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大全推荐文章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热度:学校中考励志对联激励人心热度:初中考试励志对联贴在班级里面热度:中考励志对联集锦2017 热度:初三中考励志对联集锦热度:中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
你们知道哪些中考对联试题呢? 接下来就请跟随店铺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年中考对联试题吧。
中考对联试题精选【典型例题】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解析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
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
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
下联也应符合这些要求,可拟为“西游师徒从善如流相邀除魔应天道”。
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解析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
上联停顿为4/3。
“三尺讲台”为偏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示季节的词。
下联可对“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一、例题分析例如: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域下联:□□□□三山载福毓榕城A.人杰地灵B.四季如春C.人文鼎盛D.海西明珠按理说,这一题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对联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正确的答案C。
可是同学们的答题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40%的同学选了C,而另外60%的同学与这题的分数失之交臂。
这些情况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这种题目还是很好做的。
中考对联试题专项突破1.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
2.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
最新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对联【2017安徽】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 ,___________ 。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答案】B【2017天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2分)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___ 。
【答案】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里阳【2017六盘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
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2分)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__________(2)下面是我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2分)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 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上联:()下联:()(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2分)【答案】(1)(2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符即可。
(2)(2分)上联:B (1分)下联:A(1分)(3)(2分)填写正确(1分)书写规范工整(1分)。
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
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2017黔东南】“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3分)(1)古代对联的别称有_________ 、__________ 。
(2分)(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 。
(简要说出其中一种即可)(1分)【答案】(1)(2分)楹联、对子、春联、门联、联语等。
语文·2017安徽中考真题

72 ㊀㊀㊀㊀ 1 0 1 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 .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 5 0分( 其中卷面书写占 5分) , 考试时间为 1 5 0分钟。 2 . 试卷包括“ 试题卷” 和“ 答题卷” 两部分, “ 试题卷” 共 4页, “ 答题卷” 共 6页。请务必在 上答题, 在“ 试题卷” 上答题是无效的。 “ 答题卷” 獉獉獉 3 . 答题过程中, 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 . 考试结束后, 请将“ 试题卷” 和“ 答题卷” 一并交回。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㊀( 3 5分) 1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0分) ( 1 )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 6句, 不得多选) 獉獉獉獉獉 獉 獉獉獉獉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①关关雎鸠,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②阡陌交通,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左牵黄, 右擎苍。 ⑥㊀㊀㊀㊀㊀㊀㊀ ㊀㊀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 2 ) 默写陆游《 游山西村》 的前四句。 獉獉獉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 4 ) 题。( 9分) ㊀㊀千百年来, 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 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 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 宁谧而不沉寂。秦风汉韵, 唐诗宋 词, 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咏月, 让人看见的不是 j i ǎ o洁的月光, 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月亮那温馨怡人的 举头一望, 心灵自会变得 风致, 飘逸脱尘的气韵, 晶莹剔透的品质, 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 澄明。 ( 1 ) 给加点字注意,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 ㊀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 i ǎ o洁( ㊀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澄明( ㊀㊀) 獉 獉 2 )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㊀㊀㊀㊀㊀㊀” ,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㊀㊀㊀㊀㊀㊀” 。 ( ( 3 ) 文中“ 钟情” 的“ 钟” 意思是㊀㊀㊀㊀; “ 如练的月华” 中, “ 练” 的意思是㊀㊀㊀㊀。 4 ) 画线句子运用了㊀㊀㊀㊀和㊀㊀㊀㊀的修辞手法。 (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 完成( 1 ) ( 2 ) 题。( 4分) ( 1 ) 下列选项中, 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㊀㊀) 獉獉獉 A .《 西游记》 ㊀㊀吴承恩㊀㊀明代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 .《 安徒生童话》 ㊀安徒生㊀丹麦 C .《 朝花夕拾》 ㊀鲁㊀迅㊀中国现代 D .《 海底两万里》 ㊀凡尔纳㊀英国 2 ) “ 天上的风雨来了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 心中的风雨来了 / 我只躲到你 的怀里” 出自冰心的诗集《 ㊀㊀㊀㊀㊀㊀ 》 , ( 獉 诗中的“ 你” 指的是㊀㊀㊀㊀。 4 .某校开展“ 光影流年— — —电影主题周” 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请你参与解决。( 1 2分) ( 1 )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 电影文化” 主题讲座, 需推迟 2 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 请 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㊀㊀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 需推迟一会儿放学, 特此知。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①为表示尊重, 应将“ ㊀㊀㊀㊀” 改为“ ㊀㊀㊀㊀” 。 ②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 可修改为: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不得改变原意) ③画线句子有语病, ( 《 诗经·关雎》 ) ( 陶渊明《 桃花源记》 ) ( 李白《 行路难》 ) (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晏殊《 浣溪沙》 ) (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 ( 龚自珍《 己亥读下面的文字, 分别回答问题。 【 一】 ㊀( 1 9分) 冬眠的奥秘
初中中考对联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2017 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对联【2017 安徽】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答案】 B【2017 天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 2 分)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___。
【答案】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里阳【2017 六盘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
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 2 分)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 __________(2)下面是我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 2 分)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上联:()下联:()(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 2 分)【答案】(1)(2 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符即可。
(2)( 2 分)上联: B (1 分)下联: A(1 分)(3)(2 分)填写正确( 1 分)书写规范工整( 1 分)。
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
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2017 黔东南】“节日探源” 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
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
( 3 分)(1)古代的称有 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区分上下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要出其中一种即可)( 1 分)【答案】( 1)( 2 分)楹、子、春、、等。
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对联【2017安徽】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答案】B【2017天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2分)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___ 。
【答案】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里阳【2017六盘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
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2分)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__________(2)下面是我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2分)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上联:()下联:()(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2分)【答案】(1)(2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符即可。
(2)(2分)上联:B(1分)下联:A(1分)(3)(2分)填写正确(1分)书写规范工整(1分)。
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
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2017黔东南】“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3分)(1)古代对联的别称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初中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

初中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对联中,与“春风得意马蹄疾”对仗工整的是:A. 秋水共长天一色B. 秋月无边照九州C. 秋雨绵绵细无声D. 秋霜满地白如银答案:A2. 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下一句是:A. 同是天涯沦落人B. 相逢何必曾相识C. 人生何处不相逢D. 此情可待成追忆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月落乌啼霜满天下联:________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2. 请填写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桃红柳绿春意浓下联:________答案:燕舞莺歌夏情长三、简答题1. 请解释“对联”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答案:对联,又称对子、对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由上下两句话组成,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协调、意义相关。
在中国文化中,对联不仅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还常用于装饰和表达情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请简述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内涵。
答案:此对联出自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之手,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达了读书人应专心致志,将外界的干扰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则强调了读书人不仅要关注个人修养,还要关心国家和天下大事,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四、创作题1. 请以“春”为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答案:春风拂面桃花笑,细雨润物柳丝新。
2. 请以“秋”为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对联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对联一、【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23.“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3分)(1)古代对联的别称有、。
(2分)【答案】(1)(2分)楹联、对子、春联、门联、联语等。
(2)(1分)【解析】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考点定位】对联(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
(简要说出其中一种即可)(1分)【答案】①平仄方法区分:上联最后通牒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②张贴方法区分: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③含义方法区分:引导作用为上联,含义深刻为下联;④时间关系区分:旧时是上联,新时是下联;⑤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范围小者是上联,范围大者是下联。
【解析】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区分上下联:1,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2,张贴方法区分: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3,含义方法区分: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4,时间关系区分: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5,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
中考对联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整理).pdf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对联【2017安徽】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 ,___________ 。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答案】B【2017天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2分)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___ 。
【答案】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里阳【2017六盘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
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2分)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__________(2)下面是我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2分)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 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上联:()下联:()(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2分)【答案】(1)(2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符即可。
(2)(2分)上联:B (1分)下联:A(1分)(3)(2分)填写正确(1分)书写规范工整(1分)。
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
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2017黔东南】“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3分)(1)古代对联的别称有_________ 、__________ 。
(2分)(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 。
(简要说出其中一种即可)(1分)【答案】(1)(2分)楹联、对子、春联、门联、联语等。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请参加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活动一:抄录诗句)请选择下列诗词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________(2)(活动二:分类整理)“活动一”中选择的诗词名句,需归入你整理的一个专题。
请为这个专题拟定名称要求:名称为偏正短语;不超过5个字。
________(3)(活动三:拟写对联)教室的墙上要张贴一副勉励大家勤奋笃学的对联。
请你仿照上联对出下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上联:读经读史读遍天下奇书下联:________(4)(活动四:吟唱诗韵)“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今人为古诗的曲子;二是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
请举例说明其中一种唱诗途径。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0字以内。
________【答案】(1)[活动一]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2)[活动二] 示例一:秋之韵;示例二: 春天的律动,温润的春雨、浅嫩的小草(3)[活动三] 示例:修行修德修成世上俊才(4)[活动四] 示例: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曲调柔婉,暗合词境。
王菲的演唱更是让人难忘。
【解析】【分析】(1)注意用正楷字正确、公整、美观地书写。
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注意辨析字形,认清字的结构,不写连笔字,要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地写,谨慎用笔,不要漏写、多写、错写。
正确抄写喜欢的一句即可。
(2)如可结合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拟写为“浅嫩的小草”。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
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
可拟写为“秋天的韵律”。
(3)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其拟写要求有以下几点: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
2017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宁波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22个小题。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需运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需依据题号依次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5分)本题依据卷面书写状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6分)1.读下面这节诗,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宁波,宁波三江六塘河,是你的脉搏那时,多数的船jiǎng (1),拍打先民的海涂湖泊激荡历史的漩wō(2)东海的独木舟,在七千年前就集体歌颂它认得海上丝chóu (3)之路荡漾的轻放认得越人龙腾虎yuè(4),飞渡劈波古老的意志穿越死亡开诞生生不息的花朵(1)(2)(3)(4)1.(1)浆(2)涡(3)绸(4)跃【解析】本题考察依据拼音写汉字。
此题关键是平常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桨”不要写错成“浆”;“涡”和“绸”,分别与“水”和“丝”有关,所以是“氵”和“纟”旁。
“跃”本义为“跳”,所以是“足”旁。
2.古诗文名句默写。
(IO分)翻开书卷:一抹山色能引发遐想,“水是眼波横,(1)”;一江流水能激起感慨,“(2),不舍昼夜”;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香远益清,(3)”;一轮明月能寄予祝愿,“但愿人许久,(4)”。
诵读经典:品尝刘方平《月夜》中“(5) ,”的喜悦,领会杜甫《望岳》中“(6),”的豪气,感受古人“(7),”的友谊……曾经淡忘的情景,曾经模糊的面容,就能与你隔空邂逅。
2.(1)山是眉峰聚(2)逝者如斯夫(3)亭亭净植(4)千里共婵娟(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示例】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0分,每空1分。
中考 语文专题复习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请依据上联对出下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
【答案】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此题已给出备选词语,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写出下联即可。
如:“忆往昔”可以用“看今朝”与之相对;“革命前辈”可以用“时代先锋”与之相对;“开天辟地”用“继往开来”与之相对;“创伟业”用“谱新篇”与之相对。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2.某社区阅览室向居民征集有关读书的对联,给出的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答案】读好书如沐春风【解析】【分析】对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对,如“品美文”可对“读好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
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即可作答。
3.按要求完成下列对联题。
上联:春风拂面,赏乌海园林。
下联:________【答案】夏荷悦目,观池塘石岸【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根据这些要求,再根据上联的内容对出下联。
故答案为:夏荷悦目,观池塘石岸【点评】拟写对联要注意:上下联字数相等,内容一致,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平仄相谐,仄起平收。
4.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
新初中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请依据上联对出下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
【答案】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此题已给出备选词语,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写出下联即可。
如:“忆往昔”可以用“看今朝”与之相对;“革命前辈”可以用“时代先锋”与之相对;“开天辟地”用“继往开来”与之相对;“创伟业”用“谱新篇”与之相对。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2.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青春座右铭】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
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_______。
(2)【青春励志会】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立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
他已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讲“立志的青春”故事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活动三:________(3)【青春接力棒】百善孝为先。
一个“孝”字,上“老”下“子”,彰显着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请仿照画线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
孝亲敬长,就是耐心倾听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一直倾听溪流的歌唱;就是真诚回馈长辈的恩泽,________;就是全力实现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
(4)【青春同路人】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
我们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怎样与其同行青春路?请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017年中考对联题典例解析

2017年中考对联题典例解析作者:李传鹏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7年第30期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对联在咏物言志和写景抒情方面,以寥寥数语做到了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历年中考对联试题都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形式自由灵活,常考常新。
【试题解析】一、材料链接型例:(2017年北京卷)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
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
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链接材料】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论语·学而》)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③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⑤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注意审题,分别从上联和下联中选择一个方面,然后以链接材料中具体的语录为例来谈自己对这两方面的认识。
上联中提到了“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四个方面;下联中提到“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四个方面,我们可从中分别提取。
其次,材料一讲“忠信、择友”;材料二讲“礼”;材料三讲“孝”;材料四讲“为政”;材料五讲“礼”;材料六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17年语文中考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

中考语文对联题提升训练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品千古美文(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花静鸟谈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联:安塞腰鼓,誉满华夏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妙法禅寺、长城遗址、南海湿地。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______________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
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
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下联:名成______________4.徐特立九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
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
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017年全国中考对联典型试题解析

2017年全国中考对联典型试题解析
汐子
【期刊名称】《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对联在咏物言志亦或写景抒情方面,以寥寥数语做到了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历年中考对联试题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形式自由灵活,常考常新,走进对联试题,提高做题能力。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汐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79
【相关文献】
1.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及典型试题解析
2.2014年中考对联考查特色题解析
3.2011年中考成语考点典型试题举例解析与模拟练习
4.2003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英语中形容词、副词典型试题例析
5.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及典型试题解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对联
【2017安徽】
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答案】B
【2017天水】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2分)
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___。
【答案】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里阳
【2017六盘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
请用相关知
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2分)
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__________
(2)下面是我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2分)
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上联:()下联:()
(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2分)
【答案】
(1)(2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符即可。
(2)(2分)上联:B(1分)下联:A(1分)
(3)(2分)填写正确(1分)书写规范工整(1分)。
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
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2017黔东南】
“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搜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3分)
(1)古代对联的别称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_(简要说出其中一种即可)(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1分)
【答案】(1)(2分)楹联、对子、春联、门联、联语等。
(2)(1分)①平仄方法区分:上联最后通牒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②张贴方法区分: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③含义方法区分:引导作用为上联,含义深刻为下联;④时间关系区分:旧时是上联,新时是下联;⑤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范围小者是上联,范围大者是下联。
【2017咸宁】
泉都中学开展活动庆祝“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和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
为了营造宣传氛围,共庆这两件大事,需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标语,现已经拟出上联,请你帮忙对出下联。
上联:夺冠圆梦,女排精神扬四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申遗成功,中华文化传五洲(2分,符合主题,基本符合对联的要求即可)
【2017宜昌】
清朝文学家张潮曾在《幽梦影》中为我们留下了两副尚未完成的对联,请你从中任选一副写出对句。
(2分)
予尝偶得句,亦殊可喜,惜无佳对,遂未成诗。
其一为“枯叶带虫飞”,其一为“乡月大于城”,姑存之以俟异日。
选句:_____对句:___________。
明
此说【注】以上题材均节选择自清朝文学家张潮曾在《幽梦影》,特
【答案】示例:①落花伴蝶眠;鸣蝉携风歌⋯⋯②幽篁秀于林;秋叶红于霞⋯⋯
【2017湘西】
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2分)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
观
田,像横着推过去的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
上联是: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是:___。
【答案】
示例:梯田如叶,铺满大地一庄园
【2017吉林】
,令我们沉浸其中,回
灵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触动我们的心
味不已。
请从下面篇目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文章的理解和感
悟。
(每联不少于5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乡愁》《最后一课》
篇目:《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
【答案】宽对即可、(共2分.内容、形式各1分)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
下联:三味书屋习字画画读课文。
《背影》,青布棉袍留背影;朱橘父爱润心田。
【2017呼和浩特】
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1分)
传统的精华学习里经典继承之中
国学
【答案】
学习国学里的经典继承传统中之精华
【2017宁夏】
某学校开展“走近名著,学写对联”活动,学校为此征集对联,请根据所给上联,将下联补充完整。
(2分)
上联:读名著似逢甘露下联:赏美文如()春风
【答案】沐(坐、浴)
【2017莱芜】
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
示例:莫以恶小而为之千家万户尽显文明新风。
【2017宁波】
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两浙光风三月柳”选出下联()(2分)A.齐家立业即文章B.千秋功业一楼书
C.四面湖山依几席D.争与友人戏落红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