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9fc6bded4d8d15abf234e59.png)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20分)1.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安知鱼之乐________②固不知子矣________③全矣________④请循其本________2. (16分) (2017七上·乌鲁木齐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②不亦说乎________③人不堪其忧________ ④饭疏食饮水________(2)下面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 .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 . 人不知而不愠五十而知天命D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亦在其中矣(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
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7七上·民乐期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完成小题。
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语文的世界里徜徉,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3c9ab93b307e87100f696bb.png)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 (2019七上·宜兴月考) 音汉互写①jiàn________ 赏②怪诞不经________③chéng________戒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2018·虹口模拟) 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 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
(《狼》)(4) 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5)则吾斯役之不幸,________。
(《捕蛇者说》)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7九上·成都月考)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礼记·檀弓》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这人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
”这人终于不食而死。
【材料二】一个乞丐,他形容枯槁,衣衫褴褛,浑身还散发着一股异味,大家都讨厌他,唯恐避之不及。
当乞丐走到一位小孩面前,小孩翻遍身上的口袋,抱歉地说:“叔叔,对不起,我很想帮助你,可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呢。
”没想到乞丐却对小孩深深地鞠了一躬,连声称谢。
小孩不解地问:“我什么都没给你,你为什么要谢我呢?”“不,孩子,”乞丐说,“你给了我最好的东西!”我的探究: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4. (2分) (2016八上·汉中期中) 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10月12日讯,秋意盎然,阳光灿烂,运动场内彩旗纷飞。
12日下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举行首届“叠床被·养良习”千人活动,来自全校各班级的1000名学生共赛叠床被,展示该校的生活风采和寝室文明。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有答案) (1)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有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697bbe4cad02de80d4d84048.png)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8分)1.抄写诗句,用正楷或行楷,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4分)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广漠滞留翻来覆去莫衷一事B.升腾托辞囊萤映雪合辙押韵C.虐待翡翠犹然而生相形见拙D.轩昂犀利引经据典粗制烂造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2)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2分)(1),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2)荡胸生曾云,。
(《望岳》)(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5)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7)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8)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思乡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象表现了对妻子的无尽思念。
4.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2分)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94f1486011ca300a7c3906e.png)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 2 页第 3 页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大约16公斤左右的珍贵岩石样品。
B. 船舱鼓鼓的,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 一个人尽管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D. 为了防止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默写(6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3)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6.下列关于名著《骆驼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 《骆驼祥子》写了祥子三次买了车又三次卖了车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第 4 页B. 《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爷,大胆泼辣而蛮横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C. 《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北京市民社会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但又保持了口语的“原味儿”。
D.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7.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啊!我既激动,又惊慌,心都要跳出来了!那条可怕的章鱼已向尼德张开了血盆大口。
这个不幸的人将被咬成两段。
我赶紧上前搭救。
可是,尼摩船长赶在了我的前头,抡起手中的斧子深深地砍进了章鱼巨大的牙床骨。
尼德奇迹般地获救了,赶忙从地上爬起来,将鱼叉整个捅进了章鱼的心脏。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c56c93cc22bcd126ff0c4e.png)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第一部分(1~5题,23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全班同学正在春游,可突然下了暴雨,班主任忧心忡忡..( ),不知天黑前能否顺利返回。
(2)小狗的腿受伤了,经过包扎后恢复了很多,只是走路还是有点蹒跚..( )。
(3)一到节假日,各大商场就开始________(chóu huà)活动,努力吸引顾客。
(4)在哪种环境,就要守哪种________(guī jǔ)。
这也就是“入乡随俗”吧。
3.下面文段中,第②④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懒人经济”又称“网宅经济”,即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或电话订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顾及日常生活。
③“懒人经济”应运而生,一大批快递公司、网上商城,甚至还有跑腿公司发展迅速。
④“懒人经济”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同时又给社会增添了新的就业。
⑤这些“懒人”在无意之中,为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4)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cdef0905647d27284b735194.png)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1.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⑴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 ⑵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⑶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A.点染B. 描绘C. 传达2.读下面两句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2)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wàng()下断言,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biàn( )诉的动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B.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C.5班小明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D.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4.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①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其他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②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情结。
③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④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家庭、集体、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做些有意义的事,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l)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__(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ab569883d049649b6658d2.png)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2018.6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2分)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càn【】头。
现在只有三个疲bèi【】、léi【】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2. 下面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内容概述有3处错误,请用横线划出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3分)潜艇经由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托雷斯海峡前往印度洋,中途触礁搁浅。
经艇长同意,我和随从孔塞伊坐小艇上格波罗阿尔岛去,一起上小岛采摘野果、狩猎,捉到一只被豆蔻汁给迷醉的极乐鸟。
土著的巴布亚人发现了我们,他们追赶到沙滩,后来还划来独木舟围住鹦鹉螺号,企图向我们发起进攻。
尼摩艇长发射炮弹把土著人吓退走了。
鹦鹉螺号被涨起来的海潮托起,离开了珊瑚石床,时间比艇长所预料的时间还提前了一天。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
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4.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并根据材料内容对出下联。
(3分)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4月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9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
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航空母舰是现代海战的绝对主力。
上联:天舟一号飞向蓝天实现太空梦想下联:5.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并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但与此同时,各类谣言也借助网络平台加以传播。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02e161a26925c52cc5bfdc.png)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人,不要无谓地幻想与理想美丽邂逅,而应开阔胸襟,抱着不断雕镂.()自我的态度,直到将自己切成一颗最璀璨的钻石,在生命的长河中yìyì( )生辉!①镂()②yì()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有的“世界之最”才有价值和意义,才值得争取和付出,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②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一个民族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
③中共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引发了外媒的关注。
A.内涵统领广泛 B.内容统筹集中C.内涵统筹集中 D.内容统领广泛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③会平息烦躁的心情④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A.②①④③ B. ③④①②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4.观察丰子恺的画作《松间明月长如此》,写一段解说性的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5.填空。
(5分)①《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②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③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
④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f13ada587c24028905fc333.png)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1.本语文试题共6页,三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2.请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积累·运用(36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心有灵xī修qì闲xiá仙露gióng 浆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2)念天地之悠悠,。
( 《登幽州台歌》)(3)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4)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5)予独爱,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6)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7)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红、萧军和端木蕻良等,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的代表作有《科尔沁旗草原》。
B.“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说,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游山西村》,描摹了当时农村的风俗画卷。
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谷神,祈求丰收。
D.《河中石兽》选自纪昀的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清代文学家。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通过学习课文《太空一日》,我们明白了杨利伟为什么会被称为“航天英雄”。
B.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中,七年级2班决定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月”。
C.在写作中,我们要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情思的写法。
D.真实的细节描写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如《台阶》中的“父亲洗脚”这一细节。
【语文】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答案
![【语文】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77ad9e45c3b3566ec8b49.png)
感,不停思考创作,整日泡在画室,不分昼夜完成画作《 荷花》 。 (2)表现了浓浓的亲情的主题。 “我”陪着爷爷创作,为宽慰爷爷,用自己的钱托人买走爷 爷的画作。 (3)表现了对尚未被人读懂,但依然怀揣梦想而努力创作的艺术家的同情与敬佩之情。 这 个主题可以从文章最后一段作者饱含深情的议论中看出。 (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每一点主题 1 分,分析 1 分,共 4 分) 12. 以一个错误算式为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是故事情节的叙事线索;标题巧妙 揭示了文章内容:没有上过学的“ 我” 很愚笨,赵泰爷爷通过这种方式提醒“ 父亲” 让“ 我” 上学。 (1 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3. (1) 这两个加点的动词表现了赵泰爷爷对“ 我” 的关心和疼爱。 ( 共 1 分,意思对即可) (2)运用动作、神态描写(1 分),表现了赵泰爷爷得知父亲不让“ 我” 上学后的焦急与愤怒 (1 分),同时也表现了赵泰爷爷对“我”的关心和疼爱(1 分)。 (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14. 激动:赵泰爷爷在困难时期,不顾仁义,不看同宗,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1 分) ;感慨:赵 泰爷爷有文化之人居然以二三得八的伎俩欺骗不识数的“ 我”,道德品质差(1 分);叹息: 没有文化终将被人欺负(1 分)。 (1 点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15. (1) 赵泰爷爷是个有文化、关心关爱孩子的人。 从赵泰爷爷的穿戴中可见其有文化;从得 知“ 我” 没有上学的原因后,很是愤怒,可以看出他关心孩子。 (2)赵泰爷爷是个表面似乎没有良心、小气而实际上有远见、有情义的人。 赵泰爷爷故意 通过二乘以三得八这样的欺骗方式,激怒父亲,让父亲送“ 我” 上学,然后把少找的钱退还。 (性格特点 1 分,分析 1 分,共 4 分。 如有其他见解,言之成理亦可) 三、古诗文阅读( 共 16 分) 16. (1)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 调弄( 或:弹奏) 。 (3) 多。 ( 4) 洁净。 ( 每 空 0. 5 分,共 2 分) 17. (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 分,意思对即可) (2)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 分,意 思对即可) 18. 用“ 山” “ 水” 喻“ 陋室” ,用“ 仙” “ 龙” 喻陋室居住者,表现居住者品德高尚( 1 分) ,为下文 陋室不陋的描写做铺垫(1 分)。 (意思对即可) 19. 表达了作者对世间品格高尚的君子太少的感慨(1 分) ;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批判 (嘲讽)(1 分)。 (意思对即可) 20. 写法:托物言志(托物寓意)(1 分)。 精神品质:高洁脱俗,不慕名利(1 分)。 (意思对即可) 21. 示例一:钟。 “ 钟” 字运用拟人修辞,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 秀丽的特点。 示例二:割。 “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 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特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22.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2 分,意思对即可)
2017-2018学年度(下)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5d6cf04afe04a1b071de2b.png)
第1页2017—2018学年(下)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譬.如(pì) 蒙朦.(lóng) 憎.恶(zēng) 姗姗..来迟(shān) B .祈.祷(qí) 涎.水( xi án ) 烧灼.(zuó) 千钧.重负(jūn) C .吞噬.(shì) 震悚.(sǒng) 请帖.(tiě) 海市蜃.楼(shèn) D.取谛.(d ì) 凛洌.(liè) 诘.问( ji é ) 语无伦.次(lú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不以为意....,觉得这些问题不必叫真。
B .如果不经历过,你永远无法体会得知自己的错误被原谅后的如释重...负.的感觉。
C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D .王祥作为生活委员,对同学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抱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竭尽全力帮助大家。
3.选出下列句子修改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频频搜罗代表们的意见,听取各方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看法。
(将“搜罗”改为“征求”)B .从道德层面来说,使用抢票软件,是有失公允的一种方法。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使用抢票软件。
(把“有失公允的”调至“一种”之后)C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将“降低”改为“缓解”)D .由于汉字录入电脑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使用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删掉“由于”或“使”)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A .刘禹锡,字孟德,唐代文学家。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较多,并称“刘白”。
铭,古代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15)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15)](https://img.taocdn.com/s3/m/1862d21f43323968011c92c7.png)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三)(四)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然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正确抄写一遍。
(2分)绎路梨花处处开滕萝瀑布缓缓流2.读下面一段文字,为加点的汉字写出准确的读音。
(2分)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B.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责任和境界。
C.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D.我在草原上漫无目标地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
D.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得分评卷人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去,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发我们的遐想。
A.⑤⑦⑥①②③④B. ④①⑦⑥⑤③②C. ④⑥⑦①③②⑤D. ⑤⑥⑦①④③②6.名著阅读(2分)《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的“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的故事。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4b8cd5aeaad1f346933fd1.png)
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1. 下列词语字形、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zhuō)越祈.(qí)祷锋芒毕露.(lù) 妇儒.(rú)皆知B. 烦锁.(suǒ) 震悚.(sǒng) 鲜.(xiān)为人知鞠躬尽瘁.(cuì)C. 烦燥.(zào) 修茸.(qì) 如释重负.(fù) 耐.(nài)人寻味D. 忏.(chàn)悔炽.(chì)热悲天悯.(mǐn)人忍俊.(jùn)不禁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孟母,一位的母亲,她不怕苦,独自一人将孟子拉扯大,将孟子培养成了一位伟人。
有人对此却,认为这是母亲应尽的职责,实在。
这种看法很片面。
母亲为了孩子确实能无怨无悔地奉献,然而对孩子的爱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值得探讨了。
A. 众所周知不仅还不以为意不足挂齿B. 家喻户晓不仅还不以为然微不足道C. 家喻户晓尽管还不以为意不足挂齿D. 众所周知尽管还不以为然微不足道3.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爱莲说》作者刘禹锡,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诵书》等。
B.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半山,号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主人公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D. 《海底两万里》作者是英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4.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近日,40岁的杜女士在火车上长时间歪着脑袋玩手机..游戏,竟引发..脑卒中(即“中风”)。
专家称,长时间一个姿势,会导致颈动脉夹层而发生脑卒中。
新闻一出,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①那么,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②这.也是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③是由于大脑血管堵塞导致脑血液缺乏或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④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
东北育才学校语文七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试卷
![东北育才学校语文七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f44bb3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0.png)
东北育才学校语文七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试卷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雪地里的迎春花①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
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
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
②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
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
殊不知,我却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
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
③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
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
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
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
④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
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
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
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
⑤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
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
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
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⑥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
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
⑦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
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
⑧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⑨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
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
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
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
东北育才学校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东北育才学校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a77901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d.png)
东北育才学校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奴子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
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①,望之如偃蹇②老儒。
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魏问相见何意。
曰:“适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③,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
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
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④,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迂缓:迂腐迟缓。
②惬赛:高耸,引申傲慢。
③针黹(zhǐ):针线活。
④昏聩僻谬:糊里糊涂,怪癖荒谬。
(1)用“/”给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2)下列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老河兵闻之”的“闻”与成语“闻风丧胆”的“闻”意思想同。
B.“适在枯水井前”中的“适”与成语“适可而止”的“适”意思不同。
C.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过了十多年,未被河水冲到下游,反而到了上游数里外处。
D.傅显知书达理,他看到小孩子有险情,急忙去找小孩子的父亲,小孩子才平安无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1. 下列词语字形、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zhuō)越祈.(qí)祷锋芒毕露.(lù) 妇儒.(rú)皆知B. 烦锁.(suǒ) 震悚.(sǒng) 鲜.(xiān)为人知鞠躬尽瘁.(cuì)C. 烦燥.(zào) 修茸.(qì) 如释重负.(fù) 耐.(nài)人寻味D. 忏.(chàn)悔炽.(chì)热悲天悯.(mǐn)人忍俊.(jùn)不禁【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 应为卓.(zhuó)越、妇孺皆知;B.应为烦琐、鲜.(xiǎn)为人知;C.应为烦躁、修葺;D.正确。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孟母,一位的母亲,她不怕苦,独自一人将孟子拉扯大,将孟子培养成了一位伟人。
有人对此却,认为这是母亲应尽的职责,实在。
这种看法很片面。
母亲为了孩子确实能无怨无悔地奉献,然而对孩子的爱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值得探讨了。
A. 众所周知不仅还不以为意不足挂齿B. 家喻户晓不仅还不以为然微不足道C. 家喻户晓尽管还不以为意不足挂齿D. 众所周知尽管还不以为然微不足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区分近义词的不同意思。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知名度很大;“众所周知”,大家普遍知道的。
结合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可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人人都知道的孟母较为恰当。
故排除A、D两项。
“不仅”与“还”连用,表示递进关系,而“尽管”不能与“还”连用。
结合句意可知第二空应填写“不仅”,第三空应填写“还”。
故排除C项。
“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以为意”,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B。
【点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
3.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爱莲说》作者刘禹锡,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诵书》等。
B.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半山,号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主人公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D. 《海底两万里》作者是英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A.应将《诵书》改为《通书》。
B.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C.正确。
D. 凡尔纳是法国小说家。
4.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近日,40岁的杜女士在火车上长时间歪着脑袋玩手机..游戏,竟引发..脑卒中(即“中风”)。
专家称,长时间一个姿势,会导致颈动脉夹层而发生脑卒中。
新闻一出,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①那么,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②这.也是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③是由于大脑血管堵塞导致脑血液缺乏或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④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
A. 文中的“引发”是动词,“手机”是名词,“这”是代词。
B. “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是偏正短语,“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是并列短语。
C. ①②③④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①④③②。
D. 文中第④句没有语病。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
包括词性辨析、短语类型辨析、病句辨析以及句子排序。
我们要对这些语法知识熟练掌握,才能从容应对这种综合性语法题。
A.正确。
B.“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中“引起”是动词,“不少人的恐慌”中心语是“恐慌”,所以“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是动宾短语。
C. ①句“那么,什么是脑卒中”与前边的“竟引发脑卒中”相接,所以应放在第一位,③句讲的是引发脑卒中的原因,应放在第二位,②句中的“这”指代④句的内容,所以②句应放在④句的后边。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语序为:①③④②。
D. 第④句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特点”。
故选A。
5. 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5)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_。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阴阳割昏晓(2).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 箫鼓追随春社近(4). (3)独怆然而涕下(5). (4)商女不知亡国恨(6). (5)可怜夜半虚前席(7). (6)可据理臆断欤(8). (7)濯清涟而不妖【解析】【详解】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割、柳、箫、怆、涕、臆、欤、濯、涟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溪上遇雨(其二)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歌咏夏雨,令人欣喜,富有生活情趣。
B. 全诗描绘了一幅雨势迅猛、雨脚不定的夏雨图。
C. 用“忽惊”“却是”进行转折,准确地写出了骤雨过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遇雨的悲伤无奈之情。
D. 在结构上,诗歌分别从“前山”和“溪上”两处着笔,让景物既有时间上的变化,又有空间上的对比,使得全诗错落有致。
7. 诗歌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答案】6. C 7. 我独自坐在山间的岩石上,看见前面浓密的乌云饱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起伏的山峦上,而此地却依然阳光灿烂。
描写了一幅夏雨急骤、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
【解析】【6题详解】此题考查了诗歌内容的把握,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C.此项结合第三、四句的意思来思考。
句意:忽然大吃一惊,滚滚的乌云挟带着狂风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前山青翠的山峰上,还是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诗人用“忽惊”“却是”将这两句进行转折,写出了夏雨急骤的特点。
“忽惊”“却是”蕴含着诗人对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意料的惊喜之情。
所以C项说法错误,故选C。
【7题详解】本题考查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注意不能只是解释诗句。
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结合这两句诗的意思“我坐看天空中浓密的乌云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这里却依然阳光灿烂”来描绘即可。
“坐看黑云衔猛雨”写出了夏雨急骤的景象,“喷洒前山此独晴”描绘了雨脚转移迅速的自然奇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良奇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
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8.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一老父,衣.褐(名词作动词用,穿)B.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曾经)C. 顾.谓良曰(回头看)D. 良因怪.之,跪曰:“诺。
”(责怪)9. 将文中划浪线部分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0.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2)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3)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答案】8. D 9.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0. (1)老人走了一里路光景,又折回来,(对张良)说:"小家伙(还是)可以教育的!"(2)老人已经先到了,气呼呼地(对张良)说:"跟老人约会,(竟然)后到,什么道理?"(3)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很高兴地(对张良)说:"应当这样。
【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D. “良因怪之”的意思是张良感到非常奇怪。
所以“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其余三项都正确。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句意“天亮后,(张良)看看他送的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张良感到这件事实在怪,(从此)经常诵读、研究这卷兵书”来划分即可。
【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