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药物——中药

合集下载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中医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中药的基本知识。

一、中医概述中医是指以中华民族古老的医疗经验和理论为基础,通过辨证施治来维护和改善人体健康的一种医学体系。

中医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气血理论、脏腑经络学说等,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调节。

二、中药简介中药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指的是以天然药物为主要原料,采用中草药炮制而成的药品。

中药具有药性温和、治疗方向广泛、副作用小等特点,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承认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医疗方式。

三、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望诊病人的面色、舌苔、目光等来辅助诊断;闻诊是通过听取病人的言辞、咳嗽声等来获取诊断信息;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等来分析病情;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等来判断气血运行状况。

四、中药分类中药按照药性、归经、功能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药性可分为寒性、凉性、平性、温性和热性药物;按照归经可分为归肺、归脾、归心等;按照功能可分为清热解毒、理气和血、开窍醒神等。

五、中草药常用功效1. 补益药物:如人参、黄芪,具有补气血、益精气、健脾胃等功效。

2. 清热药物:如金银花、连翘,可用于解热、解毒、清肺热等。

3. 止咳平喘药物:如百部、杏仁,可用于治疗咳嗽、喘息等症状。

4. 祛风湿药物:如防风、川芎,可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性疾病等。

5. 安神药物:如黄连、天麻,可用于镇静安眠、舒缓压力等。

六、中医养生方法中医强调养生防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1. 饮食养生:根据个体体质,合理搭配膳食,注重荤素搭配,避免暴饮暴食。

2. 运动养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以达到调理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3. 睡眠养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愉快的情绪,学会有效应对压力。

有关概念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及中药学的发展

有关概念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及中药学的发展

⑸特点:①由国家组织编纂,有药典性质;②增加图
谱。
6
3.《本草拾遗》:陈藏器编撰。分序例、拾遗、 解纷三部分,前者中记述有“十剂”;增药692种; 内有一些博物学知识。价值:为唐代仅次于《新 修本草》的著作。
4.《食疗本草》:孟诜编撰、张鼎增补。载药200 多种;为营养和食疗类专著。
5.《海药本草》:李珣编撰。载药100余种,主要 为外来药。
6.《蜀本草》(《重广英公本草》):作者韩保 昇。增补药物14种;系统整理了七情畏恶。内容 包括《唐本草》及其《图经》 、韩氏增补部分组 成。
7
五.宋代 1.官修本草: 《开宝本草》 → 《嘉祐本草》 +
《图经本草》 → (证类本草) → 《大观本草》 → 《政和本草》 → 《绍兴本草》 2.个人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衍义 3.药局:御药院→太医局卖药所(熟药所)→修合药 所→医药惠民局、医药和剂局→太平惠民局
药 ⑵ 以动物为食——早期动物药; ⑶ 日常生产劳动及生活——早期药物疗法; ⑷ 有意识、有目的的探索寻找。 2.“火”和“酒”对药物应用的推动。 《楚辞》等。
3.中药学的产生 ⑴临床疗效为依据——口身受; ⑵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加以归纳、概括——商代的五行
学说、周代的阴阳学说和《易经》的有关理论。
8
六.金元时期 1.《珍珠囊》—张元素著,载药100种。贡献:将归经与
升降浮沉学说明确化、系统化,正式纳入中药性能行列。 后由李东垣、王好古加以发扬光大。 2.《饮饍正要》—忽思慧著,载各种食物468种。为营养 和食疗类专著。 3.元代有“广惠司”,后改为“回回药物局”,由阿拉伯 医生配制“回回”药物。 七.明代 1.《本草品汇精要》—明代唯一官修本草。由刘文泰等49 人编纂。记载药物1815种,分10部,又各分上、中、下品; 绘有精美药图1358幅。但本书未印行。 2.《救荒本草》——朱橚(朱元璋五子,周王)编; 《神农本草经疏》及《炮炙大法》—缪希雍著;《滇南本 草》——兰茂著;《本草蒙筌》——陈嘉谟著。

中药作文6篇

中药作文6篇

中药作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个人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ersonal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作文6篇一篇优质的作文可以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思维体验,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作文中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中药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常见的中药知识--ppt课件

常见的中药知识--ppt课件










性 味 归 经 : 微 温 ; 辛 ; 归 肺 、 脾 、 胃 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 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禁忌:阴虚内热及实热证禁服。
大蒜







性 味 归 经 : 气 特 异 , 味 辛 辣 。
功能主治:行气消积,杀虫解毒。用于感冒、菌痢、 阿米巴痢疾、肠炎、饮食积滞、痈肿疮疡
对于日常小感冒,其实是有妙招的。。。 喝过妈妈熬的姜汤的,有没有??
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中药都有所接触的,感冒了可以喝姜汤发汗, 板蓝根缓解症状,贫血的时候要吃大枣,血压低要多吃鸡蛋,补 脑要吃核桃,早起一杯淡盐水治疗便秘。。。
还有什么??你可知道??
感冒了?? 找医生??
西瓜霜
三金桂林西瓜霜的主要作用是喷剂清热解毒,消肿 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 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 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
螳螂
鹿茸
薄荷
茱萸 金银花
黄 连
两面针
蝉蜕 蝉蛹
蝉蜕 蝉
蝉蜕
药性: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 翳,息 风 止痉
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暗哑
暗哑)
(蝉薄饮:与薄荷,金银花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声音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消风散:与荆芥,防风等同用治疗皮肤搔痒)
别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驱风散寒 。
性味:苦、温、有毒。

中药的概念

中药的概念

中药的概念中药,又称中成药,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制、由植物、动物、矿物和人造成分经混合精制而成,用于治疗或保健的药物,是中国特有的健康管理理念和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们在患病之前已经失去了元气,需要通过服用中药来调节体内元气,从而恢复健康。

传统中药材料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和人造成分。

植物类药材有叶、茎、根、花、果实和种子等,其中,根类的药物是最常用的,比如黄芪、枸杞子、当归等。

动物类药材有鹿茸、兔肝、蛤蟆黄、鳖甲等,矿物类药材有硫黄、砒霜等,人造成分有硝酸钙、磷酸钙等。

中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6年,两汉时期华佗就把中药引入中国医学,从此,中药成为中国本民族的医药学科,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中药的发展也恰好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步。

至今,中药仍然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中医护理中,中药汤剂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中药是一种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它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能够在调养身体的同时,达到缓解疾病症状以及监视治疗效果的目的。

它倡导以调节体内阴阳气血,抑制病毒活动,改善人体免疫力,调整人的情绪,祛除湿热毒素,减少外界刺激等原理,运用中医理论,有效防止和控制疾病,以改善健康状况。

中药对健康状况有很大的益处。

它们具有较强的抗气血瘀滞、抗炎作用,可改善人体抗病能力,而且拥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抗肿瘤和去痰等功效,有效治疗肠胃病、肝炎、呼吸系统病、肾脏疾病、神经病、神经性疾病、血液病等,对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效果。

此外,中药的安全性较高,比西药安全性要高。

中药中的活性物质比西药细微,大多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而西药的活性物质有时则过于粗野,人体吸收不易,还有可能引发副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健康管理理念和方法,它的药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和人造成分,它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疗疾病,有助于改善人体健康状况,而且安全性也较高。

因此,中药的概念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中医药简介

中医药简介

中医药简介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包括中药和中医两个方面。

中药是中医药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中提取出来的药物。

中医是指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使人体达到平衡和健康的状态。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概念。

中药有较为丰富的药物资源,通过配伍和煎煮等方法,可以达到相应的药效。

中医治疗可以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功能和代谢,帮助身体恢复平衡状态。

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主要包括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疾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和预防疾病等。

在抵制疾病扩散、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经过近几十年的科研和临床实践,中医药已经被多个国家认可,并纳入其医学体系中。

目前,中医药疗效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

中药学中药的分类与特性

中药学中药的分类与特性

中药学中药的分类与特性中药作为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药学家们对中药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研究,并从中发现了许多特性。

本文将围绕中药的分类与特性展开论述。

一、中药的分类1. 中药的来源中药可以来源于动物、植物和矿物等多种资源。

其中,动物类中药包括鹿茸、牛黄等;植物类中药则包括人参、黄芪等;矿物类中药则包括雄黄、朱砂等。

2. 中药的性质根据中药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热性药、寒性药、温性药和凉性药等。

热性药如大黄、郁金;寒性药如柴胡、菊花;温性药如肉桂、干姜;凉性药如牛蒡子、白芍。

3. 中药的功能根据中药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清热药、化湿药、祛寒药、活血药等。

清热药如连翘、蒲公英;化湿药如茯苓、车前子;祛寒药如艾叶、细辛;活血药如丹参、桃仁。

4. 中药的用途中药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草药、食疗药、保健药等。

草药包括山楂、川芎等;食疗药包括山药、枸杞等;保健药包括灵芝、鹿茸等。

二、中药的特性1. 性味归经中药常通过性味归经的分类方式来描述其特性。

性指中药的性质,味指中药的味道。

常见的性味归经有寒性药味苦寒,热性药味辛热等。

性味归经的目的是方便中药学家和医生理解中药的属性和功效。

2. 药性与药效中药的特性也可以通过其特有的药性和药效来描述。

药性指的是中药对人体产生的作用,如寒性药能清热解毒,补虚为主;药效指的是中药的具体疗效,如黄连有清热解毒、泻火除烦的功效。

3. 组方配伍中药的特性在临床使用中也体现在药物组方和配伍上。

中药配伍时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进行搭配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黄芪、白术的配伍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人参、黄连的配伍可清热解毒。

4. 药材的选用与炮制对于中药来说,药材的选用和炮制也是确定其特性的重要因素。

中药学家会根据药材的性味归经以及所需的药效,选择合适的药材,并采取适当的炮制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理想的药效。

总结:中药的分类与特性对于中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形式,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血理论等。

中医注重维护人体的整体平衡和调和,通常采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手法进行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草药分类:中药可以分为草药、矿物药和动物药三大类。

草药又可分为上草药和下草药,上草药主要使用植物的花、叶和茎,下草药主要使用植物的根、皮和果实。

2. 中药性味归经:中药根据其性质常被归入寒、凉、平、温和热五味,同时也与五脏和六腑有密切关系。

不同的中药可以对应不同的脏腑和经络,用于调节和治疗相应的疾病。

3. 中药配方:中药可以单味使用,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配方搭配使用以发挥更好的疗效。

中药配方根据病情、病因、病机等因素进行选择,常见的配方有方剂、汤剂、丸剂、散剂等。

4. 中药炮制:中药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炮制处理,以增强疗效和降低毒性。

炮制的方法包括煎煮、蒸制、晒干等。

5. 中药药性功效: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常见的功效包括祛寒、燥湿、清热、解毒、补气、补血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经过专业医师的指导和判断,不能盲目使用或替代西医药物治疗。

国医国药

国医国药

国医国药国医国药概念:国医国药即中医中药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中医的整体理论: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

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机则相应地产生反应。

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

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在中医界的社会、科技和文化变迁的现象。

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科学、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中医现代化的核心是中医“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或西医。

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亚过程:技术的发展、理论的革新、思想的变革、学科的进步。

中医分类中医内科中医内科主要治疗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

外感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疾病。

内伤病主要指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

中医外科中医外科主要治疗包括疮疡、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中药学概述

中药学概述

中药学概述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组成、性质、功效、药理作用及其制剂等方面的学科,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中药学是指运用中草药的学问,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及矿物等自然源,研究其药理、药效、药形及药物学等方面的科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生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和中药制剂学等基础和应用学科的学科体系。

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

古代汉朝的神农氏已经创制了一些中药,并且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大量中草药的使用方法,开启了中药学的先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的基本概念:中药是指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产物。

中药是由草本、动物、矿物三类天然产物组成的,从中提取有用成分,通过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药理作用和药效的药品。

2. 中药的基本原理:中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活性成分与人体内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中药所含的不同成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促进或增强药效,又称为药物协同作用。

此外,中药也具有三因性。

即中药可以根据不同的药用量和使用方法产生不同的药效,还可以产生面向整体的健康调养作用,同时也可以对亚健康、急、慢性病等有治疗作用。

3. 中药的基本方法:中药的制剂方法主要是制成药粉、片剂、胶囊、膏剂、注射剂等一系列剂型,以便医生和患者使用。

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鲜药采摘、清洗、曝晒、调配、炮制等工序。

中药所采用的炮制方法各别不同,因为每一种中药炮制的方法都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有专门的炮制方法。

4. 中药的分类:中药按照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生物碱、黄酮类、鞣质、挥发油、多糖、养分等多个种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生物碱和黄酮类。

生物碱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或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发挥药效,而黄酮类则具有抗氧化、消炎、舒张血管等作用。

中药学的发展与中医学、现代医学和西药学存在协同作用,相互推动发展。

传统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

传统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

传统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传统药物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它们不仅是治病的良方,更是国粹文化的载体和瑰宝。

然而,很多人对于传统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将为读者详细讲解。

一、传统药物的组成1.中药材中药材是指取自于自然界中的草、木、枝、叶、花、果、皮等植物及其根、茎、叶、花等部位,或者动物硬体组织、分泌物、排泄物、胆囊、毛发、骨骼、牛黄、犀角、蛇胆等材料,包括经过蒸、煮、干、晒、炒等工艺处理后的质量符合中国药典和配方规定的中药材。

中药材具有多种成分,如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甙、萜类化合物、多糖、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有机酸、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合理配伍,就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治疗效果的药物。

2.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指在中药材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配方、制备工艺和调剂,制成针剂、口服液、丸、散、膏、油、贴、酒等形式,能够直接应用于诊疗的药物制剂。

中药制剂不同于西药,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而且,由于中药制剂多为天然植物提取,所以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二、传统药物的药理作用1.解热镇痛作用香附属于传统药物中的解表药,具有温中祛寒、理气消痛、解表散寒等功效,常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腹泻等症状。

川芎则是一种高档血通药,主要成分当中含有橙皮素、川芎素等有效成分,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还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2.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枳实和黄芩都属于传统药物中的清热解毒药,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镇咳等作用,经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黄芪则是非常好的免疫调节剂,常常可以用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各种疾病。

3.保肝作用菊花富含生化多酚、花青素、挥发油等成分,具有降低肝脏氧化应激、抗炎抗氧化、清泻残渣等功效,是保肝药物中的佳品。

茵陈蒿和山楂也都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预防一些肝病。

4.抗肿瘤作用三七、桑枝等都是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传统药物。

中国传统药物——中药PPT课件

中国传统药物——中药PPT课件
• 6、预防春困: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 山楂: 1、防癌、抗癌
近年研究发现,山楂中含有一种叫牡荆 素的化合物,具有抗癌的作用。 亚硝胺、 黄曲霉素均可诱发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或加 重,而实验研究表明,山楂提取液不仅能 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还可抑制黄曲霉素的 致癌作用。所以,消化道癌症的高危人群 应经常食用山楂,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患 者,若出现消化不良时也可用山楂、大米 一起煮粥食用,这样既可助消化,又可起 到辅助抗癌的作用。
中国传统药物——中药
一、什么是中药。
•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 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 物。中药按加工工艺 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二、中药的种类。
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 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行气 药、止血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 利水渗湿药、安神药、补虚药、泻下 药等。
三、生活中常见的中药。
中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
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 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 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 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
• 1、补中益气: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 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 ,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 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
• 2、消渴生津:该山药有消渴生之功效:中 医治疗虚劳消渴(糖尿病)处方中常有山 药单味使用,或与其它药物合用,效果更 佳。
• 山药: 《本草求真》:“入滋阴药中宜生用
,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本属食物, 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 皮毛,长肌肉,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 。” 在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的研究中, 山药水提 液能显著抑制Cu2 + 对γ 球蛋白的变性作用 ,表明具有抗关节炎的作用。山药水提液 还可消除尿蛋白,对突变细胞具有抑制产

中药名词解释

中药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草:由中药以植物性药材居多,所以古往今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地道药材: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

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效所反应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五味:是药物因作用不同而具有辛甘酸(涩)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辛:能散、能行,可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缓和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还有解药食中毒之功。

酸:能收、能涩,用于收敛固涩,兼能生津。

涩:作用与酸味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能泄、能燥,能坚阴。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升降沉浮: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毒:分为广义毒,古代乃一切药物的总称以及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专指药物对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

配伍: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七情:指药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去性留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煨法: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淬法: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水或液体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水飞:药物与水共研,细粉随水倾出,粗粉继续加水研磨,多次分离放置后得极细粉的方法。

炙法: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历史和发展

中药的历史和发展

中药的历史和发展中药,又称传统中医药,是指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

中药起源于古代华夏文明,是中国千百年来积累和发展的宝贵经验,在国内外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中药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治病理论和药物体系。

## 中药的早期历史最古老的中药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学研究发现,当时人类已经开始利用一些植物和动物来治疗疾病。

最早的中国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关于中药的内容,包括对草药的描述、应用方法、配伍原则等,这些内容构成了古代中医药的基本理论。

古代中药还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如古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和古希腊的医学,这些都为中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外部参考和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中药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商周时期,中药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除了草药之外,还开始有了对矿物、动物等药物的应用。

这一时期也诞生了一些著名的中药学家和医药文献,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

## 中药的融合与创新秦汉时期,中药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这一时期在中医药史上被称为“博物药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医药理论开始逐渐形成并系统化。

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中国开始了与外国的药物文化交流,从中东、印度等地引进了许多珍贵的草药,丰富了中药的品种。

这一时期也见证了医学名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诞生,这些经典对中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流更加频繁,中药不仅运用于国内,也传播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中医大家,如孙思邈、李时珍等,“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开始逐渐形成和系统化。

中药的制药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药物的炮制、加工和保存技术得到了提高。

中药也开始逐渐与外来药物进行交流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药理论和临床体系。

明清时期,中药更加兴盛。

这一时期的中医药理论开始趋于成熟,中药材的系统分类和鉴别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中药制药的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提高。

基础中医学:中药的基本知识

基础中医学:中药的基本知识
花 类: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菊花
金银花
植物药材的采收
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都在成熟后或
将成熟时采收。
枸杞
瓜蒌
根和根茎类:一般在初春或秋末采收。 (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为佳)
天 麻
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取树皮。 至于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似,应于秋后苗枯,
或早春萌发前采集。
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 炒炭:武火炒至药物表面焦黑,部分炭化,内部焦黄 缓和药物的烈性、毒性,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
1、炒 清炒和拌固体辅料炒 固体辅料炒:如土、麸、米等 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斑蝥。
2、炙
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 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 用。
(二)炮制的方法
1、 修治法 ①纯净处理
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
②粉碎处理
牡蛎、龙骨捣碎易于煎煮,川贝母捣碎易于吞服
③切制处理
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炮制、干燥、贮 藏以及调剂称量
❖ 2、水制法 用水或其他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 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除去杂质、
降低毒性、软化药材以便于切制。 常用的方法: 漂洗、焖润、浸泡、喷洒、水飞。
通常采用干燥、低温、避光、密闭保存及化学药 物熏杀等方法处理贮存。
一般的药物与剧毒药物必须分别贮存。“剧毒 药”,必须标明并由专人保管。
二、中 药 的 炮 制
炮制的概念
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 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 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 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
黄柏
杜仲
动物类药材:应在生长、活动季节捕捉采

简述中药的概念

简述中药的概念

简述中药的概念中药,又称中国药、中华药,是指我国传统药源和药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草药,也可以叫做中国传统药物,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药学体系。

中药历史悠久,源于周朝。

至今,汉朝千余年前《神农本草经》仍是中国药学史最重要的著作,中国传统中药在世界药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中药是指以天然草木、动物和矿物为原料,经过人工配制、加工制成的有限种类的药物,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

中药的种类非常繁多,中国药典中有超过5000种中药,而且仍然不断增加。

中药以药物的形状分为饮片、散剂、丸剂、片剂。

中药的最核心的概念是药物的用途。

中药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其次是活血、宁心、祛风、消肿、止血等,涉及肝、肾、心脏、肺、脾、胃、胆、膀胱、血管等组织器官,调节全身机能活性,达到预防疾病和保养健康的目的。

同时,中药还可以治疗病毒感染、肿瘤和骨关节炎等疾病,中药也可以用来抗菌和降低胆汁分泌等。

中药实际用到多种形式,比如浸泡,煎煮和入膏等,也有可以炖、煸、炒、熏等。

中药通常有单味、复方或者混合药物(综合剂)组成,以增强治疗效果,充分发挥药效而且安全耐受。

中药是中国文化在东方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以及不断提升的药学科研水平,为世界医学提供了丰富的诊疗方法,也是国内的重要支柱之一。

如今,中药正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强烈关注,推动中药加快了融入世界医药体系的步伐,也给中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中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药物集合于其中,有效治疗各种疾病。

传统的制法与新的技术结合,让中药拥有了更多作用和应用,中药也走向了世界,受到了全球医学领域的重视与认可。

中草药知识点总结

中草药知识点总结

中草药知识点总结中草药,又称为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草药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使用。

中草药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小、适应病种广泛等特点,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下面将对中草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中草药的来源及分类1. 中草药的来源中草药主要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

植物药是指中药材为植物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甘草等;动物药是指中药材为动物的药物,如麝香、地龙、牛黄等;矿物药是指中药材为矿物的药物,如雄黄、硫黄、朱砂等。

2. 中草药的分类中草药按其性味归纳可分为寒热、苦甘、辛酸、温凉等不同属性。

按其功效可分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和胃、理气养阴等不同类别。

此外,还有根、茎、叶、花、果、实、皮、壳、种子等不同的部位分类。

二、中草药的功能及用途1. 清热解毒中草药中有许多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黄芩、连翘、板蓝根等。

这些药材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痢疾、肠胃炎等疾病。

2. 活血化瘀中草药中有许多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材,如川芎、当归、红花等。

这些药材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瘀血痛经等疾病。

3. 健脾和胃中草药中有许多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如人参、白术、茯苓等。

这些药材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疾病。

4. 理气养阴中草药中有许多具有理气养阴的功效,如柴胡、黄芪、麦冬等。

这些药材常用于治疗气滞、阴虚等疾病。

三、中草药的药效与禁忌1. 药效中草药具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疗效安全性高。

不过,中草药在应用中也需注意剂量、配伍、煎煮等方面,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2. 禁忌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中草药的选择和使用。

并且,某些药物在一些特定的疾病状态下也要忌用,比如脾胃虚弱者忌用寒凉药物,阴虚火旺者忌用燥热药物等。

四、中草药的炮制与使用方法1. 炮制方法中草药在使用前,通常需要进行炮制处理。

常见的炮制方法包括晒干、醋炙、煅炼、煨煮等。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药物的性味,增强药性,使其更适合疾病的需要。

对中药的理解与认识

对中药的理解与认识

对中药的理解与认识中药是指从自然界中采集或者栽培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经过加工、炮制等工艺处理,制成用于预防、治疗、调理疾病的药物。

中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中药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中药的定义和特点:中药是指从自然界中采集或者栽培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经过加工、炮制等工艺处理,制成用于预防、治疗、调理疾病的药物。

与西药不同,中药不是从实验室合成的化学物质,而是来源于自然界,具有天然的药效和副作用。

中药的特点是疗效缓慢、作用温和、毒副作用小,但疗效不稳定,需要长期调理和服用。

2. 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中所含有的化合物,如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调节细胞信号传导、提高免疫力、改善代谢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3. 中药的炮制和加工:中药的炮制和加工是制作高质量中药的重要步骤。

炮制是通过调整用药方法和配方,改变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使其更加稳定和有效。

加工是指对中药进行清洗、烘干、研磨、打包等处理,使其更加易于吸收和储存。

4. 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可以治疗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等。

中药也可以作为保健品用于预防和调理,如茶叶、中草药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研究,人们对中药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现代中药研究主要关注中药的化学成分、药效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同时也重视中药的炮制和加工,以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稳定性。

未来,中药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以满足人们对于中药的治疗需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补中益气: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 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 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时珍《本草纲 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 之说。 • 2、消渴生津:该山药有消渴生之功效:中医治疗虚劳消 渴(糖尿病)处方中常有山药单味使用,或与其它药物合 用,效果更佳。 • 3、保健:由于鲜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 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硬化,对维护胰岛 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 宁咳定喘,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
• 4、养颜:元代脾胃专家李杲说:“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 之。“李时珍写到:“山药能润皮毛。“山药对滋养皮肤, 健美养颜有独特疗效。 • 5、控制进食欲望:山药中富含大量蛋白质、B族维生素、 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尿 囊素等;其中重要的营养成分薯蓣皂是合成女性荷尔蒙的 先驱物质,滋阴补阳、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而新鲜块茎 中含有的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质、消化酵素等,可预防心 血管脂肪沉积,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 • 6、预防春困: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经常食用可提 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中国传统药物——中药
一、什么是中药。
•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 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 物。中药按加工工艺 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二、中药的种类。
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 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行气 药、止血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 利水渗湿药、安神药、补虚药、泻下 药等。
三、生活中常见的中药。
• 山楂: 1、防癌、抗癌 近年研究发现,山楂中含有一种叫牡荆素的化合物,具 有抗癌的作用。 亚硝胺、黄曲霉素均可诱发消化道癌症 的发生或加重,而实验研究表明,山楂提取液不仅能阻断 亚硝胺的合成,还可抑制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所以,消 化道癌症的高危人群应经常食用山楂,对于已经患有癌症 的患者,若出现消化不良时也可用山楂、大米一起煮粥食 用,这样既可助消化,又可起到辅助抗癌的作用。
• 冬瓜皮: 性甘而微寒冬瓜产于夏季从食物的性质来说冬瓜属性 微寒具有利水化湿的功效历代本草记载能治肿胀消热毒利 小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冬瓜皮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C。 1.水肿本品味甘药性平和善于利水消肿用于治水肿如 湖南药物志以本品配五加皮姜皮煎服;若治体虚浮肿如浙 江药用植物志用冬瓜皮赤小豆红糖适量煮烂食豆服汤。 2.暑热证本品性凉有清热解暑的作用用于治夏日暑热 口渴小便短赤如四川中药志冬瓜皮西瓜皮等量煎水代茶饮; 若治暑湿证可与生薏苡仁滑石扁豆花等同用。
中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医学 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 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 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山药: 《本草求真》:“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 炒黄用。”“本属食物,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 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 在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的研究中, 山药水提液能显著抑制 Cu2 + 对γ 球蛋白的变性作用,表明具有抗关节炎的作用。 山药水提液还可消除尿蛋白,对突变细胞具有抑制产生的 作用。
2、强心、降血脂、降血压 临床研究证实,山楂能显著降低 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山楂还 能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 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强心和预防 心绞痛的作用。此外,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 降压的作用。因此,高血脂、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每日 可取生山楂 1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0克,水煎代茶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