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必备文学知识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必备文学知识高中语文考试中,常出现一些与文化常识和文学知识相关的题目,以下是一些必备的文化常识和文学知识,供参考。
一、古代文化常识1.《孟子》:熟悉孟子的思想,并能分析和解读相关文段。
2.《庄子》:了解庄子的思想,并能归纳总结相关内容。
3.《论语》:掌握孔子的思想和言论,并能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4.儒家文化:了解儒家的思想体系、礼仪制度、科举制度等内容。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1.《红楼梦》:了解作者、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三、外国文学作品1.《哈姆雷特》:了解作者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四、古代文学名句和常见典故1.司马相如的《凤求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白居易的《长恨歌》:“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苏轼的《赤壁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屈原的《离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五、文化名人及其作品1.李清照:了解她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如梦令》等。
2.杜甫:了解他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登高》等。
3.白居易:了解他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4.陆游:了解他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钗头凤·世情薄》等。
以上只是一部分必备的文化常识和文学知识,高中语文考试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相关内容。
同时,建议高中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化和名人,提高对文化常识和文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大全)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大全)面对复杂的语文知识点,学生可以整理在一块对比记忆,这样效果更好。
通过对比能知道自己哪里会、哪里不会,然后把不会的知识点再巩固一遍,这样记忆的效果更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语文常考文化常识【必修一】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9.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0.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
11.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必修二】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5.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6.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
必修一到必修五语文文化常识一.官职1.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陈情表]2.郞中:秦汉时是侍卫武官,晋至南北朝是尚书省的属官。
[陈情表]3.洗马:太子的侍从官,掌图藉,祭奠先圣先师,讲经,太子出行则为先驱。
[陈情表]4.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鸿门宴]5.司马:州刺史的副官,实际上是闲职。
[琵琶行]6.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琵琶行]二.科举1.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陈情表]2.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名。
后也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陈情表]三.地理常识1.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鸿门宴]2.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鸿门宴]3.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游褒禅山记]4.河:黄河[鸿门宴]5.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滕王阁序]6.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滕王阁序]7.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滕王阁序]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阿房宫赋]9.四海:古代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后指全国各地。
[阿房宫赋]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
[孔雀东南飞]11。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孔雀东南飞]12.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孔雀东南飞]13.锦城:锦官城,即今四川成都。
[蜀道难]四.宗法礼俗.1.羽化登仙: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
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成仙。
[赤壁赋]2.无尽藏:佛教语,意谓包罗万有。
[赤壁赋]3.期功:在宗法制度中,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
高中语文一、文化常识
一、文化常识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6.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中国四大古典戏曲:孔尚任《桃花扇》、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
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24.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5.中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中国四大名花: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
语文高中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语文积累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战国)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李密《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常考点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常考点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伯爵子爵男爵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1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1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13.五音:宫商角徴羽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18.五谷:稻麦黍菽麻19.五彩:青黄红白黑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21.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2.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24.五官:耳目口鼻身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26.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27.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28.五味:甜酸苦辣咸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30.五脏:心肝脾肺肾31.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3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4.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36.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37.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38.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9.六亲;父母兄弟妻子40.古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4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汇总
⾼中语⽂⽂化常识汇总 ⾼中语⽂教材中包含着很多⽂化常识,学⽣需要了解。
下⾯店铺给⾼中同学带来语⽂⽂化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化常识(⼀) 敕造 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先 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辞。
如“先珠⼤哥”指已经去世的贾珠。
⽉钱 旧时富户⼤家每⽉按等级发给家中⼈等的零⽤钱。
宸翰 皇帝的笔迹。
宸:北宸,即北极星,代指皇帝。
翰:墨迹、书法。
待漏 旧时⼤⾂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
内帏 内室,⼥⼦的居处。
⼩⼳⼉ ⾝边使唤的⼩仆⼈。
请安 即问安。
清代的请安礼节是,在⼝称“请某⼈安”的同时,男⼦打千,⼥⼦双⼿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
寄名锁 旧时怕幼⼉夭亡,给寺院或道观⼀定财物,让幼⼉当“寄名”弟⼦,并在幼⼉的项下系⼀⼩⾦锁,叫“寄名锁”。
护⾝符 从道观领来的⼀种符箓。
迷信的⼈认为把它带在⾝上,可以避祸免灾。
⽐⼲ 商朝纣王的叔⽗,因强谏被纣王以“圣⼈⼼有七窍”⽽剖⼼。
古⼈认为⼼窍越多越聪明。
座次 东为尊,西为卑。
左为尊,右为卑。
如黛⽟到了王夫⼈处,“王夫⼈却坐在西边(炕上)下⾸……见黛⽟来了,便往东让。
黛⽟⼼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黛⽟便不上炕,⽽是在挨着炕的椅⼦上坐了。
王夫⼈再四携她上炕,她“⽅挨王夫⼈坐了”。
稍后在贾母处吃饭。
贾母是正⾯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凤姐让黛⽟坐左边第⼀张椅⼦,黛⽟⼗分推让。
后来贾母发话“你舅母你嫂⼦们不在这⾥吃饭。
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才告了座,坐了。
贞节 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现象之⼀就是理学的出现,其⼝号是“存天理,灭⼈欲”。
宋朝理学认为夫权⾃然是“天理”,⽽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欲”破坏了这个“天理”。
它提倡妇⼥守节,“饿死事⼩,失节事⼤”,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
到了清朝,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辈⼦;如果妇⼥为死去的丈夫甚⾄未婚夫守寡、⾃杀、殉葬,地⽅官府还要给予表彰,并为这样的妇⼥⽴牌坊。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必修三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
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3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4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5左迁,贬官,降职。
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6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7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8贾人,商人。
9出官,(京官)外调。
10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11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2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3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14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
也哀痛亡国。
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15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16“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
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
如《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范成大《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南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
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
高中语文-课内文化常识
10.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御史:中国古代一种官名。春秋战国,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 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 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11. 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职官为“有 司”。
12.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苏武传》) 驸马:官名。驸马都尉的简称。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驸,即副。 驸马都尉,掌副车。魏晋时期多用作宗室、外戚功臣子等加官。魏 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被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 宣帝之女高陆公主,王济娶司马炎(武帝)之女常山公主,杜王二人都 被授官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 马,非实官。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清代称额驸。
17. 谨庠序之教。(《寡人之于国也》)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 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汉书·董 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18. 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传》) 太学: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其名始于西周,汉武帝 时设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西汉太学建立之始。隋初置国子寺, 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隶属国子监。 明以后只设国子监,不设太学。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
19.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孝廉: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 思。后来,“孝廉”变成对明朝、清朝举人的雅称。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是基础学科,而且也是大部分学科的必修课,而作为
语文学科的一部分,文化常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高
中语文常考的文化常识有哪些呢?
1. 诗经常识: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很多高中语文试
题都会涉及到其中的一些诗词,因此对于诗经的了解至关重要。
2. 文言常识: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的比例是很大的,为了更好地
掌握文言文,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常识。
3. 历史典故:高中语文的作品中,往往会有很多历史典故,因
此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和典故对于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都会有所帮助。
4.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代表作品,这些经典
涉及哲学、政治、道德等多个方面,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研究也有
很大的帮助。
5. 历代名著:高中语文的课程中,也会涉及到很多历代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掌握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来说,文化常识的掌握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广大学生们能够重视文化常识的学习。
高中语文必修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文化常识第一册1.选自《左传·僖公十年》。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高中语文必备文化常识100条,学霸的你Hold住吗?
高中语文必备文化常识100条,学霸的你Hold住吗?1.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撰)2.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周公所撰,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3.我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隋陆法言,刘臻颜,颜之推等撰)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扬雄撰)5.我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孔子编)6.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孔子编)7.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除温庭筠外,入选词家皆为蜀人。
共选录唐、五代十八家词五百首,内容多反映上层统治者“花间”、“酒边”生活,风格柔靡,情绪消极。
)8.我国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选)9.我国第一部论述文学批评及论述创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龙》10.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11.我国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12.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志人)1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1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孔子修订而成)1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春秋时左丘明作)16.我国第一部兵书是:《孙子兵法》(孙武作)17.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是:《史记》1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1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水浒传》20.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21.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22.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初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2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2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是:《尝试集》(胡适)25.我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创作童话集是:《稻草人》26.我国古代第一个女词人是:李清照。
第一位女诗人:蔡琰27.我国古代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陆游。
(诗9300多首,词130多首。
)28.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我国古代诗人是:屈原29.唐代诗人中,被后人称作“老李杜”的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积累大全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积累大全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伛偻也可指驼背的残疾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不好(还可指帝王车盖、古星名)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高中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大全一、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他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称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称刘备为刘豫州。
【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敬称】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高中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与文化相关的知识和事件,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那么,高中语文常考的文化常识有哪些呢?本文将从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1. 历史常识历史常识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传统。
例如,唐宋八大家、魏晋南北朝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作家等都是需要掌握的内容。
此外,还需要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2. 哲学常识哲学常识也是高中语文考试的一部分。
需要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家。
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及其特点,还有著名的哲学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等。
3.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高中语文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作家及其代表作。
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是必须掌握的作品,同时还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传世价值。
4. 艺术常识艺术常识也是高中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如音乐、绘画、雕塑等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如李白、苏轼、杜甫、齐白石等,他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高中语文常考的文化常识涉及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常识,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拓宽视野。
因此,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语文文化常识高中
语文文化常识高中
1.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书经》、《礼记》、《春秋》、《周易》。
2.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诗305篇,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
4. “文化大革命”是指从1966年至1976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的一场政治运动。
5. 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王安石、苏轼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
6.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出自《论语》。
7.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其记载了古代神话传说、地理、物种等内容,被誉为古代地理最权威的书籍之一。
8. “天净沙·秋思”是明代文学家马致远的名篇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作。
9.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以三字为一句,全书共教授1110个字的读法、音韵、离合、变化、义理、历史、人生等方面的知识。
10.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航海指南书籍,内容包括了航行技巧、天文导航等方面的知识,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航海指南书籍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
例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孟子·尽心上》)【龀、龆龀(tiáochèn)】指儿童换牙时,七八岁。
例如:有遗男,始龀。
(《愚公移山》)【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笄(jī)年】指女子15岁。
例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来结缡。
(《对酒示行简》)【束发、成童】指男子15岁。
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项脊轩志》)【冠、加冠、弱冠】指男子20岁。
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50岁。
【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60岁。
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60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qí)艾】古称60岁为耆,50岁为艾。
例如: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荀子·致士》)【庠(xiánɡ)】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例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国学】先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的教学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指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太学】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jiàn)】汉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No1:“案首”)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No1:“解元”)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No1:"会元")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官职【中央官职】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唐代完全定型:吏部:掌管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祭祀、教育、科举、外交)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寺并列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屯田水利等事宜的机关【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5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例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涉世家》)【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御史前书曰”。
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右佥都御史。
别名:言官、言路、谏官、台谏、监官、垣官、给事中【御史台】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种官署名。
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
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
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兰台、宪台、乌台。
(轼“乌台诗案”)【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别称:缙绅,衣冠。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
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
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
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琬。
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晔曾任裕第四子义康的参军。
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参军、华州司功参军。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例如:品其名位,犹不失下从事。
(《赤壁之战》)【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例如: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登泰山记》)【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例如: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孔雀东南飞(并序)》)【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例如:令以责之里正。
(《促织》)【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例如: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促织》)1.拜:授予官职。
2.除:拜授官职。
3.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指官员生时,死后叫赠。
4.授:授予官职,从授予印物而来。
5.守、知:任……太守,任……知县6.起:①起用。
②任用例:起复。
授本官。
7.出仕:成为仕宦,出来做官。
1.徙:调任官职。
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新唐书•韦丹传》2.调、调授:调动、迁调之意。
有时也指升官。
3.出、出官:一般指被贬谪从京城调到地方,京官外调。
与“入”相对应4.换:更改官职5.改:改任。
6.转:调任官职。
7.迁:①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②也指贬官。
例: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左迁”(表示贬谪)与“右迁” “累迁”(表示升官)。
1.加:①升职。
②兼职。
例:赐金帛。
加秩二等。
——《宋书•隐逸列传》2.升(晋):升官。
加官晋爵。
3.超:破格提拔。
例:帝深遇之,超拜御史中丞——《金史•列传第六十二》4.擢、超擢、拔擢:提拔、破格提拔5.提:提拔6.甄拔:甄别选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例: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白《与7.陟:提拔。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1.左迁:贬职。
2.降(贬):降职。
3.谪(迁谪):官员被降官远调或被流放4.逐(放逐):京官流放到远地5.流:流配或流放罪人于远地。
免职1.罢:免职。
2.黜:废除,免职3.免:免职。
4.革、褫(chǐ):革职。
5.废:废除。
6.夺:罢官免职1.兼:兼任。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2.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3.行:代理官职。
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书·武帝纪》4.署:代理、暂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汉书·王尊传》5.权:暂代官职。
如:时愈吏部权京兆。
《公嘉话》6.判:高位兼低职。
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7.假:临时的,代理的。
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
(《项羽本记》)8.摄:暂代官职。
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
《新唐书·杜如晦传》9.守:代理官职。
如: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
《三国志·王修传》)辞职:告老(官员年老辞官)解官(辞去官职)、请老(请求退休养老)乞身、乞骸骨引病、病、移病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丁忧、丁艰】: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
丁艰,指母亲去世,丁外艰,指父亲去世。
“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夺情】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称为“夺情”。
【服除】:守丧期满,也用“服阕”。
【起复】:明、清官员父母丧服满期后补官,也用“起故官”、“复故官”。
1.用事:掌权,主管。
2.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3.听事:办公的地方。
4.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5.下车:刚上任、刚到任。
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6.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8.坐:因…而获罪;定罪治罪践祚,指即位,登基。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旧唐书·于休烈传》。
践祚(登上王位。
祚:君位);践位(即位,登上帝位);践极(登帝位)登基又称即位,即皇帝即位,开始做帝王。
继位:继承王位或帝位。
下车: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还可以这样说:南面、荣登大宝、承大统、“登极”、“登庸”、“御极”南面称孤北面称臣谥号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
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私谥: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
【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
从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例如:朕为始皇帝。
(《史记》)【寡人】古代诸侯王的谦称,后用作皇帝的谦称,译为“我”。
例如:寡人闻王好音。
(《廉颇蔺相如列传》)【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