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周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九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九课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九课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九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听到并分辨不同音高的声音;2. 了解音符的基本形状和音高的表示方法;3. 能够正确唱出简单的音符。
二、教学内容1. 音高概念的引入和讲解2. 音符形状和音高表示方法的介绍3. 唱一唱:学生跟唱给定的音符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不同音高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指表示声音的高低。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感受到了不同音高的差异吗?高的声音和低的声音有什么区别?”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音高的概念,并解释音高是指音的高低程度。
步骤二:音符形状和音高表示方法的介绍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不同形状的音符图片,并解释不同形状代表不同音高。
2. 教师用简单的图示方法向学生介绍高音和低音的表示方法。
步骤三:唱一唱:学生跟唱给定的音符1. 教师通过钢琴等乐器演奏出一个简单的旋律。
2. 教师把乐谱逐步展示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模仿教师的演奏唱出乐谱上的音符。
3. 在学生逐渐熟悉音符的基础上,教师加快演奏速度,提高难度。
四、教学总结1. 教师展示音高和音符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家用儿歌、童谣等进行练习,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收听音乐、演唱儿歌,加深对音高的理解和感知。
2. 学生可以用乐器模拟不同的音符,加深对音符形状和音高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教师进行个别评价和记录。
可以通过听力测试、集体演唱等方式进行评价。
以上为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九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入音高概念,介绍音符形状和音高表示方法,并进行唱一唱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高的概念和音符的表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小学音乐三年级第六册教案分享
本文将会分享小学音乐三年级第六册的教学内容以及实施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
一、教学内容1.唱歌练习:通过唱儿歌、民歌、流行歌曲等对学生进行声乐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和音色,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
2.节奏训练:通过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和游戏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节奏准确性。
3.乐理知识:讲解五线谱、节奏符号等基本乐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4.音乐鉴赏:通过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实施方案1.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材、乐器和其他教学用具,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组织学生唱歌:教师可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唱歌练习。
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进行节奏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还可以安排一些节奏游戏,使学生在娱乐中提高节奏准确性。
4.讲解乐理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讲解五线谱、节奏符号等基本乐理知识。
5.音乐鉴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听音乐,帮助学生体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效果小学音乐三年级第六册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唱歌练习、节奏训练、乐理知识和音乐鉴赏等方面。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小学音乐三年级第六册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蜗牛》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蜗牛》教案一. 教材分析《蜗牛》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绘了蜗牛的特点,歌词中充满了童趣。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了解到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感知能力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乐于实践。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特殊音调、节奏把握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蜗牛》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使学生了解蜗牛的特点,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特殊音调和节奏。
2.对蜗牛特点的理解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讲解、讨论、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蜗牛》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素材:关于蜗牛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蜗牛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蜗牛》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特殊的音调和节奏。
分组进行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创作关于蜗牛的舞蹈或戏剧,展示对歌曲的理解和创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蜗牛的特点和歌曲的重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演唱歌曲《蜗牛》,分享学习成果。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歌曲《蜗牛》的旋律和歌词,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蜗牛》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蜗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蜗牛》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述了一只蜗牛在自然界中的生活。
歌曲共两句歌词,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技巧和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巩固音乐基础。
此外,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通过歌曲《蜗牛》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蜗牛》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4.提高学生的音乐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蜗牛》的旋律和歌词掌握。
2.音乐技巧和理论知识的巩固。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和音乐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蜗牛》的曲谱、歌词及相关图片。
2.教学设备:音响、话筒、投影仪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分组标志:小组名牌或标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蜗牛》,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蜗牛》的曲谱和歌词,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跟唱。
对于难点部分,教师可以反复示范,帮助学生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蜗牛、大自然等),用歌声表达角色特点。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册)教案
来凤小学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春天》教学内容: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欣赏《春到沂河》《春》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欣赏《春到沂河》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师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三、学习《嘀哩嘀哩》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的长短。
?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人音版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辨认出音乐中的不同节奏形式;2.通过音乐鉴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所带来的不同情感和氛围;3.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单元一:节奏的基本概念本单元主要介绍音乐中节奏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节拍、拍子以及基本的节奏形式。
通过韵律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节奏感。
课堂活动建议1.通过听音乐,让学生辨认出音乐中的节奏变化;2.教学基本节拍,让学生了解拍子和节拍的概念;3.展示不同的节奏形式,让学生模仿节奏并进行韵律表演。
单元二:古典音乐鉴赏本单元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并通过鉴赏不同类型的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课堂活动建议1.通过多听素材,了解古典音乐的构成要素和演奏特点;2.带领学生分析古典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音乐元素,并通过各种管弦乐演奏家的表演形式进行鉴赏;3.学生通过模仿演奏家对古典音乐进行表演。
单元三:欧洲民间音乐鉴赏本单元将向学生介绍欧洲各地的民间音乐,包括苏格兰、爱尔兰等地的风格。
通过鉴赏欧洲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氛围。
课堂活动建议1.利用多媒体素材展示欧洲各地的民间音乐。
2.分析音乐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音乐风格;3.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演奏家进行表演,体验民间音乐的情感魅力。
教学评估1.通过鉴赏、表演等活动,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程度;2.组织小组活动或小考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3.通过个人教学演示等方式,评估学生教学水平的提高情况。
总结本教案主要介绍了人音版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建议。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和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与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9课《小黄鹂鸟》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9课《小黄鹂鸟》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黄鹂鸟》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湖南民歌,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以小黄鹂鸟为主题,描绘了小黄鹂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这首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音符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湖南方言和民歌风格的音乐尚不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湖南民歌,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2.学会《小黄鹂鸟》的歌词和旋律,提高歌唱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词中的一些湖南方言词汇。
2.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3.对民歌风格的音乐的理解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跟学。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歌曲表演。
3.视听法:观看相关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和风格。
4.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民歌的认识和感受,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小黄鹂鸟》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
3.准备教学道具,如小黄鹂鸟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小黄鹂鸟》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黄鹂鸟的形象,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小黄鹂鸟》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对于较难掌握的部分,可以让学生多练习,直至熟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歌曲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动作。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民歌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了解民歌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教学计划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习惯和感知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音乐表演:通过合唱、舞蹈等形式,让学生参与音乐表演,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音乐知识: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符、节拍、调式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乐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节:音乐欣赏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1. 音乐欣赏活动:选择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引导学生观察乐曲的特点、表现力和感染力。
2. 音乐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评价,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情绪。
第二节:音乐表演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活动:1. 合唱表演:学习一首简单的合唱曲,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排练,最后进行合唱表演。
2. 舞蹈表演:学习一支简单的舞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最后进行舞蹈表演。
第三节:音乐知识教学目标: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建立良好的音乐基础。
教学活动:1. 音符与节拍:学习音符的名字和长度,学习节拍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节拍形式。
2. 调式:通过听觉训练,让学生分辨不同的调式,并学习如何唱准各种调式的音程。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听、说、唱、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参与音乐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需要,进行个别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估方法1. 日常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提高情况。
2.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和测试来检查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人音版三年级(下)第6册教案(表格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6(人音版)第一课《春天》(三课时)第二课《可爱的动物》(二课时)第三课《童趣》(三课时)第四课《音乐会》(三课时)第五课《牧童之歌》(三课时)第六课《爱祖国》(三课时)第七课《老师的歌》(三课时)第八课《爱和平》(三课时)第九课《家乡美》(三课时)第一课《春天》(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表演《嘀哩嘀哩》,聆听《春到沂河》,感受歌、乐曲所表现的春天的美,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听辨《春到沂河》中柳琴的音色特点及各段落的不同速度,并能随音乐即兴用动作表现乐曲速度的变化。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美,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模仿并表现十六分音符。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充分感受春的意境,尝试用色块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所描绘的情景。
2、聆听、表演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并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伴奏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美的赞颂。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
教学难点:模仿表现节奏型╳╳ 0╳ | ╳ 0 |课前准备:音响设备、课本、彩笔、钢琴、打击乐器等。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聆听、表演本课的四首音乐作品及其它展现“春”的歌曲,再次感受春的意境、春的美丽。
2、展开想象、联想,与同伴合作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教学重、难点: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学唱《顽皮的杜鹃》,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并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低音“5 6 7...”,掌握“5 .—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听辨“5.、7.”的音高。
教学重点:1、学生能感受、想象、表演、塑造小杜鹃的音乐形象。
2、掌握“5 .— 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教学难点:用模唱、表演来表现小杜鹃的动态形象。
教师教案设计指南——小学音乐三年级第六册
教师教案设计指南——小学音乐三年级第六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在逐渐转变。
而教师的任务也愈发繁重,教案不仅要达到标准,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心得与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学音乐三年级第六册的教案设计指南。
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设计教案时,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音乐、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学习第六册的音乐,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演奏器材和流传情况、音乐元素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奏能力。
二、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认真安排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三年级第六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中国民族乐团、笛子演奏、快板戏演唱、打击乐器敲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熟悉的乐器、情形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有关。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需要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采用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等多种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制作乐器、演奏中国民族乐团的曲目、唱响快板戏曲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体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价。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小组评价、表演评价、个人口头评价等各种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松紧得当的调整。
并且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让他们有所感受和体验,提高对学习以及对自己的认识。
五、课堂设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课堂设计。
包括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组合、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堂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愉悦、轻松地接受新的知识。
小学音乐三年级第六册的教学要求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点。
更应该是在保证知识点掌握的前提下,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演奏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册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童趣第一课时课题:欢乐宝贝教学目标:一、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
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把握歌曲的旋律、节拍。
二、为歌曲创编律动。
教学进程:一、律动师生活动:随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一、范唱(师范唱)。
二、接龙游戏(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学生随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4、指导纠正。
重点指导:说的部份切忌高声喊叫;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楚,突出欢乐宝贝的得意心情;第16末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五、巩固新授。
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轻巧、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一边唱《欢乐宝贝》,一边即兴演出。
第二课时课题:《对鲜花》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二、在音乐学习进程中丰硕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依照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教学进程:一、导入请同窗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伙儿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体会丰硕,引入《对鲜花》。
二、教唱歌曲一、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二、随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置。
(重点指导:“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必然要难倒对方的心情;“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终止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快乐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一、创编歌词:依照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二、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第三课时课题:《在钟表店里》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管弦乐曲,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和对音乐丰硕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教学进程:一、为乐曲命名一路欣赏一首管弦乐曲,听完后请同窗们依照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给乐曲起个名字(欣赏第一乐段),依照学生回答,出示课题。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小黄鹂鸟》教案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小黄鹂鸟》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黄鹂鸟》是一首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它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只小黄鹂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的情景。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鸟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乐理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小动物的喜爱将有助于他们对这首歌曲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小黄鹂鸟》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小黄鹂鸟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运用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含义。
3.运用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采用比赛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教案。
2.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
3.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小黄鹂鸟的形象。
4.准备黑板,书写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小黄鹂鸟》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展示小黄鹂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小黄鹂鸟的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注意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演唱,确保他们对歌曲的熟练掌握。
3.操练(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演唱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三年级6册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三年级音乐教材》第6册的音乐知识,包括音乐理论、歌曲欣赏和演奏技巧等方面。
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合作完成音乐演奏活动。
二、教学内容:1.音乐理论知识:音符和节奏的复习及进一步学习。
2.歌曲欣赏:学习欣赏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在内的各类音乐作品。
3.演奏技巧:继续学习演奏简单的乐器,如口琴、手风琴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音符和节奏复习(30分钟)1.复习音符的名称和符号,并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音符辨认练习。
2.复习不同节奏的表示方式,包括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3.分组进行小练习,要求学生用乐器模拟不同节奏的声响,把握好节奏的准确性。
第二课:古典音乐欣赏(40分钟)1.播放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并引导学生欣赏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表达。
2.分类讨论不同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第三课:民族音乐欣赏(40分钟)1.播放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等,并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情感。
2.分组进行小讨论,分享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美妙之处。
第四课:口琴演奏(40分钟)1.复习口琴的基本音阶和演奏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练习。
2.分组进行口琴合奏,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演奏一首简单的口琴合奏曲目。
第五课:手风琴演奏(40分钟)1.复习手风琴键盘的布局和音阶的演奏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练习。
2.带领学生进行手风琴合奏,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演奏一首简单的手风琴合奏曲目。
第六课:流行音乐欣赏(40分钟)1. 播放流行音乐作品,如Taylor Swift的《Love Story》等,并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时尚和活力。
2.分组进行小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歌曲和歌手。
第七课:音乐会表演(60分钟)1.学生准备一段音乐演奏,包括口琴和手风琴的合奏以及个人的独奏。
2.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全册)【DOC范文整理】
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全册)走进音乐世界第六册课春天来了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春天来了》二.歌曲《春天在哪里》三.欣赏乐曲《春》和《百鸟朝凤》教学目标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
《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
歌曲为aba 三个单乐句组成。
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电脑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春天来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学唱歌曲。
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九课 家乡美教案
第九课家乡美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他们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
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现非常好。
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
因此,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理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是当前首要任务。
二、课程标准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表演《全都认识我》和聆听《乡下的阳乐》,在兴趣中体验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歌曲体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1.一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暑假里如何放松呢?去旅游、去农村到大自然里去亲近亲2感受一下他们在暑假里多么快乐多么潇洒,他们在讲述些什么?3.板书歌谱(至少歌词)讨论问题:(1)“乡下的阳光好”好在哪里?(2)它的演唱形式你能说说吗?45.这首歌曲非常朴素而口语化,有些歌词可以细细品味。
如“脸上的夏天难擦掉”、“乡下的阳光多透明”……我们再聆听一遍。
如果你喜欢唱,下课后可以向我要歌谱去抄一下,自己学唱。
6.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
好像你家7.聆听范唱(最好是教师自己范唱)8(1)(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
全曲分成四大句:第1—5小节;第6—10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3)分组接唱曲调。
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
表扬唱得好的小组。
(4)9(1)填上歌词(注意三拍子的强拍要唱好)(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3)101112.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三年级音乐教材第八、九课:教案与旋律编排
三年级音乐教材第八、九课:教案与旋律编排: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要求音乐本身有旋律和节奏之外,同时还要有动人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教育部所发布的三年级音乐教材,结合严谨的教学流程、生动的教学案例、丰富的曲目选择,着重强调乐理知识和音乐欣赏,旨在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感受能力的扩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本文将对第八、九课时的教学方案和旋律编排做出深入的分析。
一、第八课的教学案例第八课的教学主要针对的是“说唱”技能的培养和歌曲演唱力度的加强,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心态健康快乐。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们将教育学生掌握说唱技巧,积极参与班级和校级音乐活动等。
在教材内容方面,我们已经从第七课学习了“蜗牛和黄鹂鸟”,这次我们将学习一首名为“听妈妈的话”的歌曲。
我们通过歌曲的词语及旋律表达,教育学生听从父母的话,踏实做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并通过说唱技巧将歌曲演唱得更加动感。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大班互动式教学:老师通过轻松自然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活跃起来。
2、小组同台演唱: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合作,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动力与成就感。
3、学生导学:学生自主发展节目、导演,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第九课的教学案例第九课的教学主要针对的是乐器的运用和音乐感情的表达,同时鼓励学生探索音乐的多样性和发现自己音乐天赋。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们将教育学生掌握乐器演奏技巧,提高音乐感情表达及初步认知不同音乐曲风等。
在教材内容方面,我们将学习一首名为“小蜜蜂”的歌曲。
通过歌曲的演唱,并结合乐器演奏,教育学生表达快乐、活泼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自信心。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教学:老师将亲自演奏乐器,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小组演奏合作: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协作,小组演奏,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北京版音乐三年级第六册教案
第一课北京,你好教学目的:一、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通过试唱,能够分辨出两段旋律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三、运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能够分辨出不同的节奏型。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新学期要求。
复习上学期歌曲表演。
检查假期作业。
教学目标:新学期要求。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
复习上学期歌曲表演,能够欢快、深情的演唱,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检查假期作业。
展示自己自学的歌曲,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展示学生的表演及歌唱能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检查假期作业。
展示自己自学的歌曲,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展示学生的表演及歌唱能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一)教师导入谈话:我们的首都是北京,我们学习一首歌唱北京的歌曲,引出课题。
(二)新授1、录音范唱2、随琴学唱歌曲旋律,师指导演唱方法及技巧。
3、学生分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分组练习5、完整试唱旋律6、教师指导,进行歌曲处理。
7、完整试唱歌曲。
能够随着集体基本演唱出歌曲(困)课后反思:学习这首歌曲,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处理好歌曲的演唱,学习新歌<<巴塘连北京>>。
2、基本能够唱好歌中复杂的节奏型。
教学重、难点:掌握不同节奏型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哪条铁路?―――青藏铁路介绍青藏铁路通车:青藏铁路是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它穿越青藏高原,最高海拨五千多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
它的建成通车对推进青海、西藏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师:为了歌颂对青藏铁路做出贡献的建设者,有位作曲家专门写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天路》。
(多媒体播放歌曲《天路》flash)师:听了这首抒情悠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去歌曲中唱的“人间天堂”游览一下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沿着青藏铁路走进美丽神奇的西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家乡美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他们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
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
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
欢上音乐课,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现非常好。
模仿能力比较强,但
是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
因此,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
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理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
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是当前首要任务。
二、课程标准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
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表演《全都认识我》和聆听《乡下的阳乐》,在兴趣中体验
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
乡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歌曲体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1.一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暑假里如何放松呢?去旅游、去农村到大自然里去亲近亲近,为此介绍一首《乡下的阳光》,先从音
乐中去感受一下。
2.欣赏歌曲《乡下的阳光》。
感受一下他们在暑假里多么快乐多么潇洒,他们在讲述些什么? 3.板书歌谱(至少歌词),让学生看着谱再听一遍。
讨论问题:
(1)“乡下的阳光好”好在哪里?
(2)它的演唱形式你能说说吗?
4.如果你认为好听,可以跟着录音轻轻哼唱。
5.这首歌曲非常朴素而口语化,有些歌词可以细细品味。
如“脸上
的夏天难擦掉”、“乡下的阳光多透明”……
我们再聆听一遍。
如果你喜欢唱,下课后可以向我要歌谱去抄一下,
自己学唱。
6.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
水全都认识我。
好像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
7.聆听范唱(最好是教师自己范唱)。
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
8.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一次曲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
全曲分成四大句:第1—5小节;第6—10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小节。
其中第二句最难。
以学生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
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学生组。
(3)分组接唱曲调。
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
小节的强拍,标●。
表扬唱得好的小组。
(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9.学唱歌曲:
(1)填上歌词(注意三拍子的强拍要唱好)。
(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3)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
10.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1.完整地表演歌曲。
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12.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13.课堂检测
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14、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黄土高坡”、“洞庭鱼米”,感受歌曲的爱家爱乡爱祖国之情。
2.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让我们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
3.认识高音。
用已掌握的从低音到高音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
值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8小节自己的歌。
教学重难点:
感受表现歌曲情境
教学过程:
1.歌颂赞美自己家乡的歌成千上万,尤其是用当地民歌素材创作的
歌曲,听来更为动人心弦,现在介绍一南一北的二首歌曲。
2.欣赏《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不告诉歌名)。
问题:这两首歌反映的地区、地域在哪里?为什么?
3.讨论:两首歌的地域、地区。
从歌唱的内容上,从音乐风格上去
展开讨论。
(1)西北—粗犷、豪放。
(2)中南—细腻、抒情。
)
4.分别欣赏。
可以根据学生的喜爱程度,适当多放几遍。
(1)《黄土高坡》。
(2)《洞庭鱼米乡》。
设问:
给你什么感受?
歌唱的是什么主题?
是哪一声部的独唱?
你能模仿其中几句吗?唱一唱。
5.寻找课本上的图形谱,哼唱第一句曲调。
(1)《乡下的阳光》。
(2)《黄土高坡》。
(3)《洞庭鱼米乡》。
6.音乐知识:认识高音“”
⑴.音符的书写在简谱中我们已学过哪几个音?
⑵.高音的音符“do”的手势表示方法,同样,高音的“re 、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
它的手势也是“re、m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⑶.结合歌曲曲调《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认识高音。
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有说不尽的眷恋之情,因为这里有养育自己的土
地。
7.听范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最好教师能示范)。
设问:
(1)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9.学唱第一乐段。
(由于歌曲的节奏旋法较难,拟用听唱法。
)
(1)朗读歌词。
设问:可分为几句?(四句)
(2)分句跟唱(2小节一句),严格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3)先歌词后曲调。
先跟唱后听唱。
(4)分句巩固,分组反馈,个别指导,及时纠正,才能教唱好抒情婉
转的歌曲。
10.学唱第二乐段:
(1)听唱曲调,分句学唱。
(2)填入歌词。
11.完整地唱好全歌。
12.分组讨论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对唱、分组唱、分男女声部唱……13.课堂检测
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14、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单元四首歌曲,进一步加深感受和表现歌曲主题情境。
2.通过有关创作活动,训练提高音乐创编能力。
3.在唱唱、听听、演演、做做等综合艺术活动中,进一步培养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自己创编简短乐曲。
教学过程:
一、创作活动
1.这是本学期最后一次创作活动,创作的幅度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要作划一的规定,可以4小节也可以是6小节、8小节。
2.学生们相互可多交流,创作的曲调可以唱,也可以奏,相互试唱
试奏、修改。
教师积极巡视指导,发现优秀的创作,如有学生能词曲一并创作,更要加以表扬鼓励。
3.书面展示与演唱展示相结合。
推荐与自荐相结合把学生的创作在
教室周围张贴,大家参观展示。
推荐好的创作进行表演,鼓励自荐演唱。
重在参与,增强自信心。
二、综合艺术活动: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
1.给学生作为开放式教学内容。
让学生通过家长、亲友、图书馆、
网上等寻找与自己家乡有关的资料。
2.各人按自己的特长赞美自己的家乡。
能唱则唱、能演就演、能画
就拿起笔、能说敞开地说,一个主题:赞美自己的家乡。
3.推选一位节日主持人,推选一位节目策划人,在教师指导下先了解各人准备情况,然后安排顺序,唱、演、讲、画穿插进行,有声有色有讲有演,开个热热闹闹的班级联欢会。
三、课堂检测
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