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广西桂林、百色、崇左一调)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 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

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租佃关系是指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的过程中地主与佃农之间的关系,租佃的普及也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其中土地租金太高,同时说明人口增长,对土地需求大,价格高,故选A项。

答案 A

2.(2018·云南昆明模拟)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反映当时()

A.运河沟通南北经济B.对外贸易发达

C.经济区域分工加强D.商业城市兴起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松江的棉纺织业所需的棉花来源及安徽芜湖的浆染所用原料的来源,并不是说明运河沟通南北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国内商品的流动,并未涉及对外贸易,故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松江地区所需的棉花主要来自北方,染料来自福建,说明当时我国各地已出现明显的区域分工,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这些城市为商业城市,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8·湖北荆州模拟)下图为清时期绘制的西洋铜版画《中国皇帝亲耕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清朝统治者()

A.“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

B.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理念

C.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

D.笼络汉族士子的文化政策

解析观察图可知,反映了中国皇帝亲耕,这项举措形式上表明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表达以农

为本的治国思想,故选C项。

答案 C

4.(2018·四川绵阳模拟)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据此可以推知()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解析据题干可知,历代技术的命运背后反映的是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故选C项;材料中技术的变化与周期性动乱无关,故A项错误;传统行业技术确实也被严格保密,但是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在于强调重农抑商,而是在于强调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7·湖南十校联考)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雇募织工以教民纺织”。乾隆八年,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这些做法()

A.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

B.体现出对传统手工业重视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题干反映了两层信息,第一层体现乾隆时期地方政府设立机局教民纺织;第二层体现乾隆时期允许民间开采除金银外的矿产。教民纺织与允许民间开采除金银外矿产,说明政府重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故选B项。

答案 B

6.(2017·四川黄金大联考)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这些记载可用于解释当时中国制造业()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实现流水作业

C.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D.瓷器质量提高

解析手工工场和生产中雇佣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

错误;材料“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不能用以解释中国制造业在生产中实现流水作业,故B项错误;据材料“20道工序”“22种制瓷业工种”可知,瓷器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分工,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故C项正确;瓷器生产过程中出现专业分工,不能用以解释瓷器质量提高,故D项错误。

答案 C

7.(2017·山西太原期中)中国古代的租佃制不断发展变化,从地租这一角度来看,就经历了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分成租向定额租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

A.佃农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严重

C.租佃关系日趋占据主导地位

D.劳动力商品化的进程加快

解析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分成租向定额租的转变”可以看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削弱,从而提高了佃农生产经营自主权,故选A 项。

答案 A

8.(2017·四川宜宾期中)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南京保留了六部,以代表中央并彰显南京的特殊地位,南京六部大多只是形式,这一举措有助于()

A.改变中央对江南地区的长期、有效管理

B.提高南京为中心的两江地区的经济地位

C.分割北京六部权力以加强君主专制

D.迅速改变江南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解析根据“彰显南京的特殊地位”得出提高南京为中心的两江地区的经济地位,故选B项;根据“南京六部大多只是形式”得出不会分割北京六部权力,故C项错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是因为这一举措迅速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 B

9.(2017·湖南怀化期中)《弇州山人四部稿》的《赠程君五十叙》卷说道“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现象是()

A.长途贩运的发展B.商人地位的提高

C.“商帮”的出现D.商业城镇的繁荣

解析据题干材料中“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可知新安这里大部分人在外边从事商业,所以是商帮出现,故选C项。

答案 C

10.(2018·湖南六校联考)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C.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

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解析据题干“以末致富,以本守之”这种局面造成地价高,商人没有能力进一步进行扩大生产,对新经济的发展是有影响的,故选C项。

答案 C

11.(2018·广西桂林模拟)下表为乾隆时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变化状况表。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B.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D.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解析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江浙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缩小,所以需要购买的粮食增多,故选C项。

答案 C

12.(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广东新语》所载诗曰:“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首诗说明()

A.明清“海禁”政策导致白银大量内流

B.闭关锁国政策下官营贸易的兴盛

C.官营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D.清初行商制度是官商结合的产物

解析据材料“洋船争出是官商”“银钱堆满十三行”可知清初行商制度是官商结合的产物,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