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二)走进基层、服务群众 践行“一线工作法”

合集下载

第一届全国最佳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共20个)

第一届全国最佳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共20个)

拉 近 党群 心
体 党 员动 态 管理 机 制
1. 海 长 宁 :凝 聚 力 工程 ” 设 的 实践 与 探 索 9上 “ 建
1. 州遵义 : O贵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 实践探 索
I. 东潍 坊 : 委 书记 专 项 述职 制度 1山 县
2. 0山东莱芜 : 坚持“ 四个创新” 构 建城 乡统 筹党建新
楼里拍脑 袋作设计 . 二不能只靠“ 笔杆 子” 查资料编材料。
创新 来 自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 创新 来源 于 实践. 实践既是创新 的源泉 , 也是创新 的动 力。然而在现
实生活 中. 如李 源潮所说 的靠“ 脑袋 ” “ 拍 、 笔杆 子” 工作 搞 创新 的领导干部并不鲜见 他们有的喜 欢拍 脑袋、 大呼隆 、
整 个 党 的 工 作 的 基 础 , 革 创 新 是 活 跃 基 层 、 牢 基 础 的 改 打
靠“ 笔杆子” 新的干部 , 创 往往脱 离群众 , 离实际, 脱 错失发
展 良机 . 害 党和 政 府 的 形 象 损
根本途径 。创新 的办法从哪里 来?一不能只靠 坐在机关大
深入基层调查研 究、 尊重实践 尊重群 众历来是我们 党
格 局
有感于基层 党建 创新 方法的“ 两不靠”
l吴 l 浩
在 此 次 全 国基 层 党建 创 新 论 坛 上 . 中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委
“ 大腿 后 悔 . 屁 股 走人 ”被 群 众 称 为 “ 拍 ” 拍 拍 . 三 干部 。那 些
员、 中央书记处 书记 、 中组部部 长李源潮指 出, 层党建是 基
l. 东 惠 州 : 2广 实施 “ 民 工作 法 ” 推 进 基 层 民 主科 学 四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湖北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近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兴山县委积极应对农村党建出现的新情况,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凝心聚力为突破口,以培养跟党走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胆探索“两会两评”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综合配套改革、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服务群众缺“配套”。

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群众服务需求不配套。

一是服务需求大。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愚人员,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种田缺劳力、发展缺技能、生活无人管、思想无人问,“年猪就杀不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组织的关怀和帮助。

二是服务人员少。

合村撤组后,村管理面越来越大,干部职数越来越少。

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由原来的8个村合并而成,村干部却只有7人。

一个村干部平均要服务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精力不济。

无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的少,坚持的少。

三是服务内容少。

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停留在盖章子、发票子上,停留在节日慰问、抢险救灾上。

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停留在“结对子”帮扶上。

四是服务手段少。

干部还能借助党的惠农政策,无职党员仅能凭借一张嘴、一双腿、一双手服务群众。

二、村民自治缺“实效”。

一是自治内容未更新。

现在真正体现村民自治的,就是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

其他自治活动实际上很少开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村集体成了“空壳”。

除了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大多不存在,群众的关注度降低。

基层创新经验做法案例

基层创新经验做法案例

基层创新经验做法案例
基层创新经验做法案例可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创新做法:
1.党建引领: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开展“党员亮身份、服务暖人心”等活动,推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提高居民满意度。

2.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政务、物业、医疗等服务。

3.居民自治:通过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高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

例如,
一些地方通过开展“居民议事会”等活动,让居民参与社区决策和管理,增强居民归属感和责任感。

4.多元共治: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
治理格局。

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社区+物业+商家”等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平台,共同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5.文化引领: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新风尚。

例如,一些地方
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这些做法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需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基层创新经验做法。

走进百姓家零距离服务深化党建创新社会管理

走进百姓家零距离服务深化党建创新社会管理

走进百姓家零距离服务深化党建创新社会管理作者:凌燕来源:《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2013年第03期东汉政论家王充在《论衡》中有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如何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实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委组织部开展的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可以说是对此问题的深化创新,本刊记者对负责此项目的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采访。

记者: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因何而生?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答: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既是一个全新的群众工作方式,也是上海城乡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个崭新阶段,是原有工作的继承和发展。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里就曾强调:植根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

这和我们基层人民群众的期盼是非常吻合的。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委提出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市场主体的出现,各类组织的兴起,城市的活力逐步焕发出来。

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和复杂化,尤其是“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后,基层党组织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就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上海市委从基层实践中敏锐地总结、发现,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应该是城乡基层党组织工作主要任务。

1993年,市委从总结华阳街道经验开始,先后总结、推广了华阳街道、正广和、华东政法学院和松江区春申村四个群众工作典型,并将之概括为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通过“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为主要方法的“凝聚力工程”,在全市基层党组织进行推广。

从此以后,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的群众工作、服务群众就成为了上海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并被历届市委始终坚持,一以贯之,从未间断。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湖北省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近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兴山县委积极应对农村党建出现的新情况,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凝心聚力为突破口,以培养跟党走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胆探索“两会两评”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综合配套改革、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服务群众缺“配套”。

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群众服务需求不配套。

一是服务需求大。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愚人员,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种田缺劳力、发展缺技能、生活无人管、思想无人问,“年猪就杀不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组织的关怀和帮助。

二是服务人员少。

合村撤组后,村管理面越来越大,干部职数越来越少。

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由原来的8个村合并而成,村干部却只有7人。

一个村干部平均要服务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精力不济。

无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的少,坚持的少。

三是服务内容少。

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停留在盖章子、发票子上,停留在节日慰问、抢险救灾上。

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停留在“结对子”帮扶上。

四是服务手段少。

干部还能借助党的惠农政策,无职党员仅能凭借一张嘴、一双腿、一双手服务群众。

二、村民自治缺“实效”。

一是自治内容未更新。

现在真正体现村民自治的,就是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

其他自治活动实际上很少开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村集体成了“空壳”。

除了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大多不存在,群众的关注度降低。

高质量发展、支部在行动”实践活动典型案例

高质量发展、支部在行动”实践活动典型案例

高质量发展、支部在行动”实践活动典型案例高质量发展、支部在行动”实践活动典型案例:案例一:推动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增收某村党支部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党员和村民共同开展农业产业扶贫项目。

通过引进新技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通过党员带头参与劳动,组织农业技术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

案例二:创新服务模式,助力社区发展某社区党支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社区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较高。

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开展文化活动,如书法展览、音乐会等,吸引了更多居民参与。

同时,支部还引入社区服务中心的概念,提供老人健康咨询、志愿者培训等服务,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案例三:倡导绿色生活,推动环保意识某党支部在城市社区开展了一项宣传绿色生活的活动。

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组织环保讲座等形式,让居民了解到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环保实践的指导,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这些活动有效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案例四:关爱留守儿童,传递温暖力量某党支部关注到社区中存在较多的留守儿童问题,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党员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习帮助。

同时,支部还组织义务教育,让留守儿童能够在假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案例五:打造文明社区,提升居民素质某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提升居民的文明素质。

支部成立了文明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文明礼仪宣传等工作。

通过这些努力,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社区环境得到了改善。

案例六:促进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某村党支部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支部还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和项目,促进村民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

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村民脱贫致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

案例七:提升党建水平,推动社会治理某社区党支部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建水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全国党建创新案例

全国党建创新案例

李源潮指出,基层党建是整个党的工作的基础,改革创新是活跃基层、打牢基础的根本途径。

创新的办法从哪里来?一不能只靠坐在机关大楼里拍脑袋作设计,二不能只靠“笔杆子”查资料编材料。

改革创新的源头在实践、在基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他们对存在的问题最清楚,对解决问题的办法最有发言权。

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把力量沉到基层,心思用到基层,功夫下到基层。

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向基层学习,从基层实践中汲取营养,保护和激发基层改革创新的活力。

李源潮指出,创新的成果来自基层,创新的成果要用到基层去。

要总结提炼基层的创新创造,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用于指导面上的实践。

要加大对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的宣传推广,让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

基层党建是最鲜活的实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只要社会发展不停顿,创新的探索就不能停顿。

要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最佳案例评选结果(共20个)1 辽宁丹东:全面推广“情景互动式党课”2 内蒙呼伦贝尔:组建“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3 河南南阳:科学探索“四议两公开”工作法4 广西百色:推行“农事村办”制度探索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新模式5 浙江温州: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载体开创非公党建工作新局面6 大庆钻探:实施党支部“星级”建设、“梯级”管理7 辽宁大连:科学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实践探索8 江苏南京:社区党组织公推直选的实践探索9 四川成都:以试行“党员证”制度为载体构建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10 贵州遵义: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探索11 山东潍坊:县委书记专项述职制度12 广东惠州:实施“四民工作法”推进基层民主科学发展13 山东临朐:创建“网上党支部”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科学化14 山东青岛:引入品牌理念创建党建品牌15 上海杨浦:走进基层服务群众践行“一线工作法”16 浙江舟山: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17 江苏仪征:全面推行乡镇党委换届公推直选18 安徽淮北:推倒一堵墙拉近党群心19 上海长宁:“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20 山东莱芜:坚持“四个创新”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二、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共60个)1 重庆大渡口:建设开放统一党建信息平台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2 山东乳山:党内基层民主“乳山模式”3 西安未央:干部选拔任用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4 浙江龙游:党员实事评议和党员“实事不作为”告诫制度5 浙江台州椒江:推行非公企业党组织十八法6 上海嘉定新成路:以楼组党建为载体构建党员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7 上海徐汇区:“五管齐下”构建领导干部能下能出“绿色通道”8 中国商飞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建设的做法和成效9 黑龙江铁力:“科学配置党员”推进党员管理体制改革10 广西马山:先锋连万家三情促和谐11 河北景县:农村党员干部“365便民服务超市”的调查与思考12 山东枣庄市中区:推行“村民说事”落实和发展基层民主13 江苏镇江京口区:社区党建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14 上海理工大学:高校基层党组织模式和活动载体的创新15 南昌工程学院:以大学生党员QQ群为载体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16 山东济宁:“两公开五差额”选拔干部的实践与思考17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在非公企业高科技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18 河南义马: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升党员队伍素质19 四川宣汉:机关党组织“六岗直选”模式20 江西上饶:构建“大联系、大台帐、大帮带”群众工作网络21 同煤集团:开展“共产党员服务站”活动的实践与探索22 安徽省毫州: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民意调查制度构建科学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23 浙江安吉:推行重大决策社会征询、专家论证、公示听证制度24 贵州德江:推行“质询”制度推进基层民主25 湖北沙市:“居民说事”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26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实施村务契约化管理27 湖北宜昌:党代表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28 山东烟台开发区:以社会责任考评体系为抓手构筑齐抓共管党建工作新格局29 山西长治:以“网格化管理、联动式共建”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网联工程”30 山东潍坊坊子区:实行“五提二推三评四公开”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工作科学性31 黑龙江佳木斯: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非公企业当党建指导员32 福建天湖山:国有企业“支部工作问责制”33 云南丽江: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34 广东广州:党员走出门群众请进门——南华西街构建民意收集渠道网络35 山西阳泉矿区:推行党员承诺服务人民群众36 河北巨鹿:“干群夜谈会”工作方式密切干群关系37 上海闵行:改革全委会运行机制提高区委民主决策水平38 江苏海安:实施“薪火计划”为党员发展拓源提质39 湖南桃江:“党风廉政舆情在线”开启网络问政新风40 四川东方汽轮:党旗红,产业新41 江苏昆山:“红色方阵”助推科学发展42 贵州铜仁:村级民主管理“三会”制的探索与实践43 江西万载:以干部星期天学院为平台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44 福建南平:实施“五要工程”打造“南平机制”45 江苏南通崇川区:构建“一心两体三会”社区党建新模式46 广东翁源:实施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培育农村党员创业“领头雁”47 湖北黄梅:推行“双联四制”抓好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48 北京市卫生局:创建服务群众品牌增强党组织凝聚力49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施“七一工程”50 河北新河:“四位一体”防瘫机制的调查与思考51 浙江省委组织部机关党委:开展机关党委换届公推直选带头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52 山东东平:实施“村官创业行动”助推农村科学发展53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推行“四权治理”模式54 山东青州:“项目党建”的实践与探索55 新疆建设兵团:绩效管理带动支部和谐56 河南民权:建立网上工委搭建党员学习活动新平台57 广东工商行政管理局:垂直管理部门加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探索与实践58 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跨单位交叉上党课,提升党课教育质量59 甘肃金塔:“双岗双争”活动构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新模式60 安徽霍山:实施“党内温暖”工程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推行“农事村办”制度(二)立足“农事”需要,扎实开展六大服务。

服务群众典型案例 2

服务群众典型案例 2
“台账工作法”加强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察民情、知民忧的过程,也是宣传政策、发动群众、推动工作的过程。这是群众路线工作法的继承和发扬,让基层干部转变了作风,提高了执行力,增强了干事创业的荣誉感。“台账工作法”畅通了民意渠道。基层干部及时掌握和有效控制了各类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变“生冷硬推”为“嘘寒问暖”,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矛盾纠纷“层层上交”为县乡村“三级处置”,将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台账工作法”理清了发展思路。从基层收集问题、破解难题,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2012年上半年,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测评中,中江县排名第37位,比上年上升了93位;全县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重复上访量同比下降45.8%、42%、70.6%。
“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多亏‘台账工作法’”。李成安说,“以前工作起来没头绪,眉毛胡子一把抓,干着急使不上劲,村民反映的事情,因为干部事多事杂,也常有遗漏。现在,问题出在哪、如何解决的、效果怎么样,翻翻台账,一目了然,干群之间还能互相督促,有利于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
“台账工作法”的产生,源于2012年春节过后中江县开展的一次大调研。县里的主要领导深入到部门、乡镇、村(社区)一线,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这次调研,共收集涉及民生、困难群众、社会稳定3大类234个具体问题。
“截至11月30日,我们从老百姓中收集的问题共有10万余件,其中上报到县上的不超过200件,绝大多数问题在基层就地解决”。中江县“三账办”主任陈立贵介绍,问题的处理办结率达99.24%,其中村(社区)办结占92.04%、乡镇办结7.8%、县办结0.16%,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
问题解决在萌芽,作风落实在基层
“台账工作法”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落实,还得益于一系列工作推进机制和工作考评监督体系的创新和保障。大家普遍反映,干部作风更实了,与群众感情更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好了。中江县委组织部长张清军介绍,围绕“三本台账”,完善了村级、乡镇、县直部门和县委4个层面工作推进机制,建立起了村干部坐班、乡镇领导定期参加村“两委”会议、村支书定期述职、县直部门专题会议、联席会议、县委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汇报等一系列制度,增强了工作实效。同时,对工作绩效考评办法作出重大调整,包括乡镇和县直部门互考互评、县上直接考核到村(社区)、乡村联动的绩效考评等,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建立了全程监督程序,明确县、乡纪检监察机构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参与台账建设职责,制定监督流程,建立台账群众回访及社会满意率测评体系,保证台账信息收集完整,处理及时有效,结果公开公正,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湖北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近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一、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综合配套改革、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 ?一、服务群众缺“配套”。

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群众服务需求不配套。

一是服务需求大。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愚人员,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种田缺劳力、发展缺技能、生活无人管、思想无人问,“年猪就杀不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组织的关怀和帮助。

二是服务人员少。

合村撤组后,村管理面越来越大,干部职数越来越少。

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由原来的8个村合并而成,村干部却只有7人。

一个村干部平均要服务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精力不济。

无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的少,坚持的少。

三是服务内容少。

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停留在盖章子、发票子上,停留在节日慰问、抢险救灾上。

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停留在“结对子”帮扶上。

四是服务手段少。

干部还能借助党的惠农政策,无职党员仅能凭借一张嘴、一双腿、一双手服务群众。

?? ?二、村民自治缺“实效”。

一是自治内容未更新。

现在真正体现村民自治的,就是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

其他自治活动实际上很少开展。

??? 三、组织建设缺“活力”。

一是书记无责任。

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农村出现重“村务”轻“党务”、党建工作无人抓的现象。

对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考核,往往以主任岗位考核代替书记岗位考核,以经济指标考核代替党建工作考核,以党委政府考核代替群众考核,从导向上弱化了党建工作。

二是党员无能力。

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弱化。

四个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及典型案例

四个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及典型案例

四个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及典型案例摘要:一、精神内涵1.概述四个下基层的背景和意义2.分析四个下基层的精神内涵2.1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2.2 实事求是,创新进取2.3 敬业奉献,艰苦奋斗2.4 学习锻炼,成长成才二、价值追求3.四个下基层的价值追求体现3.1 推动基层全面发展3.2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3.3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3.4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制度方法4.四个下基层的制度和方法探索4.1 完善政策体系4.2 创新工作机制4.3 加强人员培训4.4 落实扶持措施四、典型案例5.四个下基层的典型案例介绍5.1 案例一:某地区下基层扶贫工作5.2 案例二:某城市社区下基层服务创新5.3 案例三: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5.4 案例四:某企业下基层锻炼员工正文:一、精神内涵1.四个下基层,即“走下去、沉下去、融进去、干起来”,是我国新时期基层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

它旨在推动基层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基层全面发展。

四个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2.四个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2.1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下基层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服务群众,要将党的政策和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2.2 实事求是,创新进取。

下基层要深入调查研究,真实了解基层情况,敢于创新,推动工作不断发展。

2.3 敬业奉献,艰苦奋斗。

下基层要有敬业精神,无私奉献,勇于克服困难,为实现基层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2.4 学习锻炼,成长成才。

下基层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个人和基层的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二、价值追求3.四个下基层的价值追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推动基层全面发展。

通过下基层,推动基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3.2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下基层要关注民生,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

3.3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下基层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线工作法让服务群众工作落地有声

一线工作法让服务群众工作落地有声

中共山丹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第13期2014年2月27日“一线工作法”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落地生根自去年中央和省委开展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县不等不靠,积极搭建推动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平台,全面推行“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形象在一线树立”“一线工作法”,扎实开展“三进三同三服务”、“联促帮带”、“百日争创”等主题党性实践活动,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地生根。

一是领导带头“沉下去”,示范引领解难题。

全面落实领导联系点制度,深入开展“三访三问”、“百名领导干部下基层”、“联户访民办实事”和“组工干部蹲点周”活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百名领导干部上百堂示范党课”、“百日争创”等活动,为党员群众“手把手”、“面对面”地讲理论、讲政策、讲形势、讲法律、讲科技,使农村党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30名县级干部、84名科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辅导讲座、上示范党课120多场次,收集群众意见142条,认领服务项目27个。

二是县直部门“走出去”,搭建平台办实事。

结合“双联”行动,深入开展“百家支部千名党员牵手党旗下”联促帮带活动,建立联村单位驻点工作室和便民服务站点,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深入群众办实事、深入实际解难题。

同时,县直机关积极推行“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过错追究等制度,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至目前,全县128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与110个村、6个社区、12户非公企业党支部结对帮带,建立驻点工作室110个,派驻工作人员224名,机关干部挂任村党支部常务副书记17名,联村单位先后引进项目24个,提供帮扶资金150万元。

三是机关干部“动起来”,积极服务惠民生。

组织机关党员开展“走进农村、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三进三同三服务”和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认岗活动,组建“党员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群众事务代办、关爱留守儿童、关心空巢老人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转作风、受教育、办实事,在结对帮扶、牵手联促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四川仪陇:推行村务管理“五权”模式转自《人民网——理论频道》【案例背景】仪陇县是朱德总司令和张思德同志的故乡。

全县幅员面积1767平方公里,辖56个乡镇,920个村(社区),总人口108万,有基层党组织1527个,党员33000余名。

2005年,该县日兴镇九湾村被确定为全县首批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村。

对扶贫开发中的问题,由于大家意见不一,党员干部不知道从哪个方面下手,于是村党组织把“水”、“路”、“产业”等13个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贴在13个碗上,所办事情的轻重缓急、谁先谁后都交给全村群众决定。

谁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就往相应碗里丢玉米粒,每人一颗。

就这样,用“投玉米粒议事”的方式,群众选定了“一路、二水、三产业”的发展顺序。

村党组织立即根据群众意愿组织实施,仅用5个月时间,便修通了8公里村道路,吃上了自来水,办成了群众多年想办却未办成的事。

这件事引发了党员干部的深思,更启迪了县委政府的思维。

于是县委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村“两委”权责不清、定位不明,村务管理混乱、群众监督缺失,村民自治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派出调研组深入九湾村实地调研,对其做法进行了总结规范,村务管理“五权”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并逐步在全县、全市、全省推广。

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对此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进行了深度报道。

【主要做法】一、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权,让支部清楚“干什么”。

主要通过三个环节:一是提出重大议题。

围绕农村工作中最重要、最迫切需要办理的事务提出议题,经“两委”讨论形成初步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进行修定和完善、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后,由村委会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二是督促落实决议。

指导党员干部和其它村级组织带头围绕形成的决议开展活动,协调各方利益,整合资源,共同促进和督促决议的落实。

三是检查落实情况。

对决议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年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绩效挂钩,好的进行奖励,差的予以通报批评直至提请村民会议按程序罢免。

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果揭晓2015年07月01日15: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7月1日电今天,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和组织人事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果正式公布,共评出30个最佳案例,60个优秀案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和组织人事报社,自2013年7月1日起,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为主题,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开展了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案例征集活动经过网上投票和专家两轮评审,最后评出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最佳案例30个、优秀案例60个。

一、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最佳案例(共30个)1 浙江嘉兴:以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为载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 上海浦东:十年磨一剑——浦东“阳光驿站”的十年探索与实践3 北京朝阳:创新基层党建服务体系,以党建引领社区各项事业发展4 福建福州:“查述问评”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责任考评机制5 天津静海:以“五建五强”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6 广东湛江:努力实施“失联党员归队工程”,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管理水平7 浙江诸暨:“群众档案”——新时期拓展群众工作机制的新举措8 湖南吉首:“红色股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向心力”9 陕西凤县:实施村干部队伍建设“六化”工程的有益探索10 内蒙古林西:推行“1+3”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共进11 贵州仁怀:走出一条“支部领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支部创业带富新路子12 山东章丘:实施支部“一加三”,固本强基惠民生13 国家电网丽水供电公司:电力阳光服务便民图的创新与实践14 贵州贵阳: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15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培树“北疆红色堡垒户”,打造祖国北部边疆草原亮丽风景线16 江西丰城:在基层党组织建立矛盾纠纷“金牌调解”的免费“社会法庭”17 山东青岛:依托干部网络学院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18 湖北英山:打造“智慧党建·英山红网”,以党建信息化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9 江苏镇江京口区:构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体系20 西藏南木林:“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五化”管理新格局21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挥三级“四个作用”,提高司法公正水平22 新疆克拉玛依:强化社区“红细胞”工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3 四川凉山:创新设置乡镇(街道园区)“优秀青年人才”党支部,破解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难题24 江苏如东:开展“114”惠民行动打造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25 河北景县:建立农村支部书记“三定三评一落实”目标考评机制26 武钢金资公司:以“党建工作创先争优管理系统”为平台,探索“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途径27 河南洛阳老城区:“负面清单”管理催生正能量28 胜利石油:以党员服务社为载体,创建非在职党员服务教育管理新模式29 江苏海安:“事务代理”构建服务下沉型基层党建新模式30 江西农大农学院:“立交桥”党建模式创新与实践二、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优秀案例(共60个)1 福建福州台江区:打造“党员诚信店”品牌,破解非公党建难题2 上海浦东张江:用“感受式服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3 江苏南通崇川区:邻里党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500米”4 北京延庆:“党员魅力秀排行榜”,领航为民服务正能量5 湖北武汉江汉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路径探索6 江苏徐州贾汪区:“三三六”法探索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7 浙江杭州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的探索与实践8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9 中原油田:“家庭党校”开辟社区党员教育新阵地10 山东济宁:活跃着一支群众监督评议团队伍11 福建永定:实支部“e管理”,流动党员“流而不失”12 上海浦东合庆镇:“1+1+X”的合庆算法13 湖北巴东:发展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14 山东平度:推行“一定两议三监督”工作法,创新村级议事决策机制15 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红色正能量服务在滨江——非公党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6 湖北利川:贫困山区实施“村社共建”的探索17 江苏太仓:构建德企党建“365服务圈”18 山东寿光:推行“三自”工作办法,加强村级事务管理19 四川松潘:一线两翼共发展,三带四帮满园春——深入推进“三带四帮”党内互助工程20 国家统计局福鼎调查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努力实现“三个提高”21 湖北红安:推行村干部实绩考核激发干事创业热情22 上海理工大学:以区域化党建联建促学校事业全面发展23 江苏如皋: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24 广西南宁邕宁:拓展“六个一线工作法”,激发干事创业活力25 辽宁大连旅顺口区:实施“123456”工作法实现在职党员进社区走亲连心服务群众26 福建省建宁县:党员“110”,服务零距离27 贵州铜仁:实施“民心党建”工程促进干群连心同步小康28 青海西宁城中区:“365”党代表工作室,搭起群情民意“连心桥”29 浙江台州路桥区:紧贴青年实际,创意党组织生活30 河南登封:“服务能力强、发展能力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31 河南新密:创新农村新型社区党建服务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32 四川高县:分类建设发展型村级党组织,助推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33 拆掉一张桌赢得万民心——淮北市推行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的探索与实践34 福耀集团党委:开展“党员典范力量”建设的探索35 内蒙古包头青山区:“3×4”探索实施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建设36 陕西石泉县:“五步三公开”实现村级组织“阳光运行”37 浙江宁波江东区:架起沟通“高速桥”,化解群众心里堵38 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明秀南社区:为民零距离,党群谱和谐——创新推行“零距离工作法”39 内蒙古牙克石:关于推进为民服务“365”党建模式的探索和思考40 广东汕头潮阳区:建设一支带头抓党建、带头服务群众的村级书记队伍41 新疆木垒:开展“农村党员信贷直通车”活动42 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小微信大作为”——释放基层党建正能量43 陕西富平:为民服务“连心卡,群众办事“零障碍”44 安徽亳州谯城区:“移动式”网上服务型党组织,让服务“触手可及”45 湖北孝南:构建3个“1+X”体系,探索“服务型”实现路径46 浙江东阳:构建行业协会党建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47 湖南常德鼎城区:推行“一本通”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实践与启示48 黑龙江漠河:实施党建创新项目,建设服务型党组织49 甘肃陇西:实施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的调查与思考50 湖北麻城:建立健全党员质量管理体系51 云南弥渡:以3个“1+X”为抓手,全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52 河南郑州惠济区:以“四个先锋”为载体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53 河北临漳:以“五步工作法”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54 辽宁葫芦岛:开启“全天候”模式,全面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55 重庆永川区:探索推行村(社区)党员日常管理量化考评工作56 川东电缆公司:坚持三融入三促进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57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党员“塑形工程”——锤炼党员先进形象新载体58 陕西留坝:倾听群众“牢骚话”,唱响服务“好声音”59 江西寻乌:推行“1893”机制,着力破解农村党员发展难题60 青海循化:搭建四个平台全力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

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优秀100例名称及超链接网址

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优秀100例名称及超链接网址

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评选结果一、最佳案例名单(共30个)1 上海张江高科:把党的组织建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2 广西南宁市:创建党员志愿者示范城的实践与探索3 山东省青岛市:开办党建电视频道创新党员教育和党建宣传工作4 贵州省贵阳市: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5 天津市滨海新区实施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程6 浙江省杭州市: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实践7 广东省东莞市:党代表工作室构建模式8 山东省高密市:推行“党员奉献积分制” 加强农村党员量化管理9 贵州省毕节市: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助力试验区科学发展10 浙江省温岭市:积极探索“城郊型”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11 中远船务:树立“属企化”理念破解农民工党建难题12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实施“五位一体”民主治村模式13 江苏省南通市:创建“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 启动党建信息化新征程14 上海市奉贤区:立足“四个新型” 发挥“三大作用”15 福建省福州市:“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提升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16 河南省巩义市:实施“一定两评三补” 建立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新机制17 湖北省远安县:推行“2+X”模式关爱农村留守儿童18 山东省曲阜市:实行第一书记“1+1”制度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19 河北省巨鹿县:党组织“四步富民法”促农村发展2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发挥街道党校作用构建发展农村党员新平台21 山东省潍坊市:大规模开展“包村联户”活动22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社区党建“两网”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23 上海市静安区:精心打造“白领驿家” 探索社会领域党建新途径24 红豆集团:首创党建工作标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25 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党建管理信息系统创新机关党建综合评价体系26 新疆兵团农五师83团:建立民情走访“四到户”机制密切党群关系27 上海金山区吕巷镇: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探索与实践28 吉林省统计局:机关党建工作“三建法”的探索与实践29 中国商飞:开展党员“闪光”行动发挥支部“灯塔”效应30 兖州煤业:实施品牌化管理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二、优秀案例名单(共70个)1 湖南省浏阳市:实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2 江苏省昆山市:“三抓准”力促创先争优活动“落地生根”3 山东省寿光市:推行党员定期登记完善党员队伍纯洁机制4 青海省海东地区:固本强基抓党建“五有五能”创新篇5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社区服务365” 凝聚党心民心6 上海政法委:学习型机关建设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7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人一颗星,室局一面旗”综合考评办法8 山东省五莲县:构建“一增四改”模式着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9 同煤集团四台矿:深化谈心走访制度架起“同心桥”10 山西省: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11 山东省诸城市:构建“五位一体”社区化农村党建新格局12 浙江省舟山市:建设网上干部工作综合平台加强和创新党建工作13 内蒙古土右旗:推行“项目化管理” 打造基层组织工作“有形抓手”14 江苏省吴江市:党员干部进万家“三解三促”成效大15 山西省长治市:扶持大学生村干部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6 云南省:网络党建升起互联网天空的“党建红云”17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强化社区社团党建促进社会管理创新18 上海市浦东新区:打造流动党员“新家园” 服务城市社会管理创新19 辽宁省丹东市: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双岗双责”活动20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开展“五结合五发挥五有为”主题实践活动21 北京市房山区:实行“次序动员”机制破解农村党员发挥作用难题22 四川省绵阳市绵州社区:实施“五零”工作法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23 贵州省习水县:以“三关”工程为载体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24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会制”引领企业发展与非公党建“同频共振”25 四川省汶川县:建立“四级联动”新机制破解农村发展党员“瓶颈”26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五联一结对”统筹城乡党建27 河北省冀州市:“五制联推”差额选配乡镇党政正职28 广西来宾市:开展“三个五”争创活动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力29 浙江省景宁县:“乡会村开”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30 甘肃省敦煌市: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31 湖北省老河口市:创新党组织设置构建鄂豫边贸党建新模式32 上海市崇明县:“民情日记”记录群众心声33 辽宁省兴城市:创建“农民大学堂” 服务党员群众34 北京市怀柔区:构建“四位一体”远教体系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35 贵州省瓮安县:城乡党组织“双向组织生活”探索统筹城乡党建新路子36 黑龙江省鸡西市:开展党群义工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7 江苏省连云港市:创新党群工作站模式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题38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创新推行“六个一线工作法”39 四川省雅安市:试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选用管理新模式40 云南省凤庆县:“农村家庭党校”搭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新平台4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实施“心灵绿洲”计划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42 广东省佛山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打造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43 内蒙古阿荣旗: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激发党员内生动力44 重庆市黔江区白土乡:“八家工作法”探索群众工作新路径45 甘肃省阿克塞县:依托“流动党校”实现牧区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46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推行“联动共管”机制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47 邯钢公司:开展“3+X”构建和谐工作关系活动助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48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49 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探索“4+1工作法” 架起党群关系“连心桥”50 四川省南充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带头人考评机制的实践与探索51 江苏省如东县:构建非公企业党建“融和工作法”52 中铁二局:以项目党建为载体构建企地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53 广东省海丰县:坚持实施“末位帮扶”工作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54 西南石油大学:新时期建立大学生公寓“党员服务站”的实践55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探索“三有三定三评”工作法引导规范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56 山东省昌乐县:探索建立镇街机关党建新模式57 江西省信丰县大塘埠镇:推行“远程教育终端+IP广播”学用模式58 河南省濮阳县:推行“一定两评三公开”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9 四川省广元市:推行“四向”全域考察破解干部考察失真失准难题60 宝钢资源有限公司:党委开展党支部结队共建活动的探索和思考61 中原油田:实施“双建”工程管理体系助国企在创先争优中有效和谐发展62 重庆市巴南区: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实践与探索6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南工业新城:区厂联动和谐共建构筑区域大党建新格局64 新疆富蕴县:推行社区党建“3421”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65 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实施党建共建合筑共赢文化66 山东省荣成市:创新党内帮扶机制搭建党员创业载体67 陕西省宝鸡市:建立察准考实干部“德”与“潜绩”机制的实践探索68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勤廉为民”工程开展“百姓直评村干部”69 江苏省金坛市:晋档升级——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创先争优新模式70 云南省鹤庆县:推行党员中心户长制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

走基层两维护心得、案例、做法

走基层两维护心得、案例、做法

南部县富利镇董家小学“走基层、两维护、两维护”经验做法目前,党的群众路线“走基层、两维护”活动正在我县如火如荼开展。

随着活动不断深入,学校工作不断创新、亮点纷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也总结积累了教好的经验做法。

一、“走基层、两维护”,理论学习要入心。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提高了思想认识,才能在行动上有所付出,才能扎实“走基层、两维护”工作,为基础群众付出更多时间,做出成绩。

为了解决理论学习,入心入脑的问题,我校采取领导干部带头学、中层干部解读学、普通教职工体会学,全体党员、教师到学生家庭面对面实践学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凝聚到“走基层、两维护”上来,实现了从“要我‘走基层、两维护’”到“我要‘走基层、两维护’”顺利转变,进而规避形式主义,以有效便防止了“走基层、两维护”活动跑偏走虚。

二、“走基层、两维护”,在“进”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进学生家、进教师门。

走进基层,不是光在口里头说说就行,不是光在办公室里写写文章就行,只有所有的党员、干部真正迈开脚步,踏出第一步,走近群众,走入群众,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疾苦,从而才能解决群众所关心的问题。

三、“走基层、两维护”,要带着感情走基层、两维护。

要带着感情“走基层、两维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面对面、心贴心地“走基层、两维护”,在活动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对群众有真情,才会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比如:在春节前夕走一走,看看老教师最关心的衣、食、住、行还有哪些急于解决的困难?到贫困学生家中走一走,看看群众还有哪些诉求需要表达?只有领导干部真正地关心群众,将群众看成是一家人,才是对走基层、两维护的最好诠释。

四、“走基层、两维护”,要真正为民办实事。

走基层、两维护不是做面子工作,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做样子,摆架子,搞形式,那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党员、干部必须真正转变工作作风,把重点放在基层,把功夫下在基层,把心用在基层,把劲使在基层,从细节从手、从小事入手,从群众所关心的点点滴滴入手,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实例

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实例

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实例1.开展“清洁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集体打扫项目部食堂、办公室、会议室的卫生,让职工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展“冬送温暖”活动,组织党员为职工分发供暖设备“小太阳”让职工这个冬天不太冷。

3.开展“夏送清凉”活动,为奋战在施工一线的职工送去绿茶、绿豆汤、毛巾、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用品,关爱职工。

4.开展“党员活动竞赛”,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积极参加篮球,羽毛球,拔河等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生活。

5.开展“党员献血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进行集体献血。

6.开展“关爱在三部,和谐在向阳”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和每个职工进行交流,加强了全体职工的团结。

7.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一片真情在社区”活动,组织党员以个人为单位,到村里和社区里为群众帮忙解决困难问题。

8.开展“我是共产党员”活动,积极搞好扶贫帮困,为困难群众用去大米、花生油、白面等生活用品,为弱势群众营造温馨的关爱空间。

9.开展“爱心牵手一帮一”活动,号召项目部全体党员每人联系一户困难家庭,尽力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10. 项目部员工去施工现场交通不便,为此,党组织安排的专门的车辆接送。

11.每次下大雪后,党员积极带头打扫项目部门前、后院和道路上的积雪,确保职工进出方便。

12.关心职工家庭,对家庭困难的职工进行爱心捐助,让职工感到了党的温暖。

13.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组织党员为村里的老人,打水,打扫家里的卫生,并积极帮助解决难事。

14.开展“党员知识大赛”活动,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在丰富了职工生活的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党性。

15.组织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关心项目部职工的健康。

16.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进行党课培训,培养发展对象,提高员工的思想和党性。

17.在项目部设立了意见投信箱,积极听取职工的意见,及时解决职工提出的问题。

18.发动“一人有难,全家帮”活动,动员项目部全体职工为家庭困难的员工实施帮助,让他体会到了我们项目部大家庭的温暖。

一线工作法学习

一线工作法学习
将“一线工作法”进一步完善成为一个成熟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形成一个科学的服务基层系统,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
集全局之智、凝全局力
理论创新
机制创新
业务创新
第22页/共24页
实施 “一线工作法” 全力服务基层建设谢谢!局党委第23页/共24页
组织结构
谢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19页/共24页
三、实施“一线工作法”取得的成效
取得的成效
解决问题
认真调研
深入走访
解决了基层税务 所和纳税人普遍关 注的六大类问题, 涉及73件热点问题 。
完成重点调研 课题8篇。
走访重点企业76 户,税务所50余次, 得到了基层税务干部 和企业的好评。
第20页/共24页
三、实施“一线工作法”取得的成效
第7页/共24页
一、“一线工作法”主要内 容
(五)群众满意,工作业绩创造在一线
重视在基层一线考察考核干部,将干部在一线的表现情况 纳入年度考核和经常性考察内容。结合政风行风评议等活动, 以调查问卷、民意测评等方式,对一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满意 度测评。
第8页/共24页
一、“一线工作法”主要内容 (六)转变作风,良好形象树立在一线
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
第14页/共24页
二、保障“一线工作法”顺利实施的七项制度
(四)
利用本局的纳税服务投诉 热线、纪检监察投诉热线、信 访举报投诉热线等基层信息资 源,定期召开基层一线问题集 中处理座谈,协调多方解决基 层干部、纳税人反映的问题。
社情民意畅通机制
第15页/共24页
二、保障“一线工作法”顺利实施的七项制度
深入一线要静下心、沉下身,从一线最不 满意的事情改起,从一线最希望做的事情 做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基层、服务群众践行“一线工作法”
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员会
一、背景与起因
杨浦是传统的工业区和老城区,有着三个“百年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百年工业文明、百年大学文明、百年市政文明,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集聚了复旦、同济等14所高校,150多家科研院所,50名国家“两院”院士。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上海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城区建设开发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杨浦集中显现出来,国有企业从当初的1200多家锐减到200多家,产业职工从60万人锐减到6万人,杨浦进入了一个低谷和徘徊期。

2003年4月15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杨浦开始了从“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历史转型,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城区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是对城区结构、形态的一场革命性调整,因此在转型过程中突出面临着几个“坎”:一是困难群众多、民生压力大。

杨浦无就业、无稳定收入人员17万,占全区劳动人口的1/4;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列上海中心城区第一;二级以下旧里占全市总量的1/4,集聚着大量矛盾问题和民生诉求,如果不能沉入一线解决这一个个具体问题,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困难群众,杨浦建设发展的大好局面就会
难以为继。

二是利益调整力度大,群众工作的难度加大。

城区功能的大转型,必然带来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旧改、就业、救助等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群众的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相互交织,迫切需要通过大量有效的群众工作赢得广大群众对杨浦建设发展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三是干部队伍作风、能力的不符合、不适应。

主要有:经历上的不适应。

我区58.1%的机关处级干部没有社区工作经历,新进机关的干部绝大多数都属于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作风上的不适应。

有的干部在群众的问题上不够深入,为群众办事情完全靠“拍脑袋”,做不到点子上;能力上的不适应。

有的干部不会说群众语言,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称之为“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最后,问题哪来哪去”。

基于此,我们着眼于在一线宣传群众,向群众宣传杨浦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暂时存在的困难,发动广大群众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推动发展;着眼于在一线服务群众,沉入一线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着眼于在一线问计于民,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使我们的各项决策能够集中群众智慧、反映群众意愿,于2005年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推出了“一线工作法”,核心是“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基本内容是:“知民
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交融;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评”。

二、做法与经过
以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建立健全了“三项机制”。

1、全方位了解群众诉求把握民情的机制
“面对面”——定人定时。

全区千余名机关干部(其中局级干部20多人,处级干部300多人,科级干部600多人)每月深入到全区300多个居民区,做到“三定”、“三公示”、“三畅通”。

“三定”即定人、定点、定时:“定人”是指工作主体定位于党政机关的各级领导干部,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定点”是指每位领导干部联系一个基层点在一段时期内是固定的,有利于工作的延续性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性;“定时”是指将每月第二周周四作为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日。

“三公示”是指领导干部下基层前,通过杨浦党建网、杨浦时报、在全区各居委会张贴公告等形式进行公示,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近期区里承诺群众解决的急难愁问题、前一阶段公示问题的落实情况、本月领导干部下基层的主要内容等,努力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三畅通”是指领导干部在活动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群众,畅通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畅通及时全面传递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渠道,畅通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

“键对键”——即时互动。

开通了“书记·百姓网上通”、“区委书记邮箱”、
“区长在线”等网络载体,区委领导定期在网上与党员群众即时互动交流;开设“书记信箱”,在12个街道、镇的党员服务中心全部设立起群众信息投放点;设立“电话专线”,每位区委常委分别联系部分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全方位地听取群众呼声。

“结对子”——全员覆盖。

深入开展“双结对”、“双千”活动,机关、企事业党支部共与858个基层党支部、3218名困难群众结对,全体机关干部共与5624名困难群众结对助困助学,区领导还分别与院士、企业家、困难户结对,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发挥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了解并帮助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2、自下而上协调协同解决群众“三最”问题的机制
在“一线工作法”活动中,区委建立了问题收集、梳理、分发、处置、督办等一系列衔接紧密、操作规范的工作流程,形成了居民区-街道-区三级联动、职责明确的问题解决机制。

一是发挥居民区关口前移、化解矛盾的基础作用。

牢固树立重心下移、夯实基础的理念,将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整合集聚在基层。

居民区党组织借势借力,在定点联系居委会活动中,通过领导干部现场办公、实地踏勘、沟通协调等方式,现场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通过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居民区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得到了资源上的支撑、榜样上的示范和工作上的指导,提
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使得大量问题和矛盾在第一线得到就地化解。

二是发挥条块党组织协调协同、互帮互助的作用。

在安排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居委会的过程中,原则上同一单位的领导不安排在一个街道、镇,使领导干部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对于居民区不能解决的问题,全部通过填写“一事一表”等形式上报,由街道、镇依托“一线工作法”平台进行协调协同,定期由局级领导干部牵头,召集所有定点联系的各部门领导“集体会诊”。

同时还建立了条块互评制度,年底由街道、镇对职能部门在“一线工作法”中解决问题情况进行测评,形成条块党组织互帮互助、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整体合力。

三是发挥区级层面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对于需要区里协调解决的问题,由街道、镇梳理后上报区“一线工作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问题性质分发到有关职能部门,并督促各部门“定人定时定方案”解决,对综合性疑难问题则视情提交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研究解决,确保老百姓提出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

3、年度目标考核与群众满意度测评相结合的机制
通过“一线工作法”的实践,区委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党政部门各司其职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区委“一线工作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
织领导和日常管理,每月设计面上“规定动作”,调动领导干部开展“自选动作”的积极性;抓好各单位联络员的队伍建设,每月召开联络员会议部署推进工作,发挥联络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居民区党组织最大限度地组织好群众参与定点联系活动,及时并广泛地收集了解群众的诉求,努力扩大宣传面、教育面和受益面,为“一线工作法”的有序开展、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加强定期分析。

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一次统一汇总梳理群众通过各类渠道反映的问题,在将问题批转给有关部门办理、分发给定点联系领导掌握信息的同时,在汇总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定期形成情况报告,重点分析群众反映的多发性、普遍性、经常性问题,对于近期能够解决的,由“一线工作法”办公室协调各方力量,牵头推进解决;对体制机制上需要完善的,提供有关部门进一步改进不足、完善机制、促进工作,并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跟踪联系,作为“一线工作法”日常考评的依据。

三是加强考核测评。

年底对于各单位落实“一线工作法”情况,对领导干部在定点联系工作中的出勤情况、精神状态、为民服务意识、处理问题能力等情况,通过逐项量化方式组织社区干部、群众开展“满意度”测评,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确保“一线工作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今年年初,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区委围绕“四个确保”要求,将“一线工作法”从“社区”向“企业”拓展,全区300多名处级以
上领导干部与490家企业结对,定人定点定时对企业进行联系服务。

主要畅通了
“三个渠道”:一是畅通了及时听取企业诉求呼声的渠道。

确定了每月第二周周四为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日,开通了“1890企业服务网”及热线受理电话,统一制作下发了服务企业的联系卡。

二是畅通了一口上下快速解决问题的渠道。

由区“一线工作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口上下”协调处理企业反映的问题,做到1周内有答复,1个月内落实解决。

三是畅通了宣传政策优化服务环境的渠道。

针对很多企业反映对有关服务政策不了解、不清楚如何适用的问题,统一汇编下发了《杨浦区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解读》,推动区域服务企业政策的落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以来共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400余件,进一步
拓展了“一线工作法”的内涵与外延。

三、成效与反响
“一线工作法”实施至今,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拥护和衷心支持,已成为“党员干部受教育,广大群众得利益”的“民心工程”。

1、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年多来,全区千余名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共与30多万人次的居委干部群众、企业人士面对面交流,共收到反映的各类问题7000余件,解决率达到90%以上。

从2005年开始,全区领导干部每年大年初一都上门给群众拜年,殷行街道一位黄阿姨丈夫早逝,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艰难度日,街道、居委日常给了她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