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及目录(2023年修订版)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及目录(2023年修订版)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修订版)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药品。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按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三级管理相关要求,按A,B,C等级分类法,现修订如下:一、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B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三、C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有明显专用标识。

四、药库将高警示药品标示维护在药品信息中,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五、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六、A、B、C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高警示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七、高警示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八、高警示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九、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十、临床药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十一、新引进高警示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修订日期:2023.6.14附:高警示药品目录卫生中心A级高警示药品目录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B级高警示药品目录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C级高警示药品目录。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为更好管理本中心的高警示药品,根据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推出的高警示药品管理专用标识和分级管理策略“金字塔式”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级,B级和C 级进行管理,并制定本制度。

一、高警示药品的分类(一)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贮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B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药品贮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三)C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药品贮存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一)贮存与保管1、高警示药品需单独存放,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2、高警示药品存放药架(药柜)应标识醒目,设置统一的警示标志,标志为蓝底黄色三角形或黄色三角形,内有白色药1瓶和注射器图案;3、高警示药品实行专人管理,药房、护理部安排兼职人员负责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保证用药安全;4、护理部高警示药品实行固定基数管理,定期核对,严格交接;5、药房、护理部需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有效期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保养,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

(二)调配、配置和给药:1、调配: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避免调配环节的临床用药失误发生。

2、配置:须有双人核对。

3、给药:A级高警示药品静脉给药、麻醉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给药应执行双人核对制。

(三)监管高警示药品的监管:药房定期检查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并记录检查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报医务科、质控科,并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2。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高警示药品管理,促进高警示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二、参考文件《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T/CMEAS 012-202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三、名词定义高警示药品:一旦使用不当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会危及其生命的药品。

四、内容(一)高警示药品目录的制定参照《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中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推荐目录,修订医院高警示药品目录。

(二)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高警示药品实行 A、B、C 三级管理模式,其中:1.A 级风险最高,一旦发生用药错误可导致患者死亡,应重点监护和管理;2.B 级风险中等,一旦发生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较 A 级低;3.C 级风险最低,一旦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但较 B 级低。

(三)警示与存放标识高警示药品使用统一的警示标识;A 级高警示药品警示到最小包装,警示标识见图1。

A、B、C 三级分别使用红、橙、蓝色作为底色的标识进行储存标识管理,见图2。

图1 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图2 高警示药品存放标识(四)高警示药品管理1.A级高警示药品专区存放、专人管理,不应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应有警示标识;并对相似药品进行物理隔离和标注。

2.高警示药品调配、发放、使用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3.病区备用药品、操作用药品中的高警示药品储存管理遵循专区存放、专用标识、专人管理原则,严格做到基数管理和交接班管理。

4.高警示药品使用时,应认真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含量。

在核对药物名称时,如发现印字模糊不清,不能确定药品名称时,应拒绝使用。

5.应严格执行高警示药品说明书要求、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与注意事项。

6.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7.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之马矢奏春创作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平安级别,采取“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和C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纳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一、 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 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他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 病区调剂室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须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

4.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A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 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尺度浓度和调配操纵规范;应严格依照法定给药途径和尺度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尺度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6.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依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防止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需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药库、调剂室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B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3. 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依照法定给药途径和尺度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尺度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平安级别,采取“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得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得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得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A级高警示药品就是高警示药品管理得最高级别,就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得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与监护。

B级与C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一、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得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与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她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

病区调剂室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须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

4。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与使用静脉用A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 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标准浓度与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与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得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6、医生、护士与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得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得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药库、调剂室与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与使用静脉用B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3。

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与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得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得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得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A级高警示药品就是高警示药品管理得最高级别,就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得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与监护、B 级与C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一、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为加强我院临床用药安全管理、结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定义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二、标识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标识用于管理。

可制成标贴粘贴在高警示药品储存处,有条件时也可嵌入电子处方系统、医嘱处理系统和处方调配系统,以提示医务人员正确处置高警示药品.三、分级管理高警示药品的管理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分为A, B, C三级.一)A级高警示药品(红色标志)1, A级高警示药品的分类A级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具体有如下几类:1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肾上腺素);2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如普蔡洛尔);3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4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5硫酸镁注射液;6浓氯化钾注射液;7100m1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8硝普钠注射液;9磷酸钾注射液;10吸入或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等);11静脉用强心药(如地高辛、米力龙);12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13浓氯化钠注射液;14阿片配等。

2、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①应有专用药柜或区域贮存,药品贮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并用黑底白字的品名标签与普通药品相区别。

②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需须加强核对,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③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并在输液卡及输液瓶用红色“G"作标识。

④A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⑥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⑥护士在巡视时对高警示药品要加强关注,特别是在静脉输液或用药的起初30分内,做到每15分钟观察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或并报主管医生。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国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所有医疗机构的高警示药品管理。

本制度所称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三、高警示药品分类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分类标准如下:(一)A级: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药品。

(二)B级: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 级低的药品。

(三)C级: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的药品。

四、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一)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临床使用时,应有专门用药指导,并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

3. 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 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须经上级医生审核签字。

5. 药师核发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进行双人核对,确保用药正确。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临床使用时,由具有相应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

3. 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进行核对,确保用药正确。

4. 医生开具B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须经上级医生审核签字。

5. 药师核发B级高警示药品时,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三)C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高警示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提醒医、护人员注意,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2. 临床使用时,由具有相应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

3. 护理人员执行C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进行核对,确保用药正确。

4. 医生开具C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须经上级医生审核签字。

5. 药师核发C级高警示药品时,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及目录(2023年修订版)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及目录(2023年修订版)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修订版) 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药品。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按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三级管理相关要求,按A,B,C等级分类法,现修订如下:一、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B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三、C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有明显专用标识。

四、药库将高警示药品标示维护在药品信息中,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五、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六、A、B、C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高警示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七、高警示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八、高警示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九、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十、临床药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十一、新引进高警示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修订日期:2023.6.14 附:高警示药品目录卫生中心A级高警示药品目录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B级高警示药品目录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C级高警示药品目录。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规定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规定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规定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和C 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一、 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 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他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 病区调剂室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须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

4.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A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 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标准浓度和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6.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药库、调剂室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B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3. 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和C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一、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 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他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 病区调剂室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须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

4.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A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 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标准浓度和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6.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5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药库、调剂室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B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3. 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A级高警示药品就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就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与监护。

B 级与C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一、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与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她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病区调剂室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须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

4、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与使用静脉用A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标准浓度与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与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6、医生、护士与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药库、调剂室与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与使用静脉用B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3、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与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稿201704) -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稿201704) -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稿201704) -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稿201704)一、目的加强高警示药品管理,减少该类药品差错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二、范围医务人员在处方或医嘱录入、药品储存、调剂、配制和给药等环节。

三、定义高警示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是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

该类药品引起的差错可能并不比其它药品常见,但一旦发生则后果更为严重。

四、职责1、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全面负责高警示药品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指导、监督高警示药品的安全应用。

组织开展安全用药知识培训,进行监督检查,对用药安全隐患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2、药学部负责公布我院高警示药品品种目录,并不定期进行更新,使医务人员能方便、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以提高使用高警示药品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HIS 系统对高警示药品进行在线警示。

药学部负责整理基础信息,计算机管理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将高警示药品信息库与医师工作站进行整合,对高警示药品的最大使用剂量、给药途径等对医师录入的处方或医嘱进行警示,以控制此类药物的用药风险。

五、管理高警示药品的储存、调剂和使用实行分级管理,即分为A级(标识为红色)、B 级(标识为黄色)、C级(标识为蓝色)高警示药品。

具体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

(一)A级高警示药品是指使用频率高,一旦发生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药品,应重点管理和监护。

1、专区贮存,存放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给药。

3、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时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二)B级高警示药品是指使用频率较高,一旦发生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给药。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稿201704) -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稿201704) -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稿201704) -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稿201704)一、目的加强高警示药品管理,减少该类药品差错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二、范围医务人员在处方或医嘱录入、药品储存、调剂、配制和给药等环节。

三、定义高警示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是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

该类药品引起的差错可能并不比其它药品常见,但一旦发生则后果更为严重。

四、职责1、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全面负责高警示药品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指导、监督高警示药品的安全应用。

组织开展安全用药知识培训,进行监督检查,对用药安全隐患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2、药学部负责公布我院高警示药品品种目录,并不定期进行更新,使医务人员能方便、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以提高使用高警示药品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HIS 系统对高警示药品进行在线警示。

药学部负责整理基础信息,计算机管理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将高警示药品信息库与医师工作站进行整合,对高警示药品的最大使用剂量、给药途径等对医师录入的处方或医嘱进行警示,以控制此类药物的用药风险。

五、管理高警示药品的储存、调剂和使用实行分级管理,即分为A级(标识为红色)、B 级(标识为黄色)、C级(标识为蓝色)高警示药品。

具体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

(一)A级高警示药品是指使用频率高,一旦发生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药品,应重点管理和监护。

1、专区贮存,存放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给药。

3、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时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二)B级高警示药品是指使用频率较高,一旦发生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给药。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高警示药品是指因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危险性较高、应用需要严格控制的药品。

为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规范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国家出台了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一、高警示药品的定义高警示药品是指其使用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危险性较高或存在易被滥用的风险等特点,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或禁止使用的药品。

高警示药品在药品管理中属于特殊类别,应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对其生产、流通、使用进行动态监管。

二、高警示药品分级高警示药品分级是指根据药品的风险等级,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D四类,分别对应不同的管理措施和使用限制。

A类高警示药品:危害极大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需谨慎。

如强力镇静药、烟酸类药物、重度成瘾药物等。

这类药品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的特殊使用程序(如多重审批、特殊处方、处方审查等)才能使用。

B类高警示药品:危害较大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需谨慎。

如镇静催眠药、精神类药物等。

这类药品只能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授权药店等单位配备指定人员使用,严格控制其流通和使用过程。

C类高警示药品:危害较大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需谨慎。

如部分抗癌药物、抗生素等。

这类药品可以由医疗机构或合法授权的药店出售,但须按规定管理其销售和使用。

D类高警示药品:危害较弱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需谨慎。

如部分麻醉药、抗精神病药等。

这类药品可以在医疗机构或合法的药店出售,但需按规定管理销售和使用过程。

三、管理措施对于高警示药品,管理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监管:1、生产企业办理高警示药品生产许可证,并设立专门的高警示药品生产线;2、明确高警示药品的授权销售范围、管理程序和销售数量限制,对销售单位进行管理;3、对高警示药品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实行“双记录”管理,销售单位有责任进行有效监管;4、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对于发现问题的药品应及时报告,进行调查处理。

四、加强宣传教育高警示药品具有使用风险大、应用需要谨慎等特点,对于医患双方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得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得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得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A级高警示药品就就是高警示药品管理得最高级别,就就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得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与监护。

B级与C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一、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得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与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她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病区调剂室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须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

4、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与使用静脉用A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标准浓度与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与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得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6、医生、护士与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得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得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药库、调剂室与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与使用静脉用B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3、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与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得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得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得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为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切实加强高警示药品管理,特修订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及高警示药品目录。

一、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若使用不当或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致其死亡的药品。

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等。

二、根据药品特性和临床使用情况制定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并定期修订。

三、对高警示药品实行分级管理,将其分为A级、B级、C级。

四、高警示药品应在专区定点存放,由专人管理。

五、建立高警示药品专用标识,全院范围在A级高警示药品储存处粘贴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

六、B级和C级高警示药品采取专用药品目录粘贴警示标识或专区、专架粘贴警示标识。

七、医生开具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

八、药学人员应在调剂高警示药品时,认真审核、准确调配、严格复核、发药时向患者进行用药交代,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九、护理人员在执行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应加强使用过程中观察。

十、加强对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发生可疑事件及时通报。

十一、新引进高警示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
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医院药学部,原有相关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者,一律按本制度执行。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三级管理相关要求,按A,B,C等级分类法,制订如下管理制度: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B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C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有明显专用标识。

高警示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提醒医、护人员注意,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A、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警示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一、根据使用频率、患者风险等因素,将我院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实行三级管理。

A级为红色标识、B级为黄色标识、C级为蓝色标识。

A级高警示药品序号-药品种类-药品名称1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2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丙泊酚注射液七氟烷3高渗葡萄糖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4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混合型)5高浓度电解质制剂25%硫酸镁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6强心药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7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盐酸利多卡因8血管扩张药注射用硝普钠B级高警示药品序号-药品种类 - 药品名称1抗血栓药华法林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2硬膜外或鞘内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3放射性静脉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4肠外营养液(PN)脂肪乳注射液(C14-2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5其他缩宫素注射液异丙嗪6静脉用中度镇静药咪达唑仑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纳洛酮7阿片类镇痛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地佐辛曲马多8凝血酶冻干粉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C级高警示药品序号-药品种类-药品名称1肌肉松弛剂维库溴铵注射液新斯的明注射液2口服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瑞格列奈片3中药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和C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一、 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 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他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 病区调剂室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须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

4.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A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 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标准浓度和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6.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 药库、调剂室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B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3. 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和C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一、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
1. 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 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他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 病区调剂室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须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

4.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A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 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标准浓度和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6.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
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
1. 药库、调剂室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B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3. 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根据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级别,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

A级高警示药品是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和C级高警示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一、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
1. A级高警示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 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他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 病区调剂室发放A级高警示药品须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

4.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A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 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标准浓度和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6.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二、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
1. 药库、调剂室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B级高警示药品时必须注明“高警示”,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3. 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三、C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
1.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医生开具C级高警示药品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调剂室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2. 门诊调剂室药师在核发高警示药品时应向患者提供及时、准确和可靠的用药信息,必要时需粘贴警示标识,保证患者安全用药;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警示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