:在受访者中,约有70%的人会说客家方言。
其中,在广东地区方言使用率最高,达到85%;而福建地区的方言使用率最低,仅为45%。
2. 学习方言的原因:当问及学习方言的原因时,超过80%的人选择了"文化传承"。
这显示出人们对于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视。
3. 方言使用频率:近半数(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都会使用客家方言进行日常交流,而有28%的人表示他们偶尔使用方言,大约有15%的人表示他们很少使用方言。
4. 方言与身份认同:对于方言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接近60%的受访者认为方言是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30%的人表示方言对他们的身份认同影响不大。
四、调查结论本次调查表明,客家方言在华南地区仍然有较高的使用率,并且受到许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虽然在一些地区,客家方言的使用率较低,但通过相关的文化传承和促进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梅县客家方言概况
梅县客家方言概况财经传媒系汉语言文学(经济秘书)王丽萍141602127摘要:客家方言是中国汉语八大方言之一。
客家先民南迁以后,多在福建西南部、江西东南部和广东东北部为原居住地,定居于偏僻闭塞的山区。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受外来的渗透较少,而且在与当地的畲、瑶等少数民族的交往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保存了客家人固有的文化礼俗,同时也形成了独立的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县话为标准音的。
梅县话属客家方言,而且是客家方言的代表、标准音关键词:梅县客家方言来源、语音、词汇、语法一、梅县客家方言的来源客家先民是中原的华夏民族,在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中,最终形成汉族(华夏族)的一个新民系。
他们的先祖多是因中原战乱等原因而从中原南迁赣南,闽西,粤北地而形成的一个汉族新民系。
一个新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
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
客家人民大多数是从中原迁徙而来的,由于所住地区大部分是山区,帮能保持其传统观念,如文化、礼俗、语言等,但客家人的多次迁徙,在汉语区沿途停留,难免受到其它方言的影响,加上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当今客家话有许多其独特的地方,接下来,将论述的是梅县客家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征。
二、梅县客家方言的语音、语法特点(一)梅县话的声母有17个(包括零声母)b、p、m、f、v、d、t、n、l、z、c、s、g、k、ng(以及ng的变体)、h、零声母梅县话声母特点:1、没有普通话所具有的舌尖后音[zh ch sh]和[r]2、[zh ch sh] 、[g k h]与齐齿呼相拼的字,其声母与普通话里的[j q x]相对应。
3、舌根音[g k]与齐齿呼相拼时,其发音部位有前移现象,与开口呼或合口呼拼合时,发音部位一般不前移。
(二)梅县话的韵母有74个,其中“开(元)尾韵”22个,“鼻尾韵”26个,“塞尾韵”24个,自成音节的“鼻韵”2个。
梅县话的韵母有如下特点:1、没有“撮口呼”。
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
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引言:客家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台湾等地区。
其方言特征独特而丰富,本文将对客家方言特征词进行研究,从词汇的构成、发音、语法等方面来探讨其特点。
一、客家方言特征词的构成客家方言特征词的构成十分独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声母和韵母的变化客家方言中,与普通话相比,声母和韵母的变化较为明显。
例如,“普通话”的“春天”在客家方言中通常发音为“清天”;“普通话”的“中心”在客家方言中则发音为“中兴”。
这种声母和韵母的变化使得客家方言在词汇的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韵味。
2. 声调的变化客家方言的声调变化较多,与其他方言相比声调运用较为灵活。
例如,“普通话”的“饭店”在客家方言中通常发音为“番店”,声调由阳平变为阳上。
这种声调的变化使得客家方言的语音特征更加鲜明。
二、客家方言特征词的发音客家方言的发音特点也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入声的变化在客家方言中,入声的发音规律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例如,“普通话”的“心”字在客家方言中发音为“兴”,其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变化。
“普通话”的“一”字在客家方言中发音为“世”,同样也存在声母和韵母的变化。
这种入声的变化使得客家方言在发音上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
2. 儿化音的出现客家方言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儿化音现象。
例如,“普通话”的“妈妈”在客家方言中发音为“妈咿”;“普通话”的“洋人”在客家方言中发音为“洋儿”等。
这种儿化音的出现增添了客家方言的特色,使其在词汇表达上更加多样化。
三、客家方言特征词的语法客家方言的语法特点也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
1. 重叠结构客家方言中常见的一种词语结构是重叠结构,即在表达某个意义时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词汇。
例如,“普通话”的“好好”在客家方言中发音为“好好好”,其意思仍然是“很好”。
这种重叠结构的特点使得客家方言的语法更加独特。
2. 未定式的变化在客家方言中,动词未定式的变化也较为常见。
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
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汇报人:日期:•调查背景和目的•粤西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粤西客家方言的词汇特点目录•粤西客家方言的语法特点•粤西客家方言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结论和建议01调查背景和目的粤西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粤西地区,包括河源、梅州、惠州等市。
分布地区形成历史语言特点粤西客家方言是客家人在历史上多次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粤西客家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存在明显差异。
030201粤西客家方言简介通过调查了解粤西客家方言的分布、使用情况和语言特点,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提供科学依据。
保护和传承深入了解粤西客家方言,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促进交流粤西客家方言调查可以为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宝贵资料,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学术研究调查目的和意义收集关于粤西客家方言的历史文献、语言资料等,为后续调查提供参考。
文献资料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录音等方式,收集粤西客家方言的使用情况、语音特点、词汇等方面的数据。
实地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提取出粤西客家方言的主要特点和规律。
数据分析将调查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包括粤西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特点、语法结构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
结果呈现研究方法和步骤02粤西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读塞擦音、擦音的,不论平仄,多读送气音:如“同”、“徒”、“文”等字。
古知、彻、澄声母字白读多读为舌尖塞擦音或擦音,如“地、除、池”等字。
古非、敷、奉声母字白读多读为舌根音h,如“福、斧、粉”等字。
古帮、滂、榜、磅、谤、方等声母字多读为双唇塞擦音、擦音,如“榜、磅、谤、方”等字。
输入标题02010403除四邑片以外,多数字的韵尾为n或ng,如“唐、光、纲”等字。
古溪母字和古群母字今读为声母时,相应字的韵母多读为以舌根音h为韵尾的韵母,如“枯(h)、葵(h)”等字。
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保留程度的调查报告
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保留程度的调查报告10级工业工程2班叶洁冰 201041108220 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
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所以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对于研究这个地方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保留这么一种无形的财产,是我们作为人类对历史的尊重跟保护。
为了了解梅州客家地区的风俗习惯保留程度,也为了以后更好的保留我们客家的无形资产,所以做了以下的调查。
主要是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的形式。
为了使调查更具有说服力,我分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于90后的新生代,实地访问是对于老一代的访问,了解。
从而归纳总结客家文化的保留程度。
一、梅州客家的风俗文化的来源。
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
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
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而对于客家而言,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
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
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
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摘要】:客家方言古语词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考释数量有限、考证本字不一、总体研究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客家方言的代表梅县方言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古语词进行专门研究。
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二章,是从音义两方面入手,结合古代文献,对梅县方言古语词进行分类考释。
共考释梅县方言古语词482个,其中“天文”类词语7个;“地理”类词语9个;“时令时间”类词语14个;“农事农具”类词语7个;“植物”类词语6个:“动物”类词语17个:“房舍建筑”类词语5个;“器具用品”类词语16个;“称谓”类词语8个;“亲属”类词语19个;“身体”类词语15个;“疾病医疗”类词语16个;“服饰、穿戴、裁缝”类词语11个;“饮食烹调”类词语14个;“红白大事、风水迷信”类词语34个;“日常生活”类词语17个;“讼事”类词语2个:“交际”类词语20个;“商业钱财”类词语6个;“文体活动”类词语2个;“动作、判断”类词语152个;“性状”类词语52个;“位置”类词语5个;“代词”类词语5个;“量词”类词语7个:“拟声词”类词语3个;“副词、介词、助词等”类词语13个,并查检了这482个古语词在外区方言的表现,同时也随文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古语词当代大型辞书在处理上的失误。
第二部分即第三章是对梅县方言古语词进行总体的研究。
第一节是对梅县方言古语词作历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梅县方言古语词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语词沉积下来的结果;它们在意义和形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从各历史时期古语词的数量比较看,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语词多,隋唐五代时期和宋代的古语词也较多,这跟客家先民的迁徙史有关,也跟客家方言的形成历史有关。
第二节是对梅县方言与外区方言共有的古语词的总体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梅县方言与外区方言有不同数量的共有古语词,其中,与同客家方言关系密切的有历史渊源的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多,与同客家方言关系疏远的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少;与长江以南的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多,特别是与闽语、吴语、粤语、赣语共有的古语词尤多,而与长江以北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少。
客家话的用字调查与探讨
客家话的用字调查与探讨客家话是中国的一种方言,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方言之一。
它是华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的客家人所使用的语言。
客家人是中国的一个民族群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客家话有着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用字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随着大规模城市化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客家话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相比普通话和英语等国际通用语言,客家话的使用者越来越少,使得用字的调查和探讨显得更加重要。
首先,客家话的用字可以通过对其词汇的调查来进行。
客家话的词汇丰富多样,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情感。
在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独特的客家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是其他方言所没有的。
比如,客家话中有很多农业相关的词汇,因为客家人大多是从事农业生产的。
在这方面,客家话的用字更加贴近生活,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其次,客家话的用字也可以通过对其音韵特点的调查来进行。
客家话有独特的音韵体系,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所不同。
客家话的音韵特点主要表现在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上。
在声母上,客家话中有一些特有的辅音,比如“ㄋ”、“ㄌ”等,这些辅音在其他方言中并不常见。
在韵母上,客家话的发音较为独特,有很多近似于双元音的音韵。
最后,客家话的用字还可以通过对其语法结构的调查来进行。
客家话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客家话的语序比较自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
另外,客家话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规则,比如说话时的时态和语气等。
这些语法结构和规则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客家话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综上所述,客家话的用字调查与探讨对于研究和保护客家话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客家话词汇、音韵特点和语法结构的调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客家话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客家话的文化传统。
作为一种珍贵的语言资源,客家话的用字研究不仅是对客家人文化遗产的继承,也是对人类多样化语言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关于梅州客家文化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查报告
序号:编码: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南农业大学选拔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关于梅州客家文化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查报告所在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十那薇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说明1. 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
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用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以内, 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
6.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校团委咨询。
联系电话:85283396,电子邮箱:xtw@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学院专业现学历年级学制 年入学时间作品全称毕业论文题目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单位电话邮政编码申报者情况常住地通讯地址住宅电话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合作者情况资 格 认定学院学籍管理部门意见是否为2009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各类高等院校中国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
□是 □否若是,其学号为: (学院盖章) 年 月 日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否负责人签名:年月日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介绍, 介绍其特点、形成、分布及与其他方言 ( 语 言 )的关系等; 有的是对单点方言面貌作 全面或简 略的介绍; 此外, 还有个别学话手册。如:
谢永昌: ∀古汉语的 活化石 % % % 客 家话 % % % 兼论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缘由 # ( ∀嘉应大学 学报 #, 1997年第 5期 )
摘 要: 梅州市是客家方言的中心区域, 其 方言具有客家方言的 典型特征。梅 州方言 的调查 研究成 果已有 不少, 但多偏重在本地方言事实的介绍 , 且集中在梅县方言, 深度和广 度有限。今后 的调查 研究中, 应特 别重视 比较研
究, 同时应将传统的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关键词: 梅州客家方言; 调查研究; 概况
第 28卷 第 7期 2010年 7月
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JOU RNAL OF JIAY ING UN IVER SITY ( Ph ilosophy & Socia l Sc iences)
V o.l 28 N o. 7 Ju.l 2010
梅州客家方言调查研究概况
温昌衍
(嘉应学院 文学院, 广东 梅州 514015)
言语习俗, 与赣相类。 联系到今天客家方言在汉 语各大方言中与赣方言很近, 可以看出这里所谓的
与赣相类 的方言应该是指客家方言。不过, 该书 并没有具体提到客家方言 材料。同一时期编 修的
∀兴宁县志 #, 在卷三 ∀人事 #部中, 首次列有 方言 一目, 详细记载当时客家地区 的方言特点, 其 中有 关于语音的: 其声大率齐 韵做灰, 庚韵作阳, 如黎 为来, 声 为 商, 石 为 铄 之 类, 与 江 南 同, 乃 出 自 然 ∃∃亦有扬、王不辨之陋。 最重要的是记录了当 时一些词汇: 谓父曰阿爸, 母曰阿姐, 呼 哥嫂辄以 亚先之, 如兄则曰亚哥, 嫂曰亚嫂, 呼小厮曰孻, 呼 儿曰泰, 游乐曰料, 问何物曰骂介, 问何人曰骂堇,
中图分类号: H 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642X ( 2010) 07- 0088- 06
梅州市是客家方言的中心区域, 具有客家方言 的典型特征, 而且对内对外都有扩张, 与它有地缘 关系或移民关系的地方都有它的影响。 ∀中国语言 地图集 #将该区分为嘉应小片和兴华小片: 嘉应小 片包括梅州市 区、梅县、蕉岭、平远, 兴华小片包括 兴宁、大埔、丰顺、五华。从语音和词汇看, 兴华小 片可进一步分为大埔、丰顺片和兴宁、五华片。
饶秉才: ∀客家人怎样学习普通话 # ( 广东人民 出版社, 1957年 )
广东省方言调查指导组: ∀客家人学 习普通话
90
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10年 7月
手册 #, (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58年 ) 此外, 袁家骅 ∀汉语方言概要 # ( 文字改革出版
社 1983)、翟时雨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 # ( 西南师 范大学出版社 1986) 、詹伯慧 ∀汉语 方言及方言调 查 #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李新魁 ∀广东的方言 # (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4) 等通论性著作中都有关于 梅州客家方言 特别是梅县客家方言的概论性的介 绍。熊正辉 ∀广东方言的分区 # ( ∀方言 #1987年第 2 期 ) 及伍巍、詹伯慧 ∀广东省的汉语方言 # ( ∀方言 # 2008年第 2期 ) 中则有梅州客家方言的特点及归属 的介绍。
梅县话是客家方 言的代表, 是客家方言 的 标 准语 , 是不少外地客 家人维持或仿效的对象。其 中原因有三: 一是梅县是客家先民入粤定居较早的 地区, 并始终维持着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州府的地 位。二是梅县所在的嘉应州, 一直是粤东地区重要 的州府之一。三是近代的几百年间, 许多地方的客 家人, 是梅县 一带 居民迁 移出 去的。 在他 们心目 中, 梅县始终维持着近代客家主要聚散地或祖居地 的地位。[ 1]
第 28卷第 7期
温昌衍 梅州客家方言调查研究概况
89
无曰冇, 移近曰埋, 其不检 者曰散子, 其呼溪曰开, 岭曰两 。[ 3] 这表明当时的人已经注意到客家方言 词汇的特殊性。
二、近现代 以来的调查研究
真正意义上的客家方言研究始 于嘉庆初年镇 平人 (今蕉岭 )黄钊的 ∀石窟一徵 #, 该书从考证词语 的历史渊源角度出发, 辑录了四百多个词语。光绪 24年温仲 和以此 书作底 本编成 ∀嘉应州 志 #卷七 ∀方言 #。光绪 33 年杨恭桓撰 ∀客话本字 #, 考证了 一千四百多字。清末学者章太炎又据此及上述 ∀嘉 应州志 #卷七 ∀方言 #疏补选编为 ∀岭外三州语 #, 附 于 ∀新方言 #之后。而集前面诸书之大成者则为民 国初年罗翙云的 ∀客方言 #, 全书按义类分释词、释 言、释亲、释形体、释宫室、释饮食、释服用、释天、释 地、释草木、释鱼虫、释鸟兽等十二卷, 征引颇详, 为 后人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方言和 文献材料。但由 于他同样滥用了通转原则, 加上没有充分的材料佐 证, 有的材料亦有穿凿附会之嫌。
(二 )语音研究 这类著述对梅州客家方言的语音或语音中的某 个方面作全面的论述。有的侧重于共时描写与分析, 有的进行比较研究 (横向比较或古今比较 ) , 有的编 写方言字典并作相关研究, 有的录制音档。如: 李作南: ∀北京语音和广东北部客家方言在声韵 调上的比较 # ( ∀方言与普通话集刊 #, 1958年第 4期 ) 何 炯: ∀以梅县方言为代表的客家话与北京语音 的对应规律#( ∀方言与普通话集刊# , 1958年第 4期 ) 李富才: ∀粤东桃源话的特殊变调规律 # ( ∀中国 语文 #, 1959年第 8期 ) 饶秉才: ∀普通话、广州话、客家话、潮州话音节 比较 # ( 陈恩泉主编 ∀双语双方言 #, 中山大学出版 社, 1989年 ) 饶秉才: ∀兴宁县客家话声母与中古音声母比 较 # ( ∀语言研究 #, 1994年增刊 ) 饶秉才: ∀兴宁县客家话韵母与中古音韵母比 较 % % % 兴宁县客家话韵母研究系列之三 # ( ∀语言研 究 #, 1996年增刊 ) 黄雪贞: ∀梅县客家话语音特点 # ( ∀方言 #, 1992 年第 4期 ) 余伯禧: ∀梅县方言的文白异读 # ( ∀韶关大学学 报 #, 1994年 1期 ) 李惠昌: ∀客方言五华话 廉 、 寻 二字的白 读音 # ( ∀客家纵横 #1994年增刊; ∀语文研究 #, 1994 年第 3期 ) 李惠昌: ∀五华话 古次浊声 母字的 声调演 变 # ( ∀汕头大学学报 #, 1996年第 6期 ) 吉川雅之: ∀大埔客家话语音特点简介 # ( ∀客家 方言研究 #,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 ) 高 然: ∀广东丰顺客家方言的分布及其音韵特 征 # ( ∀客家方言研究 #,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 )
温昌衍, 温美姬: ∀黄遵宪与客家方言 # ( ∀韶关 大学学报 #, 2000年增刊 )
张维耿: ∀客方言区的江 湖话 # ( ∀客家方言 研 究 #,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 )
田志军: ∀ 16世纪 的兴宁客家方言 # ( ∀江西教 育学院学报 #, 2009年第 2期 )
田志 军: ∀祝 枝山 和 客 家 方 言 # ( ∀中 国 地 方 志 #, 2009年第 9期 )
新中国成立 以后, 随 着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 和汉语规范化三大语言政策的深入贯彻, 以及整个
语言研究水平的提高, 梅州客家方言研究进入了一 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 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欣 欣向荣的景象, 具体表现在五 十多年来, 研究 队伍 不断壮大, 研究的内容系统全 面, 涉及的地域 面广 点多, 所获成果丰硕, 解决了一些前人没有解 决的 问题。在此前, 梅州客家方言基本上只有少数学者 做些点缀性的研究, 而现在打 破了这种局面, 出现 了一大批客家方言研究者, 除 了大陆学者, 还 有不 少港台地区和海外学者, 包括国外汉学家, 成果多, 简要介绍如下:
关于梅州客家方言调查研究的成果已有不少, 本文对此进行综合介绍。!
一、文献中 的有关记载
早在宋代, 属于今客家大本营区的梅州和汀州地 区的方言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可以作为证据的史 料有以下两个: 第一, ∀永乐大典 #卷 7895引宋代某氏
收稿日期: 2010- 04- 14 基金项目: 广东省普通 高校人文社 会科学重 点研究基地 重大 项目 ( 06JDXM 008); 广东省 211工程 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子项目 ( GDU FS211- 2- 038)。 作 者 简 介: 温 昌 衍 ( 1970 - ), 男, 江 西 石 城 人, 教 授, 博 士 ( 后 ), 主要 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客家方言研究。
总的来说, 上述有关研究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 客家方 言 词 汇 研 究, 运 用 的 是 传 统 的 训 释 与 考 证法。
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是在二十世 纪二十年代后 期受西方现代 语言学和国内兴起的汉语方言调查 的影响而出现的。客家方 言调查研究因此进入了 新时期。研究者在详细描 写的同时开始用音标注 音, 如 继 1926 年高本 汉 ∀中国音 韵学研究 #和 D. M aclver∀客英大字典 #以后, 在朱希祖、曾运乾 1933 年于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发表 ∀审查客家方 言报告书 #的相近时期, 罗香林出版了 ∀客家研究导 论 #, 这是一部较早较有系统地论及兴宁客家方言 的著作。该书第四章使用 国际音标并与注音字母 和罗马字母对照, 着重描写了兴 宁的声韵调系统, 并逐一与 ∀广韵 #比较, 列出各声韵所辖的内容, 大体 上反映了兴宁的语音面貌。但 语音材料很少, 叙述 也不够完备, 音标用得很乱 [ 4 ]。罗书以后, 1935年 王力先生的 ∀中国音韵学 #第七章所记录的是客家方 言的代表梅县音系, 它是根据高本汉 ∀方音字典 #和 Ch. Rey的 D ictionaire ch iino is- frana is dialecte H acka 并结合自己的调查形成的。此外 1942年张资平 ∀粤 音与客音之比较 #也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