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关系研究
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关系研究高血压和心脏病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它们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深入研究高血压和心脏病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揭示其共同的发病机制。
本文将对高血压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定义及相关统计数据高血压又被称为“高原性心脑血管疾患”,是指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增加,超过正常值而引起器质性改变及功能障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者可诊断为高血压。
而心脏病则是指各种影响心脏结构或功能的综合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高血压和心脏病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13亿人患有高血压,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同时,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二、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共同影响因素高血压和心脏病之间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的重叠。
首先,血压偏高会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肌增厚,心脏负担增加,并且容易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相互关系1. 高血压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可以改变动脉壁结构和功能,增加动脉硬化程度,并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进而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2. 高血压和心脏病有相似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和心脏病在一些患者中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例如高龄、家族遗传、肥胖等。
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生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3. 高血压可导致心衰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其特征为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身体需要。
高血压是导致心衰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承受动脉压力增加所引起的负荷过重,最终可能导致心室肥大、心功能恶化、出现典型的心衰表现。
四、控制高血压对预防心脏病至关重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和管理心脏疾病的关键。
三高与心脑血管疾病
高危
中危
低危
国外对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显示:
1.医生的因素:部分医生高估了常规饮食干预对患者血脂的作用;部分医生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对血脂治疗的目标值,长期坚持治疗的意义不清楚。 2.患者的因素:部分患者忘记服用药物。部分患者认为自己的病情未严重到需要服药。更多的患者惧怕他汀带来肌痛、肌无力、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合并心脑血管病者, 可选用格列吡嗪、 或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
降压药分类
利尿剂--氢氯噻嗪,每片25mg 注意:严格掌握剂量 切忌超量服用(高糖、高脂、高尿酸) CCB--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 注意:每日早晨服一片
降压药分类
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注意:干咳、血肌酐、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 ARB--缬沙坦 注意:每日服用一至两次 B受体阻断剂--比索洛尔 注意: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体位性低血压
中危:(10年危险性5%-10%)
LDL-C<160 (4.14)
低危:(10年危险性<5%)
危险等级
JACC 2008;51(15):1512-1524 ACC/ADA共同指出:血脂控制力度还需加大
对有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和血脂异常的患者,推荐的治疗目标值:
其它主要CVD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以外),包括:吸烟、高血压、CAD早发的家族史
4S Group. Lancet. 1994;344:1383-1389.
*P<0.00001. †95% CI: -27 to -54. ‡P=0.003.
4S: LDL-C 的下降对冠脉事件和 总死亡的作用
-25
-35
8
-42 †
-30 ‡
-34
-45
推进“三高”共管,全面防控心血管病
推进“三高”共管,全面防控心血管病“三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三高”同时存在的情况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增多,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也随之增多。
2018年世界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联盟发布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强调了高血压病和血脂异常的“三高”问题需管理,并首次提出了“三高”管理模式,即血压、血糖、血脂同时控制。
“三高”管理模式也是我国今后慢性病综合防控的重要方向。
心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
高血压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压升高,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进展缓慢,不易被发现,因此容易被忽视。
但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肾动脉狭窄可以引起肾功能下降或尿毒症;长期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和扩大等心力衰竭表现;高血脂还会引起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诱发心梗、脑梗等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三个独立的疾病,但是也有相互关联的现象。
其中,高血压与高血糖作为一个整体协同作用,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高脂血症与高血压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还会损害血管内皮下面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
心血管疾病与血脂异常协同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比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当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加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甘油三酯浓度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时,就会发生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三高”共管规范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修订版
非致死性心梗
14741
1.82(1.64–2.03)
37(19–51)
卒中亚型
缺血性卒中
3799
2.27(1.95–2.65)
1(0–20)
出血性卒中
1183
1.56(1.19–2.05)
0(0–26)
未分类的卒中
4973
1.84(1.59–2.13)
33(12–48)
其他血管死亡
3826
1.73(1.51–1.98)
0(0–26)
高血压一旦合并糖尿病,即为心血管风险高危/很高危人群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019(001):1-44.
RF=危险因素;TOD=靶器官损害;CKD(mmHg)
健康中国行动
厚德 博爱 敬业 尚廉
“三高”患病率及危害
logo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患病人群基数庞大
糖尿病: 患病率持续上升,估计目前我国 大陆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达
高血压: 患病率持续上升,估计我国 ≥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啊
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
2/3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高
且亚洲人群血压升高对心血管风险的增加更明显
Chobanian AV et al. JAMA. 2003;289:2560-2572.心脑血管病治.2019,19(1) 1-44
血压每升高20/10mmHg,心血管死亡风险加倍
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心脑血管风险增加更明显
I-IGT,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FG,空腹血糖受损;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T2DM,2型糖尿病;CVD,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是什么
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是什么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影响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它们是全球范围内
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
主要的元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脏病和
中风的风险。
2. 高胆固醇: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
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狭窄,增加心梗和中风的
风险。
3. 吸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壁,促进斑块形成,同时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 肥胖: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它会增加心脏负担,促进动脉硬化。
6. 不健康的饮食: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饮食会增加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7.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体重增加、胆固醇水平上升和血压升高,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8.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9. 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
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0. 饮酒:过量饮酒会损害心脏和血管健康,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建议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管理压力、定期体检等。
同时,对
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应遵医嘱,合理用药,控制病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其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1.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容易损害心脏和血管,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高血脂:血液中高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阻碍血液正常流动,从而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患高血压和高血脂,加重了心脑血管病变的发展,因此糖尿病也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4.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狭窄和血栓形成,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缺乏新鲜蔬果和纤维素的摄入,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问题,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6. 缺乏体育锻炼: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肌肉弱化、代谢能力下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二、预防措施1. 积极控制血压:保持正常的体重、减少盐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措施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 合理膳食: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蔬菜水果、选择低盐低脂的食物,限制糖分的摄入,可以有效地降低血脂、血糖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规律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措施。
4. 适当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结语: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但通过了解其危险因素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体检中对发现慢性三高(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患者的干预性健康管理
体检中对发现慢性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的干预性健康管理摘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常聚集发病于一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这些代谢症状常被合称为代谢综合征。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高患者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1]。
本文主要对2006年7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健康的体检人群进行随机抽样,对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检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组成。
并对患者采用相应的干预性健康管理,以期达到预防和缓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患者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干预性健康管理代谢综合征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6年7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健康的体检人群2540例,其中男1280例,女1260例,年龄段在25~80岁;通过健康体检共发现三高患者420例,这些三高患者均连续两年以上在我院体检,按照年龄段将其分为25~35岁为青年组,36~59为中年组,60~80为老年组;每组患者中三高人群所占比例及其性别组成详见下表1 。
表1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检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组成(例)1.2 诊断标准[2]1.2.1 高血压判定标准:体检人群均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进行不同时段的3次血压测定,计算平均值。
在收缩压在18kPa(140mmHg)以上亦或是舒张压在12kPa(90mmHg)以上,诊断为高血压。
1.2.2 高血脂判定标准: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对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总胆固醇(TC)在5.70mmol/L以上或甘油三酯(TG)>1.69mmol/L以上亦或是二者同时高于标准时诊断为高血脂。
1.2.3 高血糖判定标准体检人群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在7.0mmol/L时或餐后2h血糖值在11.0mmol/L以上时诊断为高血糖。
2 对三高人群的干预性健康管理对于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为主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采用健康管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都知道“三高”,四高、五高、六高、七高都是啥?怎么办?
都知道“三⾼”,四⾼、五⾼、六⾼、七⾼都是啥?怎么办?⼤家都知道⾼⾎压、⾼⾎脂、⾼⾎糖被称为“三⾼”,这三⾼对⼼⾎管系统都有严重危害,很容易增加发⽣⼼梗、脑梗的风险,应该积极防治。
除此之外,还有⼈提出了第四⾼、第五⾼……等概念,除“三⾼”外,其他这些“⾼”有没有危害、是否需要治疗呢?第四⾼:体重⾼,也就是肥胖。
肥胖是百病之源,对于⼼脑⾎管疾病的影响⼀点也不亚于⾼⾎压、⾼⾎糖、⾼⾎脂,并且减轻体重后发⽣⼼脑⾎管疾病的风险会⼤⼤降低。
⾸先,肥胖本⾝就可以对⼼脑⾎管系统产⽣直接⽽显著的危害;其次,“肥胖是三⾼之母”,⾼⾎压、⾼⾎糖、⾼⾎脂的发⽣都与肥胖有密切关系。
控制肥胖、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压、⾎糖、⾎脂⽔平,对⼼⾎管系统产⽣有益的影响。
当然,⾼尿酸⾎症的发⽣也与肥胖关系密切,减轻体重也有助于降低尿酸⽔平。
第五⾼:⾼尿酸⾎症。
随着健康体检的⽇渐普及,越来越多的⼈被诊断为⾼尿酸⾎症,并且很多⼈为此应⽤降尿酸药物治疗。
没有痛风病史且⽆相关合并症的单纯性⾼尿酸⾎症患者需要应⽤药物治疗吗?基于现有证据,不应推荐⽆症状性⾼尿酸⾎症患者应⽤降尿酸药物。
虽然尿酸⽔平越⾼,发⽣痛风的风险也随之增⾼,但是⼤多数(90%以上)⾼尿酸⾎症患者并不会发⽣痛风。
更为重要的是,⽬前尚缺乏可靠证据证实应⽤降尿酸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发⽣痛风的风险,也⽆⾜够证据表明应⽤降尿酸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管风险。
⾼尿酸⾎症往往与其他代谢异常(⾎脂异常、糖代谢异常、肥胖、⾼⾎压等等)同时存在,积极有效的⽣活⽅式⼲预不仅能够降低尿酸⽔平,还能够对其他⼼⾎管危险因素产⽣有益的影响,应该作为降低尿酸⽔平的⾸要措施。
第六⾼:⾼同型半胱氨酸⾎症。
近年来很多医院的化验单中增加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验项⽬。
按照最新版中国⾼⾎压防治指南,该指标超过15ummol/L则被称作⾼同型半胱氨酸⾎症,并不是很多宣传册上说的超过10ummol/L就算增⾼。
有调查发现,⾼同型半胱氨酸⾎症与⼼脑⾎管病风险增⾼有关。
四大“终身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
四大“终身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一向被认为大病、“终身病”。
意思是不可治愈。
不过,不可治愈的结果是目前的常规治疗。
这里说的是生态医疗对这个四个病的认识与治疗,不是不可治愈的,而是同根、同源、同治、同愈的疾病。
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这四个病在病理上是相联系的。
它们在生理、病理上有同一性质,只是发生于身体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症状表现而已。
试看,糖尿病常合并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微血管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
常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并列。
为什么?它们是同根之木,同源之水。
既有同根同源,必有同治之法,与同愈之果。
四个同根同源之病,其中一个能愈,四个皆能愈。
一个不能愈,四个皆不能愈。
这是常识,是简单的逻辑。
生态医疗是如何认识这四个病的?简单的说:以中医的宏观理念,更正确地说是以生态理念认识现代医学的微观世界,也就是说以人体各器管组织的生理、病理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变化与相互嗣续的联系,更确切的说,是以生态理念看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与糖尿病的生理、病理的依赖与制约等关系,从而去认识它们在病理与治疗上的同一性质。
以糖尿病为例来看这四个病的同一性质。
1、四病同根同源糖尿病被认为是胰岛素缺乏或分泌不足,或合成障碍。
胰岛素的功能非常复杂,它控制着葡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分解、合成、转化、利用和贮存,调节着机体的能量供应,维持着营养物质的生态平衡。
因此,缺乏胰岛素便可引起广泛的代谢障碍疾病,因代谢障碍出现高脂肪血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系统疾病;蛋白合成减少引起免疫系统疾病。
以下分别说明胰岛素对葡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①胰岛素对葡萄糖的代谢胰岛素可以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储存,而且抑制糖原异生,因而使血中葡萄糖维持动态平衡。
血中葡萄糖只有靠胰岛素促进载体才能进入细胞而被利用,人体肌肉和脂肪组织占身体总重量的65%,胰岛素通过供应组织能量来调节血糖浓度。
最新:《“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最新:《〃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引言高血压、糖尿病(以高血糖为特征)和血脂异常[以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为主要表现]常统称为〃三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3项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人数已经高达数亿,且许多患者〃三高〃并存,导致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成倍增高。
为了遏制和逆转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必须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和管理。
而与3项危险因素分别单独管理相比,实行〃三高〃共管可显著减少重复管理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产生良好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三高〃共管,做好血压、血糖、血脂的规范化管理,具体计划是到2030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均提升至≥70%,治疗率和控制率持续提高,35岁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35%.为推动〃三高〃共管的落地与实施,建议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主导区域内医疗机构的〃三高〃共管上下级联动体系的构建,统筹各方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循序渐进将〃三高〃共管真正落到实处。
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注于〃三高〃共管的指南或共识。
为积极推广〃三高〃共管的理念,提升临床医生的〃三高〃共管技能,我国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管理和社区医疗等领域的专家,通过广泛复习文献,结合我国临床实践,撰写了关于〃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三高〃患病率及危害一、我国人群〃三高〃的患病与控制现状二、〃三高"并存的危害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而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D1C)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都是代谢相关性危险因素,有明显的聚集倾向,常常会成对或三联一起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形成'两高〃并存甚至〃三高〃并存。
中医治疗三高健康教育内容
中医对三高、心脑血管病预防、治疗经验三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居各种疾病之冠,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向年轻化发展。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高热量的食物过量摄入,各种激素的摄入,40岁以后代谢能力的下降,活动量的减少,环境的污染等都给三高、肥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病奠定了基础。
各种治疗心脑血管病、保健、减肥、降脂、降压、降粘、降糖的药物甚多,可用铺天盖地来形容。
但基本都是疗效单一,缺乏平衡阴阳的相生相克之性。
不是副作用多,就是疗效不可靠或治疗一种病,增添多种病。
三高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总称。
研究表明这三者临床疾病的聚集并非偶然。
1988年美国著名内分泌专家Reaven将高血糖中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高血脂中的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统称为“X综合征”,即现在医学界一般说的代谢综合征⑴、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⑵、高血脂: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
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血脂症密切相关。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
三高的形成原因、危害及膳食调理
三高的形成原因、危害及膳食调理1、高血压:经常有头痛,头晕,神疲乏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尿频等。
2、高血脂:多发于肥胖者,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胸闷气短,肢体麻木等症状。
3、高血粘:表现为耳鸣健忘,失眠多梦,便秘,气短乏力,胸闷心痛舌苔薄白等。
今天我们讲的主题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三高问题,也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三高是如何形成的,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应该如何预防及营养调配。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我国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达8.8%,18岁以上居民公有1.6亿,尤其分布在北方。
比1991年上升31%,增加7000多万人。
糖尿病患病率为2.6%。
成人超重率达22.8%,肥胖率达7.1%,儿童肥胖率达8.1%。
现在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第一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
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
而心血管疾病都跟三高、肥胖有很大关系。
世界卫生总干事说过:心血管疾病只要采取预防措施能减少一半的死亡。
营养学是预防医学,教我们正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让我们减少生病。
专家统计,心血管疾病只要预防花上1元钱,医疗费就可以省上100元。
下面我们来看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怎样形成的。
造成高血压、高血脂有下面几大因素:1、遗传因素;2、饮食习惯,饮食高盐、高钠,动物脂肪摄取过多,肥胖。
3、吸烟。
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
4、精神和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又缺少体力活动的朋友易发生高血压。
高血压、高血脂通常是并存,两者呈因果关系。
因此,人们称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一对“难兄难弟”。
我们来看看高血压、高血脂对我们身体造成的影响及后果。
轻者会有头痛,头晕,睡眠不好,健忘,也有的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出现。
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脂肪肝,肾动脉硬化。
重则导致脑出血,即中风。
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
出血部位一般在小脑,表现为偏瘫、讲话不清楚,甚至死亡。
还有可能造成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心血管疾病是指会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等。
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其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1.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长期的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壁,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 高血脂: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加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这些脂质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会形成血管斑块,阻碍血流,导致心脏供氧不足。
3. 吸烟: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也会使心脏负荷加重。
4. 运动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体重,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5. 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脂、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饮食习惯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有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
二、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础。
多摄入蔬果、全谷物、鱼类、瘦肉和豆类等健康食物,减少高盐、高脂、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2. 积极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此外,还可以适当进行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
3. 戒烟限酒:要坚决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同时,减少饮酒量,不超过每天男性20克纯酒精和女性10克纯酒精的摄入标准。
4.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超重或肥胖,应进行减重计划,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
5. 加强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对心血管健康有负面影响。
应学会应对压力,采取积极的情绪处理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6. 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压、血脂和血糖,及时发现并控制可能的健康问题。
李勇教授:以高血压为切入点,“三高共管”!
李勇教授:以高血压为切入点,“三高共管”!*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速来打卡OCC会议最新论点!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1)于2021年5月27-30日在上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大咖云集,共话心血管领域前沿与热点。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应如何管理?其规范如何?在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1)上,来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心内科的李勇教授就该问题进行精彩分享。
一、高血压是所有心血管疾病首要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经典七大危险因素中,高血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在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占25%,在导致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占73.2%,对所有心血管事件而言,则占55.5%。
图1 高血压对心血管发病的归因危险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及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开展了全球疾病负担系列研究,纳入非洲、美洲、欧洲、南亚、西太平洋(包括中国)、地中海东部等21个区域、100多个国家人群,结果表明高血压和高血脂分别是血管性疾病死亡的第一、第二位危险因素。
图2 全球疾病负担系列研究因而从高血压入手,强调血压达标的同时,对代谢异常的管理极为重要。
STENO-2研究显示多危险因素干预(包括血压控制、血脂管理、血糖管理)后,心血管死亡的预后显著改善。
图3 STENO-2研究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1、高血压高血压毫无疑问是患病基数最大的慢性病,而且在过去15年间,我国高血压患者数呈增长态势,我国目前估计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而其中仅不到一半(46.9%)的患者通过血压的测量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超过一般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压患者,其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较低,因此应强调患者及早测量血压、监测血压、采取降压治疗措施。
图4 高血压流病数据2、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高血压患病率(>40%),但控制率较低。
图5 中国血脂异常患病率变化3、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长。
图6 中国糖尿病现状我国超过一半高血压患者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且随着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高能量和高胆固醇食品、汽车、体力活动减少和吸烟)、超重/肥胖、空气污染等进展,高血压患者合并≥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增加。
三高病症该如何预防
定期组织健康讲座,邀请专家讲解三高病症的成因、症状、预防措施等,帮助公 众了解三高病症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政府层面的预防措施
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健康生活方式,限制高盐、高糖 、高脂肪食品的销售,限制吸烟和饮酒等有害行为。
增加公共设施
政府应增加公共设施,如公园、运动场等,提供方便的健身 和运动场所,鼓励公众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社区层面的支持与干预
建立健康档案
社区医疗机构应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和干预三高病症的高危人群。
组织健康活动
社区可以组织健康活动,如健身比赛、健康饮食推广等,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于正常值。
高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含 量过高。
04
05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肪含量 过高,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等。
三高病症的危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心血管疾 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
损害肾脏功能
影响பைடு நூலகம்活质量
三高病症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头痛、 头晕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控制体重
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内
01
根据个人身高和体重计算BMI,保持其在正常范围内。
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02
注意饮食和运动习惯,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降低脂肪肝和心血
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体检
03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03
三高病症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管理制度
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管理制度在防控重大传染病的过程中,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来,我国提出了“医防融合”管理制度,探索将医疗机构与疾病防控机构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和协同,以实现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
在这个制度下,三高共管和六病同防成为了关键词,体现了医疗卫生管理的新方向和发展趋势。
三高共管的含义是,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三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在医防融合管理制度下,医疗机构和防疫机构将共同关注和管理这三种高发病症,通过预防、治疗和监测,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三高共管的突出优势在于,通过医疗卫生机构和防疫机构的协同合作,可以实现患者的全程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
六病同防的含义是,在疾病防控的过程中,医疗机构和防疫机构将关注和管理六种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炎、结核、艾滋病、肝炎和水痘等。
这些传染病都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容易引发疫情和疫情传播。
通过六病同防的机制,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防疫机构将共同开展疫情监测、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提高疾病的防控水平和效果。
在医防融合管理制度下,三高共管和六病同防的方式不仅是对传统医疗卫生管理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更是对疾病预防、控制和管理的一种全新尝试。
通过医疗机构和防疫机构的整合合作,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早期干预,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和死亡率,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高共管和六病同防的实施需要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防疫机构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明确责任和任务,协调资源和力量,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医疗机构和防疫机构还需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建立互信互动的合作关系,在疾病预防、控制和管理方面形成合力和优势。
在应对重大传染病的挑战和威胁时,医防融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三高共管和六病同防的方式将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突破口,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和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市场分析
• 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是心 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高血脂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脂现状
市场分析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高血脂治疗
产品介绍
(一)生活方式改变 高血脂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无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植物油);碳水化合物摄人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 主;控制体重,维持健康体重(BMI 20.0—23.9 kg/m2);戒烟,限酒;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建议每 周5~7 d、每次30 min。 (二)降脂药物 1.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 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他汀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使血清LDL.C在他汀 治疗的基础上再下降18%左右。 3.贝特类药物:常用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微粒化非诺贝特和苯扎贝特。 4.高纯度鱼油制剂:高纯度鱼油主要成分为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用于治疗高TG血症。
➢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同时约半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 管疾病。
高血糖&心血件
TXA2:血栓素A2 激活血小板聚集
高血糖治疗
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治疗应该遵循“五驾马车”综合治疗的原则,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糖尿 病知识的学习、对血糖和病情的监测以及药物的治疗。同时高血糖的患者还经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 血黏度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高血压治疗
生活方产式品干介预绍
高血压治疗
常见降压药及使用基本原则
产品介绍
高血脂
产品介绍
• 高血脂一般指高脂血症,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一 般认为(空腹静脉血浆检查指标≥1项):
✓ 总胆固醇( TC) ≥6.2 mmol /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4.1mmol /L ✓ 甘油三酯( TG)≥ 2.3mmol /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0mmol /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总胆固醇、甘油
2. 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 3. 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
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高血压
产品介绍
4. 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 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高血压目前形势
产品介绍
患病率逐年增加
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 其中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相关,40%-50%的心力 衰竭源于高血压。
• 在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三大 巨头重构了世界格局,然而,他们都分别死于因高血压 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会导致哪些心血管危害?
1.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 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
目目 录录 心血管疾病与三高 三高相关知识 预防及管理
心血管疾病背景
严峻形势
• 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 •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 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
万,心力衰竭89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 高血压2.45亿。 • 2017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农村和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5.91%和43.56%。
病因及危险因素
目目 录录 心血管疾病与三高 三高相关知识 预防及管理
血压
高血压
如何判断你的血压是否高? 高血压的定义是:在没有吃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每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 ≥90mmHg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高血压
产品介绍
• 目前,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 40%以上,高血 压就是首位危险因素。
高血糖&糖尿病
产品介绍
➢ 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 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
➢ 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指由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此 阶段患者血糖值比血糖正常者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 2010 年全国横截面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至 50.1%,预测表明中国约有 4.93 亿糖尿病前期患者,患病人群十分庞大。
目目 录录 心血管疾病与三高 三高相关知识 预防及管理
预防及管理
要时刻牢记“防重于治”,有遗传背景的人更容易发生三高,不要等着发生了“三高”才不得已使用降压、 降脂、降糖药物治疗,更不能等着发生了心梗、脑梗才去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
预防及管理
一、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坚持低盐、低脂、低糖膳食;多摄入蔬菜,适量食用水果;适量摄入奶制品、蛋类、肉类 二、坚持运动,提高免疫 每天抽出30分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瑜伽,太极拳等。另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比如举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一般指心脑血管疾病
•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 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 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 或出血性疾病。
•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 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 高死亡率的特点。
哑铃、平板支撑、俯卧撑等;需要注意:运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三、规律作息,平和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也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尽量减少这些情绪对生活的影响 四、监测病情、规律服药 了解自己的病情,按照医嘱服药,同时按照既定的治疗方案监测血压、血糖、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