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李灿元中教一级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语文读写能力获取的重要途径是广泛的课外阅读。广泛阅读,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和鉴赏水平。而对课外阅读的忽视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无趣和语文知识的贫乏,从而成为“井底之蛙”。中学生阅读,要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善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健全中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实现对人类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正等的认同和维护。同时,教师要有高远的眼光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斯迪芬•德•克拉森在《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曾提出,“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这与古人所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谋而合。人生活在世上,只有不断地了解世界,才能不断地去适应这世界,进而去改造世界,从而能更好地生存、发展。读书,使人通过一扇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看见外面世界的精彩。人是在不断地读书学习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要让学生“会阅读”仅仅靠课本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去实践。
研究表明,人在18岁之前,阅读对人的影响很大。18岁以后,人格和价值观逐渐定型,阅读的影响逐渐减小。中学生这一时期的世界观还没有定型,心灵处于逐渐丰富的阶段。由于受到理解力的限制,辨别是非和善恶的能力较弱。从这两点来说,向中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必要和有益的。推荐书目应该选取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著作,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中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以此奠定在人生道路上知识和情感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看看本份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教学实践表明,语文读写能力的获取,其重要途径还是来自广泛的课外阅读。广泛阅读,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和鉴赏水平。笔者经过近一年的阅读课授课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以下探析。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面窄。不少中学生比较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对课外阅读分配的时间少,导致阅读面窄,知识面不广。笔者从任教班级了解的情况是:从学生课外阅读的类别看,小说类、杂志类占53%,作文选类占32%,其他占15%。而且,读名著的学生相对较少。在相当多的中学课外读物调查中可以看出,中学生课外阅读最喜欢的是科幻武侠小说、笑话幽默等休闲轻松类读物。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学生阅读面较窄。
2、阅读的方法不得当。有些学生乐意进行阅读,为了扩大视野,也为了增长知识,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得当。有的学生在阅读的问题上随意性太大,无目的、无计划。有时数天不看书,有时一看数小时,或者干脆一口气看到底,又或者不眠不休。有的学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有书就读,数量虽然很大,但无仔细咀嚼,看书多而收益浅。最为普遍的是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做读书笔记。须知,人脑的记忆是有周期性的,只有把知识进行归类,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精华内容或摘抄,或概括,或写心得,才能真正通过阅读,吸取书本精华。
3、不懂选择阅读的内容。书籍浩如烟海,读哪些书好呢?很多同学感到迷惘。据从图书室借书登记的情况统计,看小说的最多,看综合类的人次之,其余还有看影视杂志、娱乐画报、名人传记等,比较零散。当我问他们:“为什么看这些书报?”答案五花八门:“喜欢看”,
“遇到这些书就看它”,“随便借本来看”……对于自己为什么选这些内容进行阅读,却少有人去思考。
二、中学生缺少课外阅读,其主要原因
1、没时间,没精力。多数学生抱怨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整日忙于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无心、无力、无暇顾及课外阅读。
2、家长,老师的反对。家长老师最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阅读课外书籍被视为不务正业,或受到严厉批评或书籍被没收。甚至连阅读报刊、杂志的权利也被完全剥夺。
3、没兴趣。有的学生能忙里偷闲读点东西,但主要为放松消遣,愿意读点通俗读物,对于严肃读物或经典书籍觉得疏远、隔膜,读起来费劲,没兴趣。
4、不知如何读。有的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渴望读点好书,但面对书海感到茫然,不知选择什么书来读,怎样读,不少学生尝试过后觉得无成就感,于是又放弃了。
具体看来,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在许多地方,语文课竟成为学生反感和不受欢迎的课,被学生戏称为“主课中的副课”。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