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试论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试论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af736583c4bb4cf7ecd15d.png)
试论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张岩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14期摘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单簧管教学现状,本文试从师资力量、演奏技术、演奏风格三方面分析了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述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单簧管演奏技巧音乐风格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虽然在18世纪中叶后,单簧管就进入了发展的辉煌时期,但是其进入我国并走上音乐课堂教学的时间较晚,现阶段我国单簧管教学目前面临许多不足,存在着普及率较低、演奏技术参差不齐、演奏风格单一等诸多问题。
文章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
1 师资力量的缺乏及健全伴随着单簧管乐器自身的发展与改革,单簧管的音域不断得到扩充和改变,乐器演奏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许多新型作品的出现,这本身对我们单簧管者的演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顺应单簧管的发展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并不断提高自身单簧管演奏素质以及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但是从目前我国单簧管教学中师资力量来看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对培养单簧管演奏人才的高等学府来将,充足的师资保障才是提高我国单簧管整体水平的保证。
当前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中单簧管专业教师相对缺乏,许多教师身兼多门乐器教学,尚不具备单簧管专业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因此,师资的缺失是单簧管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作为培养单簧管演奏才的主要力量,高等院校应当重视本身的发展,努力营造条件培养师资,聘请专家讲座,通过单簧管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得他们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以服务单簧管教学。
其次,还应当建立师资储备体系,通过教学发掘学生中单簧管人才,通过留校任教的发展使得后备师资得以保证。
再次,学校应当积极聘请单簧管人才,通过优秀人才为单簧管教学师资注入新鲜血液。
2 演奏技术的保证及方法由于其特殊性与个人习惯,在单簧管的演奏存在很多差异,这就对我们单簧管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教师拥有正确驾驭单簧管的能力同时授教与学生。
试论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试论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c3bb336edb6f1afe001f17.png)
试论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单簧管教学现状,本文试从师资力量、演奏技术、演奏风格三方面分析了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述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单簧管演奏技巧音乐风格虽然在18世纪中叶后,单簧管就进入了发展的辉煌时期,但是其进入我国并走上音乐课堂教学的时间较晚,现阶段我国单簧管教学目前面临许多不足,存在着普及率较低、演奏技术参差不齐、演奏风格单一等诸多问题。
文章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
一、师资力量的缺乏及健全伴随着单簧管乐器自身的发展与改革,单簧管的音域不断得到扩充和改变,乐器演奏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许多新型作品的出现,这本身对我们单簧管者的演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顺应单簧管的发展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并不断提高自身单簧管演奏素质以及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但是从目前我国单簧管教学中师资力量来看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对培养单簧管演奏人才的高等学府来将,充足的师资保障才是提高我国单簧管整体水平的保证。
当前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中单簧管专业教师相对缺乏,许多教师身兼多门乐器教学,尚不具备单簧管专业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因此,师资的缺失是单簧管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作为培养单簧管演奏才的主要力量,高等院校应当重视本身的发展,努力营造条件培养师资,聘请专家讲座,通过单簧管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得他们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以服务单簧管教学。
其次,还应当建立师资储备体系,通过教学发掘学生中单簧管人才,通过留校任教的发展使得后备师资得以保证。
再次,学校应当积极聘请单簧管人才,通过优秀人才为单簧管教学师资注入新鲜血液。
二、演奏技术的保证及方法由于其特殊性与个人习惯,在单簧管的演奏存在很多差异,这就对我们单簧管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教师拥有正确驾驭单簧管的能力同时授教与学生。
在单簧管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往往在气息、运指、运舌上。
浅述单簧管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述单簧管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eb6a2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6.png)
浅述单簧管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单簧管以它音色华丽富于变化、表现力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已有很多青少年开始学习它。
一件乐器的演奏,首先要有美妙的声音,声音是乐器的生命,有了优美动听的声音,这件乐器才有活力。
声音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演奏者的音乐素质、乐器质量的好坏、气息的控制能力、自然标准的口型、灵巧的舌头、嘴部肌肉群组织,熟练的运指、良好的声音概念、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息息相关。
那么,如何才能把单簧管的声音演奏的集中、结实、优美、动听呢?这就要求演奏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其中,气息的运用很关键,它是乐器发声的动力,如果没有了动力,何谈音色?所以,我们要把气息认认真真的加以练习,以满足单簧管演奏的需要。
还有,就是熟练的运指方法、正确的演奏姿势、良好的音乐感觉。
这些对于一些初学单簧管的学生来说,要想真正的掌握和运用它是很难的,在单簧管演奏过程中的气息、运指、音乐演奏不连贯等技术都存在问题,可是,不知用什么方法得以解决,就这些问题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一、单簧管演奏正确的气息运用及气息上浮的解决方法在单簧管演奏中,气息的运用,是演奏好单簧管很重要的演奏技巧之一,它对音色的好坏、音准的把握、乐句的划分、力度的控制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气息包括呼、吸两个方面,两者需要默契的配合。
演奏单簧管呼吸,我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这种方法集中了胸式和腹式呼吸的各自优点,把胸腔和腹部横膈膜充分利用起来,吸气量大,不易疲劳。
一般来说,演奏过程中吸气要快而饱满,横膈膜向下延展使腹部向四周鼓胀起来;呼气时要慢而且要均匀,同时,丹田还要起到托住和支撑的作用。
换气时,要把腹部多余的气息全部放掉,为再次吸气做好充足的准备。
这样气息才能运用得自然、有力,发出来的声音音色才能优美、明亮。
熟练掌握气息的控制能力,拥有一个正确的呼吸方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环往复的加以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1b566a8e9951e79b892781.png)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作者:朱迪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6期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单簧管艺术于中国得以较为迅速发展,但与其它乐器相比较仍是远远不够的。
而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在发展中显现出一定的问题,不仅在单簧管演奏、作品等方面未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学派,更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学质量不相匹配、后继乏人的情况。
笔者认为,对于单簧管艺术的发展而言,加强其教育教学的研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结合教学中学习者易于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帮助理解问题的本质。
关键词:单簧管教学基础训练单簧管,也就是俗称的黑管、克拉管,据了解其最初出现于十七世纪的德国纽伦堡,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历程、形制变化及制作工艺的日渐精良,再加之莫扎特、贝多芬、德彪西、拉威尔等等众多音乐大师都曾为单簧管艺术的发展、表现力的发掘做出了积极性的探索与创造,最终形成了现如今的可装拆管体的木管乐器。
其高音明亮清朗,中音纯净优美,低音深沉浑厚,赢得了管弦乐队“演说家”、“全能歌唱家”的美誉,并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交响乐队之中。
随着时代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及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繁荣,中国单簧管演奏与教学也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且取得了一定实质性的进展,这离不开单簧管艺术工作者们的艺术热情与辛勤付出。
与此同时,在兴旺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当看到单簧管艺术发展中的若干不足之处。
在笔者看来,其更多的体现在教育教学体系之中,缺乏足够扎实、坚固的教育教学体系基础,缺乏足够的基础训练体系,如演奏姿势、手指灵活性训练、气息、音乐思维、音乐表现等等方面也缺乏一定的主观意识,偏离了单簧管教学本质的目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簧管教学的成果,并阻碍了教学体系发展的进程,因为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就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长期地不断坚持、提升与完善进而产生质变改进单簧管教学方法,令单簧管教学水平稳步的前进。
众所周知,单簧管属于管乐器,其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演奏者、学习者对于气息的控制。
单簧管启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单簧管启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24bc3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6.png)
14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23单簧管启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解彬根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单簧管,并把它当作音乐启蒙的开始。
学生学习单簧管需要具备那些生理条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我们的单簧管启蒙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本文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启发,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单簧管;启蒙;教学;问题中图分类号:J621.4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解彬根(1996-),男,太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一、单簧管启蒙教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在台湾又称为竖笛,它的音区广阔,表现力丰富,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戏剧女高音”之称。
19世纪末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培养出了大量的演奏家和教育家,但是启蒙教学各地师资良莠不齐,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随着单簧管乐器的学习越来越低龄化,首先学生的生理条件是否达到了学习单簧管的要求,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次浮躁问题是音乐教育中常见的毛病,教师经常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以期尽早的参加比赛、汇报演出等,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单簧管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因素;现实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位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比如唢呐老师不但教唢呐,还兼职教双簧管、单簧管、萨克斯等,这就导致教师对乐器安装、演奏姿势、口型、气息等问题可能存在着错误的指导,学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学到非常准确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二、学习单簧管所具备的生理条件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习单簧管,而他们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如何判断他们可以学习单簧管了呢?首先是必要的生理条件,因为单簧管是吹奏乐器,所以口腔内部的牙齿是关键,牙齿基本整齐,才可能有好的演奏口型。
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学生在换完门牙之后才可以进行单簧管的学习,这是合理且科学的方法。
浅谈单簧管演奏与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单簧管演奏与教学中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559035376baf1ffc4fada3.png)
指托位置。 这一位置要 因人而异, 必须能够稳定地支撑乐器 , 并 使其它手指在触键时保持 自然的手型。 运指 时, 虎口 处保 持椭 圆形. 食指、 中指 、 无名指 的指肚 是按孔 的最佳 位置, 这一部位 具备厚而 富有 弹性 的肉垫和灵敏 的触觉,小指 与左手大拇指 则用靠近指肚 的指尖部位来触键更为合适 。手腕在运指 当中 要始终保持松弛, 腕与掌面要基本保持直线。 手指呈 自然弧形 。 在运指过程 中,手指 的运动方 向基本上是上下垂直起落 的, 运 动的力控制在 掌关节上, 动作要果断, 指关节要保 持弧形 防止 下 凹。由于手指的长短 、 运动方向生来就不 同, 它们之 间的灵 活性 、 独立性也必然存在 着差异 。在快速演奏 中彳 艮 好 的掌握 手指 与乐器孔 的适 当距离是提高演奏速度 的关键一环 。 3正确的运舌 单簧管演奏与教学 中运舌是灵魂 ,舌头的运动过程是演 奏风格和演奏精髓 体现的基 础 , 运舌的基本功能是吐音 。 吐音 是一项综 合 了发音 、 运指 的技术 , 清晰、 颗粒性 强 、 有弹性 、 快 捷的运舌是吐音的最终 目的。如何很好 的演奏吐音, 是很 多学 生急切了解的问题 。我认 为要掌握好 吐音, 首先是要决 定舌在 口腔 中的位置 。 我认为舌尖位置要高于舌根保持略似“ z ” 的形 态, 使它们之 间有一定 的弯 曲度, 使舌尖 运动有一个 弹性 的支 点. 这样才能使舌尖保持在 轻松 、 有活力 的状 态 。当舌 尖点在 簧片上时。 气 流开始进人 管内, 这 时 口型与气流 开始进人 调整 状态 。 当觉得一切合适之后, 舌 尖迅速后撤 , 簧片振动, 然后舌尖 迅速 回归原位 , 气 流继续保持 。 在这个过程中, 要保持吐音 同样 的音 色 、 同样的颗粒性。 在发吐音 的过程 中嘴型位置 的保持也 很重要。 口型在整个过 程中, 上下牙之 间不可发紧, 这 样会容易 使舌头发僵, 抬不起来。 在实 际演奏 当中所 面 临的另一 问题是 手指与舌 的配合。 二者之间要达成一致 , 这样才 能做 到正确演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20f5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2.png)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摘要】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着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以及教材内容陈旧落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更新教材内容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培育更多专业化教师将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而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更新的教材内容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单簧管教学应该注重提升师资力量,建立统一的教学标准并更新教材内容,以推动单簧管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使中国单簧管教学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单簧管、教学、问题、解决办法、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学标准、教材内容、更新、培养、统一、落后、中国、浅析、存在、背景介绍、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单簧管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关键角色。
近年来,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音乐技艺的提高。
中国单簧管教学领域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
由于单簧管这一乐器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国单簧管教学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
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不同地区、学校甚至教师之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困惑,难以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
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也是中国单簧管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教材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但是目前部分教材内容过时,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更新教材内容,以提高中国单簧管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音乐技艺的提高和发展。
2. 正文2.1 中国单簧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国单簧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以及教材内容陈旧落后等方面。
我国单簧管初级教学存在的缺憾与改进的途径
![我国单簧管初级教学存在的缺憾与改进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15f6f744767f5acfa1c7cdee.png)
比赛, 从而忽略了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的单簧管演奏学习 在我国的单簧管教学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 演出、
音乐教育 “ 不容忍浮躁、 激 单 簧管教学 的成果 , 阻碍教学 的进程 , 是需 要广大教 师来共 过程。巴伦鲍姆曾在著作中写到: 这
同努力, 使其不断提高、 完善, 才能改进教学方式、 方法, 使单簧 进、 匆忙; 它需要时间和从容的掌握所学, 方能自然发挥与提
我国单簧管初级教学 存在的缺憾与改进的途径
董德君
我国的单簧管艺术领域中,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完善
浮躁是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常见的毛病。甚至一些有名望
各级音乐、 艺术院校的单簧管教学, 尤其是初级教学, 这对于单 的单簧管教师也存在由于浮躁的原因而超负荷培养学生的情 使其尽快提早学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曲目, 以期尽早参加 簧管演奏艺术的发展与成熟起着巨大的推动性作用。 目 况, 而 前,
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 一个演奏者的专业水平、 克服困难的决 专 , 由于缺少专业教师, 经常会出现一名教师担任几种专业课 心、 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以及世界观, 全都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培 的情 况 。比如长 笛教 师不但教长笛, 兼教双簧管 : 还 双簧管教 学生在这样的条件下, 不太可能学 养的, 而其第一个领路人便是专业教师。 学生的第一个专业教 师还要教单簧管或大管等。
部分单簧管教师对于初级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口型、 唇位
基础教育 中首先 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 认定学 习单 簧管的
或指位不正 , 演奏气息不 规范, 不懂规范 的吐音, 不注意音 准, 最佳年龄。以前, 一般认定为 1 2岁, 因为客观条件发生了变
不熟悉指法运作, 不知道怎样练音阶、 练习曲等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579c0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1.png)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随着西洋乐器演奏在中国的日益普及,单簧管也逐渐成为许多音乐家们的首选乐器之一。
从用来做音乐会的独奏乐器到应用于现代音乐录制,单簧管已经在西洋乐器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演奏和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的问题。
本文将从演奏技巧与把握曲谱、持久力与唇弹力、手指技巧与吹奏姿势等几方面,来讨论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首先,单簧管演奏时,需要掌握乐曲的技巧以及把握曲谱的技巧。
因此,在学习单簧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灵活度,使之能够把握各种不同的乐谱,特别是复杂的乐谱,从而取得更好的演奏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深入研究乐曲,分析乐曲结构、节奏和音调,加强阅读能力,从而熟悉乐曲。
其次,单簧管演奏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持久力和唇弹力。
唇弹力是指在吹奏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空气流动,从而达到合适的品质和音色。
保持良好的持久力则意味着能够在较长的演奏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空气流动,以达到理想的音质。
因此,在学习单簧管的过程中,建议使用一些练习方法来提高演奏者的持久力和唇弹力,包括口腔英语练习、口型练习、唇弹力练习等。
此外,单簧管演奏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指技巧,并熟悉吹奏姿势,以确保有效能地操作单簧管。
手指技巧涉及按照规定的乐句移动手指,以能够在节奏上达到要求。
同时,单簧管是一种精细乐器,它要求演奏者正确掌握乐器,避免指板上的杂音。
此外,演奏者还需要调整吹奏姿势,使吹奏器官放松,以达到理想的音色。
最后,单簧管演奏时,还要强调练习的系统性、持久性和有计划性。
成为一名优秀的单簧管演奏者,必须掌握乐曲的技巧、把握曲谱的技巧、保持良好的持久力和唇弹力、掌握正确的手指技巧以及熟练的吹奏姿势,为实现以上这些目标,必须认真的练习,在有计划、持久和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演奏水平。
总之,单簧管演奏是一项很有技巧的工作,要想达到出色的演奏水平,必须认真的学习,深入了解演奏技巧、把握曲谱、持久力与唇弹力、手指技巧与吹奏姿势等方面,并结合自身水平不断练习,认真、有计划、持久地练习,以提升演奏水平和乐曲效果。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8099c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f.png)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单簧管是一种常见的乐器,它由一根簧片和一根铜管组成,能够出现音调对比,节奏感强,具有很多音乐效果,是一种受欢迎的乐器。
演奏单簧管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而教学单簧管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
此,本文针对单簧管的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以提高演奏及教学的效果,以及满足演奏者和学习者的要求。
首先,要想演奏出优秀的单簧管曲子,音准是关键因素之一,而达到良好的音准,需要在演奏前进行充分的口杯练习,以便于熟悉口杯的位置,以及拉出稳定的气流,以达到良好的音准。
另外,演奏单簧管要保持节奏准确,把握好单簧管的演奏节奏,需要掌握其基本节奏以及运用不同节奏转换,来演奏出高质量的曲子。
此外,在演奏单簧管时,还要注重吹奏技巧,包括升降音、变调、抑扬顿挫、变速等,以增强演奏效果。
教学单簧管时,教师也应注意接受者的特点和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训练和指导,以及合理安排课程。
教学应集中指导体系,由简单的训练以及理论知识结合,以便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技巧,并可以演奏出高质量的曲子。
除此之外,教学应及时给予反馈,及时给出纠正,更加有效地演示演奏方法,依据学生特点制定演奏计划,以促进演奏水平的提高。
总之,演奏及教学单簧管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合理安排,及时给出纠正,方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上述几个点是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只有综合运用这些基本技巧,才能演奏出高质量的单簧管曲子。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基础训练是重中之重。
要想变得更加熟练,就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把基本的乐理、节奏、吹奏技巧、口杯等一一掌握,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单簧管的音乐效果。
从而实现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以上所述,是有关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演奏及教学者,为提高演奏及教学的效果作出贡献。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3bda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7.png)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首先从单簧管演奏技巧入手,分析演奏中的技巧要点和练习方法。
然后比较不同单簧管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接着深入分析单簧管演奏中常见的问题,探讨解决策略。
同时探讨单簧管演奏与学习心理的关系,以及演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提出改进单簧管教学模式的建议,并展望单簧管演奏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进一步提高单簧管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在演奏中的技术和心理健康上的提升。
【关键词】单簧管演奏、教学、技巧、常见问题、学习心理、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改进、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单簧管教学已经成为许多音乐学校和音乐培训机构的重要课程之一。
目前对于单簧管演奏及教学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在技巧探讨、教学方法比较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仍然有待加强。
本文旨在对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单簧管演奏者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深入分析单簧管演奏技巧、教学方法、常见问题以及与学习心理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我们希望能够为改进单簧管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并展望单簧管演奏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对于推动单簧管演奏的发展和提高单簧管演奏者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单簧管是一种常见的管乐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音乐演奏场合,其演奏技巧和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者和教育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单簧管演奏技巧探讨和教学方法比较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者的演奏技能水平,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单簧管演奏中常见问题分析和与学习心理的关系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演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学习者的综合发展。
单簧管演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研究发现音乐演奏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减轻压力、舒缓心情,提高学习者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单簧管初级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
![单簧管初级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a51946fc4ffe473268ab2d.png)
·416·文艺教研摘 要:单簧管是当下我国音乐领域中倍受重视的管乐器,相关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其教育质量,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双簧管演奏人才。
在节奏感的教学中要结合歌唱知识,通常情况下,每部音乐作品都要经过“起承转合”,有前奏也有高潮,如果演奏者能够熟练的演唱曲目,自然对其高潮部分非常熟悉,从而在演奏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气息的调节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单簧管初级教学中的主要难点,然后细致讨论了攻克这些教学难点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单簧管;单簧管触及教学;教学难点单簧管又名黑管,源于古希腊,数据木管乐器。
单簧管的音色特点是华丽而音域宽阔,丰满而圆润;其演奏技法的特点是指法灵活且力度强弱的变化非常自由。
由于单簧管在演奏过程中气息消耗量比较小,所以在管弦乐队中的定位是独奏部分。
单簧管作为一种高雅的西洋乐器,因其独特的音色和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一直倍受重视。
当下我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小康社会既包括人民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也包括人民精神文明生活的丰富。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加强对单簧管触及教学难点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专业学员进行学习,也有利于为大众学习乐器以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奠定良好的教育技术基础。
1 单簧管初级教学难点解析单簧管作为一种管乐器,其发声原理在于气流的振动,所以在演奏中学生的气息运用能够反映出演奏的基本功,通过对历届学员的学习档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呼吸问题是在初级教学中的主要困难之一。
没有平稳而绵长的气流,就无法对演奏效果提供保障,尽管单簧管的气息相对来说比较弱,但是单簧管在管弦乐的协奏中主要是担任独奏部分,所以对演奏者的呼吸法还是有较高的要求。
初级教学的困难之二在于口型的练习,口型练习中涉及学生的唇齿牙的位置变化,由于表达比较抽象,老师也无法对学生口腔内的状况进行直接观察,所以也很难对学生的口型进行矫正。
困难之三是指法练习,键位的熟悉可以通过重复训练来实现,但是击键的强度和击键的频率比较难控制,用数量进行衡量学生容易出现练习中的僵化状况,而本体感受练习又很难进行量化,所以成为初级教学的困难。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8fc5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a.png)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摘要】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师资力量不足和学生练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建立完善的教学大纲、加强师资培训和引进外教、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办法,可以提高单簧管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
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重视单簧管教学,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针对性的解决,可以推动中国单簧管教学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单簧管教学、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教学计划、师资力量、学生动力、教学大纲、师资培训、外教引进、学习兴趣、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单簧管作为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在中国的音乐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单簧管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中国单簧管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这些问题包括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练习动力不足等。
为了提高单簧管教学的质量,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文将对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单簧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 正文2.1 存在的问题所达到的长度。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计划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计划。
许多学校和音乐培训机构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导致教学内容零散,缺乏连贯性。
学生的学习也容易出现断层,不利于音乐技能的全面提高。
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指导性,难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问题二:师资力量不足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
许多音乐学校和培训机构缺乏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单簧管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无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
单簧管故障排除指南:解决常见问题和维修建议
![单簧管故障排除指南:解决常见问题和维修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1c349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4.png)
单簧管故障排除指南:解决常见问题和维修建议引言:单簧管是一种管乐器,由于其婉转悠扬的音色,广受音乐家的喜爱。
然而,像其他任何乐器一样,单簧管也可能会出现故障。
本篇文章将为各位单簧管演奏者带来一份故障排除指南,以帮助解决常见问题和提供维修建议。
第一部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哨片漏气问题描述:当演奏单簧管时,哨片上可能会出现漏气的情况,导致音质的下降。
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哨片是否安装正确。
确保哨片完全封闭双唇,并均匀地压紧。
如果还是有漏气情况,可以尝试将哨片磨平以减少漏气。
另外,也可以使用蜡或其他密封剂密封漏气处。
2. 簧片损坏问题描述:簧片是单簧管发声的核心部件,但容易受到湿度、氧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坏。
解决方法:保持簧片干燥是防止损坏的关键。
在演奏后,用干净的布将簧片擦干,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
避免将簧片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并定期更换簧片以保持音质。
3. 气密性问题问题描述:单簧管在演奏时可能会出现气密性问题,导致演奏时需要更大的气流才能发出声音。
解决方法:首先,检查所有连接处是否安装得牢固。
优先检查嘴管与本体、本体与喇叭管的连接。
如果发现有漏气的地方,可以使用细砂纸轻轻磨平,并使用蜡进行密封。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需要寻求专业技师的协助,以确保气密性。
第二部分:维修建议1. 找到合适的维修技师对于较为复杂的故障和维修需求,最好寻求专业技师的协助。
他们拥有更多的经验和专业工具,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修复单簧管故障。
可以向当地的乐器商店或音乐学院寻求推荐,以找到可靠的维修技师。
2. 定期清洁和保养保持单簧管的良好状态需要定期的清洁和保养。
使用专业的单簧管清洁工具,将含有洗涤剂的温水通过各管道进行冲洗。
注意避开簧片等易损部位。
之后,使用吹风机将水分彻底风干。
同时,在存放单簧管时,使用干燥剂来吸收空气中的湿度,保持簧片的干燥。
3. 注意正确的使用和保护正确的使用和保护可以延长单簧管的使用寿命。
在演奏前,用适量的软布将单簧管擦拭干净,以去除指纹和汗水等杂质。
略论单簧管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略论单簧管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9ece10bed5b9f3f90f1c91.png)
二 、气 息 的运用
单 簧 管 气 息 的运 用 关 系 到 乐 器 声 音 的 质 量 ,气 息 就 如 同 弦 乐 器 的运 弓技术 一样 ,呼吸 的方 法无 疑 是 非常 重要 的 。在 单簧 演 奏 中 ,气 息分 为 “ 呼 ”和 “ 吸 ” ,也 就 是人 们常 说 的 “ 呼 吸 ”。 能否科 学 、 合理 地运 用 呼吸 ,将 直接 影 响着 单簧 管 音色 的变 化 、 音 质 的好坏 、高低 音 的控 制 、声 音 的力度 变 化 以及乐 句 的逻 辑表 现 等 。因 此 ,呼 吸训 练是 单 簧管 教学 中的重 要 内容 。单 簧 管演奏
有的 手掌 小 ,有 的手 指长 ,有 的手指 短 , 因此大 部分 学 生在 演奏 的 时候 都 要 根 据 自 己的 情 况进 行 适 当 的调 整 。但 是 什 么 是 正确 合理 的手 型 ,还 是有 一个 统 一标 准 的 ,那 就 是手 指 、手腕 谐 调一 致 ,运 用 正确 的 手指 部位 触 及正 确 的键位 。一般 来讲 ,指 托 的位 置 常 由 自身手 掌 的大 小和 手 指 的长短 来确 定 ,但 必须 保证 能 稳定 地支 撑乐器 ,其他 手指 自 然 弯 曲呈 弧形 ,以便使指端 能够 自 然 准确 地触 及音-  ̄ t * u 按键 。在教 学中 ,有 些学生 由于没有调 整好手 指的位 置 ,使得触 及键子 或音孔 的部位不 是手指前 端 肉最多 的指端 ,导致 出现 按键 时指 关 节 凹陷 的现 象 ,造成 音 孔漏 气 ,从 而 严重 影 响演 奏 效果 。这 样 的手 型 是非 常不 科 学的 ,手 指前 端 的运 动和 触 觉都 非 常灵 敏 ,关 节 的凹 陷会 使手 指运 动 的灵 敏 性大 大降 低 ,因此 , 手指 在 按键 时要科 学 、果 断 、干 净 ,不 能犹豫 、含 糊 。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c1524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0.png)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随着曲风的多样性和演奏者的不断发展,单簧管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它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乐器,可以演奏出各种各样的曲风,发出多样化的音色。
然而,从单簧管演奏者和教学者的角度来看,单簧管演奏和教学中存在一些基本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首先,单簧管演奏者和教师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提高演奏技巧,发出质量较高的音质。
单簧管音质的发声要求高度准确的发声技术,包括准确的吹嘴,吹气量,吹气量的控制,吹气的分布,及吹气的稳定性和力度等。
因此,单簧管演奏者和教师们必须经常练习,提高演奏技术,才能在演奏中发出更加完美的音质。
其次,良好的单簧管演奏需要有良好的乐理基础和技巧,演奏者和教师们应具备较强的乐理分析能力,了解各种乐器在不同曲风中的技术把握和表现。
只有全面掌握表达方式,才能把作品表现得更加透彻准确,以便演奏出最佳的表演效果。
此外,演奏者和教师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应用不同的演奏技巧来表现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让乐曲发挥最大的魅力。
另外,单簧管演奏的发展还受到护套的影响,护套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控制气流,并可以使音质更加细腻。
但是,护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单簧管演奏者的演奏效果,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护套来满足演奏者的需求,以获得较好的音质。
最后,单簧管演奏者和教师们还需要设计一定的训练计划,以提升单簧管演奏的技巧水平。
可以让演奏者分阶段地学习,从乐理知识,基础技术,到演奏技巧,再到曲目的熟练演奏,这样才能使演奏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技能提升,发挥出最佳的表现效果。
综上所述,单簧管演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技术、乐理、护套等因素的影响,演奏者和教师们在演奏及教学中需要解决这些基本问题,以提高技艺水平,发出质量较高的音质,把握各种作品的不同风格,使单簧管演奏的发展受益。
浅谈单簧管音准偏差的成因及校正方法
![浅谈单簧管音准偏差的成因及校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4586f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1.png)
浅谈单簧管音准偏差的成因及校正方法单簧管音准偏差的成因及校正方法单簧管是管乐器中的一种,其音色温暖、柔和,经常被用于管弦乐中单簧管在演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音准偏差,这些偏差可能会影响乐曲演奏的质量。
因此,了解与排除单簧管音准偏差的问题对于单簧管演奏者尤为重要。
一、单簧管音准偏差的成因单簧管音准偏差的产生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包括单簧管本身的设计、演奏者的技巧水平及环境因素等。
1.单簧管本身的设计单簧管的设计对于音准准确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单簧管的各个部分长短比例不当,或者空气管道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音准偏差。
2.演奏者的技巧水平单簧管演奏者的技巧水平也会影响音准的准确性。
如果演奏者的吹气动作和指法不够娴熟,就会导致音调不准,影响演奏效果。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单簧管音准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演奏者在各种环境中演奏,如室内、室外或温度、湿度、气压等存在差异的环境下演奏,就会对单簧管的音准产生影响。
二、单簧管音准偏差的校正方法针对上述单簧管音准偏差的产生原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校正。
1.选择合适的单簧管首先,选择合适的单簧管非常重要。
各个部分的长度比例和共鸣簧等关键部件的设计都会影响音准,因此在购买单簧管时要选择品质优良的乐器。
2.加强技巧训练演奏者应该加强技巧训练,提高吹气和指法的娴熟程度,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音调和音准,从而让演奏更加准确。
3.注意环境因素在演奏单簧管时,演奏者应该注意环境因素。
不同的环境会对乐器的音准产生影响,因此应当留心环境的变化,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调整呼吸、调整吹奏力度等方式来进行校正。
4.使用电子调音器使用电子调音器是更加直接、有效的校正方法。
演奏者可以在演奏单簧管的时候使用电子调音器,通过观察电子调音器显示的音高情况,调整演奏方式,使音准更加准确。
5.调整单簧管调音最后,演奏者还可以通过调整单簧管的调音来进行校正。
通过调整喇叭口、重音片、嘴峰等部位的位置和尺寸,可以调整单簧管的音准。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7da21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6.png)
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是困扰着许多单簧管演奏家,也是学习者经常面临的挑战。
单簧管演奏是一种把状态、技巧、速度和精确度完美结合起来的一项艺术,其中包括演奏准确、准时、优雅和顺畅无比的乐曲。
下面讨论一下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首先是乐器的质量。
好的乐器可以帮助演奏者达到最佳演奏效果。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乐器的正常温度和干燥状态,以免发生结构性故障。
此外,乐器的键位及管件必须正确设置,才能使乐器正常运转。
此外,还要考虑正确的技巧,不同的乐曲需要不同的技巧来完成,所以在演奏前应该考虑到每一个乐曲所需要的技巧问题,以便能够顺利演奏。
此外,还需要学习如何控制和演奏吹奏口音和弦,以便能够正确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再者,手部和肩部的正确姿势对于演奏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演奏者必须学习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姿势,尤其是腕部姿势,以免受到腰部或肩膀的损伤。
最后是教学质量。
一位合格的教师必须拥有正确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并能正确指导学习者,以便学习者能够正确掌握和演奏技巧和乐曲,从而使演奏效果更好。
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学习者多样化的指导和建议,以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技巧和技术,从而获得最佳演奏效果。
综上所述,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乐器的质量、正确的技巧、手部和肩部的正确姿势以及演奏教学质量等。
其中,乐器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因为好的乐器可以帮助演奏者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其次是技巧,每一首乐曲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技巧,所以演奏前一定要考虑到技巧方面的问题。
随后是手部和肩部的正确姿势,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演奏者避免受伤。
最后是教学质量,合格的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学习者,从而达到最佳演奏效果。
因此,要演奏出优秀的单簧管音乐,需要演奏者有正确的技巧与技术,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乐器、合适的姿势和优秀的教学能力。
正确的乐器有助于更好的演奏效果,明确的技巧能够帮助演奏者正确理解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正确的姿势能够减少受伤的风险,而优秀的教学能力则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学习与演奏,发挥出最佳演奏效果。
单簧管教学心得总结
![单簧管教学心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7a3282bceb19e8b8f6bab5.png)
浅谈教学单簧管的几点心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飞跃。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会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国家强调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同时,有些孩子选择了吹奏单簧管来培养自己的艺术素质经过广大单簧管教师的不断努力,单簧管这门艺术已经被大众所认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但是随着学生的增多,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一、口型方面面部肌肉在吹奏单簧管的过程中,人的面部肌肉始终在运动。
特别是嘴部周围的肌肉,它们的耐力与控制力及灵敏度对吹奏单簧管有着极大的影响。
由于这些肌肉的动作影响和控制声音效果,通常把它们称为“口型”。
面部肌肉动作的好坏是口型正确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学生应该对面部肌肉有正确的了解,这对日后的练习及演奏有重要的影响。
演奏的口型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还是单包法只是强调口环肌的作用。
以上牙为支点,下唇包住下牙用“我”的发音方式用力。
笑肌不要过于上提以自然不动为好,下巴不能过分下拉以定位不动为好。
强调一下上牙是被动受力的不能主动向下咬嘴子,把嘴子啃出凹槽是错误的,下唇被扼破也是不正确的。
上下用力以吹出正常音色时,用手左右推一下嘴子有一定的阻力但可以动为好。
下牙与下唇的关系是肌肉与骨骼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不能强调任何一方,下唇力大声音没根暗淡,下牙用多了声音发薄刺耳。
以上牙为支点上唇辅助上牙控制嘴子,但不能垫在上牙下面。
这样加上好的气息配合就能发出好的声音.二.吐音方面吐音的演奏气息起了80%的作用舌头起了剩下的一部分。
可以试一下摒住呼吸用舌头做单吐的运动,然后在加上气流发“突”的声音,(前提条件,口型不动)前者比后者慢很多。
平时观察一下旗杆上的红旗,它随急风飘动时尾部最快,它是借助风的气流来运动的。
同样的道理吐音时舌头也一样,减少舌根的运动。
单吐至少要求每秒8个,在练习中可以借鉴声乐中意大利语发音中打嘟噜的方法,体会一下在放松状态下舌尖的运动状态,这样有助于吐音的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单簧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办法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单簧管艺术于中国得以较为迅速发展,但与其它乐器相比较仍是远远不够的。
而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在发展中显现出一定的问题,不仅在单簧管演奏、作品等方面未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学派,更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学质量不相匹配、后继乏人的情况。
笔者认为,对于单簧管艺术的发展而言,加强其教育教学的研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结合教学中学习者易于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帮助理解问题的本质。
关键词:单簧管教学基础训练
单簧管,也就是俗称的黑管、克拉管,据了解其最初出现于十七世纪的德国纽伦堡,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历程、形制变化及制作工艺的日渐精良,再加之莫扎特、贝多芬、德彪西、拉威尔等等众多音乐大师都曾为单簧管艺术的发展、表现力的发掘做出了积极性的探索与创造,最终形成了现如今的可装拆管体的木管乐器。
其高音明亮清朗,中音纯净优美,低音深沉浑厚,赢得了管弦乐队“演说家”、“全能歌唱家”的美誉,并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交响乐队之中。
随着时代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及中国音乐文化市场
的繁荣,中国单簧管演奏与教学也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且取得了一定实质性的进展,这离不开单簧管艺术工作者们的艺术热情与辛勤付出。
与此同时,在兴旺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当看到单簧管艺术发展中的若干不足之处。
在笔者看来,其更多的体现在教育教学体系之中,缺乏足够扎实、坚固的教育教学体系基础,缺乏足够的基础训练体系,如演奏姿势、手指灵活性训练、气息、音乐思维、音乐表现等等方面也缺乏一定的主观意识,偏离了单簧管教学本质的目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簧管教学的成果,并阻碍了教学体系发展的进程,因为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就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长期地不断坚持、提升与完善进而产生质变改进单簧管教学方法,令单簧管教学水平稳步的前进。
众所周知,单簧管属于管乐器,其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演奏者、学习者对于气息的控制。
而在阐述气息控制之前还有几项非常基础性的训练尤为重要,即是演奏姿势、口型、运指、运舌,这也往往是演奏者、学习者最为容易忽视之处,认为学过了就表示掌握了。
实际上,在单簧管演奏与训练中,演奏姿势、口型、运指、运舌是非常关键的基础要素且决定了气息运用的效果。
如果我们将气息的流转想象成气体的输送,那么这些要素就代表了气体输送管道的各项控制要素,其保证了气体输送的通畅、速度、风力等。
换言之,准确地
掌控与掌握这些基础行的要素是单簧管演奏与训练的基础所在,其熟悉、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演奏音色的变化。
同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如灵敏运舌、灵活运指,作为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根据不同的演奏者、学习者的差异性进行差异性的教学。
例如在运指训练方面,不同的演奏者、学习者手型、手指长短、柔韧程度都不相同,且演奏手指运用习惯也各不相同,那么如何才能算是正确的教授方法、训练方式。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正确运指方式其实就是由演奏者、学习者在演奏与训练时能够确保手指按键舒适程度与合理程度来决定,只有保持合理、自然的手型、运指姿势才能够利于演奏者、学习者对于力度的自如控制。
不同的演奏者、学习者因为手指的机能其独立性与灵活性自然不同,自然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来练习与保持。
基础要素掌控之后,若想要轻松自如地控制气息,在笔者看来首先要明确气息的原理。
因为无论是单簧管,亦或是其他与气息相关的音乐艺术,气息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气息的掌控是单簧管演奏的前提条件;其次,气息的平稳性决定了单簧管演奏的稳定性;第三,气息的持续性决定了单簧管演奏的完整性;最后气息的灵活掌控决定了单簧管演奏的音乐表现能力。
由此不难看出,气息对于单簧管演奏的重要性,其可谓是单簧管演奏的基石。
在西洋管乐器的训练中对于气息的要求一般是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其
有着自身独特的气息控制方式。
就目前而言,气息控制u或者说呼吸的方式有三种,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
最早出现的胸式呼吸是通过肋骨的扩张来吸气,用肋间肌肉扩大胸廓,以增加呼吸的容量,而随着艺术的发展胸式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气息的流转,急促的呼吸容易造成气息的紧张不利于气息的控制,反而容易造成气息紧、涩。
随后衍生的是腹式呼吸,通过膈肌的升降和腰、腹肌的扩张、收缩运动来控制呼吸。
但腹式呼吸同样有着自身的问题,腹式呼吸吸气时难以放松腹部,由于胸腔未能够充分利用,以及吸气过深产生僵持,会造成气息不流动,气息流转不够灵活。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综合两种呼吸方式的优势,胸腹式呼吸应运而生,其采用胸部、腹部共同呼吸来获得更大的气息容量的呼吸方法,更大、更多的气息容量,自然能够获得更长、更久的呼气过程,进而更好地帮助演奏者、学习者在演奏中能够完整、流畅地完成一段旋律的演奏。
因此,在平时的单簧管气息训练中,可以通过加强呼吸肌肉、胸、腹、横膈膜的锻炼来达到气息控制的目的。
例如,在演奏或是训练中,演奏者、学习者在准备阶段要保持身心的相对紧张与放松,然后通过胸腹、肌肉等与呼吸相关联的器官自如呼气、吸气,然后以自然的状态多次完成呼吸的过程,且通过不断地训练增强与呼吸相关联器官的持久性与记忆性,进
而为演奏中气息地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音阶的日常训练。
因为音阶训练对于单簧管演奏的气息、运指、运舌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训练意义。
在气息方面,音阶训练中的长音、连音联系,就是用一口气或是两口气来完成,这种训练不仅能够增强演奏者、学习者对于音阶的熟悉与熟练程度,更对气息有着极高的要求,长音、连音的平稳性、完整性、稳定性都是由气息来决定。
此外,音阶的练习更需要运指、运舌的配合训练,增强演奏者、学习者对于手指、舌等灵活性的训练。
所以,在教学中增加与重视音阶的训练能够帮助演奏者、学习者在运指、运舌灵活性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指、舌的协调统一。
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仍过多地重视演奏者、学习者对于单簧管演奏技巧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如何让其深刻地认知与理解所演奏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并提升自身音乐表现力方面还是存在着欠缺与不足。
当然,演奏技巧是音乐表现的前提,笔者如此说并不是刻意强调音乐表现的重要性,因为单簧管艺术并非是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全方位展现演奏者、学习者对于单簧管艺术功能掌握地呈现,只有全面掌握才能够在实现单簧管艺术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自身艺术体现与在交响乐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音乐教育的本质核心其实是在于演奏者、
学习者自身个性的体现,而当下的教育教学更多地是共性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多层次、多元化地演奏与表现理念,让演奏者、学习者在演奏与训练中不断丰富自身对于音乐的欣赏、理解、表现能力,进而形成自身的演奏风格。
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拘泥于将音乐作品中的音符与标记简单地灌输给演奏者、学习者,这对演奏者、学习者掌握与感悟与驾驭音乐是有害而无一利的。
总而言之,单簧管艺术并不是简单地教授演奏技能,而是通过音乐帮助演奏者、学习者学会如何用音乐表达自身丰富的情感,以及为聆听者更好地塑造音乐美的形象,让其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若是从此点出发的话,仅是技术训练、音乐表现培养都是远远不足的。
因此,在笔者看来,中国单簧管教学的目的还在于如何让演奏者、学习者能够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对于中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进而呈现具备中国单簧管艺术感染力与生命力的演奏与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崔华,张溯.浅谈单簧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J].电影评介,2010,(15).
[2]马妮.浅谈单簧管训练与教学[J].音乐天地,2008,(04).
[3]晏斐.浅谈初学单簧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音
乐天地,2007,(03).
[4]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