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姆渡文化

1973年,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中央为发展农业,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河姆渡村所在的罗江公社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频发生。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使境内地势低洼的稻田旱涝保收,获得稳定高产,决定对河姆渡村北面紧靠姚江的小河边上一座旧排涝站进行改造。

6月,工程正式动工。当挖到3米多深时,发现了许多黑陶片、骨器、动物骨骼以及少数石器,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古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横空出世!

在这之后的几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两期发掘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从而使人们对这个远古时期的文明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七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吧!

河姆渡人的衣饰

你知道图一展示的物品是什么吗?太简单了,只要看到那锋利的前端和钻孔的尾端,答案就自然会从脑子里跳出来:缝衣针。没错,那么下一个问题是: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呢?问题

有点难度了,是竹的、木的、骨的……?

别瞎猜了,还是让我来揭晓谜底吧:图

一是从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来的骨针,

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它们是怎

么做出来的呢?首先,把粗大的兽骨裁

成细长条,用细小的利器在上面钻出一

个小孔作为针眼,再在砺石(图二)上

将针的另一端磨成针尖而制成的。没想

到吧,在我们今天看来再平常不过的缝

衣针,在当时没有点“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还真拿不下来。我们的祖先就是用

这些针缝制出了一件件简单而实用的衣

服,度过了几千年的寒暑。 那么有谁知道,河姆渡人的衣服的质料是怎样的呢?树叶?

原始人肯定用过,但它的缺陷实在是

太明显了:容易干燥变形,而一旦干

燥变形就容易脱落,而一旦脱落的

话……所以到了河姆渡人的时候,树

叶基本已经不用了。兽皮?答案正

确。兽皮是河姆渡人重要的衣料来

源。我怎么知道的?给你看点儿证

据:研究古动物骨骼的专家,根据对

遗址中出土的33件貉的下颌骨标本

的观察,发现其下颌骨和水平骨连接

部分的上下边缘上,常见有经过人工

砍割后留下的缺痕和条痕,在其他兽图一 图二 图三

类下颌骨标本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一现象。专家指出,这是河姆渡人剥取动物皮毛的特殊现象。哈哈,没想到吧,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居然已经穿上了名贵的“毛皮大衣”了,真是令人羡慕啊!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这毛皮大衣好是好,可也只能在冬天穿,如果有谁在夏天还背着毛皮大衣满世界跑,那脑子肯定有问题。何况,毛皮大衣在当时数量也不是很多,不是谁都有得穿的。

那么,河姆渡人肯定还想了别的办法来做衣服喽?答案是肯定的。先给你看几样东西:首先是图三所示的物品,怎么样,似曾相识吧,和家里夏天用的草席差不多。对了,它就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这种苇席残片在遗址的第三、第四文化层中都有发现,总数达上百件之多,可见这个东西当时在河姆渡人的生活中应用是相当广泛的。那么它到底有哪些用途呢?我们在这里暂且不给出答案。在浙江省博物馆的河姆渡文化展区,有一处河姆渡人房屋的复原模型,你去看了就知道答案了。苇席的出土,说明河姆渡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编结技术。

第二件是图四所示的物品:一段绳子。你可别小看这东西,它和苇席一样,在土里埋了七千年还没有烂掉,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而且在遗址中出土的绳子还不止这一条呢,其中在第231号探方中发现的一段细绳,长约2米,如此之长的绳子,在全国史前遗址中是绝无仅有的新发现。那么,绳子的出土意

味着什么呢?我们知道,布是用线织成的,

既然河姆渡人会搓绳子,那就离捻线织布

不远了。

说了这么多的苇席和绳子,无非是想

说明一个问题:河姆渡人已经初步掌握了

原始纺织的技术,穿上了用植物纤维织成

的“布衣”了,而绳子和苇席应该分别是

原始的“纺”和“织”的产物。不过,遗

址中并未出土这种“布衣”的实物,我们

只能从其他的出土物品中去推测了。

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下列物品(图

五、六、七),有谁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这可是个很难的问题哦,如果能回答出来

的话可就太厉害了。好,就先让我来说说吧,

看看和你猜的是否一致。

图五所示的物品叫做纺轮,是纺纱的主

要工具,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数量很多,光

是第一期发掘的第四文化层中,就出土陶纺

轮达70多件,足见当时纺纱捻线已相当普

遍。不少出土的纺轮上还有刻画的各色花纹,如有一件的一面阴刻旋涡纹,另一面阴刻叶

纹;另一件一面边沿阴刻15组三角形花纹,

中心阴刻两对对称的变形三爪纹。这些花纹

可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你能猜得出来它还有

什么功用吗?对了,它可以用来帮助辨别纺

轮的旋转方向和转动速度。 图六、七是织布工具,原始的织布方法

是极为简陋的,把经线的一头缠在腰间,另一头固定到树干、木桩或其他能适于固定的地方,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以“绕线棒”来回反复横向穿插,这横穿过的线就是“纬线”,再用刀、匕一类的“打纬刀”把纬线压实,使之交织紧密,这叫“打纬”图六所示的工具就是“打纬刀”,或称“纬刀”、“机刀”。在河姆渡遗址中曾出土两件,一件残长39厘米,体形较大,刃部有被线磨损的痕迹。另一件长16.3厘米,宽2.6厘米,体形较小,是一种小型机刀。

图七所示的工具叫做“骨梭形器”,也是织纬工具之一,主要起引纬穿经的作用。河姆渡遗址曾出土有数件以鹿角磨制而成的梭形器。

其他在遗址中出土的织布工具还有经轴、定经杆、综杆、绞纱棒、分经木、卷布轴等多种,多为硬木制成。

根据上面提到的纺织工具,结合民族学资料,民族学家宋兆麟先生认为: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水平腰机——踞织机(图八)。 河姆渡人的食物

说到河姆渡人的食物,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稻谷。的确,遗址中出土的稻谷堆积简直可以用惊世骇俗来形容。在遗址的第四文化层的上部,出土了包括骨耜在内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大批稻谷、谷壳、稻杆、稻叶。它们相互搀杂,厚度从10—20厘米到30—40厘米

不等,平均厚度在40—

50厘米之间,也有厚达

1米以上的。有的已经烧

焦,有的保存完好,有

的稻叶的脉络和根须很

清楚,谷壳基本上还是

金黄色的,不失外表的

原来形态,甚至连颍壳

上的纵脉和纤细的稃毛

仍清晰可辨。有人从稻

谷堆积的厚度及面积推

算,稻谷总量当在100

吨左右,可充400多人

一年的口粮。这一换算

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但

河姆渡遗址中稻谷堆积之丰厚,数量之大,保

图八 纺纱织布图

这种踞织机的特点是:通常是地上埋

一木桩,供栓经之用,经线的另一端

系在织者腹前的卷布轴上。卷布轴上

用长于布阔的小圆木贯穿之,人则席

地而坐,两脚分置于织机两侧,踏住

圆木两旁,再把腿伸直,然后加纬织

布。

图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