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
《第8课 咬文嚼字》同步练习、课后作业(含答案)
![《第8课 咬文嚼字》同步练习、课后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6df242d15abe23492f4d82.png)
《第8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时间:45分钟总分:30分)一、语言文字积累(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作经典不可能________,绝佳题材与深刻思考的背后,往往是搜肠刮肚的劳苦与探赜索隐的辛酸: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
对于前者而言,要长时间的冷清孤寂;对于后者而言,则需要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最后,还要承担难出佳作或者佳作不为人所识的风险成本。
正如传世名著《红楼梦》,乃是曹雪芹以前半生________为墨,( ),凭坚苦卓绝的________换来的鸿篇巨制,却又只能以抄本流传,虽名动一时,亦毁誉参半。
直到程、高二人________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才渐得享誉世界之地位——而对作者而言,这又只是无从得知的身后事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帆风顺呕心沥血心志苦心孤诣B.得心应手冥思苦想心智筚路蓝缕C.一帆风顺冥思苦想心志筚路蓝缕D.得心应手呕心沥血心智苦心孤诣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此处形容创作经典的历程,应选“一帆风顺”。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冥思苦想”不能作定语,所以选“呕心沥血”。
心智:一指头脑聪明;二指才智,智慧;三指脑力,神志。
是人们的心理与智能的表现,同时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心志:意思是意志、志气。
前文“艰苦卓绝”应该搭配“心志”。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艰苦。
根据语境“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分析可知,应选“苦心孤诣”。
故选A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半生于惨淡经营中执笔B.惨淡经营中执笔于后半生C.于后半生惨淡经营中执笔D.后半生执笔于惨淡经营中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
咬文嚼字练习题(打印版)
![咬文嚼字练习题(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b494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6.png)
咬文嚼字练习题(打印版)# 咬文嚼字练习题## 一、词语辨析1. 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必须 vs. 必需- 爆发 vs. 暴发- 权利 vs. 权力- 检查 vs. 检察2.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他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
A. 检查员B. 检察员3. 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并给出一个例句:- 画蛇添足- 杯水车薪- 一箭双雕## 二、句子改错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形式:-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昨天的会议。
-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仔细研究。
2. 修改下列句子,使其更加规范:- 他昨天没来,因为他生病了。
3. 将下列口语化句子转换为书面语:- 你说得对,我们确实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 三、阅读理解1.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短文内容(略)- 问题:- 短文中提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作者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2. 分析短文的结构和逻辑:- 短文的开头是如何引入主题的?- 短文中的论点是如何展开的?## 四、写作练习1. 根据给定的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题目:《我的理想生活》2. 写一封正式的邀请信:- 邀请对象:你的朋友- 活动:你的毕业典礼3. 撰写一份简短的个人简历:- 包括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个人技能。
## 五、综合应用1. 根据所学知识,为一个新产品撰写一份广告文案:- 产品名称:智能学习助手- 产品特点:高效、便捷、个性化2.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调查主题: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满意度- 至少包含5个问题## 六、语言知识拓展1. 解释下列修辞手法及其应用:- 比喻- 对偶- 排比2. 列举并解释三种不同的语言风格:- 正式风格- 口语风格- 描述性风格以上练习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词语辨析、句子改错、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综合应用以及语言知识拓展。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精确使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高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0cadffe2bd960591c677b6.png)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对词语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中石没镞(zhònɡ shí méizú)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B.学富五车(xué fù wǔ chē)才高八斗(cáiɡāobā dǒu)C.推陈出新(tuī chén chū xīn)落入下乘(luò rù xià shéng)D.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极端憎恶(jí duān zēng è)2.下列对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援例:引用。
B.岑寂:寂静。
C.付梓:刻字。
D.尺牍:书信。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
B.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
C.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
D.他就是行将陨落的彗星,光华四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政委充满信心地说:“这伙敌人固然凶残狡诈,但道高一尺....,我坚信我....,魔高一丈们的侦察兵一定能完成任务!”C.吕秀莲之流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D.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
咬文嚼字练习案答案
![咬文嚼字练习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ba716910661ed9ad51f3f1.png)
《咬文嚼字》练习案答案1、D【解析】A.咀嚼.(jué)锱铢必较(zīzhū) B.付梓(zǐ)清沁肺腑( qìn)C. 憎恶(zēng) 胸襟(jīn)2、C【解析】A.杀戮 B.赝品 D辐射川流不息3、C4、C5.CD【解析】A“不能捉摸”错,原文是“不易捉摸”B. 原文是“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E.原文是“大半都由”6. D 【解析】 A项,有偷换概念和有意缺失信息的错误,根据原文第1段“正是由于‘群’与‘众’相近”可知,而不是“相同”,选项混淆了概念;“进入20世纪,“群众”与“人民”“大众”等基本同义”可知,原文是有时间范围的,选项遗漏了信息。
B项,根据原文第3段“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对民众的爱。
为此,孔子对弟子提出了孝悌、谨信和泛爱众等责任伦理要求”可知,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
C项,根据原文第3段“对于孟子来说,爱众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众同乐’”可知,“‘与众同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曲解文意,“与众同乐”这种思想是孟子的而非孔子的,选项混淆了对象。
故选D。
7. C 【解析】C项,分析原文的内容可知,并没有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故选C。
8. A【解析】本题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A项,根据原文第4段“在孔子看来,一个真正的仁者能够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果广泛地给予人民以好处,又能接济广大的民众,不仅属于仁者,甚至就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可知,选项缺失“广泛地给予人民以好处”这一信息,并且原文是未然情况,选项转化失误,表述成“就达到了圣人境界”这种已然情况。
故选A。
9.A【解析】B项,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说“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故选项内容不符合题意。
C项,“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于文无据,第二段只是说二者的不同之处;D项,原文第四段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咬文嚼字答案
![咬文嚼字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46c20a0740be1e650e9a55.png)
附答案:1、C。
沁qin.2、D。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3、D。
A B互换。
C应用“必需”。
4、C。
ABD三个成语都是贬义词,现在被当着褒义词用了。
5、 C。
A项“表示”后逗号应改为冒号,“任务”后逗号应改为冒号或破折号;B项“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D项最后的“?”错误,应改为“。
”,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
6、C。
A、B、D三项都有语病。
A项“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是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还是“索尼公司的产品”?所指不明确。
B项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义,“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句意不明。
D项中有歧义,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还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表意不明确。
7、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8、更动文字,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9、提示:推——自掩自推,冷寂孤零;敲——月夜访友,场合热闹。
10、文章中对“雪”的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的作用。
11、文章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旨在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12、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13、朱丹是一个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14、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到了揭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15、略。
咬文嚼字同步训练答案
![咬文嚼字同步训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ec3bfa551810a6f52486f7.png)
咬文嚼字训练答案1、答案 A解析B项,“鲁”应为lǔ;“涎”应为xián;C项,“骨”应为ɡǔ;D项,“积”应为jī;“藉”应为jiè。
2、答案 C解析“温暖”与前面的“温暖”一词重复,且“对他们的”与“温暖”搭配不当;社会对艾滋病人的感情不能用“热爱”一词。
濮存昕通过公益广告应是“传播”知识,而不是“传授”。
“勇气”不能与“激励”“提高”搭配。
第四空用“回报”最妥。
综上,应选C。
3、答案 C解析A、B、D三个成语都是贬义词,此处被当成褒义词用了。
A项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B项锱铢必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
D项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C项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4、答案 B解析A.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并且价格低廉”中的“不但”应调到“这里的蔬菜”后面。
C.“形成”与“行为出现”搭配不当,将“形成”改为“造成”或“诱发”、“导致”。
D.“但现在一般采用是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句式杂糅,把“为准”删去,或者改为“以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
5、答案(示例)(1)读书旨在讲究质量。
只有“牛嚼”,才能汲取内容的精华,做出正确的判断,产生自己的见解。
杜甫曾云:“精能尽其妙。
”而“鲸吞”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可见,“牛嚼”优于“鲸吞”。
(2)只有“鲸吞”,才能博览群书,去芜存菁;广泛吸纳,兼收并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诸葛亮读书就“独观其大略”。
而“牛嚼”只能咬文嚼字,视野狭窄。
因此,我方主张“鲸吞”优于“牛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鲜明、形象、简明的能力。
表达时,首先要理解“牛嚼”和“鲸吞”的含义,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你认为更好的一种方式,然后选择恰当的修辞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
6、答案(1)咬尽天下文章,嚼出个中“字”味。
(2)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天下耐嚼之文。
【教育资料】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学习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eeb39f9dd1f34693daef3e91.png)
一、基础部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剥啄(zhuó) 上乘(chén ɡ) 拘礼(jū) 锱铢必较(zhī)B .没镞(zú) 付梓(xīn) 斟酌(zhēn) 清沁肺腑(qìn)C .岑寂(cén) 憎恶(zèn ɡ) 胸襟(jīn)深恶痛嫉(jí)D .蕴藉(jiè) 尺牍(dú) 流弊(bì) 咬文嚼字(jiáo)【解析】 A 项,“锱”读zī;B 项,“梓”读zǐ;C 项,“憎”读zēn ɡ。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蛰伏 原动力 指手画脚 苦思冥想B .坐镇 绩优股 礼义廉耻 焕然冰释C .表率 黄梁梦 千古之谜 弥天大谎D .针砭 绿茵场 真知卓见 提纲挈领【解析】 B 项,焕—涣;C 项,梁—粱;D 项,卓—灼。
【答案】 A3.选出横线上词语填充最恰当的一项( 答案:B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质。
A .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B .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C .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D .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濮存昕用人们熟悉的微笑温暖着艾滋病患者的心,他紧握艾滋病患者双手的手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 ,更 着艾滋病知识, 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
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 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A .热爱 教导 增强 报答B .温暖 传授 激励 回馈C .关爱 传播 激发 回报D .理解 教授 提高 赠送答案:C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咬文嚼字练习题
![咬文嚼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05783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0.png)
《咬文嚼字》练习题一复习指导:1.《咬文嚼字》的作者是,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本文通过对郭沫若等人炼字实例的分析,阐明了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密切联系。
(立论)同步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咬文嚼字()憎恶()深恶痛绝()援例()啰嗦()・・・・・・・锚铢必较()斟酌()剥啄有声()岑寂()豁然贯通()・・・・・・・・二、阅读理解(一)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 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 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
![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c904ca7c1cfad6195fa75b.png)
一、基础部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剥啄(zhuó) 上乘(chén ɡ) 拘礼(jū) 锱铢必较(zhī)B .没镞(zú) 付梓(xīn) 斟酌(zhēn) 清沁肺腑(qìn)C .岑寂(cén) 憎恶(zèn ɡ) 胸襟(jīn) 深恶痛嫉(jí)D .蕴藉(jiè) 尺牍(dú) 流弊(bì) 咬文嚼字(jiáo)【解析】 A 项,“锱”读zī;B 项,“梓”读zǐ;C 项,“憎”读zēn ɡ。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蛰伏 原动力 指手画脚 苦思冥想B .坐镇 绩优股 礼义廉耻 焕然冰释C .表率 黄梁梦 千古之谜 弥天大谎D .针砭 绿茵场 真知卓见 提纲挈领【解析】 B 项,焕—涣;C 项,梁—粱;D 项,卓—灼。
【答案】 A3.选出横线上词语填充最恰当的一项() 答案:B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质。
A .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B .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C .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D .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濮存昕用人们熟悉的微笑温暖着艾滋病患者的心,他紧握艾滋病患者双手的手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 ,更 着艾滋病知识, 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
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 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A .热爱 教导 增强 报答B .温暖 传授 激励 回馈C .关爱 传播 激发 回报D .理解 教授 提高 赠送答案:C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 .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咬文嚼字练习及答案
![咬文嚼字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f3a6764028915f814dc278.png)
咬文嚼字 【同步达纲训练】、基础知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婵娟(chan ) 倒涎(xian ) 锱铢必较(zi ) B.援例(y udn ) 剥啄(zhuo ) 清沁肺腑(qin )C.蕴藉(ji )灞桥(ba ) 举不胜举(sheng )D .付梓(zi )斟酌(zhen )岑寂无声(cen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附带 炼字 深恶痛绝3.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 或许竟会落个“不是” 。
B.不过它 更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意”。
C. “推”可以无声,“敲”会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D.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 必须都有的好习惯。
4. 下列句子中,括号处应填的一组关联词是◎()是阅读()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笑()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 )语言的精练()吻合,你()会逐渐达到艺术美。
A. 不管还是只要和或才 C.无论或是只有和与才 B.无论还是只有或和就 D .不管或是只要与和就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5〜7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 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 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 有“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两句, 劝他把“推” 字改成“敲” 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B .斩截玩索 孤零零D .尺牍自励 推陈出新C.搅扰 迷离枝离破碎 推”固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
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
![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68c8064afe04a1b171de0a.png)
咬文嚼字习题答案版第 2 页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剥啄(zhuó) 上乘(chén ɡ) 拘礼(jū) 锱铢必较(zhī)B .没镞(zú) 付梓(xīn) 斟酌(zhēn) 清沁肺腑(qìn)C .岑寂(cén) 憎恶(zèn ɡ) 胸襟(jīn) 深恶痛嫉(jí)D .蕴藉(jiè) 尺牍(dú) 流弊(bì) 咬文嚼字(jiáo)【解析】 A 项,“锱”读zī;B 项,“梓”读zǐ;C 项,“憎”读zēn ɡ。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019——2019高二年级语文习题 学号 姓名 组 成绩 设计:王鹏飞 校对:白松婷 课题:《咬文嚼字》习题第 3 页的,更着艾滋病知识,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
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A.热爱教导增强报答 B.温暖传授激励回馈C.关爱传播激发回报 D.理解教授提高赠送答案:C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C.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D.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我们终于摘掉了后进的帽子,大家不禁自鸣得意起来。
答案:C。
ABD三个成语都是贬义词,现在被当着褒义词用了。
A.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和物质本质。
现指认真推敲第 4 页某一个字。
B.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形容非常小气。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D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并且价格低廉,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那你也不妨和商贩们讨价还价一番,往往你就能用令你满意的价格买到你想要的蔬菜。
高中语文 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
![高中语文 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https://img.taocdn.com/s3/m/742ad0bf767f5acfa0c7cd2b.png)
《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婵(chan)娟咬文嚼(ju6)字倒涎(xian)B.锚铢(zlzhu)必较没镰(zii)付梓(XIn)C.岑(c6n)寂烹(peng)茶王女啬(qidng)D.尺牍(chi) ® (ba)桥下乘(she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
A.斟酌剥啄有声B.辨惑清沁肺腑C.因缘胸襟气度D.烂调刻苦自励3.解释下列词语。
(1)援例:引用成例。
(2)锚铢必较:对极少的金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3)中石没镰:射中石头,箭头没人其中。
(4)岑寂:寂静。
(5)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6)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
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7)尺牍:书信。
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所以这样说。
(8)下乘:下品、下等。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oA.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B.“学富五车”典出《庄子》,用来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C.“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三国时曹植自称“才高八斗”。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是宋代词人贺铸的词句。
二、课文理解1.课文从评论郭沫若的炼字说起,引出了什么观点?随后又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证明的?这三个例子各具有怎样的典型性?答:作者要引出的观点是: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因此,“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随后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故事的改写:一是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这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第一例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第二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三例说明不同字眼意境不同。
2.文字的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其正面意义及负面作用分别是什么?作者各引用了哪些例子来阐明这些道理的?答:其正面意义: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其负面作用在于“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完整版)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doc
![(完整版)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37924f941ea76e59fa0480.png)
《咬文嚼字》同步一、像、有几十把椅、四周种着松翠柏、中有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是( ) 阴地。
A. 咀嚼 (ji áo) 上乘 (chéng)D.《史》是描写我国村社会主革命的篇..必 (zhīzhū) 拘礼 (j ū) 小,文写的是当互助成立之,梁生宝B. 没 (zú) 付梓 (xīn) 稻麦两熟划去郭新稻种。
清沁肺腑 (xīn ) 斟酌 (zhēn) 三、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C.岑寂 (cén) 憎 (zèng) 无是或是写作,字的在意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有想的意。
比如深痛嫉(j í) 胸襟 (j ìn)“烟”,它的直指的意,凡燃体冒烟的人D. 藉 (yùn ji è) 尺 (dú)咬文嚼字 (ji áo) 流弊 (bì)都在明白,只是它的想的意迷离不易捉摸,它2.下列四中,写没有的一是( ) 可想到燃、片烟塌、里焚香、“一川烟草”、“ 柳万条烟” 、“烟光凝而暮山紫” 、“ 田A. 援例彤彤凝事景迁B. 含糊冲冲揉合必日暖玉生烟” ⋯⋯种种境界。
直指的意在字典,有如月,明而确;想的意是文字在C. 烘烘付梓深痛史程上所累的种种关系,有如外,外D. 含耍花招精髓人深醒3.依次填入下文横上的,正确的一是( ) 霞光,其淡大小随人随随地而各各不同,化莫。
科学的文学愈限于直指的意就愈精确,文究竟哪一种意境是当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的,他自己知道。
他想到“推”学的文字有却必到想的意,尤其是在而下“敲”字,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方面。
直指的意易用,想的意却用。
因我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在“推”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型,后字和“敲”字哪一个比恰当,在哪一种者偏于个性。
既是游离的,个的,它就不易控境界是他当所要的与全和的。
制,而且它可以使意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A. 只要如果或所以而并且至于支离。
第1单元 咬文嚼字 训练 配套练习 Word版含答案
![第1单元 咬文嚼字 训练 配套练习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2f13f5901020207409cda.png)
1.指出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读音并改正。
岑.寂(cén)锱.铢必较(zhī)没镞.(cù)清沁.肺腑(xīn) 付梓.(xīn) 深恶.痛绝(wù)胸襟.(jīn) 咬文嚼.字(jué)蕴藉.(jí)尺牍.(dú) 下乘.(shènɡ) 流弊.(bì)【答案】锱.铢必较(zī);没镞.(zú);清沁.肺腑(qìn);付梓.(zǐ);咬文嚼.字(jiáo);蕴藉.(jiè);下乘.(chénɡ)。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俗滥老生长谈拘礼不既不离黩武涎皮赖脸援例刻苦自厉【答案】“老生长谈”改为“老生常谈”,“不既不离”改为“不即不离”,“刻苦自厉”改为“刻苦自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63岁的朱清时第一次以南科大校长的身份出现在深圳公众面前,脸色红润、声音洪亮、自鸣得意....;那时,距他从中科大校长任上退休恰好一年。
②过度咬文嚼字....当然迂腐,但中国人把中国字适度嚼一嚼,则大有必要。
③职工们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保供应的精神值得赞扬,供销人锱铢必较....、分毫必争的采购降本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值得称颂。
④小小的瓦工市场,折射出北方人的不足之处:缺乏敬业精神、干事粗枝大叶....,没有团队合作态度等等。
⑤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一直以来,人们对此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⑥季羡林先生风雨如磐....的近百年人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真实写照。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②③⑥D. ③④⑥【解析】①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感情色彩不当。
②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符合语境。
③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咬文嚼字练习答案
![咬文嚼字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031703866fb84ae45c8d8e.png)
咬文嚼字练习答案课堂练习篇一、1.B 2.C 3.C 4.A 5.C 6.B二、7.B能力训练1答案:A解析: B.“鲁”应读为lǔ;C.“骨”应读为“ɡǔ”;D.“积”应读为“jī”。
思路导引:从近年高考试题的情况看,本知识点的考查降低了难度,不故意为难考生,要重视常用词和成语中容易误读的字音。
2答案:D解析: A.炼—练;B.励—厉;C.乱—滥。
思路导引:抓住“形”,别义取字。
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形体也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
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可以大大提高对形似字的分辨能力。
3答案:B解析: 援例:引用成例;岑寂:寂静,寂寞;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思路导引:辨析近义词可以从意义、感情色彩、语境义、用法等几个方面辨析。
从意义上辨析,要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或程度高低不同),词义范围大小不同,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词语的个体和集(或具体与概括)的不同。
4答案: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思路导引:分析文章中心除通读全文,分析文章结构之外,还要分析文章的小标题或题目;还要分析文章的议论或抒情部分。
5答案:①字有直指的和联想的两种意义。
②字的联想意义不易控制;它可以使诗文意蕴丰富。
思路导引:文章中通过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是常用的方法,我们在分析其作用时,实际上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要么中心论点,要么分论点,要结合分析文章层次结构来理解。
6答案:略思路导引:仿写句子是近年高考非常重视的一个内容,在仿写句子时要仔细分析其结构特点,仔细分析其表述内容,仿写句子要与例句的内容有关联,与例句的形式一致才行。
7答案:第一层是第一句,是段落的中心句;第二层到“种种境界”,以“烟”为例阐述字的直指的和联想的意义;第三层到最后,阐述直指和联想意义各自的特征。
思路导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是基本的阅读方式,要把握语句间的组合关系。
课后检测篇1答案:B(A.“藻”应为“zǎo”;C.“凝”应为“nínɡ”;D.“藉”应为“ji è”,“沁”应为“qìn”。
咬文嚼字(阅读和答案)
![咬文嚼字(阅读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fdcb2fbe23482fb4da4c9f.png)
《咬文嚼字》同步测验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晕车(yùn)红晕(yùn)轮外圆晕(yùn)晕头转向(yūn)B.咀嚼(jué)嚼舌(jiáo)细嚼慢咽(jiáo)咬文嚼字(jiao)C.没镞(zú)斟酌(zhuó)蕴藉丰富(yùn)清沁肺腑(qīng)D.岑寂(cén)付梓(zǐ)锱铢必较(zīizhū)尺牍宣言(dú)2.下列解释有误的是()A.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援引:引用成例。
援,引用。
B.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
尺牍:书信。
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C.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D.杀青:泛指写定著作。
付梓:把稿件印出来。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是()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C.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D.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我们终于摔掉了后进的帽子,大家不禁自鸣得意起来。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 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 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巷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二.阅读欣赏)(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咬文嚼字测试题及答案
![咬文嚼字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d19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2.png)
咬文嚼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张慌失措B. 一愁莫展C. 穿流不息D. 明查暗访2. “不翼而飞”这个成语中,“翼”字的正确解释是:A. 翅膀B. 飞翔C. 书页D. 飞翔的鸟3. “不卑不亢”中的“卑”字的正确读音是:A. bēiB. bǐC. bīgD. bǐg二、填空题4. 请填写下列成语中缺失的部分。
(1)______ 而谈,意指说话不经思考,随口乱说。
(2)______ 而走,形容事情传播得非常快。
5. 请将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他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公司破格提拔,真是实至名归。
(2)面对困难,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而不是望而却步。
三、改错题6. 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用词不当,请找出并改正。
“他因为工作失误,被公司严厉批评。
”四、简答题7. 请解释“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使用该成语的例句。
五、论述题8. 论述“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D. 明查暗访2. 正确答案:A. 翅膀3. 正确答案:A. bēi二、填空题4. 答案:(1)信口开河(2)一传十,十传百5. 答案:(1)“破格”应改为“破格”(2)“望而却步”应改为“畏难而退”三、改错题6. 答案:将“严厉”改为“严肃”四、简答题7. 答案:“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文章或演讲中恰到好处地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生动鲜明。
例句:他在演讲的结尾处引用了一句名言,真是画龙点睛,让整个演讲更加深刻。
五、论述题8. 答案:在文学创作中,“咬文嚼字”体现了作者对语言的精准把握和对作品质量的严格要求。
它能够帮助作者更准确地传达思想感情,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它也是文学创作中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体现,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
咬文嚼字练习答案
![咬文嚼字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297a3d6edb6f1aff001f4f.png)
一、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1.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
(2分)2.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句意)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意境)(手法)3.【参考答案】(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句意)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手法)(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4.⑴“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⑵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闲适的心情。
5.【参考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6.(1)【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7.(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2)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咀嚼.(jiáo) 上乘.(chéng)锱铢必较(zhīzhū) 拘礼(jū)B.没镞(zú) 付梓(xīn)清沁肺腑(xīn ) 斟酌(zhēn)C.岑寂(cén) 憎恶(zèng)深恶痛嫉(jí) 胸襟(jìn)D.蕴藉(yùn jiè) 尺牍(dú)咬文嚼字(jiáo) 流弊(bì)2.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援例红彤彤凝炼事过景迁B.含糊兴冲冲揉合锱铢必较C.谨严热烘烘付梓深恶痛绝D.含义耍花招精髓发人深醒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他自己知道。
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与全诗调和的。
A.只要如果或所以而并且B.只有因为和因为还而且C.只有如果或所以而而且D.只要因为和因为还并且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卢沟桥畔的景色是十分引人入胜的。
每当晨蔼苍茫的时候,登芦沟桥,遥望低重的斜日,格外妩媚,西山海峰,笼罩着轻烟,若隐若现,古桑乾河,银波,晓雾,是一幅月色迷离的画境。
立于卢沟桥的“芦沟晓月”碑,指的就是这一景象。
A.薄薄粼粼重重 C.淡淡泛泛蒙蒙B.袅袅闪闪浓浓 D.阵阵荧荧茫茫5.下面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0余名艺术家、教育家日前聚集在北京,研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B.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中国的大宅院、欧洲的古城堡也都渐渐失去了它们的作用。
C.这个街心花园是一个离立交桥不很远、有一座雕像、有几十把长椅、四周种着苍松翠柏、中间有一块绿阴地。
D.《创业史》是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课文写的是当时互助组刚成立之时,梁生宝为实现稻麦两熟计划去郭县购新稻种。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在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塌、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科学的文学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
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
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
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
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蕴藉。
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
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6.字的直指的意义和字的联想的意义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回答字的直指的意义的特点:字的联想的意义的特点:7.以下表述与作者原意相符的是()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但是并不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8.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9.为什么作者认为“惟陈言之务去”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咬文嚼字》参考答案一、1、D2、C3、C4、C5、B二、6.(1)明显而确实(2)变化莫测7.一、联想起于习惯,因习惯而滑入套板反应。
二、套板反应是走熟路、走老路、无创新,故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8.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结合意境斟酌字句;既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
剪纸于德北二姑奶算家乡的一个传奇人物吧?她已经三十几年没有回老家了。
我见过她一次,面色白皙,双眉入鬓,一看小时候就是个美人坯子,怎么出落也不会走样。
和所有农村姑娘不同的是,当年的二姑奶绝不像其他的女孩,手指粗短,肤黑皮糙,毫无美感。
她有一双非常纤细的手,二姑奶三岁学剪窗花,我老家那个村每逢过年,都要请二姑奶剪许多的窗花。
各家各户自买红纸,一沓沓铺在二姑奶的炕上,不少孩子趴在二姑奶的窗台上,看二姑奶舞执剪刀的手上下翻飞,从她指间飞落的纸屑,像冬天飘落的雪花,给残阳照了,红白相间,十分好看。
二姑奶有一个青梅竹马的伙伴,叫彪子。
人长得十分壮实,可惜十九岁那年往县里送粮,翻车压断了腿,从此成了一个跛子。
人们都说,两个人毕竟没有定亲,二姑奶不会那么糊涂,她有的是理由,也有的是机会,给自己剪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
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
但二姑奶没有。
她告诉彪子,好好养伤。
伤好后,她又拿出自己的积蓄,让彪子拜师傅学木匠,将来找机会出去做工。
二姑奶相信,他们一样可以过上让人羡慕的日子。
二姑奶说:“过日子不一定非靠卖苦力。
咱能行。
”彪子哭了。
二姑奶和彪子的婚礼办得很热闹。
二姑奶没向彪子家要一分钱彩礼,她的举动令周围的姐妹很不解。
二姑奶和二姑爷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
二姑爷在二姑奶的帮助下学会了木匠手艺,吃穿不是问题。
东家盖房子,西家嫁闺女,都要找他去,除了管吃管喝,哪次完工后都会得到丰厚的报酬。
但二姑奶不能生育。
婚后三年,他们的怀里还是空空的。
后来请大夫来看,说二姑奶得了一种病,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面对农村中这天大的打击,二姑爷出人意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在二姑奶悄然垂泪的时候,二姑爷欣然坐在二姑奶身边,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对她说:“没孩子怕啥,我又不喜欢热闹。
”我们那个村有一个小学校,校长是一个民俗学家,很喜欢二姑奶的剪纸。
他约二姑奶去学校给孩子们讲课,就讲讲怎样剪窗花。
二姑奶不好意思地推却了,她一边低头羞涩地笑,一边说:“俺哪会讲课。
”校长说:“那就给俺们表演。
”一群孩子跟着起哄。
二姑爷在一旁拍了手说:“去,咋不去?别人想去还去不成呢!”就这样,二姑奶在我们村的小学校当了一回女先生。
那天,小学校的校长和二姑奶突发奇想,把学生们从家里带来的红纸用糨糊粘上,宽宽大大地铺了大半个操场。
阳光照下来,把红纸照得透明,鲜艳。
二姑奶收拾停当,手执剪刀上了场,她打扮得分外精神,人也爽气了十分。
有十几个小姑娘帮她抬纸,二姑奶像龙行云,凤鸣天,身子轻快、便捷;抬臂落臂处,人呀、鸟呀、山呀、水呀随着大片大片的纸屑落地,一件件、一层层地显露出来……这是一幅普天同庆图。
望着这件完成的作品,二姑奶脸上的笑意一如三月的春光。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幅剪纸作品。
二姑奶说,这么大一张纸,如果把她心里设计的美丽图形剪出来,怕是一辈子也不够。
可是,天忽然下了大雨。
大家守在雨里不肯离去,可是没办法,雨水可以使万物萌发,也可以把一切———二姑奶以至全村人的大窗花在雨水的冲刷下都成了泡影。
但是,全村的人们都乐于传颂它的美丽。
热爱民俗的老校长哭了,他说他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壮举而感动。
20.结合作品,简析二姑奶这一人物形象。
(3分)答:21.操场剪纸的一段,一方面写二姑奶很快完成了一幅普天同庆图;另一方面又写二姑奶说“这么大一张纸”,剪完它“怕是一辈子也不够”。
这里,作者对人物的言行描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4分)答:22.作品结尾“他说他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壮举而感动”,这里的“壮举”融合了哪些内容?(3分)答:23.作品题为“剪纸”,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二姑奶和二姑爷的婚事和家事,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图。
(6分)答:答案20.答案:要点(包括依据):①人美(天生貌美);②手巧(擅长剪纸);③心纯(忠于感情);④聪慧(相信手艺);⑤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并懂得用心设计和努力描绘(创作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幅剪纸作品)。
(写出三点即给满分3分)21.答案:不矛盾。
作者写二姑奶很快完成了一幅普天同庆图,意在通过人物轻快、便捷的剪纸姿态,表现其剪纸技艺的高超。
作者写二姑奶感叹“这么大一张纸……怕是一辈子也不够”,意在表现人物对生活之美的追寻、设计、经营永无止境。
作品通过人物的艺术实践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故言行是统一的。
(4分)22.答案:①创作一幅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剪纸作品;②大雨将二姑奶以至全村人的大窗花尽情冲刷;③全村人守在雨里不肯离去并传颂剪纸作品及创作者心灵的美丽。
(3分)23.答案:作品写二姑奶的婚事,意在表现人物的真诚、善良;(1分)写二姑奶的家事,意在表现生活中幸福和不幸往往并存。
(1分)在对生活充满真诚和热情的人眼中,这些遗憾与不如意,不能泯灭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不懈追求。
作品题为“剪纸”,实际上是通过剪纸这种民间艺术表现对生活之美的发现、设计和追求。
(2分)故文中的“婚事”与“家事”并非闲笔,它们丰富了人物形象,使主旨更鲜明,更具现实意义。
(2分)(6分)四、拓展延伸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度,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
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
美善结合,以善统美,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来的儒家把善的内容界定为封建仁义道德,反过来束缚了文艺的发展。
这一点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写就的《摩罗诗力说》曾予以全面的批判与审理,但是强调美善一体,审美与文艺必须有特定的社会伦理内容,却是有其合理价值的。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社会国家来说,审美文化如果不能成为国民精神的火花与前导,而只是某种娱乐工具,就会在现实上造成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