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精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c1e5e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5.png)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章节一:作品概述与人物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文学地位。
2. 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分析作品的开篇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1. 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重点介绍主要人物。
3. 分析《红楼梦》的开篇特点,如详略得当、细腻描写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前言,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2. 组织学生讨论,总结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分析《红楼梦》的开篇章节,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
章节二:chapters 2-3《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1. 理解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2. 分析贾府的环境描写,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 关注作品中的诗词,领略其韵味。
【教学内容】1.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特点,如聪明、敏感、多愁善感等。
2. 欣赏贾府的环境描写,如花园、古建筑等。
3. 品味作品中的诗词,如《咏红梅》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2.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林黛玉在作品中的作用。
3. 欣赏贾府的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首作品中的诗词进行鉴赏。
章节三:chapters 4-6宝玉黛玉的相识与相知【教学目标】1. 理解宝玉与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2. 分析宝玉与黛玉的相识相知过程,体会作品的情节安排。
3. 关注作品中的对话描写,掌握其表现手法。
【教学内容】1. 分析宝玉与黛玉的性格特点,如宝玉的率真、黛玉的敏感等。
2. 概述宝玉与黛玉的相识相知过程,关注情节的推进。
3. 研究作品中的对话描写,如宝玉与黛玉的互动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宝玉与黛玉的性格特点。
2.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宝玉与黛玉的相识相知过程。
3. 让学生模仿作品中的对话描写,进行角色扮演。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导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导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baf7ac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d.png)
绘制贾府人物表
阅读活动
任务1:略读前五回,理清情节、 人物关系
第五回:全书总纲。通过 贾宝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 玉梦 画册、判词及歌曲的隐喻 游太 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 虚幻
正面篆文:通灵宝玉,莫 背面篆文:一除邪祟,
失莫忘,仙寿恒昌
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阅读指导
二、从梳理小说主线入手 《红楼梦》设计了由两条主线 构成的网状形式:一条是以贾 府为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鼎 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一条是以 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 大观园中人物的命运。阅读时 可以梳理“家门败落”“人物 聚散”这两方面的内容,体会 纵横交错的结构特点。
要发表评论。——毛泽东
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 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
导读梳理
三、书的别名和版本
(一)从通灵宝玉的来历取名为 《石头记》
(二)从一僧一道的神秘角度名 为《风月宝鉴》
(三)从黛玉以泪报答宝玉滋润 之恩角度取名为《还泪记》
(四)以书中主要的女主角取名 为《金陵十二钗》
细读《红楼梦》中描写某个人物的相 关段落,分四个小组讨论人物性格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每一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分 析。
贾宝玉
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 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 通称宝二爷。因衔玉而诞,系 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 与林黛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 发展了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之 爱。然在贾府家长的刻意为之 下与表姐薛宝钗成婚。婚后一 二年中举,旋出家,回到青埂 峰。
阅读活动
任务1:略读前五回,理清情节、人物关系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538a4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e.png)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小说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鉴赏《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学习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场景描绘和对话艺术。
4. 深入探讨《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思考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5.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概述小说的情节梗概。
2. 第二章: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第三章:鉴赏《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如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林黛玉进荣府等,学习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场景描绘和对话艺术。
4. 第四章:深入探讨《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封建礼教、家族衰落等,思考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作品中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片段,剖析作品的精彩之处。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入理解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4.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思考情况,评价他们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阅读测试: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对《红楼梦》的整体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红楼梦》原著:为学生提供正版原著,方便他们随时查阅、深入阅读。
2. 相关学术资料:收集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文章、评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7eddf7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3.png)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述: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版本情况等。
2. 人物介绍:梳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情节梳理: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分析情节发展的脉络。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5. 艺术特色分析:分析作品的文学手法、语言特色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情节的梳理、主题思想的探讨。
2. 教学难点:艺术特色的分析、古典文学的鉴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作品中的重点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情节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评论文章,拓宽视野。
4.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心得。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版本情况等。
2. 第二课时:梳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分析情节发展的脉络。
4. 第四课时: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5. 第五课时:分析作品的文学手法、语言特色等。
六、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预习《红楼梦》相关内容,了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等。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 教学展开:按照教学重点、难点,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294eb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6.png)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爱情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简介。
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3. 重点情节梳理:宝玉黛玉初见面、凤姐儿出场、宝玉梦中识通灵等。
三、教学重点:1. 掌握《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3. 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
2. 鉴赏作品的语言艺术和表现手法。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品背景、分析人物形象、阐述主题思想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情节,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和作品内涵。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二)六、教学目标:1. 掌握《红楼梦》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分析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红楼梦》与其他古典小说的区别。
七、教学内容:1. 重要事件的梳理:宝玉诞生、贾府盛宴、黛玉丧母等。
2. 人物关系分析: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3. 作品社会背景探讨:封建礼教、科举制度、家族观念等。
八、教学重点:1. 掌握《红楼梦》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2. 分析作品中的社会背景。
3. 了解《红楼梦》与其他古典小说的区别。
九、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2. 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家族观念和封建礼教。
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分析重要事件、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
2. 比较法:引导学生将《红楼梦》与其他古典小说进行对比。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事件,探讨人物命运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ac658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3.png)
名字的作用
(1)提示内容情节:如霍启(祸起,提示英莲走失及甄家着火等情 节)。 (2)揭示创作主题: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村言)等 人名,千红一窟(千红一哭)、万艳同杯(万艳同悲)、封肃(风俗 )、詹光(沾光)等。 (3)暗示人物命运:如“元迎探惜”四姊妹名字连读暗寓其命运“ 原应叹息”,甄英莲暗寓其命运“真应怜”,“娇杏”暗示“侥幸” 等。 (4)暗示人物特征:如贾芸舅舅卜世仁,贾政清客单聘仁、卜固修 ,谐音“不是人”“善骗人”“不顾羞”,用名字揭示这些势利眼、 帮闲们的嘴脸,入木三分。
四、阅读目标
❖ 微观
能够根据章回目录简要复述该回大致内容 初步了解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
❖ 宏观
对《红楼梦》的内容、主旨、人物、艺术等方面有更 深的了解。 提高语文水平,尤其是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
……
第二课 命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学习目标
1.概括《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规律和艺术特点。 2.体会《红楼梦》人物姓名提示情节、刻画形象、暗示 主题的艺术效果。
分类整理《红楼梦》人物一
分类整理《红楼梦》人物二
分类整理《红楼梦》人物三
拟字活动
古人称呼,“名”之外,尚有“字”(也称“表字” )。字和 名之间的关系,通常意义相近或相关,根据自己的姓名的含义,为 自己拟定一个表字,并说明该“字”的含义。
第三课 情节:双线并行,一波三折
学习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概括并欣赏《红楼梦》情节,安排“双线并行,一波 三折”的特点。
一、导入
介绍自己名字蕴含的意义,介绍父母给自己取名的缘由或者故事。
二、《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艺术
贾府人物命名规律
同一家族人物的命名,讲究通过名字显示辈分 第一代,“水”字辈: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 第二代,“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儒。 第三代,“文”字辈: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第四代,“玉”字辈:贾珍、贾珠、贾琏、贾环、贾瑞、贾璜、贾 琮、贾宝玉(特例,为什么?)等。 第五代,“草”字辈:贾蓉、贾兰、贾蔷、贾芸、贾芹、贾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d9272d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4.png)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小说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关系、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理解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矛盾和人性弱点。
3. 欣赏《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领会其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4. 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第二章: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
3. 第三章:探讨《红楼梦》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矛盾,如阶级矛盾、家族矛盾、人性弱点等。
4. 第四章:欣赏《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如《芙蓉女儿诔》、《桃花扇底江南水》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采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品味《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情况。
2. 评价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在欣赏诗词歌赋方面的表现,如诗句理解、艺术感受等。
4. 综合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资源1. 《红楼梦》原著,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相关研究资料,如评论文章、学术论文等。
3. 诗词歌赋的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
4. 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六、教学步骤1. 引导阅读: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行阅读原著,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2a49e9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1.png)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了解作品背景和作者1. 作品背景:《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
2. 作者简介: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第二单元:把握人物关系和形象特点1. 主要人物关系:家族关系、爱情关系、友情关系等。
2. 主要人物形象: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和相关知识。
2. 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艺术特色。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4. 实践法:布置相关作业,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和提问的情况。
2. 阅读笔记: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概括、分析和感悟。
五、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1. 讲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历史背景。
2. 介绍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关系和形象特点1. 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关系。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后续课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继续讲解作品内容、分析艺术特色,并进行讨论和实践。
六、教学策略1. 引入悬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通过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内涵。
3. 跨学科联系:将《红楼梦》与历史、文化、哲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形象特点、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作品中的艺术手法、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1b376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8.png)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领悟作者对封建社会家庭伦理、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揭示。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和创作特点简介。
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3. 重要情节梳理:宝玉通灵、黛玉葬花、凤姐儿闹宴等。
4. 作品主题探讨:封建家庭伦理、人性、命运等。
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和创作特点。
1.1 教师简要介绍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1.2 分析《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2. 第二课时: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形象。
2.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
2.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各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和看法。
3. 第三课时:梳理重要情节,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3.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宝玉通灵、黛玉葬花等经典情节。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情节对主题的揭示作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完成情况。
2. 课堂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 《红楼梦》原著(教师版和学生版)。
2. 相关研究资料和评论文章。
3. 网络资源:红楼梦电视剧、电影等改编作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情节为例,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采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将《红楼梦》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
4.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七、教学活动1.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3. 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并进行分享。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75bc8f1960590c69ec376c7.png)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本单元属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不朽的红楼“。
意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愉悦,丰富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经典作品对话,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本单元所选作品是小说《红楼梦》,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坚持读完一本长篇小说,完整阅读,培养读书的耐性与兴趣; 探索阅读长篇小说的门径,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跳读与猜读等阅读方法,把握文本的丰富内涵和精髓:撰写故事梗概或作品提要、读书笔记,学写综述。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学习任务群1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1)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2)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5)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二、教材分析《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89a473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c.png)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借助作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阶段: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教学重点: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红楼梦》的艺术特点。
2. 第二阶段:梳理作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概括作品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第三阶段:探讨作品主题,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
4. 第四阶段:欣赏经典诗词,提升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红楼梦》中的诗词佳作,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 第五阶段:实践与拓展,提升综合素养教学重点: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人物和事件的剖析,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将《红楼梦》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拓宽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观点阐述等。
4. 课程论文: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评价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或其他权威版本)2. 参考书目:相关研究《红楼梦》的书籍和论文3. 网络资源:关于《红楼梦》的音频、视频资料和相关讨论论坛4. 课外读物: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六、教学安排1. 第一阶段(2课时):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2. 第二阶段(4课时):梳理作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3. 第三阶段(3课时):探讨作品主题,感悟人生哲理4. 第四阶段(2课时):欣赏经典诗词,提升审美情趣5. 第五阶段(2课时):实践与拓展,提升综合素养6. 第六阶段(1课时):课堂总结与反思七、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第四部分匠心独运,艺术技巧标准课件(22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第四部分匠心独运,艺术技巧标准课件(22张)](https://img.taocdn.com/s3/m/188fabe2866fb84ae55c8dea.png)
语文 (必修下册)
重点梳理一:结构特点 1.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是《红楼梦》独特的写作艺术。那 么“草蛇灰线”是什么意思呢?即点燃一根草绳子,拖着它走, 草灰会一路留下隐约的痕迹,像一条蜿蜒的蛇,到处留下踪迹, 引导你走到“千里之外”。这是说写文章时,前文预先留下“伏 线”为后文情节提供“伏笔”和“照应”。这种技法在小说中通 常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2.文白兼用,雅俗共赏 《红楼梦》的语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吸收方言、白话文学 传统以及古代语言中的精华成分作为基本表现工具,形成南北兼 用、古今融合的语言风格。例如在小说人物对话中有非常多的方 言,但人物对话中使用方言又与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有关。 有身份、有文化修养的,一般在口语中并不多见方言。社会地位 高的,很少用方言,位卑而知识不多的丫鬟、小厮等,则随处可 见方言。曹雪芹运用方言并非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流露,而是 要用方言突出人物籍贯、成长环境、身份、性格、情志等等。
第8页
语文 (必修下册)
重点梳理二:语言风格 1.妙用诗词,意境深远 《红楼梦》的诗化意境不止体现在诗词、对联、曲赋、酒令 等韵文部分,即如写景四字句:土润苔青;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柳垂金线,桃吐丹霞;烈日炎炎,芭蕉冉冉;赤日当空,树阴合 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无不饱含诗情画意。
第9页
语文 (必修下册)
第13页
语文 (必修下册)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善于将优美的山水和人物的精神面貌相互融合,创造出 许多优美的意境。比如黛玉葬花时的飞燕飘絮,衬着落花流水; 宝黛在沁芳闸同读《西厢记》时的落红阵阵,衬着白瀑银练;湘 云醉卧石凳的红香散乱,衬着蜂蝶飞舞;宝琴折梅时的红梅衬白 雪;女儿联诗时的冷月衬着鹤影等等。借景抒情,移情于景,诗 境入画,画中有诗,从而使人物更添神采,景物更具气韵,作品 的叙事由于渗入了抒情因素更具有一种空灵、高雅、优美的风格。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https://img.taocdn.com/s3/m/9da16001b14e852459fb574d.png)
3.宝玉的不合时宜
❖ 《红楼梦》第三回在宝玉、黛玉初会后,有《西江月》二首,形 容宝玉,把贾宝玉说的十分不堪:
❖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 谤!
❖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奈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与国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 状!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 读《红 楼梦》 指导:4 .第四 课人物 :离恨 天中, 有你有 我(PPT 课件23 张)【 精品】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 读《红 楼梦》 指导:4 .第四 课人物 :离恨 天中, 有你有 我(PPT 课件23 张)【 精品】
作业
❖ 选择一位主要人物,说说他(她)的朋友圈及其关系。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 读《红 楼梦》 指导:4 .第四 课人物 :离恨 天中, 有你有 我(PPT 课件23 张)【 精品】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 读《红 楼梦》 指导:4 .第四 课人物 :离恨 天中, 有你有 我(PPT 课件23 张)【 精品】
(2)林黛玉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 林黛玉早期的复杂性格就与她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早期林黛玉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 读《红 楼梦》 指导:4 .第四 课人物 :离恨 天中, 有你有 我(PPT 课件23 张)【 精品】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 读《红 楼梦》 指导:4 .第四 课人物 :离恨 天中, 有你有 我(PPT 课件23 张)【 精品】
四大家族关系图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整本书阅 读《红 楼梦》 指导:4 .第四 课人物 :离恨 天中, 有你有 我(PPT 课件23 张)【 精品】
必修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第四讲:人物之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必修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第四讲:人物之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https://img.taocdn.com/s3/m/a876f3e9c281e53a5902ff1e.png)
身份三、困于笼中的富贵闲人
贾宝玉对贵族的富贵生活感到束缚和窒息 “可恨我为什么生长于这侯门公府之家,綾锦沙罗,也不过 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 富贵二字真把人荼毒了。”
此事有两条线。一是宝玉在一次聚会中认 识了蒋玉涵,此人是忠顺王府中王爷心爱 的戏子,与宝玉交好,遂成朋友。宝玉与 蒋玉涵有比较密切的私交,所以忠顺王府 找不到蒋即来贾府寻人。二是宝玉在王夫 人处和金钏说话,被王夫人听到,即要撵 金钏出去,金钏羞愤难挡,自杀。正值贾 政听说丫头自杀,问起此事,贾环背地使 坏,说宝玉逼死金钏。贾政气极。忠顺王 府又正好来人问贾政要寻蒋玉涵,指名要 问宝玉。贾政又怕极。素来,贾政又最器 重宝玉,连气带怕又恨铁不成钢,数罪并 罚,将宝玉毒打。
从宝玉挨打的事件中看出贾宝玉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一方面他是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逆 子”,另一方面又因为他毕竟是在“温柔富贵之乡”长大的,终于免不了出身阶级和时代历史的 限制。
正像他居住的怡红院回廊上“各色笼子内的仙禽异鸟”一样,太多的束缚固然不断地激发着 他自由生活的意志;但狭窄而温饱的生活,却也软化着奋飞的毛羽,使他还不能毅然冲破荣国 府这个封建牢笼。
身份四、封建正统的叛逆者
首先,表现在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上。 宝玉说程朱理学等儒家的书,“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杜撰”出来的,除“明明 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理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 却阅读《西厢记》《牡丹亭》一类的“小说淫词”,他称赞《西厢记》“真真 这是好书”,看了“连饭也不想吃”。
宝玉挨打
这个事件表面上是写父亲教训儿子这要把儿子打死,反映出正统思想对叛逆意识的极端仇恨。但宝玉并不因挨打就放 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贾宝玉在贾政的淫威如此紧逼之下,始终没有求饶,也没有“悔改”的表示,这表现出他不 屈服于封建势力;但是,他也没有作出正面的反抗,在贾政的喝禁之下,既不敢轻动一步,连 趁隙溜到后面去利用贾母来作抵抗也不敢。这种软弱的表现,在贾宝玉初期反封建的斗争中尤 其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件23 张)
(1)他不愿读四书五经,不愿走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道路。 (2)他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观念,提出了“女清男浊”口 号。 (3)他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向往平等、自由的生活 。 (4)他大胆地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 但是,贾宝玉毕竟是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公子,在他的身上仍 深深地烙着封建贵族的印记。他反对不平等的封建等级观念,但有 时也发发公子哥儿的脾气;他深爱黛玉,有时也“见了姐姐忘了妹 妹”;他的轻薄造成了金钏之死,又不承担责任;尤三姐之死他也 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宝玉的身上有许多贵族子弟的毛病,这才 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件23 张)
分析人物符号的不同含义
①2017,我们要像刘姥姥一样抓住机会。(红鹭上云天的博客文章标题) ②如何像刘姥姥一样拥有好人缘?(《壹心理》专栏作家岳晓东) ③刘姝威姥姥进万科大观园,全场尴尬症都犯了。(搜狐科技新闻标题) ④刘姥姥情商到底有多高?八个细节让你真相大白。(网络专栏《陶淘说》) ⑤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歇后语)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件23 张)
1.宝玉出场的描写
❖ 第三回对宝玉第一次作重 点描写。宝玉出场前,王 夫人对黛玉说宝玉是她的 “一个孽根祸胎”,“是 家里的‘混世魔王’”而 黛玉看到的宝玉,是一位 痴情才女第一次看到神采 飞扬的公子哥儿的印象。
❖ 上面是黛玉眼中看到的宝玉第一次亮相,一会儿换了装再出来,宝玉又 是一番打扮:
❖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 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 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 ,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生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 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
一、初步认识红楼 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要求: 1.选择《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结合回目,用一个词来概括人 物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说明。 2.收集媒体及著作中利用《红楼梦》人物评析现实社会中的人、 事、物,分析同一人物符号(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含义是 否相同。
红楼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1)宝玉的“情”:宝玉虽为男子,却率真清纯,爱博多情,他似乎 就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堪称千古第一情人。 (2)凤姐的“欲”:她精明能干,威重令行,是脂粉队里的英雄,但 她贪财好利,欲壑难填,嫉妒成性,心狠手辣。因此,她既是贾府 的管家,又是贾府的蛀虫。 (3)黛玉的“痴”:黛玉是一个率真痴情的女子,面对博爱多情的宝 玉,常常表现出强烈的嫉妒之心。 (4)宝钗的“冷”:宝钗出身于皇商,学识渊博,恪守封建礼教观念 ,她身上既有温柔敦厚的一面,也有“冷”与“无情”一面。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件23 张)
2.宝玉的容貌和气质
❖ 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 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 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涤,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 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若桃 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时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 五色丝涤,系着一块美玉。
❖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 谤!
❖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奈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与国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 状!
20பைடு நூலகம்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件23 张)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件23 张)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件23 张)
3.宝玉的不合时宜
❖ 《红楼梦》第三回在宝玉、黛玉初会后,有《西江月》二首,形 容宝玉,把贾宝玉说的十分不堪: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件23 张)
[知识链接]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 圆形人物是指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 性。反之,扁平指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单调,人物好人就好到底, 坏人就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文学创作 上有“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或“复杂性格”和“简单性 格”之说。把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圆形人物”,把具 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之称为“扁平人物”。“扁平人物”一般 说 “只具备一种气质,甚至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性格固定 ,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动只会更显示出其性格的一成不变 ,在整个小说中性格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对应了刘姥姥具有的不同个性特点: ①善于抓住、利用机会;②幽默;③本色、真性情;④热情、 乐观、包容、感恩等;⑤见识浅陋。
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指导:4.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PPT课件23 张)
二、以贾宝玉为例分析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 要求:结合具体描写来分析宝玉形象的复杂性。
第四课 人物:离恨天中,有你有我
学习目标
1.了解“扁平人物”“圆形人物”概念,并将其用于小说人物形象 的赏析。 2.通过赏析小说典型情节、细节,概括《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形 象特点。 3.通过收集、梳理、品析现实生活中有关《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评 述语料,体悟《红楼梦》人物形象与现实、与自己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