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低碳经济的理论溯源可推至(B A 、生态经济论)C 、循环经济论 )D 、管理学D 、绿色经济论B 、可持续发展论2、“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初起源于(A A 、生态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3、“可持续发展”概念明确定义于(D A 、《环境状况报告》C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B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 、《我们共同的未来》)1989 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4、“绿色经济”的概念在英国经济学家(A 书》首次提出 A 、皮尔斯B 、帕斯特C 、布伦特兰D 、格罗斯曼 )以上属于节能产品。
D. 四级5、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B A. 一级6、(D A 、美国7、(B A 、美国8、(A 范例 A 、巴西B 、日本C 、法国D 、美国 )B. 二级C. 三级)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 B 、俄罗斯C 、德国D 、英国)是《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地B 、日本C 、法国D 、英国)是推动生物燃料业发展的先锋,也是当前生物燃料业发展较为成功的9、欧盟对低碳技术的选择侧重点在(C A 、节能技术 藏技术B 、碳排放降低技术C 、清洁能源技术D 、碳回收与储10、 北欧各国得天独厚的林木和风能资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B A. 核能和风能 热能和风能 11、(D)是农业低碳化最简易、最有效的途径B 、有机农业C 、退耕还林D 、植树造林B. 生物质能和风能C. 太阳能和风能)的地区。
D.地A 、节水农业12、(B )是建立低碳化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B 、工业低碳化C 、农业低碳化)。
D 、服务低碳化A 、能源低碳化13、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B A.《节约能源法》 C.《循环经济促进法》B.《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14、在低碳城市发展中,(C )作为先期设计后期引导的“城市版图”,是极其 重要的一环。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及考试试卷答案
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单项选择题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B. 气候变化C. 全球合作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B. 5C. 6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B )阶段。
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英国1.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C )。
A. 美国B.日本C. 挪威D. 英国2. 发达国家中,( D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B.日本C. 挪威D. 英国3.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 )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B. “V”形C. 倒“U”形D. “U”形4.(D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B. 资源禀赋C. 消费模式D. 技术进步1.(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 老布什政府B. 克林顿政府C. 小布什政府D. 奥巴马政府2.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 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 美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3.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 印度B. 中国C. 巴西D. 南非4.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 D )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5.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 A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 进口B. 出口C. 进出口D. 生产1.( C )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练习题参考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练习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C. 全球合作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C)种气体。
A. 4B. 5 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B)阶段。
A. 两个C. 四个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D)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1.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C)。
A. 美国B.日本 D. 英国2. 发达国家中,(D)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B.日本C. 挪威3.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B. “V”形D. “U”形4.(D)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B. 资源禀赋C. 消费模式第三章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1.(D)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 老布什政府B. 克林顿政府C. 小布什政府2.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A. 美国B. 法国C. 德国3.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C)走在了世界前列。
A. 印度B. 中国D. 南非4.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D)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5.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A)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B. 出口C. 进出口D. 生产第四章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1.(C )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__习题及答案
A.进口 B.出口 C.进出口 D.生产35.与新能源相比,()能源的范畴更为广泛A.太阳能 B.地热能 C.绿色能源 D.核36.()目前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7%或全部发电量的17%是一项已具备竞争力的低排放并能提供大量电力的技术。
A.风能 B.核能 C.热能 D.水能二、37.()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A.植被 B.森林 C.草原 D.河床38.()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D.森林39.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三、40.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41.中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吨标准煤。
A.4.5亿吨 B.5.5亿吨 C.6.2亿吨 D.6.5亿吨42.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CDM项目上可以获得的收益接近50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国家()A.美国 B.日本 C.欧盟 D.发展中国家43.()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 B.克林顿政府 C.小布什政府 D.奥巴马政府44.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二、多选题45.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46.气候系统有()。
A.大气圈 B.冰雪圈 C.生物圈 D.水圈47.富营养化是由于()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A.氢 B.氧 C.氮 D.磷48.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49.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
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 )A、上海B、北京C、杭州D、成都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B、中国C、巴西D、南非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 C )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D、碳排放考核5、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 C )A、6.50%B、7.50%C、8.70%D、10% 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B、气候变化C、全球合作D、知识经济7、( B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B、科技进步C、绿色革命D、节能减排8、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B、2006C、2007D、20089、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0、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C )A、京都会议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D、坎昆会议11、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 C )的曲线关系。
A、倒“V”形B、“V”形C、倒“U”形D、“U”形12、(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C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14、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练习考试题 含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得概念就是(气候)。
2。
中国在召开得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得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得承诺。
3、“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4.(碳交易)就是指允许企业对政府规定得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得市场行为。
5、(生态文化)就就是生态意识与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得生态文明观与文明发展观。
6.日本独创得一种“鞭打慢牛"得促进企业节能得措施就是(“领跑者”制度)。
7。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
1.1)8.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得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硫)9、一般混合动力车得混合动力指得就是(油--电混合动力)。
10。
(环境监测技术)就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得成分与技术含量。
11。
(森林)就是巨大得碳储存库。
12、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得“第四次浪潮”指得就是(低碳革命)、13.低碳经济得发展方式就是(节能减排)。
14。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得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得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就是引导、推进企业与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得必要条件。
其中,合理得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15。
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得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
但就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就是破坏臭氧层得主要原因。
16。
被喻为“拯救人类得最后一次机会”得会议就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17。
“碳汇”则就是指自然界中碳得寄存体,(森林植被)就是地球上存在得巨大得碳汇。
18。
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得行业就是(造纸)。
19.我国现有不节能建筑得比例就是(95%)。
20。
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得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考试题--含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候)。
2.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3.“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4.(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政府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5.(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6.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领跑者”制度)。
7.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1.1)8.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硫)9.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
10.(环境监测技术)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技术含量。
11.(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2.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低碳革命)。
1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14.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
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15.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16.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17.“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8.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造纸)。
19.我国现有不节能建筑的比例是(95%)。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21.下列能源中,属于新型能源的是(原子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137页)一、判断题(每题1分)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错误2.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3.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4.碳交易既提供了绿色GDP、生态环境补偿的依据,又提供了进入可操作性的途径正确错误5.我国确定的2020年前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减少5%的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其他招标比较,具有更强烈的约束性正确错误6.我省是全国人均碳排放量最低的省份之一,全国碳盈余最多的省份正确错误7.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生活,将成为一个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正确错误8.不是靠压缩发展、停滞发展、降低生活质量来实现减排、低碳,而是依靠发展、科技进步、新的替代能源、清洁能源来实现减排和发展的目标正确错误9.联合履行是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配额上减扣相应的额度正确错误10.中国在2010年之前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正确错误11.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模式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在国民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确错误12.以风、电、太阳能、核电和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形态,将成为“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和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角色,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正确错误13.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是无限的正确错误正确错误15.风力发电作为清洁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电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正确错误16.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正确错误17.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正确错误18.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归因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题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低碳经济的理论溯源可推至()A、生态经济论B、可持续发展论C、循环经济论D、绿色经济论2、“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初起源于()A、生态学B、社会学C、经济学D、管理学3、“可持续发展”概念明确定义于()A、《环境状况报告》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D、《我们共同的未来》4、“绿色经济”的概念在英国经济学家()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A、皮尔斯B、帕斯特C、布伦特兰D、格罗斯曼5、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以上属于节能产品。
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6、()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A、美国B、俄罗斯C、德国D、英国7、()是《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地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8、()是推动生物燃料业发展的先锋,也是当前生物燃料业发展较为成功的范例A、巴西B、日本C、法国D、美国9、欧盟对低碳技术的选择侧重点在()A、节能技术B、碳排放降低技术C、清洁能源技术D、碳回收与储藏技术10、北欧各国得天独厚的林木和风能资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的地区。
A. 核能和风能B. 生物质能和风能C. 太阳能和风能D.地热能和风能11、()是农业低碳化最简易、最有效的途径A、节水农业B、有机农业C、退耕还林D、植树造林12、()是建立低碳化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A、能源低碳化B、工业低碳化C、农业低碳化D、服务低碳化13、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
A.《节约能源法》B.《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C.《循环经济促进法》D.《清洁生产促进法》14、在低碳城市发展中,()作为先期设计后期引导的“城市版图”,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A、环境评估B、土地规划C、城市规划D、设施设备规划15、()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练习考试题 含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候)。
2、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3、“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4。
(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政府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5、(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6。
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领跑者”制度)。
7。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1、1)8、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硫)9、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10、(环境监测技术)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技术含量、11、(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2、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低碳革命)、1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14、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
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15、关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然而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16、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17。
“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8。
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造纸)。
19、我国现有不节能建筑的比例是(95%)。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21。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全
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循环》作业试题及答案一、多选题1.荒漠化大致有四类( ABCD )造成。
(多选) P18A、风力作用下B、流水作用下C、物理和化学作用下D、工矿开发2.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BCD )。
(多选) P239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D、以上都对3.循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包括( AB )。
(多选) P154A、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B、金属再生利用率C、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D、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 AB )。
(多选) P12A、植树造林B、采用固碳技术C、减少人口D、大量消费汽车5.科学发展观就是要( ABC )。
(多选) P227下A、以人为本B、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坚持社会主义6.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作用暴露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包括( BCD )。
(多选)P194A、人类技术创新与外界环境的矛盾B、人类生活对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现代环境成分急剧变化的矛盾C、人类变革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的恢复调节缓慢性之间的矛盾D、地球矿藏等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7.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BD )。
(多选) P90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设备更新D、发展观的改变8.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BC )。
(多选)P30-31A、生产的低碳化B、分配的低碳化C、消费的低碳化D、投资的低碳化9.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动态运行模式中,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 ACD )。
(多选) P162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1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ABCD )。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1.实施低碳营销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产品营销模式B、市场营销模式C、绿色营销模式D、持续营销模式2.()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3.()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A、保护环境B、人口众多C、发展科技D、计划生育4.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是()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5.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A、10-20厘米B、20-30厘米C、30-40厘米D、40-50厘米6.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是()√A、外在动力B、内在动力C、附加动力D、源动力7.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B、过度开发C、人口太多D、污染严重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区√A、北部B、中部C、南部D、东部9.中国于()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10.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C、仅发展经济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11.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选择√A、形式B、对象C、地点D、时间12.低碳经济的实质()√A、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B、能源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D、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14.低碳经济的实质是()√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B、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15.臭氧()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
√A、O1B、O2C、O3D、O416.()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C、技术进步与创新D、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17.可再生能源不包括()√A、石油B、太阳能C、风力能D、水力能18.刘贵富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式为()√A、“1+3”模式B、“1+5”模式C、“2+3”模式D、“2+4”模式19.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不包括()√20.()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A、东极B、西极C、南极D、北极21.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A、二氧化氯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22.()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A、“九五”B、“十五”C、“十一五”D、“十二五”23.(),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24.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环保消费25.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A、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B、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26.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是指()√A、替代技术B、减量化技术C、再利用技术D、资源化技术27.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A、替代技术B、减量化技术C、再利用技术D、资源化技术28.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A、10%-20%B、20%-30%C、40%-50%D、70%-80%29.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复杂过程是指()√A、系统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30.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人生哲理B、生态伦理C、生态经济D、循环经济31.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个。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__习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一.单选题(红色标记为准确答案)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A )A、上海B、北京C、杭州D、成都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B、中国C、巴西D、南非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C )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D、碳排放考核5、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C )A、6.50%B、7.50%C、8.70%D、10%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B、气候变化C、世界合作D、知识经济7、( B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B、科技进步C、绿色革命D、节能减排8、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B、2006C、2007D、20089、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0、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C )A、京都会议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D、坎昆会议11、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有近似(C )的曲线关系。
A、倒“V”形B、“V”形C、倒“U”形D、“U”形12、(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C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B、行业协会推动模式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14、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C )种气体。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含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含答案)《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低碳经济的理论溯源可推至(B)A、生态经济论B、可持续发展论C、循环经济论D、绿色经济论2、“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初起源于(A)A、生态学B、社会学C、经济学D、管理学3、“可持续发展”概念明确定义于(D)A、《环境状况报告》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D、《我们共同的未来》4、“绿色经济”的概念在英国经济学家(A)1989 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A、皮尔斯B、帕斯特C、布伦特兰D、格罗斯曼5、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B.)以上属于节能产品。
A. 一级B.二级C. 三级D. 四级6、(D)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A、美国B、俄罗斯C、德国D、英国7、(B)是《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地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8、(A)是推动生物燃料业发展的先锋,也是当前生物燃料业发展较为成功的范例A、巴西B、日本C、法国D、美国9、欧盟对低碳技术的选择侧重点在(C)A、节能技术B、碳排放降低技术C、清洁能源技术D、碳回收与储藏技术10、北欧各国得天独厚的林木和风能资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B)的地区。
A. 核能和风能B. 生物质能和风能C. 太阳能和风能D.地热能和风能11、(D)是农业低碳化最简易、最有效的途径A、节水农业B、有机农业C、退耕还林D、植树造林12、(B)是建立低碳化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A、能源低碳化B、工业低碳化C、农业低碳化D、服务低碳化13、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B)。
A.《节约能源法》B.《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C.《循环经济促进法》D.《清洁生产促进法》14、在低碳城市发展中,(C)作为先期设计后期引导的“城市版图”,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A、环境评估B、土地规划C、城市规划D、设施设备规划15、(A)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练习考试题 含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候)。
2、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3、“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4。
(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政府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5、(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6。
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领跑者”制度)。
7。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1、1)8、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硫)9、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10、(环境监测技术)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技术含量、11、(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2、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低碳革命)、1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14、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
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15、关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然而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16、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17。
“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8。
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造纸)。
19、我国现有不节能建筑的比例是(95%)。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21。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练习题参考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练习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C. 全球合作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C)种气体。
A. 4B. 5 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B)阶段。
A. 两个C. 四个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D)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1.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C)。
A. 美国B.日本 D. 英国2. 发达国家中,(D)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B.日本C. 挪威3.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B. “V”形D. “U”形4.(D)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B. 资源禀赋C. 消费模式第三章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1.(D)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 老布什政府B. 克林顿政府C. 小布什政府2.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 美国B. 法国C. 德国3.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 印度 B. 中国D. 南非4.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D )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5.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 A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B. 出口C. 进出口D. 生产第四章 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1.( C)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137页)一、判断题(每题1分)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错误2.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3.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4.碳交易既提供了绿色GDP、生态环境补偿的依据,又提供了进入可操作性的途径正确错误5.我国确定的2020年前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减少5%的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其他招标比较,具有更强烈的约束性正确错误6.我省是全国人均碳排放量最低的省份之一,全国碳盈余最多的省份正确错误7.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生活,将成为一个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正确错误8.不是靠压缩发展、停滞发展、降低生活质量来实现减排、低碳,而是依靠发展、科技进步、新的替代能源、清洁能源来实现减排和发展的目标正确错误9.联合履行是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配额上减扣相应的额度正确错误10.中国在2010年之前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正确错误11.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模式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在国民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确错误12.以风、电、太阳能、核电和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形态,将成为“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和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角色,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正确错误13.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是无限的正确错误正确错误15.风力发电作为清洁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电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正确错误16.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正确错误17.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正确错误18.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归因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BA.天气B.气候C.气温D.水汽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CA.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D.化肥农药等物质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 )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CA.京都会议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D.坎昆会议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AA.低碳革命B.绿色革命C.科技革命D.产业革命6.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40%-45%的承诺。
AA.2005B.2006C.2007D.20087.“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C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8.长期来看,()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CA.水电B.风电C.可再生能源D.太阳能9.“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DA.飞禽走兽B.污水处理厂C.江河湖泊D.森林植被10.“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BA.低碳经济实验区B.低碳农村C.低碳工业D.碳汇减碳1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AA.上海B.北京C.杭州D.成都12.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BA.报纸B.化肥C.钢材D.塑料瓶13.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A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硫酸钾D.粉煤灰14.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AA.造纸B.汽车C.建筑D.运输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AA.再利用B.减量化C.资源化D.无害化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C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1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一.单选题(红色标记为正确答案)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A )A、上海B、北京C、杭州D、成都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B、中国C、巴西D、南非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C )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D、碳排放考核5、20XX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C )A、6.50%B、7.50%C、8.70%D、10%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 )的背景下产生的。
、经济危机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气候变化C、全球合作D、知识经济7、( B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B、科技进步C、绿色革命D、节能减排8、中国在20XX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B、2006C、2007D、20089、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0、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C )A、京都会议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D、坎昆会议11、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 )的曲线关系。
A、倒“V”形”形V“、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倒“U”形D、“U”形12、(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C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14、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C )种气体。
A、4B、5C、6D、715、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量中所占的比例上升较快,占到了全世界的(B )A、40%B、42%C、44%D、46%16、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B )的灾难一触即发。
A、工业发展B、生态环境、农业发展C.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商业发展D20XX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截止20XX17 )吨二氧化碳。
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B 亿吨、7.5A 亿吨、8B 亿吨、8.5C 亿吨、9D )(B 18、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A、天气B、气候C、气温D、水汽的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世界的、占世界人口15%19 ) A (、二分之一A 、三分之一B 、四分之一C 、五分之一D )、20“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C、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A 、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B 、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C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城市人一年的碳排量可以被多少棵大树吸收( 21 10棵 A.棵 B.15棵 C.20 D.25棵)、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22.造纸A.汽车 B C.建筑 D.运输)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23.飞禽走兽 A.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B.污水处理厂 C.江河湖泊 D.森林植被)(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24、.继农业革命、低碳革命. A.绿色革命 B.科技革命 C.产业革命 D87%)能源占了全球能源消费的、( 25.太阳能 A.风能 B.潮汐能 C.碳基能源 D26、20XX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美国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标准煤左右、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贮量在(27 .一万亿吨 A B.一万一千亿吨 C.一万两千亿吨 D.一万三千亿吨)、自然存在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 28 A.二氧化碳、臭氧 B.水蒸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C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 D.29、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亚洲 A..非洲 B.大洋洲 C D.南美洲)瓦。
、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功率平均每平方米为( 30 1350瓦 A.瓦. B1355瓦 C.1360瓦.1367D)年国家批准的光伏工程上网电价是( 31、08千瓦时3元/ A.千瓦时/ B.3.5元千瓦时/元4.C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千瓦时4.5元/ D.32、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XX年下降(35% — A.30%40% — B.35%45% —.40%C50% —.45% D33、20XX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XX年单位GDP。
)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能耗比20XX年降低20%10% A.20% B.30% C.5% D.34.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进口B.出口C.进出口D.生产35.与新能源相比,()能源的范畴更为广泛A.太阳能B.地热能C.绿色能源D.核36.()目前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7%或全部发电量的是一项已具备竞争力的低排放并能提供大量电力的技术。
A.风能B.核能C.热能D.水能二、37.()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A.植被B.森林C.草原D.河床38.()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B.大海C.环境D.森林39.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日本 B.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C.挪威D.英国40.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XX年2月24日由()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41.中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吨标准煤。
A.4.5亿吨B.5.5亿吨C.6.2亿吨D.6.5亿吨42.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CDM项目上可以获得的收益接近50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国家()A.美国B.日本C.欧盟D.发展中国家43.()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44.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多选题二、45.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46.气候系统有()。
A.大气圈B.冰雪圈C.生物圈D.水圈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47.富营养化是由于()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A.氢B.氧C.氮D.磷48.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A.长江B.滇池C.巢湖D.太湖49.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C.低碳设备技术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50.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
A.雷雨B.冰雹C.台风D.寒潮51.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A.大气环境B.水体环境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5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
A.经济系统B.社会系统C.生态系统D.环境系统5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5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55.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
A.产生气候异常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C.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加剧水土侵蚀 D.56.酸雨中绝大部分是()。
A.硫酸B.硝酸C.盐酸D.醋酸。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 57.认知性A.可行性 B.可操作性 C D.可承受性。
)58、.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59.政府A.企业 B.高等院校 C D.科研院所。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 60.生产领域A.转移领域 B C.消费领域D.出售领域、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
61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6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 )。
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63、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 )。
A、复杂性B、广泛性C、潜在性、累积性D.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两市为试BC 、20XX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64 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A、北京B、上海、保定C 、西安D AD )。
65、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A 、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B 、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C 、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D )。
66、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能。
、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 )67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低碳设备技术C 、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D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68 )。
下方面着手(ABCDA、加强学校教育、开展在职培训B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69、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人 A.政策 B. C.市场机制D.自然。
)、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70.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A.水电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风能 D.。
)71、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限制开发原则 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原则指( 72、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减量化 A B.再利用.资源化 C D.高效化。
)72、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欧洲 A B.北美洲.亚洲 C D.南极洲)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