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语文A版第四册《木兰从军》word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姓名赵军清

学校名称:山东省诸城市明诚学校

联系地址:山东省诸城市南环路53号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

级下册

《木兰从军》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1)□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课前诵读《木兰诗》

教学课题:12 木兰从军

教材分析:《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

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木兰代父出征,征战沙场、重试女儿装。在这个故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开篇即写木兰是古代英雄。寥寥几笔活化了人物,为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伏笔。接着又以较多笔墨写了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想到了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这是她对亲人的爱。“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则又反映了她对祖国的爱。这些是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闪光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日后战场上的勇武、威猛,屡建战功。而最后一段中的“惊呆了”则急转直下,原来“花将军”却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3、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文中人物形象,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2、重视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3、采用自主、合作、评价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曾经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师背诵《木兰诗》第一段)

/question/248526666.html

师:你们知道这首民歌写的是谁的故事吗?(生答:“花木兰。”)

师: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前就在中国流传开来,如今又被搬上了欧美银屏,引起了巨大轰动。大家请看:(截取动画片《木兰从军》进行播放)/show/Vg1QqbOOrKuQ6Sk1.html

师:看完动画片,想必你们对木兰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今天老师就领大家学习一篇有关花木兰故事的文章——《木兰从军》。(生齐读课题)

师: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谁来说说“木兰从军”是什么意思?

二、预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多媒体出示字词):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4)去音节读。

(5)开火车读

2检查课文阅读: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读

(3)同学评议

(4)同桌互读

(5)经过预习 ,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

1、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木兰的年代,来认识花木兰。课文是这样介绍花木兰的。(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多媒体出示“花木兰是。”)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木兰到底作了那些事,被人们称为英雄呢?自渎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

学生自由读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

(1)展示朗读;

(2)木兰从军的原因:

a朝廷征兵:原来,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

情况万分紧急,这时不出征行不行?(生答)

这是为谁而出征?(板书:为国)

b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扣住“焦急万分”来指点:)“焦急”就是着急?木兰为什么着急?指名说。

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再焦急地读这句话。

再读:“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再焦急地读这句话。

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

这是为谁而出征?(板书:为家)

c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时候,花木兰毅然决定: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

d但家人又怎会同意呢?这毕竟是去打仗,古诗《凉州词》中说:“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木兰一一说服全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的?

e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生自由表达,注意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

(3)看到这一幕,你认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花木兰,你真是个——”

体会木兰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图片文字。

尽管家人万分舍不得木兰去从军,可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了。(男女生分组读)

老师听出来了,这几个红字你们读的特别好,你们为什么这样读?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述:从军的路上怎会一帆风顺呢!同学们,在古书中有明确记载: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师读一读,稍稍解释。

师述:同学们,虽然木兰有一身好武艺,但从她的家乡到达前线,要有万里的行程。要想尽快赶到前线,得马不停蹄地赶路,夜里只能稍作休息。在此期间,且要渡国黄河,翻越燕山,真可谓经历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啊!到达前线的路是那样长,充满艰难。

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她是如何来到前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