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源解说 “或”是“域”、“國”的本字。囗,既是声旁也是 形旁,像四周圈起来的一块地。“戈”是古代兵器。所 以国的意思是拿着兵器守卫土地的意思。
“国”的甲骨文本义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国家, 而是城邑、都城。分封诸侯后,又指诸侯的封地。
表示在田地上栽树作为疆界。 《说文·邑部》: “邦,国也。从邑,丰声。”古代国也叫邦。国与邦 的区别,一是大小不同;二是“邦”指四境之内,即边 境之内都叫邦,包括其中的城市与土地;国有时也可指 国都。若国泛指国家,与邦就没有区别了。
邦交、友邦、邻邦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谢谢观赏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 字与 中华文化 的关 系亦 是如此 。作为世 界上最古 老的表意 说 , “ 古者 未有 君臣上下之别 ,未有夫妇匹配之 合 ,兽处群居 。 ” 文 字 之 一 ,汉 字 所 表 示 的 意 义 是 随 着 中华 民 族 的 历 史 进 程 而 不 断 当时 ,姓 氏往往 用来表示人们 的血统来源 ,而汉 族的姓 即产 生于 演进 沉淀的 。而 正是 由于汉字 的记载和传 承 ,才令 中华 文化历经 母系 氏族社会 。事实上 ,中国最早 的 “ 姓 ”多与女性有关 ,且多 五千年风雨而经久不衰。汉 字并非 只是简单 的书写 符号 ,它从音 、 以其母所居 之地来命名 。比如 ,据 僦 文解与 记载 ,炎帝 神农
形 、义三个方 面展现 了一定历史时期 中华 民族的社会 面貌 ,体现 氏 因其母居姜水 生之 ,故 以 “ 姜”为姓 ; “ 虞舜 居姚墟 ,因以为 了当时人们对于客观世 界的看法与观念 ,蕴 涵着博大精深 的文化 姓 。 ” 内涵。换言之 ,汉字 生动而深刻地反映 了中国古代物质生 活 、制 中 国是礼仪之邦 ,而祭祀作为华 夏文化 的一 部分 ,在 中 国古 度 习俗 ,以及哲学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 。 代风俗传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 的地位 。 L 记・ 祭 有云 , “ 凡 1汉字与中国古代物质生活 治人之道 ,莫 急于礼 ;礼有五 经 ,莫重于祭 。 ” [ 3 】 汉字对 中国传 纵观 中国古代史 ,我 国古代 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历 了由渔猎畜 统的祭祀 文化有着广泛 的记载 。首先 ,关于祭祀 的汉字种类繁多 。 牧 到农 耕经济 的转变 。而汉字对于 中华 民族在不 同历史 时期的物 如春祭 为 “ 杓” ;夏 祭为 “ 楠” ;秋祭 为 “ 尝” ;冬祭则 为 “ 熏” ; 质生 活面貌均有所映射 ,其 中 ,尤 以其对 中国古 代农 耕文 化的记 除灾祭为 “ 祓” ;会 福祭 为 “ 袷” ;祭天为 “ 封” ;祭地则 为 “ 禅” 。 载最为丰富 。 此外 ,汉字 的构形亦 反映 了我 国古 代的祭祀 习俗 。如 “ 祭 ”字的 在上古 时期 ,随着 旧石器 时代 向新 石器时代 的演进 ,人们 的 甲骨文字形是左 “ 肉”右 “ 手” ,即用手捧着 鲜肉表示祭祀 之礼 ; 社会生产 方式亦 由采集和 狩猎 转变为畜牧经济 。当时 ,社会 生产 而 “ 祭 ”的金文 字形则 在其 甲骨文字 形的下 方添加 了一个 “ 示” 力水平较 为低下 ,牲畜作 为主要 的生产工具和生 活资料 ,对 于提 字 ,表示把祭 品放于桌上以示祈神之 意。 高生产力 水平 ,推动社会发展具有 难以 比拟 的重要作 用 。我 国先 汉字 对中国古代 的婚姻 习俗亦有所体 现 。据 《 说文解字》 记 秦时代 起就有 “ 六畜 ”的说 法 , ( 仨 字经》 中对其 也有所 提及 , 载, “ 礼 :娶妇 以昏时 ,妇人 阴也 ,故 日婚 。 ”由此可知 , “ 婚” “ 马牛羊 ,鸡犬 豕 ,此六畜 ,人所饲 。 ”随着畜牧业 的发展 ,反 映 是从 “ 女” 、从 “ 昏”的会意字 。而 “ 娶妇 以昏时”的传统则 与先 “ 六畜 ”的汉字 开始大量 出现 。据 ( ( 说文》 和 《 尔雅》 记载 ,与 民 “ 抢婚” 的习俗有关 。 由于这种强抢 女子为妻 的行 为会引起骚 “ 马”有关 的汉 字有 l 1 0余 个 ;与 “ 犬 ”有关 的汉 字约 为 8 0个 ; 乱 ,因而为 了避免女方 的反抗和逃遁 , “ 抢 婚”多在 日落天黑之 与 “ 牛”有关 的汉字约为 8 O个 。此外 , “ 家 ”字 的构形生 动地 反 际进行较 为适宜 。这种风 俗传统 延续下来 遂产 生 了 “ 日落成婚 ” 映 了猪 在上 古 时期 对于 家庭 的重要 性 。据 《 说 文解 字》 记 载 , 的习俗 ,而这一独特的婚姻 习俗在汉字 中已形象地体现了出来 。 文化 文化 产业 论坛 ・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本文概述《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篇旨在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密切关系的文章。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它不仅是中国人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象征和传承者。
通过深入研究汉字的形成、演变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主要字体的发展历程。
随后,文章分析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汉字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中的体现和影响。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汉字在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本文还关注了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推进,汉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推动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旨在通过对汉字的深入研究,揭示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文章也期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汉字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二、汉字的构造与传统文化汉字,作为世界上最为独特和古老的文字系统,其构造本身便深深地烙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
每一个汉字都如同一幅生动的图画,既传递着具体的信息,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汉字的构造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以“阴阳”为例,这一哲学概念在汉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许多汉字,如“明”“暗”“男”“女”等,都采用了“阴阳”的结构,表达出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哲学理念。
汉字的构造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例如,“家”字,由“宀”和“豕”两部分组成,形象地表示了一间房子和一头猪,这恰恰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写照。
再如,“民”字,由“目”和“一”组成,象征着每个人都应该被看见,都应该有发言的权利,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民众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与汉字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汉字的关系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
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
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
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一、从汉字看古人的宇宙观古人在造字时,把对宇宙的认识融进了汉字。
1.从方块字说起现在的汉字外形是个方块,可在商朝时候却不是这样。
如“龙”字像一条长长的虫子,“凤”字像一只又高又瘦的鸟。
从周朝后期开始,字形逐渐变方,经过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到汉末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楷体字。
为什么2000年以前的人把字形定为方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人对宇宙有了明确的看法,尽管这个看法是不科学的。
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个圆底锅扣在我们上边;地是方的,托在我们脚下。
地既然是方的,地上的一切人工建筑也都要建成方形。
所以大到城市、院子、房屋,小到床、桌子、椅子都是方形的。
只有少数与天有关的建筑才是圆的,如北京的天坛。
汉字是大地上人们使用的记录工具,应该和大大小小的方形一致起来。
2.说“一”“一”在古人看来是万物发展的开始。
汉朝著名文字学家许慎说:“一”是最初的东西,后来的一切都是从“一”衍化出来的。
这种解释来自《周易》,也就是太极和阴阳的理论。
按着这种说法,如果把“一”看成数字,那么有了“一”才有了二三四五等无穷的数字;如果把“一”看成横,那么有了横才有了竖点撇捺等各种笔画;从文字上看,有了“一”才有了上下左右等千千万万个字。
从古人对“一”的解释,可以看出他们对万物产生和变化的看法。
3.神从天降“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丁,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
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明确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
这也是许慎的解释。
汉字中凡与神有关的字大都有示(礻)作偏旁或部首。
比如:祭(意为向神献肉)、祐(意为神灵保护)、社(意为土地神)、福(意为向神祈求幸福)等。
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汉字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字的书写始于古代的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风格。
它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表达形式。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探讨汉字书法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汉字书法的历史发展。
汉字的字形经历了演变和发展,从最早的甲骨文到楷书、行书、草书等。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它们刻在动物的骨头和龟甲上。
这些原始的文字有着原始的形态,形状一般都是一些简单的线条和点。
然而,正是这种简单的线条和点构成了后来汉字丰富多彩的形态。
汉字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历史的变迁,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都对汉字书法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比如,汉朝的隶书在秦朝的基础上形成,成为统一的书写形式,对后来的楷书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是紧密联系的。
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递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书法,将其与文化修养深度结合,将书写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书写汉字,文人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他们认为,字迹的流畅与否、笔画的有力与否,都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因此,学习书法不仅仅是学习一种艺术技巧,更是一种文化修养。
如今,汉字书法依然在中国被广泛传承,并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许多学校和社区设置书法班,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汉字书法的传承还体现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商标、广告、招牌,还是书信、号码、名字等,汉字书法无处不在。
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美感被深深地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大城市,也延伸到农村地区。
许多农村学校设立了书法课,培养孩子们的书法兴趣。
这种现象证明了汉字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和传承。
总结汉字书法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汉字书法通过演变和发展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中国文化的传承也使汉字书法得以延续和发展。
传统文化汉字(传统文化汉字素材)
传统文化汉字(传统文化汉字素材)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传统文化汉字,以及传统文化汉字素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我国传统文化汉字的由来和发展是什么?2、汉字算不算中华传统文化?3、中国传统文化知多少:汉字总共有多少个4、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是哪些?5、汉字有哪些文化内涵我国传统文化汉字的由来和发展是什么?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
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
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
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
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
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造字,这至少在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
过程。
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
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
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
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
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
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还可前推。
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
在考古学家那儿,中国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
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
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
”“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
”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
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课程建设
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3年5月30日,该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8年11月9日,该课程获中国大学“首批最美慕课100”称号。 2019年,该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20年11月24日,该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 程)”。
考核标准
该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分数比例如下: 1.平时单元测验占40%,为客观题。 2.随堂布置的作业不计分,只是课程讨论的表现占10%(要求至少参加6次互评)。 3.课程结束考试占50%。 总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教师简介
李索,大连大学教授,从事高校古代汉语和先秦文献教学与研究。 焦冬梅,大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史、对外汉语教学。 卢庆全,大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古代汉语和文字学教学与研究。 赵金丹,大连大学文学院教师,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赵红,大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相关领域教学、科研及教学管理工作。
谢谢观看
该课程从文化的视角,以甲骨文、金文、篆书形体为视点,同学习者一起揭开古老汉字神秘的面纱,领略其 中绚丽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知识探索的欢快中提升汉语和文化素质。
课程简介
该课程内容包括三章,分为四个单元。绪论及第一章为第一单元,介绍汉字的性质、特色、起源、形义关系 及其构形的文化特征,是该课程内容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分为二、三两个单元,分别从衣着服饰、食物饮品、宫 室居处、舟车行旅、婚姻生育、肢体发肤、德行修养、祭祀福祉、邦国政事、征伐武备、农牧渔猎、财宝商贾、 文教技艺、时令节庆等类别等14个方面阐释寓含在相关汉字形体中的传统文化信息,是该课程的主要部分。第三 章为第四单元,针对当前汉字使用及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简要阐释了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简化对分析字形 理解字义的影响、汉字形体与国学经典文献阅读以及汉字形体分析与汉字教学等相关问题,介绍了通过分析汉字 的形义关系和文化特征,理解经典文献的古文古义、继而正确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意义,是结合实际 的应用部分。
热点: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14、材料: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原因何在,如何有效应 对?语言学家陆俭明说:“我们习惯了用键盘打字,手写 的几率势必就会相对减少,这就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情况。 但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数码的使用 是一个潮流,而且还要进一步发展,不可逆转。” 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对这进程持开明态度:“以后提 笔忘字的现象恐怕会越来越多,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 但信息化时代一定会让我们民族的文化焕发青春,我们不 能因噎废食。”用传统思维解决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一 定无解,你不应该也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人类科 技进步、文明进步的成果,你甚至都不能呼吁大家减少使 用新的书写工具。 (2)请选取一个最恰当的哲学原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 确处理科技进步和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关系。(6分)
9、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 来反响强烈。对中小学生进行汉字教育 A.有利于中小学生感悟文化魅力,增强文 化认同 A B.有利于全面传承传统文化 C.有利于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 D.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
10、鉴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 力有明显的下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3年暑期隆 重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 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 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 息的创造智慧。材料说明( ) ①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书写汉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④书写汉字不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命题切入点: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辨析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辨析作者:徐旭春伊来源:《参花》2015年第04期中国历史与文化已逾五千年,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汉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价值的东西。
汉字不仅具有传承,反映传统文化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美感,是其它文字所不可比拟的。
引言自从汉字产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关系——汉字积淀着传统文化的观念,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传统文化;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延续到今天,也离不开汉字。
可以说,汉字与传统文化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一、汉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1.汉字是传统文化的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保留文化至今的国家。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而汉字则是传统文化的根,自从甲骨文产生,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兴起,所以说汉字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的反映。
2.汉字的发展代表了相应时期的文化汉字的发展包括三阶段:图画文字阶段——表音文字阶段——形音文字阶段。
具体而言,商代以前,汉字处于图画文字阶段;甲骨文到秦代,汉字处于表音文字阶段;秦汉到现代,汉字处于形音文字阶段。
而在秦汉到现代的这个阶段,汉字又经历了许多的变化,产生了许多的字体。
每一个汉字的发展阶段,都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每一种字体都对应着一个阶段的文化,而汉字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文化。
3.汉字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到今天,离不开没有间断的文字形式。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从古代开始就传承,演变,从未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正是由于这种相对稳定的文字形式的传承,我们才有了《四书》《五经》《史记》《左传》《红楼梦》《西游记》……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经过汉字来传承,经过汉字来流传千秋万代。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汉字的意义1.传统文化促进了汉字的广泛普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传承不朽,在国外也是地位显赫,很多中国的节日和中国的思想都已经漂洋过海,遍布世界各地。
汉字蕴含文化的例子
汉字蕴含文化的例子
汉字蕴含文化的例子有很多,以下列举几个:
1. “宝”字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表示屋子里有一串玉。
玉在古代是珍稀的东西,也是人们财富的表现之一。
这个字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财富的认知和珍视。
2. “龙”和“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古代王权、皇权的象征,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人间,龙都具有很高的权威。
“凤”是古人把很多鸟的美丽部位汇集、变形、组合而成,在神话传说中,它是最有权威的神鸟。
这两个字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和艺术。
3. 汉字中有很多词的词源可以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变化。
比如“盉”(调味和谐)、“龢”(音乐和谐)都含有一个“禾”字,在农耕时代,“禾”是天地万物和谐化育的产物,是自然协调的象征。
这种崇尚自然、赞美和谐、尊重人与物本性的审美心理,几千年来,在音乐、诗词和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
4. 汉字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也可以体现文化的发展变化。
比如在畜牧业时代,表示“马牛羊”的词就很多。
《说文解字》记载:“牲,牛完全。
辁,牛纯色”,这说明当时的文化中,牲畜地位重要,人们需要词汇命名来区分这些细致差别,随着畜牧时代落幕,这其中很多次就成了死词。
总之,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还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
汉字是时代的见证,它跨越时空记录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宝贵的中华文明。
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实,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灿烂辉煌的文明。
汉字不只是一个载体,也不仅是一种工具,在笔画的组合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当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髓。
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创造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
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受到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这种制约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
同时,汉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两种。
“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而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
古老的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世界上其他几种古文字早已消失,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至今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功不可没。
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首先,社会需要促进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社会时,先民群居生活,彼此之间需要相互沟通、交流,进而产生了语言。
但在实际交往中,语言却不能完全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
汉字与传统文化读后感
汉字与传统文化读后感《汉字与传统文化读后感》哇塞!读完关于汉字与传统文化的这本书,我简直像打开了一个超级神奇的大宝藏!汉字,那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符号呀,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充满魔力的小精灵,带着几千年的故事和智慧,蹦蹦跳跳地来到我们面前。
你想想,咱们每天说的话、写的字,都藏着老祖宗的心思和秘密,这多有意思啊!比如说“家”这个字,上面的“宀”像个房子,下面的“豕”是猪。
难道古人觉得家里有猪才是家?哈哈,其实呀,这说明在古代,能养得起猪的家庭,那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这才有个家的样子。
这不就像我们现在,家里得有温暖、有吃的、有爱的人,才像个家嘛!还有“孝”字,老祖宗告诉我们,子女要好好对待长辈,这才是孝顺。
这多重要啊!就像一棵大树,根稳稳地扎在土里,树枝树叶才能长得茂盛。
我们要是不孝顺,那不就像大树没了根,能长得好吗?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这些汉字的时候,那场面可热闹啦!小明瞪着大眼睛说:“哎呀,原来汉字这么好玩,比打游戏还有意思!”小红也跟着点头:“就是就是,以前我都没发现呢!”我赶紧接话:“那咱们以后可得多学学,多琢磨琢磨。
”我们在汉字的海洋里畅游,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再说说汉字和传统节日的关系吧。
春节的时候,我们写春联,那一个个漂亮的字,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着福到啦!这多有趣!中秋节,我们写“团圆”,心里想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的温馨画面。
汉字还和传统艺术紧紧相连呢!书法,那龙飞凤舞的笔画,不就是汉字在跳舞吗?水墨画里的题字,让画有了更深刻的意境。
哎呀,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关系,真是说也说不完!它们就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手拉手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觉得,我们可不能把汉字仅仅当成是写字的工具。
它们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我们得好好珍惜,认真学习,把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字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暖。
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汉字和传统文化一定会在我们的手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令狐采学学号:40812208班级:汽车办事工程12102姓名:陈露露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帮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记载和蕴涵着古人的造字办法、造字心理,今人通过这些可进而推知古代的社会文化。
从中我们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
一、汉字与文化的渊源汉字是历史的记录器、文化的活化石,它把人类的历史、社会和各种文化活动都记录下来,并且世代相传下去,使中国文化永存不朽,通过汉字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踪迹。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前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文化和文字相互增进相互影响共同成长,民族文化的成长是决定汉字产生和成长的因素。
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水平的标记。
文字经历了漫长的成长过程,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在原始社会,人们在集体劳动中因相互交际的要求而产生语言,但语言贮存的时间有限,时间长了容易忘记,于是原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运用各种物件做成符号,来帮忙记忆。
随着社会的成长,从氏族到部落,到后来国家的呈现,交际的地区规模越来越年夜,也就促使了文字的成长。
中国文字纵的是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一脉相承下来的,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成长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自尊、自强,使整个民族成为一个文化的集合体,并且从多个方面表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风气习惯等,使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世代相传,发扬光年夜。
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残暴的西方古代文明。
今天,汉字与硅片结合,势必使古老的汉字焕发青春的活力。
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衰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
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
二、从形声字看历史文化痕迹(一)从形声字的形旁看古代文化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另外符号,如“格”字左边的“木”,“铜”字左边的“金”之类,形符保存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1/3的信息。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1、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记载了汉字起源的三个传说,即()()
()。
其中()流传最广。
八卦说结绳说仓颉造字说
正确答案:八卦说;结绳说;仓颉造字说;仓颉造字说
2
根据《说文》记载,仓颉造字采用了两种主要办法,一是(),二是()。
依类象形;形声相益。
正确答案:依类象形;形声相益
3
学术界一般认为,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
汉字的
产生和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
因此汉字是()创造的,仓颉一类的人进行过系统()
汉字的直接源头有两个,一是(),一是()。
汉字大约起源于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仰韶文化时期,汉字体系的形成大约距今已有约近()千年的历史。
正确答案:先民集体;加工整理;契刻符号;图画;五、六;四。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介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
中国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汉字更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
汉字对中国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
如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琉球群岛等。
汉字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根本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它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持久不衰。
从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
从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等最终停用的情况看,独占一个国家的文字是很罕见的。
埃及等国的文字虽与汉字外貌不同,但它们一产生便同时成为夭折的“短命文字”,而汉字的寿命却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文字。
当今世界,不但汉语中的绝大多数词语都用用汉字书写,而且凡使用汉字的人所在地区,古代都属于中华民族活动的地域。
总的来说,汉字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精致的文字之一。
汉字_文化以及汉字与传统文化
汉字与历史文化2011年第1期(总第99期)汉字、文化以及汉字与传统文化叶正渤一、关于汉字在 汉字 一词出现以前乃至以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古代中国人把自己所使用的书写符号只叫 文字 。
例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曰: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1]这里虽然讲的是文字的社会功能,但使用的是 文字 这一概念,而不是 汉字 。
那么,什么是 文字 呢?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
又曰: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这就是说,文是描摹事物的外部形象、形状而创造出来的书写符号,所以 文 一般都是独体的。
而字则是由独体的文与文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所以 字 一般都是合体结构。
这就是许慎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的意思。
从地下出土的大量古文字材料来看,许慎所说基本上是符合文字的实际情况的。
汉字 一词,最早见之于!元史#。
!元史∀兵志∀马政#: (马)收除见在数目,造蒙古、回回、汉字文册以闻,其总数盖不可知也。
!元史∀刑法志∀职志#: 诸内外百司五品以上表章,并以蒙古字书,毋敢不敬。
仍以汉字书其副。
可见,在元代 汉字 是为了区别于蒙古、回回文字而得名的。
所谓 汉字 ,本来指中原汉族人所使用的文字。
虽然在元代已经出现了 汉字 一词,但在以后的几百年中,中国的读书人习惯上仍把自己所使用的字叫作 文字 ,而不叫 汉字 。
二、关于文化在中国, 文化 一语最早当源于!易经#。
!易∀贲∀彖传#: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后来又见之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其辞曰: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可见, 文化 一语本来是指以文德进行教化的意思,是个政治性术语。
从语法的角度来说, 文化 原来是个短语,但在现代汉语里, 文化 已演变成为一个词,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收稿日期]1998-09-16[作者简介]周淑敏(1941—),女,北京市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人文与管理科学系副教授,从事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周淑敏(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
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
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汉字的特点等方面,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
本文指出,通过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况,揭示了汉字的优越性,从而确立了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关键词]汉字;传统文化;拼音文字;信息;优越性[中图分类号]H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0310(1999)0420022209语言文字的历史与文化大抵是相辅而行的。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之间相互依存。
汉字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中国文化也靠着汉字的记录流传得更为久远。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得从文字学入手。
通过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认识中国古代的社会。
我们从汉字的形成,一方面能看到当时社会的文化现象、文化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透过研究分析汉字,根据汉字造字的方式和内涵,可以管窥中国文化的特征。
即我们可以从诸多汉字现象中,如汉字的造字、构词,汉字词义的形成和演变,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的形体组成中,都可以找到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理据。
这种理据不是逻辑关系意义上的理据,而是意识文化取向、制度文化取向、民族心理文化取向、社会习俗文化取向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取向的阐释,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历史时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汉字结构中,是以人为感觉万物的基础,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由人去感受的; 或者说,人是物质世界的中心,是万物的主体成分。
动物的感觉和行为,也由人的器官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去代替, 如动物的口、耳、鼻、足等不专门造字;
牛吃、羊吃、狗吃,都用人的“口”吃; 即使是狼嚎、虎啸、狮吼也用人的“口”去做。
汉字最初产生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前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 家畜饲养业和制陶、铸铜等手工业,精神生活主要是祭祀活动。反映在造字方面: ① 田——男、畴、甸 ② 禾——黍、稷、秋、利 ③ 家有——牛、羊、猪、马、狗 ④ 陶器制品——鬲、鼎、皿 ⑤ 示-与崇拜、祝愿、祭祀有关,反映那个时代的原始崇拜和祭祀活动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大体有以下六类: •左形右声:梧、堆、惜、蝗、惜、秋; •右形左声:攻,切、视、颂、削、欣; •上形下声:竿、宇、爸、露、爸、芳; •下形上声:型、姿、裳、慈、斧、贡; •外形内声:囤、匣、阁 •内形外声:问、闻、辩 •形占一角:载、腾、佞、颖、强 •声占一角:旗、旌、嵌、寤、婺
甲骨文
殷商—秦汉——大篆+小篆
殷商——殷墟文字、殷契
真书、正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01 汉字的演变
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 书孝肃包公墓铭
隶 变
《曹全碑》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4种造字法+2种用字法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假借
转注
造字法
用字法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正面象形:大、目、自
仰视象形:日、月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转注两个条件:部首相同;字义相同。 例如,“考”、“老”属同一部首,又都是年老的意思。 民-氓 ; 走-趋 ;舟-船 ; 顶-巅
“令”本发号施令,“长”本年长、尊长。表示古代一县之长为令。 “我”-本为兵器,借指第一人称代词; “自”-本意为鼻子,借用为代词、介词,后另造形声字“鼻” “耳”-本意为耳朵,借用为语气词,但本意不废,与借用意并行。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赵银银 温州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汉
前字 与
言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汉字携带中华文化信息
目录
CONTENTS
1 汉字的演变
2 汉字的结构类型 3 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01 汉字的演变
从甲骨文到楷书
01 汉字的演变
商代早期-秦灭六国——钟鼎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保——本意是抚养,引申为保护(一个大人护养着一个孩子,关心备至) 牢——本意是牛栏(外边是栏圈,里边是牛)
1.象形字:有实物演化而来——人、马、日、月、山、水 2.会意字:家——屋内有猪 ;
保——本意是抚养,引申为保护(一个大人护养着一个孩子,关心备至) 牢——本意是牛栏(外边是栏圈,里边是牛)
汉与传统文化
走进汉字,领略汉字魅力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如鱼得水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汉字的产生与发展的环境
参考书目 《汉字与中国文化十讲》(王宁) 《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版(程裕祯 《于丹趣品汉字》(于丹) 《汉字是画出来的》(刘良鹏——“小象汉字”创始人)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 APP《汉字演化和书法》 MOOC《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
03 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汉字与中国人精神密切联系
03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汉字由图画和符号文字发展成今天独具特色的方块字,并不是一种随 性的结果,它是跟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那种实用理性 思维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密切相关的。
1.象形字:有实物演化而来——人、马、日、月、山、水 2.会意字:家——屋内有猪 ;
侧面象形:女、马、人、虎、高 特征象形:牛、羊、止
俯视象形:车、舟
底面象形:燕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