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封装技术向高端演进 (从DIP、SOP、QFP、PGA、BGA到CSP再到SIP)

合集下载

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

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

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主要针对半导体芯片的封装,为其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概念、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的相关信息。

一、概念半导体封装技术是将芯片连接到外部世界的必要步骤。

通过封装,芯片可以在工业、科学和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

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是针对芯片的高密度、高性能、多功能、多芯片封装以及三维封装技术。

它已成为半导体工业中最具前景和应用价值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发展历程上世纪60年代,半导体芯片封装用的是双面线性封装(DIP)技术,随后发展为表面安装技术(SMT)。

到了21世纪初,半导体封装技术已经进入了六面体、四面体、三面体、2.5D、3D等多种复杂封装形式的时代,先进封装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例如球形BGA (Ball Grid Array)、LGA(Land Grid Array)与CSP(Chip Scale Packaging)等,显示出线宽线距逐渐减小,芯片尺寸逐渐缩小以及集成度越来越高等特点。

三、技术特点1.尺寸小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封装的芯片尺寸比较小,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度复杂的电路功能,同时满足小型化和超大规模集成(ULSI)的发展趋势。

2.多芯片封装可以将多个芯片封装在一个芯片包裹里,可以大幅度减小封装尺寸,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3.高密度高密度集成度意味着处理器芯片可以在一个很小的封装中实现超高性能,将更多的晶体管集成在芯片上,最终提高片上系统的性能。

4.三维封装技术三维封装是指在小空间中增加第三个方向的封装技术,采用多个芯片的Stacking,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电路,实现更高的功能。

以上就是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的相关信息。

可以看出,该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正在推动半导体芯片的应用领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半导体封装发展史

半导体封装发展史

半导体封装发展史一、引言半导体封装是半导体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将半导体芯片封装在外部环境中,保护芯片并提供电气和机械连接。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封装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进。

本文将从早期的无封装时代开始,逐步介绍半导体封装的发展史。

二、无封装时代早期的半导体器件并没有封装,裸露的芯片容易受到机械和环境的损害,限制了半导体器件的应用范围。

在这个时期,半导体器件通常是通过手工焊接或插入到电路板上进行连接。

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引入故障,限制了半导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线性DIP封装20世纪60年代,线性DIP(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半导体封装的第一个重要进步。

线性DIP封装是一种直插式封装,芯片的引脚通过两排直线排列在封装体的两侧。

这种封装方式使得半导体器件可以通过插入到插座或焊接到电路板上进行连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四、表面贴装技术20世纪80年代,随着表面贴装技术的出现,半导体封装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表面贴装技术将芯片引脚焊接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取代了传统的插入或焊接方式。

这种封装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小了封装体积,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

表面贴装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五、BGA封装BGA(Ball Grid Array)封装是一种球网阵列封装技术,它在1995年左右开始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封装领域。

BGA封装将芯片引脚通过焊球连接到封装底部的焊盘上,提供了更多的连接点和更好的电气性能。

BGA封装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良好的散热性能,适用于高性能和大功率的半导体器件。

六、CSP封装CSP(Chip Scale Package)封装是一种芯片级封装技术,它在21世纪初开始流行。

CSP封装将芯片封装在与芯片相同大小的封装体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

CSP封装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领域,满足了对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需求。

电子元件 集成电路 IC 的封装 DIP、QFP、PGA、BGA CSP CGA LGA ZIF SOP PFP

电子元件 集成电路 IC 的封装 DIP、QFP、PGA、BGA CSP CGA LGA ZIF SOP PFP

电子元件集成电路 IC 的封装 DIP、QFP、PGA、BGA CSP CGA LGA ZIF SOP PFP... 从foundry厂得到圆片进行减薄、中测打点后,即可进入后道封装。

封装对集成电路起着机械支撑和机械保护、传输信号和分配电源、散热、环境保护等作用。

芯片的封装技术已经历了好几代的变迁,从DIP、QFP、PGA、BGA到CSP再到MCM,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包括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越来越接近于1,适用频率越来越高,耐温性能越来越好,引脚数增多,引脚间距减小,重量减小,可靠性提高,使用更加方便等等。

近年来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及高功能发展,封装市场也随信息及通讯产品朝高频化、高I/O 数及小型化的趋势演进。

由1980 年代以前的通孔插装(PTH)型态,主流产品为DIP(Dual In-Line Package),进展至1980 年代以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技术衍生出的SOP(Small Out-Line Package)、SOJ(Small Out-Line J-Lead)、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QFP(Quad Flat Package)封装方式,在IC 功能及I/O 脚数逐渐增加后,1997 年Intel 率先由QFP 封装方式更新为BGA(Ball Grid Array,球脚数组矩阵)封装方式,除此之外,近期主流的封装方式有CSP(Chip Scale Package 芯片级封装)及Flip Chip(覆晶)。

BGA(Ball Grid Array)封装方式是在管壳底面或上表面焊有许多球状凸点,通过这些焊料凸点实现封装体与基板之间互连的一种先进封装技术。

BGA封装方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

1987年,日本西铁城(Citizen)公司开始着手研制塑封球栅面阵列封装的芯片(即BGA)。

2023年继续教育集成电路作业(十)

2023年继续教育集成电路作业(十)

2023年继续教育作业(十)集成电路单选题(共3题,每题20分)1、()年,第一个电子管诞生。

A、19062、摩尔定律是1965年由戈登·摩尔(GordonMoore)提出来的,他说集成电路里晶体管数量每()个月翻一番。

D、183、随着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 MCP、SiP、SoP、PoP、SCSP、SDP、WLP等封装结构成为主流,并为趋于()方向封装发展的3D(三维)集成封装、TVS(硅通孔)集成等技术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Z4、在硅晶片的国产化情况中,硅晶片以()以下为主。

D、6寸5、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电子材料的是()。

C、陶瓷材料多选题(共5题,每题8分)1、()、()和()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A、材料B、能源C、信息技术2、半导体材料有哪些结构()?C、闪锌矿结构D、金刚石结构E、纤锌矿结构3、常见的半导体的材料,主要是由()、()等元素,以及()、()等化合物,所形成的一种材料。

A、硅B、锗 D、砷化镓 E、氮化镓4、世界制造强国分三大阵营,分别是()。

A、美国第一B、德国、日本居第二 D、中国处在第三阵营5、SIP是将多种功能芯片,包括()等功能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内,从而实现一个基本完整的功能。

A、处理器 D、存储器 E、FPGA判断题(共5题,每题6分)1、1947年,英国人发明了晶体管。

错误2、目前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比较低,核心芯片缺乏。

正确3、半导体材料是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

正确4、硅片可直接用于集成电路制造中。

错误5、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游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芯片产品。

错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一、概述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指将芯片封装成实际可用的器件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封装技术不仅仅是保护芯片,还可以通过封装形式的不同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封装类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二、发展历程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

最早的集成电路封装形式是引脚直插式封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芯片级、无尘室级封装技术。

如今,随着3D封装、CSP、SiP等新技术的出现,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正朝着更加高密度、高性能、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三、主要封装类型1.BGA封装:球栅阵列封装,是一种常见的封装形式,具有焊接可靠性高、散热性好等优点。

2.QFN封装:裸露焊盘封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尺寸要求严格的应用场合。

3.CSP封装:芯片级封装,在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的应用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

4.3D封装:通过将多个芯片垂直堆叠,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5.SiP封装:系统级封装,将多个不同功能的芯片封装在一起,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起,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将朝着更高密度、更低功耗、更可靠、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为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带来更多可能性。

五、结语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电子产品工艺课后答案第六章 SMT(贴片)装配焊接技术

电子产品工艺课后答案第六章 SMT(贴片)装配焊接技术

思考题:1、⑴试简述外表安装技术的发生布景。

答:从20世纪50年代半导体器件应用于实际电子整机产物,并在电路中逐步替代传统的电子管开始,到60年代中期,人们针对电子产物遍及存在笨、重、厚、大,速度慢、功能少、性能不不变等问题,不竭地向有关方面提出定见,迫切但愿电子产物的设计、出产厂家能够采纳有效办法,尽快克服这些短处。

工业畅旺国家的电子行业企业为了具有新的竞争实力,使本身的产物能够适合用户的需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成了底子共识——必需对当时的电子产物在PCB 的通孔基板上插装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进行革命。

为此,各国纷纷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电子产物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攻关。

颠末一段艰难的搜索研制过程,外表安装技术应运而生了。

⑵试简述外表安装技术的开展简史。

答:外表安装技术是由组件电路的制造技术开展起来的。

早在1957年,美国就制成被称为片状元件〔Chip Components〕的微型电子组件,这种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外表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研究外表安装技术〔SMT〕获得成功,引起世界各畅旺国家的极大重视;美国很快就将SMT使用在IBM 360电子计算机内,稍后,宇航和工业电子设备也开始采用SMT;1977年6月,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厚度为〔英寸〕、取名叫“Paper〞的超薄型收音机,引起颤动效应,当时,松下公司把此中所用的片状电路组件以“混合微电子电路〔HIC,Hybrid Microcircuits〕〞定名;70年代末,SMT大量进入民用消费类电子产物,并开始有片状电路组件的商品供应市场。

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产物制造的需要,SMT作为一种新型装配技术在微电子组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电子工业的装配革命,标识表记标帜着电子产物装配技术进入第四代,同时导致电子装配设备的第三次自动化高潮。

SMT的开展历经了三个阶段:Ⅰ第一阶段〔1970~1975年〕这一阶段把小型化的片状元件应用在混合电路〔我国称为厚膜电路〕的出产制造之中。

主流的封装形式

主流的封装形式
本文详细阐述了十种主流的封装形式。TO晶体管外形封装,早期为插入式设计,现已进展到表面贴装式。DIP双列直插式封装,适合在PCB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广泛应用于标准逻辑ICபைடு நூலகம்。QFP方型扁平式封装,采用SMT技术,尺寸小、适合高频应用,常用于微处理器等。SOP小尺寸封装,是DIP的缩小形式,派生出多种封装类型。PLCC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组装面积小、引线强度高,常用于主板BIOS。LCCC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寄生参数小,用于高速高频集成电路封装。PGA插针网格阵列封装,插拔方便、可靠性高,适应高频,曾用于多款Intel CPU。BGA球栅阵列封装,是高密度、高性能封装的优选,技术分类多样。CSP芯片尺寸封装,满足不断增加的I/O引脚需求,适用于便携电子产品等。最后,MCM多芯片模型贴装,实现了多芯片的集成封装。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ChinalntegratedCircult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2013版综述(1)黄庆红1译,黄庆梅2校(1.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100040;2.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The I nt er nat i onal Technol ogy R oadm ap f or Sem i conduct or s,I TR S)自1999年第1版问世后,每偶数年份更新,每单数年份进行全面修订。

I TR S的目标是提供被工业界广泛认同的对未来15年内研发需求的最佳预测,对公司、研发团体和政府都有指导作用。

路线图对提高各个层次上研发投资的决策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本篇是连载一。

关键词: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2013版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for Semiconductors(2013Edition)HUANG Qing-hong1,HUANG Qing-mei2(1.Electronic Techn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MII.Beijing100040,China;2.School of Optoelectron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ITRS)published in1999.Since then,the ITRS has been updated in even-numbered years and fully revised in odd-numbered years.The overall objectiveof the ITRS is to present industry-wide consensus on the“best current estimate”of the industry’s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needs out to a15-year horizon.As such,it provides a guide to the efforts of companies,universities,governments, and other research providers or funders.The ITRS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R&D investmentdecisions made at all levels and has helped channel research efforts to areas that most need research breakthroughs.Key words:ITRS;20131综述1.1不断变化的环境简介半导体工业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元器件封装_配实物图_DIP、PLCC、SOP、PQFP、SOJ、TQFP、TSSOP、BGA_

元器件封装_配实物图_DIP、PLCC、SOP、PQFP、SOJ、TQFP、TSSOP、BGA_

常见元器件封装(实物图)qqqDIPPLCCSOPPQFPSOJTQFPTSSOPBGA芯片封装技术知多少前言我们经常听说某某芯片采用什么什么的封装方式,在我们的电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处理芯片,那么,它们又是是采用何种封装形式呢?并且这些封装形式又有什么样的技术特点以及优越性呢?那么就请看看下面的这篇文章,将为你介绍个中芯片封装形式的特点和优点。

一、DIP双列直插式封装DIP(DualIn-line Package)是指采用双列直插形式封装的集成电路芯片,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C)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个。

采用DIP封装的CPU芯片有两排引脚,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结构的芯片插座上。

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

DIP封装的芯片在从芯片插座上插拔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坏引脚。

DI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1.适合在PCB(印刷电路板)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

2.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大,故体积也较大。

Intel系列CPU中8088就采用这种封装形式,缓存(Cache)和早期的内存芯片也是这种封装形式。

二、PQFP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和PFP塑料扁平组件式封装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装的芯片引脚之间距离很小,管脚很细,一般大规模或超大型集成电路都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在100个以上。

用这种形式封装的芯片必须采用SMD(表面安装设备技术)将芯片与主板焊接起来。

采用SMD安装的芯片不必在主板上打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设计好的相应管脚的焊点。

将芯片各脚对准相应的焊点,即可实现与主板的焊接。

用这种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专用工具是很难拆卸下来的。

PFP(Plastic Flat Package)方式封装的芯片与QFP方式基本相同。

唯一的区别是QFP一般为正方形,而PFP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

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流程

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流程

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流程一、前言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是半导体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将芯片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保护芯片并提供电气连接。

本文将详细介绍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流程。

二、封装工艺的分类根据封装方式的不同,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1. 裸晶圆:即未经过任何封装处理的晶圆,主要用于研究和测试。

2. 焊盘式(BGA):焊盘式封装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封装方式,它采用焊球或焊盘连接芯片和PCB板。

3. 引脚式(DIP):引脚式封装是较早期使用的一种封装方式,它通过引脚连接芯片和PCB板。

4. 高级别(CSP):高级别封装是一种小型化、高集成度的封装方式,它将芯片直接贴在PCB板上,并通过微弱电流连接。

三、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流程1. 切割晶圆首先需要将硅晶圆切割成单个芯片,这一步通常由半导体制造厂完成。

2. 粘合芯片将芯片粘贴在基板上,通常使用环氧树脂等高强度胶水。

3. 金线焊接将芯片与引脚或焊盘连接的金属线焊接起来,这一步通常由自动化设备完成。

4. 测试对封装好的芯片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规格要求。

5. 封装根据不同的封装方式,进行相应的封装处理。

例如,焊盘式封装需要将焊球或焊盘连接到芯片上。

6. 测试再次对封装好的芯片进行测试,确保其在封装过程中没有受到损坏。

7. 印刷标记在芯片上印刷文字或图案等标记信息,方便后续使用和管理。

8. 包装将封装好的芯片放入适当的包装盒中,并贴上标签等信息。

四、总结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是半导体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通过本文介绍的流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封装方式下所需进行的具体工艺步骤。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升级,封装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封装方式出现。

(完整版)半导体封装技术向高端演进(从DIP、SOP、QFP、PGA、BGA到CSP再到SIP)

(完整版)半导体封装技术向高端演进(从DIP、SOP、QFP、PGA、BGA到CSP再到SIP)

半导体器件有许多封装形式,按封装的外形、尺寸、结构分类可分为引脚插入型、表面贴装型和高级封装三类。

从DIP、SOP、QFP、PGA、BGA到CSP再到SIP,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

总体说来,半导体封装经历了三次重大革新: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从引脚插入式封装到表面贴片封装,它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电路板上的组装密度;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球型矩阵封装的出现,满足了市场对高引脚的需求,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芯片级封装、系统封装等是现在第三次革新的产物,其目的就是将封装面积减到最小。

高级封装实现封装面积最小化芯片级封装CSP。

几年之前封装本体面积与芯片面积之比通常都是几倍到几十倍,但近几年来有些公司在BGA、TSOP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使得封装本体面积与芯片面积之比逐步减小到接近1的水平,所以就在原来的封装名称下冠以芯片级封装以用来区别以前的封装。

就目前来看,人们对芯片级封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公司将封装本体面积与芯片面积之比小于2的定为CSP,而有的公司将封装本体面积与芯片面积之比小于1.4或1.2的定为CSP。

目前开发应用最为广泛的是FBGA和QFN等,主要用于内存和逻辑器件。

就目前来看,CSP的引脚数还不可能太多,从几十到一百多。

这种高密度、小巧、扁薄的封装非常适用于设计小巧的掌上型消费类电子装置。

CS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解决了IC裸芯片不能进行交流参数测试和老化筛选的问题;封装面积缩小到BGA的1/4至1/10;延迟时间缩到极短;CSP封装的内存颗粒不仅可以通过PCB板散热,还可以从背面散热,且散热效率良好。

就封装形式而言,它属于已有封装形式的派生品,因此可直接按照现有封装形式分为四类:框架封装形式、硬质基板封装形式、软质基板封装形式和芯片级封装。

多芯片模块MCM。

20世纪80年代初发源于美国,为解决单一芯片封装集成度低和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把多个高集成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芯片,在高密度多层互联基板上组成多种多样的电子模块系统,从而出现多芯片模块系统。

电子元件封装大全及封装常识

电子元件封装大全及封装常识

电子元件封装大全及封装常识一、什么叫封装封装,就是指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部接头处,以便与其它器件连接.封装形式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

它不仅起着安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电热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通过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内部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

由于封装技术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PCB(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因此它是至关重要的。

衡量一个芯片封装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是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这个比值越接近1越好。

封装时主要考虑的因素:1、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为提高封装效率,尽量接近1:1;2、引脚要尽量短以减少延迟,引脚间的距离尽量远,以保证互不干扰,提高性能;3、基于散热的要求,封装越薄越好。

封装主要分为DIP双列直插和SMD贴片封装两种。

从结构方面,封装经历了最早期的晶体管TO(如TO-89、TO92)封装发展到了双列直插封装,随后由PHILIP公司开发出了SOP小外型封装,以后逐渐派生出SOJ(J型引脚小外形封装)、TSOP(薄小外形封装)、VSOP(甚小外形封装)、SSOP(缩小型SOP)、TSSOP(薄的缩小型SOP)及SOT(小外形晶体管)、SOIC(小外形集成电路)等。

从材料介质方面,包括金属、陶瓷、塑料、塑料,目前很多高强度工作条件需求的电路如军工和宇航级别仍有大量的金属封装。

封装大致经过了如下发展进程:1.结构方面:TO->DIP->PLCC->QFP->BGA ->CSP;2.材料方面:金属、陶瓷->陶瓷、塑料->塑料;3.引脚形状:长引线直插->短引线或无引线贴装->球状凸点;4.装配方式:通孔插装->表面组装->直接安装二、具体的封装形式1、 SOP/SOIC封装SOP是英文Small Outline Package 的缩写,即小外形封装。

半导体封装形式介绍

半导体封装形式介绍

半导体封装形式介绍摘要:半导体器件有许多封装型式,从DIP、SOP、QFP、PGA、BGA到CSP再到SIP,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这些都是前人根据当时的组装技术和市场需求而研制的。

总体说来,它大概有三次重大的革新: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从引脚插入式封装到表面贴片封装,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电路板上的组装密度;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球型矩正封装的出现,它不但满足了市场高引脚的需求,而且大大地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晶片级封装、系统封装、芯片级封装是现在第三次革新的产物,其目的就是将封装减到最小。

每一种封装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即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而所用的封装材料,封装设备,封装技术根据其需要而有所不同。

驱动半导体封装形式不断发展的动力是其价格和性能。

关键词:半导体;芯片级封装;系统封装;晶片级封装中图分类号:TN305.9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4507(2005)05-0014-081 半导体器件封装概述电子产品是由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印刷线路板、导线、整机框架、外壳及显示等部分组成,其中集成电路是用来处理和控制信号,分立器件通常是信号放大,印刷线路板和导线是用来连接信号,整机框架外壳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显示部分是作为与人沟通的接口。

所以说半导体器件是电子产品的主要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工业有“工业之米"的美称。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自行研制和生产了第一台计算机,其占用面积大约为100 m2以上,现在的便携式计算机只有书包大小,而将来的计算机可能只与钢笔一样大小或更小。

计算机体积的这种迅速缩小而其功能越来越强大就是半导体科技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其功劳主要归结于:(1)半导体芯片集成度的大幅度提高和晶圆制造(Wafer fabrication)中光刻精度的提高,使得芯片的功能日益强大而尺寸反而更小;(2)半导体封装技术的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印刷线路板上集成电路的密集度,使得电子产品的体积大幅度地降低。

芯片封装大全(图文全解)

芯片封装大全(图文全解)

芯片封装大全集锦详细介绍一、DIP双列直插式封装DIP(DualIn-line Package)是指采用双列直插形式封装的集成电路芯片,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C)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个。

采用DI P封装的CPU芯片有两排引脚,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结构的芯片插座上。

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

DIP封装的芯片在从芯片插座上插拔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坏引脚。

DI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1.适合在PCB (印刷电路板)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

2.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大,故体积也较大。

Intel系列CPU中8088就采用这种封装形式,缓存(Cache )和早期的内存芯片也是这种封装形式。

二、QFP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和PFP塑料扁平组件式封装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装的芯片引脚之间距离很小,管脚很细,一般大规模或超大型集成电路都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在100个以上。

用这种形式封装的芯片必须采用SMD(表面安装设备技术)将芯片与主板焊接起来。

采用S MD安装的芯片不必在主板上打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设计好的相应管脚的焊点。

将芯片各脚对准相应的焊点,即可实现与主板的焊接。

用这种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专用工具是很难拆卸下来的。

PFP(Plastic Flat Package)方式封装的芯片与QFP方式基本相同。

唯一的区别是QFP一般为正方形,而PFP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

QFP/PF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1.适用于SMD表面安装技术在P CB电路板上安装布线。

2.适合高频使用。

3.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4.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小。

Intel系列CPU中80286 、80386和某些486主板采用这种封装形式。

三、PGA插针网格阵列封装PGA(Pin Grid Array Package)芯片封装形式在芯片的内外有多个方阵形的插针,每个方阵形插针沿芯片的四周间隔一定距离排列。

半导体封装的基本定义和内涵 电子封装的工程的六个阶段

半导体封装的基本定义和内涵 电子封装的工程的六个阶段

(Finish Goods)入库所组成。

半导体器件制作工艺分为前道和后道工序,晶圆制造和测试被称为前道(Front End)工序,而芯片的封装、测试及成品入库则被称为后道(Back End)工序,前道和后道一般在不同的工厂分开处理。

前道工序是从整块硅圆片入手经多次重复的制膜、氧化、扩散,包括照相制版和光刻等工序,制成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半导体元件及电极等,开发材料的电子功能,以实现所要求的元器件特性。

后道工序是从由硅圆片分切好的一个一个的芯片入手,进行装片、固定、键合联接、塑料灌封、引出接线端子、按印检查等工序,完成作为器件、部件的封装体,以确保元器件的可靠性,并便于与外电路联接。

1.半导体制造工艺和流程1.1晶圆制造晶圆制造主要是在晶圆上制作电路与镶嵌电子元件(如电晶体、电容、逻辑闸等),是所需技术最复杂且资金投入最多的过程。

以微处理器为例,其所需处理步骤可达数百道,而且所需加工机器先进且昂贵。

虽然详细的处理程序是随着产品种类和使用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其基本处理步骤通常是晶圆先经过适当的清洗之后,接着进行氧化及沉积处理,最后进行微影、蚀刻及离子植入等反复步骤,最终完成晶圆上电路的加工与制作。

1.2 晶圆测试晶圆经过划片工艺后,表面上会形成一道一道小格,每个小格就是一个晶片或晶粒(Die),即一个独立的集成电路。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晶圆上制作的晶片具有相同的规格,但是也有可能在同一个晶圆上制作规格等级不同的晶片。

晶圆测试要完成两个工作:一是对每一个晶片进行验收测试,通过针测仪器(Probe)检测每个晶片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晶片会被标上记号,以便在切割晶圆的时候将不合格晶片筛选出来;二是对每个晶片进行电气特性(如功率等)检测和分组,并作相应的区分标记。

1.3 芯片封装首先,将切割好的晶片用胶水贴装到框架衬垫(Substrate)上;其次,利用超细的金属导线或者导电性树脂将晶片的接合焊盘连接到框架衬垫的引脚,使晶片与外部电路相连,构成特定规格的集成电路芯片(Bin);最后对独立的芯片用塑料外壳加以封装保护,以保护芯片元件免受外力损坏。

元器件封装实物图.doc(实物图,DIP、PLCC、SOP、PQFP、SOJ、TQFP、TSSOP、BGA)

元器件封装实物图.doc(实物图,DIP、PLCC、SOP、PQFP、SOJ、TQFP、TSSOP、BGA)

常见元器件封装实物图qqq芯片封装技术知多少前言我们经常听说某某芯片采用什么什么的封装方式,在我们的电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处理芯片,那么,它们又是是采用何种封装形式呢?并且这些封装形式又有什么样的技术特点以及优越性呢?那么就请看看下面的这篇文章,将为你介绍个中芯片封装形式的特点和优点。

一、DIP双列直插式封装DIP(DualIn-line Package)是指采用双列直插形式封装的集成电路芯片,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C)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个。

采用DIP封装的CPU芯片有两排引脚,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结构的芯片插座上。

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

DIP 封装的芯片在从芯片插座上插拔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坏引脚。

DI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1.适合在PCB(印刷电路板)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

2.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大,故体积也较大。

Intel系列CPU中8088就采用这种封装形式,缓存(Cache)和早期的内存芯片也是这种封装形式。

二、PQFP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和PFP塑料扁平组件式封装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装的芯片引脚之间距离很小,管脚很细,一般大规模或超大型集成电路都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在100个以上。

用这种形式封装的芯片必须采用SMD(表面安装设备技术)将芯片与主板焊接起来。

采用SMD安装的芯片不必在主板上打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设计好的相应管脚的焊点。

将芯片各脚对准相应的焊点,即可实现与主板的焊接。

用这种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专用工具是很难拆卸下来的。

PFP(Plastic Flat Package)方式封装的芯片与QFP方式基本相同。

唯一的区别是QFP一般为正方形,而PFP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

QFP/PF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1.适用于SMD表面安装技术在PCB电路板上安装布线。

微电子器件的封装与热管理研究

微电子器件的封装与热管理研究

微电子器件的封装与热管理研究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微电子器件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到电脑,从汽车电子到医疗设备,微电子器件的应用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微电子器件的性能不断提升,其封装和热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封装不仅要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要实现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良好连接;而热管理则直接关系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

因此,对微电子器件的封装与热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微电子器件封装技术微电子器件的封装技术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早期的封装形式主要是双列直插式封装(DIP)和针栅阵列封装(PGA),这些封装形式具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限制了器件的集成度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表面贴装技术(SMT)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封装形式,如小外形封装(SOP)、薄型小外形封装(TSOP)和四边扁平封装(QFP)等。

这些封装形式具有更小的体积、更高的引脚密度和更好的电气性能,为微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球栅阵列封装(BGA)和芯片级封装(CSP)成为了主流的封装技术。

BGA 封装通过在芯片底部布置球形引脚,大大提高了引脚数量和封装密度,同时改善了散热性能。

CSP 封装则将芯片尺寸与封装尺寸几乎做到了相同大小,进一步减小了封装体积,提高了集成度。

此外,三维封装技术(3D Packaging)也在不断发展,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堆叠芯片,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二、微电子器件热管理的重要性微电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将会导致芯片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高温会导致电子迁移加剧、载流子浓度下降、阈值电压漂移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芯片烧毁。

因此,热管理对于微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以智能手机为例,随着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发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散热问题,手机在运行大型游戏或进行多任务处理时就会出现卡顿、死机等现象,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芯片封装发展顺序

芯片封装发展顺序

芯片封装发展顺序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封装也在不断进步。

从最早的DIP封装,到今天的BGA、CSP和WLP封装,芯片封装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呢?1. DIP封装DIP(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是最早的芯片封装形式之一,它是将芯片引出的引脚通过两排并排的铜脚插入电路板上的孔中进行固定的封装方式。

DIP封装具有制造成本低、易于维修和更换等优点,但由于引脚数量有限,只适用于较小的芯片。

2. QFP封装QFP(Quad Flat Package)封装是一种表面安装封装形式,它将芯片引出的引脚平铺在芯片的四周,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上。

与DIP封装相比,QFP封装引脚数量更多,适用于更大的芯片。

3. BGA封装BGA(Ball Grid Array)封装是一种表面安装封装形式,它将芯片底部的焊盘改成小球形,通过这些小球与电路板上的焊盘相互连接。

BGA封装具有引脚数量更多、尺寸更小、信号传输速度更快的优点,因此适用于高速处理器等大型芯片。

4. CSP封装CSP(Chip Scale Package)封装是一种非常小型的封装形式,它将芯片封装在一个非常小的体积中,同时通过微弱的焊点将芯片与电路板连接。

CSP封装具有非常小的尺寸、轻质化、低功耗的优点,因此适用于移动设备等轻量级电子产品。

5. WLP封装WLP(Wafer Level Package)封装是一种新型的封装技术,它将芯片封装在晶圆级别,通过薄型化、裁剪和焊接等方式完成封装。

WLP 封装具有尺寸更小、成本更低、信号传输更快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综上所述,芯片封装的发展经历了从DIP到QFP再到BGA、CSP 和WLP的过程,封装形式越来越小型化、轻质化、高速化和智能化,为电子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选择。

IC封装的材料和方法

IC封装的材料和方法

IC封装的材料和方法——封装设计回顾路(IC)在电子学金字塔中的位置既是金字塔的尖顶又是金字塔的基座。

说它同时处在这两种位置都有很充分的根据。

从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的密度说,IC代表了电子学的尖端。

但是IC又是一个起始点,是一种基本结构单元,是组成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电子系统的基础。

同样,IC不仅仅是单块芯片或构,IC的种类千差万别(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射频电路、传感器等),因而对于封装的需求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本文对IC封装技术做了全面的回顾,以式介绍了制造这些不可缺少的封装结构时用到的各种材料和工艺。

的物理结构、应用领域、I/O数量差异很大,但是IC封装的作用和功能却差别不大,封装的目的也相当的一致。

作为“芯片的保护者”,封装起到了好几个来主要有两个根本的功能:1)保护芯片,使其免受物理损伤;2)重新分布I/O,获得更易于在装配中处理的引脚节距。

封装还有其他一些次要的作用,比如于标准化的结构,为芯片提供散热通路,使芯片避免产生α粒子造成的软错误,以及提供一种更方便于测试和老化试验的结构。

封装还能用于多个IC的互用引线键合技术等标准的互连技术来直接进行互连。

或者也可用封装提供的互连通路,如混合封装技术、多芯片组件(MCM)、系统级封装(SiP)以及体积小型化和互连(VSMI)概念所包含的其他方法中使用的互连通路,来间接地进行互连。

电子机械系统(MEMS)器件和片上实验室(lab-on-chip)器件的不断发展,封装起到了更多的作用:如限制芯片与外界的接触、满足压差的要求以及满足化境的要求。

人们还日益关注并积极投身于光电子封装的研究,以满足这一重要领域不断发展的要求。

最近几年人们对IC封装的重要性和不断增加的功能的大的转变,IC封装已经成为了和IC本身一样重要的一个领域。

这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IC的性能受到IC封装的制约,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发展IC封新的挑战。

家族很多方法对IC封装进行分类,但是IC封装主要可以通过其基本结构的不同进行分类和定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器件有许多封装形式,按封装的外形、尺寸、结构分类可分为引脚插入型、表面贴装型和高级封装三类。

从DIP、SOP、QFP、PGA、BGA到CSP再到SIP,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

总体说来,半导体封装经历了三次重大革新: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从引脚插入式封装到表面贴片封装,它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电路板上的组装密度;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球型矩阵封装的出现,满足了市场对高引脚的需求,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芯片级封装、系统封装等是现在第三次革新的产物,其目的就是将封装面积减到最小。

高级封装实现封装面积最小化芯片级封装CSP。

几年之前封装本体面积与芯片面积之比通常都是几倍到几十倍,但近几年来有些公司在BGA、TSOP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使得封装本体面积与芯片面积之比逐步减小到接近1的水平,所以就在原来的封装名称下冠以芯片级封装以用来区别以前的封装。

就目前来看,人们对芯片级封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公司将封装本体面积与芯片面积之比小于2的定为CSP,而有的公司将封装本体面积与芯片面积之比小于1.4或1.2的定为CSP。

目前开发应用最为广泛的是FBGA和QFN等,主要用于内存和逻辑器件。

就目前来看,CSP的引脚数还不可能太多,从几十到一百多。

这种高密度、小巧、扁薄的封装非常适用于设计小巧的掌上型消费类电子装置。

CS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解决了IC裸芯片不能进行交流参数测试和老化筛选的问题;封装面积缩小到BGA的1/4至1/10;延迟时间缩到极短;CSP封装的内存颗粒不仅可以通过PCB板散热,还可以从背面散热,且散热效率良好。

就封装形式而言,它属于已有封装形式的派生品,因此可直接按照现有封装形式分为四类:框架封装形式、硬质基板封装形式、软质基板封装形式和芯片级封装。

多芯片模块MCM。

20世纪80年代初发源于美国,为解决单一芯片封装集成度低和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把多个高集成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芯片,在高密度多层互联基板上组成多种多样的电子模块系统,从而出现多芯片模块系统。

它是把多块裸露的IC芯片安装在一块多层高密度互连衬底上,并组装在同一个封装中。

它和CSP封装一样属于已有封装形式的派生品。

多芯片模块具有以下特点:封装密度更高,电性能更好,与等效的单芯片封装相比体积更小。

如果采用传统的单个芯片封装的形式分别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则芯片之间布线引起的信号传输延迟就显得非常严重,尤其是在高频电路中,而此封装最大的优点就是缩短芯片之间的布线长度,从而达到缩短延迟时间、易于实现模块高速化的目的。

WLCSP。

此封装不同于传统的先切割晶圆,再组装测试的做法,而是先在整片晶圆上进行封装和测试,然后再切割。

它有着更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工艺大大优化,晶圆直接进入封装工序,而传统工艺在封装之前还要对晶圆进行切割、分类;所有集成电路一次封装,刻印工作直接在晶圆上进行,设备测试一次完成,有别于传统组装工艺;生产周期和成本大幅下降,芯片所需引脚数减少,提高了集成度;引脚产生的电磁干扰几乎被消除,采用此封装的内存可以支持到800MHz的频率,最大容量可达1GB,所以它号称是未来封装的主流。

它的不足之处是芯片得不到足够的保护。

表面贴片封装降低PCB设计难度表面贴片封装是从引脚直插式封装发展而来的,主要优点是降低了PCB电路板设计的难度,同时它也大大降低了其本身的尺寸大小。

用这种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专用工具是很难拆卸下来的。

表面贴片封装根据引脚所处的位置可分为:Single-ended(引脚在一面)、Dual(引脚在两边)、Quad(引脚在四边)、Bottom(引脚在下面)、BGA(引脚排成矩阵结构)及其他。

Single-ended。

此封装形式的特点是引脚全部在一边,而且引脚的数量通常比较少。

它又可分为:导热型,像常用的功率三极管,只有三个引脚排成一排,其上面有一个大的散热片;COF是将芯片直接粘贴在柔性线路板上(现有的用Flip-Chip技术),再经过塑料包封而成,它的特点是轻而且很薄,所以当前被广泛用在液晶显示器(LCD)上,以满足LCD分辨率增加的需要。

其缺点一是Film的价格很贵,二是贴片机的价格也很贵。

Dual。

此封装形式的特点是引脚全部在两边,而且引脚的数量不算多。

它的封装形式比较多,又可细分为SOT、SOP、SOJ、SSOP、HSOP 及其他。

SOT系列主要有SOT-23、SOT-223、SOT25、SOT-26、SOT323、SOT-89等。

当电子产品尺寸不断缩小时,其内部使用的半导体器件也必须变小,更小的半导体器件使得电子产品能够更小、更轻、更便携,相同尺寸包含的功能更多。

SOT封装既大大降低了高度,又显著减小了PCB 占用空间。

小尺寸贴片封装SOP。

飞利浦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发出小尺寸贴片封装SOP,以后逐渐派生出SOJ(J型引脚小外形封装)、TSOP(薄小外形封装)、VSOP(甚小外形封装)、SSOP(缩小型SOP)、TSSOP(薄的缩小型SOP)及SOT(小外形晶体管)、SOIC(小外形集成电路)等。

SOP 引脚数在几十个之内。

薄型小尺寸封装TSOP。

它与SOP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厚度很薄,只有1mm,是SOJ的1/3;由于外观轻薄且小,适合高频使用。

它以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可靠性征服了业界,大部分的SDRAM内存芯片都是采用此TSOP封装方式。

TSOP内存封装的外形呈长方形,且封装芯片的周围都有I/O引脚。

在TSOP封装方式中,内存颗粒是通过芯片引脚焊在PCB板上的,焊点和PCB板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芯片向PCB板传热相对困难。

而且TSOP封装方式的内存在超过150MHz后,会有很大的信号干扰和电磁干扰。

J形引脚小尺寸封装SOJ。

引脚从封装主体两侧引出向下呈J字形,直接粘着在印刷电路板的表面,通常为塑料制品,多数用于DRAM 和SRAM等内存LSI电路,但绝大部分是DRAM。

用SOJ封装的DRAM 器件很多都装配在SIMM上。

引脚中心距1.27mm,引脚数从20至40不等。

四边引脚扁平封装QFP。

QFP是由SOP发展而来,其外形呈扁平状,引脚从四个侧面引出,呈海鸥翼(L)型,鸟翼形引脚端子的一端由封装本体引出,而另一端沿四边布置在同一平面上。

它在印刷电路板(PWB)上不是靠引脚插入PWB的通孔中,所以不必在主板上打孔,而是采用SMT方式即通过焊料等贴附在PWB上,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设计好的相应管脚的焊点,将封装各脚对准相应的焊点,即可实现与主板的焊接。

因此,PWB两面可以形成不同的电路,采用整体回流焊等方式可使两面上搭载的全部元器件一次键合完成,便于自动化操作,实装的可靠性也有保证。

这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封装形式。

此种封装引脚之间距离很小、管脚很细,一般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采用这种封装形式。

其引脚数一般从几十到几百,而且其封装外形尺寸较小、寄生参数减小、适合高频应用。

该封装主要适合用SMT表面安装技术在PCB上安装布线。

但是由于QFP的引线端子在四周布置,且伸出PKG之外,若引线间距过窄,引线过细,则端子难免在制造及实装过程中发生变形。

当端子数超过几百个,端子间距等于或小于0.3mm时,要精确地搭载在电路图形上,并与其他电路组件一起采用再流焊一次完成实装,难度极大,致使价格剧增,而且还存在可靠性及成品率方面的问题。

采用J字型引线端子的PLCC等可以缓解一些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QFP的上述问题。

由QFP衍生出来的封装形式还有LCCC、PLCC以及TAB等。

此封装的基材有陶瓷、金属和塑料三种。

从数量上看,塑料封装占绝大部分,当没有特别表示出材料时,多数情况为塑料QFP。

塑料QFP是最普及的多引脚LSI封装。

QFP封装的缺点是:当引脚中心距小于0.65mm时,引脚容易弯曲。

为了防止引脚变形,现已出现了几种改进的QFP品种。

塑料四边引脚扁平封装PQFP。

芯片的四周均有引脚,其引脚数一般都在100以上,而且引脚之间距离很小,管脚也很细,一般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采用这种封装形式。

用这种形式封装的芯片,必须采用表面安装设备技术(SMT)将芯片边上的引脚与主板焊接起来。

PQFP封装适用于SMT表面安装技术在PCB上安装布线,适合高频使用,它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比值较小等优点。

带引脚的塑料芯片载体PLCC。

它与LCC相似,只是引脚从封装的四个侧面引出,呈丁字形,是塑料制品。

引脚中心距1.27mm,引脚数从18到84。

J形引脚不易变形,比QFP容易操作,但焊接后的外观检查较为困难。

它与LCC封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用塑料,后者用陶瓷,但现在已经出现用陶瓷制作的J形引脚封装和用塑料制作的无引脚封装。

无引脚芯片载体LCC或四侧无引脚扁平封装QFN。

指陶瓷基板的四个侧面只有电极接触而无引脚的表面贴装型封装。

由于无引脚,贴装占有面积比QFP小,高度比QFP低,它是高速和高频IC用封装。

但是,当印刷基板与封装之间产生应力时,在电极接触处就不能得到缓解,因此电极触点难于做到QFP的引脚那样多,一般从14到100左右。

材料有陶瓷和塑料两种,当有LCC标记时基本上都是陶瓷QFN,塑料QFN是以玻璃环氧树脂为基板基材的一种低成本封装。

球型矩阵封装BGA。

BGA封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目前已成为最热门的封装。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对集成电路的封装要求越来越严格。

这是因为封装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当IC的频率超过100MHz时,传统封装方式可能会产生所谓的交调噪声"Cross-Talk Noise"现象,而且当IC的管脚数大于208脚时,传统的封装方式有其难度。

因此,除使用QFP封装方式外,现今大多数的高脚数芯片皆转而使用BGA封装。

BGA一出现便成为CPU、高引脚数封装的最佳选择。

BGA封装的器件绝大多数用于手机、网络及通信设备、数码相机、微机、笔记本计算机、PAD和各类平板显示器等高档消费市场。

BGA封装的优点有:1.输入输出引脚数大大增加,而且引脚间距远大于QFP,加上它有与电路图形的自动对准功能,从而提高了组装成品率;2.虽然它的功耗增加,但能用可控塌陷芯片法焊接,它的电热性能从而得到了改善,对于集成度很高和功耗很大的芯片,采用陶瓷基板,并在外壳上安装微型排风扇散热,从而可达到电路的稳定可靠工作;3.封装本体厚度比普通QFP减少1/2以上,重量减轻3/4以上;4.寄生参数减小,信号传输延迟小,使用频率大大提高;5.组装可用共面焊接,可靠性高。

BGA封装的不足之处:BGA封装仍与QFP、PGA一样,占用基板面积过大;塑料BGA封装的翘曲问题是其主要缺陷,即锡球的共面性问题。

共面性的标准是为了减小翘曲,提高BGA封装的特性,应研究塑料、粘片胶和基板材料,并使这些材料最佳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