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论文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开题报告:S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3300字】

【《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开题报告:S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3300字】

论文(设计)题目S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一、研究目的及意义一般认为,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

首先旅游业作为一种享受活动回归大自然成为旅游者最重要的选择理由之一,而不管出于怎样的选择,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这个总体圈子。

气候作为人类无法避免必须选择的一种自然资源,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是最根本的。

而更为重要的是,气候资源也是自然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天气过程、气候条件是自然景观的重要塑造者,云、雨、光、气等天气现象都可以形成奇妙的自然景象,进而形成具有旅游价值的资源。

其次,气候变化的季节性特征也决定了旅游的季节性,直接影响着旅游淡旺季的分配与长短,进而影响旅游地的经济效益。

此外,宜人的气候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备条件之一,气候不仅能诱人也能阻止人们出游,不同气候带的居住者对理想气候的追求,往往成为出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气候是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产品的丰富有着重要贡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气候不仅是支撑旅游活动的资源,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而更有学者将旅游业称为对“气候敏感的活动”。

最初开展的旅游气候资源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气候舒适度的评价,而缺少旅游地气候资源经济效益的量化研究、气候影响旅游交通的评估分析、旅游地产品吸引力的研究、游客的旅行选择行为以及客流量与气候因子关系的详细研究。

随着旅游业创造经济效益规模和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增大,对旅游气候资源作综合全面的评价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利用GIS对曲靖市旅游气候资源进行的评价正是基于这一需要而出发的。

曲靖市近年来旅游事业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事业,对旅游开展影响巨大的气候因素进行研究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方式,所以本文选择了曲靖旅游气候进行分析,希望对曲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早期对旅游气候的研究着重于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方面。

如部分学者开展了北美滑雪和一些小岛旅游业发展与气候变化的研究。

龙里县旅游气候资源综合评价与利用

龙里县旅游气候资源综合评价与利用
frturs .ot a o l r w nt d a tg sa d a oddia v tg si h e eo me to u s o t e ed a d efcieya od teb d o o i m s h tWec u dd a o a v a e n v i s d a a e ted v lp n ft r m roh rf ls,n f t l v i h a he n n n oi i e v ef c h t sfo t eds sr u ah ra da v reci t. fe tta rm h ia to swe te d es lmae wa n Ke ywor tu s ;lmaer su c e au fo uiiai n; n l Gu z o ds o r m ci t e o r e;v a n; tl to Lo gi ih u i l i z
1 龙 里 县 旅 游 资 源 概 况
有利 于 各种 动植 物 的繁 衍生 息 , 属旅 游 胜地 。 实 无论 与 同纬 度 城 市相 比 , 是与 国 内外著 名避 暑 旅游 城市 相 比 , 具 有 还 均 夏 季凉 爽 、 气清 新 、 拔适 宜 、 空 海 生态环 境 优 良等 优势 。 度 温
龙 里 县 位 于 贵 州 省 中 部 , 处 贵 阳 东 大 门 , 南 北 大 地 黔
门 , 域 海 拔 高度 5 0 1 0 气候 温和 , 均 温 l . q 县 0 ~ 0m, 2 年 48 c, 最 热 月均 温 2 . , 冷 月 均 温 46℃ , 无严 寒 , 无 酷 34 最 . 冬 夏
10 - 7 9 2 1 )6 0 7 - 2 0 7 5 3 (0 2 1 - 2 2 0
C mp ee s e E au t n a d Utiain o h o r m l t suc n L n l C u t o rh ni v lai n iz t fteT u i Ci eReo re i 0 g o ny v o l o s ma i

周宁县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开发利用

周宁县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开发利用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9)周宁县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开发利用刘翔宇福建省周宁县气象局,福建周宁 355400摘要 基于周宁县旅游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对旅游气候资源舒适度进行评价,认为周宁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均可开展旅游活动,尤其6—8月盛夏周宁县是游客避暑旅游最佳地。

基于此,要围绕“中国天然氧吧”发展生态、休闲、养生、运动旅游活动,并带动农业和花卉种植经济,推动农旅共兴。

关键词 旅游;气候资源;分析评价;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9–0127-03气候对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和旅游环境。

同时,气候因素影响着游客的舒适度体验,既是打造旅游景观和活动开展的有利因子,又是影响旅游活动和游客出行的主要因素。

周宁县地处福建东北部山区,海拔高居华东地区县城之冠,素有“高山明珠”“云端之城”美誉,境内山奇水幽,生态气候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是全省首批全域旅游试点县之一。

2022年,周宁县共接待游客量423万人次、同比增长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7.5%。

选取周宁县气候资料数据,探讨周宁县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并对其舒适度进行评价,以期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参考。

1 周宁县旅游资源优势1.1 交通日渐发达近年来,周宁县注重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旅游公路网络。

衢宁铁路、宁上高速公路、353国道和纵三线横贯周宁县县境,建设乡村旅游道路376 km,建成一批通往陈峭、楼坪、苏家山、仙风山、玛坑万亩茶园等主要景区的“四好农村路”示范道路,串点成线,路景融合,实现了“一日游”到“二日游”,再到可组合“多日游”的跨步提升,具有便利的区位交通优势[1]。

1.2 生态优势日益彰显周宁县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天蓝、地绿、水清。

周宁加大力度推进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工作,以及“绿盈乡村”建设。

避寒度假的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避寒度假的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综上分析,自然季节因素是导致以自 然景点或自然文化景点为特征的旅游流季
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社会季节性因素只 与自然季节性因素引起的季节变化叠加。
为影响旅游淡旺季的次要因素。 =、嵩山的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1气温 气温是游客外出旅游时所关注的最
重要的气候条件之一,利用嵩山气象站和
登封市气象局1981—2010年的平均气象 资料绘制逐月平均气温图1。景区年平均
· 227 ·
2湿度 嵩山风景区气候相对湿润.多年平均 相对湿度约64%。月平均相对湿度(如图 2所示)可供分析。由于相对湿度,7月至 9月的日历年平均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 当山提高温度降低时。有利于水汽的冷凝。 随着山谷地形的发展。水的蒸发不易扩散。 并且经常凝结形成云雾。因此,本季常常 有云伴随而来,游客往往只是在云中。转 眼就能俯瞰云海。
四、结束语 综合嵩山地区气候资源和人体舒适度 因素。嵩山地区气候最为舒适的月份为4月、 5月和10月,此时最适合旅游;较为适合 旅游的月份为3月、6月、9月和11月, 其次为7月、8月。虽然温度在年内最热. 但仍在人体舒适范围之内。不适合旅游的 月份为1月,人体感觉寒冷,不舒适,旅 游活动受到气温的限制明显。 参考文献: …尹建昌.大九寨核心景区旅游气 候资源研究U】.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9.24(2):187—194 [2】朱兆瑞.应用气候手册[M].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1 【3】夏立新.郑州人体舒适度预报Ⅱ】 河南气象科技
∞∞∞∞∞∞∞∞∞O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局9月10月11月12月
一相对囊度(%) 图2嵩山景区逐月平均相对湿度(30 年平均) 3降水
嵩山年平均降水量为871_7mm,嵩山 的降水大多发生在夏季,其他季节的降水 较少,如图3所示,6月~8月为雨季,降 水量约占全年的80%左右,嵩山年平均降 水日数50.8天,降水量大于10.0mm的仅 有13.8天,对休闲旅游活动不会造成太大 的影响,然而适当的降水不仅可以清新空 气,调节温度。还能对景区生态环境起到 保护作用。

乌兰察布市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利用

乌兰察布市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利用

2018年4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八pril2018第7 期总第 401 期InnerMongoliaScienceTechnology&Economy No. 7 Total No. 401 r至參:市旅y气候资源评价“x用郭晓丽(乌兰察布市气象局,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摘要:通过分析评价乌兰察布市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指出该市夏季、冬季和春秋季四季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条件,同时探讨了乌兰察布市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气候资源;旅游;评价中图分类号:F590.3;P463(226)文献标识码:八文章编号:1007—6921 (2018)07—0064—02在大自然中,大气环境是人类所有活动的基础条件,旅游活动更与气候、气象关系密不可分。

近年来,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气象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1]。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地域辽阔、境内高山、湖泊、草原纵横交错,形成了青山绿水、多彩花海、草丰水美的自然景观。

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旅游气候资源十分丰富,夏季清凉宜人、风和日丽、空气清新,是人们旅游避暑的绝佳之地;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独具特色的冬日美景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春秋季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令人流连忘返。

旅游景观真正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先后取得“中 国草原避暑之都”“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生机盎然的生态旅游城市。

笔者通过分析评价乌兰察布市旅游气候资源,可以为游客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为旅游经营者拓展旅游经营项目、内容,为地方政府合理开发利用旅游气候资源提供科学的气象依据,从而使旅游业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 乌兰察布市旅游气候的基本特征影响旅游活动的气候因子主要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湿度、风速等,气候不仅具有造景、育景功能,更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基础条件[2]。

关于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论文

关于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论文

关于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论文摘要:利用市1959~200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市的气候特点及优势,结合市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对市丰富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

最后在在分析、总结气候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应在重视文化积淀的同时,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打造休闲、盛夏避暑品牌的结论。

关键词:旅游;气候资源;利用市位于高原东延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区域内绝大部分是山地,市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属低山和二高山综合地区。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形成了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

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本市dp的增长,在开发旅游资源进程中,摸清当地气候资源特点,对更好的打造特色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市气象局自1959年建站至2000年的气象资料,在分析、总结气候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应在重视文化积淀的同时,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打造休闲、盛夏避暑品牌的结论。

1气候资源评价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山岭重叠、溪谷纵横、海拔高差悬殊,局地气候差异大,形成了本地独具特色的山地气候特点。

与同纬度的平原相比,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潮湿亦盛、风速较小等特征。

低山四季分明,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二高山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照充足。

高山气候温凉,冬长夏短,易涝少旱,日照高于二高山,对发展相适应的林、药、牧、特产等较为有利。

丰富的光能资源根据市(海拔:米)地面观测站1959年自2000年的气候整编资料(下同),本市低山年平均日照小时,年平均总辐射量千卡/c㎡,年平均日照百分率28%。

年内日照主要集中在夏季,体现了本地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各月日照分布见图1。

适宜的热量条件境内大部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上,城区年平均气温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3849℃,能满足喜热作物生长需求。

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的影响评估研究分析探讨

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的影响评估研究分析探讨

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的影响评估研究分析探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显著,其对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旅游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冲击。

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

例如,气温升高可能导致冰川融化,雪山的壮美景色逐渐消失;降水模式的改变可能引发干旱或洪涝,影响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改变生态旅游区的植被景观。

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可能因为干旱而变得稀疏,原本清澈的溪流可能因为洪水而变得浑浊,这些变化都会降低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其次,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威胁。

许多动植物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特定的气候条件。

当气候发生变化时,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受到破坏,食物来源可能减少,从而导致物种数量下降甚至灭绝。

这对于以观赏珍稀动植物为主要卖点的生态旅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游客可能再也无法看到那些独特的物种,生态旅游的体验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再者,气候变化还会影响生态旅游的季节分布。

传统上,某些地区的旅游旺季和淡季是相对固定的,但随着气候的变化,季节的特征变得不再那么明显。

比如,原本冬季寒冷的地区可能变得相对温和,导致冬季旅游项目不再那么独特;而夏季原本凉爽的地方可能出现高温,使得游客在夏季选择该地区旅游的意愿降低。

这不仅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也会给旅游规划和管理带来挑战。

此外,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也给生态旅游带来了风险。

飓风、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不仅会威胁游客的生命安全,还可能造成旅游设施的损坏。

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可能引发山体滑坡,阻塞道路,使游客被困;强烈的飓风可能摧毁海边的度假村,给旅游经营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旅游经营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加强安全措施和设施维护,这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

气候变化还会对生态旅游的游客行为和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会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可持续性。

基于气候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基于气候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基于气候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它对各个领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旅游业这样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行业。

海南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其独特的气候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发展,海南旅游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业的影响表现在气温的变化。

根据多年的气象数据分析,海南岛的气温逐渐上升,夏季的高温越来越明显。

这对于海南的海滩旅游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游客往往更喜欢在凉爽的环境中享受沙滩和海浪。

高温天气可能导致游客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收入。

其次,气候变化还会带来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海南岛属于亚热带气候,历来以其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如热带风暴和强降雨的次数和强度可能会增加。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对于海南岛本身造成损失,也会对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例如,海南的旅游景点和度假村可能受到洪水和风暴的破坏,导致游客不能正常游览和居住,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正常运营。

除了气温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气候变化还会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南的自然生态条件丰富多样,特色明显,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然而,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珊瑚礁的bleaching。

这将严重影响海南的旅游业,因为人们往往会选择到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旅游,而受损的生态环境可能使游客失去旅游的兴趣。

然而,尽管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挑战,但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首先,必须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和监测,及时预测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

其次,可以通过人工增雨等方式调节和控制气温,保证游客在宜人的环境中度过他们的旅行。

此外,还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保护海南的自然美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气温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增加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方面。

气候变化下的生态旅游研究

气候变化下的生态旅游研究

气候变化下的生态旅游研究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对环境的重视越来越高。

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旅游的重要选择之一。

然而,生态旅游并不仅仅是旅游,也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的影响以及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尊重本地文化、支持本地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其他旅游方式不同,它着重于保护自然环境和平衡生态系统。

此外,生态旅游还注重文化尊重和促进本地经济的繁荣。

这种旅游方式是以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支持当地社区为目标的。

生态旅游的本质不仅在于旅游本身,同时也是在于通过旅游,促进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显而易见。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许多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改变。

这些改变会对旅游者体验带来深刻的影响,因为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在寒冷的地区,旅游者会选择冰上狩猎旅行和雪上运动。

但是,由于气候变暖,这些冰雪逐渐消失,这些旅游景点也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因此,气候变化引起的景观改变和生态平衡的改变是生态旅游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态旅游需要保护环境、支持当地社区和文化,并为游客提供可持续的旅游服务。

因此,生态旅游需要根据当地环境和社区开发旅游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和支持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生态旅游需要教育游客保护自然环境和尊重当地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旅游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四、结论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尊重本地文化、支持本地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意义正在逐渐得到全球化的认可和推广。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及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旅游景区也遭受到了相应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并分析景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自然景观的改变。

随着温度升高、降水模式变化和冰川融化,很多原本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例如,部分热带度假胜地的沙滩被侵蚀,世界闻名的冰川逐渐减少。

这些变化使得一些传统旅游景点失去了吸引力,影响了游客的到访率。

其次,气候变化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

飓风、洪水、干旱等灾害的发生对旅游业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旅游目的地可能受到破坏,交通运输中断,游客流失。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也给旅游从业者带来了困难。

再次,气候变化引发了市场需求的改变。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游客对于旅游行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也在增加。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拥有绿色认证和低碳排放的旅游服务提供商,以及追求生态旅游和文化体验的目的地。

这就要求景区和旅游企业不仅要适应变化,还要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首先是经济可持续性的问题。

景区的发展往往依赖于游客的到访和消费,但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旅游业的不稳定性增加,景区的经济可持续性受到了挑战。

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保证景区的经济回报,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环境可持续性的问题。

景区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但由于旅游业所带来的人类活动,景区的环境容易受到破坏。

如何平衡游客的需求和环境的保护,成为锤炼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最后是社会可持续性的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景区必须与当地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

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增加社会冲突的可能性。

气候变暖与生态旅游探讨气候变暖如何影响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及如何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

气候变暖与生态旅游探讨气候变暖如何影响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及如何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

气候变暖与生态旅游探讨气候变暖如何影响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及如何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气候变暖与生态旅游探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生态旅游成为了当今旅游业的热门话题之一。

气候变暖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同时也提供了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暖如何影响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及如何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以此引起人们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思考。

一、气候变暖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影响1.1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气候变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现象增多,这对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一些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系统脆弱性较高,如珊瑚礁、冰川等地区。

气候变暖使得这些生态系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进而影响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许多物种因为环境变化而受到威胁,甚至灭绝。

生态旅游的吸引力之一在于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气候变暖却对这一特点带来了挑战。

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物种多样性减少可能会影响游客的兴趣与体验。

1.3 地理环境的变化随着气候变暖,一些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冰川融化、河流水位变化等现象使得一些原本美丽壮观的景观逐渐消失,给游客的观赏体验带来了不确定性。

这种地理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机会2.1 提倡低碳旅游气候变暖让人们意识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因此低碳旅游成为大势所趋。

低碳旅游强调减少碳排放,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节约设施,从而减轻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压力,实现旅游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2.2 生态保护与教育气候变暖的问题让人们更加关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措施,增加环保教育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3 多样化旅游产品与服务生态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来吸引游客,并降低对单一生态资源的依赖。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愈发明显,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生态旅游的理念是: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挑战。

一、气候变化给生态旅游带来的机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加剧,创建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样的任务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广生态文化和环保意识。

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将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当作一个共同体来看待,而不是分开分析。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同时也是保护和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旅游业所带来的大量就业机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生态旅游还可以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质,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二、气候变化给生态旅游带来的挑战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加剧,生态旅游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之一就是气候不稳定所带来的自然灾害。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水位上升和气候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使得生态旅游遭受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使得生态系统的破坏更加频繁和更加严重,所以生态旅游也面临着因自然灾害而面临游客流失的风险。

三、策略建议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给生态旅游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性的措施:1.加强气候变化研究,提高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与响应能力;2.增加生态旅游的安全性,建立完善的应急预警和救援系统;3.鼓励旅游业者推广可持续和环保旅游模式,降低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4.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环保意识强的新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5.支持基于社会资本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为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性的措施来提高生态旅游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旅游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可持续旅游旨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可持续旅游来应对这一挑战。

一、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1.1 温度和天气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天气异常频发。

这对旅游业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例如滑雪度假村的雪量减少,海滩度假胜地的海平面上升等。

游客的旅游选择也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发生改变。

1.2 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例如珊瑚礁白化、林火频发等。

这些破坏对旅游景点的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1.3 旅游业基础设施受损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可能对旅游业的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如酒店、机场、道路等。

这不仅会导致旅游业的停滞,还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损失。

二、可持续旅游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2.1 减少碳排放降低旅游业的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旅游运输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利用低碳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高铁等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同时,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共享交通方式也是重要的减排手段。

2.2 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旅游业在能源消耗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采取各种方式来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酒店利用太阳能发电、采用节能措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3 推动旅游业生态保护保护自然环境是可持续旅游的核心。

旅游业应积极参与生态保护项目,如加强保护自然景点、推动生态旅游、提倡游客文明出行等。

此外,建立生态旅游地质保护区,并加强合法监督,也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重要举措。

2.4 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对于可持续旅游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游客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鼓励他们采取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出行方式,如减少塑料使用、参与当地社区环境保护活动等。

文章气候变暖与旅游业的关系

文章气候变暖与旅游业的关系

文章气候变暖与旅游业的关系气候变暖与旅游业的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旅游业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影响。

气候变暖不仅改变了旅游目的地的风貌,还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暖与旅游业的关系,从影响、适应措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气候变暖对旅游业的影响随着全球气温不断上升,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方面,气候变暖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如暴雨、暴风、干旱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旅游业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洪水可能导致交通中断、景点受损等问题。

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扰动,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和迁徙。

这进一步导致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减少和退化。

二、旅游业的适应措施面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旅游业也在积极寻求适应措施。

首先,旅游业可以通过改变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季节的选择来减少不利影响。

例如,一些传统的夏季度假胜地可以发展冬季旅游,以减轻夏季旅游季节的过度拥挤和资源压力。

其次,旅游业应加强灾害预警和风险管理,以确保游客和旅游资源的安全。

另外,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也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包括减少能耗、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

三、气候变暖给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尽管气候变暖对旅游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为旅游业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

首先,高纬度地区的冰川和极地旅游目的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得更加受欢迎。

游客可以参观正在消失的冰川,亲身感受全球变暖的真实性。

此外,气候变暖还可能改变一些地区的自然景观,使其变得更加独特和吸引人。

这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些地区旅游,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一些旅游企业转型,开发以气候变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环境教育旅游和低碳旅游等,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商机。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面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旅游业应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旅游业应积极参与低碳减排行动,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出行方式和节能环保设施的使用。

气候变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气候变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气候变化与旅游开发研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和其他许多领域一样,气候变化也对旅游行业带来了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气候变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气候变化和旅游开发的关系。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首先,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全球变暖导致的气温升高,让极地旅游变得更加受欢迎。

同时,旅游业也因为气候变化而受到挑战,比如由于海平面上升,许多海滨度假胜地面临被淹没的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对旅游业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带来影响。

例如,某些地区在某些季节由于气候原因旅游业不景气,这种情况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改变。

而且,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也会对旅游业造成影响,比如飓风、地震和洪水。

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机遇和挑战尽管气候变化对旅游业有着明显的否定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对那些能够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旅游业者来说。

比如,气候变化推动了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这意味着许多旅游业者可以通过采用环保措施,来吸引越来越注重环保的旅客群体。

同时,气候变化也为一些新的旅游方式创造了机遇。

例如,极地旅游、冰川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这些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此外,一些增加游客体验的措施,比如在度假村里安装冰雪机器等,都可以增加旅游收益。

当然,气候变化给旅游业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

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会增加旅游资源管理的难度,人们必须做好防范措施,并考虑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另外,气候变化可能加剧旅游资源的竞争,引起资源争夺战,甚至可能导致旅游业破产。

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旅游业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因此必须采取行动来应对。

其中一项重要的应对措施是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旅游业需要推广使用环保设施和技术,并努力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促进旅游课程和教育的发展,以提高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理解。

这些措施可以鼓励旅游者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并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

气候变暖与旅游业旅游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

气候变暖与旅游业旅游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

气候变暖与旅游业旅游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气候变暖与旅游业:旅游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气候变暖是近年来全球热议的话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气候变暖对各个领域的影响。

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支柱之一,也受到了气候变暖的挑战。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暖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气候变暖对旅游业的影响气候变暖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很多方面。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天气极端化,如暴雨、干旱、风暴等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给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带来了挑战。

这不仅对游客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也对旅游设施和景点的使用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气候变暖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

冰川的融化、珊瑚礁的死亡、雪山的减少等景观的消失或变迁,使得部分旅游目的地失去了吸引力。

这对于依赖自然景观吸引游客的地区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另外,气候变暖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生物多样性。

某些物种的灭绝或迁徙,可能使得一些特定的旅游景点失去了其独特的吸引力。

这不仅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构成威胁,也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困难。

二、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然而,尽管面临种种挑战,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旅游业可以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游客通过亲身体验自然景观的美丽和脆弱性,更容易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种认识的提高可以促使游客更加尊重和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其次,旅游业可以推动社区的发展和改善。

旅游业的发展经常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

这些都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机会,促进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旅游业还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活动通常伴随着对当地传统和文化的认识,促使游客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基于气候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基于气候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基于气候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基于气候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对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产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海南岛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因为气候变化而面临着挑战。

本文将基于气候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并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策略。

首先,我们来看气温变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海南作为热带地区,也感受到了明显的温暖化趋势。

这种气候变化对海南旅游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的升高使得游客们更难耐受高温带来的不适,导致游客数量减少。

另外,气温的升高还可能导致海洋温度的上升,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如珊瑚礁白化等。

这将直接影响到海南的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降水量的变化也对海南旅游业造成了重要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降水格局可能发生变化,影响到海南的季节性旅游产业发展。

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将影响到海南的景观和生态系统。

降水过多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损坏旅游设施和景点,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不便。

而降水过少则可能导致旱情,影响到农业和水资源的供应,从而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

因此,对降水变化的精确观测和预测,以及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对于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风力和风向的变化也对海南旅游业产生了影响。

海南地处热带风暴的频繁活动区域,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风暴的频率和强度的变化。

强风和飓风对旅游业安全和游客体验都带来了威胁。

游客们不愿意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下前往海南旅行,这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收入。

因此,加强对风暴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相关的旅游安全准则,对于保障海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海南旅游业也应积极应对,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数据监测。

只有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对策。

其次,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

旅游与环境保护论文(大全)

旅游与环境保护论文(大全)

旅游与环境保护论文(大全)第一篇:旅游与环境保护论文(大全)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摘要】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可是,人类破坏性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带来的恶果也日趋严重。

另外,由于游客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旅游环境管理的难度,为了减少旅游业对当地景区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环境的保护意识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引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要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及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

而现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创造价值最多的新兴的、独立的复合型产业。

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

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

可见一个群峰巍峨,清泉飞溅,林海绿浪,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揽胜、搜奇和观赏。

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利用xx市1959~20xx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xx市的气候特点及优势,结合xx 市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对xx市丰富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

最后在在分析、总结xx气候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xx旅游应在重视文化积淀的同时,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打造休闲xx、盛夏避暑xx品牌的结论。

关键词:旅游;气候资源;利用 xx市位于xx高原东延xx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区域内绝大部分是山地,xx市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属低山和二高山综合地区。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形成了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

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本市gdp的增长,在开发旅游资源进程中,摸清当地气候资源特点,对更好的打造xx特色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xx市气象局自1959年建站至20xx年的气象资料,在分析、总结xx气候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xx旅游应在重视文化积淀的同时,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打造休闲xx、盛夏避暑xx品牌的结论。

1气候资源评价 xx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山岭重叠、溪谷纵横、海拔高差悬殊,局地气候差异大,形成了本地独具特色的山地气候特点。

与同纬度的平原相比,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潮湿亦盛、风速较小等特征。

低山四季分明,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二高山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照充足。

高山气候温凉,冬长夏短,易涝少旱,日照高于二高山,对发展相适应的林、药、牧、特产等较为有利。

1.1丰富的光能资源根据xx市(海拔:1074.1米)地面观测站1959年自20xx年的气候整编资料(下同),本市低山年平均日照1224.8小时,年平均总辐射量83.400千卡/c㎡,年平均日照百分率28%。

年内日照主要集中在夏季,体现了本地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各月日照分布见图1。

1.2 适宜的热量条件 xx境内大部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上,xx城区年平均气温为12.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9℃,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3849℃,能满足喜热作物生长需求。

年内各月年平均气温分布见图2 。

气温年较差大,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59年8月23日,为35.4℃;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72年2月8日,为-15.4℃。

年内气温较差最大在2、4月,最小在7、8月。

无霜期高低山差异大,一般而言,海拔每上升100米,无霜期缩短3-4天,反之,无霜期增加3-4天。

1.3 充足的水分条件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44.0毫米。

可降雨量一半左右直接蒸发或渗入地下。

据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径流深802毫米,径流总量37.02亿立方米,人平占有径流5200立方米,比全国均值多93%。

降水地域以红椿沟、花椒坪、齐岳山为多,年均在1700毫米以上。

降水年际分布以1998年最多,城关为1615.5毫米。

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多年平均为200.5毫米。

北部主要集中在7月,多年平均为189.6~225毫米,全市5~7月的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46%。

根据xx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截止20xx年7月,日雨量达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15次,基本为每3年一遇,为全州大暴雨最少区。

xx 年≥0.1毫米平均雨日178.3天,其中,20xx年最多,为196天,1988年最少,为157天。

全年以5~7月降水最频繁,约占全年降水日数的30%。

上述降水分布特点,同样体现了该地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其多年雨日雨量分布见图3。

1.4 丰富的风能资源 xx属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一般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然而地形对气流运行方面有所控制,城区一带地形东西开阔,南北有山体屏障,多东风和偏西风,南北风较少。

据长期观察,晴天转东风,天气变坏;雨天转西风,天气变好。

故有“久晴东风雨,久雨西风晴”的农谚。

由于全市范围地形起伏较大,山脉纵横交错,森林繁荣,下垫面粗糙,风向紊乱,风力较小,风速一般为3~5米/秒。

另外,地方风盛行,山风、谷风多,在长槽(山谷或河谷)出口处,在高山地区,风速特别大,日平均风速最大可达10~12米/秒以上。

2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2.1炎夏的清凉世界从人体舒适的角度考虑,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0℃时,人们会感觉到热,不舒适。

在我州低山地区的夏季,日最高气温达到30℃的日数一般为70天左右,特别是位于三峡库区长江河谷带的巴东,因背风河谷产生焚风效应及河谷地势低、风力弱等原因,夏季高温日多,高于30℃的高温日数达90~100天,气候炎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