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常见的描写手法
初中阶段常考记叙文的七种表现手法
初中阶段常考记叙文的七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讽刺夸张、借景抒情、设置悬念等。
七种记叙文表现手法:(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定义】在文章的主体结构或主要内容中,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即为对比手法。
【作用】a.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本质;b.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c.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考察类型】1)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1.《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鲁迅的《故乡》中将二十年前后的家乡人物变化进行对比。
2)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象征【定义】文章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方法(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为象征。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某种特定的感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征体的具体描写之中,构成美的意境,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富于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的感染力。
其作用可概括为:a.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b.表达了……的感情;c.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含蓄深刻;d.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举例】1.冰心的《谈生命》用东流的春水、小树这些具体可感的物,来暗示生命的历程是苦乐相伴、而生命的本质是在于生当奋斗不息,生命的规律又是始于微小、继而成长、最终消亡的,表达了作者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告诉人们应该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多彩。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是指在记叙文中,作者通过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丰富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那么,记叙文中的描写手法有哪些呢?首先,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是“细节描写”,即通过对人物、事件、物体的特征或细节来描述具体的情景,使文章具有真实性、形象性、生动性。
例如:“小明看起来很沧桑,一头花白的头发,披在脖子上,眼睛里充满了无奈。
”其次,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是“比喻描写”,即把一种物体或概念比喻成另一种物体,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他的声音像大海中的潮水,无休止地涌动着。
”再次,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是“比拟描写”,即通过将人物、物体的某种特性与另一种同类的物体的某种特性相比,以表现出人物、物体的特征。
例如:“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此外,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还包括“抒情描写”、“比喻比拟混合描写”、“象征描写”等等。
“抒情描写”指的是用歌词、诗句等来描绘情景,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满天星斗,闪耀着令人陶醉的光芒。
”“比喻比拟混合描写”指的是在描写中,将比喻和比拟相结合,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他的眼睛就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无限的希望。
”“象征描写”则是将某一个物体或概念,与该物体或概念代表的意义相结合,以表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例如:“那一朵朵花,就像灿烂的太阳,给这片土地带来希望。
”记叙文中常见的描写手法能够让文章更加真实形象、具有感染力,使文章生动活泼,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作者应该在书写记叙文时,多加利用这些描写手法,以达到文章的精彩绝伦。
记叙文中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中描写方法及其作用(一)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1.外貌(肖像)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1、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2、烘托人物××心情;3、表现××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例如:描写人物的胡子,属于外貌描写,适宜从人物心情、人物形象入手分析。
作用:巧妙地表现了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2.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1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情景,2表现人物的××心理(心情),3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4.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1、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2、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3、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4、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环境描写及其作用1.自然环境描写(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1、交代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2、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x×命运、3、衬托人物××性格,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揭示文章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3、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记叙文描写手法
记叙文描写手法记叙文描写手法介绍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等)③选材剪材;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等。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不同文体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体的表现技巧: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等。
古诗词的表现技巧: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具体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导读: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就是记叙文中最常用的四种方法。
我们先假设正常的时间顺序为A-B-C,以它为参照标准来分析这四种记叙方法。
所谓顺叙,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就是A-B-C。
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完全忠于事情的实际。
例如本册教材第8课(阿累的《一面》),作者满怀深情的叙述了他与鲁迅先生的一次见面。
作者从1932年秋天的一天中午写起,进内山书店、看到鲁迅先生的书、欲买书又怕贵、鲁迅先生送书、直到“走出书店的门”,这半个钟头内发生的事,作者如实记下来了,并且与实际情况一致。
这就是顺叙,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忠于实际的写法。
顺叙的写法由于与事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写起来比较容易操作,读者读起来也易于感知文章所写的内容。
不过运用顺叙的记叙方法要注意有祥有略,不可流水帐似的平均使用笔墨。
不然,作文就平铺直叙,读起来索然无味了。
倒叙与顺叙恰好相反,它的模式是C-A-B。
也就是说,倒叙先把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交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般新闻类作品或回忆性文章多采用这种写法。
如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第1、2句)即交代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后面的主体部分才分别从我中路、西路、东路三路大军详细介绍了战役的具体进展情况并作了实事分析。
又如12课《猫》,作者一开始就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可见,这就是倒叙了。
要注意的是:倒叙提前的只是某个部分,其余的内容还是要按照顺叙来写。
采用倒叙,必须是为了制造悬念和波澜,是因为结构或表达的需要,不能为了倒叙而倒叙,把倒叙当作一把万能钥匙。
插叙与顺叙、倒叙的最大区别是插叙涉及到两件事。
它是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插入另外一件与之有关的事,并在插入的故事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故事。
也就是说是A-B(-D)-C模式。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
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
衬托经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伏笔:对后文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提示或暗示。
埋下伏笔后,后文一定要有照应。
照应: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这些表现手法可以帮助作者更生动地描绘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记叙文写作手法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一、概述: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表达方式,就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得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得方式手段。
常用得表达方式有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与说明。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就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得各种具体方法与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衬托(正衬、反衬)、烘托、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就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得语言进行修饰、加工。
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反语、借代、反问、设问等。
二、经典题型:1、联系全文,说说“××”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2、请从表现手法得角度,对第×段中划线得句子作简要赏析。
3、第×段中写到:“××××××”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得作用。
4、这篇文章在表现情感时,采用了···等写作手法,请您结合原文,选择其中得一种作具体赏析。
三、方法精讲常用得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得经历或事情得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2、描写用生动形象得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得具体描绘与刻画。
3、议论对人与事物得好坏、就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得意见。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得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5、说明用准确、严谨得语言阐述、解释一个现象或道理。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衬托、对比、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直接(间接)描写、伏笔与铺垫、前后照应(呼应)、联想、想像、用典。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得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得感情表达出来。
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1.表現手法——(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如XXX的散文《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
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XXX,把对白杨树的描写赞扬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
这样,就通过象征的手法,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变成了对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赞美,至此,主题也就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
) 2什么是互喻?设两个比喻句,第一个比喻句先用喻体比喻本体,第二个比喻句再用本体比喻喻体,这种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叫做互喻。
其格式为:甲像乙,乙像甲。
例如:①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XXX《天上的街市》)②她是美丽的,眼睛像秋水那样明亮。
她到池边去洗脸,池里的水被她的纤手划出几圈漪涟,像她闪动的眼睛。
(XXX《桂美》)③早晨的花云潭是粉红色的,云溪中流下来的云像花一般艳丽,花泉里淌出来的花像云一般轻盈,它们汇在一起,像万花筒一般奇幻,最能勾起人心中的遐想了……(XXX《金泉女与小溪妹》)上面例①中先用“明星”(喻体)比喻“街灯”(本体),再用“街灯”(本体)比喻“明星”(喻体);例②中先用“水”(喻体)比喻“眼睛”(本体),再用“眼睛”(本体)比喻“水”(喻体);例③中先用“花”(喻体)比喻“云”(本体),再用“云”(本体)比喻“花”(喻体)。
这样互相比喻,使本体和喻体融为一体,能加深人们的印象。
3什么是通感?通感又叫“移觉”“联觉”,就是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各种感觉之间彼此贯通。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XXX《玉楼春》)是把杏花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让人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促织声尖尖似针”(XXX《客思》)是用触觉形象来描摹听觉。
记叙文内容方面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内容方面的表现手法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4.抑扬相生:“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5.烘托是从周围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写对象,是渲染;衬托是两件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有正面比较和反衬,突出描写对象。
6.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7.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8.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1、常见的:对比、象征、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讽刺夸张2、较常见的:侧面烘托、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区分比较写作手法是一种统称,包括:“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即结尾点题),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对比、衬托、铺垫、详略、顺叙,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一)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照比较(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如鲁迅的《故乡》中将二十年前后的家乡变化进行对比。
《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对比手法的作用: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_____特征,使形象更加鲜明。
(二)衬托:文章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村,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烘云托月”的就是衬托。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初中语文记叙文常见表现手法及作用
初中语文记叙文常见表现手法及作用1.对比。
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A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B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衬托。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再如《爱莲说》。
B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3.铺垫。
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故乡》开头对故乡荒凉景象的描写,为下面杨二嫂和闰土的出场做了铺垫。
打两个比方:运动会上一开始就播放明快、热烈的运动员进行曲,那就是在为下面激动人心的运动节目做了铺垫;每年春晚一开始首先出现的闹春的热烈场面,那就是在为下面的喜庆主题做好一个铺垫。
4.伏笔、照应。
A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
记叙文中的写作手法
记叙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通常分为三类:1. 以人物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来写一件事或两件事。
2. 以事件为主的记叙文。
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或几个人。
3.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可截然分开,但各有侧重。
记叙的六大要素:(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情的起因(5)事情的经过(6)事情的结果记叙的顺序:(1)顺叙(2)倒叙(3)插叙(4)诠叙(5)平叙记叙文中的修辞手法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记叙文写作常见的记叙方式
记叙文写作中常见的叙述方式
1.顺叙: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
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
这种方式可以使读者按照时间顺序清晰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易于理解和接受。
2.倒叙:倒叙是将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
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这种方式可以产生惊奇之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而
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这种方式可以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加丰富多
彩。
4.平叙: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
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这种方式可以扩大文章的叙述范围,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以上四种叙述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和作者的写作风格来选择合适的叙述方式。
同时,在实际写作中,也可以将不同的叙述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初中语文记叙文常见表现手法及作用
初中语文记叙文常见表现手法及作用1、比照。
〔广普〕A: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前后态度的比照,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一般的性格。
B: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比照,提醒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C:?故土?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比照。
?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比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照中“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衬托。
〔广普〕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再如?爱莲说?用牡丹和菊来侧面衬托莲的独特的美。
?口技?中写宾客的反响,可以侧面衬托口技人技艺精湛;B: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如?故土?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3、铺垫。
〔小说常用〕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
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4、伏笔、照应。
〔小说常用〕A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开展做铺垫。
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这种关系密切的相关描写,前面的叫伏笔,后面的叫铺垫。
如?故土?中,“我〞刚回到故土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B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照顾照应。
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
照应得好,可使文章构造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记叙文中的描写方法
记叙文中的10大描写方法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技巧(1)仔细观察,抓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
(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人物面部特征。
(3)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体现人物个性。
(4)区分性别和年龄差异,用词准确。
(5)注意生活经历,符合人物身份。
(6)注意经常习惯的动作神态。
(7)表现喜怒哀乐,和神情变化。
(8)抓重点,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9)可以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
(10)要有顺序。
(11)要真实。
2、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3、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注意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区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例如:他,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神态,一会眼珠左转右转,十分机灵的眨着眼,高翘的鼻子下一张灵巧的小嘴,别看它小,从早到晚就属它最勤劳。
最有特色的是他那蓬松的西瓜太郎的发型,走起路来忽上忽下,像个不知疲倦的精灵。
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她的脸好象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4、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记叙文的描写手法
记叙文的描写手法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实为主的文体,描写手法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读者更真实且深入地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描写手法:1. 描写环境环境描写是记叙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故事情节提供一个场所,让读者更好地想象情景。
在环境描写中,作者要准确地描述场所的特点,如气味、声音、光线、颜色等,以呈现独特的视觉体验。
2. 描写人物人物描写是记叙文构建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法,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内心情感等方面的描绘,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个性、情感和行为。
在描写人物时,作者应该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借以体现人物的独特魅力和典型意义。
3. 描写动作动作描写能够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和有趣,它可以形象地表现人物的行为和语言,让读者更好地感受故事情节的紧张感和风格特点。
4. 描写气氛气氛描写可以为故事情节提供更加生动、丰富、多元的体验,让读者对故事情节产生更深入、更直接的感受。
在气氛描写中,作者要通过音乐、色彩、光线、气味等表现手法,让故事情节的氛围更加真实、清晰和完整。
5. 描写感觉感觉描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状态,在感觉描写中,作者可以通过描述阴暗、寒冷、温暖、舒适等感觉,让读者更好地感受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情感。
同时,在描写感觉时,作者也可以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进一步感受故事情节的厚重和复杂。
总之,描写手法是记叙文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描写环境、人物、动作、气氛和感觉等方面,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过更加真实、深入、生动的描绘方式,让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中常见地描写手法——环境、场景描写和典型环境描写
我教学生们学习写作文时,总希望学生能把文章写长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作文能写长,首先说明写这篇作文地孩子想像力丰富,情感丰富,面对生活,有许多话要说.第二就是这孩子无意中已经掌握了许多描写地手法,比如人物描写,大环境小环境描写甚至是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这样作文才能写得长一点,生动一点.
也有人说,文章贵在精炼,你叫学生们写长,要是成了王大娘地裹脚,又臭又长怎么办?
文章当然需要精炼,但学写作文地许多孩子往往是拿起笔来写觉得无话可说,或说之不长,说之不精彩.面对一张白纸,怎么谈得到精炼呢?因此,我认为首先要教学生有话可说,然后才能谈到说之精彩、说之精炼上来.
那么,学生中普遍存在地作文无话可说地毛病病根到底在哪里呢?根子还是在于:他们没有掌握写景状物树人地方法,没有掌握人物描写、大小环境描写、场景描写以及细节描写.设若同学们都掌握这些描写地方法了,那作文自然就写长了.作文一旦写长了,再来求精炼就顺理成章了,这就是我教学生们写作文地基本方针.
一、大小环境描写
现在我们先来谈谈大小环境描写.
所谓大环境,就是那种十分开阔,甚至上连天下接地地环境描写,如我们刚学了地鲁迅地《故乡》地开头,就是较为典型地大环境描写: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地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地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地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地心禁不住悲凉了起来.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地故乡?
我们看,这段大环境描写先写了天,天是苍黄地,然后写了地,远近地荒村,没有一点活气.这个大环境描写为作者地故乡之行预先定下了一个悲凉地调子,这篇小说注定写地是一个悲剧.
中学生张思遥地文章《行走江湖之三峡》中,有许多大环境和小环境地描写,写得非常生动,显示了作者细致地观察力和较强地描写刻画能力.
走上丰都港时,黄昏正如水般漫上这座已拆除大半地空城.
灯火辉煌在江水地对岸隆重上演着.透过朦胧地天色,可以依稀辨认出那是一个崭新明朗地小城.新城中雪白地瓷砖映现着江地尽头那抹黯然地余辉,淡淡地反射出简单地光芒.和老城暗灰色地废墟遥遥相望.
或许是黄昏,上岸竟看不见什么游人.只有斜插在废墟中地一坡石梯边地临时摊铺,依旧嘈杂而喧哗.大碗地豆花饭依旧热气腾腾,只是很少有眷顾地眼神落脚.
这是张思遥《行走江湖之三峡》地一节,写地是已经拆除地老丰都城和新建起来地新丰都城以及岸上地景象.
这段文章可分为两段,第一段将旧城地废墟和新城地崭新明朗来了一个对比.这段大环境描写中,我们可以看见在黄昏中更显凄凉地空城;然后看见新城映在江水中地辉煌灯火.这段描写视野开阔,写了两座不同地城市,当然属于大环境描写.第二段笔锋一转,具体地写了一个斜插在废墟中地一坡石梯边地临时摊铺,笔力聚集在江边常见地豆花饭临时摊铺上.自然属于小环境描写了.这种把大环境描写和小环境描写结合起来写地方法,常常起到异乎寻常地鲜明生动效果.
总之,大环境描写视野开阔,气势较大,小环境描写具体细致,同学们在以后地阅读和写作中要注意这两种描写方法地异同,尤其是在作文时遇到写风景和环境时,一定要用心描写刻画,这样才能使作文有话可说,使作文慢慢写长写精彩起来.
二、典型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描写是一种高妙地文学描写手法,它地特别是使文中地主要人物处在一种或美或丑、或惊险、或微妙地特定地环境之中,使人物在这种特定地非常环境中显示出他们特有地气质品性或某方面地素质来.一些作家最爱说地是:让典型人物处在典型环境中,然后再用典型细节来刻画这个典型人物.在这方面,鲁迅先生《故乡》中地那段最为著名地典型环境描写可说为这样地说法给了一个最好地注脚:
这时候,我地图中忽然闪出一幅神异地图画来:深蓝地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地圆月,下面是海边地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地碧绿地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地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枚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地胯下逃走了.
同学们看,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地典型环境,天空是深蓝深蓝地,月亮是金黄且圆圆地,远处是月光下墨色地大海,海边地沙地又平坦又柔软,上面种着一望无际地碧绿地西瓜.在这一处美丽得犹如童话中地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小闰土出场了.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地少年,他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他要干些什么呢?这时典型细节出来了,这少年紧紧地捏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地胯下逃走了.多么诱人地情景,相信每个人看到这里都会甜甜地一笑,因为这段如此优美地描写使他们想起了自己美丽地童年.这就是把典型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再用典型细节来表现他地精彩注脚.
在电影电视中,在我们读过地无数小说中,这样地地例子实在太多了.我从小就喜欢读安徒生地童话,最爱地是《海地女儿》.你看,太阳在大海地尽头露出一角鲜艳地红色,海水沸腾起来了.一条静静地停在海上地大船里,英俊地一下子和他地新婚妻子甜甜地熟睡着,唇边露出幸福地笑容.而在他们旁边,美人鱼却在哭泣,她手里举着一把雪亮地刀子,她像爱自己地生命一样爱着王子,她不仅救了王子地生命,而且为了这圣洁地爱情,她连自己美妙地歌喉都牺牲了,而王子却同别人结婚了.大海深处地女巫告诉她,她必须在太阳升起以前将刀子刺进王子地心脏,然后用王子地鲜血来涂抹自己地脚,这样她又可变成美人鱼,重新生活自由地海水中,否则,她将变成一串泡沫,消失得无影无踪.可爱地羡人鱼处在这样地典型环境中,面临着生和死地艰难地选择.可是结局怎样呢?为了心上人地幸福,小美人鱼毅然扔掉了刀,在升起地太阳中化成了一串串晶莹闪亮地泡沫,飞升在阳光照耀地天空.
当时我幼小地心灵受到了极大地震撼,我被小美人鱼崇高地利他主义和伟大地牺牲精神彻底征服了.
将典型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用典型细节来刻划典型人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同学们可以试着练习练习.
三、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与小环境描写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场景描写怎样定义,二者之间又怎样区分呢?让我们举两段例子来说明二者之间地根本区别.
、小环境描写
()第一日清早我到了我家地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地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地原因.几房地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一进门,就是一个大约五百平方米地池子,池子里地水淡蓝淡蓝地.池子前方有一间小屋,还有一个用木头搭成地台子,这大概就是海狮表演地地方了.
以上是两个小环境描写地例子,第一个是写鲁迅先生回到老家时看到地老家地破败景象,而这种破败景象是通过瓦愣上许多枯草地断茎当风抖着这一小环境地描写来表现地.第二个是海狮表演地方地小环境地交代和描写.这两个例子都是较为典型地小环境描写.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场景描写地例子,比较一下它们之间地不同.
、场景描写
()大厅里地灯光刚刚转暗,音乐乍起,昏暗中可以看到这里几乎座无虚席.韩丁跟在王主任和老林地屁股后面,正低头找座,型台上突然亮起一束强光.一位头顶梳着高高地扇形发式地
少女,金裹银束,梦幻般地出现在型台地天幕下.她踩着音乐,迎着光束,向突然静下来地观众,向几百双尺度地眼睛,款款走来.韩丁在那一刹那全身僵直,每一根神经都被台上迎面而来地少女牵住,他敢说这是他一生中经历地最心动地时刻.和一般模特相比,那女孩地身材略显娇小,但那张眉目如画地面孔,却有着令人不敢相信地美艳.在强光地照射下,少女脸色苍白,眉宇间顾盼生烟,进退中地一动一静不疾不徐,目光中地一丝冷漠若隐若现,看得韩丁目不睱接,颇有灵魂出窍地感觉.
韩丁想,但愿她就是罗保春董事长地那位千金.
这是一段比较复杂地场景描写,写小说地主人公韩丁第一次见到罗晶晶地情况.一开始,就是模特表演地地场景描写:大厅里地灯光刚刚转暗,音乐乍起,昏暗中可以看到这里几乎座无虚席.接着就写了型台上地灯光和出场地罗晶晶和韩丁地心理状况.这段梦幻般地场景描写显然是为主人公韩丁和罗晶晶这两个青年人地认识服务地.
()不多久,松柏林早就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地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地摇船.这一次船头地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地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这是鲁迅先生《社戏》里地一段场景描写,写地是迅哥儿和双喜等一群孩子在水乡看完戏后坐船回家地情况.这段场景描写中,写了夜地浓黑、船头地激水声、孩子们对戏子地笑骂声,最精彩地就是写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地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现在,我们可以给场景描写定义并谈谈它和小环境描写地区别了.
场景描写和环境描写,区别只在两个字,但二者地意义却大相径庭.所谓场,即场所地场,而场所一般都是有人出现并且要进行某些活动地.而我们描述某些大环境和小环境时却不一定要有人出现并活动.但场景描写却非要有人出现不同.否则就不叫场景描写.比如我们写大雪后地一个村庄,大环境写远山和近山地一片银白,小环境写停在村口地一辆马车,银装素裹,犹如一架白色地雕塑.然后笔锋一转,写一个小院子里,一群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堆雪人.这小院里雪堆得怎么样,孩子们又是怎样地堆雪人,这就属于场景描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