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件PPT(精)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科学ppt课件
![小学一年级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cb20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c.png)
总结词
不畏权威,挑战传统
详细描述
讲述爱因斯坦如何挑战当时物理学界 的传统观念,提出相对论,改变了人 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
总结词
卓越的贡献
详细描述
介绍一些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如袁隆平、钱学森等, 他们为科学事业和人类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光的传播
总结词
了解光的传播原理,培养对光学现象的 兴趣。
VS
详细描述
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原理,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光的传播过程。引导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影子、镜 子反射等,激发学生对光学的兴趣。
电的原理
总结词
了解电的产生和作用,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详细描述
介绍电的产生和作用,如电池、发电机等。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如照明、通讯等。同时强调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触电事故。
观察光的折射
总结词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和原理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了解光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以及由此产 生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折射
原理,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电的传导
总结词
探究电的传导和绝缘性能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电的传导现象,让学生了解电流在导体中 如何传导,以及绝缘体的绝缘性能。通过实验,让学生 探究电传导的原理,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让学生理解这两种变化的区别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 考能力。
地球的构成
总结词
了解地球的构成,认识地球的各个圈层。
不畏权威,挑战传统
详细描述
讲述爱因斯坦如何挑战当时物理学界 的传统观念,提出相对论,改变了人 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
总结词
卓越的贡献
详细描述
介绍一些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如袁隆平、钱学森等, 他们为科学事业和人类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光的传播
总结词
了解光的传播原理,培养对光学现象的 兴趣。
VS
详细描述
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原理,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光的传播过程。引导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影子、镜 子反射等,激发学生对光学的兴趣。
电的原理
总结词
了解电的产生和作用,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详细描述
介绍电的产生和作用,如电池、发电机等。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如照明、通讯等。同时强调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触电事故。
观察光的折射
总结词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和原理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了解光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以及由此产 生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折射
原理,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电的传导
总结词
探究电的传导和绝缘性能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电的传导现象,让学生了解电流在导体中 如何传导,以及绝缘体的绝缘性能。通过实验,让学生 探究电传导的原理,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让学生理解这两种变化的区别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 考能力。
地球的构成
总结词
了解地球的构成,认识地球的各个圈层。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6课特殊的繁殖方式(共18张PPT)粤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6课特殊的繁殖方式(共18张PPT)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f0a5970b1c59eef9c7b4d7.png)
总结:动物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动物采取哪种方式繁殖,其结果都是产生新个体,不断将生命延续下去。 孔雀鱼既不是卵生,又不是胎生; 总结:动物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动物采取哪种方式繁殖,其结果都是产生新个体,不断将生命延续下去。 第二单元 生命的延续 想一想:除了孔雀鱼,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是卵胎生呢?请举例。 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繁衍后代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除了植物,还有些动物的繁殖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你能举例介绍吗? 总结:动物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动物采取哪种方式繁殖,其结果都是产生新个体,不断将生命延续下去。 ①刚出生的孔雀鱼,②孔雀鱼雄鱼,③怀孕的孔雀鱼雌鱼,④孔雀鱼雌鱼 苔藓和蕨类植物是生长在墙角等潮湿环境中的常见植物。 任务:观察孔雀鱼在繁殖期间的行为,给图中的鱼按照生长过程标出序号,了解它的繁殖特点。 无论动物采取哪种方式繁殖,其结果都是产生新个体,不断将生命延续下去。 任务:观察孔雀鱼在繁殖期间的行为,给图中的鱼按照生长过程标出序号,了解它的繁殖特点。 任务:观察孔雀鱼在繁殖期间的行为,给图中的鱼按照生长过程标出序号,了解它的繁殖特点。 绝大多 数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但是鸭嘴兽却是卵生的。 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繁衍后代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绝大多数卵生动物的孵化行为是由雌性动物来 完成,海马却是由雄海马来完成孵卵过程。 第二单元 生命的延续 任务:观察孔雀鱼在繁殖期间的行为,给图中的鱼按照生长过程标出序号,了解它的繁殖特点。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生命的延续
第16课 特殊的繁殖方式
孔雀鱼是卵生还是胎生
大家认为:
• 孔雀鱼是卵生的,只是一离开鱼妈妈的肚子就变成 小鱼了; • 孔雀鱼是胎生; • 孔雀鱼既不是卵生,又不是胎生; ……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生命的延续
第16课 特殊的繁殖方式
孔雀鱼是卵生还是胎生
大家认为:
• 孔雀鱼是卵生的,只是一离开鱼妈妈的肚子就变成 小鱼了; • 孔雀鱼是胎生; • 孔雀鱼既不是卵生,又不是胎生;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https://img.taocdn.com/s3/m/7dc8bef419e8b8f67c1cb968.png)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 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
•.
风
风速和风向
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
西北 西
北 东北
北风
由北向南吹的风
东风
东 由东向西吹的风
东南风
二、判断
1.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使人心
情舒畅。(√ )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3.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还可
以保证身体健康。(√ )
4.我们可以从一些植物的行为变化中觉察天气的变化
信息。(√ ) 5.即将下雨时松果的鳞片会紧闭。(√ )
•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作业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 。
•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____和 ___、____和____情况,___、___和 _____。
•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___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 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 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晴
多云
雨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多云
雨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雾
沙尘暴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的变化?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
•.
风
风速和风向
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
西北 西
北 东北
北风
由北向南吹的风
东风
东 由东向西吹的风
东南风
二、判断
1.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使人心
情舒畅。(√ )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3.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还可
以保证身体健康。(√ )
4.我们可以从一些植物的行为变化中觉察天气的变化
信息。(√ ) 5.即将下雨时松果的鳞片会紧闭。(√ )
•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作业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 。
•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____和 ___、____和____情况,___、___和 _____。
•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___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 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 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晴
多云
雨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多云
雨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雾
沙尘暴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8c7bdacb551810a6f5248692.png)
老光镜是凸透镜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前节知识回顾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蓝 三种颜色组成。
、绿 、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 中间较厚(凸起)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 有关,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凸透镜和凹透镜
• 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 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 出了眼镜)
。放大装置
业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7、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练习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作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前节知识回顾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蓝 三种颜色组成。
、绿 、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 中间较厚(凸起)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 有关,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凸透镜和凹透镜
• 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 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 出了眼镜)
。放大装置
业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7、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练习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作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ppt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ac68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7.png)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器材使用
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清晰
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规范、安全。
实验记录完整
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及数据。
数据记录和分析技巧
数据记录准确
教授学生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差。
数据分析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图表、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 花结果等,通过图片展示 生长阶段。
植物繁殖方式
介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两种方式,举例说明。
动物习性及分类
动物习性
食性、栖息环境、繁殖方式等, 比较不同动物的习性特点。
动物分类
简要介绍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不同动物类群的特点和代表物种。
动物保护意识
强调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 要性,呼吁学生们树立保护意识。
动物迁徙
一些动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以适应气候和食物供应的 变化。
天气现象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凉爽 、冬季寒冷。
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
观察天空
注意天空的颜色、云层 的形状和高度等变化。
测量气温
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外 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记录降水
注意降水的类型(雨、 雪等)、强度和持续时
天气与气候
通过学习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了 解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对人类生 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 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动物的特征与习性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了 解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 的分类思维和探究能力。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 质,包括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 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培训课件ppt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小学科学培训课件ppt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bf683f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1.png)
问:如何保证学生对课件的接受程度? 答: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确保课件符合学生的认知 水平和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对课件的接受程度。
答: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确保课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对课件的接受程度。
小学科学培训课件
06
总结
课件总结及回顾
回顾了小学科学培训课件的核心内 容
强调了小学科学培训课件的应用和 实践
教材:小学科学培训课件配套教材,包括教材内容、知识点、练习题等 资料:相关科学实验器材、实验视频、图片等资料,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学习 资源:提供丰富的科学实验案例和素材,方便教师进行课件设计和教学 拓展:推荐一些优秀的科学教育网站和资源,供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和参考
课件相关网站及资源推荐
问:课件是否适合所有年级的学生? 答:课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版本,确保内容 的适宜性。
答:课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版本,确保内容的适宜性。
问:课件是否可以提供学生互动式体验? 答:课件中设计了多种互动式环节,可以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答:课件中设计了多种互动式环节,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 效果。
知识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结合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
小学科学培训课
02
件内容
科学基础知识介绍
科学是什么 科学的历史发展 科学的分类及特点 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操作演示
选取实验器材 准备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观察 分析实验结果
科学知识点解析及应用
知识点1:水的三种形态 知识点2:光的折射和反射 知识点3:简单化学反应 知识点4:天文地理常识
学堂在线:提供 小学科学培训的 在线课程和资源
网易云课堂:提 供小学科学培训 的微专业和课程
答: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确保课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对课件的接受程度。
小学科学培训课件
06
总结
课件总结及回顾
回顾了小学科学培训课件的核心内 容
强调了小学科学培训课件的应用和 实践
教材:小学科学培训课件配套教材,包括教材内容、知识点、练习题等 资料:相关科学实验器材、实验视频、图片等资料,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学习 资源:提供丰富的科学实验案例和素材,方便教师进行课件设计和教学 拓展:推荐一些优秀的科学教育网站和资源,供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和参考
课件相关网站及资源推荐
问:课件是否适合所有年级的学生? 答:课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版本,确保内容 的适宜性。
答:课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版本,确保内容的适宜性。
问:课件是否可以提供学生互动式体验? 答:课件中设计了多种互动式环节,可以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答:课件中设计了多种互动式环节,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 效果。
知识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结合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
小学科学培训课
02
件内容
科学基础知识介绍
科学是什么 科学的历史发展 科学的分类及特点 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操作演示
选取实验器材 准备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观察 分析实验结果
科学知识点解析及应用
知识点1:水的三种形态 知识点2:光的折射和反射 知识点3:简单化学反应 知识点4:天文地理常识
学堂在线:提供 小学科学培训的 在线课程和资源
网易云课堂:提 供小学科学培训 的微专业和课程
小学生科普知识ppt课件
![小学生科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b8ad53bed5b9f3f90f1cf0.png)
17
讨论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18
磁悬浮列车
19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烽火台
电报机
20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1
P5活动: 了解并记录你家里的下列信息:
年买了电视机(手机)。 年又买了电视机(手机)。 更新前后的电视机(手机)功能的不 同点是:
22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 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 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 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超重”说:百慕大地区的海面,要比邻近地区的海面凹 陷25米。于是人们推测:百慕大地区的海底可能积聚很多会产 生强大的吸力,将海水吸得下陷的物质。
“时光隧道”说:有人认为,由于特殊原因,进人百慕大 海区的船只和飞机很容易离开当今这个时代,进入过去或未来43 。
三、百慕大事件解释
“幽灵潜艇”说
1993年7月,英、美两国联合探险队发现了一艘潜艇,
然后信号就突然中断了……
51
• 1981年8月,海风号的英国游船 在“魔鬼三角”——百慕大海区 突然失踪。
• 船上六人骤然不见了踪影。
• 时过八年,这艘船出现了! • 船上六人安然无恙。
•共同的特点: •已失去了感觉 •对已逝去的八年时光他们毫无觉察 •并以为仅仅是过了一瞬间
52
• 1975年的一天, 莫斯科的地铁里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失踪案。 • 一列地铁列车从白俄罗斯站驶向布莱斯诺站。 • 列地铁车在14分钟内,载着满车乘客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搜索,但始终没有找到地铁和满列车的几百名乘客。 • 这些人就在地铁轨道线上神奇地失踪了。
种子长成了幼苗
鸟蛋会孵出小鸟
食物长霉
大雁迁徙
讨论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18
磁悬浮列车
19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烽火台
电报机
20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1
P5活动: 了解并记录你家里的下列信息:
年买了电视机(手机)。 年又买了电视机(手机)。 更新前后的电视机(手机)功能的不 同点是:
22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 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 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 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超重”说:百慕大地区的海面,要比邻近地区的海面凹 陷25米。于是人们推测:百慕大地区的海底可能积聚很多会产 生强大的吸力,将海水吸得下陷的物质。
“时光隧道”说:有人认为,由于特殊原因,进人百慕大 海区的船只和飞机很容易离开当今这个时代,进入过去或未来43 。
三、百慕大事件解释
“幽灵潜艇”说
1993年7月,英、美两国联合探险队发现了一艘潜艇,
然后信号就突然中断了……
51
• 1981年8月,海风号的英国游船 在“魔鬼三角”——百慕大海区 突然失踪。
• 船上六人骤然不见了踪影。
• 时过八年,这艘船出现了! • 船上六人安然无恙。
•共同的特点: •已失去了感觉 •对已逝去的八年时光他们毫无觉察 •并以为仅仅是过了一瞬间
52
• 1975年的一天, 莫斯科的地铁里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失踪案。 • 一列地铁列车从白俄罗斯站驶向布莱斯诺站。 • 列地铁车在14分钟内,载着满车乘客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搜索,但始终没有找到地铁和满列车的几百名乘客。 • 这些人就在地铁轨道线上神奇地失踪了。
种子长成了幼苗
鸟蛋会孵出小鸟
食物长霉
大雁迁徙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242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2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233d40145727a5e9856a6199.png)
水
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知道 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空气要占据空间。
有一定的 能占据 形状 空间 石头
有一定的 能流动 重量
有一定 的体积
水
空气
拓展知识: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O2) 21%
氮气( N2) 78%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
稀有气 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⑵气体
一氧化碳
大气污染的全球性问题还有什么? 1.酸雨——SO2
2.臭氧层空洞——致冷剂、飞机尾气 3.温室效应——CO2
大气污染的防治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如:改革生产工艺,改善燃烧过程, 减少含硫燃料的燃烧等。 (2)有效转化有害物质 如:植树造林
(3)防止空气污染还需要: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8年6月1日实施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 上册科学全册PPT 课件
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周围有空气?
把一只玻璃杯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 中。用另一只手把第二只杯子斜着放入 水中,使杯中灌满水。
在水下,把两只杯子移到一起,倾 斜第一只杯子,使它里面的气泡飘到第 二只杯子里,两只杯子各发生了什么现 象?
1
水和空气的比较
眼睛 手 口 鼻 耳朵 皮肤
•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一个物体传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传到另一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 做传导。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杂质 0.03%
N2:
性质
用途
充入灯泡,延长钨丝使 用寿命 充入包装袋或粮仓内, 延长食物保鲜期 用氮气来合成氨,制取 氮肥、硝酸、炸药等 通过植物根瘤菌的固氮 作用可将氮气转化为农 作物的氮肥
小学科学运动与力课件ppt
![小学科学运动与力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d7e6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a.png)
相对运动概念
相对运动定义
相对运动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在描述物体运动 时,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作为标准,观察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 化。
相对运动实例
例如,当观察一辆行驶的汽车时,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则汽车相对于地面 在向前运动;而如果选择另一辆同向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两辆汽车之间的 相对位置可能保持不变,即它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游泳运动
游泳是一种在水中进行的运动,通过四肢的划动 使身体在水中前进。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增 强心肺功能和耐力等。同时,游泳还是一种很好 的放松方式,可以缓解压力和疲劳。
20XX
PART 02
力学基础知识
REPORTING
力学概念简介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宏观物体 的运动,也涉及微观粒子的运动。
02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03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力学单位制及换算关系
力学中常用的单位有:米(m)、千 克(kg)、秒(s)等。其中,米是 长度单位,千克是质量单位,秒是时 间单位。
弹簧测力计原理和使用方法
弹簧测力计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为F=KX。F为弹力的大小也就是 拉力,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米,作图的斜线斜率,X为弹簧伸长或缩短的
长度。
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在自然放松状态下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没有,要校零; 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读数;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 作用线与弹簧伸缩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可以拉着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在待测
小学科学 《光的传播》PPT课件
![小学科学 《光的传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e165387cd184254a353529.png)
A孔——3号 B孔——2号 C孔——1号
1、如果把中间挡板的小孔 挡住,光还能射到靶上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2、要想将光从A孔照到1号 靶,你有办法吗?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了光是 沿直线 传播的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影子
皮影戏
日全食
作业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日全食 的形成原因。
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冷光源:冷光源是利用化学能、电能、生物能 激发的光源(萤火虫、霓虹灯、LED等)。
热光源:利用热能激发的光源。 月亮是光源吗?烛光?
分别用不同的管子 状会看到烛光?为什么?
观看蜡烛,你认为哪种形
实验二:光线打靶
材料:打靶装置、手电筒
实验要求
1、放置装置的时候,保持三者 放置装置的时候, 平行 把桌子上的双面 2、打靶的时候,光线必须通过 胶撕开,夹子部 中间挡板中的小孔 位对准双面胶贴 紧。 3、实验过程要有序 4、小组同学互相帮助 5、安静实验,小声讨论 6、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精)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
![(精)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d0df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9.png)
操作步骤详解及演示
实验步骤拆分
将实验步骤详细拆分,确保学生 能够清晰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
点。
操作演示
通过图片、视频或现场演示等方 式,展示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操作指导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给予及 时的指导和纠正,确保操作规范
。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表格
提供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引导学生养成记录实验 数据的习惯。
物质混合与分离实验
通过混合不同物质,再采用过滤、蒸 发等方法进行分离,让学生了解物质 的性质和分离原理。
光学现象观察实验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通过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让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 原理和折射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利用平面镜、三棱镜等器材,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让学生了 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科学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手段,观察、记录、分 析实验现象,从而验证科学理论 、发现新的科学事实和规律。
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
常见实验器材
烧杯、试管、滴管、天平、显微镜等 。
器材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每种器材的使用步骤和注意 事项,如烧杯的加热、试管的振荡、 滴管的使用等。
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如穿戴实验服、戴护目镜、注意火源和电源安全 等。
家长如何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以身作则
提供资源
家长自身需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为 孩子树立榜样。
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科学书籍、视频、实验 器材等资源,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
参加科学活动
鼓励实践
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科学竞赛、科普讲座、 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拓宽他们的科学视 野。
小学一年级科学ppt课件
![小学一年级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cc54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3.png)
观察天气的变化规律
总结词
培养观察能力,了解天气变化规律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规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特点,包括温度、湿度、风向、云层等。同时,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观察人类的行为习惯
总结词
培养观察能力,了解人类行为习惯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人类的行为习惯,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工 作、社交等方面。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社会关系与道德规范
总结词
理解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
详细描述
阐述社会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讲解家庭关系、朋友关系 、师生关系等;强调道德规范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04
地球科学
地球的构造与运动
3. 植物需要的条件:详细解释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 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4. 植物的生长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动物的习性
• 总结词:了解动物的基本习性和生活环境,包括 饮食、居住、移动和社交。
动物的习性
详细描述 1. 动物的种类与特点:介绍常见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 天气的种类与特点:介绍常见的天气形式及其对环境 和人类的影响。
3. 天气的观察与记录:教导学生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 培养他们对天气的敏感度。
详细描述
2. 天气的形成:通过简单的模型和动画,解释晴天、 雨天、雪天和风天的形成过程。
4.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举例说明天气对农业、交通和 日常生活的影响。
--小学科学 - 《我们的身体》 PPT课件
![--小学科学 - 《我们的身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2241b59b89680202d82508.png)
美。
1、身体的结构
在第一课中,要向学生们介绍关于身体 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 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做事不同划分。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 形式。
观察我们的身体: 学生要通过观察和 讨论提出人体从外 形上看的结构划分, 此外身体内部的观 察活动也随之展开。
身体怎样工作:
测量心跳和呼吸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 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 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 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 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 “呼吸为什么会加 快”“心跳为什么会加 快”。这个活动将呼吸与 循环两大系统引入了学生 的研究视野,并开始建立 与身体活动关系的认识。
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运动要消耗氧气, 而呼吸的功能就是 在进行氧气与二氧 化碳气的交换,围 绕这种关系,教材 中安排了一组实验, 以证明身体需要氧 气的参与。
在介绍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 以下三方面内容
如何处理
“器官名称与器官结构” --知识性概念
?
“器官功能与协作关系”--系统与联系
“健康意识”
--健康生活
1、身体的结构
科学概念: 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跳动起来会怎样(二)》主要涉及了 循环系统中心脏的认识,学生将有机会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 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 能,并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到心脏在工作 量和工作强度都很大,以此初步建立保 护心脏健康的意识。
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教材中以资料的形式呈现了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分析了解到心脏的功能与作 用,同时还会对心跳快慢与身体活动量的大小 有关系这个事情有思考。“估算一天中心脏大 约能跳动多少次?”这个活动只要意图是让学 生根据一天中身体活动量的变化,估算一天中 心跳的次数,这个最终的数字并不确定,但是 希望学生通过这个估算的过程意识到心脏工作 的繁重。
1、身体的结构
在第一课中,要向学生们介绍关于身体 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 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做事不同划分。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 形式。
观察我们的身体: 学生要通过观察和 讨论提出人体从外 形上看的结构划分, 此外身体内部的观 察活动也随之展开。
身体怎样工作:
测量心跳和呼吸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 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 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 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 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 “呼吸为什么会加 快”“心跳为什么会加 快”。这个活动将呼吸与 循环两大系统引入了学生 的研究视野,并开始建立 与身体活动关系的认识。
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运动要消耗氧气, 而呼吸的功能就是 在进行氧气与二氧 化碳气的交换,围 绕这种关系,教材 中安排了一组实验, 以证明身体需要氧 气的参与。
在介绍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 以下三方面内容
如何处理
“器官名称与器官结构” --知识性概念
?
“器官功能与协作关系”--系统与联系
“健康意识”
--健康生活
1、身体的结构
科学概念: 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跳动起来会怎样(二)》主要涉及了 循环系统中心脏的认识,学生将有机会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 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 能,并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到心脏在工作 量和工作强度都很大,以此初步建立保 护心脏健康的意识。
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教材中以资料的形式呈现了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分析了解到心脏的功能与作 用,同时还会对心跳快慢与身体活动量的大小 有关系这个事情有思考。“估算一天中心脏大 约能跳动多少次?”这个活动只要意图是让学 生根据一天中身体活动量的变化,估算一天中 心跳的次数,这个最终的数字并不确定,但是 希望学生通过这个估算的过程意识到心脏工作 的繁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ccf344be23482fb4da4c37.png)
• 和动物比本领
教学目标
• 1.用感官细致地观察物体,并正确选择 观察方法,判定物体;能正确使用观察 测量工具,体会工具的作用;能仿照给 定格式,书写研究报告。 • 2.知道噪声的危害,具有初步的环境意 识。 • 3.知道人体感官的重要作用和局限性, 了解仿生技术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
• 1.用感官细致地观察物体,并正确选择 观察方法,判定物体。 • 2.能正确使用观察测量工具,体会工具 的作用。 • 3.能仿照给定格式,书写研究报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 上册全套PPT课件
用什么方法找到蚂蚁?
用面包屑和白糖作为诱饵,放在蚂蚁窝 的周围,把蚂蚁从窝中引出,在蚂蚁搬 运食物的过程中,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 身体。
如果找不到蚂蚁的窝怎么办?
把食物放在寻找食物蚂蚁的面前,然后 跟着蚂蚁的路线,找到蚂蚁的窝,再在 窝边上放些食物,引出一批蚂蚁。
红白琉金
红白和金
黑狮头
鹤顶红
红高头珍珠鳞
熊猫龙晴
红寿星
红白兰寿
红水泡眼
红白朝天眼
我观察到的金鱼的特点如下: • • • • 有头部、胸腹部、尾部 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 身体有有鳞片 用鳍划水 这些形态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 关系呢?金鱼是怎么呼吸、怎么进 食的呢?
观察金鱼的活动,数一数鱼鳃一分 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涨 破肚子吗?
怎么办?
1. 怎样才能既清楚地观察到 蚂蚁,又能不伤害蚂蚁,又不让 蚂蚁乱爬? 2. 选择好你要使用的工具。
•
通过观察,你觉得可以将 蚂蚁的身体结构分为哪些部分 呢?
• 1、蚂蚁的身体构造
触角 头
胸
腹 脚(足)
互通信息的蚂蚁
蚂蚁是靠她们的触角相互接触来传递信息的,
小学科学月相变化ppt课件ppt课件
![小学科学月相变化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1c3450bceb19e8b9f6baa5.png)
_亮_面__大__小__、_方__向___也就不同。
4、貌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__缺_变__圆_,下半月由__圆_变_缺。
完整版课件
7
选择月相变化Fra bibliotek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
A、月相 B、月貌 C、月亮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B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B )。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
A、由缺变圆 B、由圆完整变版课缺件 C、由缺变圆,再变8缺
连线
月相变化
农历初三 农历十五 农历初八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
完整版课件
9
连线
月相变化
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
月相不发光不透明太阳的光亮面大小方向由缺变圆选择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c月亮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a一天b一个月c一年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a三十b十五或十六c初八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连线农历初三农历十五农历初八农历二十七农历二十二10连线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
月相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完叫整版做课件月相(视形状)
1
月相:
月球的各种 圆缺形态。
完整版课件
2
月相变化规律
凸月
上弦月
初七、初八
蛾眉月
满月(望)
十五、 十六
新月(朔)
北极
初一
凸月
二十二、二十三
完下整版弦课月件
蛾眉月
3
1月相的概念: 月球的各种圆缺状态
4、貌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__缺_变__圆_,下半月由__圆_变_缺。
完整版课件
7
选择月相变化Fra bibliotek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
A、月相 B、月貌 C、月亮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B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B )。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
A、由缺变圆 B、由圆完整变版课缺件 C、由缺变圆,再变8缺
连线
月相变化
农历初三 农历十五 农历初八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
完整版课件
9
连线
月相变化
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
月相不发光不透明太阳的光亮面大小方向由缺变圆选择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c月亮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a一天b一个月c一年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a三十b十五或十六c初八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连线农历初三农历十五农历初八农历二十七农历二十二10连线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
月相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完叫整版做课件月相(视形状)
1
月相:
月球的各种 圆缺形态。
完整版课件
2
月相变化规律
凸月
上弦月
初七、初八
蛾眉月
满月(望)
十五、 十六
新月(朔)
北极
初一
凸月
二十二、二十三
完下整版弦课月件
蛾眉月
3
1月相的概念: 月球的各种圆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