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内科学第八篇 风湿性疾病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一、概述
➢ 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 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 ➢ 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 ➢ 我国RA的患病率在0.32%~0.36%之间
二、RA的临床表现
关节表现
➢ 晨僵:关节部位的僵硬和胶着感,>1小时者意义较大 ➢ 关节痛与压痛 ➢ 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和软组织水肿 ➢ 关节畸形:关节强直、半脱位、尺侧偏斜、天鹅颈、纽扣花样 ➢ 特殊关节:颈椎关节 、肩、髋关节 、颞颌关节
四、R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 ➢ 其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89% ➢ 但对于早期、不典型及非活动期RA易漏诊
2009年ACR和EULAR联合提出的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 ➢ 关节受累情况 ➢ 血清学指标 ➢ 滑膜炎持续时间 ➢ 急性时相反应物
五、RA的治疗
治疗原则 ➢ 早期、达标、个体化方案 ➢ 治疗的主要目标:达到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 ➢ 临床缓解的定义:没有明显的炎症活动症状和体征 ➢ 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五、RA的治疗
治疗药物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镇痛抗炎,是缓解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但控制病情方面作用有限 ➢ 传统DMARDs:可延缓和控制病情进展 、MTX(基石药物)、LEF、抗疟药、SASP ➢ 生物DMARDs:TNF-α拮抗剂、IL-1拮抗剂、IL-6拮抗剂、CD20单克隆抗体、CTLA-4抗体 ➢ 糖皮质激素:强大的抗炎作用,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和全身炎症,原则是小剂量、短疗程 ➢ 植物药:雷公藤总苷、白芍总苷、青藤碱等
谢谢观看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02
类风湿关节炎概述
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 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常导致 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
流行病学
RA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不同种族和地域间发 病率存在差异。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03
诊断方法与技术
临床表现和病史采集
01 关节表现
评估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02 全身症状
注意发热、疲乏、体重下降等非关节表现。
03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起始时间、加重或 缓解因素等。
实验室检查
01 一般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02 炎症指标
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升 高提示疾病活动。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尽管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 进展,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未来需要进 一步深入研究发病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 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提高早期诊断率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 后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加强早期诊断技术的 研究和推广,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 治疗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4
目录
• 引言 • 类风湿关节炎概述 • 诊断方法与技术 • 治疗原则与策略 • 特殊人群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水平
通过解读指南,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类风湿关节 炎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提高临床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及治疗
气血两虚证
• 独活寄生汤加减。常用药物如寄生、独活、防风、
秦艽、细辛、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党参、 茯苓、甘草、杜仲、牛膝、桂枝、黄芪、灵仙、 鸡血藤等
肝肾虚损证
• 偏阳虚证:用右归丸合阳和汤加减。常用药物如
熟地、山萸、山药、枸杞、杜仲、肉桂、附子、 菟丝子、当归、鹿角霜、白芥子、麻黄、炮姜、 黄芪、党参、寄生、独活、威灵仙、鸡血藤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及治疗
病因病机
• RA属中医“历节病”、“尪痹”的范畴,其
• 病程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 病因病机 •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正虚邪恋,感受风寒
湿邪,寒热错杂 ,痰瘀互结,阻滞经脉。
辨证分型
• 风寒湿型 • 风湿热型 • 分型论治 • 寒热错杂型 • 气血亏虚型 • 肝肾亏损型
合理的调摄和饮食
• 情绪要乐观,避免出现抑郁或焦虑,要有战胜疾 病的信心,才能提高依从性;
• 合理饮食,避免出现营养不Fra bibliotek。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早诊断早治疗(发病3月内,治疗效果和预后相对较好)。
• 根据患者的身体、经济状况制定一个安全、有效、经济的 治疗方案。
• 治疗方案要个体化,不能千篇一律把诊疗指南的用药都用 上。
• 越婢加术汤
• 多用于类风关急性发作期,表现为风湿热痹者。
• 防已黄芪汤
• 适用于气虚湿阻之RA。
• 麻黄细辛附子汤
• 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合越婢加术汤治疗类风关风 寒湿型。
• 独治寄生汤
• 治类风关日久,正虚邪实者
• 三痹汤
• 适用于RA肝肾气血不足夹风寒湿痹的治疗。
• 宣痹汤
• 适用于RA湿热痹型,湿热较重者,可与二妙 散同用。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年)。
吡喃羧酸类 依托度酸(etodolac)
非酸性类 萘丁美酮(nabumetone) 昔康类 吡罗昔康(piroxicam) 氯诺昔康(lornoxicam) 美洛昔康(meloxicam) 磺酰苯胺类 尼美舒利(mincaulide) 昔布类 塞来昔布(celecoxib) 依托考昔(etoricoxib) 50
3.2 病情的判断
判断RA活动性的指标包括疲劳的程度、晨 僵持续的时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数目和 程度以及炎性指标(如ESR、CRP)等。临床 上可采用DAS28等标准判断病情活动程度。 此外,RA患者就诊时应对影响其预后的因 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病程、躯体功 能障碍(如HAQ评分)、关节外表现、血清中 自身抗体和HLA—DRl/DR4是否阳性,以 及早期出现x线提示的骨破坏等。
4.2药物治疗
4.2.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 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 是临床最常用的RA治疗药物(表5o NSAIDs对缓解患者的关 节肿痛,改善伞身症状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症状、肝和肾功能损害以及可能增加的心血管不良 事件。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NSAIDs使 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重NSAIDs的种类、剂量和剂 型的个体化;②尽可能用最低有效量、短疗程;③一般先 选用一种NSAID。应用数日至I周无明显疗效时应加到足 量。如仍然无效则再换用另一种制剂,避免同时服用2种 或2种以上NSAIDs;④对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宜用选择 性COX一2抑制剂或其他NSAID加质子泵抑制剂;
⑤老年人可选用半衰期短或较小剂量的NSAID; ⑥心血管高危人群应谨慎选用NSAID,如需使用, 建议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萘普生;⑦肾功能不全 者应慎用NSAIDs;⑧注意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魄定 期监测。 NSAIDs的外用制剂(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辣椒碱膏、酮洛芬凝胶、吡罗昔康贴剂等)以及植 物药膏剂等对缓解关节肿痛有一定作用,不良反 应较少,应提倡在临床上使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治疗标签: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多关节(主要是小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残疾的疾病,发病最初两年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是决定疾病转归的最重要阶段。
1发病机制RA属中医痹症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邪乘虚侵入人体,流注经络,留于关节,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和,闭阻不通而出现疼痛、关节肿大、关节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故本病病机以正气虚弱为本,邪滞关节为标,其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热之邪闭阻经络,不通则痛。
如寒性凝滞,寒邪偏胜,则其痛多较剧而痛处不移,此为“痛痹”;若因素体阳盛或阴虚内热,感受风寒湿外邪,郁久化热,或脾湿内蕴,复感湿热外邪,热邪与人体气血而致使关节红肿疼痛、发热,此为“热痹”。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支原体、分枝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感染有关。
主要病变发生在滑膜,可累及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及全身组织,引起关节畸形、骨骼肌萎缩、功能活动障碍,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以导致残疾。
家系研究提示:本病有遗传倾向,HLA-DR分子第三多变区的特定氨基酸顺序,是易患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遗传因素,因人体HAL-DR分子中的决定性成分具有能识别启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抗原的能力。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大分子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E,是一种自身抗体,见于70%的患者血清中,其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
2临床表现四肢远端小关节出现晨僵、呈对称性、肿胀甚至畸形,晚期可影响大关节,病痛可累及腕部、肘部、肩部;踝部、膝部、髋部。
还常累及颈项部、背部、腰部及骶髂关节等。
一般参考世界公认的国际诊断标准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1)晨僵至少1 h,且持续时间≥6周;(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且持续时间≥6周;(3)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且持续时间≥6周;(4)对称性关节肿胀,且持续时间≥6周;(5)皮下结节;(6)X线改变(骨质疏松、间隙变窄、囊性变);(7)类风湿因子1∶32。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 病情活动度
• 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
达标治疗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RA活动性判断
• 疲劳程度 • 晨僵持续时间 • 关节疼痛和肿胀的数目和程度
• 炎性指标:ESR、CRP
• DAS28 • 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病程、躯体功能障碍(如HAQ 评分)、关节外表现、血清中自身抗体和HLADR1/DR4是否阳性,以及早期出现X线提示的骨破坏 等。
生物DMARDs治疗
1.TNF-a阻滞剂
– etanercept(益赛普、强克、安佰诺、恩利) – infliximab(类克) – adalimumab(修美乐)
2.IL-6单抗(雅美乐) 3.IL-1R拮抗剂 抗炎,防止骨质破坏,疗效确切 4.CTLA4-Ig融合蛋白 感染,昂贵 5.抗CD20单抗 6.JAK抑制剂(托法替布)
–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阴性,而血尿酸水平大多 增高。慢性患者可在关节周围和耳廓等部位 出现痛风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鉴别诊断
• 强直性脊柱炎
–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 以非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为主,骶髂关节及
脊柱受累明显。晚期脊柱呈竹节样改变,骶
髂关节间隙消失及骨性融合。 – 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 HLA-B27 90% 以上 阳性。
• 早期治疗 • 联合用药
• 方案个体化
• 功能锻炼 • 病人教育
治疗
• 一般治疗
–休息、关节制动及关节功能锻炼。
•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
非甾体消炎药
非甾体消炎药是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主要治疗药物之
一
非甾体消炎药的种类繁多, 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
吲哚美辛等
非甾体消炎药的作用机制 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 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从
而减轻炎症和疼痛
非甾体消炎药的副作用 包括胃肠道反应、心血 管风险、肝肾功能损害
所差异
药物副作用:部 分药物存在副作 用,可能会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时间长: 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康复治疗需要 长期坚持,患者 需要克服心理和 生理上的困难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rt Six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预防和管理
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和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和压力
04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的 手术治疗进展
06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的 预防和管理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可以及时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早期诊断可以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早期诊断可以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早期诊断的困难和挑战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症状多样,早期症 状不明显,容易与 其他疾病混淆
缺乏特异性的早期 诊断指标,导致诊 断困难
早期诊断需要综合 考虑临床表现、实 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对治疗效果和预后 有重要影响,因此 需要不断探索和改 进诊断方法
Part Three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摄 入过多的脂肪和糖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1. 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该疾病会造成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 诊断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根据是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等,通常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
实验室检查方面,常见的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nti-CCP)等的阳性率。
3. 初步治疗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初步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3.1 药物治疗3.1.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NSAIDs可以有效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但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程和改变关节结构的进展没有明显影响。
3.1.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控制关节炎的活动,但长期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仅适用于短期控制疾病活动或严重关节炎的患者。
3.1.3 疾病修饰性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DMARDs是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羟氯喹等。
DMARDs可以改善疾病活动、减轻关节炎症状,并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
3.2 非药物治疗3.2.1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通过运动、按摩、热敷等手段,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3.2.2 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也可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
目录 CONTENT
•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评估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与康复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科研进展与未
来展望
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 免疫性疾病,主要特点是关节炎 症和关节侵蚀,导致关节疼痛、 肿胀和僵硬。
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累及多个关 节,尤其是手、足等小关节,病 程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 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 作用。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感 染、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类与症状
疼痛管理
采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减 轻患者疼痛。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
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预防与早期干预
01
02
03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诱发因素,如吸烟、过 度劳累等。
早期筛查
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 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 状和体征。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患者通常 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且晨僵持续时间较长。此外,类风湿因子 和抗角蛋白抗体等实验室指标也可作为诊断依据。
诊断流程
医生通常会先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关节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若怀疑为类风 湿性关节炎,会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 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等,以及X线、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 不是十分明确,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RA有家族发病倾向; 感染因素: 内分泌因素:类风湿关节炎在女性发病率高于 男性,妊娠期病情减轻,而产后又加重,这提 示各种性激素对其病情有影响。 免疫学异常; 其他因素:如风寒、湿冷、疲劳、外伤、吸烟 及精神刺激等。
需要做哪些检查?
• 免疫复合物和补体
70%的RA患者中可检测出免疫复合物 活动期或急性期时血清补体升高 在合并Felfy综合征或血管炎时补体可降低
需要做哪些检查?
• 自身抗体
AKA (抗角质蛋白抗体) APF (抗核周因子) 抗Sa抗体 抗RA33/RA36
需要做哪些检查?
• 关节滑液检查 RA时关节滑液量可增多,其中白细胞数 量明显增多,达2000~75000 ×109%.以中性 细胞为主 • 类风湿结节及滑膜活检 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与RA的诊断
• 禁烟限酒。
锻炼建议
• 应以循序渐进和不过度疲劳为原则,避免剧烈竞技 运动,如长跑、跳、蹲、跪和踢等;步行是患者最 易接受的锻炼项目,但需根据能力和状态调整距离 和速度,太极拳也可以。
• 有条件的可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行理疗,如冷热疗、
磁疗、红外线疗、针灸疗法等
夏季生活小贴士
• 快退休的赵女士从事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工 作。一到夏天她就发愁,饭店里的中央空 调实在让她这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无法接 受,因为一着风受凉关节就开始肿痛。人 家短衫短裙穿着,她却西服长裤捂着。那 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何安度夏天呢?
来氟米特
作用机制:新型免疫抑制剂,有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每天10~20mg 毒副作用:胃肠道副反应;脱发;可逆性肝功能损害; 体重减轻等。 实验显示: ——来氟米特对难治性类风关有效且相对安全与甲氨喋 呤,环孢素A等改善病情药联用有协同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一、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它可以侵犯身体的多个关节,常见于手、腕、膝、足等部位,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到内脏器官。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1、关节疼痛与肿胀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早晨或长时间休息后更为明显,活动后可能会有所减轻。
疼痛和肿胀可能逐渐加重,影响关节的活动范围。
2、关节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关节会感到僵硬,活动不灵活,这种僵硬可能持续数小时。
3、关节畸形随着病情的进展,关节可能会出现畸形,如手指向尺侧偏斜、掌指关节半脱位等。
4、疲劳和发热患者可能经常感到疲劳,没有力气,有时还会出现低热。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1、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发展情况、家族病史等,并对关节进行仔细的检查,观察关节的外观、活动度、有无压痛等。
2、实验室检查(1)类风湿因子(RF):但并不是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都呈阳性,约有 30%的患者可能为阴性。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 抗体):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3)红细胞沉降率(ESR)和 C 反应蛋白(CRP):可以反映疾病的炎症程度。
3、影像学检查(1)X 线:可以观察关节的结构变化,如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破坏等。
(2)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早期地发现关节滑膜、软骨等的病变。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1、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但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这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核心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等。
这类药物能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关节破坏。
(3)糖皮质激素在疾病急性发作期或症状严重时使用,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带来较多副作用。
(4)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介素 6 拮抗剂等,对于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有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炎性滑膜炎。
以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的手脚小关节关节炎症为特征,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和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标准1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以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
早期诊断标准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一般症状为发热、乏力,患者可能饮食不良,严重者可能伴有贫血。
早期诊断标准3实验室免疫学检查显示类风湿因子阳性,其他参考文献包括抗核周因子(ADF)、抗环瓜氨酸肽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
早期诊断标准4RA诊断的强直标准,常见的手脚关节疼痛,以及对称性特征,足跟附近手指关节肿痛,腕关节肿痛,而且这种肿痛在休息后加重,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关节变得僵硬僵硬,活动一段时间后可以改善。
当患者出现严重滑膜炎时,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一般不会发红。
疼痛和肿胀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往往超过6周,这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炎不同。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类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
西医一般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缓效抗风湿药治疗轻中度类风湿,可起到抗炎镇痛作用,但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只能缓解一时的疼痛,副作用大。
病情严重时,西医大多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可以暂时缓解患者的疼痛,但具有高度依赖性,后期应持续增加剂量,尤其是激素非常容易出现恶性循环。
胡泽民原本是类风湿患者。
因为长期服用西药,x后因副作用巨大不得不停药,无奈之下,胡泽民开始寻求自己的治疗方法。
在长期寻找治疗方法的过程中,胡泽民认为只有中医才能找到战胜类风湿的方法。
经过刻苦的学习和实验,并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尝试毒品,胡泽民终于取得了成功。
胡自己研发的中医营养免疫疗法,不仅让自己康复,还通过在中国、美国、xx新加坡设立中医类风湿专科医院和分支机构,为全球近20万患者带来健康。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3.CT:CT检查可清晰显示RA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及其密度改变,以及骨端关节面小的侵 蚀性破坏和骨质破坏。对需要分辨关节间隙、 椎间盘、椎管及椎间孔的RA患者可选用CT 检查。
精品文档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能迅速改善关节肿 痛和全身症状。在重症RA伴有心、肺或神 经系统等受累的患者,可给予短效激素, 其剂量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针对的关节 病变,如需使用,通常为小剂量激素(泼尼 松≤7.5 mg/d)仅适用于少数RA患者。
精品文档
影像学检查1
1.X线检查:双手、腕关 节以及其他受累关节 的X线片对本病的诊 断有重要意义。早期 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 软组织肿胀及关节附 近骨质疏松;随病情 进展可出现关节面破 坏、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融合或脱位。根 据关节破坏程度可将 X线改变分为4期。
精品文档
X线表现
精品文档
影像学检查2
临床上对于RA患者应强调早期应DMARDs。病 情较重、有多关节受累、伴有关节外表现或 早期出现关节破坏等预后不良因素者应考虑 2种或2种以上 DMARDs的联合应用。主要联 合用药方法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 喹及柳氮磺胺吡啶中任意2种或3种联合,亦 可考虑环孢素A、青霉胺等与上述药物联合 使用。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情况选择 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法。
精品文档
流行病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在0.01%0.05%之间,患病率为0.18%-1.07%不等。其发病 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印第安人高于白种人,白 种人高于亚洲黄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其它检查:还可进行关节液检查、类风湿结节、滑膜活检及 关节镜检查。
五、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 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思路: • 1、临床表现及体征为主: • ---受累关节(腕、肘、颞颌等) • ---晨僵、皮下结节、全身表现 • 2、辅助检查为辅 • ---自身抗体阳性 • ---免疫球蛋白升高 • 3不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单关节、不对称 • 4、特殊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 ---缓解性对称性血清阴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 合症 • ---反复性风湿症
≥4项 ≥4项
美国风湿学会(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2009 年RA诊断标准
• • • • • • • • • • • • • • • • • 关节受累情况 得分 项目 得分 受累关节数 关节受累情况 2-10中大关节 1 1 中大关节 0 1-3小关节 2 2-10 中大关节 1 4-10小关节 3 1-3 小关节 2 >10个至少1个为小关节 5 4-10 小关节 3 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低滴度阳性 2 >10 至少1个为小关节 5 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高滴度阳性 3 血清学 得分(0-3分) > 6周 1 RF或抗CCP抗体均阴性 0 CRP或ESR增高 1 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低滴度阳性2 ≥6分可诊断RA 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高滴度阳性3 受累关节数:不包括DIP、第一腕掌和第一 滑膜炎持续时间 得分(0-1分) 跖趾关节; < 6周 0 关节大小定义:中大关节:肩肘胯膝踝关节 > 6周 1 小关节:腕关节MCP、PIP、第一指间和2-5跖趾关节 急性时相反应物 得分(0-1分) 滴度的定义:高滴度:高于正常3倍以上 CRP或ESR均正常 0 CRP或ESR增高 1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首发症状为手指关节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早期很难与类风湿 性关节炎相鉴别。常因RF阳性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但X线 检查多无关节侵蚀性改变与骨质改变。应检查抗核抗体、抗sm抗 体、抗ds-DNA抗体、补体等,进行综合分析,并要密切随诊。随 着病情进展,常可出现面部红斑、雷诺现象、蛋白尿等系统损害, 但皮下结节少见。
•
5、正确运用诊断标准
B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累及滑膜组织。其诊断主要是依靠特征性临床 表现。其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对早期类风湿 性关节炎及不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需结 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 • 影象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不能简单地把有关节痛及类风湿因子“阳性”与类 风湿性关节炎划等号。目前临床上多采用1987年美 国风湿病学的分类标准。
1987年ACR以及RA-6、RA-7、 RA-8标准
项目 • 1、晨僵≥1 小时(病程≥6 周) • 2、14个关节区中至少3个以上部位的关 • 节炎(病程≥6 周) • 3、手部关节的关节炎:腕、掌指或近端 • 指间关节至少1处关节肿胀(病程≥6 周) • 4、对称性关节炎(病程≥6 周) • 5、类风湿结节 • 6、类风湿因子(RF)阳性 • 7、关节放射学改变 • 8、抗CCP抗体阳性 • 满足条件 √ √ √ √ √ ≥4项 √ ≥3项 √ √ √ √ √ √ √ √ √ √ √ √ √ √ √ √ √ √ ACR √ RA-6 √ RA-7 √ RA-8 √
3. 类风湿结节:
• 大约有15-20%的患者有皮下结节(类风湿结节)。这些 患者RF常为阳性。临床上可将其分为深部结节和浅表结 节两种类型。浅表结节易发生于关节隆突部及经常受压 处。最初结节粘附在滑膜上,结节增大后则较为活动。 类风湿结节很少于RA起病时出现,多发生在RA晚期和有 严重的全身症状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控制,类风湿 结节可软化、缩小甚至消失。发生在内脏组织的类风湿 结节称为深部结节。尤其容易发生在胸膜、肺、心包膜 或心脏的实质组织。多数深部结节在尸检中发现。有类 风湿结节的患者,多指示病情活动,预后较差。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一、概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 为主要 特征,全身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结缔组织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病因未明, 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抗原介导,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病 • 1.遗传易感性:与HLA-DR4相关。 • 2.感染因素:细菌感染诱发的反应性关节炎有时酷似类风湿性关节 炎。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组织中检测到含有逆转录病毒GAG蛋白。 • 3.内分泌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妊娠期病 情减轻,而产后又加重,这提示各种性激素对其病情有影响。 • 4.免疫学异常。5.环境:生存环境条件。
四、临床检验与其它检查
• 1. 外周血象:多为轻中度贫血。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或 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正常或增高,可有血小板升高。 2. 血沉(ESR):在活动期可明显增快,缓解期可降至正常。 3. C反应蛋白(CRP):在关节炎症早期即可增高,与关节炎症 呈正相关。
•
4. 类风湿因子:约有70%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 RF阳性(滴度≥1∶32以上有意义),有皮下结节及 关节外表现时,常表现为RF阳性。RF是诊断类风湿 性关节炎的重要血清学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 准,且类风湿因子滴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并非 完全一致。 5. 抗核周因子(APF)和抗角蛋白抗体(AKA): AKA与APF在诊断RA中特异性较高,在类风湿性关节 炎早期甚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出现,可作为诊 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指标。
六、鉴别诊断 1. 骨关节炎(OA):
• 多发生于45岁以上中老年,65岁以上的人普遍 存在。好发于颈椎、腰椎及膝关节,亦可见手指 指间关节,但手指关节多呈骨性肿胀。多在劳累 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 性。关节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 呈象牙质变性、边缘性骨赘及囊性变,无侵蚀性 病变。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受累特点:
• a对称性:早期可为单侧,后期出现多关节损害,关节软骨骨质 破坏,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乃至残废。 • 小关节:近端指节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颞颌关节 • 持续性:≥6周,但因病程而异; • 晨僵:>1小时
b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外在表现:
• 1. 前驱症状:多数患者缓慢起病,逐渐加重。在关节症状出现以前可 有疲劳、乏力、低热、食欲减退、消瘦、手足麻木和刺痛、手足发冷等 全身前驱症状。 2. 血液学改变:贫血较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16~65%。一般为轻、 中度贫血。常见正细胞正色素性或低色素性贫血。其贫血程度与疾病活 动性、关节炎症程度相关联。贫血的原因为多因素。RA患者铁代谢异常, 网状内皮系统储存铁增加释放减弱,导致血清铁下降,而骨髓铁贮存是 正常或增多的,网织红细胞正常。另外患者饮食营养不佳,均可导致血 清铁及转铁蛋白浓度下降。大部分患者通过原发病治疗进步后,贫血可 自行改善,而单纯铁制剂治疗反应不佳。 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活动期患者,或与关节外表现有关。其发生 机制不详,但与血栓形成及骨髓恶性变无关。病情控制后血小板计数可 逐渐恢复正常。 白细胞水平多正常或轻度增高,少数重症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 升高。
4. 肺与胸膜病变:
• 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最多见为间质性肺纤维化。早 期可没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反复咳嗽、咯 痰、气短、喘憋。胸部X线早期表现为双侧肺底斑片肺泡 浸润,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肺部可出现网状或网状结 节状阴影,甚者可出现蜂窝肺,最终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肺心病。一旦合并感染,死亡率较高。类风湿结节发生 在肺脏时,通常称为Caplan综合症、类风湿尘肺。胸部X 线表现为以多发性结节状阴影为主,也可以单发结节, 多居在肺周围部。累及胸膜时,多无自觉症状,少数病 人有胸痛,X线表现为胸膜肥厚,或少量胸腔积液。
• ①晨僵至少持续 1 小时(≥6 周) • ② 有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肿胀或有积液。这些关 节包括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 关节、腕关节、肘关节、 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6 周); • ③ 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腕关节至少有 1 个关节肿 胀或有积液(≥6 周); • ④ 有②项所列举的关节中,同时出现对称性肿胀或积液的 关节(≥6 周); • ⑤ 皮下类风湿结节; • ⑥ 类风湿因子阳性(所用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不超 过 5%); • ⑦ 手和腕的后前位 X—线照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有明确的骨 质疏松。上述7 项中,符合 4 项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活动性指标:
• (1)3个以上关节触痛; • (2)3个以上关节肿胀; • (3)晨僵≥45分钟; • (4)关节压痛指数≥20; • (5)ESR≥20mm/h • (6)CRP≥20mg/L 上述6项中符合3 上述6项中符合3项以上为活动 期
C、 RA 临床缓解标准:
• 晨僵时间小于 15 分钟、无乏力、无关节痛(通过问病史得知)。 活动时无关节压痛或疼痛。 软组织或腱鞘无肿胀。 红细胞沉降 率(魏氏法):女性<30mm/h,男性<20mm/h。 注:上述 6 条标准 中有 5 条或 5 条以上,且至少连续 2 月 。
• 7. 心脏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心脏病变有症状者并不多见,但 超声波检查常发现心脏异常。常见心脏病变是心包炎、心肌炎、心 内膜炎,出现冠状动脉炎时可引起心绞痛,甚则心肌梗死。 8. 眼部病变:最多见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眼干燥征,如双 目干涩,欲哭无泪,还可出现巩膜外层炎、葡萄膜炎等。 9. 神经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神经系统损害可涉及到中枢神 经、周围神经、植物神经,甚则可出现感觉运动障碍,其主要病理 基础为小血管的血管炎症和坏死。
在诊断RA时需了解下列几点:
• (1)上述分类标准中的症状和体征必须持续6周以上。 (2)对称性、 多发性关节损害,有其特指的关节界定:近端指间、掌指、腕、 肘、膝和趾足关节。 (3)晨僵并非RA特有。(4)不能单凭类风湿 因子(RF)阳性来诊断和鉴别诊断RA。 (5)测定RF必须定量或半 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