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意思-赏析

合集下载

唐诗嫦娥全文注释及鉴赏

唐诗嫦娥全文注释及鉴赏

嫦娥唐代: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及注释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收起译文及注释︿创作背景诗作创作背景,永远离不开作者本人的政治生活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

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805年)开始,到唐宣宗时期(846年)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李商隐嫦娥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李商隐嫦娥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内容《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嫦娥古诗讲解全文意思

嫦娥古诗讲解全文意思

嫦娥古诗讲解全文意思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字词解析。

1. “云母屏风”- 云母是一种矿石,很薄而且透明,古人常用它来装饰屏风。

这个屏风就是室内用来隔断或者挡风的一种家具。

2. “烛影深”- 深,这里是说烛光映照下的影子很浓重。

因为蜡烛燃烧久了,蜡油堆积,烛光摇曳,影子就会变得又长又浓。

3. “长河渐落”- 长河在这里指银河。

渐落就是渐渐西沉,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所以夜晚看到的银河会慢慢移动位置,看起来就像在下落一样。

4. “晓星沉”- 晓就是早晨,星沉就是星星渐渐隐没。

早晨的时候,天越来越亮,星星就一颗一颗地看不见了。

5. “嫦娥应悔偷灵药”- 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不死灵药,然后飞到了月宫。

应悔就是应该后悔。

灵药就是那种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神奇药物。

6. “碧海青天”- 碧就是青绿色,碧海青天就是说嫦娥所在的月宫周围是一片青绿色的大海和深蓝色的天空,形容她所处的环境非常孤寂清冷。

7. “夜夜心”- 心在这里指心情。

夜夜就是每一个夜晚,就是说嫦娥每一个夜晚都怀着这样孤寂的心情。

二、诗句解析。

1.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这两句描绘了室内和室外的景象。

室内呢,云母屏风旁边,蜡烛的影子又浓又长,说明主人公在室内待了很久,蜡烛都快燃尽了。

室外呢,银河慢慢西沉,早晨的星星也一颗一颗地消失了。

这就营造出一种非常冷清、孤寂,而且时间在慢慢流逝的氛围。

就好像我们在一个很安静的夜晚,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看着外面的天空一点点变亮,那种感觉有点孤单又有点惆怅。

2.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这两句突然就把视角转到了嫦娥身上。

诗人在想啊,嫦娥在月宫里肯定应该后悔当初偷吃了灵药。

你想啊,她一个人在那碧海青天的月宫里,周围什么人都没有,每个夜晚都是那么孤单,只能守着自己的那片小天地。

这就像我们有时候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结果把自己弄到了一个很孤单无助的境地,然后就会后悔不迭。

小学古诗《嫦娥》注释及译文

小学古诗《嫦娥》注释及译文

小学古诗《嫦娥》注释及译文
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古诗《嫦娥》注释及翻译

古诗《嫦娥》注释及翻译

嫦娥
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李商隐《嫦娥》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嫦娥》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嫦娥》译文及赏析导语:,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写作,骈文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嫦娥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及注释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嫦娥》古诗的原文、意思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和赏析

《嫦娥》古诗的原文、意思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和赏析

《嫦娥》古诗的原文、意思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和赏析《嫦娥》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诗,以下精心整理了《嫦娥》古诗的原文、意思翻译、词语注释解释、作者简介和赏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词语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zhú)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渐落晓星沉: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xiǎo)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

原籍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

【创作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赏析】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云母屏风花烛映影深

云母屏风花烛映影深

云母屏风烛影深
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

2、原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译文: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3、赏析:此句描绘了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渲染了清冷的环境氛围,更能展现主人公孤清凄冷的情怀。

4、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

5、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1嫦娥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赏析:作者:佚名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嫦娥李商隐古诗的翻译 嫦娥古诗意思解释

嫦娥李商隐古诗的翻译 嫦娥古诗意思解释
40 年的党争之中,被双方排挤。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 权、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后期的统治危机,而李商隐 的卑微怯懦、患得患失的性格也让他的命运之舟飘摇欲沉。人到 中年,仕途无望,恩爱的妻子也病逝,使得原本性格柔弱的他, 变得更加消沉敏感。在万念俱灰、无处宣泄的处境中,诗歌成为 他的知己,他把自己一生的伤痛和哀思寄托其中,抑郁愤懑(m è n )地走完短短 45 年的人生旅程。他死后,朋友崔珏(j u é )哀悼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嫦娥》可以说是李商隐最孤独的绝唱,最幽冷的独白,诗 人以嫦娥自喻,心灰意冷。嫦娥因冲动尝尽寂寞,李商隐为功名 身心俱疲,二十八字的七言绝句,既写出自己身处乱世不想惹尘
埃的尴尬,又讽刺了当时唐王朝皇权旁落的可悲。而纷纭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李 商隐,究竟该如何释怀?个中滋味,唯有自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前两句绘景烘托。 夜深了,诗人从室内的云母屏风上看到烛影摇红,逐渐暗淡;无 法入睡的李商隐,透过窗户看到室外苍茫的天幕上只有寥寥数 星,璀璨的星河已经消失,黎明将至,连陪伴月亮的启明星也要 沉落了。诗人的视角从室内转向室外,一个“深”字,一个 “落”字,一个“沉”字,写尽李商隐内心的无助和伤感;一个 “渐”字,又得知这样的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已是大势所趋(q ū ),这种悲凉在情境中就更加意味深长。
生活在晚唐的李商隐,眼睁睁看着朝廷纷争、皇权削弱、国 破家亡,却只能以婉约朦胧、含蓄隐晦的诗词为调(t i á o ) 剂,寄居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中,无限悲歌无限愁。
嫦娥李商隐古诗的翻译 嫦娥古诗意思解释
嫦娥 唐 /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厚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很后悔当初偷吃灵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品读】 在上古神话中,嫦娥是三皇五帝(说法不一,通常以伏羲 氏、神农氏、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中帝喾(k ù )的女儿、后羿之妻,美若天仙,本称姮(h é n g )娥,西汉时为避讳(h u ì )汉文帝刘恒而改称嫦娥。

李商隐《嫦娥》译文及诗歌赏析

李商隐《嫦娥》译文及诗歌赏析

李商隐《嫦娥》译文及诗歌赏析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诗歌赏析一]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的消失,晨星隐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渐渐的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的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整夜不眠的人,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逼真的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着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李商隐嫦娥赏析

李商隐嫦娥赏析

李商隐《嫦娥》赏析1.嫦娥【作者】李商隐【朝代】唐译文对照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意思: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意思: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诗家总爱西崑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李商隐的许多诗措词婉而托意深,使后世读者煞费苦心却往往不得其解。

这首诗题名《嫦娥》,其实并不真正歌咏嫦娥,而是象他的许多无题诗一样,别有寓意。

至于寓意是什么,有多种说法。

纪昀说:“此悼亡之诗,非咏常娥。

”(《唐宋诗举要》引)据此,有人进一步指出此诗是悼亡诗人亡妻王氏的。

冯浩则推测此作“或为入道而不耐孤孑者致诮也。

”(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或认为是诗人“自比有才反致流落不遇。

”(同上) 如此纷纭的说法,又一次说明李商隐某些诗作主题的多元性。

据我们看来,冯浩的意见还是较为可取的。

嫦娥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传说她是后羿之妻,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之药,飞奔月宫,从此成为月宫仙子。

月宫果然是神秘美妙的;长生不老,也令凡人羡慕不已。

谁知广寒宫里孤独冷清、寂寞难耐。

嫦娥多象那些入道女子,日夜与黄卷青灯为伴,打发日复一日无聊的光阴。

所以我们相信冯浩的说法,此诗是讥诮入道者。

诗分两层意思。

前两句描绘深夜的环境,表现主人公彻底不眠的心情。

第一句写室内景物。

“云母屏风”是指云母石制成的屏风。

夜越来越深,摇曳的烛光也越来越黯淡,它在云母屏风上的影子也越来越暗。

第二句写室外景物。

“长河”指银河。

漫漫的长夜将要结束,银河渐渐消失了。

漫天的星辰也已沉落,拂晓将要来临。

“长河渐落”之“渐”字,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过程。

这二句通过室内室外环境的描绘与渲染,表现主人公由于孤独寂寞而无法入眠的痛苦。

暗淡的屏风,灯花厚积的烛光,渐渐消失的银河与星斗,伴随着主人公又度过了一夜。

李商隐《嫦娥》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李商隐《嫦娥》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嫦娥李商隐(唐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创作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赏析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意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意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意思“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嫦娥》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c/1376htm。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古诗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嫦娥》作者: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原文注释】: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鉴赏】: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赏析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

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

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

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

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

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

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

……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

……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

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

嫦娥唐商隐的古诗意思

嫦娥唐商隐的古诗意思

嫦娥唐商隐的古诗意思
《嫦娥》,唐,李商隐。

原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zhú)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xiǎo)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译文赏析嫦娥李商隐〔唐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及注释译文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赏析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李商隐《嫦娥》原文翻译诗词赏析识点整理

李商隐《嫦娥》原文翻译诗词赏析识点整理

李商隐《嫦娥》原文翻译诗词赏析识点整理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字词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诗词释义如下: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诗词赏析: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嫦娥》李商隐唐诗译文和鉴赏精选七篇

《嫦娥》李商隐唐诗译文和鉴赏精选七篇

《嫦娥》李商隐唐诗译文和鉴赏精选七篇篇1:《嫦娥》李商隐唐诗译文和鉴赏《嫦娥》李商隐唐诗译文和鉴赏【原文】常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好像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
意思|赏析
云母屏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作者:佚名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
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

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

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

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

因此,说这首
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

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

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

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