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倾向综述
提出时间管理倾向概念
![提出时间管理倾向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72ec7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a.png)
提出时间管理倾向概念引言时间管理是指我们对时间的有效利用和规划。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好的时间管理技巧对人们个人和职业生活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每个人的时间管理方式和倾向都有所不同。
本文将提出时间管理倾向概念,并探讨其对个人时间管理的影响。
时间管理倾向概念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对时间管理行为的偏好和倾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时间管理倾向,并且这些倾向可能会受到个体的性格、工作要求、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了解时间管理倾向,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时间管理习惯并制定相应的时间管理策略。
常见的时间管理倾向1.计划型倾向:计划型倾向的人倾向于提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并遵循计划执行任务。
他们喜欢有序和安排,并擅长预测时间需求。
这种倾向的人通常是高度组织和自律的人。
2.即兴型倾向:即兴型倾向的人喜欢灵活应变,更注重当下的需求和心情。
他们不喜欢受限制和束缚,并且善于应对突发状况。
这种倾向的人通常富有创造力和灵感。
3.纪律型倾向:纪律型倾向的人非常注重遵守时间规则和约束。
他们喜欢按时完成任务,并且对时间有很高的敏感度。
这种倾向的人通常是有责任心和纪律性的人。
4.松散型倾向:松散型倾向的人对时间没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
他们喜欢自由自在地安排时间,并且通常会有较高的弹性和容错性。
这种倾向的人通常喜欢享受生活和自我放松。
时间管理倾向对个人的影响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可以对他们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
•工作效率:理解自己的时间管理倾向可以帮助个体发现他们的优势和弱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计划型倾向的人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任务,而即兴型倾向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
•工作满意度: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密切相关。
一个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管理倾向安排工作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
•时间压力:对时间管理倾向的了解有助于个体减轻时间压力。
根据自己的倾向制定合理的时间管理计划,可以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减少时间上的压力。
国内网络成瘾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成瘾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4b3ddbe65ce0508763213d1.png)
2012年第0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9,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9期)Total No .309收稿日期:2012—06—09作者简介:于心美(1986—),女,吉林松原人。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咨询心理学。
国内网络成瘾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综述于心美(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摘要:网络成瘾是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
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
本文探讨网络成瘾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网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网民;网络成瘾;时间管理倾向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145—02一、网络成瘾的概念关于网络成瘾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都停留在描述阶段,并没有统一的准确概念。
一直以来,学术界比较认可和应用比较广泛的网络成瘾概念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Goldberg 提出的。
1994年,他宣称自己在临床上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并把它命名为IAD ,是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
[1]2008年11月8日,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认为在医学领域,网络游戏成瘾属于精神病范畴,并且在《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中指出: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符合一些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同时对时间的控制能力较差,可判定为网络成瘾。
二、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在国内,黄希庭和张志杰最先对时间管理倾向作出了界定,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具有网状的心理结构特点,主要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
时间管理的综合概述
![时间管理的综合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d1869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c.png)
时间管理的综合概述时间管理是指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一种管理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时间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管理的资源。
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家庭主妇还是企业经理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压力和实现个人目标。
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让时间支配自己。
一个好的时间管理者能够高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合理地分配精力和资源,从而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时间管理需要掌握以下关键技巧:1. 建立明确的目标:制定明确的目标是时间管理的基础。
一个好的目标应该具有可量化、可达到和有时限的特点。
通过确立明确的目标,可以更容易地向前推进并确定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2. 制定优先级:将任务和活动按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排序,从而确定优先级。
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往往容易被忽视,但这些任务往往对个人和职业发展具有长期影响。
3. 制定计划:将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计划和步骤。
制定清晰的计划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时间,避免拖延和无效的浪费。
4. 避免时间陷阱:诸如社交媒体、电子邮件、手机等科技工具对时间的过度消耗常常使人们分心和效率下降。
要保持专注,可以采取禁用这些工具、设置专注时间段或限制使用时间的方法。
5. 学会说“不”:一个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是分散注意力,经常接受他人的请求和干扰。
学会拒绝那些与目标无关或容易影响自己工作进度的事情,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一步。
6. 分配时间块:将不同类型的任务分配到特定的时间块中。
例如,将重要且需要专注的任务分配给高效的工作时段,将常规的任务分配给低效的时段。
7. 建立健康的工作和生活平衡:时间管理不仅涉及工作,还包括个人生活的管理。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身心健康,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时间管理对个人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压力、实现目标并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时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时间管理者。
时间管理是现代社会中极其重要的一项技能,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规划自己的时间,以便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时间管理总结汇报
![时间管理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bfe9f0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d.png)
时间管理总结汇报
时间管理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
活中,都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意识到时间管理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在工作中,我会根据每天的任务和工作重点,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表,将工作
分解成小任务,并合理安排时间。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
可以避免因为任务过多而导致的焦虑和压力。
其次,我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
在过去,我常常会因为某个任
务耗费过多时间,而导致其他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现在,我会根据
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个任务都能得到
充分的关注和完成。
另外,我也意识到了时间管理需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和坚持力。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干扰和诱惑,比如社交媒体、聊天等,
这些都会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我会尽量避免这些干扰,保持专注,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我也会定期进行时间管理的总结和反思。
我会回顾过去的时间管理情况,分析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然后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时间管理策略。
通过这段时间的总结和汇报,我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管理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
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综述
![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3cf7ec9b9f3f90f76c61bee.png)
文_学术探讨334对时间管理的研究一直都备受关注,国外研究者对时间管理的研究首先集中在管理学角度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著名学者Britton 和Macan 等从心理学角度对时间管理开展了研究,而Britton 和Glynn 则提出了时间管理的理论模型,紧接着Britton、Tesser、Macan 等人开发了测量工具。
我国学者黄希庭、张志杰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于2001年首次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提出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及三维模型结构。
一、时间管理倾向的定义及结构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倾向。
黄希庭等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组成。
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它通常充满情感色彩,对个体驾驭时间具有动力或导向作用。
时间价值感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
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通过一系列外显活动来体现,例如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
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人格特征。
二、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现状自黄希庭等人提出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以相关的实证研究居多。
首先,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石贵莹,周明洁(2016)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监控观越强,学生对其学习生活的管理能力也就越强,学习生活有了计划和管理,学生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困难与挑战,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相应地减少。
陈红,杨艳(2016),辛勇等(2016)也分别证实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陈世民等(2011)研究证实,时间管理倾向在大学生压力与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
杜丽等(2012)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班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与焦虑呈负相关。
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文献综述
![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05ded67011ca300a6c3907a.png)
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的现状与思考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行管2班朱昕晔学号:201207064059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
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课余时间的增多,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与利用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有研究显示,我国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年的上课时间约为190天,闲暇时间约为170天,闲暇时间几乎占到了全年天数的45%。
大量的自由时间对于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部分学生能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知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久而久之,将会形成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有学者[1]曾对多所高校多名大学生进行过业余时间行为倾向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业余时间行为呈多元化和积极向上的特点,但在毫无意义的行为取向中消磨时光者也不乏其人。
可见,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安排好课余时间,处理好学习、生活的关系。
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管理其课余时间,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拟就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利用的现状做一简短的综述。
1.大学生业余时间构成研究张氏[2]采用随机问卷的形式研究了某大学900名学生,分析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情况,结果表明,其中53%的学生每周上课时间为20-30小时。
计算平均为27.5 小时,除去每天正常8 小时的睡眠时间,1.5 小时的用餐时间,课余时间约有74小时。
安氏[3]亦采用随机抽查问卷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
对比男生和女生所拥有的时间,平均每周的课余时间少于15小时的人数中女生所占的比例要比男生多。
相反,多于15小时的人数中男生的比例却比女生多。
更为突出的是,有14%的男生课余时间在20小时以上,而有这么多课余时间的女生只占了5%。
唐氏[4]使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认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3个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
时间管理倾向综述研究
![时间管理倾向综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6611145022aaea988f0f9b.png)
时间管理倾向综述研究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时间管理倾向综述研究摘要:时间管理倾向研究是当前青少年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溯,介绍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结构等理论问题以及经验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对未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的初步展望。
关键词: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成长中图分类号:C913 . 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时间管理,已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等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时间管理是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
而对时间进行的合理计划与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
它将直接影响一个成熟个体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效率,也是个体人格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何伟强等,2001) 0当今社会和经济急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生活的节奏逐渐加快。
人们的压力不断増大。
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对青少年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青少年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也需要不断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青年人才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心理学家指出。
应该加强对青少年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这是因为时间管理能力在个体成才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它是生命历程的组成形式,人生就是由一分一秒的时间所组成。
•时间就是生命'虽然曰渐植人人心。
但是由于个体对时间管理存在的差异,其人生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
时间可以使一个人在青春年华里成就爭业,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可以使年轻人转眼间走向老年,终生一无所成。
因此,青少年要想成才和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有关青少年问题研究遵循的都是一种回溯式的研究范式(Werner 0 1992) 0即在问题发生后,从青少年过去的成长经历中寻找可能导致其行为或心理偏差的因素•如家庭遗弃、父母离异、交友不慎、辍学失业等。
时间管理倾向综述研究
![时间管理倾向综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4c4e7105087632301212bf.png)
时间管理倾向综述研究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时间管理倾向综述研究摘要:时间管理倾向研究是当前青少年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溯,介绍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结构等理论问题以及经验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对未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的初步展望。
关键词: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成长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
“时间管理”已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等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时间管理是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
而对时间进行的合理计划与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
它将直接影响一个成熟个体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效率,也是个体人格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何伟强等,2004)。
当今社会和经济急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生活的节奏逐渐加快。
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大。
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对青少年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青少年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也需要不断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青年人才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心理学家指出。
应该加强对青少年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这是因为时间管理能力在个体成才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它是生命历程的组成形式,人生就是由一分一秒的时间所组成。
“时间就是生命”虽然日渐植人人心。
但是由于个体对时间管理存在的差异,其人生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
时间可以使一个人在青春年华里成就事业,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可以使年轻人转眼间走向老年,终生一无所成。
因此,青少年要想成才和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有关青少年问题研究遵循的都是一种回溯式的研究范式(Werner。
1992)。
即在问题发生后,从青少年过去的成长经历中寻找可能导致其行为或心理偏差的因素.如家庭遗弃、父母离异、交友不慎、辍学失业等。
时间管理倾向述评总结
![时间管理倾向述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02286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8.png)
时间管理倾向述评总结引言时间管理是指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从而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对于个人和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时间管理的倾向进行述评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时间管理习惯,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思考。
分析和评价1. 精确性倾向精确性倾向是指对时间的严格约束和精确控制。
这种倾向的人通常守时并强调效率。
他们善于安排任务和制定时间表,注重规划和计划,能够准确估算任务所需的时间,并按时完成任务。
然而,过分追求精确性可能导致过度控制和过度紧张,造成压力和焦虑。
因此,对于精确性倾向的个体,需要适度调整,保持工作生活的平衡。
2. 弹性倾向弹性倾向是指对时间灵活处理和调整的能力。
这种倾向的人能够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
他们通常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能够在时间受限的情况下,迅速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然而,过分追求时间弹性可能导致任务的拖延和缺乏计划性,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因此,对于弹性倾向的个体,需要加强时间管理的技巧,提高计划和执行能力。
3. 聚焦倾向聚焦倾向是指对任务的专注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这种倾向的人能够在任务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专注度,不容易受到干扰和打扰。
他们通常善于排除杂念和外在因素,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任务上,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过分追求聚焦可能导致忽视其他重要任务和信息,产生狭隘的视野。
因此,对于聚焦倾向的个体,需要灵活应对多任务情境,提高时间管理的综合能力。
4. 灵活性倾向灵活性倾向是指对时间安排的灵活和变通处理的能力。
这种倾向的人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和优先级进行任务排序和调整,能够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
他们通常可以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具备变革和创新的能力。
然而,过分追求灵活性可能导致缺乏计划性和目标导向,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因此,对于灵活性倾向的个体,需要在灵活性和持续性之间寻求平衡,提高时间管理的整体效果。
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综述
![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1cc03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d.png)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时间管理倾向的 研究方法
02
二、时间管理倾向的ຫໍສະໝຸດ 研究现状04 参考内容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上表现出的稳定心理特征,它 对个体的时间利用效率、工作学业成绩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近年 来,时间管理倾向成为了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次演示 旨在综述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现状
1、时间管理倾向的定义与症状
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个体差异性的心理特征,它涉及个体对时间的认知、态 度和行为习惯。目前,研究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定义时间管理倾向:时间 价值感、时间监控能力、时间反应特质和时间定向。这些维度共同反映了个体在 时间管理方面的心理特性和行为表现。
一、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及结构
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对待时间使用和安排上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行为 特征和态度倾向。它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是个人时间管理能力 和效率的重要预测指标。时间管理倾向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 感三个维度。
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价值观和态度,包括对时间的重视程度、价值 观和态度等;时间监控观是指个体对时间使用的计划、安排和监控能力;时间效 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使用时间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例如,具有良好时间管理倾向的学生在学习成绩、生活满意度和自尊等方面 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此外,针对不同职业群体的研究表明,良好的时间管理倾 向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和降低工作压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时间管理倾向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概念,其研究涉及多个学科 领域。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时间管理倾向对于个体的心 理健康、工作绩效和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时间管 理倾向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关于时间管理的论述
![关于时间管理的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454a27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0.png)
关于时间管理的论述引言时间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无论谁都只有24小时一天,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成为了现代人不可忽视的问题。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时间,从而使个人工作效率更高、生活更加充实。
本文将深入探讨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以及时间管理的好处。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几个关于时间管理重要性的理由: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
时间是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安排时间可以避免时间浪费和任务间的干扰。
通过合理安排任务的优先级和设置工作目标,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时间,以便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减少压力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压力。
当我们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时,可以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从而避免任务过多或过少造成的压力。
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保持较低的压力水平。
增加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
通过学习和实践时间管理技巧,我们可以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时间管理包括制定计划、设定目标、优先级排序等,这些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高个人效率。
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以下是几个常见和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时间管理的基础。
每天早上或者前一晚,在开始工作之前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表。
计划表应该包括具体的任务和时间。
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时间,将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确定优先级在制定计划时,要明确任务的优先级。
将任务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进行分类,首先完成紧急且重要的任务。
通过确定优先级,可以避免对没有价值的事情浪费时间,确保时间有效利用。
避免分心分心是时间管理的大敌。
当我们专注于一个任务时,要尽量避免其他干扰。
可以通过关闭社交媒体、设置专注时间段等方式来避免分心。
专心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学会委托和拒绝合理地委托和拒绝任务也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技巧。
自我时间管理的结论
![自我时间管理的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f8f872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b.png)
自我时间管理的结论时间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我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压力,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自我时间管理的一些重要结论。
1. 目标设定和优先级排序自我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设定清晰的目标,并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对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
确定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将它们拆分为可行的行动计划。
将任务和活动分类为紧急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四个类型,并优先处理紧急重要的任务。
2. 制定时间表和计划制定时间表和计划是自我时间管理的核心。
将每天的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和活动,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尽量遵守。
设定具体的时间段完成每个任务,并将其记录在日程表或时间管理工具中,以确保合理安排时间并避免时间的浪费。
遇到意外情况或计划变动时,要灵活调整并重新安排时间。
3. 集中注意力和避免分心集中注意力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的关键。
避免分心和注意力涣散的最好办法是专注于当前任务,消除干扰和诱惑。
关闭手机通知、屏蔽社交媒体、清理工作区域等措施可帮助提高专注度。
此外,采取时间段专注工作并设定定期休息的方式,可以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4. 学会拒绝和委托合理拒绝和委托是自我时间管理的有效策略。
我们不必接受所有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学会有选择地拒绝那些与自己目标和价值观不符合的事务。
同时,我们可以委托一部分任务给他人,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并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的事情。
5. 设置目标的时间框给任务设定时间框是确保任务按时完成的重要手段。
根据任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设定合理的截止日期,并将其分解为更小的时间段,以确保每个阶段都能按时完成。
设定时间框迫使我们高度专注并提高工作效率。
6. 寻找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寻找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也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骤。
这些工具可以是手机应用、电子日程表、番茄钟等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并根据个人偏好和习惯进行使用和调整。
学习管理时间管理情况
![学习管理时间管理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616de5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3.png)
学习管理时间管理情况引言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时间管理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管理时间尤为重要。
合理管理时间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本文将探讨学习管理时间管理情况,包括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的方法以及如何应对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
重要性学习管理时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安排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学习管理时间的几点重要性:1. 提高学习效率合理管理时间可以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使学生能够更集中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减少学习时间。
2. 缓解学习压力学生面临着大量的学业压力,时间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分配好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减轻学习压力。
通过充分利用时间,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避免临时抱佛脚和通宵学习的情况。
3. 增加学习成果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学习和思考。
通过反复思考和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果。
时间管理的方法学习管理时间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时间管理方法:1. 制定明确的目标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明确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制定详细的计划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以及休息时间。
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 分解任务大部分学习任务都是由若干小任务组成的,学生可以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逐步完成。
通过分解任务,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控学习进度,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4. 集中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尽量减少干扰因素,集中注意力。
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关闭手机和社交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应对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学习管理时间也会面临一些常见的问题,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及应对方法:1. 拖延问题拖延是学生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之一。
时间管理综述
![时间管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dabb5c4aaea998fcd220e58.png)
时间管理讨论综述一、有关时间的一些理念1:财富和节约时间的关系。
(1)如果你热爱生命,那就不要浪费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如果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那浪费时间一定是最大的挥霍,光阴一去不复返;我们常说时间充足,而实际却不够;努力工作使我们感到舒适,充实,受人尊重。
(2)时间焦虑是不必要和自我挫败的。
埋头苦干不如自己有个好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3)有影响力和关键的决策也只是占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
体现80/20法则,帕累托定律。
2:工作时间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1)工作时间和生产效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欧洲案例:希腊、匈牙利和波兰依次的工作时间最长,生产效率排名:26、33和34。
荷兰、德国、挪威依次的工作时间最短,生产效率却很高,分别是5、7、2。
(2)休闲、思考和尽情放松的生活方式既是产生巨大财富的原因,又是财富带来的结果。
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在工作上所花时间和工作收获之间的联系已打破。
3:时间价值(1)时间价值也可用80/20法则来解释。
超过80%的财富是靠不到20%的工作时间创造的。
当然财富不仅仅是金钱。
少量的付出可以带来巨大的收获,而辛勤的劳动常常得不到回报。
(2)价值和时间没有关系,但是它和我们的思想,工作精神以及竞争力有关。
时间本身不会制造压力,而我们之所以感到有压力,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的价值受制于有限的时间投入。
故我们不再需要担心没有足够的时间。
4:两种时间管理者的内涵和特征(1)内涵是“时间短缺”的管理者在拼命地忙碌着,痛苦地觉得自己手头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总是落在后面,很少有跑在前面的时候;他们很忧虑,紧张,感到“时间短缺”,他们早出晚归。
二是时间的80/20管理者,也称“时间充裕”的管理者,总是面带微笑步入办公室,他们每天都很轻松;显示没有任何压力;他们总是礼貌热情,面带微笑;他们会在合理的时间回家,并对一天的工作成效感到心满意足。
(2)特征:时间短缺管理者的表现特征:一是行事匆忙,被束缚在永无止境的危机中,二是他们工作任务一个接一个且不断被其它事情打断。
开题报告时间管理倾向
![开题报告时间管理倾向](https://img.taocdn.com/s3/m/8bc3b6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b.png)
开题报告:时间管理倾向一、引言时间管理是一个广泛应用于个人和组织管理的重要概念。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任务和挑战,合理地安排时间变得尤为关键。
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会对他们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了解其对个人与组织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改善时间管理技巧。
二、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1. 目标设定与规划能力目标设定与规划能力是时间管理的核心。
一个拥有良好时间管理倾向的个体通常能够明确设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并能制定相应的规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2. 自我控制与自律能力自我控制与自律能力是个体有效管理时间的关键要素。
一个具有良好时间管理倾向的个体能够摒弃诱惑与干扰,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3. 优先级排序与时间分配能力个体需要学会将任务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并合理地分配时间。
优秀的时间管理倾向能够确保高优先级任务得到及时处理,避免拖延和时间浪费。
4. 执行力与计划实施能力个体拥有良好的执行力和计划实施能力,通常能够按照设定的目标和规划有条不紊地行事,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三、时间管理倾向对个人的意义1.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时间管理倾向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利用时间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时间规划和任务安排,个体能够专注于重要的工作任务,并按照优先级进行处理,从而更快地完成工作。
2. 提升生活质量时间管理倾向不仅适用于工作场景,也对个人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适当安排休息时间和娱乐活动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提升生活的品质和满足感。
3. 减轻压力合理地管理时间能够减轻个体的压力。
通过提前规划和满足时间安排,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各项任务和挑战,避免时间上的紧迫感和焦虑感。
四、改善时间管理技巧下面是一些改善时间管理技巧的建议:1. 确立清晰的目标明确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计划。
时间管理表现较差情况综述
![时间管理表现较差情况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2c3850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6.png)
时间管理表现较差情况综述时间管理是指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完成工作、达成目标的能力。
然而,有些人在时间管理方面表现较差,导致效率低下、任务延误等问题。
本文将综述时间管理表现较差的情况,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改善这些问题。
1. 缺乏明确目标和计划许多人在时间管理中表现较差是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他们没有清晰地定义自己的目标,并未制定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安排时间,经常陷入优先级模糊和任务冲突的困境。
建议: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每个目标制定具体的计划。
将目标分解为小的可操作的任务,并设置截止日期。
这样可以帮助您明确优先级并更好地管理时间。
2. 缺乏时间评估和优先级设置能力另一个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是缺乏对任务所需时间的准确评估和优先级的设置能力。
许多人经常低估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导致时间不够用,任务延误或工作质量下降。
此外,他们也没有学会根据任务的重要性来设置优先级,而是不断地被琐碎的任务所困扰。
建议:学会准确评估任务所需时间,并将额外的缓冲时间考虑在内。
学会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来设置优先级,合理安排时间并专注于最重要的任务。
3. 失败的时间分配和分心一些人时间管理不佳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正确地分配时间,或者容易分心。
他们可能会在不同任务之间频繁切换,无法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
此外,他们也容易被各种干扰因素,如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所打扰,从而分散了注意力。
建议:合理分配时间,为每个任务设置专门的时间段。
避免在不同任务间频繁切换,而是学会专注于一项任务直到完成。
关闭干扰源,例如在工作时间关掉社交媒体通知,创建一个没有干扰的工作环境。
4. 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有些人可能在时间管理方面表现不佳,是因为他们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
他们可能没有使用日程表、提醒工具或任务管理应用程序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规划时间和跟踪任务。
建议:探索各种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使用日历应用程序来记录重要的时间点和任务。
时间管理倾向怎么界定
![时间管理倾向怎么界定](https://img.taocdn.com/s3/m/40a0fe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e.png)
时间管理倾向怎么界定1. 引言时间管理倾向指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认知、安排和利用的倾向。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时间管理倾向可能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如何界定时间管理倾向以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2. 时间管理倾向的定义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处理和利用方式以及对时间安排的个人偏好。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时间管理倾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计划性:倾向于制定详细的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灵活性:喜欢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并能应对突发事件。
•延迟性:倾向于拖延和延迟任务的完成。
•高效性:倾向于高效利用时间,善于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紧迫性:倾向于以期限为导向,对迅速完成任务有较强的动力。
3. 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会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3.1 影响生活效率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直接关系到其日常生活的效率。
例如,计划性强的个体倾向于制定合理的日程安排,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而拖延性强的个体可能会在处理任务时浪费过多时间,降低生活效率。
3.2 影响工作表现在工作场所,时间管理倾向对个体的工作表现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效性强的个体倾向于能够处理多个任务,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成果;而紧迫性强的个体可能会因为追求速度而牺牲质量。
3.3 影响个人幸福感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还可能影响其个人幸福感。
一些研究表明,计划性强的个体倾向于感到更加满足和幸福,因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它;而延迟性强的个体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压力,因为他们可能会面临任务堆积和时间紧迫。
4. 如何界定时间管理倾向界定时间管理倾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4.1 计划性个体是否倾向于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且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执行。
4.2 灵活性个体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调整,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出应对。
4.3 延迟性个体是否倾向于拖延和延迟任务的完成。
4.4 高效性个体是否能够高效利用时间,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4.5 紧迫性个体是否倾向于以期限为导向,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任务。
时间管理观点总结
![时间管理观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8593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0.png)
时间管理观点总结引言时间管理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应对的挑战,尤其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高效地管理时间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每个人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和达成目标。
本文将总结常见的时间管理观点,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观点一:优化日程安排优化日程安排是有效时间管理的关键。
人们通常会倾向于将事情安排在自己认为最容易完成的时段,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该时段更有精力和专注度。
当我们将事情正确地安排在正确的时段,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并提高工作质量。
一种常见的观点是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复杂度来安排计划。
将最重要和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安排在当天的高峰时段,这样我们能够以最高效的状态应对。
轻松和简单的任务可以在工作负荷较低的时间段完成。
此外,知道自己的高效工作时间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早晨更加有效率,而有些人则通常在下午或晚上表现更佳。
观点二:设置目标和计划目标和计划是时间管理的核心。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计划,就很难有系统化和有效率的时间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理时间,我们需要确定明确的目标。
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任务。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过分拖延或感到不知所措。
一种常见的观点是制定每日、每周和每月的计划。
每天早上花一些时间来制定当天的计划,列出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
每周或每月进行整体的规划,确保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衔接。
观点三:避免时间浪费和多任务处理时间浪费是影响时间管理效率的一大因素。
我们常常在工作中无意识地浪费时间,例如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和无关的聊天等。
意识到时间浪费的存在并采取措施减少时间浪费是重要的。
另外,多任务处理也是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之一。
虽然我们常常以为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但实际上这只会导致我们分散注意力,并且在不同任务之间频繁切换会浪费时间。
因此,专注于一项任务直到完成,然后再转移到下一项任务,能够提高效率。
观点四:有效利用工具和技术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工具和技术来更好地管理时间。
关于时间管理的描述
![关于时间管理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7d150f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7.png)
关于时间管理的描述概述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有效的时间管理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非常重要。
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压力,并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本文将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常见的时间管理挑战以及一些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非常重要。
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资源,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以下是时间管理的几个重要原因:1.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规划工作,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减少压力: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工作和个人生活,避免任务堆积和时间紧迫导致的压力,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
3.增强自律性:时间管理可以培养我们的自律性,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目标,不被琐事和无效的事务所困扰。
4.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平衡工作和生活,使我们更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以及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常见的时间管理挑战在实践时间管理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挑战。
了解这些挑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它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管理挑战:1.缺乏优先级意识:很多人在时间管理中容易陷入琐事的泥沼,没有意识到重要任务的优先级,从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2.拖延症:拖延症是一个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很多人倾向于将任务推迟到最后一刻,导致任务堆积和时间紧迫。
3.过多的待办事项:有时候我们会给自己设置过多的待办事项,导致任务无法合理完成,增加了压力。
4.缺乏计划和目标: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我们容易迷失在琐事中,无法掌控自己的时间。
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面对时间管理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时间管理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1.制定计划:每天制定计划,列出当天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并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合理安排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管理倾向综述陈挺1,2,李好永1,3(1.华东师范大学认知与心理科学学院,上海200062;2.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0093;3.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摘 要:回顾时间管理倾向概念的提出,并且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中总结时间管理倾向与其它一些人格特征、学业成就以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同群体时间管理倾向的比较,并归纳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时间管理;相关;AT MD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09)05-0109-05 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古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
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处理的事物变得越来越多,时间管理变得更加重要。
这引起了心理学家对于时间管理的关注。
B ritt on 、Macan 等对时间管理和时间管理行为的探讨开创了心理学家对时间管理的研究。
1 时间管理的结构在对时间管理的研究中,国外一些学者根据自己对于时间管理模型的不同的理解编制了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问卷并且提出了时间管理的不同的结构。
Bond 和Feather (1988)编制了时间结构问卷(Ti m e Structure Questi onnaire,简称TS Q ),在这个问卷中,时间管理由五个因素:目的感、有结构的常规行为、当前定向、有效组织、坚持性组成。
而Macan 等人(1990)认为TS Q 的问题过于概括,而没有反应受测者具体的时间管理,从而编制了时间管理行为量表(Ti m e Man 2age ment Behavi or Scale,简称T MB )。
T MB 包含了设置目标和优先级、机制-计划和安排、时间的自觉控制以及混乱倾向四个基本维度。
B ritt on 和Tesser (1991)编制了时间管理量表(Ti m e Manage ment Ques 2ti onnaire,简称T MQ ),有三个因素即短期计划、时间态度和长期计划构成。
国外学者的研究也带动了国内对于时间管理的研究热情。
并且,国内学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时间管理这一研究领域在国内的发展。
特别是黄希庭等人“时间管理倾向”概念的提出,以及在这一方面做出的卓越的贡献。
2 时间管理倾向概念的提出黄希庭和张志杰(2001a )在TS Q 和T MQ 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 2cence Ti m e Manage ment D is positi on Scale .,简称AT 2MD ),并且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Ti m e Manage ment D is positi on )的概念。
他们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和特征。
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心理结构的人格特征,是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以及时间效能感构成。
时间管理倾向的3个维度是从时间管理的整个过程来区分的,是一种过程性的特征结构。
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对个体运用时间的方式具有导向作用。
时间价值感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
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它是通过一系列外显的活动来体现,例如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
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收稿日期:2009-06-15第一作者:陈挺(1981-),男,福建福鼎人,讲师,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第7卷 第5期2009年10月 红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Vol .7 No .5Oct .2009图1 时间管理倾向结构图(摘自黄希庭、张志杰(2001b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3 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人格特征W ess man (1973)发现个体对时间的态度和利用反映了一种基本的人格特征。
黄希庭和张志杰(2001a,2001b )认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人格特征。
个人在利用和支配时间上的人格特征不仅表现在行为上,而且与其对待时间的态度以及对时间的价值观念密切联系。
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特征,即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
对待时间的态度和时间价值观念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行动。
因此,他们把时间管理上的人格特征称为时间管理倾向。
这种人格特征具有动力性,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程度、跨情境性和潜在的可测度。
4 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在黄希庭和张志杰提出时间管理倾向这一概念之后,许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再从各个角度对时间管理倾向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
这些研究包括时间管理倾向于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与其它一些人格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不同群体的时间管理倾向特点的比较等。
4.1时间管理倾向与其它人格的关系4.1.1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观念Markus 和Kitaya ma (1991)认为自我观念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对自己人格特质、信仰、情绪、价值以及行为方式的认识与理解,它对行为具有统领作用。
张志杰等人(2001)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总体、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随着自我价值感抽象程度的降低,时间管理倾向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程度也越大。
陆林和石伟(2006)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进行改编,形成“成人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成人自我价值感量表”对管理人员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且发现时间效能感是自我价值感各个层面的一个显著的预测变量。
此外,张志杰(2005)认为,时间管理效能对时间监控行为和自尊、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时间监控行为既可以通过时间管理效能来影响自尊、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也可以直接影响自我效能和学习满意度。
古玉和谭小宏(2004)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三个方面均与学业自信显著相关,但仅时间效能感对学业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体育运动、爱情关系、社会交互作用、交谈方面的自信均与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显著相关,仅时间效能感对各方面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外表自信仅与时间监控观相关,且时间监控观对外表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自我和谐是Rogers 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一致性,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自我观念相一致。
邓文君和傅宏(2008)的研究发现,时间价值感的高低与自我和谐无显著相关,而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对自我和谐有显著的影响,时间管理作为一项动力性人格特征,是影响自我和谐的一个因素。
陈和平等人(2008)发现,时间效能011红河学院学报 2009.5/教育学・心理学感是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是自我刻板性的有效预测变量;时间效能感和时间价值感是自我灵活性的有效预测变量。
4.1.2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张永红(2003)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存在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观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越内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得越好,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得分也越高,越外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得越差,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上得分也越低。
张锋等人(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相关,并且心理控制源存在以自我价值感为中介变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显著的间接效应。
4.1.3时间管理倾向与A型人格Macan等人(1990)指出,在T MB上得分高的个体在A型人格上的得分也高。
狄敏等人(2004)研究发现,除时间监控观和T H因子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各分量表得分与A型人格量表的总分、各因子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A型人格者和B型人格者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各个分量表得分上差异显著。
张锋等人(2005)认为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相关,并且A型人格以心理控制源和自我价值感为中介变量对时间管理倾向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
后来尧国靖等人(2006)在对高中生的研究中发现,高中生A型人格者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分量表上高于B型人格。
4.1.4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钟慧(2003)指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其成就动机具有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可能是通过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来影响成就动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其追求成功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
因此,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可能是影响其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任泽港等人(2008)研究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成显著正相关,且对成就动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时间效能感对成就动机有直接效应,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对成就动机有间接效应。
聂玉玲等人(2008)的研究表明,高三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研究中得到了与钟慧研究基本一致的结果,并且进一步发现,时间管理各因子与追求成功动机和自尊可显著的预测成就动机。
4.2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就张志杰等人(2001)的研究表明,时间监控观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是通过时间监控观来影响学业成绩。
黎兵和杨嘉乐(2004)对初中生的研究中发现,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都与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自我效能感、能力归因和时间监控观直接影响学业成绩,而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分别通过自我效能和能力归因的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邓凌(2005)对中学优生与差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特点研究中发现,优生与差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有显著差异,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及其部分子维度上的差异显著,优生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差生。
4.3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秦启文和张志杰(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主要表现为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相关集中体现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等维度即总症状指数上。
时间管理倾向高分者和低分者在躯体化、焦虑和抑郁因子也表现出显著差异。
牟丽霞和王丽(2005)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高低分者在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忧郁这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在敌对这个因子上存在及其显著差异性;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这些因子有显著负相关,时间监控与心理健康9个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的总症状指数分别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得分、时间监控观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监控观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